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
非理性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非理性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市场经济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其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基于理性的假设,即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做出决策。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非理性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对市场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非理性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波动和不稳定。
在理性预期下,市场参与者会根据信息和数据来做出决策,从而使市场价格趋于合理水平。
然而,非理性行为者可能会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例如,当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时,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恐慌而选择抛售股票,这种行为可能会加剧市场的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非理性行为可能导致市场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
在理性预期下,市场参与者会根据信息和利益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非理性行为者可能会因为个人偏好或错误的判断而做出不合理的决策,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
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会因为盲目追求时尚而购买昂贵的奢侈品,而忽视了自己的实际需求,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此外,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
在理性预期下,市场参与者会根据信息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市场的有效运行。
然而,非理性行为者可能会因为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对信息进行错误的解读或选择性的忽视,从而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
例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因为过度自信而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从而忽视了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完全。
最后,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在理性预期下,市场参与者会根据信息和利益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然而,非理性行为者可能会因为个人偏好或错误的判断而做出不公平的决策,导致市场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例如,一些交易者可能会利用非理性行为者的错误判断来获取不当利益,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非理性行为对市场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因素文献研究
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因素文献研究[摘要]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但使消费者陷入消费误区,还会对社会再生产形成错误的消费误导。
本文旨在对非理性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国内外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因素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遏制非理性消费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非理性消费;非理性主义;购买动机;文献综述1 引言长期以来,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理性行为的分析基础上。
消费者被假设为“理性的人”,“个人理性”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
按照理性的假设,消费购买过程可以归纳为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后行为。
这一模式阐述了一位消费者面对一项高度介入的新采购时所要发生的全部思考过程。
传统的经济学主张中,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消费购买行为主要受效用和预算约束的影响,即在预算能力约束条件下达到效用最大化。
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充分、消费者自身因素、社会环境、营销者误导等因素,消费者往往表现出消费目的盲目性、消费心态虚荣性、消费内容庸俗化、消费对象高价性等非理性消费行为。
直观地看,非理性消费只是消费者个人欲望的反映,但消费也是社会行为,个人的消费也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非理性消费不但使消费者陷入消费误区,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对社会再生产形成一种错误的信号传导机制,造成盲目生产、物价上涨、市场混乱、不正当竞争等现象。
2 非理性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从古希腊到近代社会,理性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例如“人是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我思故我在”(笛卡儿)、“凡是存在都是合理的”(黑格尔)等便是对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表达。
18世纪后期,对理性文化的怀疑及批判开始出现。
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等,试图证明理性主义的局限性,在哲学史上引起一场革命。
19世纪中叶,非理性主义逐渐开始凸显,出现了一批非理性主义哲学家。
经济学中的非理性行为
经济学中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学领域中,非理性行为指的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而受到感情、冲动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理性人假设,即个体在做出决策时总是基于自身最大利益。
1. 非理性行为的定义和背景非理性行为是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在行为经济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人们会根据信息和利益最大化来做出决策,但实际上人们的行为经常受到情绪、偏见和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2. 行为金融学中的非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是经济学中研究非理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了个体在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并揭示了投资者由于情绪波动而做出的非理性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例如,投资者在市场上过度买入或卖出,导致股票价格波动。
3. 消费者行为中的非理性行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非理性行为也表现得比较明显。
消费者往往受到广告宣传、社会影响和个人偏好的影响,做出与理性思考相悖的决策。
例如,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标有“限时特价”、“限量发售”等字样的商品,而忽视实际的产品价值和需求。
4. 就业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在就业市场上,非理性行为也有一定的体现。
例如,企业可能因为情感因素而做出不利于企业利益的决策,如过度依赖亲戚朋友的推荐招聘员工,而忽视了更合适的候选人。
这种非理性的招聘行为可能导致企业效率的下降和人才流失。
5. 国际贸易中的非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不仅在国内经济活动中存在,在国际贸易中也有影响。
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政策往往源于非理性的决策。
政府可能基于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一些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措施,这对全球贸易和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6. 非理性行为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策略非理性行为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能导致市场的失灵和效率低下。
然而,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应对非理性行为。
例如,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加强教育和媒体宣传,以及设计更合理的经济政策等。
结论非理性行为在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的研究位置,它挑战了传统的经济学假设,揭示了人们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情绪、偏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非理性行为研究
