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广东地区建筑勘察报告样板
目录一、文字部分1前言 (1)1.1 工程概况 (1)1.2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与任务要求 (1)1.3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 (2)1.4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2)1.5 几点说明 (2)2自然地理概况 (3)2.1 场地位置 (3)2.2 地形地貌 (3)2.3 气候气象条件 (3)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3.1 区域地质构造 (3)3.2 地层岩性 (4)3.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4)3.4 地震效应 (4)3.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5)3.6 水文地质条件 (6)3.7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及参数选用 (7)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7)4.1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及不良地质作用评价 (7)4.2 工程环境条件评价 (7)4.3 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价 (8)4.4 岩土工程力学指标建议值 (8)4.5 各地层岩土性能评价 (8)4.6基础型式及持力层选择 (9)4.7桩基础设计参数建议值 (9)4.8沉桩可行性分析 (10)4.9桩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设计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10)4.10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 (10)4.11 抗浮设计 (11)5结论与建议 .............................................. 11二、附图表部分三、附件1前言1.1 工程概况受xxxxxxxx委托,拟建xxxxxxxx小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任务由xx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司”)承担。
按照xxxxxxxx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所提出的《详细勘察技术要求》,我司于2019年3月23日~2019年4月1日对xxxxxxxx小学建设工程拟建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xxxxxxxx小学建设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文体中心地块,拟建项目位置详见图1,规划用地面积24124m2。
场地整平标高(室外地坪标高)±0.00m相当1985国家高程基准3.08m。
广佛线地铁1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期)
广佛线1标季华园站~同济路站~祖庙站盾构区间第四次补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二○○九年三月广佛线1标季华园站~同济路站~祖庙站盾构区间第四次补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项目经理:程明明报告编写:汪令明报告审核:温京总工程师:黄以光总经理:黄奕芳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二○○九年三月目录1 概述 (1)任务依据 (1)工程概况 (1)勘察目的和要求 (1)2 勘察工作布置 (1)勘察依据 (1)勘察钻孔布置和编号 (1)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2)有关说明 (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地形与地貌特征 (3)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3)岩土分界线 (4)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4)4 水文地质条件 (5)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 (5)地下水的腐蚀性 (6)5 土石方可挖性分级和隧道围岩分类 (6)6 隧道洞身经过围岩类别 (6)隧道洞身主要围岩类别 (6)隧道洞身岩石抗压强度 (6)7 施工勘察建议 (7)附表1、钻孔数据一览表………………………………………………………………………1张2、土工试验统计表………………………………………………………………………1张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张4、标准贯入试验方法判别砂土地震液化情况表………………………………………1张附图1、图例……………………………………………………………………………………1张2、钻孔平面布置图……………………………………………………………………3张3、工程地质线路纵断面图……………………………………………………………6张4、钻孔柱状图…………………………………………………………………………14孔5、土工试验报告…………………………………………………………………………1张6、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1张7、岩芯照片1 概述任务依据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工程招投标,承担了广佛线1标段【魁奇路站~祖庙站盾构区间】工程施工任务。
铁四院 铁路勘察报告 正文
1.概述1.1工程概况拟建下西坑大桥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境内,桥址区域多辟为农田及居民区,两侧桥台位于丘坡上,丘坡地势较缓,自然坡度约10~15°,植被发育。
桥梁起止里程为DK787+930.27~DK788+172.88,全长242.61m,中心里程为DK788+067.94。
桥式布置为:1-24.6m简支梁+2-32.6m 简支梁+1-24.6m简支梁,交通较便利。
1.2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在分析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测绘、利用杭长客运专线定测阶段钻探、室内试验等资料,详细查明桥位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特殊地质现象,经资料整理、分析,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提出桥梁基础类型估算的地质参数。
其主要技术要求为:1.2.1详细查明桥址地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初步查明墩台范围内有无软弱夹层,提供基础稳定性评价及处理意见。
