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体现在哪里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体现在哪里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体现在哪里杜甫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充满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
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状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创新,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对人类社会的忧患表现得更突出,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
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一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
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
年轻的杜甫“归醉每无愁”,是没有多少忧虑的,所关注的就是个人的抱负和功名的追求。
自从他为求仕途人长安再次应试落第后,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开始“十年困守”的艰难生活,使他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家的现状。
自此,他的忧患意识也由个人前途的忧虑逐渐转为对国家民生的忧虑。
诗歌中也由“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转为“君不见汉家LLI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他对唐玄宗盲目发动开边拓土的不义战争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深为担忧;他对清浊不分、贤愚不辨的黑暗政治忧心如焚:“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他看到大雨成灾,就忧虑劳动人民的苦难:“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他“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
面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成长为一位自觉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陷入了战争的深渊,使人民坠人了沉重的苦海。
诗人杜甫也被卷入战争的乱离漂泊之中,他亲眼看到了安史叛军的屠杀焚掠,亲身经历了与民同难的艰险流离,亲自感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的心更贴近了劳动人民,忧患意识更加广泛深刻了。
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史之贤”,他的诗歌以其朴素真实、广博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杜甫的诗歌除了表现着人性的喜怒哀乐、生死离合等方面的情感之外,还寄托了他深深的忧患意识。
忧患,是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或不幸感到忧虑担忧的心理状态。
作为一个深受民间疾苦之扰的诗人,杜甫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与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
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忧患意识贯穿始终,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是千差万别。
下面,我们将就杜甫诗歌创作中的忧患意识进行探讨。
一、表现方式多样的忧患意识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忧患意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现疾苦难民的艰辛杜甫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亲身经历了唐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疾苦,他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感受到的疲惫、贫困、饥饿、流离失所等,表现出对身处困境的人们的同情和关爱。
如《丽人行》中的“衣裳破,夜行叉手枕巴旦。
”让人触动心灵,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和哀婉之声。
杜甫将自己的境遇与民众的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其诗中表现出来。
2.揭露时弊社会的不公杜甫对于唐代的政治腐败、官僚制度,人民财产被掠夺等社会问题,颇为关注。
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精英人物腐败的抨击和怒斥。
如《世间无限事》中的“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杜甫通过悲愤的诗句,揭示出自己对唐朝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无奈。
3.迫切关注自然灾害唐朝时期,自然灾害十分频繁,杜甫总是关注这些问题,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诗歌中。
如《春望》中的“润物细无声,春潮带雨晚来急。
”又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在这些诗歌里,杜甫对于环境的变化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和担忧。
4.反映战争带来的恐惧唐朝时期常发生战乱烽火,杜甫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感到悲愤。
如《春望》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杜甫在这首诗歌中表现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和悲痛的深深的悲悯和关怀。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杜甫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
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动荡和人间苦难,阅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正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最底层人民一起颠沛流离,休戚与共。
他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
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时至今日,仍然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
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儒守官家学渊源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儒家“入世”、“有为”的进取精神从小便对他产生影响,并终其一生。
“忠君”、“爱民”的爱国思想也深入骨髓,成为其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的内在动因,也成为诗人漂泊艰辛的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
20岁以后,他到江南的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
又于次年到齐赵一带漫游。
在这两次漫游里,他饱览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闻。
天宝三载(744),他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结下友谊。
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这时唐王朝还算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
年轻的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
他过着登山涉水、高歌游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浪漫生活,但也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其时诗作虽有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杜诗政治忧患浅析