非理性行为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人类行为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在探究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时,研究者们发现了非理性行为这一现象的存在。
非理性行为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会做出违背理性假设和逻辑思考的行动。
本文将介绍非理性行为的概念、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概念解析非理性行为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做出的违背理性决策或行动。
这种行为表现出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行为理论相悖的情况。
在理性行为假设下,个体会全面获取并利用信息,以最大化效用为目标进行决策。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受到情绪、认知偏见、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行为。
非理性行为的原因1. 情绪影响:情绪是非理性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当人们处于激动、恐惧或愤怒等情绪状态下,他们的决策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2. 认知偏见: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会存在各种认知偏见。
例如,人们常常对自己的决策结果过于乐观,忽视潜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3. 社会压力:社会环境和他人的期望也会对个体的决策产生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符合社会期望或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个体可能选择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非理性行为的解决办法1. 教育和信息传递: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教育,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情况,减少认知偏见,并提高自我意识和决策能力。
2. 建立制度和规则:社会制度和规则的建立可以限制个体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例如,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
3. 心理辅导和干预:通过心理辅导和干预措施,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从而减少情绪对决策的负面影响。
4. 个体自我反思和控制:个体在做出决策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自我反思和控制。
通过深思熟虑和理性思考,可以减少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总结非理性行为是人类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了解非理性行为的概念和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非理性行为。
消费者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分析
消费者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分析现代社会中,消费者行为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消费者行为既包括理性行为,也包括非理性行为。
理性行为是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在信息充分和理性思考的前提下进行。
非理性行为则是受到情感、社会影响等因素的驱动,超越了纯粹的理性决策。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行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并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
首先,理性行为在消费者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首先会考虑自己的需求,通过信息搜索和评估来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他们会比较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产品,注重性价比。
理性消费者往往进行长期规划,储蓄和投资,以实现持久的财务目标。
这种理性决策模式促进了市场的稳定和合理的资源配置。
然而,消费者行为中也存在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情感和社会影响是非理性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情感因素包括与产品相关的个人偏好、心理感受和情感联结。
消费者被广告、宣传和包装等手段感性地吸引,往往在决策中受到情感的驱动。
此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受到社会影响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消费者可能受到家庭、朋友、同事等他人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而产生购买决策。
这种从众心理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主流产品,而忽视个体的真实需求。
对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深入分析,可以对市场策略和消费者行为产生启发。
首先,理性决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企业应该提供充分的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决策。
这需要企业提供真实、准确、透明的产品信息,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
其次,企业可以利用非理性因素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通过打造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设计具有情感共鸣的广告和包装,企业可以在消费者中间营造出购买的情感需求。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社会影响来推动销售。
例如,采用明星代言、社交媒体宣传等手段,引导消费者跟随主流趋势。
然而,非理性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消费者在受到情感因素的驱使时,往往会忽视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从而产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这种非理性决策可能对自身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债务缠身。
人类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
人类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一、引言人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生物,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常常呈现出理性与非理性的两面。
本文将探讨人类行为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体现,并尝试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二、理性行为理性行为是指人类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有条不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这种行为常常是基于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推理而产生的,它使人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并追求自身的利益。
在经济学中,人们常常被认为是理性的经济人。
理性的经济人会明确地权衡自己的利益与成本,并选择最能使其获益的方式进行行动。
这种理性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另外,理性行为还表现在人们对待科学事实和证据的态度上。
科学方法基于理性的推理和观察,因此理性的人往往会相信科学事实和证据,并根据它们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非理性行为然而,人类行为中也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
非理性行为指的是人们在决策和行动过程中不完全基于理性思考,而受到情绪、偏见甚至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曾经发现,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常常受到心理学上的诸多偏见的影响。
比如,人们更容易相信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被称为确认偏见;人们在决策时更注重已经拥有的东西,被称为保守偏见。
这些非理性偏见可能导致人们做出不明智的决策,损害自己的利益。
此外,在消费行为中,人们也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
消费者常常受到广告、社交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做出非理性的购买决策。
这种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个人的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四、理性与非理性的原因理性与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的思维和决策并非总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取决于大脑的自动机制。
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受到情绪和本能的影响,产生非理性的反应。