1.2.2详细查明土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性质、结构特征、厚度、密实度、潮湿程度及下伏基岩面的形态等,详细查明基岩面的风化程度及分带情况。
1.2.3详细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岩土的性质和分布范围及对墩台稳定性的影响,提供工程措施建议。
1.2.4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定量评价,提出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
1.2.5详细查明桥址区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的性质、埋藏条件,提出水质评价。
1.3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1.3.1勘察依据本桥位区工程地质勘察执行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10025-200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关于发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40号)院颁《铁路勘察细则第四篇》及铁建设[2004]148号文“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40号文“关于发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整理)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
**Ⅳ号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概况**Ⅲ号隧道位于**省**县杨家庄乡**火车站西侧,为连拱隧道。
进口桩号K47+056,出口桩号K47+230;隧道长174m。
属短隧道。
隧道勘察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明了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1。
表1勘察工作量汇总表二、自然地理概况(一)交通隧道东侧坡脚,约100m外为铁路及108国道,以东100m余为**火车站。
交通十分方便。
(二)气象隧道所处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山地的影响,湿度有所增高。
据地方县志统计资料,**县城多年平均气温为7.4o C,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9.1o C,极端最低气温-30.6o C(1966.2.22),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o C,极端最高气温38.3 o C(1961.6.20)。
地面温度,年平均9.8o C,一月最低,平均温度-9.4o C,6-7月份最高,平均温度26.1o C。
据杨家川站资料(1958年~198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636.3毫米,春季67.9mm,占全年11%,夏季457.1mm,占全年72%,秋季97.4mm,占全年15%,冬季13.9mm,占全年2%,因此,夏季多发生暴雨造成灾害,特别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是暴雨集中期,施工时应注意防洪。
三、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隧址区位于**山中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向,山体陡峭,隧道进出口端地形坡度为30°~45°,基岩裸露。
植被覆盖较差,多为杂草及零星灌木。
隧道中间发育浅冲沟,堆积3~6m碎石土。
地面海拔高程界于766~810m之间,相对高差近54m。
隧道最大埋深37.1m。
(二)地层岩性根据物探揭露及工程地质测绘,隧址区除洞顶冲沟及出口坡脚堆积碎石土(Q4dl+c),及进出口沟谷堆积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外,其余均基岩裸露,岩性单一,地质结构简单。
基岩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γδ53),岩性为浅肉红色,浅灰~深灰色,中粗粒~中细粒不等粒花岗结构,局部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狮子洋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六
不良地质及特珠岩土 ................................................................................................................ 22 (一)不良地质评价 .................................................................................................................. 22 (二) 特殊岩土....................................................................................................................... 23
工程概况 ...................................................................................................................................... 5 (一)地理位置 ............................................................................................................................ 5 (二)隧道概况 ............................................................................................................................ 5 八
3-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界垭隧道工程地质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报告1、前言1.1 工程概况拟建的界垭隧道位于秭归县周坪界垭村,为秭归县周坪乡至聚集坊公路改建工程中路线穿越东西向山岭地带而建设。
隧道轴线呈直线型展布,隧道轴线走向方位角约152°,隧道进、出口与路基相接。
隧道按单线双向行车道设计,设计里程桩号为AK5+727~AK6+119,洞内纵坡1.9%,长度为392.0m。
隧道最大埋深约78.00m,属长隧道。
隧道进口端设计高程560.0m,出口端设计高程570.10m。
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为了保证边仰坡的稳定,尽量恢复洞口自然境观,洞口均设置一段明洞。
洞内设计灯光照明,自然通风。
