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

合集下载

《短歌行》《归园田居》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短歌行》《归园田居》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短歌行》《归园田居》知识梳理成语、文化常识、一词多义、表现手法、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慨当以慷: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

2.对酒当歌: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

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

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3.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4.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

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5.周公吐哺:指周公吃饭时,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接待贤士,形容求贤心切。

6.一匡天下:意思是消除混乱局面,使天下安定下来。

7.青青子衿:字面意思为服饰,后引申为渴望得到有才能的人。

8.返璞归真:返:回归。

璞:璞玉,没有加工的玉石。

真:纯真,原始状态。

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到原来质朴、纯真的状态。

9.大巧若拙:拙:笨。

指真正灵巧的人,因不爱炫耀,表面上倒像很笨拙。

10.封妻荫子:荫:封建时代朝廷给予功臣子孙后代以入学或做官的权利。

君主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得到世袭官爵。

旧时指为官的荣耀。

11.虚室生白: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

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12.鸟入樊笼:意思是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飞鸟进了笼子。

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13.华屋秋墟: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二、文化常识1.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特点。

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

2.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

3.众家评曹操:汉末名士许绍《魏书》:“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部编本高中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部编本高中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
任务二:吟咏诵读,感受诗意。
集体朗诵诗歌,边读边划出节奏、标出韵脚,感受两首诗歌
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的生命情怀。
诗歌
体裁
题材
风格
节奏
短歌行 四言诗 言志诗 慷慨悲凉 短促、激越
归园田居 五言诗 田园诗 恬淡宁静 舒缓、平和
“二二”式:匀称整齐,铿锵有力;多次换韵,跌宕起伏、深沉婉曲。 “二二一”“二一二”两种节奏形式交替出现:自由灵动,舒缓自如,一 韵到底,“an”音先开后和,声音明朗饱满,轻松欢快。
知人论世,探究成因
曹操的刚健诗风,正源自于他是“英雄中的诗
人”(顾随语)的特殊性。曹操既有雄图霸业的抱负 又有诗人的才情,所谓“上马横槊,下马赋诗”。 首先,曹操是个好学而博学之人,曹丕在《典论·自 叙》中曾说:“上(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 手不释卷。”《短歌行》多用典故和善用比兴,或 许就源自于此。其次,曹操虽然出生于官僚家庭,但 门第并不高贵,父亲是宦官的养子。正是这样的家 庭地位,造就了他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可是在创业初期,曹操的实力并不雄厚。因此,“唯 才是举”是曹操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再次,曹操 写《短歌行》的确切时间已难考证,如果取《三国 演义》和《赤壁赋》的说法,那么写作时间是在赤 壁大战前,那一年曹操已经五十四岁。对于年过半 百的曹操来说,来日无多的紧迫感、贤才归附的愿 望自然尤为强烈。可见,正是霸主的慷慨进取和诗 人的敏感多思熔铸成了曹操质朴刚健的诗风。
归后如何
任务三:一曲短歌,所忧为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 周公吐哺,
悠悠我心
天下归心
忧时光易逝
忧贤才难得
忧功业未就

《短歌行》《归园田居》比较鉴赏

《短歌行》《归园田居》比较鉴赏

诗人为何而忧?

对 譬慨 何 酒 如当 以
忧 当 朝以 解

歌 露慷 忧 / // /
生 人 去忧 唯

生 日思 有 几 苦难 杜

何 多忘 康 ! 。。 。
诗人为何而忧?

青 青
呦 呦
明 明

子但 鹿 我 如 忧 衿为 鸣 有 月 从

/君 /
嘉/


悠故 食 宾 何 来
悠/
野/ 时 /
难 得
以《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村居图”》为题,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方法四:知作者,明诗心
曹操的《短歌行》呈现出慷慨之气,跟当时 所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请同学们根据当时背景, 感悟诗情。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 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 绍势力,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
用典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 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作用: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增加内涵容量 咏史以言志或抒情 有据可依,生动形象,含蓄简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 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 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 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
湖光秋月两相和——小结升华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看似毫无联系, 但是感情一“浓烈”一“深邃”,风格一“浓”一“清”, 思想则是一志在千里,一性爱丘山,表面不同,实际互相 补充,两首诗以冲淡平和的手段,达到了完美契合的状态, 两种诗风,两种人生向往实现了并美交辉、殊途同归。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 《归园田居》联读 教学PPT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 《归园田居》联读 教学PPT课件

