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美是一种区别于实用的价值,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美的意识和美的能力,使其具备欣赏、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进一步开阔自己的情感世界。
学生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思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
这种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情商和社交能力。
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学生通过品味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可以培养出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学生可以模仿优秀的作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描述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认识到美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
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到不同文化和思想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创作,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感知和表达美。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审美教育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渗透审美教育 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
渗透审美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更要求学生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课往往只是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渗透审美教育成为了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渗透审美教育,就是让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美的旅程。
本文将从渗透审美教育的定义、意义、实施方法以及具体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渗透审美教育的定义和意义渗透审美教育,是指在各学科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渗透审美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欣赏、体验、感悟美,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热爱语言文字、热爱生活的情感。
渗透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通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品位。
通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欣赏名家作品,感受文字的魅力,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品味,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通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力量,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更加自信和从容地运用语言与人交往。
二、渗透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法渗透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注重开展审美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学生在这些美的氛围中感受、欣赏艺术,提升审美能力。
要注重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语文老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要注重推进教学改革。
学校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一些富有美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地感受到美的力量。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创造美。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文本的选材和设计。
选取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文本材料,如经典文学作品、名人散文等,通过美学的眼光来解读和欣赏文本,引导学生培养对文学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要注重文本的设计,在教材中注入美的元素,比如精心设计的插图、排版等,以及语言的优美性、形象性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和感受力。
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本的分析,引导学生情感共鸣,体验文学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启迪,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到美的魅力,并培养出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谈论作品中所表达的美感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和创造力,引导他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审美、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判断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通过文学创作、写作的训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
可以组织作文比赛、文学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美学知识和文学素养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作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该注重文本的选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思维,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语文教学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培养他们的美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欣赏和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引领人们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
它以美的形象、情的感染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懂得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自己,改造世界。
语文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审美内容。
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是解决语文教学“学生负担过重,效率太低,学得太苦、太累”这个“少、慢、差、费”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诵读,感受艺术美。
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化,正确的诵读则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
诵读必先注于目,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从心理过程看,由目一脑一口一耳一脑,这样多种感官协同工作,有利于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揣摩、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
诵读得愈好,就愈能感受作品的艺术美。
教师范读,应“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充分运用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声调的美、韵律的美、情感的美等美育因素表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
指导学生诵读,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调动多种感官的活动,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
使优美的课文变为学生优美的语言素质。
诵读时要注意词、句的形象性,特别要抓住语段中动词、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把它读“活”,使之形象化。
要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运用高和低、轻和重、快和慢、停顿和转折的语音、语调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与情感韵味的美。
品味语言,体会文字美。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
品味语言,教师要从语言美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等几方面入手。
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形 象美 遍 布 于小 学 语 文 教 材 中 。一些 文章 中 刻 画 的鲜 明的人物 形象 , 无不 凝 聚着 作 者 的审 美体 验 和艺术 加 工 , 使人 读 后 获得 心灵 的满 足 、 情 感 的
的满 怀深情 , 歌 颂 出一种 人文 美 。这 些课 无 一不 蕴 含着 美 的成分 , 无 处 不 闪 烁 着美 的光 芒 。 因此 , 教 师应 该指 导学 生 品味文 章 中的语 言美 , 使 学 生在 品 味语 言 的过 程 中 , 受到美 的熏 陶, 得 到 美 的享 受 。 在教 学 时 , 笔 者 主要 指 导 学 生 推 敲 精 妙 之 词 , 反 复 诵读 优美 句子 篇章 来 品味文 章 的语 言 。 ( 一) 认真 推 敲 精妙 之文 常有 精妙 之词 。所 以 , 认真 推 敲文 章 的遣 词 造 句 也 是 培 养 学 生 语 文 审美 能 力 的方 法 。
容 冬梅
( 化 州市第一小 学, 广 东化 州, 5 2 5 1 0 0 )
[ 摘
要¨ 、 学语文教师 , 应该 引导学生发现景物之 美, 提示学生剖析形象之 美, 指导学生品味语 言之
美, 启发学生感悟哲理之美。这样 , 不但 能更好地完成教 学任务 , 提 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对塑造 学生高
奇的赞美之情 。《 威尼斯之夜》 的作者用抒情 的笔
调, 描绘 了威 尼斯 在夜 色 笼罩下 的碧 水蓝 天 和 色调