杜甫诗歌政治忧患浅析杜甫(712 一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高尚的人格也为人们所景仰,其人忧国忧民,诗艺精湛,被誉为“诗圣”。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与时代紧密相关。
诗人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目睹了危机潜藏但仍繁华豪奢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亲身体验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血泪苦难,中晚年又目睹了唐王朝衰落的开始。
纵观杜甫的一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一直伴其终生,成为其诗歌的主导思想。
深刻揭示唐王朝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和宫廷糜烂的生活,这些光辉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效果,使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情景正为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成为集大成创造了条件。
所以,才有了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社会现实的描写,其艺术创造更有力地鞭挞黑暗政治、同情人民生活,表达自己的忧患意识。
杜甫是以忧国忧民的形象载入史册的,亦是以“诗圣”称号而彪炳千秋。
其诗中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精神体现得尤为突出。
“登兹翻百忧”(《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独立万端忧”(《独立》)这类诗句在杜诗中频繁出现。
表明他时刻关注国家的命运,希望国家尽快摆脱战乱,早日实现复兴。
杜甫的政治忧患,根源于他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根源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杜甫面临的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
一切不合理的现状,都进入了他忧患的视野。
当杜甫在其人生路上屡经坎坷时,他就用笔记录下深广的忧愤。
而国家民族的衰微,则是他忧患的核心。
杜甫的政治忧患与其经历密切相关,随其阅世之深成正比。
《望岳》和《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就表现了这一变化。
“早年登泰山,何等壮怀激烈,而十多年后,在京城登上慈恩寺塔,心境就显出沉潜忧患。
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英雄主义气概与乐观主义精神,到‘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的临眺惆怅,其间的变化发人深省。
杜甫的忧患意识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是一位影响极大的儒家诗人。
他用其一生的社会阅历和那令人感叹的诗歌,彰显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诗人的高贵与难得,一种有容乃大的伟人襟怀。
杜甫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他的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对国家兴亡和百姓疾苦的一种担忧和关注。
杜甫在其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诗人难以比肩的。
一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主要是从安史之乱爆发前形成的(公元746)公元755)。
在这段时期内,大唐帝国正在一点一点腐蚀着贞观之治留下的宝贵遗产。
国内危机四伏,而大唐的最高统治者仍沉浸在享受中。
羁留在长安的杜甫过着窘迫的生活,仕途无望。
/饥卧动即向一旬,敞衣何啻联百结0正是对杜甫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写照。
但是他是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他并没有逃避生活,而是积极面对人生的道路。
在这段时间内,他的很多诗歌反映了当时大唐帝国的社会各种矛盾。
其中有名的是5兵车行6,反映了下层人民担负了过重的兵役和徭役负担,倾诉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人民希望和平的愿望。
天宝十一载,杨门一族权倾朝野,杜甫的5丽人行6对杨氏一族奢侈生活的如实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朝者的腐败和无能。
在这一段时期内,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被杜甫用这个方式记录下来。
5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6是对这段日子的总结和对当时社会矛盾的忧心忡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0,杜甫用这样高度概括方式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0这是杜甫5兵车行6中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描述。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感受到杜甫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批判。
这也是其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0这样深刻的批判精神的诗歌,以往是没有的。
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杜甫也是如此。
杜甫一方面为了汉族政权的存在希望人民为国而战,另一方面对唐王朝对广大老百姓超负荷的政策表示不满。
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
杜甫(712 一770 ),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作不仅具有丰富而客观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性,而且具有炽热的忧国忧民,舍身利人的忧患意识。
因此他的诗被后世公认为“诗史”,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与时代紧密相关。
诗人生逢安史乱前的全盛时期,目睹了危机潜藏但仍繁华豪奢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乱中颠沛流离,亲身体验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血泪苦难,中晚年又目睹了唐王朝衰落的开始。
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历史大转换时期社会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广人民群众的命运休戚与共,既是社会生活缩影,也是历史真实的写照。
下面结合部分作品略谈杜诗中所蕴含的忧患意识。
杜甫由《兵车行》开始形成贯穿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土要特征,也是其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车鳞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人用铺叙渲染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图画,为全诗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在这些平实的叙事语言中字字句句蕴含着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默武的谴责;对广大劳动人们的无限同情。
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十村万落生荆妃,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
而在稍后写成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杜甫的批判精神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诗中既写到白己忠于王朝和君主的不可移易的天性——‘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同时又对正在骊山行宫中肆意挥霍享乐的玄宗君臣提出责难:“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父家,聚敛贡诚阙。
”在这里,杜甫的笔已经触及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性对立。