⒈内容结构
短歌行
人生易逝、贤才难求的感慨--思慕贤才的情怀--访求 贤才的态度--以周公作比表现爱才之情
⒉思想主旨
渴求贤才、追求不朽功业的急切心情和使个人有限生命获得崇高价 值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忧:①人生苦短 ②贤才难求
③功业未就、天下未归
⒊艺术特色 ①善用比兴,吐露委婉
②多处用典,典
雅耐读
③音韵铿锵,慷慨激昂 洁精练
整体感知

忧 •你认为本诗的情感
着眼点在哪一个字?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 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
忧 从 中 来 , 不 可
何 以 解 忧 ? 唯 有 杜 康
当 以 慷 , 忧 思 难 忘 。
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断。

1. 作者究竟 忧 什么?
2. 诗中曹操是如何抒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恰
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
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 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 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赏析诗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发这种忧 ?
赏析诗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 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薤作上者露运,用何怎易样晞的:露手法晞表明达朝怎更样复的情落感,人?死一去何时归。出自 《薤露设》问,开《头薤,露先》声为夺古人乐府“相和曲”名,相传原是齐国 东部的朝歌露谣:,生为命出短殡促时易挽逝柩(人比所喻唱)的挽歌。其意为生命短促, 有如薤杜叶康上:的酒露(水借,代瞬)间即逝。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对比赏析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对比赏析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对比赏析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创作背景、主题内容、艺术风格与思想感情的对比赏析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曹操的《短歌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分别代表了汉末建安时期与东晋田园诗人创作的两个高峰。

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在创作背景、主题内容、艺术风格和思想感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和独特的价值。

一、创作背景曹操的《短歌行》创作于汉末建安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

作为一代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的胸怀和抱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渴望招纳贤才,建立丰功伟业,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相比之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则诞生于东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的时期。

陶渊明在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满,他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二、主题内容《短歌行》以宴饮欢歌为背景,抒发了曹操渴求贤才的迫切心情。

全诗情感深沉,气魄宏伟,展现出曹操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豪情壮志。

他以山高海阔的气势、昂扬奋发的语调,向天下英才发出邀请,希望他们一同共建伟业。

《归园田居》则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述了陶渊明心中的田园风光。

诗歌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陶渊明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超脱物外的向往。

诗中流露出一种怡然自得、超然物外的境界,充分展现了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和追求。

三、艺术风格《短歌行》在艺术上展现了曹操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豪迈气概。

诗歌以浑厚有力的语言、激昂的情感和独特的气魄见长,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使诗歌既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又不失文学的韵味。

相比之下,《归园田居》则以淡雅自然的语言和朴素的风格见长。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恬静优美,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满,都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四、思想感情《短歌行》表达了曹操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豪情壮志和招纳贤才的迫切心情。

诗歌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出曹操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

文学短评短歌行和归园田居

文学短评短歌行和归园田居

文学短评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短歌行》和《归园田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两篇著名作品,其中《短歌行》写了杜甫在荒凉的囚室中的苦闷心情,而《归园田居》则述说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失望。

本文将以这两篇作品为主题,探讨杜甫在其中表达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我们来分析《短歌行》。

作品以"三月丧家猖披冠"开始,表达了杜甫作为囚徒的悲凉遭遇。

他形容自己如同"鹧鸪在原复啼哀",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情绪。

接下来,他以"天接云涛连晓雾"的诗句将目光投向远方,表达了对自由与快乐的期待与向往。

作品的后半部分,杜甫借助古代传说中王子解除困境的奇幻场景,来表达自己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救国之人的期盼。

在《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静的乡村景象,他把"田园今昔一百春"作为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他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对逝去岁月和生活的思念之情。

作品末尾,杜甫以"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一语唤醒了人们对国家忧患的认识,并对当前政治状况的失望之情进行了深刻的刻画。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这两篇作品。

首先,两篇作品都体现了杜甫敏锐的观察力与咏史之功。

杜甫善于捕捉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他在《短歌行》中描述了囚徒的悲苦遭遇,以及对政治现实的忍受和失望。

而在《归园田居》中,他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其次,在这两篇作品中,杜甫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短歌行》中,杜甫通过对囚徒悲凉命运的描绘,批判了那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者。