其次,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对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野蛮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常常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不那么注重理性决策。
随着社会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行为开始出现理性的一面,但非理性因素仍不可忽视。
消费者理性与非理性探索
2016年第6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 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总第29卷第161期)企业经济消费者理性与非理性探索石华灵〔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450045〕摘要:现代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人脑结构功能的最新发现、心理学有关个体决策模式和认知模式的最新研 究成果,都充分证明:在消费者的决策、判断及相关的消费行为中,消费者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时存在,消费者在进行相关的购买决策和判断时不可避免地受个体感官、情感、固有认知模式的影响,即使是最基本最简单 的个体投资和消费活动,除了理性地计算成本和收益等问题外,个体对所投资事物和消费商品的相关性、情感性及感受程度的差异,都会影响最终投资和消费效果。
关键词:消费决策;消费判断;理性;非理性;有限理性doi:10. 3969/j.issn.2096 - 2452. 2016.06.006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 -2452(2016)06 -0029 -04西方理性主义者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是完美 的有理性的,是能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
那些受 冲动、激情、感官支配的不完美生物绝不是上帝的产 物,人的种种非理性冲动行为,是受了魔鬼的诱惑,是魔鬼的产物,这些冲动行为会对人的理性和意志 造成严重侵蚀。
虽然传统的文化和宗教都认为人是理性的,具 有自由意志,相信个体拥有判断力、自我决定权和自 主权,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但是,不管人们 是否承认,冲动和理性都是人本质存在的部分,[1]其存在的合理性在最近几年的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 家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充分证明。
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类除了有理性动机,还有非 理性动机;除了理性行为反应,还有非理性行为反应 的存在。
以下从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变化、大脑生理基 础、消费者认知模式及决策模式的角度,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决策的理性和非理性进行相关的论述和 分析。
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
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一、引言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的前提是将消费者假定为“理性人”,他等同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论述的“经济人”。
“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命题都是在“理性人”假定条件下推出的。
理性人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非每位消费者时刻都处于绝对理性状态,相反,由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等个人精神因素导致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是消费者重要的一类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同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从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到消费内容、消费手段等消费行为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但由于传统文化、经济能力、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差异,中国消费者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者群体相比较,消费观念比较落后,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非理性消费行为随之越来越普遍,所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就出现了令西方的经济学者十分困惑的现象,例如在中国寻常街头,有人背着路易威登的高价包挤公交,国外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出现价格倒挂;在中国股票市场,全民炒股激热市场,股市进入非理性狂热状态;在房产消费市场,高房价逼出畸形购房心态;在汽车消费市场,大多中国消费者把诸如身份、地位和财富等赋予到了汽车身上,盲目拔高消费……面对这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在嘲笑之余我们还应给更多予以反思。
这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因此,研究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消费者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一)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涵义1、理性消费行为的涵义及其表现如前所述,西方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行为时提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并以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的终极目的。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产品的信息接收、感知、选择和决策这一过程中。
浅谈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
谭少兰 胡克建 郭立倩
摘 要 :在我们 的消费生活中存在理性和非理性之分 ,所谓的理性 消费是 怎样一种 消费?影响我 国居 民理性 和非理性 消费的因素又有 哪些 ,怎样尽 可能的避 免非理性 消费,增 强理性 消费?本文探讨 了理性 消费和 非理性 消费及其影响 因素 ,并提 出了相关建议 。 关键词 :理性消 费;非理性消费;影 “ 消费 ”两个字 ,我们每天都在消费,最基本 的是 吃穿住行在消费 ,其次 ,娱乐享受在消费 ,如何定 义消费 呢?消 费 既是个体行为 ,也是 社会成员 共有 的按 时活 动 ,这种 活动受 到个 体需 要 、动机 、爱好等 因素的影响 ,也受到物质条件 和社会 文化发展 。简单 地举 三生活例 子 :第一个 ,假 如你 消费 了 自己辛苦 打工 的挣来 的 3 0 0 0 块, 买 了一个爱慕 已久 的苹果 4 s ,当你 拿 到手机 的时候 ,这是 消费感 学是 如何 的?第二个 ,假如你赶上商场拆迁甩货 , 你疯 狂购物之后 。拿 回抢到的 “ 宝 贝” ,感 觉又 如何?第 三个 ,你 在商 场刚买 了一 件裙 子 , 走不远 ,又看到一 件一模 一样但 价格便 宜 的同款 裙子 ,感 觉又 是如 何 呢?三个小 例子中的三个消费者 比较 ,第一个消费者 比较理性 ,第二 个 和第三个消费者含有 些非理 性消费 ,第二个消费者有些 冲动消 费 , 第 三 个消费者没有做到货比三家。在现实生活 中,人们的消费各种 各样 ,认 识理性消费及非理性消费和建立正确 的消费观念十分必要。 二 、理性消费的含义 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计 划建立 于 自 身 的长远 考虑 ,消费 、储 蓄 的 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实现当前 的利益 ,而是充分考虑实现 消费效用的 最大化 。除 了消费过程中努力实现消费者 的效用最大化 ,消 费者的理性 消 费是要有益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行为要科学环 保 ;要有益于资 源 的充分利用 ,消费行为要恰好适度。 经济学家对理性消费有三点描述 : 第一 ,等 于或接 近于社会平均消 费水 平;第二 ,与个人收入 、财力相适应 ; 第三, 在社会 资源的供 给量 为既定的条件下不过多地 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总之 ,理性 消费是 以性 价比、 实 际需要和长期发展作为衡量标准的消费。 三 、影响理性消费的 因素 ( 一) 消费水平 收入直接决定 了消费 者的消费水 平,消费水平 直接影 响理 性消 费。 当人们的消费水平不 同时 ,人们 的理性消费是有不同的表现 。例 如 , 在 最低消费水平阶段 , 人们 的理性 消费 比较强烈 ,往往要选择实 际效 用最 大的消费商品 ,而会忽略品质 、服务等附加价值。但是在消费水平 达到 定的高度的情况下 , 人们在消费 的过程往往会很注重精神享受 ,而人 们 的理性消费也往往会变为感性 消费。 ( 二) 消费观 念 消费观念影响消费对象 、消费行为方式 、消费过程 、消 费趋 势的总 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由这种总体认识评价而形成 的选择 ,是通过确 定或改变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消费方式 。比如人们 的消费观念是越 来越倾 向表现个性还是越来越倾 向表现同一性 , 是越来越追求豪 华、典雅 ,还 是越 来越追求实惠 ,这都是直接影响人们 的消 费行为 ,从而影 响人们 的 消费行为 ,影 响或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理性 消费在不 同的消费观念 中所 占比 重是不一样 的,比如对于有追 求 时尚消费观念 的消费者来说 ,相比较而言 , 感性消费 的比重要更大一 些,而对于有简朴求廉消费观念的消费者来说, 理性消费的比重就大些。而 对于有绿色环保观念 的消费者来说 ,他们一般更加偏重理陛消费。 ( 三)价格 因素 变化 商品价格的变动会 直接影 响到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 ,消费者 实际购 买力发生变化必然影响消费者 的消费水平 ,消费者消费水平 的变 动会影 响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 ,进而影响到理性消费的作用 。比如 ,在 通货 膨胀情况下 ,物价普遍 上升 , 消 费者 的实际购买力是降低 的,这 时人们 的消费一般更趋于理性消费。 四、非理性消费及其影响因素 所谓 的非理性消费不仅指 不顾个 人收入或财力的过度 支出 ,也指对
