高中生物染色体方面有关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faed5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0.png)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总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遗传学逐渐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高中生物课程中也涉及了基因遗传学的部分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基因遗传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对需要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同学提供帮助。
1.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指控制生物遗传性状表现的功能单位。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中包括基因。
在人类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体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2.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表型是指个体在外部表现出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3.遗传规律3.1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着两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即基因和性状,它们以一个很简单的方式组合。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探讨了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优势和劣势定律。
3.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指在杂合子中,表现出来的性状,比如说红花颜色。
隐性基因指在杂合子中,掩盖显性基因所表现的性状,但在纯合子中会表现出来,比如说白花颜色。
3.3基因的互作基因的互作指基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包括两种类型:基因的配合作用和基因的拮抗作用。
基因的配合作用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之间能够产生合作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性状,比如说豌豆形状和种皮颜色。
基因的拮抗作用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之间相互抵消,从而使表现出来的性状中体现出各自的优劣势,比如说人类中的血型。
3.4性连锁遗传性连锁遗传是指某些性染色体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特征以性别为分界线,只在一个性别中表现出来。
例如在人类中,眼色、色盲和血友病等遗传特征都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其中眼色由X染色体控制,色盲和血友病均由X染色体的缺失或突变所造成。
4.突变和基因多样性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的随机和突发的改变。
它是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型和性状。
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6e212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a.png)
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点总结一、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细胞中一个基本的遗传物质,是由DNA、RNA、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分别传递给新生细胞。
在人体中,每个细胞都有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
二、染色体的分类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和体染色体。
性染色体是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人类性染色体可以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
体染色体则决定人体其他性状和特征。
人类体染色体可以分成22对的自噬体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三、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则形成染色体的结构。
在细胞中,DNA通过两种方式,即向上缠绕和向下剪裁,形成了一种螺旋形的结构——双螺旋结构。
同时,蛋白质会紧密地包裹着DNA,以保证DNA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染色体的重要性染色体对生命的影响非常重要。
染色体是存储着我们所有遗传信息的单元,可以传递和保留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遗传特征。
同时,染色体的错误或变异也可能导致一些基因缺陷和疾病,如唐氏综合症、癌症等等。
保持染色体的正常和稳定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染色体的遗传规律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可以通过经典遗传学的实验和研究来确定。
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德尔遗传学的三定律。
此外,染色体还遵循着一些基本遗传规律,如显性和隐性等唯一能够用线性数字进行组合的两种表现。
这些规律和理论为我们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和遗传特征的继承提供了基础。
六、染色体的异常染色体异常是指在染色体数量、形态、结构等方面存在异常的情况。
它们可能会引起多种基因缺陷和疾病。
染色体的异常主要有三种:单体体染色体异常、三体体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缺失异常。
其中,单体体染色体异常和三体体染色体异常产生时,染色体数量会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缺失异常则会将染色体上的一部分或数个基因剔除或损坏。
七、染色体疾病染色体异常经常与某些疾病相关。
例如,唐氏综合症是由三体染色体21引起的一种疾病。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a9aa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0.png)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一、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1.基因的结构: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编码区是指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DNA片段,非编码区则不参与蛋白质合成。
2.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在染色体上呈线状,固定在各个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
3.基因的功能: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能够决定个体的性状及其遗传方式。
4.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够稳定遗传信息,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细胞。
二、遗传变异的概念与类型1.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变异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在遗传物质上的差异。
2.遗传变异的类型:主要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种。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突然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例如,突变会导致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个体的性状表现。
-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例如,染色体缺失、重复、移位等畸变会引起染色体的不稳定和质量变化,从而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生殖能力。
三、遗传规律与遗传定律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两个基本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互斥性定律(简称分离定律):每个个体在生殖时只能传递给后代一半的遗传因子。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每个基因对后代的遗传影响是相互独立的。
2.随机联合定律:指在两个或多个基因进行遗传时,基因之间以及其中一些基因的不完全显性和不完全隐性等特征的组合是随机的。
3.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完全显性是指一个等位基因(版本)能够完全表达其遗传信息,而不完全显性是指一个等位基因只能部分表达其遗传信息。
四、遗传特征的分离与联合1.分离:指两个不同表型的个体交配后,生产的后代表现出两个表型中的一个。
2.联合:指两个不同表型的个体交配后,生产的后代表现出两个表型的特征,即混合了两个表型的特征。
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DNA的结构与复制:DNA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形成双螺旋结构。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c0722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5.png)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
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应该怎么做?生物知识点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
