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有机肥腐殖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有机肥腐殖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 : 介绍 r 腐 殖 酸 的定 义 、 用 途 以及 两种 主要 的测 定 方 法— — 容量 法 和重 量 法 。
关键词 : 腐殖酸 ; 容量法 ; 重量法 ; 含量测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5 5 3 X . 2 0 1 4 . 0 6 . 0 3 6

三角 烧瓶 中 , 总 体积控 制在 6 0 m L ~ 8 O aL r 。
( 2 ) 有 机类肥 料 :移 液 5 . O O mL滤 液于 2 5 0 m L锥 形
瓶 中 ,加入 5 . 0 0 m L浓度 为 1 mo l / L的 重铬 酸 钾溶 液 , 缓
慢 加入 1 5 mL浓 硫 酸 , 沸 水 浴 中加 热 0 . 5 h , 同 时做 空 白
2 . 1 . 2氧 化
( 1 ) 溶解 : 称量 约 l g 试样于 2 5 0 m[ 锥形瓶中 , 加 入 1 O O mL水 , 置沸 水 中加热 0 . 5 h , 冷却 至 室温 , 将 溶液 转入
离心 杯 中 , 以2 0 0 0  ̄ m i n离 心 3 0 mi n , 将溶液转入 5 0 0 m L 锥形瓶中 , 用2 0 0 mL的水分 两 次洗 涤 不溶 物 , 每 次洗 涤
2 . 1 . 3滴定 与计 算
在上 述溶 液 中加 入 3 ~ 5滴邻 菲 罗啉 指示 液 , 用浓 度 为0 . 2 5 mo l / L的硫 酸亚铁 标 准溶 液滴 定 ,溶 液 由橙 黄一 蓝绿 一棕 红色 , 即为终点 。
腐殖 酸含 量 :
( %) = V ~ V 1 ×C ×D × 1 . 7 2 4×0 . 0 0 3 × 14 3× 1 0 0

化工行业标准

化工行业标准

、化工行业标准《腐植酸与黄腐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组2019年8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2)1任务来源 (2)2主要工作过程 (2)3主要参加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2)4样品收集 (3)5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4)6提出实验方案 (4)二、标准编制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6)1标准编制的原则 (7)2标准的主要内容 (7)三、主要试验(验证)情况分析 (7)1标准曲线的绘制 (7)2比色色阶的建立 (10)3与传统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12)4实验干扰因素分析及改进 (12)四、标准中涉及专利及知识产权说明 (13)五、产业化推广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13)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14)七、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14)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4)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4)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 (14)十一、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5)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5)《腐植酸与黄腐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的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106号文件要求,开展《腐植酸与黄腐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修订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腐植酸肥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5/SC7)归口。

项目编号:2017-1131T-HG。

2、主要工作过程2017年12月工信部下达计划,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腐植酸肥料分技术委员会组织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确定标准编制思路与框架、制定工作时间表。

有机肥料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有机肥料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准确吸取滤液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0mL重铬酸钾溶液,缓慢加入15mL浓硫酸,置于沸 水浴中加热氧化0.5h。
1
DB21/T 1322—2004 6.3 滴定
将氧化后的溶液从水浴上取下,冷却至室温,加入约70mL水,3滴邻菲啰啉—硫酸亚铁铵混合指示 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由橙色经绿色转变为砖红色为终点。 6.4 空白试验

DB21/T 1322—2004
I
DB21/T 1322—2004
有机肥料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中游离腐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泥炭、褐煤、风化煤中含有煤炭腐植酸为原料的有机肥料中游离腐植酸含量的测 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 仪器
5.1 常用实验室仪器。 5.2 恒温水浴。
温度控制范围为室温至100℃。
6 分析步骤
6.1 浸提 称取1g分析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70m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于瓶口插
上弯颈小玻璃漏斗,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浸提0.5h,每隔5min摇动一次。取出锥形瓶,冷却后将溶液及 残渣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10mL滤液,保 留滤液。 6.2 氧化
———————————
2
除不加试样外,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7 结果计算
游离腐植酸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V1-V2)·c×0.003×100

腐植酸有机肥试验报告

腐植酸有机肥试验报告

腐植酸有机肥试验报告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廖思樟执笔我们受成都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进一步验证该公司生产的腐植酸有机肥的效果,分别在水稻、花生、蔬菜上作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水稻水稻作为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具有面积大、产量高、用肥省、生产技术水平高等特点,常年均有不少人为之辛勤劳动寻求高产再高产的新技术。

为此科研形势很好。

两年来,我们先在盆栽试验看出效果,后在1330公顷的杂交水稻制种取得成功基础上,今年又着手探讨大面积中稻上施用腐植酸有机肥的效果。

选用材料为四川省农科院与成都青羊腐植酸研究所联合研制,成都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腐植酸有机肥,该肥总养分≥20.0%,有机质≥10.0%,每666.67m2用量50—70kg,作水稻育秧和本田底肥,观察秧苗健壮情况及本田生长发育情况,供试土壤为灰潮土和黄红红棕紫泥冬水田,得到结果如下:1、秧苗素质观察地点:三台县中兴镇十二村黄相银承包地(黄红紫泥),供试水稻为黑香糯,3月31日播种,5月22日调查,处理厢取样767株,对照厢取样825株,观察秧苗长相见表1。