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分析
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分析消费者行为是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强调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因素,有助于企业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产品策划,进而改善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一、消费者的理性决策在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中,理性决策是最常见的行为。
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往往会对价格、质量、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寻求最优选择。
因此,企业应该对消费者进行详细的市场研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希望,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理性决策。
二、消费者的非理性决策除了理性决策外,消费者的非理性决策也是非常普遍的。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能受到情感、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可以选择某个品牌或某种类型的产品,因为这款产品符合他们的身份认同或所处文化背景。
因此,企业需要确定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非理性需求。
三、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从理性决策到理性选择,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
在进行选择之前,消费者往往会比较不同品牌或不同种类的产品,并权衡其价格、质量、性能、保修等因素。
在行业中,许多消费者会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信誉和口碑选择购买,所以企业应该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捍卫品牌的信誉。
四、消费者的非理性选择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可能会受到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一些冲动或情感因素往往会导致这样的选择,例如过度的推销、广告、情感化推销等。
因此,企业应该避免一些过度销售手段,而是提供合理的产品定价和质量保证,构建产品的高品质口碑。
五、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指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忠诚度程度。
当消费者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购买体验后,通常会变得更倾向于购买该品牌的商品或服务,积累信任和忠诚。
这使得忠实的客户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创造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因此,企业应该努力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和产品质量,以提高品牌忠诚度。
六、结论在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不可分割的。
当前我国公民非理性消费及绿色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当前我国公民非理性消费及绿色消费状况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的消费行为普遍存在非理性消费的现象,而绿色消费的意识和行为水平不高。
本文基于对我国公民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非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的原因和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非理性消费现状分析非理性消费是指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个体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和使用行为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目前,我国公民在消费领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非理性行为。
1. 社会攀比导致的消费过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攀比心理。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是根据自身需求,而是根据他人的消费水平和品味来选择商品,导致了消费过度的现象。
2. 不合理消费导致财务困境调查表明,我国许多家庭存在消费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导致了许多家庭陷入财务困境,甚至产生债务问题。
3. 随意浪费导致资源浪费很多消费者在生活中存在随意浪费的现象,包括食物浪费、能源浪费等。
这种随意浪费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绿色消费现状分析相比非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较为落后。
绿色消费是指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消费行为。
目前,我国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水平依然较低。
1. 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足调查显示,一部分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概念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
他们认为绿色产品价格昂贵,性能差,不值得购买。
2. 环保意识淡薄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公民对环保意识的培养还有待加强。
在购买商品时,很多人并未考虑产品的环保性能,只注重品质和价格。
3. 绿色产品供应链不完善虽然市场上存在一些绿色产品,但供应链并不完善,而且绿色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相对较小,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这些产品的存在和好处。
三、非理性消费及绿色消费原因分析非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
1. 心理因素攀比心理、虚荣心理是导致非理性消费的重要原因,而对环保意识的缺乏、自私自利的心态则是绿色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非理性行为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
非理性行为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在当今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非理性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进行决策时,受到情感、直觉和社会因素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而做出了对自己利益不利的选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非理性行为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首先,非理性行为对消费者决策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是情感因素。
消费者往往会因为个人情感而做出决策,而忽略了理性分析。
比如,某人在购买奢侈品时,可能因为被广告中的情感渲染所吸引,而忽略了其实际的经济状况和需求。
另外,消费者也可能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如在特定的情绪下,会更倾向于进行零食、购物等消费行为,以获得短暂的快乐。
这种情感导向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消费者在长期的福利考虑中损失较大。
其次,非理性行为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还体现在直觉因素上。
直觉是指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消费者依赖于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
这种非理性的决策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后悔和损失。
例如,在购物时,消费者可能会受到商品宣传和销售员的影响,而做出与自身利益不符的决策。
此外,消费者往往会受到其他消费者的直觉影响,大量人购买的商品往往会形成购买热潮,而消费者会因为跟风而购买,而不是根据自身需求和理性思考来决策。
除了情感和直觉因素,社会因素也是非理性行为对消费者决策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因素主要涉及到群体压力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消费者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而在追求个人认同的过程中,进行不符合理性的消费决策。
例如,某些消费品可能因为受到明星代言而受到热捧,引发了大量的购买行为。
此时,消费者的决策往往是受到群体压力和媒体宣传的影响,而不是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考量来做出决策。
