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说习作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活用教材,发挥“例子”作用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活用教材,发挥“例子”作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既是“凭借”又是“例子”,“用教材教”,师生都获得自由和解放,成为驾驭教材的“主人”;“用教材教”,教师考虑的是学生现在和未来的需要,要教给学生终生可用的知识;“用教材教”,教师就会满眼是语文,让教材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教师以教材为平台和“范例”,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和重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教材浓缩了大量文化的精粹,提供了学生终生发展最基本和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
教材是学生必需的“范例”和“凭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一、教给方法,学一致用叶圣陶指出,“第一,必须讲求方法。
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
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
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
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要抓住重点名段细加品读,感悟入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致背诵和运用。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文时,我们可以遵循如下程序: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如处理第一部分的方法是:一读,整体感知,理解意思,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同桌交流,边读边记,准备复述;二想,画出重点的词语,感悟每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三议,交流探讨,相互解疑答难;四读,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并进行复述。
对第二部分的处理,我们采用“导读”的方法,首先提示学第一部分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按此方法学习第二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或启发诱导,或点拨明意,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趣,不但达到了共性目标,且各类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这样教学,既完成了本段的学习任务,又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对于第三、第四部分,我们采用让学生“自读”的处理方式。
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论文例谈写话教学操作策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例谈写话教学操作策略人教版新课标解读《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长说的“我手写我口”。
同时强调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
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谈化文体,重在激发学生练笔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所以写话练习还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有目的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指导学生写话的突破口。
下面我结合实验教材第四册《学习园地一》的写话训练,谈一谈写话教学的操作策略。
《学习园地一》的写话训练的内容是“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
春天在孩子的眼里并不陌生,他们有很多的体验与感受,但你一开始就让他们把春天的发现说出来,他们会感到无从说起,即使能说也是支离破碎的语言,达不到训练的要求。
那么要敞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有内容表达,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就要引导学生先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具体的场景活动中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会积累大量的素材,也就是“厚积而薄发”。
故此我以下列方式引导本次写话教学。
一、创设情境走进生活兴趣与情感是学生写话的前提,学生喜欢的是具有一定场景的活动,并且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以《找春天》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现实的生活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是美好的,阳春三月,虽然还没有百花盛开,绿树成荫,但暖暖的阳光,细柔的春风,那点点滴滴的绿色,使孩子一下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他们在田野里奔跑着,玩耍着,那天真与浪漫的欢乐使我无法比拟。
我抓住这个时机引导他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孩子说:“找到了,老师你看,那里的小草都发芽了,绿绿的多好看啊!”我也兴奋的走过去蹲下来,扒开枯萎的杂草,一片葱葱的绿色露了出来,我对他们说:“春天真的来啦!这嫩嫩的小草,穿着绿油油的衣服,还打着一把小伞呢,多可爱呀!你们想对它说点什么吗?”孩子的兴趣一下激发出来了,有的说:“小草啊!感谢你,是你告诉我春天来临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论习作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论习作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通过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1]。
教师通过教学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完成文章的学习之后,便进行多种教学环节,从而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并且还能从中找出兴趣。
例如:“狂风吹在树枝身上,就像用鞭子在狠狠地抽打着树枝。
”“有的树枝被狂风吹得哗啦啦的作响,有的树枝被狂风压倒在地上,有的树枝被狂风吹断掉……”就这么的形容,一句深动形象并且还有趣味的句子就呈现在了小学生的面前。
有的同学仔经过观察之后,会对仙人球进行这样的描写:“仙人球圆圆的、硬硬的,它的上面长满了长长的尖刺。
要是用剪刀剪掉它的长刺,它就会成为光头,很好玩的。
”这样的教学,提升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习作水品。
2领悟习作教学与课本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了习作教学应该是贴近生活的。
那么生活的经验应该是从何而来的呢?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的经验更多的是从书本中得到的。
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借助课本的力量去回归自然、认识社会、了解生活。
自然,语文课本就成了连接习作教学的“枢纽”。
2.1找文本的关键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时要对阅读课堂要有效的利用起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主题,并且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搜索,然后再对写作的素材进行捕捉。