隧道工程按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主要设计标准:⑴设计行车速度设计行车速度40km/h⑵隧道建筑限界主洞建筑限界(m)1.2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等技术规范、规定进行,主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⑴初步查明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动参数;⑵初步查明隧址区地质构造的类型、规模、形态特征,评价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⑶初步查明隧道围岩岩体的完整性、风化程度及围岩等级;⑷初步查明隧道进出口斜坡地带的地质结构、自然稳定状况、隧道施工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⑸初步查明隧道浅埋段覆盖层厚度、岩体的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稳定性;⑹初步查明地震情况,明确隧道区的基本烈度,并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等因素,提出抗震设计烈度及处理意见;⑺初步查明隧道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性质,评价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⑻初步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指标、围岩级别等设计必需的岩土工程参数;⑼初步查明岩溶、断裂、地表水体发育地段产生突水、突泥及塌方冒顶的可能性;⑽初步查明洞门基底的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⑾初步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涌水量。
某下穿铁路地道工程地质勘察的分析及应用
某下穿铁路地道工程地质勘察的分析及应用(广东省佛山地质局)本文通过对某下穿铁路地道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的分析,阐述了该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分析基坑开挖与支护,并分析了基础型式,提出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标签:铁路地道;工程地质;地下水;基坑;挡土桩;抗拔;描杆1 工程概况拟建的地道分为地道箱体和U型槽两部分,跨铁路的地道箱体的设计施工由铁路部门完成,U型槽宽度约12m,最大埋深为9m,初步拟定埋深的U型槽部分设置抗浮锚桩或抗拔锚杆。
2 地道区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1素填土:全场区分布,层厚1.80~7.10m,顶界标高2.30~4.99m。
灰黄色、灰色,以砂土为主,含碎石、岩块等。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20kPa,钻(冲)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 =40kPa,岩、土体与锚杆粘连强度特征值qs=20kPa。
○2粉质粘土:层厚2.60~5.40m,顶界标高-1.21~0.79m。
灰黄色、浅灰黄色,可塑。
含粉粒,土质均一性差。
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50kPa,钻(冲)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 =40kPa,岩、土体与锚杆粘连强度特征值qs=45kPa,搅拌桩桩周土侧阻力特征值的经验值qsi=12kPa。
○3细砂:局部分布。
层厚3.10~4.70m,顶界标高-0.99~-0.47m,灰黄色、浅灰黄色,稍密,饱和。
分选性差,多含中砂,含泥质。
下部渐变为中砂。
fao=140kPa,qik =35kPa,qs=40kPa,qsi=15kPa。
○4淤泥、淤泥质土:厚度变化较大,层厚3.70~15.50m,顶界标高-5.69~0.77m。
深灰色、灰色。
流塑。
粘滑,污手,局部含粉砂,具缩孔现象。
fao=60kPa,qik =20kPa,qs=15kPa,qsi=5kPa。
○5粉质粘土:层厚1.00~4.60m,顶界标高-13.00~-9.39m。
浅灰色、浅灰白色,可塑,粘性强,局部相变为粉土。
(整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程序及地质选线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程序及地质选线一、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程序一般按勘察准备、地质调绘、勘探、测试、原始资料整理及图件编制五个作业程序进行。
(一)勘察准备:包括以下内容1接受生产任务,学习和掌握任务书的各项要求2搜集研究既有地质资料及有关规范、细则;进行遥感资料判释3拟定勘察大纲,制定统一技术要求4人员、机具、材料的配备(二)地质调绘1、现场踏勘,概略了解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交通人文等情况2、现场实测地层剖面,统一认识,确定标志层,为分组填图打下基础3、地质调绘1)调查、测绘的方法一般应在遥感图象判释的基础上,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由宏观到微观,微观推广至宏观的调查方法,沿导线、中线左右蛇行穿越;做好地质观测点的选择:包括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点、不良地质等做成观测点卡片;观测路线的记录。
地质观测路线记录是野外地质现象的综合反映,是整理成果资料的主要依据,应按里程顺序将看到的一切地质现象记录下来,每天调查终了,或一个地质地貌单元调查结束,应作总结性的记录描述2)外业填图掌握地质的布置密度(包括地质观测点、勘探点、原位测试点等,按地形地质的复杂程度,所填地质图比例尺的大小,测绘的目的及要求确定,总的原则是对铁路工程有较大影响的地质现象和地质界线都要有地质点为依据。
一般地,比例尺≥1/2000,地质点间距不大于10cm,比例尺<1/2000,地质点间距不大于5cm;工点纵横断面上的地质点间距10~20cm,结构面产状间距200~300m)。
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填图方法一般根据地形地物用目测法进行,或以导线、中线为控制,用罗盘仪交会法进行,以及采用小型GPS,重要的地质点线用经纬仪及GPS实测;观测点位精度在地形图上点绘的误差为±2mm,高程误差不超过1/2等高距等;观测路线宜垂岩层走向、构造线、地貌变化显著,沿河谷、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测绘点宜布置在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不整合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井、泉、岩溶水点,各种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处等。
隧道的勘察
2.2.2 调查与测绘
(3)工程地质测绘 1) 野外测绘方法 (a)标测方法 (b)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 (c)隧道工程地质测绘的路线法,反应调查结果
调查与测绘要弄清楚什么问题?