而在《归园田居》中,杜甫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政治现实的失望,反思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在这两篇作品中,杜甫展现了坚韧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语文】《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语文】《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归园田居》(其一):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在江 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 小儿折腰,遂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 活,终老田园。陶渊明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 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抒发了归隐后愉 悦的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②陶渊明因为自己的性格与官场不适应,尽管反复出仕,但 是最终归隐田园。他的作品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 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 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他的《归园田居》 五首就是田园诗中的精品。但他也有像《咏荆轲》之类的 “金刚怒目”式的诗,也正因为他并未完全脱离现实,“并非浑身 静穆”,所以他才伟大。
3.有人说“守拙”是《归园田居》(其一)中最关键的一个词,含 义丰富。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参考答案:“守”是“坚守”的意思;“拙”的本义是笨,又作谦辞, 诗中取其引申义“原始的”“本真的”。“守拙”一词有自谦的意 思,在诗中却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之义。另外,“守拙”与 污浊官场上的巧取豪夺、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相对比,表达 了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6)《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
初读课文·明大意 文脉预览
主旨探微 《短歌行》这首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 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抒发了诗人感叹时光易 逝、功业未成的苦闷和渴求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 的田园农家生活,对隐逸田园的生活进行了赞美,表明了诗人 平静、和谐的心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建安风骨 建安(196—220)为汉献帝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坛巨匠“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 义传统,他们的作品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 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 格。

【语文】《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语文】《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
1. “归”之内容
问题 内容
情感
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羁鸟”、“池鱼” 为何而归 “爱丘山”、“守拙” 本性
归向何处 园
向往
归去何如 茅屋、树木、鸡鸣、狗吠 有余闲、返自然
高中语文
下面两幅图让你想到《归园 田居》的哪个诗句?请从艺术手 法的角度赏析。
高中语文
动静结合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 遵从自己的内心做选择
坚守初心 丰盈内心
作业布置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回到魏晋时期,你会选择当 曹操还是陶渊明?请阐明理由。
要求:不少于150字;写在作文本上。
作业答案
1.①田园诗 ②四言古体诗 ③通篇同韵(或一韵到底)④用典、比兴 ⑤弃官归田、追求 自由⑥质朴、刚健、典雅 2. A 3.B(“杜康”“子衿”用的是借代手法。) 4. (1)动词,面临(2)助词,与“以”合用,起间隔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3)动 词,对抗,对阵 5.①原诗“何时可掇”,引诗为“何时可辍”。“何时可掇”,意为“人才什么时候 可以获得呢”。“何时可辍”,意为“忧心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两者陈述对象不 一。②原诗“何枝可依”,引诗为“无枝可依”。“何枝可依”,意为“哪条树枝 (哪个集团)值得你依归”。“无枝可依”,意为“没有树枝可以依托”。两者的陈 述对象、表达内容完全不同。“无枝可依”很可能是罗贯中的改笔。“何枝可依”, 以乌鹊象征人才,表达希望人才不要远赴他方而能为已所用的思想感情。这是曹操写 诗招揽人才的本意。引诗以乌鹊暗喻曹操,将本诗作为曹操赤壁之战失败、无所依归 的谶语。是典型的小说家言。)
题材 体裁 押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手法 思想感情
任务二:精读诗歌,重比较

《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学内容解析

《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学内容解析

《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学内容解析《短歌行》与《归园田居》教学内容解析一、前言《短歌行》与《归园田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篇经典作品,分别代表了唐代文学与陶渊明田园诗风的典型。

《短歌行》由曹操所作,而《归园田居》则是陶渊明的作品。

本教学内容解析旨在深入剖析这两篇作品的艺术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为教师提供详尽的教学指导。

二、《短歌行》教学内容解析2.1 作品背景《短歌行》创作于唐代,作者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此诗反映了曹操在乱世中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英雄短暂一生的哀叹。

2.2 文学特色- 韵律与节奏:该诗采用七言古诗的形式,韵律感强烈,节奏明快。

- 意象与象征:诗中的“短歌”象征着人生的短暂,而“行”则代表着生命的无常和流转。

- 情感表达: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感慨。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曹操生平及其历史背景,掌握诗中的意象与象征手法。

- 难点:深入剖析诗中的哲理思想,以及如何将这些思想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4 教学活动建议- 对比分析:将《短歌行》与其他曹操的诗作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 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曹操,以第一人称解读诗中的情感和思想。

-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以《短歌行》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短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三、《归园田居》教学内容解析3.1 作品背景《归园田居》是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田园诗,反映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超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2 文学特色- 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以自然纯朴、意境深远著称。

- 手法:运用白描手法,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宁静的田园景象。

-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3.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解读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然哲学和归隐思想。

- 难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如何将其与现代生活相联系。

3.4 教学活动建议- 文本细读:深入分析诗中的自然描写,探讨其如何反映出陶渊明的人生观。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景。 “品中间”——鉴赏诗歌内容。
思考:通过诵读,你读出曹操在本诗的态度是什么?