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要重点结合文本中的关键点进行强化(关键词、段落结构、行文特点)。
2.2对文本中的信息点进行搜索当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总是哇哇的读,表面是沉醉在内容中,但是却对文中部分精彩的片段出现了“走马观花”的现象,致使部分关键的信息点出现了遗漏,恰好这些被遗漏的信息点却是表现文章情结的重点。
假如将学生的这种遗漏带回文章中去,却会使学生的语言显现的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力。
因此,有效地习作理念就是要将遗漏的信息进行搜索、整理并加以巧妙的应用[2]。
2.3文本激情的掌握小学教学中,尤其是对学生的朗读中讲究其情感的饱含。
小学语文论文-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目前,习作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等现象。
新课标对小学生习作是这样要求的:“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强调自由地、真实地表达,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童真的作文,让孩子的习作回归童真。
1.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缺乏个性体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刚接触作文时,学生的为难之处主要是没什么东西可写。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作文是学生真实性灵的表达,丰富的生活,多彩的生活,学生才能写出色彩斑斓的文章。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然而,现在学生的主要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家庭——学校——教室——操场——补习班——家庭。
在这有限的空间中,学生多数是在父母的小汽车中接来送往,根本没有机会仔细观察蓝天白云,更没有机会欣赏虫鸣鸟叫。
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与书本为伴,在无穷无尽的作业中来往,大多数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写作业、吃饭、睡觉,或者有短暂的休息和游戏时间,但又有一部分学生沉迷在电子游戏当中,难以自拔。
所以,生活空间的狭窄,使学生没有了活泼的生活,他们笔尖下的作文当然就是枯燥的,缺乏个性的。
2.功利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会在课外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难得的假期,外出旅游要孩子带着记录本,目的在于记录下当时的感受,写成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的作文指导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的作文指导人教版新课标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作文训练。
而如何抓好小学生的作文指导,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不少同仁为了改变作文教学的陈旧模式,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已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而本人也不断摸索和实验,认为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写结合,从读中学习写作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指导学生能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思想、想象表达出来。
而如何把自己的作文表达清楚,必须有良好的方法,方法的来源是始终离不开对书本广泛的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
”作文的指导必须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
要通过对范文多方的阅读,才能让学生慢慢领会得到写作的方法。
换言之,只有通过阅读,学习了名家名篇的主体构思和布局谋篇,领悟了对事物的观察方法及其表现形,并把从学习中自己阅读课文时领略到的表达方式加以运用,才能慢慢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在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什么叫作文时,就开始感觉得作文太难了。
因此,小学生的作文教学首先要解除学生心目中的“难处”。
想办法找寻到学生认为作文难的畏难情绪,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消除了畏难情绪,找到自己容易找并感兴趣的写作素材,这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产生了写作兴趣,学生心中才激起写作的动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逐步引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具备了这潜能,学生才能对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事和物充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可将自己的喜闻乐见在纸上表露出来。
三、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开源拓流小学生的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见,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凡脱离了生活实践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无物且缺乏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论文写话教学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写话教学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对身边的人、事、物常常是熟视无睹。
如不加以引导,他们写话时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该写何物。
因此,教师应不断给予帮助,引领他们睁开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敞开心扉感悟生活,从而为写话积累丰富而鲜活的题材。
1、仿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从事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生活经验贫乏,语言积累不丰富,写作方法没掌握,让学生模仿文本,从文本中汲取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如学了《春雨的色彩》一文后,让学生仿写:()说:“春雨是()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上,()就()了。
春雨洒在()上,()也()了。
”学生模仿后《找春天》后所写作品:桃花笑红了脸,那是春天的蝴蝶结吧?柳枝随风舞动,那是春天的头发吧?小朋友们尽情地玩耍,那是春天的精灵吧?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小树长出了枝条,那是春天的小手吧教材中的优秀范文还有很多,如《柳树醒了》、《荷叶圆圆》、《四个太阳》《画风》、《黄山奇石》等,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加以模仿。
总之,教材是榜样,学生通过读读说说、学学用用,不仅内化了文本,而且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2、续即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
如学了《坐井观天》一文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假如青蛙听从了小鸟的建议,它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景象?看到小鸟会说些什么?在路上,它会遇到哪些动物,它又会说些什么?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各抒己见。