浅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浅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作者:翁仁康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04期内容提要:杜甫的诗歌是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泣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其诗歌不仅涉及国家的大事,还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杜甫对一切和其它有关事物的仁者之心和高度责任感,也就反映出了他诗歌中的那种忧患意识。
关键词:杜甫诗歌忧患意识安史之乱中图分类号:I2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4-40-44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诗歌的国度,几千年诗作更是汇成了浩瀚银河。
杜甫诗歌在这浩瀚银河中凸显得格外明亮、耀眼,千百年来一直以其真、善、美的璀璨星光,闪烁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在诗歌中为黎民百姓而鼓而呼,为国家的兴亡、民生的疾苦而歌而泣,这都使得他的诗直到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真切感人。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杜甫其人,理解杜甫精神的实质,也是我们学习和发扬杜甫精神的必要途径。
杜甫这样的诗中大家,从古至今无数学者都曾对其加以研究。
宋朝时就有“千家注杜”之说,到了近现代,对杜甫的研究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外对其研究也逐渐展开,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晚清以前,学者研究杜甫,并没有论文一说,多是通过重新注释杜诗加以研究。
自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可统计的论文120篇,且质量比较高,分别对杜诗的版本,杜甫的生平、思想,杜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李杜的比较等作了广泛的探讨。
自1950年至1976年,全国报刊发表的可统计的杜甫研究文章多达600余篇。
其中五十年代约140篇,1960年至1966年上半年约460篇,1966年至1972年则一篇也没有,1973年至1976年不足二十篇四。
五十年代,学者们纷纷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杜甫及其诗歌作深入研究,开创了新局面。
其中较为优秀的是冯至连载于《新观察》的《杜甫传》和萧涤非连载于《文史哲》的《杜甫研究》。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原因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思想基础。
2. 国家的战乱和人民的疾苦是“沉郁顿挫”诗风的现实基础。
此外,杜甫在诗歌语言上普遍具有“沉郁”的特点,且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同时,他在意象选择上具有个性化,常出现的意象包括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在格律上,杜甫的诗歌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在体裁上,他有许多创新,例如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一)杜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关心国事,时时不忘国家的兴亡,担忧祖国的前途命运,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热忱。
他无比热爱祖国,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从中突出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
当他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被叛军占领的河南河北的消息时,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时的杜甫已经52岁,这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缢,叛军部将也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之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大乱初定,消息来得这样出人意料,而这消息又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之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忽闻收复失地消息之后,无法抑制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这诗句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患意识和对安定统一的强烈愿望。
到了大历三年,已经58岁的杜甫登上了仰慕已久的岳阳楼。
登楼赏美景,看到祖国江山的壮美,诗人本来应该是充满豪情壮志的,但是,谁能想到既老且病的诗人关注的不是自己的身世之悲,而是北方边关的战事,他心系国家安危,为国家的多灾多难而叹息,发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痛苦呻吟!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总是看到他在流泪,那是因为国破家亡给他带来的是锥心刺骨的痛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痛苦的呢?(二)杜甫对黎民百姓的担忧杜甫关心百姓,对底层百姓的疾苦寄予了深切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他的诗歌非常广泛地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及对民生的忧虑。
如他看到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而百姓们却挨冻受饿,甚至惨死街头时,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揭露贫富不均的严重阶级对立及民不聊生的现状;看到百姓被繁重的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发出了“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的呼吁;看到战乱死伤的残酷景象,他写下了“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看到人民在战乱中受尽苦难时,写下了“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等等。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以下是小编整理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11.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2.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4.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将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8.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9.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10.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11.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2.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1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15.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6.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17.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18.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19.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20.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21.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