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如何学好高中生物掌握规律其实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是有相应的练习。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全部重要知识点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全部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e1784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a.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和乙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E/e表示,其中有一种疾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00%B.Ⅱ—6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I—1C.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303D.可通过遗传咨询以确定Ⅲ—7是否患有甲病答案:C分析:根据1号、2号正常,其女儿患甲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根据1号、2号正常,其儿子患乙病,可判断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通过遗传图谱的分析,可以判定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的基因型是AaX E Y,I-2的基因型是AaX E X e,Ⅱ-5的基因型是aaX E X-,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A错误;B、Ⅱ-6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I-2,B错误;C、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Ⅱ-3的表现型是正常的,其在正常男性中为Aa的概率是(2×99%×1%)/(1-1%×1%)=2/101,Ⅱ-4是Aa的概率是2/3,计算可得出Ⅲ-7是aa的概率是1/303,C正确;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预测子代发病率,不能确定Ⅲ-7是否患有甲病,D错误。
故选C。
2、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 .3 .4互为等位基因,与6 .7 .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 .7 .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B分析: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 .5与6 .3与4 .7与8为相同基因,1(或2)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6)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3a90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a.png)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二生物教材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基因和染色体在生物学中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基因和染色体的定义、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基因和染色体的定义。
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体则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携带基因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在人类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在生物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控制了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过程。
而染色体则是基因的携带者,维持了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对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生物体的遗传规律,还可以为遗传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二篇示例:高中生物的基因和染色体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参与生物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本文将从基因和染色体的定义、功能、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来了解一下基因和染色体分别是什么。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生物特征、生长发育以及遗传变异的基础。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通过编码蛋白质的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而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组成的结构,是基因的携带者。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够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基因和染色体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基因编码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而染色体则运输并保存了基因信息。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复制自身,确保每个新生细胞都能够拥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基因则通过编码的方式,决定了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基因和染色体共同作用,确保了生物体能够维持其遗传特性。
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它们的结构上。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叫做基因座。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9f166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5.png)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它们是同一物质的两种形式。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
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中的不同形式。
染色质出现在间期,光镜下呈颗粒状。
核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核膜内表面。
由于染色较深,在光学显微镜下常被误认为是核界膜。
染色体出现在分裂阶段,形状不同,如厚柱状和杆状,数量基本不变(取决于生物体的种类)。
例如,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总共46对。
染色体由染色质浓缩而成,内部处于紧密状态,呈现高度卷曲的结构。
知识点拨:
1.扩展的染色质形态有助于DNA中储存的信息在其上的表达,而高度螺旋状的杆状染色体有助于细胞分裂中遗传物质的二分法。
2、根据染色体组成成分的分析,可知它在细胞分裂间期仍然存在而不是消失,只不过这时它的结构呈稀疏和分散状态。
有的部分非常稀疏,因而在光镜下看不到有的部分螺旋盘绕得比较紧密,因而在适当染色后呈颗粒状,这就是染色质。
3.现在已知染色体与遗传关系密切,因为染色体中包含的DNA是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学科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学科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c1e74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1.png)
高中生物学科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归纳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生物体染色体的结构、数目或自发性变化的现象。
它可以是随机发生的自然变异,也可以是由于外界环境的诱导或人为因素引起的。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重组: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
2.缺失:在染色体的一部分缺失了。
3.重复:染色体上的一段序列重复出现。
4.倒位:染色体上的一段序列翻转了方向。
5.易位:染色体间的一段序列与另一染色体上的一段序列互换位置。
6.克隆:由于DNA重复而导致的染色体序列的扩增。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异倍体: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增加或减少。
例:三倍体、黑色素斑异倍体等。
2.畸变体:染色体数目增多或减少,但仍为整倍数的变异。
例:二倍体、四倍体等。
三、染色体自发性变异1.染色体突变: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2.染色体重排:染色体间的序列重组、倒位等结构变异导致的染色体改变。
3.畸变体形成:由于各种原因,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变异,导致畸变体的产生。
4.染色体易位:染色体间的交换互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改变。
四、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病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染色体变异会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例如:1.爱德华综合征:三个21号染色体(三体儿)导致的遗传病,患者智力发育异常。
2.唐氏综合征:21号染色体染色体异常导致的遗传病,患者智力发育差,面部特征异常等。
3.克汀格综合征:15号染色体缺失或重复导致的遗传病,患者智力障碍,肌肉松弛等。
五、染色体变异的应用领域1.遗传学研究:通过对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变异规律。
2.亲子鉴定: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差异,可以判断亲子关系的真实性。