紧接着,就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为题,续编故事。
仅仅半节课时间,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便诞生了。
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小青蛙跳出井口,惊呆了,外面的世界多美呀!他看到了美丽的鲜花、参天的大树,还看到了蓝色的、一望无际的天空。
小青蛙的脸红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作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作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关于习作,新课标中把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称“习作”,在小学阶段,总体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新课程把这一目标分散完成,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写话有三条要求: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在第二学段三四年级提出了六条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关于习作有五条要求: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新旧课准的对比: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定位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降低了要求,第二学段的要求由原来的8条改为现在的6条,第三学段由原来的7条改为现在的5条。
在习作时间上不强行规定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400字的作文,只要求有一定速度即可,删去了写读书笔记。
2、注重学生自己的感受。
在第一学段的写话中就强调学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三四年级又把原来的二三条合并,强调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习作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习作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一、将写作与兴趣结合起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人都指出了以兴趣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性。
写作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可以说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那么头脑中就会不断地闪现新思路、新观点,自然文章具有新意与想象力;相反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就只能是拼凑文字,哪里来的新意与创意。
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就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学生不爱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写作难、难写作,正是在这种消极恐惧心理的影响下学生对写作性不高。
而要激起学生写作的激情,让学生乐于写作,就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学生的心理恐惧。
如我们可以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美的文章,包括一些名家作品、作文选刊以及往届学生作品等等,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也学会用笔来描述自己的生活。
选择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熟悉,这样都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减轻负担,激起学生参与写作的激情与动力。
二、将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写作并不是脱离生活的凭空捏造,而是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
写作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此叶圣陶先生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脱离生活的写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将学生禁锢在教室内进行封闭式的写作,而是要让学生走向生活,走进大自然,去汲取养分,充实到写作中来,这样学生所写出的人物才能更形象,景致更优美,场景更感人,才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一)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小学生虽小,但是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心来观察,不要让这些精彩的瞬间流逝,要用敏锐的观察来用心记录。
(二)让学生多参与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丰富的活动中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强化生活体验,这样都必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最新:小学语文论文读中学写,让“教材里的作文”大放异彩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论文-读中学写,让“教材里的作文”大放异彩人教版新课标“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
“读”是积淀内化语言材料的过程,要将吸收的语言现象生成为运用自如的资源,“写”应该随“读”之后及时跟进,趁热打铁。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的读写结合的信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写法,积累词句,并及时读写迁移,写出作文片段或文章。
在课文阅读中学写,以写作促进课文的理解,情感的升华,这样让读写训练相互沟通,有机融合,那些蕴藏在教材里的作文一定会大放异彩,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也必定能牢固掌握写作技巧,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一、随意写话,学会遣词造句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在“前言”部分就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其中“工具性”着眼的就是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会写字,会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及所体现的品质,蕴含的道理,而应重视其工具性的特点,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果教师注意挖掘,会发现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到处是可以练笔的地方。
如小语第八册《全神贯注》中有这样一段话:“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便悄悄地站到一边。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是罗丹全神贯注画画的一段细节描写,主要是抓住他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的。
文章学到这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上“只见”“一会儿……一会儿……”练写一个片段,既能学习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又能学习用关联词来串联句子。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人教版新课标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许多小学生由于刚接触写作这门新课程,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因此在表达能力上有缺陷。