22.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2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4.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25.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6.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2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9.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30.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31.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32.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3.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34.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35.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36.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37.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38.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9.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0.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浅谈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
浅谈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
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现实,忧时伤世。
他曾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二是忧患意识强烈。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入世精神。
这种忧患意识来源于现实社会,深植于作者的心灵之中。
唐朝初年,由于政局动荡,经济凋敝,人们普遍陷入困顿之中。
唐玄宗统治集团为求得苟且偷安而不顾民生疾苦,广征赋税,横征暴敛,官吏贪污腐败,国家日益衰弱,以至于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论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以他凝重的诗笔、血泪的歌唱,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展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
现就对这位伟大诗人诗篇中的忧国忧民情怀作几点粗浅的论述。
一、杜甫忧国忧民思想与时代紧密相关。
诗人生逢安史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唐王朝衰落的开端。
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他的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与漫游(35岁以前)——积极进取杜甫从生长于开元盛世,读书颇多,才艺出众,“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十四五岁时的诗作就为洛阳名人们所惊赏。
二十岁以后,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南游吴越名胜。
二十三岁应试落第,又以山东为中心,漫游齐、赵、梁、宋,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
青年时期的苦学与壮游,使杜甫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学素养,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长安十年(35岁——44岁)———壮志难酬杜甫35岁赴长安应试,遭李林甫阴谋而落第。
他曾向当权者投诗自荐,不果。
四十岁时他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得到赏识,待制集贤院,却无结果。
直到四十岁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务。
此期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明”(《三大礼赋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寄家奉先县幼子饿死的极其潦倒辛酸的生活。
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使他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以诗歌直接面对惨淡的社会人生,初步形成了“沉郁”的风格。
他逐渐从爱自己的家族、个人的建功立业,转到爱国、忧民,诗歌创作从较多的抒发个人情怀转而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
这就使原来比较抽象的“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具有了丰富的时代内容。
其名篇《丽人行》、《兵车行》、《至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都作于这一时期。
结合作品谈谈对杜甫的理解
结合作品谈谈对杜甫的理解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是现实主义诗人。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后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孟子的“仁爱”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很深,使他具有一颗悲天悯民的爱民之心。
在经历了各种生存体验之后,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黑暗、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
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春望》脍炙人口。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 满目凄凉。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陷入了战争的深渊,使人民坠人了沉重的苦海。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文解释】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词语解释】国:指京城长安。
感时:感叹时事。
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烽火:这里指战争。
抵:值。
短:短少。
浑:简直。
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现代文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解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背景: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
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
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
杜甫的忧患意识
杜甫的忧患意识
《杜甫的忧患意识》
说起杜甫啊,那可是个超有忧患意识的大诗人。
就像他写的《登高》,我一读起来,就仿佛看到他站在那高高的山上,一脸忧愁。
我有一次去爬山,那山风呼呼地吹,吹得我都站不稳。
我当时就想,杜甫当年站在高处的时候,是不是也被这大风给吹得心里直发慌呢?他望着远处的山河,肯定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也许他看到了田野里的庄稼被水淹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就这么没了,他们该怎么活下去呀?杜甫肯定皱着眉头,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
还有他的《兵车行》,我琢磨着,他可能是看到了军队出征的场景。
那些士兵们,有的还只是年轻的小伙子,就被迫离开家乡,去打仗。
他们的父母在后面哭天抢地,妻子孩子满脸泪水。
杜甫看到这一幕,肯定在想,这战争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这么多家庭都被拆散了,国家的百姓怎么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呢?
