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合集下载

孙绍振还原法

孙绍振还原法

孙绍振还原法孙绍振还原法是一种使古代文物得以重现的研究方法,有时也叫做“模拟考古”,这是由孙绍振博士提出的,他是一位中国的考古学家。

他的还原理论提出,对于古代文物的再现应该是基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简单的肉眼观察和修复。

孙博士认为,可以借助古代文物自身,将古文物还原成原有的状态,一步一步推测古文物的整体结构,从而再现古文物原来的面貌。

孙绍振博士的还原法模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资料调查、古文物分析和图形定义、材料鉴定、材料确定与知识联系、修复设计与生产、分析鉴定、比照研究和重新技术分析。

资料调查是还原法模式的第一步,是通过记载古文物分析现存古文物,将古文物归入不同的类别,决定接下来要进行重现哪一类古文物,并确定古文物的原据及形状和尺寸大小等等。

资料调查对于进一步的还原研究至关重要,可以根据古文物的每个细节来得出合理的推断,这将为进一步的古文物还原奠定基础。

古文物分析和图形定义是第二步,是指从不同角度观察古文物,以了解古文物的构造特征。

以古文物本身为主要依据,进行一步步的分析、研究和记录,精确地测量古文物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将每个小部分的形状分解之后做成图纸。

材料鉴定是确定工艺过程及材料的第三步,确定古文物分解后的小部件的尺寸及其他特征,分析古文物由何种材料组成,确定古文物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并且确定还原时需要使用哪种材料。

材料确定与知识联系是第四步,根据前面三步得出的材料及其工艺需求,以及提取自当时文献记载的当时的生产工艺来确定所需材料,并根据当时文献中提供的信息,推测古文物的结构和究竟如何组成。

修复设计与生产,是按照前面得出的材料及其相关工艺要求,进行实体生产的第五步,一步步的。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作者:陈堂君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9期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的阅读方法与观念是紧密联系的,阅读与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要运用联系的观点。

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

他举了几个经典文本解读的例子。

1.从形态还原与功能还原谈《咏柳》中的“剪刀”意象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北大的一名教授赏析说:这首诗有四点值得肯定:一是写出了柳树的特征;二是歌颂了大自然;三是比喻用得巧妙;四是歌颂了创造性劳动。

孙教授认为这种赏析是误人子弟的:(1)机械反映论——美的是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美的形象与事物是一致的,特征相等的,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2)方法上形而上学——不研究矛盾。

(3)教化作用——春天的美是春风吹出来的,这里有春天的劳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完全是自己想的。

那么,这首诗究竟该怎样赏析呢?孙绍振教授认为:一是在方法上应研究矛盾。

柳树不是玉,为什么说它是玉?柳条不是丝,为什么说它是丝?“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巧妙吗?不!春风应该是柔和的,不刮人,怎么会似剪刀?如果说春寒料峭,还刮人,可以是菜刀,何以一定是剪刀呢?二是要联系。

从联系中进行理解:“似剪刀”要联系“谁裁出”理解,裁和剪同义互解,这种方法,是贺知章发现的。

谁能裁?是人。

春不是自然的,是人工的,是创造的结果,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别出心裁。

这样赏析,就要有揭示矛盾的功夫,这种功夫就需要采用——还原的方法。

还原就是让它回到客观事物的原样。

还原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矛盾再解读。

孙教授的这种解读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二月春风似剪刀”不是用作比喻,而是拟人。

赋予春风以人才能完成的行为,裁剪出“细叶”,裁剪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在赞美之余,我们姑且不谈这里怎样进行“同义互解”和字词落实的问题,而对“似剪刀”的解读进行深入探讨:如果就“春风”的形态和给人的感受而言,是不能形成比喻的。

孙绍振文学文本细读研究--以“比较还原法”为例

孙绍振文学文本细读研究--以“比较还原法”为例

应用 于解读所有 文学作 品 ,悉心地还原 事物 ,运用联 系的观点研 究矛盾 , 使 “ 比较还原 法”
成为 阅读与欣 赏的万能钥匙 。 关键词 :孙绍振 文本细读 还 原比较 法
文章 编号 :I S S N 2 0 9 5 — 6 7 l 1 / Z 0 卜2 0 1 4 一 O 5 — 0 0 1 6