虽然有些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很丰富多彩,但由于没有一定表达能力基础导致无法将其转化为一篇作文的形式。
多数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因为素材不足而被迫停笔,由此可见,写作离不开充足的素材准备,那写作素材从哪里来呢?最大的来源莫过于生活经验了。
小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生活经验,也没有博览群书,因此缺少素材的积累,故写作灵感的来源匮乏。
二、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一)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写作。
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具备与时俱进、创新开拓精神,深入理解与探究教材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一习作课时时,首先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联的图片与相关的介绍,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含义的掌握与积累写作素材,以便于写作时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
(二)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源泉,小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将写作学好,而小学语文写作的本质就是要运用优美、恰当的语言将某一事物描述出来。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首先让小学生喜欢上写作,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好奇与探究。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某一角,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景物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并引导学生从“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探究兴趣,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
(三)改进写作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究与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改善写作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运用各种生趣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教材鲜活起来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教材鲜活起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教学实践也表明,书本知识伴随着荡气回肠的故事,闪着夺目的光彩走进教材,教学时如照本宣科、生吞活剥,就难以在学生、教材之间建筑一条传递知识的绿色通道,制约教材传递信息、育人渗透的效能。
对孩子来说,教材是“沉睡的巨人”,要使这个“例子”充盈着鲜活的知识气息和跃动着生命活力走进孩子,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学生、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让教材鲜活起来,就更为必要。
一、删减教材内容主要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积累删减教材中安排欠当、反复过多、要求过死的内容或让学生兴味索然、难以理解的内容。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基础训练的作文题:要求学生描写清朝蒙古包的陈设,并通过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这道题对于那些对蒙古包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是相当有难度的,这样的内容应删去或适当降低练习要求。
笔者认为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要充分考虑时代、地域等因素,,不应囿于名家权威的编写意图,一切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是教材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
二、沟通教材联系美国教育博士珍妮特沃斯在《学生的革命》一书中指出:“一个新的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成分只是旧的组合。
”《再见了,亲人》一文描绘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事例,学生容易把文中的“亲人”简单地理解为朝鲜人民,情感上仅停留于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与眷恋。
对此,我一边播放有关抗美援朝的影视短片,一边引导学生调动相关抗美援朝的知识积累,探究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亲切的原因。
学生从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等人身上感受到抗美援朝时我志愿军牺牲了几十万人,连毛主席的儿子也把生命留在了朝鲜战场……由此让学生沟通现有知识板块,促进其感知、体验:志愿军也是朝鲜人民的亲人,深切感受伟大的中朝友谊是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三、拓展教材内涵有时教材个别课文反映的内容已时过境迁,或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教师应与时俱进,对教材作适当的补充或延伸,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态度情感教育,进而拓展教材的育人内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远离生活,远离学生,过于强调怎样写及写作知识的讲解,乃至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厌烦,没有一丝兴趣和激情,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只得瞎编乱造,抄袭佳作应付检查甚至备考。
“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费时低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1、深厚底蕴,含苞欲放(1)源头常新,溪水不尽“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
”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才会体验到写作之快乐。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学校以及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体验。
我们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引导他们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参与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实践证明,学生对活动充满情趣、积极性越高,写作时便越有灵感。
因为,丰富的活动使他们能得到充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心里最清楚不过,写起文章来,就很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论文结合教材进行仿写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结合教材进行仿写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是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同时教材也集合了一些优秀文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利用教材进行仿写,是一个很不错的切入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较好的效果。