我记得有一回,我路过一个老街区,那里的房子破破烂
烂的,很多人都住在狭小昏暗的屋子里。
我突然就想到杜甫的诗,他在那个时候就关注着百姓的疾苦,不管是穷人没房子住,还是百姓吃不饱饭,他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就像一个操心的大家长,为了整个大唐的子民担忧。
杜甫的忧患意识,不是凭空来的,是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他用他的诗,把这些忧患都写了出来,让我们后人也能知道,那个时候的社会有多少问题,人们过得多么不容易。
他的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沧桑与苦难,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安稳生活,毕竟现在不用像杜甫诗里写的那样,天天为了生存和战争发愁啦!。
杜甫论文
论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会计1601 吕妍蓉20163275摘要: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
诗歌风格也变成了他自己所描述的“沉郁顿挫”。
虽远离战乱与朝堂,但杜甫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关键词:杜甫忧患意识诗歌儒家思想战乱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状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创新,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对人类社会的忧患表现得更突出,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
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乾元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
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杜甫的大丈夫事例
杜甫的大丈夫事例由于家庭影响,杜甫从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作为标准的儒士,他身上体现了儒家的“大丈夫”人格:极具忧患意识、富有正义感和不卑不亢的精神品格。
一、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由违背人们良好愿望的现实境况所引发,经过理性之提升,凝聚为百感交集的忧愤情绪。
可分为个体忧患意识和社会忧患意识。
从根本上说,忧患意识体现的是生命个体的社会关怀,可以归入群体意识、社会意识的范畴。
孟子“大丈夫”人格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是他内心具有的强烈而深刻的忧患意识。
杜甫之所以具有“大丈夫”人格,重点在于他的这种忧患意识跟孟子的思想精髓有相通之处。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穷年忧黎元”体现了他民胞物与的博大胸襟:“浩歌弥激烈”体现了他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葵藿倾太阳”体现他本性中对君主的无限忠诚,当他看到朝廷群臣“但自求其穴”,而不能匡救君主,忧愤之情沛然而来,发出了“忧端齐终南。
预洞不可掇”的浩叹。
这就是杜甫的忧患意识。
吴明贤先生把杜甫的忧患意识分为三个层面:“大而言之是忧时忧世,忧君忧国:中而言之是忧生忧死,忧人忧民;小而言之是忧进忧退,忧家忧己。
”在这三个层面中。
又以忧时忧世,忧君忧国的情绪表现得最为强烈。
杜甫忧国忧民的社会忧患意识包含三方面。
首先,对朝廷开边政策的忧患。
他看到开边战争为人民带来的灾难,在《兵车行》中批评时政说:“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其次,当杜甫看到统治集团的荒淫无度及其内部的尖锐斗争,预见到国家灾难之不远,为之百忧交集。
他在《丽人行》中描述杨国忠兄妹的煊赫势力:“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第三。
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看到官军奸淫掳掠的暴行,更是充满忧愤:“殿前兵马虽晓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其三)。
杜甫的个体忧患意识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
因壮志未酬而感发的忧患。
杜甫理想“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残酷的现实使他白首无成。
杜甫体现忧国忧民的诗句
杜甫体现忧国忧民的诗句及鉴赏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诗歌中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下面一起来看看!一、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格调“忧患”贯穿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始终,渗透文学与文化的各个方面,是最主要的表现主题之一,不管喜怒哀乐,“忧患”都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它始终是贯穿在中国文人字里行间中的一根明线,织成了中国文学的五彩纷呈。
中国古代诗歌以忧患始终,对国家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对人生的关切,都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精神和格调。
最早的“忧患”出现在《周易》中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使书中也充满了忧患的智慧:“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诗经》的千古诗篇到贾谊《吊屈原赋》的悲愤抑郁,再到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忧生嗟叹,“忧患”无不如影随形地伴着他们从过去走向现在,并将这种影响持续下去。
二、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情怀,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
他目睹了唐代由盛而衰,经历了自己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年轻到“忧端齐终南,濒洞不可掇”的终老,从开始对个人功名的追求实现到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这一主题贯穿了杜甫的一生。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思想内容深沉凝重,表现手法曲折迂回,语言声律抑扬顿挫,这背后是他那颗兼济天下的柔软的内心。
这条“忧患”的线不仅贯穿始终,范围也很广。
他为自己的前途、全家的生活和友人的安危而忧虑,但这并非生活的全部,正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此及彼,由大到小,都是杜甫心之所系。
他的视线能够跳出自己,投向更加广阔的现实,这是他超越前人被后人所铭记的原因。