表1调查反映,用腐植酸有机肥来培育壮秧,可以增加每粒种子的早期分蘖16.1%,增加秧苗干物质积累27.4%,从而增强秧苗抗逆能力,为本田增产打下良好基础。

2 、红棕紫泥冬水田对比示范地点:资阳县松涛镇响水沟和花椒沟。

(1)观察腐植酸有机肥作秧田底肥培育壮秧对产量的影响(留坐窝)。

(2)秧田本田均用腐植酸有机肥的效果。

表2 中稻施用腐植酸有机肥的效果(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廖远禄提供资料;成都青羊腐植酸研究所廖时权参与调查)表2结果说明:(1)腐植酸有机肥仅做秧田施用的效果最低,每666.67m2只增产稻谷34.1公斤,比对照增产11.7%,直观分析效果显著。

(2)腐植酸有机肥作中稻底肥施用的增产效果较好,李光吉每666.67m2增产稻谷41.7公斤,李胜武田每666.67m2增产稻谷60.7公斤,分别比对照区增产11.1%和15.8%,直观效果也显著。

关于编制腐植酸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腐植酸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腐植酸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腐植酸项目投资环境分析,腐植酸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腐植酸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腐植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腐植酸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腐植酸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腐植酸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腐植酸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腐植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可下载后,跟据报告说明,自行修改,完成自己的需求目的。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 - 1 - 第1章腐植酸项目总论 ............................................................................................. 7§1.1 项目背景 ....................................................................................................... 7§1.1.1 项目名称 ............................................................................................. 7§1.1.2 项目承办单位 ..................................................................................... 7§1.1.3 项目主管部门 ..................................................................................... 7§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 7§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7§1.1.6 研究工作依据 ..................................................................................... 7§1.1.7 研究工作概况 ..................................................................................... 8§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 8§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 8§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9§1.2.3 厂址 ..................................................................................................... 9§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 9§1.2.5 环境保护 ............................................................................................. 9§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 9§1.2.7 项目建设进度 ..................................................................................... 9§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 10§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1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10§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第2章腐植酸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 11§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11§2.2 项目发展概况 ........................................................................................... 11§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 11§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 12§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 12§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 12§2.3 投资的必要性 ........................................................................................... 12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14§3.1 市场调查 ................................................................................................... 14§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 14§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 14§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 14§3.1.4 替代产品调查 ................................................................................. 15§3.1.5 产品价格调查 ................................................................................. 15§3.1.6 国外市场调查 ................................................................................. 15§3.2 市场预测 ................................................................................................... 15§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 15§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 16§3.2.3 价格预测 ......................................................................................... 16§3.3 市场推销战略 ........................................................................................... 16§3.3.1 推销方式 ......................................................................................... 17§3.3.2 推销措施 ......................................................................................... 17§3.3.3 促销价格制度 ................................................................................. 17§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 17§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17§3.4.1 产品方案 ......................................................................................... 17§3.4.2 建设规模 ......................................................................................... 18§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 18第4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 19§4.1 资源和原材料 ........................................................................................... 19§4.1.1 资源评述 ......................................................................................... 19§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 19§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 20§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 20§4.2.1 自然条件 ......................................................................................... 21§4.2.2 基础设施 ......................................................................................... 21§4.2.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 22§4.3 厂址选择 ................................................................................................... 22§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 22§4.3.2 厂址推荐方案 ................................................................................. 23第5章工厂技术方案 ............................................................................................. 25§5.1 项目组成 ................................................................................................... 25§5.2 生产技术方案 ........................................................................................... 25§5.2.1 产品标准 ......................................................................................... 25§5.2.2 生产方法 ......................................................................................... 25§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 26§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 26§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 26§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 27§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 27§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27§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 27§5.3.3 仓储方案 ......................................................................................... 28§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 28§5.4 土建工程 ................................................................................................... 28§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 28§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 29§5.4.3 建筑材料 ......................................................................................... 29§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 29§5.5 其他工程 ................................................................................................... 29§5.5.1 给排水工程 ..................................................................................... 29§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 29§5.5.3 地震设防 ......................................................................................... 30§5.5.4 生活福利设施 ................................................................................. 30第6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31§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 31§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31§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 31§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 31§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 31§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 31§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 31§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 32§6.1.8 交通运输情况; ............................................................................. 32§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腐殖酸的测定

腐殖酸的测定

腐殖酸的测定腐殖酸类肥料的原料及成品中腐殖酸含量的测定一、原料腐殖酸总量的测定(一)试剂的配制1、焦磷酸钠碱性溶液称取44.6g焦磷酸钠和4g氢氧化钠溶于1升蒸馏水中。

2、1,氢氧化钠称取10.0g氢氧化钠,溶于1升蒸馏水中。

3、浓硫酸:HSO(AR)原装 244、重铬酸钾(0.8M 1/6 KCrO) 27称取3.923g重铬酸钾(AR)于100ml容量瓶中,溶解并定容。

5、0.5,――C标溶液称取1.376g葡萄糖(AR)于100ml容量瓶中后加1ml浓硫酸,定容,浓度为5mg/L (二)测定步骤1、待测液的制备精确称取过0.25筛的风干或烘干的样品1.0g ,放入250ml三角瓶,加焦磷酸钠溶液100ml ,摇匀,加盖小漏斗,放入沸水浴中30分钟,摇动几次,取出冷却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冲洗3次,溶液也转入容量瓶,定容为待测液。