2.2.2 调查与测绘
(3)工程地质测绘 2)有航摄资料的方法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辐射(发射、吸收、反射)的 理论,应用各种光学、电子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探测 和识别综合技术,可用于工程地质调查测绘。
初步勘察:
收集资料
取得隧道所在位置的初步总平面布置 地形图及有关工程性质,规模的文件 初勘工作的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技 术可行的最优隧道位置方案 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始资料,包括调查、 测绘、勘探、试验等资料
初步 勘察
工程地质选 定隧道线位 初步勘察 资料整理
详细勘察:
目的
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 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在初勘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隧道沿线 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规模、大小范围 (1)前期的准备工作; (2)沿线地质勘察; (3)试验; (4)资料整理; (5)编写详勘报告
工程经验;施工条件;施工方法
隧道勘察的三个阶段 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 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 地质勘察 水文勘察 建筑环境评价
2.3 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
一、挖探: 2~3米
二、简易钻探:3~10米
三、钻探:冲击钻、回转钻等 四、地球物理勘探
一、 挖探 trial pits
优点:
直观, 取原状样 缺点: 一般3~4m, 地下水以下危险
2.1 隧道勘察的三个阶段
隧道勘察阶段的划分与公路设计阶段相适应, 一般分为: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预可行性 研究 可行性 研究勘 察 工程可行 性研究 桥隧可行性 研究现状 侧重于是收集与研究已有的 文献资料 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踏勘,实地调查,大致 查明地质情况 人民盼望已久,居于形式偏多
华南某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浅析
华南某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浅析武君【摘要】在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勘察,对华南某山区铁路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后期设计及施工建议.【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3(039)006【总页数】4页(P45-47,69)【关键词】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作者】武君【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2.1+11 概述该隧道位于广东省西部山区,隧道总长5.4 km,为深埋隧道,最大埋深465 m。
该隧道位于中低山区,沟谷发育,地形起伏大,植被茂密,山坡自然坡度20°~50°,坡面多种植杉树及桉树,进出口部分地段已开垦为果园,最大相对高差502 m。
本区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4~9月降水集中。
据云浮市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21.5 ℃,极端最高气温39.1 ℃,极端最低气温-1.3 ℃,年平均降水量1 598 mm,年最大降水量2 138.8 mm,年最小降水量881 mm,年平均蒸发量1 442.4 mm,年最大蒸发量1 685.8 mm。
年平均风速1.2 m/s(主导风向NE10°),最大定时风速17.3 m/s,最大瞬时风速23.3 m/s;本区无霜冻期。
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0.05 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35 s。
2 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钻探揭示的岩性判断,该隧道穿过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层、石炭系下统页岩,奥陶系中下统千枚岩、石英砂岩、页岩和砂岩及燕山期花岗斑岩。
综合物探解析,区域地质资料,调绘资料及钻探、试验资料分析,本隧道穿过9条断层,均为北东向。
其中:F1为清水塘断层、逆断层,F2为佛子前断层,F4为悦城断层、正断层,F9为都骑断层、正断层,F3、F5、F6、F7、F8为次生断裂。
(完整word)广州某高层建筑详细勘察报告
目录1. 前言 (1)1.1. 工程概况 (1)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1.3. 勘察目的要求 (1)1.4. 勘察方法和勘探点的布置 (1)1.5. 勘察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情况 (2)1.6. 执行规范及依据 (3)2.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3)2.1. 工程所在地理位置 (3)2.2. 场地地形及地貌 (3)3. 区域地质构造简况、区域气候特征 (3)3.1. 区域地质构造简况 (3)3.2. 区域气候特征 (3)4. 场地岩土分层及特征 (4)5. 水文地质条件简况 (6)5.1. 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 (6)5.1.1. 地下水位及其变化 (6)5.1.2. 地下水类型 (7)5.1.3.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7)5.1.4. 基坑涌水量预测 (7)5.2. 土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8)5.2.1. 土和水质分析 (8)5.2.2. 环境类型 (8)5.2.3.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8)6. 岩土性质指标 (8)6.