但是如何仿呢,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
1.仿写句子。
写句子是写话的基础,要写好一段话首先要会写句子。
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写话,一切都处在萌芽状态,我们的教学就要符合他们的特点,从基础抓起。
教例:如在教学《中国人》这篇文章时,我就抓住了仿写的训练点。
我先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句子。
学生热情高涨,说得很积极。
如:我是小学生。
我是好孩子。
我是小天使等等。
我又引导,除了能说我是……你能说说别人吗?学生又说了很多,非常踊跃。
如:妈妈是工人。
爸爸是司机。
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这个句子。
接着,我又向前引了一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句话写下来。
虽然有很多字学生不会写,但他们写得很认真,并没有把写当作负担。
分析:从主语相同到主语变换,从仿说到仿写,步步深入,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一个句式,还拓展到课文以外,而且学生能把句子仿写下来,心灵上得到了满足,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仿写段落。
段落的仿写是句子仿写的深入。
当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句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掌握了较简单的句式,他们就有欲望写一段简单的话,但是他们又不知道从何写,写什么,就像刚学步的孩子,需要引导。
教师就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做好领路人。
我就从课文中选择一些较典型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培养其写话的能力。
教例:如教学《多有趣的地方》时,我觉得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很适合学生仿写,就让学生细读这两个自然段,生读完后顺势而问:你喜欢这两个自然段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很精彩,有的说“这里不是……却有……”这个句式写得很好,有的说我很喜欢“瞧!”,有的说写鱼在水里游的这一句把鱼的动作都写出来了,还有的学生说,第三自然段是仿照第二自然段写的,他们有很多相同点。
小学语文论文小议新课程语文作文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议新课程语文作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唇亡齿寒,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语文水平如何,常常以这种表达能力作为衡量的尺度。
学生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能写出情真意切、文从字顺的文章,是写作教学追求的目标。
要达到此目的,须在读、思、炼、评上下功夫。
一、读读,是吸收,是积累。
能否有效地指导学生读有字书和无字书是写作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材料是文章的质地,要学会写文章,学会写好文章,学生脑子里应建立丰富的资料库。
仓廪充实,才能下笔如有神,否则,便是搜肠刮枯,也难为无米之炊。
怎样才能使仓廪充实呢?关键是要做到二读: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
读有字书,首先是读得有效。
对文情并茂的佳作,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深思,目注神入,多思考,细咀嚼,力求收“望表而知里”的效果。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读书不能浅尝辄止,过山遇虎。
要深究词句篇章,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开展想象,步入其中,深入佳境,深入理解语言创造情境的奥秘,产生情感的共鸣,把握文中的脉搏,理解作者的匠心。
其次,读不能局限于课内,更要注意得意于课外。
要经常推荐文艺作品,科技读物,对报刊杂志上的时文进行评价,举办读书会,读书经验交流会,指导书刊的购买和阅读,做读书摘记和阅读卡。
但博览切忌“滥”,平均使用力量,消耗大量精力,就会得不偿失。
要慎加选择,有主有次,有重有轻,把握与主题、论题密切相关的材料,其余只需翻阅、了解而已。
读无字书,要紧的是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中材料的自觉性和善于捕捉的能力。
生活中的材料就象空气中的水珠一样,似乎看不见,但经过雨后斜阳的照射就会显出美丽的彩虹。
生活中可入习作的材料比比皆是,但如果视而不见,冲耳不闻,再丰富的生活也只是浮光掠影。
因此,我们不但要细细观察,处处留意,还要学会感受生活。
在生活中猎取生动的形象,用心去体会,仔细描摹,则呼之欲出,必能惟妙惟肖,纤毫毕露。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人教版新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做好习作入门的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行呀,故而,我觉得应该遵循这3步走:第一步:培养兴趣,让学生有的写作文要早起步,晚约束,“兴趣是第一位老师”,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的写了,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
以后,写作教学就能一路好走。
第二步: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
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
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就了不起了。
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
扎实走好前两步,学生有的写,就能写“大胆文”。
我觉得学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了,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呀,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
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
看来还真是这个理呀!第三步:方法入手,让学生小心写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
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
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不会随意写,会慢慢地斟酌选材,推敲言语,什么可以写,什么更好写,什么写更好,怎样写最好,会不自觉到自觉地知道小小心心用好词,写好句,开好头,结好尾。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联系生活、挖掘写作资源作文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激发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善于观察,勤于记录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这就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洞的毛病。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把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为他们的写作积累素材。
(二)参与生活,乐于写作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准备,譬如让他们拿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之后再让学生写下来,这样既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使学生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