2、总腐殖酸含量的测定取三个50ml高脚烧杯,自左至右1号加入3ml水,2号加入3ml 0.5,――C标准溶液,3号加入3ml待测液,然后分别加入10ml重铬酸钾,再加入10ml浓硫酸,并不断摇动,然后分别加入10ml水,停20分钟,待用。

分别吸取15ml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即可测定。

3、计算:总腐殖酸(,),测量值×83.3×K注:草炭K=0.230、褐煤K=0.208、风化煤K,0.199(三)原料中腐殖酸游离量测定待测液的制备:用1,氢氧化钠代替焦磷酸钠浸提液,其余步骤与总量测定相同,计算公式用总腐殖酸测定公式结合腐殖酸,腐殖酸总量,腐殖酸游离量100烘干腐殖酸(,),H?――――100,YH――风干样腐殖酸含量(,)Y――风干样含水量腐殖酸含量(,) 允许平行误差(,)大于50 3.025――50 1.510――25 0.8小于10 0.3二、腐殖酸类肥料原料中水分的测定精确称取样品2.0,2.5克,放入已知恒重的称量瓶中,置于102,105?(褐煤或风化煤)或70,80?(草炭)烘烤2小时,冷却称重,然后再烘1小时,冷却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风化煤褐煤有机肥中各种腐殖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及骤

风化煤褐煤有机肥中各种腐殖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及骤

风化煤褐煤有机肥中各种腐殖酸含量的检测⽅法及骤近期经常接到客户咨询有机肥的腐植酸含量如何测试?需要什么仪器?现在来讲解下腾宇仪TY-FGN功能型肥料成分检测仪(有机肥检测仪)检测腐植酸含量的操作步骤。

肥料中腐殖酸含量的测定(适⽤于腐殖酸钠类肥料,以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为原料制得的腐殖酸钠类肥料)腐殖酸标准溶液的配置:吸取0.5%碳标准液10mL放⼊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稀释后,加浓硫酸1.0mL,以蒸馏⽔定容⾄刻度即可。

⼀、肥料中⽔溶性腐殖酸含量的测定(1)待测液的制备称取1.00g磨细过筛的肥料样置于⼀三⾓瓶中,加蒸馏⽔70mL,置于沸⽔浴中加热30分钟,取出冷却⾄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定容,摇匀,过滤(弃去最初滤液),滤液即为待测液。

(2)测定步骤⽤吸管吸取蒸馏⽔(作空⽩液⽤)、腐殖酸标准液、待测液各5mL于三只三⾓瓶中,依次分别加⼊2.5mL重铬酸钾溶液、10mL硫酸,再于沸⽔浴中加热30分钟,取出冷却到室温后⽤5mL吸管分别吸2.5mL空⽩液、标准液、待测液于三只⽐⾊⽫中,上机测定:①拨动滤光⽚左轮使数值置4,置空⽩液于光路中,按“⽐⾊”键,功能号切换⾄1,按“调整+”键,仪器显⽰≤100%;按“调整-”键,使液晶显⽰100%。

②按“⽐⾊”键,功能号切换⾄3,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调整键,使液晶显⽰值为7.46(风化煤腐殖酸)、7.81(褐煤腐殖酸)、8.62(泥炭腐殖酸)P[注]P。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显⽰值即为肥料⽔溶性腐殖酸的含量(%)。

[注]由于制备腐殖酸钠肥料的原料不同,其纯腐殖酸含碳量系数也不同,如风化煤腐殖酸为0.67,褐煤腐殖酸为0.64 ,泥炭腐殖酸为0.58,所以相应的调值也不同。

�0�2⼆、肥料中游离态腐殖酸含量的测定(1)待测液的制备称取磨细过筛的风⼲肥料样0.20g于⼀三⾓瓶中,加游离态腐殖酸浸提剂(配制⽅法为:快速称取游离态腐殖酸浸提剂粉5.0g放⼊500mL容量瓶中,⽤适量蒸馏⽔溶解后定容到刻度,摇匀即可。

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ICS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 XXXX—2014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Determinationofhumicacids in organic fertilizer征求意见稿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前言本标准依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杨凌质量技术检测检验所。

本标准起草人:聂刚、朱占烨、李艳丽、李亚兰、任美娟.本标准首次发布。

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泥炭、褐煤、风化煤为原料,添加到有机肥中制成的腐植酸有机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据的表示和判定HG/T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溶液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仅适用于本标准.3.1 腐植酸腐植酸是一类由芳香族及其多种官能团构成的高分子有机物质,主要存在于泥炭、褐煤、风化煤中。

3.2 游离腐植酸其酸性基团保持游离状态,用氢氧化钠溶液抽提出的腐植酸。

3.3 “结合态”腐植酸其酸性基团与Ca2+、Mg2+等高价金属离子相结合,用焦磷酸钠进行置换出腐植酸。

3.4 总腐植酸包括游离腐植酸和“结合态”腐植酸,用焦磷酸钠碱液抽提。

4 原理用焦磷酸钠碱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从腐植酸有机肥中抽提腐植酸,再在强酸性溶液条件下,用重铬酸钾对其进行氧化。