针对非理性行为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非理性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提高消费者的理财和经济素质,提升消费者对于合理决策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消费者更理性地进行购买决策。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研究
供情感支持、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03
个案工作介入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估
相关研究表明,个案工作介入心理问题能够有效地改善案主的情绪状
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目前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且在干预措施方面缺乏 系统性和针对性。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 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研 究》
2023-11-01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目录
•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 行为的可行性分析
•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 行为的实证研究
• 研究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个案工作介入的重要性
通过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策略与方法
建立专业关系
个案工作者需要与大学生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了解其消费 行为和需求,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制定个性化介入方案
针对每个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介入方案,包 括消费观念的引导、消费计划的制定等。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普遍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 非理性消费行为,如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
个案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针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个案 工作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和特点,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消费者行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消费者行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消费者行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购买、使用、评价等活动的总称。
消费者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
一、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指消费者决策中基于客观的、清晰的信息和实际的利益考虑所产生的行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格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价格低的产品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增加消费者支出的动力。
2. 品质消费者重视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会考虑到产品或服务的好坏、耐用性、使用效果等因素。
品质好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强品牌形象。
3. 品牌品牌是消费者购买和信任商品或服务的一个标志。
消费者往往会因为品牌而选择某个品种而不是其它同类产品。
4. 促销促销是商家传播和销售产品的一种方式。
促销活动可以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量,促进企业发展。
但是,促销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好处,并不完全取决于促销本身,也和促销背后的商业策略密切相关。
二、非理性因素除了理性因素之外,还有很多非理性因素可以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决策。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非理性因素:1. 情感情感是一种非理性的因素,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感性、人性化的宣传和包装,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激起购买欲望。
2. 社交因素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
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和环境,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消费行为。
3. 便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便利性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例如,网购、闪购、美团外卖等以及各种线上服务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捷选择。
4. 营销手段营销手段是商家在传播产品或服务信息时使用的技巧和手段,常常包括广告、促销、礼品、折扣等。
这些营销手段往往能够诱导消费者做出一些冲动或者不理智的决策。
结语对于消费者来说,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其购买决策中始终存在。
消费者应该懂得抵制商家使用非理性手段的诱惑,保持理性的购买态度,通过思考、比较和分析,做出符合其利益和需求的选择。
互联网环境下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传统的消费者行为学都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都会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决策。
但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消费者还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文章描述了网络消费者的特征变化,并基于网络非理性消费的表现,从网络购物群体消费特征、消费情景和营销活动刺激三个方面讨论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成因。
关键词:互联网;非理性消费; 营销活动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日益成熟,并且网络购物具有快捷、品种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网购一族”,网络购物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新潮行为,截止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已达到3.38亿人,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目前中国网民中,大约4人中有1个人是购物用户。
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网民中网络购物比例已经超过了2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潜力还未完全释放,市场前景诱人。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不景气的传统零售业相对照的是如火如荼的网络购物,淘宝网的数据显示,2008年淘宝网年交易额为999.6亿元,与2007年的433亿元相比较,同比增长了131%,相当于2008年每一个中国人在淘宝网上平均消费了80元。
网络购物的增长速度之快、潜力之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网络消费者个人用户特征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网民结构特征出现以下变化:①中国网民呈现出成熟化趋势。
与2008年底相比,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半年来从17.6%上升到20.7%,40岁以上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
但青少年仍是网民中的主力军,在总体网民中占比达51.8%。
②网民呈现低学历化趋势。
以前的文献显示网络群体以高学历人群为主,但随着计算机操作的简易化,学历在小学及以下和高中的网民占比有所上升。
③网民最大的群体是学生,因此网民收入结构中低收入者比重较高。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看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用 的最 大化 ,同时也 给 旅 游 资源 及 旅 游设 施 带 来 不 达 69 9/6的大 学生表 示“最 不爱 读 哲学 类 著作 ”,而他
必须探究 造成 消费 者非 理性 消 费的原 因并采 取相 应
(二 )大 学生 的非 理性 消费行 为
措施 ,以引导 中 国消费者 合理 看待 消费 、正确 消费 。
当代大学 生 站在 时代前 沿 ,追 新求 异 ,敏锐地 把
一 、 现 阶 段 我 国 消 费 者 的 非 理 性 消 费 行 为 消费 者行 为是指 消费 者为 获取 、使用 、处置 消费
是 充满 理智 的 ,既 不 会 感 情用 事 ,也不 会 轻 信 盲从 , 2 ,2008年 第 一 季 度 全 国 70个 城 市 新 建 商 品 房 面
而 是精 于判 断和计 算 ,其 行为 是理 性 的 ,在经 济活 动 积 同 比上 涨 6.3 。而房 价 的上 涨无 疑 与 房地 产 中
“理性 经济人 ”是 西方经 济学 理论 对人 的经 济行 2002年 以来 ,许 多大 城 市 的 房价 突 然暴 涨 ,2006年
为 的基 本核 心假设 ,它 是指 作 为 经 济 决 策 的主 体 都 全 国平 均 房 价 上 涨 19.08 o ,4,2007年 继 续 上 涨 15.