小 学语 文 教 材是 美 的 宝库 , 所在皆有 , 俯 拾 即 是 。作 为小 学语 文教 师 , 应该 引 领 学生 走 进 这美 的 殿堂 , 引导 他们 从字 里 行 间发 掘 出 “ 美” 的形象 , 感 受到“ 美” 的 内涵 , 树立“ 美” 的榜 样 。这 样 , 不 但 能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艺术环境、讲解文学知识、解读经典作品、引领学生欣赏美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审美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具备欣赏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欣赏与感悟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欣赏与感悟经典名著,比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老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名著中的经典语言、情节、情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欣赏和感悟名著,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接触文学作品时,更加专注和用心,能够从中体味到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和智慧。
二、创设文学艺术氛围语文教学中,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设计等方式,创设文学艺术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环境中成长。
在校园中设置文学角,展示名著、文学作品、文学家语录等,让学生在课间或下课时有机会阅读文学作品,增加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感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放映文学影视作品、展示文学艺术品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兴趣,促进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和思考。
三、开展文学阅读活动开展文学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学沙龙、举办读书会、进行文学诵读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去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读书感想,交流心得体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领悟。
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读后感、书评等方式,总结归纳读书的体会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浅谈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引领 学 生 走 进 美 的殿 堂
一
浅谈语 文古 诗词教学 中的审美教育
。 吴 忠 华
( 福建省福清 龙华职业 中专 学校 ,福建 福清 3 0  ̄ ) 53
【 要 】语 文 教 材 中那 些 文 治 兼 备 的古 诗 词 作 品 , 聚 了历 代 诗 人 的 情 感 与 智 慧 , 动 着 朴 素 优 美 的语 摘 凝 跳
如 李 白的 “ 不 见 黄 河之 水 天 上 来 ,奔 流 到 海不 复 回 。” 君
(将进酒>气势磅礴 , 《 ) 一气呵成 ;草绿霜已白, “ 日西月复 东。” (古风 》 《 ) 描绘光阴流逝和人事变迁之快 , 更是一泻千里 ; 白发 “
三 千丈 , 愁是 个长 。” 《 浦 歌 》夸 张 虽 貌似 不 合 理 却合 情 。 缘 (秋 )
难 酬 的极 度 悲愤 , 上 城 楼 , 流 涕 , 慨 万 端 。面 对 着悠 悠 登 泫然 感 苍 天 , 茫 大地 , 如椽 之 笔 , 勒 出过 去 、 在 、 来 的 连绵 不 茫 用 勾 现 未
那么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又与审美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教材
中那 些 优秀 的古 典诗 词是 中华 民族 文 化的 精华 , 论从 内容 到 无 形 式 , 给人 以美 的享受 , 对 学生 进行 审 美教 育 的 文 学精 品 。 都 是 语 文 古诗 词 教材 中蕴 含着 极 其 丰 富、 泛 、 广 深刻 的美 学 内 容 , 从 不 同 的侧 面 、 同 的角 度 反 映 了不 同时 代 、 同 民族 的 审 美 情 不 不 趣、 审美 要求 和 审美 理念 。 因此 , 诗词 为 实施 美 育 提供 了极 有 古
感 体验 中理 解课 文 的美 , 启迪 和教 益 , 获得 达到美 育的 目的 。 二 、 赏意 象 美 。 发 学 生 美的 想象 鉴 激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追求的情感状态。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文学名篇和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中常常可以通过讲解《红楼梦》中的描写手法、形象刻画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美和艺术的魅力,培养起对文学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模仿、改编或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文学形式进行表达,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文化艺术展览和演出,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如参观艺术展览,观赏音乐会、戏剧演出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世界的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欣赏和判断文学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通过教学《红楼梦》中的结构和主题,可以培养学生对小说整体的把握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审美情趣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评论和演讲活动,提高他们的批评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演讲,学生不仅可以理解作品中的美和价值,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批评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开展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培养其独立思考、评价和创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在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提升审美能力,使其在欣赏文学作品、阅读文章、写作等方面能够更加从容自如。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审美教育,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下面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文学角、文学展示墙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文学社团、文学演讲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学沙龙、读书会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文学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注重文学鉴赏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学鉴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结合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等,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开展诗词教学。
诗词是中华文化宝贵的艺术遗产,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意境、艺术特点等,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朗诵古诗词、绘制古诗词的意境图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古诗词的美。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创作现代诗词,引导他们用现代的语言诉说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创造力。
第四,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丰富审美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进行分享,让他们在分享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还可以组织文学作品朗诵比赛、读书心得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提升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通过开展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品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审美教育呢?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人的感知能力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对于审美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观赏图片、欣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其中的美。
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语调、节奏上加入一些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在观赏图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色彩、构图等要素,培养他们对图像美的敏感度;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倾听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表情。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和情感,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感受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欣赏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观察、分析、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古诗文、文章、书画等,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解读、评价这些作品。
通过展示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美的营养,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文学评论等活动,让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得到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品味,使他们成为有着独特审美视角的时代新人。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多角度的审美观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提升审美水平。