以试剂空白为基准,根据试样氧化前后重铬酸钾消耗量折算成含碳量百分比,经过碳系数的换算来表示腐植酸的含量。

腐植酸浓度测定及腐植酸吸附和转化菲的能力测定

腐植酸浓度测定及腐植酸吸附和转化菲的能力测定

腐植酸含量的测定及腐植酸吸附和转化菲的能力的测定实验操作人:刘阳,刘永强腐植酸含量的测定(路远, 孙力平, 王建伟,等. 腐殖酸纯度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2008.03)1、主要材料与仪器腐植酸样品、氢氧化纳溶液、0.05 mol/L FeSO4标准溶液、邻菲啰林指示剂(1.5g 邻菲啰林 + 1g硫酸亚铁胺 + 100mL蒸馏水)、浓硫酸、0.13mol/L重铬酸钾溶液、焦磷酸钠浸提剂(15g Na4P2O7·10H2O + 7g NaOH溶于1L水中)、电子天平、烘箱、水浴锅等。

2、测定方法1) 称取样品0.25 g, 置于300 mL 的锥形瓶中, 加入焦磷酸钠浸提剂175 mL 摇动, 使样品充分润湿。

2) 在沸水浴中加热, 此过程中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样品全部下沉, 140 min 后取出, 冷却。

3) 将浸出液及残渣全部倾入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2~3 次, 洗涤液也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定溶, 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

4) 吸取滤液5 mL 置于锥形瓶中, 加入0.13 mol/L重铬酸钾溶液5 mL 和浓硫酸15 mL, 在沸水浴中加热氧化30 min, 取出冷却至室温。

5) 用水稀释至约150 mL, 加入3 滴邻菲啰林指示剂, 用标准溶液滴定, 滴定终点是溶液变为红色, 记录FeSO4 用量。

6) 吸取0.13 mol/L 重铬酸钾溶液5 mL, 加入焦磷酸钠浸提剂5 mL 和浓硫酸15 mL, 按上述条件加热和滴定, 测定空白标定值。

7) 计算:总腐殖酸(%) =0.05( a- b) ×0.006/(W×C) ×分取倍数×100式中: a 为空白标定时用去FeSO4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b 为样品标定时用去FeSO4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06 为计算系数; C 为腐殖酸的含C 率( 草炭腐殖酸为0.58, 褐煤为0.64, 风化煤为0.67) ;W 为称样重, g; 分取倍数为250/5=50。

腐植酸之测定——台湾福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腐植酸之测定——台湾福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腐植酸之測定制訂:90年 5 月23日編號:02 4修訂:106年 6 月26日1.適用範圍:原料及肥料中腐植酸含量之測定。

2.儀器與設備2.1分析天平:解析度0.001 g。

2.2高溫灰化爐:自動控溫,可維持溫度585℃者。

2.3坩鍋:附蓋,陶瓷材質。

2.4乾燥器:內部放置之乾燥劑使用無水氯化鈣或樹脂。

2.5電爐。

2.6離心機。

2.7離心管50 mL。

2.8燒杯250 mL。

3.試劑3.1 4%鹽酸界面活性劑溶液:適量的水中加入36% 鹽酸100 mL,再加入月桂硫酸鈉0.5 g後,加水配至1000 mL。

3.2 0.04%鹽酸界面活性劑溶液:正確量取10 mL含4%鹽酸界面活性劑溶液,加水配至1000mL。

3.3 1%氫氧化鈉溶液:稱取氫氧化鈉5 g溶於水配至500 mL。

3.4 20%鹽酸溶液:36% 鹽酸540.54 mL加水配至1000 mL。

4.步驟4.1 正確稱取樣品(原料2g肥料4g(S3))置於離心管中,加50mL 4%鹽酸界面活性劑溶液,震盪1小時,離心15分鐘3000轉,去除上清液,留固體。

4.2 固體部分加入0.04%鹽酸界面活性劑溶液50mL,劇烈搖動混和1分鐘,離心15分鐘3000轉,去除上清液,留固體,此步驟重複3次。

4.3 固體部分加入1%氫氧化鈉溶液50mL,震盪1小時,離心15分鐘3000轉,個別收集上清液(黑色溶液),此步驟重複3次。

4.4各150mL上清液(pH約在12附近),用20%鹽酸溶液調整至pH 1.0左右。

4.5將溶液離心15分鐘3000轉,去除上清液,留黑色固體。

4.6離心完固體部分,加入0.04%鹽酸界面活性劑溶液50 mL,劇烈搖動混和1分鐘,離心30分鐘3000轉,去除上清液,留黑色固體,此步驟重複3次。

4.7將黑色固體,以60℃烘乾至隔夜。

4.8收集黑色固體至坩鍋,以100℃烘乾至恆重(約5小時以上)後,取出含樣品之坩鍋加蓋於乾燥器中冷卻至少30分鐘,正確量稱烘乾後含樣品之坩鍋重(C)。

关于编制腐植酸肥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腐植酸肥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腐植酸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腐植酸肥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腐植酸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腐植酸肥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腐植酸肥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5)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6)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7)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8)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9)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1)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2)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4)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6)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8) (112)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腐植酸总量的测定(现用)

腐植酸总量的测定(现用)