三、析诗歌

找出“忧”的诗句。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背景:
•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黑暗、骚乱的时期,天灾与人祸并行, 死亡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动荡的社会促使文人们对个人的生 死问题、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多的关注。既然时不我待,生 死无常,不如在华服、美酒中去享受自己的人生,及时行乐的思 想就这样产生了。一部分文人则面对现实,去积极主动追求人生 价值,从而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 使之更为丰富满足。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 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建 安十三年冬, 53岁的曹操亲自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想 要借赤壁一战一举荡平“孙刘联盟”,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志向。 在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乌鸦鸣 叫着往南飞去。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船头,大方而歌《短歌行》
陶陶渊渊明明(约 365 年—427 年),
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 江)人,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 之鼻祖”。首创了田园诗,代表作有《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 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共传世 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 明集》。
⑷公元405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 参军,三月,随刘敬宣离职而离职;
⑸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职归隐。
如何读诗?
面对一首诗,可以从哪些方面综合进行阅读?

《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学内容解析

《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学内容解析

《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学内容解析
本文档将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两首诗的教学内容进行解析。

《短歌行》
《短歌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长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悲愤之情。

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背景:介绍唐代盛世和安史之乱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国家状况和战乱的影响。

2. 理解诗意: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3. 探讨主题:讨论诗中表达的主题,如国家命运、人民苦难、战争的残酷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是宋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田园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作者: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思想。

2. 描绘自然:分析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世界的美好。

3. 探究主题:讨论诗中表达的主题,如宁静、田园生活和追求自由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追求和幸福感。

以上是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教学内容解析,通过深入分析诗歌的背景、意义和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首经典的中国古诗作品。

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对比阅读课件34张 2022

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对比阅读课件34张 2022
工笔:用笔工整,注意细部的描绘,多用形容词、动词渲 染和烘托。
白描
工笔
《归园田居》除了白描的 艺术手法之外,还用了远近结 合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 从诗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分 析其表达效果。
远近结合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近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远景
恬静幽美 清新喜人
• 从艺术手法角度分析诗歌如何表现曹操的抱负情怀。 • 小组讨论:
请找出诗中引用的四个典故,并分析其各有什 么特点及表达效果,思考四个典故的顺序可以换吗?
用典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表达了曹操对贤才的渴望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表达了曹操招纳贤才的热情。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势解》 ——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静谧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近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远景
静态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动态
使美好的田 园画活起来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结合
任务三:风骨相传 “跨越时空的对话”
活动3:查询资料,探究曹操、陶渊明不同人生选 择的深层原因。
人物 家庭出身 先天性格 时代背景 社会思潮
问题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乡何处 归去如何
内容
情感
1.“归”之内容
问题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乡何处
归去如何
内容
情感
官场(尘网、樊笼) 厌恶(羁鸟、池鱼)
热爱自然(爱丘山) 本性(守拙)
田园(茅屋、农田、 向往 榆柳、鸡犬)
自得其乐、闲适自 喜悦(有余闲、返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why)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3、归去哪里?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go where)
4、归去如何?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how)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从哪里归? (from where)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 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 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 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 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 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 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 富贵。”
搏过了、搏不过
归隐田园虽宁静、快乐,但也有酸涩之感
出世&入世 志士&隐士
曹操: 具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求贤若渴 志士、入世态度
陶渊明: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怡然自得的 田园生活 隐士、出世态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

深沉、悲壮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短歌行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翻译: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为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归园田居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指南

《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指南

《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指南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指南一、背景介绍《短歌行》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之一,描写了作者流亡途中所见所感。

其中,《归园田居》是《短歌行》中的一篇,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背景和意义;2. 研究理解和欣赏《归园田居》的内涵和艺术特点;3. 培养学生对故乡和平淡生活的情感认同和珍惜。

三、教学内容1.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背景介绍;2. 《归园田居》的诗歌分析与赏析;3. 课堂讨论和互动:学生分享对故乡和安稳生活的感受;4. 创作练: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写一首表达对故乡思念和向往安稳生活的诗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故乡的景色和生活;2. 介绍《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背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主题和意义;3. 分析与赏析《归园田居》的诗歌结构、用词和意象,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4. 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乡和安稳生活的感受,并引导他们理解诗歌中的情感;5.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练,要求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写一首表达对故乡思念和向往安稳生活的诗歌;6. 学生朗读和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对故乡和平淡生活的珍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2. 诗歌创作: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3. 参与度: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积极程度;4. 对故乡和安稳生活的认同程度。

六、教学资源1.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文本;2. 课件或投影仪;3. 黑板或白板;4. 学生的创作纸。