注重文学鉴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拓展审美视野,让学生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情怀的人才。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美的世界中感悟成长。
【关键词】审美能力、语文教学、学生、多角度审美、文学鉴赏、美学教育、创造力、审美视野、教学质量、全面发展、情怀人才。
1. 引言1.1 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审美能力是个体感知、认识、鉴赏美的能力,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认知的过程,也是个体对美感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审美能力是学生感受、理解、体验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基础。
审美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感受生活,提高情商和情感调节能力。
与此审美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其在语文学习中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其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更关乎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从而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
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生成为有情怀的人才。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升其语文修养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呢?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加强文学艺术欣赏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人对美的情感体验,是人对美的感受和喜爱情感的统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要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非常有益的。
如《离骚》中的“斯须归兮,众人皆醉,我独醒兮”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诗句,它传达的内涵是对自由、对人生的探索与追求,会让学生产生对美好憧憬的情感。
也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古诗词、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有更广泛的审美体验。
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导入课文、朗读课文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好。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学生学会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诗词里的美好意境,让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来培养审美情感。
也可以通过写作等方式来让学生将自己对美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树立对美的追求与感悟。
要注重美的欣赏和品味。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发现和品味美。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赏析文学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通过文字感受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和热爱。
审美能力是指人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发挥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意义和艺术手法,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渗透审美教育 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
渗透审美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语文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渗透审美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
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是指通过学习艺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它不仅仅是对美的认识,更是对美的理解和欣赏。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美学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呢?教师要注重课文的选择,选择一些富有文学意境、具有美感的课文来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渗透,让学生在诵读、赏析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中深刻的情感,让他们理解并体会到文字之美。
教师要注重艺术欣赏,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声音、动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师要注重文学创作,通过课文的表演、改编,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些课文,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想让学生享受“美”的旅程,还需要教师用心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教师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引导学生用心去读课文,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收获到快乐和满足。
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艺术鉴赏,让他们在课文中发现美的痕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文学创作,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中体会到美的乐趣。
为了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学校还需要在师资和教材上下功夫。
学校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文学素养,让他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审美教育的渗透,让语文课成为学生享受“美”的天堂。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等三方面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接受和欣赏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美、善、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赏一些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于艺术之美的兴趣和热爱。
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校内的文艺活动,包括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文学鉴赏会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们辨别、欣赏和评价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指导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品味和评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艺术手法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美感。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评论和文艺批评文章,培养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批评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品味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通过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审美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扎实和深入。
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审美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
从语言表达到文学鉴赏,从文字秀美到文章情趣,语文教学涉及到丰富的审美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从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性、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以及促进学生情感与审美经验的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性人的审美能力是人类文化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1.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拓展视野,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辨别美与丑、优与劣、真与伪的能力得到升华。
2.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感的一个核心要素,是人格培养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语文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听取声音,观察事物,感受情感,促进学生情感与审美情趣的交流与汇集。
3.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艺术的鉴赏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育可以通过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有效获取和庄重鉴赏美的能力。
二、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策略。
1.创设丰富的语境。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启发性的教学环境,提供更多样、更丰富的语境,可以激活学生的审美兴趣。
引导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观看精美的诗歌短片或欣赏名家诵读的诗歌。