腐植酸总量的测定(现用)
腐殖酸总量的测定
一、溶液的配制:
1、碱性焦磷酸钠浸提剂:
称取15g焦磷酸钠和7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无CO2的水中,密闭保存。

2、0.8mol/L重铬酸钾溶液:称取40g重铬酸钾溶于1000ml水中。

3、0.1mol/L硫酸亚铁溶液:
称取28g硫酸亚铁溶于600ml水中,加浓硫酸20ml,稀释至1000ml。

用时需随时用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

标定:吸取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加浓硫酸2ml, 用0.1mol/L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由橙色经绿色
浓度计算: C
二、测定
准确称样0.29**g左右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碱性焦磷酸钠浸提剂150ml,轻轻摇匀,插上小玻璃漏斗,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小时,并经常摇动,取出冷却后全部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滤液。

准确吸取滤液5.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0.8mol/L重铬酸钾溶液5.0ml,缓慢加入浓硫酸15ml,于沸水浴中加热氧化30min。

取下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体积约150ml,3d邻菲啰啉指示剂,用
0.1mol/L硫酸亚铁溶液(用前一定要标定)滴定,溶液由橙色经绿色变为砖红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碱性焦磷酸钠浸提剂5.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0.8mol/L重铬酸钾溶液5.0ml,缓慢加入浓硫酸15ml,按样品测定同
样条件加热和滴定,测定空白。

计算:
腐植酸碳系数:褐煤0.58 风化煤0.64。

腐植酸有机肥料技术标准范例

腐植酸有机肥料技术标准范例

腐植酸有机肥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腐植酸有机肥的要求、抽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褐煤、风化煤或低发热值煤矿、碳质页岩矿等为主要原料与氮、磷、钾等化学元素肥料经过理化反应而制成的腐植酸有机肥。

使用于大面积的土壤所种植作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25-2021有机肥料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191包装标准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8573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GB/T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真空烘箱法GB/T8577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17767.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B/T17767.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总钾含量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T22923-2008肥料中氮、磷、钾的自动分析仪测定法GB/T2334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24890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GB/T24891复混肥料粒度的测定GB/T34766腐植酸含量的测定NY/T1973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和pH的测定NY/T1971水溶肥料腐植酸含量的测定NY/T1979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签及标明值判定要求HG/T2843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DB13/T1225-2010肥料pH值测定方法。

GB/T19524.1-2004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9524.2-2004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肥料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

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
三、实验验证:包括实验(或验证)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的分析和说明,实验结果综述等;
分别测定原料(风化煤、褐煤等)和有机肥中腐植酸含量,然后用不同原料
与有机肥进行混合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腐植酸回收率在90%以上,方法准确度能达到要求;用该方法对3份不同试样进行精密度实验, 腐植酸测定结果最大相对偏差为5.4%;对该方法进行实验室比对和人员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实验方法可靠,稳定性好。
存在分歧主要是腐植酸的碳换算系数。目前我国腐植酸相关标准中涉及的碳
系数比较多,
HG/T 3278-2011《农用腐植酸钠》和
HG/T 3276-2012
《腐植酸铵
肥料》采用前苏联
测定的碳系数风化煤
0.64,褐煤
0.58,泥炭
0.51;
GB/T11957-2001《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采用我国测定的的碳系数风化煤
HG/T 3276-2012腐植酸铵肥料
HG/T 3278-2011农用腐植酸钠
DB21/T1322-2004有机肥料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与以上相关标准比较,对称样量、抽提液浓度、氧化条件(浓硫酸、重铬酸
钾当量浓度) 进行优化,并对腐植酸碳系数进行调整,本方法达到国内同类标准
水平。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包括处理过程、依据和结果;
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标准。 对于腐植酸有机肥料, 刚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和应用,目前国家和地方还没有相关质量标准。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中腐植酸是用氢氧化钠或焦磷酸钠碱液抽提, 腐植酸总量中包括棕腐酸、黑腐酸、黄腐酸。
实验方案制定、参数验证、标准起草等过程。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如下:
聂刚资料查阅、实验方案制定、标准起草;

浅谈肥料中有机质、腐植酸检验检测的理论要素

浅谈肥料中有机质、腐植酸检验检测的理论要素

浅谈肥料中有机质、腐植酸检验检测的理论要素摘要:本文通过重点研究分析了目前农业生物肥料中应用植物活性有机质和应用植物无机腐植酸技术制定行业现行标准以及农业肥料技术制定行业现行标准完善修订相关工作中目前可能普遍存在的一些意见问题,对制定现行标准的具体完善修订以及某些农业技术应用难点的具体完善解决办法分别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关键词:肥料;有机质;腐植酸;测定标准;质量监测肥料中及其所含的各种有机质(尤其主要是有机腐植酸)其实是一种重要的液态生物活性化学物质,是充分发挥生物肥料利用生态综合效应的一种功能重要成分。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倡导新型环保肥料。

近年来,许多出口和国内产品的复合肥(复合肥)不仅要求用户对有机质含量进行限制和表示,而且还明确标明腐植酸的含量,而液体肥料还要求有效成分指标如黄埔山。

这是影响环保肥料发展和贸易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标准的制定和规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版了标准和论文。

然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讨论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肥料中的有机质和腐植酸。