中追求 的惟一 目标 就是 自身经 济利 益 的最大化 。但 的消费者 也就 是 购 房 者休 戚 相 关 。房 价 上 涨 后 ,买
是 现实生 活 中我们 的行为 显然 与这 一假设 存在 着差 到房 的后 悔没 有多 买 ,没 买 房 的 更 后 悔 白 白流 失 了
距 ,以至 于我们 在 日常生 活 中达不到 “帕 雷托最 优”, 那么 多钱 。同时房 价 的上 涨 ,人 们 也许 会 认 为 是 炒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2014年33期总第772期行为经济学中,将人类消费选择和决策划分为理性与非理性的行为。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的消费行为受到了过去经验、情感与愿望以及参照系等心理与环境因素的极大影响和制约。
因此,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得到很多新的启示。
基于此种认识,本文首先对现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作出了探究,然后采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思想对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做出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有关对策来解决促进我国消费者消费的问题,从而希望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一点贡献。
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现状分析1.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率偏低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消费率就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消费者消费占GDP 的比重一直在迅速的下降。
总体上来看,80年代的的居民消费率在50%左右,而90年代后就很难达到50%。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08年,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仅为36%,而2009年就降至35.11%。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消费总额竟然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约30%,而美国这方面的比重为72%,英国为66%,印度为63%。
这样看来,我国在居民消费方面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甚至还不如中低收入的印度。
所以,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率偏低,并且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这使得我国的消费状况堪忧,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较为谨慎消费者在消费时,首先会考虑到自己的预算问题。
而考虑到预算问题就不得不对未来的收入做出预期,并且会考虑到自己未来已经确定的支出。
所以,当消费者不确定自己未来会有多少支出时,就会谨慎地进行现阶段的消费,从而将大量资金储存,为未来消费提供足够的资金。
在这方面,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显得格外谨慎。
比如我国消费者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上的投入,就是因为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从而将自己现阶段的资金投入到未来的消费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9年城镇居民参与医疗保险投保的人数占到了城镇人口的64.55%,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到了37.87%。
消费者理性选择行为机制研究
消费者理性选择行为机制研究作者:杨绍明来源:《财讯》2018年第19期以移动套餐用户为研究对象,以技术就绪指数模型(TRI)为理论框架,通过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面对复杂的手机资费套餐是否能做出最優选择,以及哪些心理特征和人口特征会影响其选择.结果表明:越乐观的人越容易选择最优套餐;不安全性越强的人越不容易选择最优套餐。
手机套餐 TRI模型个性特征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
通信运营商推出了大量手机资费套餐。
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在面对复杂的套餐选择是难以做出适当的选择。
故有必要消费者手机套餐的选择进行探讨。
学术界针对电信或其他产品套餐的研究非常丰富,如( Macieira.et al, 2013)。
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Parasuraman( 2000)提出的技术就绪指数(TRI)为框架进行研究。
消费者选择合适的手机套餐涉及这样的决策过程:比较、评估、使用。
因此,影响消费者对采用新技术的准备程度的影响因素,也能够影响他们在给定需求时选择合适的套餐。
理论模型及假设(1)消费者理性选择手机套餐的定义给定用户实际使用量,支付价格最低的套餐为最优套餐。
若消费者选择该套餐,则选择理性;否则为非理性。
(2)四个心理维度对用户理性选择手机套餐的影响技术就绪( Technology Readiness)是指人们接受并使用新技术来实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目标的倾向。
Parasuraman( 2000)提出 TRI,用于研究个体对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评价和接受。
它包含以下四个维度:乐观性、创新性、不适性、不安全性。
一是,在TRI框架中,更乐观的个人对新技术的态度更加开放,乐观主义者认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困难或压力,并积极采取措施使情况更好。
二是,创新者会比非创新者更多地了解并使用新产品,创新的个人更容易接受变革。
三是,不适性对感知易用性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这类人认为新技术及其产品复杂且难以使用。
复杂性往往使消费者难以做出决定。
消费者行为:理性还是非理性
消费者行为:理性还是非理性消费者行为一直是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理性的,即消费者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做出决策。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消费者的行为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行为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并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
首先,消费者行为中的理性因素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充分考虑自身的需求和利益。
理性消费者会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质量、功能等因素,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预算和价值观来做出决策,追求最大的满足感和效用。
理性消费者还会考虑商品的长期效益,比如耐用性、维修保养成本等因素。
他们会进行信息搜索和评估,以便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然而,消费者行为中也存在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可能受到情感、社会影响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情感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情绪、欲望和冲动购买行为。
例如,某些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商品的包装精美或广告的诱惑而购买,而不是基于实际需求。
社会影响是指消费者受到他人的意见、评价和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可能会受到朋友、家人、名人或社交媒体的推荐而购买某种商品。