引 言
料 ,而是 “ 依靠抽 象能力 把构成 艺术形 象的原 生状态 想象出来 ,找出差异 ,作为分析的起点。 “ 还原”往 往和 “ 比较 ” 相辅相成 。 在“ 比较”中 “ 还原 ”, 在“ 还 原” 中 “ 比较 ”, 故称为 “ 比较还原法 ”。 教师将 “ 比
长期 以来 ,在语文阅读教学 的课堂 中充满着无效 或低效 的文本分析 。孙绍振先生认为 :
4 . 情感逻辑 的比较 和还原 情感逻辑 的特点 不仅是绝对化 ,而且可 以违反矛
盾律 、排中律 、充 足理 由律 。艺术 家在 艺术形象 中表
现 出来 的情感 逻辑 不 同于科 学家 的感觉 。艺 术感觉
( 或心理学 的知觉 ) 之所以艺术 ,就是 因为它是 经过 个人主观情感或智力 “ 歪 曲”的 。正是因为 “ 歪 曲” 了,这种表面上看来 比较表层的感 觉才能成为深层情
形象天衣无缝 、水乳交融 ,一些在方法论上不 坚定 的
较还原法”落实到文本研 究中应 做到以下几个 方面 :
1 . 想象 出作 品省略和淡化的内容
“ 比较 还原法”需要 联想 和想象 ,它要求语文教
师要 善于利 用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 ,假想 出未 经加工 的生活原生态 ,这样才能形成共赏分析 的
这种方 法 适应 性 比较广 泛 ,尤 其是 一 些经 典作 品 ,从 莎士比亚 的剧本 到中国的 《 三国演 义 》;从 自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站在一个高台上,既知道创作的方法,也知道审美的方法,还知道解读的方法,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引领着学生走进教材多彩世界。

关键词:孙绍振;还原分析;解读方法;孙绍振教授的小说解读方法以及他对于小说方面的知识介绍都是小说阅读的重要钥匙。

要用好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最关键的是要会提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矛盾。

因此,我们还是要总结孙教授如何寻找矛盾,提出问题。

一、基本技能1.明确提问题的要求。

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星新一的《保修》一文开头就强调,解读文章,就是要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找出深刻理解文本的途径。

提出的问题不应该是一般的表面的肤浅的,而是涉及文章特征的问题。

2.了解小说流派特征。

例如,孙教授在解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就分析这篇小说可以把它归入现代派之列。

“在现代派小说家看来,小说并不是人生的真实的反映,而是作家对于人生的一种想像和意义的探索。

这种人生的探索不仅仅是在内涵方面,而且是在形式方面。

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性描写,并不是所有小说必须遵循的神圣规范,相反,任何规范都是艺术形式发展的桎梏,对人生的探索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也必须冲破经典的形式规范。

”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再来解读余华的小说,就轻松多了。

3.了解小说创作的一般特点。

为了补充相关知识,我又读了孙教授的另一本书《文学性讲演录》,如“这是小说的特点,人物之间可以没有情节,甚至可以没什么性格,但不能没有感情的差距,否则就成散文了。

”“在小说形象中,感情层次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心理差距,并不是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差距。

相反,人际关系差距越小,感情的心理差距就越大,形象就比较生动。

”“小说的基本规律就是人物的心理距离要拉开,才能产生错位,才能暴露人的心理和秘密。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情节呢?不仅要有情感的多层次性,而且要有统一性、因果性。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

评孙绍振的文本还原解读法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的阅读方法与观念是紧密联系的,阅读与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要运用联系的观点。

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

他举了几个经典文本解读的例子。

1.从形态还原与功能还原谈《咏柳》中的“剪刀”意象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北大的一名教授赏析说:这首诗有四点值得肯定:一是写出了柳树的特征;二是歌颂了大自然;三是比喻用得巧妙;四是歌颂了创造性劳动。

孙教授认为这种赏析是误人子弟的:(1)机械反映论――美的是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美的形象与事物是一致的,特征相等的,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2)方法上形而上学――不研究矛盾。

(3)教化作用――春天的美是春风吹出来的,这里有春天的劳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完全是自己想的。

那么,这首诗究竟该怎样赏析呢?孙绍振教授认为:一是在方法上应研究矛盾。

柳树不是玉,为什么说它是玉?柳条不是丝,为什么说它是丝?“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巧妙吗?不!春风应该是柔和的,不刮人,怎么会似剪刀?如果说春寒料峭,还刮人,可以是菜刀,何以一定是剪刀呢?二是要联系。