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方法 (8)6.2. 岩土参数统计值及建议值 (9)6.2.1. 土工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 (9)6.2.2. 标贯成果分层统计表 (9)6.2.3. 各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表 (10)7. 地震效应 (10)7.1. 场地抗震地段类别划分 (10)7.2. 场地类别 (10)7.3. 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特征周期值 (11)8. 场地稳定性评价 (11)8.1. 场地稳定性评价 (11)8.1.1. 特殊岩土及不利地形地貌发育状况 (11)8.1.2. 断层发育情况及活动性评价 (11)8.1.3. 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变异性评价 (11)8.2. 地基适宜性评价 (11)9. 基础建议及参数 (11)9.1. 基础方案 (11)9.2. 地基参数 (12)9.3. 关于基坑开挖和支护 (12)9.4. 提请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13)10. 结论 (14)10.1. 场地稳定性及对建设工程的适宜性 (14)10.2. 地震效应结论 (14)10.3. 水(土)对建材腐蚀性及防水抗浮设计水位 (14)10.4. 推荐持力层及承载力和相关岩土力学指标 (14)10.5. 建议的地基方案 (14)附图、附表名称数量1、图例 1 张2、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 1 张3、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 张4、工程地质剖面图7 张5、钻孔柱状图22 张6、土工试验报告 2 张7、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2 张8、工程水简项分析报告 2 张9、土腐蚀性试验报告 1 张10、岩(土)芯彩色照片91 张1. 前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地下5层,地上33层,设计地下室底板板面绝对标高为-10.95m。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1 概述1.1 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行政区域属于崇左市大新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45′∼107°09′,北纬22°36′∼22°56′,拟建项目路线起于大新县雷平乡,与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相接,经勘圩、排塘、硕龙至下雷,路线全长约60Km,附加硕龙支线3.7 Km。
本项目于二○○七年五月至二○○七年七月进行了现场勘察,并于二○○七年七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1.2.1 勘察目的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确定公路路线、工程构造物位置及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1.2.2 主要任务(1)查明拟建项目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场地要素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查明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地质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测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的变形和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定量评价。
(3)查明各隧道隧址区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条件,为各方案的比选论证及隧道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4)查明场地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性质、提供防治设计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
(5)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并对大型公路工程建筑物场地进行必要的地震烈度鉴定或地震安全性评价。
(6)提供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1.2.3 工作依据1.2.3.1 规范、规程及技术资料(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51-9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措施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措施岩溶是铁路工程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性最强的地质,在铁路工程施工中,针对岩溶地区要采取勘察的方式,避免影响铁路工程的质量,确保岩溶地区的地质,能够达到铁路工程的荷载标准,以此来提高铁路工程的性能和质量,规避岩溶地区的工程风险。
本文主要探讨岩溶地区铁路工程的地质勘察措施。
我国岩溶地质的分布非常广,而且我国地质具备岩溶发育的条件,促使岩溶地区的范围非常广,增加了铁路项目的工程压力,潜在很大的风险。
铁路工程方面,要监督好岩溶地区,考虑到此类地质的破坏性,应该采用勘察的方法。
把控岩溶地质中的铁路建设,用于提高铁路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性。
一、铁路工程岩溶地区的勘察需求铁路工程施工中,岩溶环境经常遇到,岩溶具有可溶性的特征,主要由岩石的化学成分决定,具有很明显的透水性,此类地质无法支撑铁路施工及运营的荷载。
虽然岩石可溶性很强,但是可以通过勘察的方法,提供有效的处理措施,一来提高岩溶地质的稳固性,二来加强岩溶地区的承载荷载,确保铁路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影响铁路工程的后期运营。
岩溶地区对铁路工程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常见的危害有:岩溶水涌入到铁路工程的地基、隧道、基坑内,冲击原有的土层,引起土层沉陷、变形,无法保障铁路施工的安全性;岩溶地区中的填充物,导致铁路隧道潜在坍塌、滑坡的风险,导致铁路工程的岩体环境不稳定,容易引起倾倒。