二、课外阅读扩大素材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进行有效的检验和提升。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是用心“品”,用嘴“说”,用手“写”。
(一)先读懂后练写原则教师要鼓励和督促学生多读书、勤动笔,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体会和掌握了各个文章的写作技法,才会在写作中自如运用。
(二)扩大课外阅读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写作,使他们学会反思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又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写作,同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放手写作、突出学生的个性写作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描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同时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一)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教师应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减少对他们写作的束缚,引导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练笔中发展思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有灵性,更具有个性。
小学教学论文-习作教学艺术例谈-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教学论文-习作教学艺术例谈人教版新课标"叮铃铃,叮铃铃……"随着清脆的铃声,我怀抱着一大摞优秀习作本,走上讲台。
顿时,叽叽喳喳的教室变的鸦雀无声,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渴望。
我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们都盼望上作文评改、鉴赏课,都希望自己的大作当作范文被同学门美美地欣赏、品评一番。
若是谁有如此殊荣,便会欣欣然,甚至手舞足蹈。
回想以前习作课上,学生像闷葫芦一样低着头,手中的笔在纸上来回划,不知所以然的样子。
我真的庆幸,是语文课程改革给我带来了思想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给学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习作上有了质的飞跃。
我想这与我在习作教学中做的尝试是分不开的。
一、有趣的“采花酿蜜”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又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本着这种思想,我尝试开展了这项活动来帮助学生渡过自我语言的匮乏期。
每接手一个班我都组织学生参加“我有三个小伙伴”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备三本小集子。
1.《小蜜蜂》。
教育学生像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广泛阅读并摘录佳句、格言在《小蜜蜂》集子上。
2.《小剪刀》。
要求学生将课外看到的零碎的精彩文章、片断剪下来,分门别类进行粘贴,以便随时学习欣赏。
3.《小浪花》。
这其实是个日记本:同学们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记下来,将耳闻目睹的新鲜事写下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出来。
还定期进行评比展览,互相学习,称之为“献蜜活动”;有时还开展“拾宝贝”和“大扫除”活动,即把别人三本小集子中的“宝贝”拾回来,把别人文章中的“垃圾”清除掉。
这三本集子,同学们把它装饰得很漂亮,有的在面上贴着或画着许多小蜜蜂,有的添了不少美丽动人的想象画,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说习作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学生写作的典范。
具体说来:
一、例子的个性特征
现行入编的教材其整体既是一个系统编排的序列,同时其个体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层次、行文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个别差异,才能多角度、多范围地为学生提供了练习习作的典范。
[教学片断一]:感悟写法①
(《白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师:作者是怎样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谁来为大家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学生分别读相关段落)
师: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
生:这一句话的前半句是对第一自然段的总结,后半句概括了后四个自然段的内容,用一个“更”字将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师:对,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者说“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那么,它的叫声、步态、吃相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选择相关的句子的段落细读、品味,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师:课文在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是直接写的。
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师:通过这些句子,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句子表面上时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
那么,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生: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
生: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教官,走起路来像一个悠闲的绅士,吃饭的时候像一个挑剔的老爷。
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师:是啊,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
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也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试着用我们发现的方法,把它的特点写下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教师这样处理既突出了体会白鹅高傲特点的这一重点,同时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从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此外,也是在这一册教材中还有三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酌情在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结构层次等几个方面做好比较、引导工作,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此类实例,不胜枚举。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因文而异,充分感受,模仿训练。