从联系中进行理解:“似剪刀”要联系“谁裁出”理解,裁和剪同义互解,这种方法,是贺知章发现的。

谁能裁?是人。

春不是自然的,是人工的,是创造的结果,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别出心裁。

这样赏析,就要有揭示矛盾的功夫,这种功夫就需要采用――还原的方法。

还原就是让它回到客观事物的原样。

还原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矛盾再解读。

孙教授的这种解读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二月春风似剪刀”不是用作比喻,而是拟人。

赋予春风以人才能完成的行为,裁剪出“细叶”,裁剪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在赞美之余,我们姑且不谈这里怎样进行“同义互解”和字词落实的问题,而对“似剪刀”的解读进行深入探讨:如果就“春风”的形态和给人的感受而言,是不能形成比喻的。

文本细读的一把利刃——孙绍振还原分析法述评

文本细读的一把利刃——孙绍振还原分析法述评

《 还原 分析 和 微观 欣 赏 》
综上 所 述 , 所谓 还原 分 析法 , 靠 抽象 能力 , 据艺 术 形 即依 根
无效或低效的文本分析。 其原因之一 , 就在于有效的、 具有可操
作 性 的文本解 读方 法 的缺失 。要 进行 具体 分析 , 果没 有一 定 “ 如 的方 法论 的 自觉 , 则无 从下 手 。 面对 文学 经典 时 , 在 这种 困难 就 更 为突 出。 因为 文学 形 象天衣 无缝 、 乳交 融 , 些 在方 法论 上 水 一
语义, 然后将之 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 , 揭示出差异 / 矛盾来, 就
可 以分 析 了。”
— —
《 再谈“ 还原” 分析方法》
还原“ 也就 是 根 据 艺 术形 象提 供 的 线 索 , 未 经 加 工 的原 把 生 的形 态想 象 出来 , 出 艺术 和原 生 形 态之 间的 差异 , 了差 找 有 异 就 不 愁没 有利 刃
— —
孙绍振还原 分析法述评
。 肖元 凯 , 叶成 叶
( 宿迁市青华 中学, 江苏 宿迁 2 30 ) 2 8 0
【 摘 要 】近 些 年 来 , 绍 振 先 生 不 断 发 展 、 化 了文 本 细 读 的还 原 分 析 法 , 渐 成 一 定 的体 系 和 可 操 作 孙 深 并
深 刻 的分析 , 全 国产 生较 大 反 响 。20 年 , 在 02 主编 的 初 中实 验 语 文课 本在 教育 部 立项 。20 年 4 , 03 月 专著 《 谏 中学 语 文教 直 学》 出版 。
“ 还原 ”这与现 象的还原在精神上一致 , 更具有形而下 ( 但
的 操作 性 )也 就是 想 象 出未 经作者 处理 的原 生的 状 态 。 生的 , 原

还原分析——文本解读的突破口

还原分析——文本解读的突破口

还原分析——文本解读的突破口近来阅读孙绍振先生《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一书,颇为费脑。

孙先生鸿篇巨制,分六章从不同角度对古典诗词主题、意象、情感、美学视角,宏观、微观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博大精深,细致入微。

纵观全书,孙先生的文本分析和解读有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已经形成了可操作性和文本解读操作性的系统化。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孙先生文本分析的还原分析法,它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

本文就孙先生《西江月·遣兴》一文的解读为例,来谈谈我对孙先生文本解读还原分析法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艺术感觉还原解构诗意孙先生在分析《西江月·遣兴》这首词时,利用文本中的矛盾点,采用艺术感觉还原的方法,对词作出了解读。