2.进行多样形式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动手、动脑、动情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审美的乐趣。
鼓励学生进行美文背诵、写作、绘画等,鼓励学生参与话剧表演、文学社团等,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和体验审美活动。
3.选择适宜的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关注美感、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是对学生感性认识世界的一种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审美教育的意义1.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感知美的意识,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从感性中认识美、爱美,注重美的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品位,培养高度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多元的文本材料和情趣性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3.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原理,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意味,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全面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1.建立多元的文本资源:通过增加多样性的文本资源,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典型的艺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2.注重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把握作品主旨和意义。
在学习中创设有针对性的鉴赏环境,让学生感受美的氛围,通过美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实现对于文艺作品的感知和欣赏。
3.加强文艺创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文艺创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和创造,自由思考和发挥。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思考和表达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4.引导学生审美、欣赏,提高相互的文化接触: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意识和科学的文学品位。
同时,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体验到不同的文化精髓。
5.开展多样化的文学活动: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展览和演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活动中。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兴趣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浅谈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语文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审美内容。
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是解决语文教学“学生负担过重,效率太低,学得太苦、太累”这个“少、慢、差、费”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指导诵读,感受艺术美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化,正确的诵读则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
诵读必先注于目,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从心理过程看,由目→脑→口→耳→脑,这样多种感官协同工作,有利于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揣摩、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
诵读得愈好,就愈能感受作品的艺术美。
教师范读,应“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充分运用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声调的美、韵律的美、情感的美等美育因素表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
指导学生诵读,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调动多种感官的活动,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
使优美的课文变为学生优美的语言素质。
诵读时要注意词、句的形象性,特别要抓住语段中动词、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把它读“活”,使之形象化。
要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运用高和低、轻和重、快和慢、停顿和转折的语音、语调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与情感韵味的美。
如:“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子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安塞腰鼓》)这段文字形象地描绘了舞蹈的场面美,气势昂扬,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味语言,体会文字美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
渗透审美教育 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
渗透审美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享受“美”的旅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渗透审美教育的方式以及实施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言艺术的认知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且,审美教育还可以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指导和支持。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渗透审美教育的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审美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
一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领悟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和语文兴趣。
二是通过写作进行审美教育。
在写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美,用心表达美,让写作成为一种审美的过程。
三是通过诵读进行审美教育。
诵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审美活动,通过诵读古诗词、楹联等,可以使学生领略其中的美感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施渗透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获得愉悦和满足,从而真正享受“美”的旅程。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美”的旅程。
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感恩生活、珍惜美好,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焕发光彩
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焕发光彩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当今社会,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而将审美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美的世界中感悟、创造、享受。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意义、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重视。
一、意义1. 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课程之一,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学会欣赏、创造、享受美的情感。
2.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让他们通过欣赏、感悟、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拓展学生的思维审美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品味,可以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让他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方法1. 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的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选择一些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学作品,例如《小猪佩奇》、《三毛流浪记》等,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2. 创设良好的审美氛围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精美的展板、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审美氛围,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世界中,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
3. 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展示名家名篇、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组织文学艺术节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中进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
渗透审美教育 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
渗透审美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情操的重要平台。
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可能充满了无聊和枯燥,他们难以在这个环境中体会“美”的魅力。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渗透审美教育,让小学语文课成为学生心灵美的田园,是一种方法。