测量提出个人意见。

一.对测定肥料中腐植酸的认识如何确定化肥中腐植酸的测定方法是目前各领域的共同课题,但对于腐植酸的测定方法没有异议。

植入腐植酸肥料的产品定量测定了腐植酸的含量,引起了各界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和争议。

这是一种基于腐植酸研究的腐植酸测定方法。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应用于标准生产时,必然存在其自身的不兼容性。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个问题会腐蚀肥料。

测量样品简单分解为样品处理和腐植酸测定。

几个因素表明,测量样品和腐植酸测量没有问题。

担心和争议在于腐植酸肥料和样品处理。

这不仅解决了技术问题,而且形成了完整的测量方法。

二.对腐植酸肥料的认识腐植酸肥料不能用黑腐植酸、棕腐植酸、黄腐植酸命名。

肥料被定义为植物养分。

主要物质是氮、磷、钾和腐植酸肥料。

腐植酸是一种辅助物质。

主要物质仍然是肥料。

腐植酸对植物具有独特而多样的功能,但不能用肥料的名称来定义腐植酸。

有机肥料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有机肥料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有机肥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测定有机肥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肥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肥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2016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2002 《化学试剂 实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警告—试剂中的重铬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硫酸具有腐蚀性,相关操作应在通风厨内进行,试验人员应进行适当防护。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水及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应符合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

3 方法提要用尿素溶液提取试样中的腐植酸,在硫酸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腐植酸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经滴定测重铬酸钾消耗量,根据重铬酸钾消耗量和腐植酸的碳系数计算腐植酸的含量。

4 试剂和材料4.1 硫酸:ρ=1.84g/ml4.2 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液:c(1/6722r O C K )=0.2mol/L 。

将重铬酸钾(容量基准试剂)于120℃烘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9.8126g 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然后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4.3 重铬酸钾溶液:c(1/6722r O C K )=0.8mol/L称取39.23g 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存于试剂瓶中,备用。

4.4 邻菲罗啉-亚铁混合指示剂:称取1.5g 邻菲罗啉和0.7g 硫酸亚铁,溶于60ml 水中,加两滴硫酸,用水稀释至100ml 贮存于棕色瓶中。

腐植酸肥料酸碱度及酸碱缓冲度试验研究

腐植酸肥料酸碱度及酸碱缓冲度试验研究

腐植酸肥料酸碱度及酸碱缓冲度试验研究腐植酸肥料是一种由天然有机物质制成的肥料,其主要成分是腐植酸。

腐植酸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机物质经过分解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大分子有机酸。

腐植酸肥料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和增加植物产量等多种优点。

由于腐植酸肥料具有一定的酸性,故其酸碱度及酸碱缓冲度也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包括腐植酸肥料、蚯蚓土、盐酸、氨水、酚酞指示剂等。

1.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从宿舍楼下的花坛中取得深度为10cm的蚯蚓土样品,并将其中的杂质物过滤除去。

然后将土壤样品通过目孔为0.5mm的筛网过筛,以去除其中的大块土壤。

将土壤样品放在室温下晾干。

1.2.2 土壤酸碱度试验将1g土壤样品加入50ml盐酸中,振荡均匀。

然后使用PH计测定土样的pH值。

每个样品测定3次,取平均值。

将土壤样品与不同浓度的腐植酸肥料(0、2、4、6、8、10)mg/L混合,摇匀后放置静置1h。

之后,加入0.5mol/L氢氧化钠或盐酸以调节pH值至7.0和3.5,然后测定溶液的pH值。

2. 实验结果及分析取得的花坛土壤经过处理和筛选后,总共采集了6个样品。

每个样品测定3次,结果如下:表1 土壤样品的酸碱度| 样品编号 | pH值1 | pH值2 | pH值3 | 平均值 || --- | --- | --- | --- | --- || S1 | 6.5 | 6.3 | 6.7 | 6.5 || S2 | 7.2 | 7.1 | 7.3 | 7.2 || S3 | 5.8 | 5.9 | 5.7 | 5.8 || S4 | 5.9 | 6.0 | 5.8 | 5.9 || S5 | 6.1 | 6.2 | 6.0 | 6.1 || S6 | 6.9 | 6.8 | 7.0 | 6.9 |可以看出,样品S1的pH值为6.5,略微偏酸性;样品S2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土壤;而样品S3-S6的pH值分别为5.8、5.9、6.1、6.9,均偏酸性。