孙先生认为,这首词有其特殊的特点,也就是矛盾的地方。

1.一般的诗词,当其抒情时,不管忧愁多么沉重,诗人大抵都是清醒的。

而在这首词里,辛弃疾却坦然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清醒,是醉态。

2.一般诗词中,借景抒情中的景物均作为情感的载体,都是关照的对象;而这里,在诗情的高潮处,客观景物居然活动起来,和诗人主体发生了冲突。

3.抒写的是诗人忧愤的激情,但又偏偏不直接写愤激,而是写一点忧愁都没有,不但没有还充满欢笑,非常开心。

孙先生从这三个矛盾入手,从正常诗歌艺术的感受出发,分别揭示了这些矛盾形成的原因,还原了诗歌本来要表达的意思。

他是这样解读的:第1个问题,诗人用“贪”有意地沉溺于欢笑,尽量延长欢笑的时间,长醉不醒。

好像是醉生梦死,醉了,神志不清了,就最开心、最精彩。

实际上这种“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

第2个问题,显示辛弃疾对“醉”这一主题的突破:首先是醉的糊涂,居然问松树,这里以糊涂为美。

其次,写醉态的幻觉:“松动要来扶。

”不以清醒的眼光观照,却夸耀醉态,很率真。

再次,揭示醉者和自己的幻觉冲突,有戏剧性,且这个戏剧性来自动作,不是舞台的戏剧性,而是抒情的戏剧性,喜剧性的抒情;这在古诗词中极为少见,显得格外可贵、格外可爱。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作者:————————————————————————————————日期: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中学语文论文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王晓青近日来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笔者认为读孙先生的书,重要的不是参照他现有的解读,而是要思考:这样精辟又合理的解读从何而来?这样我们才不是“无劳收鱼”,而是“有幸获渔”!那这个“渔”究竟是什么?读至目前,笔者感受最真切,并且自认为最具可操作性的是“还原解读法”。

“还原解读法”在孙先生那里是有系统的,大致可分几个层次:1.“艺术感觉的‘还原’”(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变异了的,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2.“情感逻辑的‘还原’”(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3.“审美价值的‘还原’”(超越善与真的审美还原);4.“历史的‘还原’”(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的还原,并给予历史的评价);5.“流派的‘还原’”(作家所属流派艺术创作特征的还原);6、“风格的‘还原’”(把作品与作家的风格联系起来解读的还原)。

就是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通过还原,“找到其中的矛盾,进入分析的层次”,获得对作品分析理解的操作性,并沿着文学鉴赏的正确轨道去获得作品的真实情感与艺术价值的六条有效的途径。

这些方法,无论在我国语文界,抑或在西方文论中都是无人发现、无人论及的,因而更能体现其原创的价值。

正因为具有这样系统的方法,孙先生的分析往往出奇制胜。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关于“乐园”这两个字,按原生语义,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吧。

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可能回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

但是,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却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

论“还原法”在文本细读中的实践运用

论“还原法”在文本细读中的实践运用

论“还原法”在文本细读中的实践运用对于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历来既是难点,又是弱点。

课堂分析时,借用一些传记和背景材料,或打马虎眼,或顾左右而言他等等低效的现象,还时有可见,充斥着讲坛。

如学生反映《百草园》中,明明是荒园,鲁迅为什么认为是乐园;《项链》结尾为什么不把真项链换回来等等。

要解决这些微观问题,就必须要对文本进行货真价实的细读,否则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掩盖不了实质上的空空洞洞。

孙绍振先生认为:所谓文本细读,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矛盾,提出问题,从而洞悉作品深层的奥秘和玄机。

具体运用,就是用“还原法”把矛盾提出来,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分析的突破口。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还原法”在作品分析中的具体运用之法。

1. 用“还原法”分析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情感丰富独特的就是美,而情感与理性往往有矛盾,合情的不一定合理,情感往往是超越实用功利的。

现以《芦花荡》为例进行分析:老头子在护送两个小女孩时出了意外,大女孩被鬼子打伤了。

在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出点意外是防不胜防的事情,如果在一般人看来,那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工作失误罢了,以后小心谨慎一些就可以了,但老头子不是一般人,他的性格过于自信和自尊。

老头子的自信来源于他的能力和先前万无一失的经历,因此当女孩子被鬼子的探照灯吓得叫出声来时,老头子自信地说:不怕,它照不见我们。

当二菱说:“她挂花了!”老头子还是自信地说:“不怕。

他打不着我们!”因此大菱的受伤使老头子两眼发直,没脸见人了!所以老头子的复仇行为,并非出于简单的爱国主义意识,其直接原因是他的自信和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损害②:他们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对此,小女孩(包括读者)都会表示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首先,老头子的身份是交通员,他完全没有上阵杀敌的义务。

其次,老头子将近六十岁,干瘦得像老鱼鹰,要去搞定一大群荷枪实弹的凶残鬼子,显然有点天方夜谭。

其三,如果冷静思考一下,老头子这种热血行为属擅自行动,既无组织纪律性,又没有周密的善后补救措施,非常之冒险。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课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一直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

这样一篇经典童话,可以说有着永恒的魅力,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重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