心理因素包括消费者的认知偏差、决策失误和行为偏好。
例如,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商品的价格末位数字为9而认为是折扣商品,从而更愿意购买。
消费者行为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性消费者的存在促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理性消费者还会通过市场反馈机制,对不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进行投诉和退换货,促使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
非理性消费者则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空间。
企业可以通过广告、促销和品牌塑造等手段,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和欲望,引导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然而,非理性消费者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采取欺诈、虚假宣传等手段来推销产品,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姚迪一、引言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的前提是将消费者假定为“理性人”,他等同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论述的“经济人”。
“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命题都是在“理性人”假定条件下推出的。
理性人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非每位消费者时刻都处于绝对理性状态,相反,由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等个人精神因素导致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是消费者重要的一类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同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从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到消费内容、消费手段等消费行为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但由于传统文化、经济能力、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差异,中国消费者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者群体相比较,消费观念比较落后,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非理性消费行为随之越来越普遍,所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就出现了令西方的经济学者十分困惑的现象,例如在中国寻常街头,有人背着路易威登的高价包挤公交,国外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出现价格倒挂;在中国股票市场,全民炒股激热市场,股市进入非理性狂热状态;在房产消费市场,高房价逼出畸形购房心态;在汽车消费市场,大多中国消费者把诸如身份、地位和财富等赋予到了汽车身上,盲目拔高消费……面对这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在嘲笑之余我们还应给更多予以反思。
这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因此,研究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消费者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一)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涵义1、理性消费行为的涵义及其表现如前所述,西方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行为时提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并以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的终极目的。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产品的信息接收、感知、选择和决策这一过程中。
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会表现出理性或非理性行为。
理性消费行为就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所从事的消费活动。
理性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消费者依据自身的学习、知觉和经验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如自身物质不充裕时,理性消费者所追求的商品是价廉物美、经久耐用。
2、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涵义及其表现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西方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绝对“理性(经济)人”是不存在的。
作为经济个体的消费者由于受地域、知识、经验等因素所限不可能具备完全的市场信息供其理性选择,难免受直觉、情境、自身习惯、社会习俗等多重因素影响,做出一些违背经济运算法则甚至悖离最优选择的消费决策,即是非理性消费行为。
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消费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或是不按追求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或是对消费品的判断认识不足等。
(二)影响消费者理性决策行为的因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有五个阶段: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含产品属性、属性权重、品牌信念、效用函数、评价模型等)→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在此过程中,影响消费者理性决策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1、消费者自身因素。
消费者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即消费者的收入、存款与资产、借贷能力等;消费者的阅历与经验;消费者的职业和地位;消费者的年龄与性别;消费者的性格习惯与自我观念等。
感性消费者在从事消费决策时更关注自我感觉的印象,既“跟着感觉走”,而理性消费者则更关注商品的性价比。
例如理论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要考虑自己的收入和借贷能力,但很遗憾中国消费者的“面子心理”在作怪,过分在意自己的面子,所以就出现了背着名牌包挤公交车,背着巨额贷款买豪车、买豪宅的现象。
2、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亚文化群和社会相关群体,消费者作为社会一员,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与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左邻右舍、社会团体等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自然会受到营销手段、品牌信念、社会心理、传统文化、历史条件的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需要指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三步即评价方案中有四个方面,品牌信念是造成购买决策过程中出现非理性因素的主要原因。
消费者在消费决策前大多内心都有一套已认定的品牌属性的排列位置,称为品牌信念。
品牌信念是思想精华,当消费者认同了某品牌即形成了某品牌的品牌忠诚之后,在消费者之后的购买决策过程中就会不自觉的购买该品牌的其他产品,即使性价比远远低于该品牌的竞争对手的产品。