“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中千重万叠,堪比山海的忧愁让人揪心。
杜甫坚守温柔敦厚的诗教,但此时,也忍不住大声呼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百姓,怀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深厚的感情溢于言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诗歌中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格调
“忧患”贯穿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始终,渗透文学与文化的各个方面,是最主要的表现主题之一,不管喜怒哀乐,“忧患”都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它始终是贯穿在中国文人字里行间中的一根明线,织成了中国文学的五彩纷呈。
中国古代诗歌以忧患始终,对国家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对人生的关切,都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精神和格调。
最早的“忧患”出现在《周易》中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使书中也充满了忧患的智慧:“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从《诗经》的千古诗篇到贾谊《吊屈原赋》的悲愤抑郁,再到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忧生嗟叹,“忧患”无不如影随形地伴着他们从过去走向现在,并将这种影响持续下去。
二、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情怀,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
他目睹了唐代由盛而衰,经历了自己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年轻到“忧端齐终南,濒洞不可掇”的终老,从开始对个人功名的追求实现到
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这一主题贯穿了杜甫的一生。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思想内容深沉凝重,表现手法曲折迂回,语言声律抑扬顿挫,这背后是他那颗兼济天下的柔软的内心。
这条“忧患”的线不仅贯穿始终,范围也很广。
他为自己的前途、全家的生活和友人的安危而忧虑,但这并非生活的全部,正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此及彼,由大到小,都是杜甫心之所系。
他的视线能够跳出自己,投向更加广阔的现实,这是他超越前人被后人所铭记的原因。
“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中千重万叠,堪比山海的忧愁让人揪心。
杜甫坚守温柔敦厚的诗教,但此时,也忍不住大声呼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百姓,怀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深厚的感情溢于言表。
饮酒时“忧国只细倾”、题画时“时危惨淡来悲风”、观舞时“风尘倾洞昏王室”,正如南宋文学家周紫芝所说“少陵有句皆忧国”。
最能代表杜甫的“三吏”“三别”中“忧患”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安史之乱,兵事不息,烽火连绵,民不聊生。
他在兵荒马乱之际离开洛阳返回华州,路上看见处在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的水深火热,悲苦不堪,到处都是可歌可泣、可悲可恨的场景。
诗中呈现的就像是真实的新闻纪实和感人的报道评论,他用不同的镜头和角度去记录他看到的、听到的、问到的种种活生生的现实,只有这样的现实才能刺痛观众心灵最深处的防线,让观众为之动容。
不同的人物、事件和境遇,但他们的不幸却都是相似的。
《石壕
吏》中“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的凄苦与悲凉;《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的无奈与悲愤;《新婚别》一个“暮婚晨告别”,一个“沉痛迫中肠”;《垂老别》“子孙阵亡尽”的老人却也不得不“长揖别上官”的悲苦;《无家别》看到“家乡既荡尽”后“远近理亦齐”无家可别的无奈与苦楚……每一幅画面都像一面镜子,还原了安史之乱后的真实面貌。
杜甫用自己特有的镜头记录了安史之乱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书写百姓的苦难;他用广阔的视角频繁地写时事,提供了比事件本身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使得他的感情和这些画面彼此交融,呈现在了字里行间。
三、杜甫忧患意识的根源
忧患意识不是发自杜甫,是在先民之初就与生俱来的。
上古时期自然环境险恶,在先民心灵深处投下了阴影,从而使神话萌生出一种本能的忧患意识,神农、鲧、禹身上都折射出由于肩负历史使命而承载的压抑和忧患。
这种忧患意识,在历史进程中沉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深层。
《诗经》和《楚辞》进一步奠定了忧患主题的里程碑,为后来诗歌和文学发展奠定了基调。
春秋战国的孔孟继承了这样的基础,认为忧患重要并且必要,提出了“生于忧患”,并产生了更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杜甫认同并遵循儒家思想体系中以家国为忧的精神,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处境,这种影响的渗透对他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他的人格理想追求里。
杜甫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本,以儒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
言行,将儒家对人格的追求融入了自己毕生的理想。
杜甫的人格理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的一生,始终和苍生、社稷的命运紧紧相连。
虽然他没有屈原的坚定执着,也没有李白的潇洒飘逸,但他遵守儒学先贤,用“浩歌弥激烈”表示对儒家之道的坚持。
在病重虚弱时,仍不忘以“仁”要求自己,心系百姓,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仁而爱人。
不仅如此,他更希望用“仁”来鼓励和要求别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希望他的朋友们能推行仁政,“上请减兵甲,下请安井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他将古圣先贤的意识贯穿到诗中,这些都反映了他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不断追求。
“忧患”贯穿着杜甫诗歌的始终,随着他生活的不断变化,将“时、世、生、死、人、民、进、退、家、己”构成了这一主题的内涵,从大到小,相互交融,使得杜甫诗歌的内容变得丰富和真实。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