第十章 腐植酸类肥料的测定

第十章 腐植酸类肥料的测定
第九章 腐植酸类肥料的测定
腐植酸类肥料是以泥炭、褐煤、风化煤等物质为主要原料,经过不同的化学 处理或混入混入无机肥料而制成的肥料,目前开发的腐植酸类肥料种类很多,既 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叶面肥料,常见的主要有腐殖酸铵、腐殖酸磷、腐植酸钠 等。
原料中的腐植酸主要以Ca、Mg、Fe、Al等水不溶性的腐殖酸盐存在,以及 少量的游离态的腐植酸,作为腐植酸肥料的成品实际上是经过碳铵、碳化氨水、 氨水活化后而制成的肥料,腐殖酸主要以水溶性的腐殖酸为主,当然也不可避免 地会存在少量的水不溶性腐殖酸,所以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需要测定其中腐殖 酸总量、游离态腐殖酸含量、水溶性腐殖酸含量。
操作步骤 待测液的制备
水溶性腐殖酸: 称取过0.25mm孔筛 的风干样品1.000g
沸水浴中浸 提30min
冷却
250ml 三 角瓶
移入100ml 容量瓶
定容
70mlH2O 干过滤
游离态腐殖酸:
称取过0.25mm孔筛 的风干样品0.200g
250ml 三 角瓶
70ml1%NaOH
沸水浴中浸 提30min(常 摇动)
R(COO)4Ca2 R(COO)4 Mg2 Na4P2O7 R(COONa)4 Ca2P2O7 Mg2P2O7
NaOH能使游离态的腐殖酸转化为腐殖酸的Na盐
R(COOH )4 NaOH R(COONa )4 4H2O
待测液中腐殖酸的测定 在强酸溶液中,用过量的标准K2Cr2O7溶液使腐殖酸氧化成CO2和H2O
每次100ml水洗涤沉淀物,离心后 洗涤液倒入B瓶,共2次
将B瓶溶液移入 500ml容量瓶
吸取200ml 于烧杯
20mlHCl 使至沉淀
离心悬浮液
105~110℃烘干至恒 重的滤纸过滤沉淀

矿物源腐殖酸肥料中可溶性腐殖酸含量

矿物源腐殖酸肥料中可溶性腐殖酸含量

矿物源腐殖酸肥料中可溶性腐殖酸含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物源腐殖酸肥料中可溶性腐殖酸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矿物源腐殖酸肥料中可溶性腐殖酸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矿物源腐殖酸盐可溶性腐殖酸含量的测定,其结果以碳含量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腐殖酸 humic acid腐殖物质中分子量较大,具有芳香族、脂肪族及多种官能团结构特征的,能溶于稀碱溶液,不能溶于酸和水,呈黑色或棕黑色的无定形有机弱酸混合物。

3.2矿物源腐殖酸 mineral humic acids从风化煤、褐煤、泥炭等有机矿物中提取的腐殖酸。

3.3矿物源腐殖酸肥料 mineral humic acid fertilizers将风化煤、褐煤、泥炭等矿物用化学碱剂提取或经活化处理的腐殖酸、腐殖酸盐为主要原料,与化肥经复合、混合而制成的含有一定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3.4腐殖酸盐 humate用碱性物质处理腐殖酸原料制成的含腐殖酸的可溶性盐。

3.5可溶性腐殖酸 soluble humic acid矿物源腐殖酸肥料和腐殖酸盐产品在水溶液中呈离子态的腐殖酸。

可溶性腐殖酸是衡量腐殖酸肥料和腐殖酸盐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

4 检测方法警告——试剂中的重铬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硫酸、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相关操作应在通风橱内等相应的安全条件下进行,试验人员应进行适当防护。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4.1 方法提要用水从试样中提取腐殖酸盐和黄腐酸,再用酸沉淀腐殖酸,分离除去黄腐酸等酸性条件下可溶的物质,然后用碱液溶解沉淀得到可溶性腐殖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植酸有机肥中腐植酸的测定》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
本任务为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地方标准制(修)定计划项目,主要由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完成,同时受到杨凌质量技术监督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给与的大力支持。

标准完成经过资料查阅、实验方案制定、参数验证、标准起草等过程。

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如下:聂刚资料查阅、实验方案制定、标准起草;
朱占烨进行实验,对实验各参数进行验证;
李艳丽进行实验,对实验各参数进行验证;
李亚兰协助实验;对实验各参数进行验证。

任美娟协助实验;对实验各参数进行验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实验、统计数据);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当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规定的规则编制,包括范围、原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等内容。

主要对其中技术指标、参数进行实验验证。

1、方法提要:
腐植酸是一类酸性大分子羟基羧酸类有机物质,具有很强的络合、吸附性能,通常按照存在状态可以划分游离腐植酸和“结合态”腐植酸。

游离腐植酸是酸性基团保持游离状态,用氢氧化钠溶液可直接抽提出的腐植酸。

“结合态”腐植酸是指与Ca2+、Mg2+等高价金属离子相结合,需要焦磷酸钠进行离子置换从而抽提出的腐植酸。

本方法用焦磷酸钠碱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从腐植酸有机肥中抽提腐植酸,再在强酸性溶液条件下,用重铬酸钾对其进行氧化。

以实剂空白为基准,根据试样氧化前后重铬酸钾消耗量折算成含碳量百分比,经过碳系数的换算来表示腐植酸的含量。

提取反应式:
HA(COOH)+NaOH → HA(COONa)+H
2
O
HA(COOCa)+Na
4P
2
O
7
→ HA(COONa) +Ca
2
P
2
O
7

氧化反应式:
K
2Cr
2
7
+5H
2
S0
4
+3C(HA)→ 2K
2
S0
4
+2Cr
2
(S04)
3
+3C0
2
↑+8H
2
K
2Cr
2
7
+7H
2
S0
4
+6FeS0
4
→ K
2
S0
4
+Cr
2
(S04)
3
+3Fe(S04)
3
+7H
2
2、腐植酸提取参数实验
分别用0.5%、1.0%、1.5%、2.0%氢氧化钠溶液100ml对不同试样(添加风化煤、褐煤等)进行提取,结果显示,随着氢氧化钠浓度增加,试样中游离腐植酸测定值逐渐减少,试样用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提取时游离腐植酸测定值相对偏差在16.8%31.3%之间。