岩溶涌水、坍塌,是铁路工程中危险性较强的风险,因此,必须采用勘察的方法,掌握岩溶地区的具体状态,提前规划好治理的方法,最大程度的提升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全面控制岩溶地质。
二、岩溶地区铁路工程勘察的方法铁路工程岩溶地区,勘察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主要分为岩溶地区地质勘察以及综合勘察的方法,分析如下:1、地质勘察铁路工程中遇到的岩溶地质,不同的地貌特征,会反馈出岩溶的发育状态,表明铁路工程中的石芽、溶槽等地质,还要勘察出地下水的水流状态。
一般情况下,岩溶地区的初期发育阶段,表现为溶蚀裂缝、孤立管道等,此岩溶的地下水,基本是孤立管状的水流,岩溶地区的发展后期,体现出石林、洼地,此阶段的地下水,呈现出网状系统,为网状水流,在地下水面表现出统一的流向。
鹅步岭隧道报告
阳江至云浮高速公路阳江至阳春段补充勘察鹅步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前言1.1 工程概况拟建鹅步岭隧道位于广东省阳春市鹅步岭一带,设计为分离式隧道,洞室净空2-11.0×5.0m,起讫桩号左线ZK50+245~ZK52+715,长2470m;右线YK50+235~YK52+730,长2495m,呈3310~3450方向展布;进洞口设计标高左线48.57m、右线48.4m,出洞口设计标高左线44.97m、右线43.82m;隧道最大埋深约280m,属长深埋隧道。
隧道进出口位置均无公路可达,交通较为不便。
1.2 勘察依据及技术要求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依据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等技术规范、规定执行,具体技术要求如下:1、补充查明隧道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构造特征;2、补充查明隧道区各类构造的类型、几何要素、岩石风化程度、规模及影响范围;3、补充查明隧道区含水层、隔水层性质等水文地质条件,判明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腐蚀性和洞身各段涌水量大小;4、补充查明隧道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划分隧道围岩分级,对各级围岩进行岩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评价;5、对隧道进行综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价。
1.3 勘察工作根据设计要求,于2008年12月24日~2009年1月16日采用钻探、地质调绘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对隧道区进行了工程地质补充勘察工作,共完成钻孔448.80m/6个。
本次勘察充分利用初详勘成果资料。
完成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2 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山丘叠起,较为连续,自然坡度较陡,边坡切割较深。
山上植被较为发育,多以松树和各种灌木为主。
线路段最高标高在ZK51+060,高337m,最低标高在隧道出口,约48m,相对高差289m。
龙贯山隧道隧道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隧道区地表水主要为河流、湖泊和水 库等,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
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 四系孔隙水,水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 较大。
03
水质
地表水水质较好,地下水水质一般, 需要进行水质处理。
.1 地表水分析
地表水体类型
隧道区地表水体主要为河流、湖 泊和水库等。
水量
不同水体水量差异较大,受季节 和气候影响较大。
主要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方法包括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在龙贯山隧道工程中,主要采用了 重力勘探和地震勘探两种方法。
成果和结论
通过重力勘探和地震勘探,探明了龙 贯山隧道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 界面、岩性及埋藏物等,为隧道工程 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勘探
目的和内容
调查背景
龙贯山隧道工程是连接城市和 山区的关键交通要道
隧道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和生 态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详细
的地质调查
工程地质调查是隧道工程建设 的重要环节,可为工程设计提 供科学依据,保障工程的顺利
实施和安全可靠性
02
地质调查内容
工程地质
岩石类型与分布
01
对隧道工程所在区域的岩石类型进行调查,包括岩浆岩、沉积
主要方法
成果和结论
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利用地球化学原 理和方法,通过研究地质体中的化学 元素含量及分布规律来探查矿产、地 质构造、地层及古环境等地质问题的 方法
地球化学勘探主要方法包括岩石地球 化学测量、水化学测量、气体地球化 学测量和古地磁学测量等。在龙贯山 隧道工程中,主要采用了岩石地球化 学测量和水化学测量两种方法。
环境地质条件