审美教育是指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向美的世界进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和文化品位。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审美教育的理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热爱和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语文课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美”。
文学作品是文化的精髓,其中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
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如童话、诗歌、故事等。
通过朗读、理解和分析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授诗歌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选用一些优美的诗歌,通过朗诵和解析,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语文课可以通过美术和手工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
美术和手工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文学作品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的作品。
在学习一篇故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美好情感的理解;或者让学生根据故事制作手工作品,如折纸、剪纸等,表现出故事中的美好景象和情感。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语文课还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活动,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之美和舞蹈之美中。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实行审美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引领人们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
它以美的形象、情的感染使人们树立准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懂得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自己,改造世界。
语文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审美内容。
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但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语文教学实行审美教育,是解决语文教学“学生负担过重,效率太低,学得太苦、太累”这个“少、慢、差、费”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结合教学实践,作者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指导诵读,感受艺术美。
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化,准确的诵读则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
诵读必先注于目,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从心理过程看,由目→脑→口→耳→脑,这样多种感官协同工作,有利于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揣摩、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
诵读得愈好,就愈能感受作品的艺术美。
教师范读,应“情动于中,而声发于外”,充分使用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声调的美、韵律的美、情感的美等美育因素表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
指导学生诵读,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调动多种感官的活动,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感受和理解美的语言。
使优美的课文变为学生优美的语言素质。
诵读时要注意词、句的形象性,特别要抓住语段中动词、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把它读“活”,使之形象化。
要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使用高和低、轻和重、快和慢、停顿和转折的语音、语调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与情感韵味的美。
如“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子强震持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安塞腰鼓》)这段文字形象地描绘了舞蹈的场面美,气势昂扬,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品味语言,体会文字美。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
品味语言,教师要从语言美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等几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对文章精粹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在推敲、品味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生动的语言能够形象地描述客观事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具有
形象性。
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在助于感知形象美。
如济南的山美水也美。
那水“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含着点热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这简直是冬天里的春天!“河水是这样澄清”,“空中、半空中、天上”“又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抬起头来“慢慢往上看”,“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好一个水晶的世界!这水晶的世界,正是美的结晶!(《济南的冬天》)琅琊山的四季美景更有如画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出者……”(《醉翁亭记》)还有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天门山,是多么壮阔;那“满眼都是红叶”的香山,又是何等醉人!这些浓墨重彩的生动描绘,再现了祖国大好山河如诗如画的季节美、雄壮美、色彩美的形象和长远、明丽、朦胧的意境,明快、愉悦的情感拨动着读者心灵的琴弦。
想象联想,领悟意境美。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意境。
如何把学生领进作品的意境中进而探索其深意呢?靠想象、联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翅膀,飞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那蕴藏在辞句深层中的“言外之意”的间接意境。
如《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是写想象中的“晴日”风光,等到天晴,迎来一轮红日,便为这雪境增添了异彩:“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表现了作者对雪后放晴的绚丽景象的向往之情(这是言内);又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革命成功的思想感情(这是言外)。
又如《荷塘月色》是篇诗意盎然、构思精巧、立意高远的散文。
学习此文要根据作者描述的荷叶、荷花、荷香等展开联想。
比如,欣赏“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这个比喻句,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爱莲说》中的文句,自身去体验、去想象,用语言描述“出污泥而不染”,宽大、微曲的荷叶的轮廓。
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舞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翩起舞的视觉形象。
从中体味出水轻盈舒展、挺拔秀丽的姿态。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个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色是如此的柔和、宁静,“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荷塘;叶子和花被月色笼罩着,像浮上一层乳白色的光辉,使本来就是白色的荷花,显得更白,“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和花都一起进入梦中……使用想象品味艺术境界,感受景语的情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人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引领升华,创造精神美。
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感染,达到“融美于心灵”的目的。
教材中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和春夏秋冬的美及色彩的美、园林的美、建筑的美、服饰的美、情操的美、情感的美、形象的美、行为的美等美育内容,在教学时要自不过然地“移”到学
生心坎上,让他们逐渐受到感动,得到感化,达到净化。
如《海滨仲夏夜》第一部分,教师范读(或录音朗读)、学生朗读后,让学生理解文中按时间顺序描绘的三幅图景:夕阳落山,红霞染海浪;夕阳西沉,启明星高挂;夜色加浓,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
然后把学生带进画中,开掘美点,仔细领略其“独特的美”:宁静美、和谐美、动态美、色彩美。
这样,教师指点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讲中想象,把文章表现的美渐次“移”到学生心中,就能够自不过然地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中,教师讲授一篇篇课文,实际上是在指导学生实行“审美的锻炼”,引领和促动学生的精神发育,唤醒学生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善良、真诚、美好、民族的魂灵,以及人类的爱等等,以启发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思辨美、艺术美。
通过他们的眼睛,从现象看本质,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
让他们的笔端涌出创造美的源泉,歌颂美好的自然风光,歌颂美好的社会生活,抒发美好的情感;同时也用笔鞭挞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丑恶现象。
将美育融于语文教学中,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教文育人,让学生学会“读书做人”。
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