今天,我就大胆地尝试运用孙绍振教授所讲的还原法与比较法来解读文本,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审美价值的还原与比较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这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在统编版教材之前,这篇童话一直定格在五六年级的课文。

去年,我任教三年级,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曾和同事发出这样的疑问:统编版教材为什么会这么大幅度地把这篇童话调整到三年级课文中去?与过去教材相比,同事表达了很大的不赞同,认为对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突然学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一读起来有难度,二感悟有难度。

我也在思考教材编者的意图,当时所能想到的是联系《快乐读书吧》,认为编者这样调整无非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去大量阅读童话书籍,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欲望。

这次在工作室的推荐下,拜读了孙绍振教授书籍《如是解读作品》,读完这本书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又有了新的思考。

现在我用孙绍振教授“审美价值”的还原与比较法来阐释我当时的疑惑: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本原是什么?是要写给谁看的?我们在进行“还原”分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还”,要“原”,将写作的意图“复原”出来,将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

我查找了安徒生本人的文献资料,现在用导演王越赴丹麦拍摄“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记录片时所说的这段话还原安徒生创作意图的一种解读:“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

安徒生出生贫苦家庭,11岁爸爸去世,妈妈改嫁,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

14岁离家闯荡之后终身未婚,连奶奶和母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

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的摘要与体会

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的摘要与体会

文本分析从“还原”开始——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的摘要与体会发表时间:2019-10-17T13:27:14.34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8期作者:陆海君[导读]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315000不得不说,解读作品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孙绍振教授著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他对作品独到、犀利、深刻的解读,和他所运用的还原法、矛盾法、比较法等作品解读方法,既不同流俗,又科学有效,更可贵的是极富可操作性,读后让我们对文本解读有豁然开朗之感和醍醐灌顶之悟。

在此把我的阅读摘要与体会简述如下。

作品精髓:该书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脱离作品、只凭经验的顽症和无效分析甚至错误分析的现象,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指出要去除宏大概念带来的形而上学遮蔽。

孙教授阐述,分析之所以为分析,就是要打破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分化出不同的成分。

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

这是该书的精髓之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应用到文本解读实践层面,孙教授提出了还原法,比较法,矛盾法,三种方法在具体运用中相辅穿插,还原法是其中的核心方法。

这是孙教授解读作品的核心思想。

作者阐述,所谓“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为了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进入形象深层的、内在的矛盾中。

还原了,有了矛盾,就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分析,阅读才有效。

该书让我们一见倾心的是作者结合大量的文本案例,从操作的层面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路径和具体运用,让我们惊叹于还原法的透析力度,惊叹于作者对文本原生态的揭示深度。

这是该书的精髓之二。

原著导读:该书主要是针对初高中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进行逐篇解读,除《自序》外,分为八个部分,包含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共115篇文本的解读,其中“古代诗词”27首,“现代诗歌散文诗”11首,“小说”10篇,“古代散文”11篇,“现代散文”33篇,“童话寓言”5篇,“纪实作品”4篇,“议论文小品文”14篇;在相关章节后有“附”15篇。

孙绍振文本有效解读初探?

孙绍振文本有效解读初探?

孙绍振文本有效解读初探摘要:一直以来,文学文本在解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而如何才能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也一直有学者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以孙绍振老师的思想为例,对文学文本以及教学文本的解读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使文本的有效解读问题能够早日拥有成熟的思想和理论构架。

关键词:文学文本;教学文本;解读;孙绍振文学作品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不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阅读文学作品,也都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对自己有影响的语言,寄托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结果。

而当文学作品被选入语文课本中从而成为教学文本时,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还可以遵照同样的规则,亦或是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文学文本与教学文本的比较文本(text),又译作本文。

原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术语,后被广泛用于符号学、文化学乃至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即一个由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

下文中所使用的“文本”这一术语,仅限于指由语言符号组成的文学文本,化用司格勒斯的话说,也就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

而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也就是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是一个反映、实现、改变、丰富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融会了解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教学文本的解读与文学文本的解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教学文本是用于教学,所以在解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教学的需要,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适合当前学情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当前教学文本解读中出现的问题孙绍振老师多次在自己的文章中对现在文本解读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

“错位比较美立现,还原去蔽意自得”—孙绍振微观分析理论解读及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错位比较美立现,还原去蔽意自得”—孙绍振微观分析理论解读及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错位比较美立现,还原去蔽意自得”—孙绍振微观分析理论解读及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文学作品是我国中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解读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占课时高达百分之八十,是语文教学中基础且核心的部分,也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同于数理化教学,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