3.肿瘤研究:染色体的突变和异常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染色体变异可以帮助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染色体变异是生物体染色体结构、数目或自发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变异和自发性变异等。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清单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96ac79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3.png)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清单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说明:1.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的方式增殖。
2.组成高等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般有两种类型,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
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最普遍)和无丝分裂,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靠减数分裂。
一、预言:1.科学家:与孟德尔同时代的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
2.理论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3.证实: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了魏斯曼预言的过程—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二、场所:有性生殖器官,以哺乳动物为例:雄性在睾丸,雌性在卵巢。
三、过程:(一)精原细胞的增殖: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精子的形成:(二)卵子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区别:(三)观察-【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半五、结果-产生配子:(一)配子的特点-染色体组合具多样性1.【探究·实践】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一对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时期)。
(二)配子的结合-受精作用:1.定义: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3e25e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e.png)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知识点总结
染色体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体,其中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则是染色体的支撑结构。
染色体上的基因
是由DNA组成的,它们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每个基因都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它们可以控制细胞的形态、功能和行为。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们沿着染色体的长度分布,每个染色体
上的基因数量不同,但是每个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有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因的功能。
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的信息被转化为生物体的特征,这个过程叫做基因表达,
它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基因表达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活性来控制细胞的形态、功能和行为,从而影响生物体的发育和表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基因的功能,从而影响生物体的发育和表型。
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外界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或者由于基因本身的突变而发生。
总之,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可以控制细胞的形态、功
能和行为,基因的表达可以影响生物体的发育和表型,基因突变也可以影响生物体的发育和表型。
因此,了解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点
![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32c4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6.png)
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点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生物染色体知识11. 染色体与染色质(1)相同点:都位于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等)染成深色,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不同点:染色质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呈细丝状;染色体处于细胞分裂期,呈杆状或棒状。
(3)关系: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2. 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是由染色体经过复制(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形成的。
复制后每一条染色体形成两条染色单体。
连接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叫姐妹染色单体。
连接在不同着丝点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如下图,a和a’、b和b’为姐妹染色单体;a和b、a和b’、a’和b、a’和b’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为前期和中期,不含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后期和末期;减数分裂中,由减数分裂开始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中期都含有染色单体。
要注意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计算。
其三者之间数量关系如下:当染色体中不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当染色体中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
3. 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1)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结构、大小一般都相同的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即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此概念包含了两个内涵,即形状、结构、大小相同,而且要来自父母双方,否则,形状、结构、大小相同的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例如着丝点分裂后,由染色单体转变的两条染色体是由复制形成的,不是来自父母双方,故这两条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2)形状、结构、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一般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X和Y、Z和W等是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703d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2.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生物必修一课本重点内容,高中学生可以通过对知识点分类整理加强记忆。
下面店铺给高中生带来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一)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l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l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3bec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5.png)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知识点染色体变异是生物染色体在数量、结构或排列方式上发生的改变,是生物进化和种群遗传变异的基础。
以下是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点:一、数量的变异:1.描述:染色体数量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数量增加:三倍体(3n)、四倍体(4n)等。
3.染色体数量减少:单倍体(n)等。
4.常见情况:多倍体变异(如2n→3n)、由于非整倍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导致的无性繁殖等。
二、结构的变异:1.描述:部分或整个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2.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染色体上部分区域的片段丢失。
3.染色体的片段重复:染色体上部分区域的片段加倍。
4.两个染色体间的互换:染色体间的部分片段互换位置。
5.染色体的染色介质改变: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6.常见情况:染色体倒位、片段缺失、片段重复、环状染色体等。
三、排列方式的变异:1.描述: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2.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在其中一细胞分裂过程中未得到整除,导致一些细胞拥有不同数量的染色体。
3.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正确地分离,导致一些细胞拥有缺失或多余的染色体。
4.常见情况:非整倍体情况(如2n+1)、染色体非正常分离导致的标准型和非标准型细胞的存在等。
四、染色体变异的影响:1.影响个体健康:染色体变异可导致个体的生理和形态发育异常,甚至引起染色体病。
2.影响物种进化:染色体变异是种群遗传变异的基础,通过变异和选择,有助于物种的进化。