如表达有特色的学习其表达的方法;观察有特色的,就要在学习观察方法上下功夫;选材方面有特色的学生可以在学习选材上做文章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有所改变,有所创造。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体察、领悟“例子”的个性特征,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明白怎么写的,更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诱之,导之;学生体味之,仿效之,边涵咏玩味,边练习写作。
二、例子的精彩片断
每个文质兼美的“例子”都自有点睛之笔,传神之处,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体味情感并用之于作文,是我们老师加强读写结合教学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文中出现的点睛之笔,有的是体现人物感情的,如:“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象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十里
长街送总理》) 表现出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那种依依不舍的沉痛之情的同时,又渲染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热爱之情。
有的是显现课文主题的点旨之笔,如: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丑菊》)明确地显示主题,作者通过观察“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的丑菊,告诉人们,“实”比“名”更重要,为人要实实在在,不要追求虚名。
有的是哲理性强,意味深长,如:“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搭石》)这是课文的点睛之笔,可以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送样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本文的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这一点正是学生不容易做到的。
课后,应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人、事、物,以“寻找生活中的美”为主题,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学会寻找美、发现美,然后用自己的笔表现出平凡事物中的美。
此外对于教材中的精词妙句、极富文采的典型的细节描写,要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并灵活地应用于学生自己的习作中去。
比如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园林风光的课文,像《颐和园》、《趵突泉》等文中的一些段落描写,极富文采,读来满口余香,令人回味无穷,要引导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学《可爱的草塘》一文则可让学生思考“草塘和大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赏析写草塘大的句子;让学生划出表现浪花美的词,体会为何用“欢笑、翻滚、赶”,从而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小木偶的故事》中描写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很丰富,如:“板着脸”、“笑嘻嘻”“愤怒”“呲牙咧嘴”“嘟嘟囔囔”等这些词语是人类所有的表情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时注意这些词语,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体会到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教师要以“教材”这个“例子”指导学生吸取他人语言的长处,以课本中的范文为习作榜样,有意识地留心作者如何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又是怎样写的生动明白,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并做有心人,将学到的他人的语言长处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例子的迁移与变通
如果说,前面所说的两点重在模仿的话,那么学生在与文本进行交流,发生思想产生碰撞时所产生的个性化理解,也即学生对“例子”的迁移与变通,是阅读的根本目的,是一种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对“例子”的迁移与变通是理解和运用,读与写的关系之魂。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各自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水平和结构不同心理水平和性格差异,对语言文学的领悟也是有差异的,产生的形象自然各异,甚至朗读时的语感都会不同。
我们要鼓励学生的这些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有独特的感受,这一点对于写作中写出特色非常重要。
[教学片断二]:潜心会本──还原作者写作意图
阅读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还原的越接近作者的写作意图,说明阅读的质量越高。
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实行迁移,进而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走近作者,走入文章,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让我觉得那绿的颜色像绿宝石似的,还像一汪绿的水,似乎要滴下来似的。
师:你描述得真美。
其他同学如果也读懂了这句话,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甲:我觉得绿色代表生命力,所以这株榕树“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乙:这株榕树让人觉得它绿得发亮,就好像有无数的小精灵在上面跳跃着,使每一片树叶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生丙: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
叶圣陶爷爷葱绿色中感受到了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这是对生命的赞美!
师:你们的理解能力真让人折服。
巴金爷爷说,这是“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我们说,这“鸟的天堂”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样的熏陶与感染必将对学生潜心会本,还原作者写作意图进而逐渐学会运用于自己的写作的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片断三]:填补艺术空白──个性阅读
阅读需要渗入读者个性体验,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甚至体味出原作者创作或审美时所不曾感悟到的东西,从而发展思维,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月光曲》在学习兄妹俩的对话部分,其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师:妹妹的这句话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生:我觉得应该快快读,因为妹妹十分渴望去听演奏会,但是他们很穷,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愿望,所以想尽快结束这场对话。
生:慢慢读,妹妹尽管因为不能去听演奏会内心十分痛苦,但她不忍心让哥哥伤心,所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
生:笑着读,宽慰哥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艺术空白”,让学生围绕主题,联想写段,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做有心人,认真把握教材,要有读写一体的这种意识,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通过训练这一道桥梁,巧安排,勤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内化,让教材这个“例子”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