对于数理化课本,学生一望而所知无几,便于老师进行启迪。

对于语文课本,学生对课文一望而知,这就要求老师从中提出一望无知的问题,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语文课堂的革新愈加频繁,感知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仍然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我国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现状却依旧令人堪忧。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文本解读在课堂中处于游离状态。

教师自身水平的不足以及对文本解读的忽视,使得课堂对话与提问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先进的多媒体也成了教师偷懒的工具……缺少了文本解读,语文教学就无法将学生由未知引到有知,无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真正品味文本的魅力,就会造成阅读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如今中学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仍然存在许多困境:随意的解读方式无法挖掘出文本字里行间藏匿的美;过度的解读方式难以正确且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倾注于文中的真意;被动的解读方式降低了文本解读的有效性与发展性。

文本解读之所以深陷困境,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对文本的分析不到位,分析的程度不够深刻,分析的视角不够细微,分析的理论不够切合中国实情。

因此,要想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本细读,必须掌握适合中国本土的文本细读方法,回归文本,以文本为依据,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从一望而知的文本中挖掘出文本的真美与真意。

本论文通过对我国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困境进行反思,研究孙绍振教授文本细读理论,探讨“文本细读”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正确途径,推动文本细读理论的发展。

首先对这一理论的出现、引进和改进做了详细的叙述,其次以本土特色、审美价值与多元并存一元三方面阐释理论的特点,以区别于英美“新批评派”,并在与中国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中解读孙绍振的“微观分析理论”。

文本解读:“还原”方法和技术的运用

文本解读:“还原”方法和技术的运用

文本解读:“还原”方法和技术的运用“还原”是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一种技术。

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学》《解读语文》等书中,对“还原”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讲得很透彻。

但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这一文本解读的技术和方法缺乏认知,尤其是缺乏理性思考和有意识地运用,所以很难成为文本解读的一种自觉。

有一种课堂场景大概是很多语文教师很熟悉的。

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这样引导学生:“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你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时候他应该是感到委屈才对,为什么还感到开心呢?”其实,教师在这样追问学生时,就是在实践文本解读中的“还原”技术和方法。

“还原”是最真切的体验,包括情感体验、言语体验和思辨体验。

下面就从几个文本解读的例子,来看看还原技术和方法的运用极其效果。

•还原原生状态,发现差异和矛盾。

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古诗词的解读。

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之所以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将自己特定的情感体验附着在文本形象(意象)上,使原生态的事理物象发生了变异。

例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些出人常理之外的感觉、感受,给读者最大的冲击、最深的印象,就是事实与文本表达之间巨大的差异和矛盾。

李白乘舟所经之途,乃三峡迂回曲折,相当险恶之江段,按理说应该是战战兢兢才对,他却在诗中说“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抒发之感觉与事实间的矛盾是如此明显,到底是为什么呢?发现了这个矛盾,也就找到了进入文本解读程序的切入点。

•还原人物的活动情境。

文本中的人物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活动的,这种特定的背景对于人物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其行动和心理的基础。

正如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还原到她当时的活动情境中,就自恰了,表面是不合理的,是与事实矛盾的,在情感层面上却是合逻辑的。

当时,李白因为站错了队,参加了永王李璘的政治集团,永王兵败,李白就成了罪犯,而且是大逆不道的罪犯。

李白被判了个流放夜郎,声名狼藉,可能万念俱灰了,却不成想在到达白帝城时,赦书到了,政治压力没了,还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浅谈孙绍振“还原法”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应用霍宁丽

浅谈孙绍振“还原法”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应用霍宁丽

浅谈孙绍振“还原法”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应用霍宁丽发布时间:2022-03-12T03:00:23.08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月下作者:霍宁丽[导读] 为避免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以统编版必修上册教材中的散文单元为例。

博师高级中学霍宁丽广东省惠州市 516100摘要:为避免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以统编版必修上册教材中的散文单元为例,笔者尝试运用孙绍振教授《文学文本解读学》中的“还原法”来解读文本。

关键词:散文教学;还原法;应用很长时间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篇散文,要么随意放任学生去多元化解读;要么采用只重视方法指导忽略语言感悟的生硬教学模式;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笼统式讲解。