总结: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点包括数量的变异(染色体数量增加或减少)、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片段重复、染色介质改变等)、排列方式的变异(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非正常分离等)。
染色体变异既影响个体健康,也对物种进化和种群遗传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2a9f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8.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
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D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变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物质的行为变化规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 B X B YY,而基因型为AAX B X 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该细胞的亲本AaX B 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
故选D。
小提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影响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者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进而产生异常的细胞,考生要能够根据所给细胞的基因型或者染色体组成,判断出现异常细胞的原因。
2、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验证,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的推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答案:C分析:假说-演绎法是指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类比推理法是指将未知的和已知的作比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理并得到结论。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1c26a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c.png)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整理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
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5、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9世纪末叶,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如何?到底哪种成分才是遗传物质?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RNA。
由于染色体不是单一物质组成,因而,遗传物质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的争论相当激烈,随着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进行,使人们普遍接受了DNA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9d31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f.png)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基因和染色体是生物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
1. 基因和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而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但在配子中,基因只有一个,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这是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这一观点可以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等实验证据得到支持。
3.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 伴性遗传也是基因和染色体的一个重要关系。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遗传性状或基因只存在于某个性染色体上,并随着该性染色体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可以通过一些口诀来记忆,例如“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高中生物教材或咨询专业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染色体方面有关知识点
1、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过程。
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
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
来的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
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则可以形成四个精子。
2、过程:
3、DNA,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2、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XY型和ZW型。
①XY型: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主要时哺乳动物、昆虫、两栖类、鱼、菠菜、大麻
②ZW型:ZW表示雌性ZZ表示雄性;主要指鸟类、蝶、蛾
3、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
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细胞核遗传方式有五种:
常染色体隐(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显)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病
想知道判断方法么?上课好好记吧!
§4、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第六章内容提前)
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
发病特点:⒈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⒉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 或XX,在标出基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代代相传。
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
3、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
4、染色体异常病:21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5、优生措施:⒈禁止近亲结婚。
(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⒉进行遗传咨询,体检、对将来患病分析
⒊提倡“适龄生育”
⒋产前诊断
6、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使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几率增大。
7、基因治疗的一种方法是为细胞补上丢失的基因或者改变病变的基因,以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
8、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检测22条(常)+XY共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猫叫综合征,不是猫叫综合症)
1、概念
2、变异类型
(1)缺失(2)重复(3)倒位(4)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文科生了解)
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2.常见的一些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问题
(1)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
(2)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对,因为在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
(3)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我们可以称它为二倍体或三倍体,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尽管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但因为是正常的体细胞的配子所形成的物种,因此,只能称为单倍体。
)
①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②而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4)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也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对吗?
(答:对,如果本物种是二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含
有一个染色体组;如果本物种是四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含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
3.多倍体育种
①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
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
期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4.单倍体育种
①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②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
③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