称取不同试样各3份,分别为0.3g 、0.5g和1.0g,采用0.5%氢氧化钠溶液100ml进行游离腐植酸提取,结果显示,称取0.3g和 0.5g试样测定值均高于称取1.0g试样的测定值,而取样量在0.5g以下时测定值相差很小。

称取0.5g不同试样各3份,用0.5%氢氧化钠溶液100ml提取30min、60min、120min, 结果显示,比较60min和120min提取值,最大相对偏差为2.7%。

分别采用0.75%焦磷酸钠+0.5%氢氧化钠、1.5%焦磷酸钠+0.5%氢氧化钠、2.25%焦磷酸钠+0.5%氢氧化钠100ml对不同试样腐植酸总量进行提取,结果显示,随着焦磷酸钠浓度增加,测定值逐渐降低,相对偏差在5.6%~7.7%之间。

经过实验,确定腐植酸有机肥提取条件为:取样量最好控制在0.5g以内,用0.5%氢氧化钠100ml提取试样中游离腐植酸,用0.5%氢氧化钠+0.75%焦磷酸钠100ml提取试样中总腐植酸,在沸水浴中提取1h。

腐植酸的提取较为复杂,目前对有关实验现象无法解释,如随着取样量和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提取效率有逐渐减小趋势。

其中,有认为随着提取液浓度增加,溶液中离子强度提高,导致腐植酸“盐析”,还有认为随着提取液浓度和取样量的增加,腐植酸共沉淀现象愈明显,从而降低提取效率。

3、氧化条件参数实验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物的浓度直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采用氧化反应体系硫酸当量浓度9.2、18.4、23、27.6mol/L和重铬酸钾当量浓度0.1、0.15、
0.2、0.25进行正交实验,在100度水浴中氧化30min,结果表明除硫酸当量9.2 mol/L实验条件测定结果统一偏低外,其他相交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当加入不足量的重铬酸钾时,结果发现重铬酸钾在30min内早已消耗完全。

经过实验,最终确定氧化反应体系硫酸当量浓度18.4mol/L,重铬酸钾当量浓度0.1 mol/L,在沸水浴中氧化时间30min。

4、腐植酸碳含量和碳系数
选用葡萄糖、蔗糖、草酸、柠檬酸、对苯二酚等有机物进行氧化,结果显示除葡萄糖、蔗糖外,其他有机物测定碳含量和理论值相差较大。

从结果可知,重铬酸钾容量法实际上是腐植酸中C、H、O、S、N元素综合表征的当量碳含量的氧化反应,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碳含量和碳系数并不是理论上的碳含量和碳系数。

三、实验验证:包括实验(或验证)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的分析和说明,实验结果综述等;
分别测定原料(风化煤、褐煤等)和有机肥中腐植酸含量,然后用不同原料与有机肥进行混合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腐植酸回收率在90%以上,方法准确度能达到要求;用该方法对3份不同试样进行精密度实验,腐植酸测定结果最大相对偏差为5.4%;对该方法进行实验室比对和人员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实验方法可靠,稳定性好。

四、知识产权说明:标准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说明;
除本方法标准中引用标准外,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

五、采标情况: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或与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比较;
与本标准相关的现行有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有:
GB/T 11957-2001(ISO 5073-1999)煤中腐植酸产率的测定方法
NY/T 1971-2010 水溶肥料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HG/T 3276-2012 腐植酸铵肥料
HG/T 3278-2011 农用腐植酸钠
DB21/T1322-2004 有机肥料中腐植酸含量的测定
与以上相关标准比较,对称样量、抽提液浓度、氧化条件(浓硫酸、重铬酸钾当量浓度)进行优化,并对腐植酸碳系数进行调整,本方法达到国内同类标准
水平。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包括处理过程、依据和结果;
存在分歧主要是腐植酸的碳换算系数。

目前我国腐植酸相关标准中涉及的碳系数比较多,HG/T 3278-2011《农用腐植酸钠》和HG/T 3276-2012 《腐植酸铵肥料》采用前苏联测定的碳系数风化煤0.64,褐煤0.58,泥炭0.51;GB/T11957-2001《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采用我国测定的的碳系数风化煤0.62,褐煤0.59;NY/T1971-2010《水溶肥料腐植酸含量的测定》采用有机质的碳系数1.724。

腐植酸是有机质中的一个重要组分,同时也被认为是有机质中最有效、最有活性的部分。

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表现得很多特性,如改良土壤、提高肥效、改善植物品质、提高植物逆性等,主要是其中腐植酸所起的作用。

对于腐植酸有机肥料碳系数,由于各种原料碳系数不同,几种原料混合肥料中碳系数就更为复杂,因此要准确碳系数几乎不可能。

经过讨论,从应用角度考虑,认为腐植酸的含量采用有机质碳系数(乘以1.724)较为科学,一方面与有机质含量表示统一,另一方面能反应有机肥中活性有机质的含量。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标准或强制性标准的说明及理由;
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标准。

对于腐植酸有机肥料,刚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和应用,目前国家和地方还没有相关质量标准。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中腐植酸是用氢氧化钠或焦磷酸钠碱液抽提,腐植酸总量中包括棕腐酸、黑腐酸、黄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