针对这些问题,孙绍振先生提出,把发现矛盾,比较矛盾,探究根源作为主线,运用还原法去解读文章的思想。

关于还原法的定义,孙绍振认为:文本的阅读方法与观念是紧密联系的,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

笔者将以统编版必修上册教材中的散文单元为例,尝试运用文学文本解读较常见的三种还原方法——感知和逻辑的还原、作家精神史还原、关键词还原,来解读文本。

一、感知和逻辑的还原。

感知和逻辑的还原,就是把作家省略的、变异的感觉还原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规的一般的感觉。

散文教学中,首先运用感知和逻辑,把潜在的原生态状态还原出来,然后通过比较差异和矛盾来解读文本。

苏轼的《赤壁赋》中,按照首段的逻辑来说,诗人与客人在这么一个“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夜晚,应该尽情把酒言欢,畅谈诗意人生,享受这难得的惬意时刻。

诗人也用了“于是饮酒乐甚”来总结一群出行人的感受,可是忽然间,诗人拍打船舷唱起歌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声伤感悲戚,客人吹洞箫来附和,越发“呜呜然”。

以致诗人用了四个比喻,“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来比喻,两个夸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来渲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发表时间:2011-10-09T08:26:31.803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李彦芝
[导读] 孙绍振教授的小说解读方法以及他对于小说方面的知识介绍都是小说阅读的重要钥匙。

◎李彦芝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西卜沙中心完小,青海泽库县 8115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270-02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站在一个高台上,既知道创作的方法,也知道审美的方法,还知道解读的方法,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地引领着学生走进教材多彩世界。

关键词:孙绍振;还原分析;解读方法;
孙绍振教授的小说解读方法以及他对于小说方面的知识介绍都是小说阅读的重要钥匙。

要用好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最关键的是要会提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矛盾。

因此,我们还是要总结孙教授如何寻找矛盾,提出问题。

一、基本技能
1.明确提问题的要求。

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星新一的《保修》一文开头就强调,解读文章,就是要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找出深刻理解文本的途径。

提出的问题不应该是一般的表面的肤浅的,而是涉及文章特征的问题。

2.了解小说流派特征。

例如,孙教授在解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就分析这篇小说可以把它归入现代派之列。

“在现代派小说家看来,小说并不是人生的真实的反映,而是作家对于人生的一种想像和意义的探索。

这种人生的探索不仅仅是在内涵方面,而且是在形式方面。

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性描写,并不是所有小说必须遵循的神圣规范,相反,任何规范都是艺术形式发展的桎梏,对人生的探索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也必须冲破经典的形式规范。

”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再来解读余华的小说,就轻松多了。

3.了解小说创作的一般特点。

为了补充相关知识,我又读了孙教授的另一本书《文学性讲演录》,如“这是小说的特点,人物之间可以没有情节,甚至可以没什么性格,但不能没有感情的差距,否则就成散文了。

”“在小说形象中,感情层次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心理差距,并不是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差距。

相反,人际关系差距越小,感情的心理差距就越大,形象就比较生动。

”“小说的基本规律就是人物的心理距离要拉开,才能产生错位,才能暴露人的心理和秘密。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情节呢?不仅要有情感的多层次性,而且要有统一性、因果性。

”“要构成动人的情节,关键不在于寻求因果性,而在于寻求什么样的因果。

如果是纯粹理性的因果,那么,它与艺术的关系不大。

如果要成为艺术品,则必须寻求不同于理性因果的情感因果。

”“小说家在设计情节因果时,必须严格遵循情感因果规律,而不能只根据理性的科学因果规律。

”“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性格,好的情节不是一般的因果,而是性格的因果。


二、常用的方法
1.与现实作比较发现矛盾。

如解读《最后一片叶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了肺炎的人的生命主要是由生理和病理情况决定的,而在这篇小说里,却是由一种精神,一种对于生命的信念来决定的。

”由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这里,可以感到作者所要强调的是:人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注定要死亡;反过来,只要坚持生命的信念,就可以战胜死亡。


又如解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车子上的苹果抢光了,车子的轮胎都卸走了,‘我’为了保卫苹果被打伤了,鼻子挂在脸上,司机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

从现实主义的情节因果逻辑来说,缺乏合理性。

然而余华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家,他有意向传统情节的因果性挑战,开玩笑,在小说结尾,他并没有承担给读者揭示谜底的责任,相反,他好像无缘无故地让这个司机跳到了拖拉机上,把自己的背包抢走。