七、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到故乡或农村进行实地考察,感受农耕生活的美好;2. 邀请农民或老农人来校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3.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农村的公益活动,感受安稳生活的价值。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更多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 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对文学和生活的感悟能力;3. 教师应及时进行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反馈,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教学设计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教学设计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教学设计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在情境任务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不同语言风格背后的人生抉择,理解时代对诗人的塑造。

3.审美鉴赏与建构:能理解藏在归隐的诗意背后巨大的人格坚守的力量。

4.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古典诗歌之中感受不同人生价值的追求,获得心灵的力量。

【教学重点】1.《短歌行》《归园田居》两首诗在情感取向上呈现出的“进”与“退”的差异。

2.把握意象,品味语言,感悟人生态度。

2.在诵读鉴赏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人生态度的具体思考。

【教学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分析造成二人不同的人生选择的深层原因。

2.不同的人生选择带来的不同诗歌风貌,成就不同的诗意人生。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联想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曹操的《龟虽寿》和陶渊明的《饮酒》,并说明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明确二者的人生态度。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唱的是孟德公的大济天下、成就霸业的雄心;“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吟的是五柳先生坚守本心、归隐田园的执着坚守。

同为汉魏乱离时代中的名士之强音,“进”和“退”的姿态与人生抉择,却如此截然不同地呈现在两个生命个体之上,并且造就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一片交织着雄心与落寞、高昂与低回的诗坛交响曲。

假设你与二位诗人处在同一个时代,你是会像曹操一样想要称霸天下,还是会像陶渊明一样选择退隐深山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分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取向会如何形成的。

情境任务现如今,社会“内卷”化日益加剧,与之同时,“躺平”和“反卷先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一些人认为,面对“内卷”的非理性竞争,过度投入其中只会带来更加残酷的结果,“躺平”是追求自己人生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内卷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既定社会现实,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成为“卷王”,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胜出。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解读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解读

【文题解说】《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

乐府里收集的同名作品有24首,最早的便是曹操的这首。

这种曲子究竟怎么唱,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西晋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现在也只能根据这些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

曹操的《短歌行》有两首,此为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写自己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的组诗,共有五首,均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课文所选的这一首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悦,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情绪,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作者信息】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诗大致分成两类:一类反映了汉末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代表作有《苦寒行》《薤露行》《蒿里行》;另一类展现了其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曹操的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诗人、散文家。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代表作品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等。

他的田园诗充分表现了其鄙夷功名利禄的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以及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等等。

短歌行,归园田居怎么体现生命的诗意的文学短评

短歌行,归园田居怎么体现生命的诗意的文学短评

短歌行,归园田居怎么体现生命的诗意的文学短评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这两首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短歌行》是曹操的一首经典之作。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酒的热爱。

曹操以酒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的留恋。

在诗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深深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而“唯有杜康”一句,则更是表达了作者对酒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整首诗中,曹操用简洁明了的词句,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而《归园田居》则是陶渊明的一首代表作。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田园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在诗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不屑。

而“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则更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顾和对现在的感慨。

在整首诗中,陶渊明用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两首诗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曹操的《短歌行》以豪放、豁达的态度,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则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两首诗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生命
诗意的完美体现。

总的来说,《短歌行》和《归园田居》不仅是两首经典的诗歌作品,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和思考。

它们以不同的风格和角度展现了生命的诗意和价值,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深度解读《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育实践

深度解读《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育实践

深度解读《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教育
实践
简介
本文将深入解读《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这两首古代诗歌作品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短歌行》的教育实践
《短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楚辞》中的一篇作品,由屈原创作。

它以抒发作者自身遭遇困境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为主题,通过描述楚国的悲惨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分析《短歌行》的情感表达和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学习和赏析《短歌行》中的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归园田居》的教育实践
《归园田居》是中国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中描绘了陶渊明返乡务农的愿望,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分析《归园田居》中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通过学习和赏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精神。

结论
通过深入解读《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精神。

这两首古代诗歌作品的教育实践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更关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字数:2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一、导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

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

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

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

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二、朗诵课文。

三、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四、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

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明确:不然。

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

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

“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

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

”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

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

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

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总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

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

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五、讨论鉴赏1、讨论分析“名句”。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

“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

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

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

(曹操何许人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

(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4.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⑴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

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

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

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

“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六、思想教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

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归园田居其一》一、导语歌曲《梦田》导入歌中唱道:“每个人心里有一亩田。

”这一亩田要拿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是阿,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

这心中的一亩田,其实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今天我们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让我们一同走进陶渊明的田园,领略他的精神世界,看一看生活在东晋乱世的陶渊明在自己的田园里种下了什么?二、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解题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明确:“归'”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明确: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四、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