(三)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人是复杂的社会动物,决定了人的消费行为也是繁杂多变的,究竟何种消费行为属于理性消费,何种消费行为属于非理性消费,在经济活动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标准,但也不能因为理性与非理性概念的相对模糊性就否认了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区别的存在,因为对消费行为理性和非理性的划分,有助于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减少非理性消费所引起的资源的浪费。
我们可以从中国消费者在非理性消费行为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来对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区分界定:1、非理性消费行为呈现出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在不确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从事经济消费决策的过程是一个结构化且连续的过程。
消费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情景和问题时,都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包含经验、知识、理性判断等)进行处理,因此,消费者的决策往往会呈现非理性的状态。
这就解释了巩汉林在07年春晚小品《鞋钉》中,为何图省几分钱,宁愿开车跑大老远去买更便宜而不愿就近购买较贵的钉子,从而节省包括汽油费在内同样价值的金钱的荒诞行为。
2、非理性消费行为易受到群体性影响,导致跟风现象。
在社会生活中,大量的人在一起进行博弈选择中则很容易出现跟风现象,这在股市中尤为明显,被称为“羊群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本身是否理性就处于次要位置,而和别人保持一致,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就更重要。
心理学的大量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在面临高度不确定问题和问题的判定模棱两可的情况时,个体往往表现为知觉与判断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需要以他人的认知和判断的信息作为决策的“锚定”。
中国近几年出现的抢购潮都跟跟风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去年3月份,因为担忧日本地震核危机污染海水或致海盐提炼受阻,同时认为碘盐可防核辐射,中国浙江、江苏等多地市民开始抢购食盐至脱销,部分商家趁机提价,各地盐务局启动应急预案。
一次次的抢购风波,都是个人与群体的微妙博弈后的存在,恐慌感和恐惧感很容易把消费者的理性思维泯灭,进而导致中国消费市场中的闹剧一幕一幕不断上演。
3、非理性消费行为呈现出诱发性和盲目性。
一方面,任何经济行为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行为主体一定的需要和目的,是心理原因与社会环境因素共同诱发作用的结果。
再如由于采用饥饿式低价营销战略,小米手机今年春节期间接连出现抢购风,据报道,10万部小米手机,仅仅三个半小时就告售罄。
由于大量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刷新小米官网,一度造成官方无法打开,该机火热的程度堪比春运的火车票。
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差异和情景变化,经济行为主体的目的亦会产生变化,甚至背离初始目的或者产生在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非理性行为,呈现出时空方位不确定性和活动的无秩序性。
例如,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显示,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2011年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但不可否认,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是一个非理性的消费市场,受到种种心理原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非理性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忽略了汽车的本质是一种交通运输工具,而把诸如身份、财富和地位等社会因素赋予汽车身上;消费者在购车时,不计汽车性能如何,只要尺寸够大就好;不管配置是否所需、匹配是否合理,只要功能够多、够全就好;盲目追涨追品牌,面对经销商的加价销售行为,不是理性地去抵制,而是义无返顾地去追涨;不根据自己的购买力和实际需要,盲目地拔高消费,在购车时追求所谓一步到位,忽略了高昂的养车费用;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汽车知识相对贫乏,汽车文化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消费者缺乏基本的汽车消费常识……而这,正是造成中国汽车消费非理性的根源。
4、非理性消费行为呈现出目的性与冲动性。
需要是个体动机产生的基础,消费个体的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相结合。
消费个体的需要具有一定目标和方向,对个体产生消费驱力,这种消费驱力在碰到适宜诱因的情况下(如营销手段、社会跟风等)产生动机,指向行为活动的目标,通过做出消费决策满足需要,从而导致了非理性消费行为呈现出很强的目的性与冲动性。
三、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措施由上述对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地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针对以上情况,要对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
第一,大力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追求日渐丰富,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将缩小供需差距,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第二,提高国民素质,形成健康的消费观。
国家相关部门要把提高国民素质、引导健康消费观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做,同时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合力配合来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消费市场,。
第三,加强供应商的企业诚信建设。
非理性行为往往是可以预期的,产品服务供应商可以利用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获取利益。
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和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对供应商的商业行为进行监管,以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
产品供应商应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法规意识,规范自身市场行为,多开展诚信活动,营造诚信环境,形成诚信文化,这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达到供需双方“共赢”。
第四,正确引导媒体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媒体的受众是广大民众,媒体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较其它促销方式来说更加迅速,对消费者消费决策产生影响更为直接,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因此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加以规范媒体报道的公正,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呼吁媒体加强其公性力,这有利于减少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1)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2)王官诚.个体非理性经济行为的心理透析[J].经济纵横,2008 ,(9).(3)吕显涛.面向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