在车子里还朝‘我’哈哈大笑。

这是现实的悲剧,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喜剧。

”孙教授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喜剧的超现实的荒诞,是一种扭曲的逻辑。

然而这样的歪曲逻辑,启发读者想起许多深刻的悖谬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命题:为什么本来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你却感觉不到痛?为什么自己的一大车子东西被抢了而无动于衷,却把别人的一个小背包抢走呢?”
2.进行情节假设深挖文本。

例如解读《黑珍珠》时,讲到那个孩子面临第一重挑战是大海的凶险。

孙教授作了这样的假设:“如果这种凶险仅仅是限于海上风浪,这就可能太一般化了,太没有特点,太老套了,也太没有深度了。

”提出这样的假设,我们就可以比较一下作者对这个情节是如何处理的。

又如解读《最后一片叶子》分析到这篇小说因强调信念决定生命,使得这篇小说充满诗意,但是却不能用写诗的办法来写小说,因为信念是抽象的,如果让病人直接讲出来,读者很难感受得到。

接着孙教授解读道:“为此作者在构造情节时,又设计了相当独特的关节,把生命的信念集中到一个可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上去。

”紧接着他就进行了情节的假设了:“如果仅仅是可感,比如留恋、舍不得情人送的礼物之类,也并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就可能比较俗气了,落入俗套。

”有了这样的假设,那么作家的情节设计---叶子,就显得特别的富有意味,特别值得研究。

3.与故事原型作比较发现矛盾。

例如解读鲁迅的《铸剑》,孙教授将古书《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和《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中的故事原型作了叙述,并将其与小说进行比较,发现:“小说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原来故事里所没有的,为什么要加上这样一个帽子呢?”
4.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发现问题。

如解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如果用传统现实主义的‘细节的真实性’原则去追究,恐怕是要作出否定的判决的。

然而文学欣赏不能用同一个尺度,特别是不能光从读者熟悉的尺度去评判作家的创造。

一旦在你面前的出现了与你原有尺度不合,或者与你的心理预期有冲突的作品时,与其匆匆忙忙地判决,不如先审视一下:作家为什么不走那条驾轻就熟的老路?”孙教授解读作品时,总是能这样从多个角度去发现问题。

如果我们没有掌握充分的文学鉴赏知识,是没法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5.从作品的语言上去发现问题。

如教《孔乙己》,有学生提问,“孔乙己到底叫什么名字?”有学生贸然回答:“他叫孔乙己”,有学生马上指着原文予以否定:“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 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显然“乙己”不是他的真名。

我顺势启发:“孔乙己读了十几年书,怎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大家还原猜想一番,他可能叫什么名字?这下教室可嚷嚷开了,有说 “孔进”“孔科”“孔文”“孔举”“孔达”“孔新科”“孔贵”“孔富”…… 学生朝着起名往往是寄予类好和祝愿之意的词,尽情发挥,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在此基础上,按还原理论,适当处应给还原一下背景知识----鲁迅先生塑造孔乙己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型问题。

据资料表明,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杂合二位穷书生而成的,一位是绍兴东昌坊口的“孟夫子”,说话总是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一位是 “亦然先生”,这位 “亦然先生”穷愁潦倒之后,只
得在娘子的再三催逼下拎蓝卖起烧饼油条,但他既不想脱去长衫,也不愿大声叫卖,只好跟在别的小贩后面,人家大声吆喝“烧饼油条”,他轻轻地念一声“亦然”。

二位先生均未有姓名,可见在封建制度下,穷酸的秀才之社会地位,正如广大妇女一样,没有他们名字的。

在讨论中,我们把它还原到生活状态,到某地旅游观光,一般是先接触自然风光,再看到掩映在自然风光中的名胜古迹。

那么可以这样说,自然风景是本来就有的,与自然共生,是固有属性;而历史文物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附生的。

所以应该说“历史文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至于前面部分说明顺序上为什么要先写自然环境,再写历史文物,这也是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从外到内,从表到里,先写外部的自然,再写到自然里的历史文物。

学生们听后,有豁然形朗之感,同时领悟作者用心所在,真正的美文,正如《晋祠》中所写到的园中小品一样,也是“极具匠心”的。

从而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语文课应该姓“语”,应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它应是语文课之“本”,失去了这个“本”,语文课也便失去了“魂”。

重视、充实、深化语言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