对隧道所在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 进行评估,为隧道工程设计提供 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单位: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交时间年10月目录一、概况 (1)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三、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层特征 (3)(一)区域地质构造 (3)(二)工程地层特征 (3)四、水文地质条件 (5)(一)水文地质条件 (5)(二)水文地质试验 (5)(三)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 (6)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 (8)(一)岩石力学性质 (8)(二)工程地质评价 (8)六、综合测井测试 (10)七、封孔情况 (13)八、结论 (13)附图、附表图号顺序号比例尺1 1-1 区域地质图1:2000002 2-1 SSZ-6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1:10003 3-1 抽水试验曲线图1、图24 4-1 综合测井成果图附表:附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报告附表:岩石鉴定报告附表:水质检验报告其它:岩芯照片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评隧道SSZ-6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一、概况黄竹坪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境内,设计钻孔SSZ-6,里程为DK320+700右15m处。
为查明隧道沿线两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院特委托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南广铁路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深孔的钻探任务。
我公司受理业务后,迅速组织精干的技术人员、设备物质及资金,采用XY-300型钻机,于2008年7月23日进场,设备安装调试后于2008年8月3日至2008年8月11日完成钻探任务(终孔深度为150.0m),尔后又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及岩、水样的采取送验和电测井工作,直至2008年8月21日全部竣工,历时30天,共完成如下工作量(见表1、表2)钻探施工期间,我公司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勘察规程》(TB10049-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钻探规程》等规程规范施工,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岩、水样的室内测试工作均由湖南省工程勘察院中心实验室测试。
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提交了岩、水样的测试报告。
完成工作量表(表1)SSZ-6孔岩样、水样化验统计表表(2)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深孔,里程为DK320+700右15 m处,该孔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境内,属西江流域(中游),其钻孔座标经距:X=489545.98,纬距:Y=555669.96,孔口标高+214.97m,地表大部岩层裸露,区段地形最高标高+813m(大历山),最低标高为西江(流域)2005年6月23日西江梧州站水位26.75m,流量53000m3/s;西江高要站水位12.34m,流量54700m3/s。
沟谷深切,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20.9℃,湿度适宜,四季分明,环境优美。
三、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层特征(一)区域地质构造区内位于云开隆起带,自基底形成之后,经历了自晋宁期以来的长期而复杂的变质演化历史,于加里东期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或穹隆构造,奠定了云开隆起区的基本结构格局。
地层走向北西—南东。
(二)工程地层特征根据1∶200000地质图(罗定幅)C—D剖面图,自北西—东南由老至新依次出露地层为下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O)、志留系(S),上古生代泥盆系(D)、石炭系(C),中生代三迭—侏罗系(T-J)、白垩系(K),新生代第三系(E)、第四系(Q)等地层。
据钻探结果,本孔自上而下出露地层为志留系(S)等地层(见SSZ-6地质柱状图图1),现分述如下:1、志留系(S)(1)泥质页岩(0.0-8.0m):浅灰色(W3),矿物成分为高岭石,朦脱石,长石,具页状层理,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采取率为80%,RQD=20%。
(2)砂质页岩(8.0-19.0m):褐黄色(W3),中厚层状,矿物成分以长石为主,钙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采取率75%,RQD=21%。
(3)千枚岩(19.0-20.8m):深灰色(W2),矿物成分为云母,长石,石英,绿泥石,局部有少量白色石英脉,千枚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采取率78%,RQD=17%。
(4)千枚岩(20.8-38.3m):浅灰色(W2),矿物成分为云母,长石,石英,绿泥石等,千枚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短柱状,采取率70-90%,RQD=31-76%。
(岩芯在34.0-34.2m处取样化验,其饱和平均抗压强度为46.11MPa,其烘干平均抗压强度为54.947MPa)。
(5)千枚岩(38.3-51.0m):深灰色(W2),矿物成分为云母,长石,石英,绿泥石等,千枚状构造,局部有少量长石,石英脉,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短柱状,节长0.003-0.055m,采取率70-80%,RQD=27-74%。
(深度42.10m处取水样化验PH=7.4,侵蚀性CO2为1.34,该水样无侵蚀性。
)(6)变质砂岩(51.0-124.3m):(W2),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断口见斑点状黄铁矿,岩芯在63.0-64.0m,65.0-70.0 m,78.8-82.8 m,91.5-92.8m处裂隙发育,其余地段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短-长柱状,节长0.002-0.07m,采取率75-85%,RQD=12-80%。
(岩芯在54.3-55.5m处取岩石鉴定磨片定名为硅化碳酸盐化细粒石英砂岩。
)(7)砂岩(124.30-150.0m):深灰色(W2)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含黄铁矿,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长柱状,节长0.07-0.8m,采取率:85-91%,RQD=61-90%。
(岩芯在125.0-145.0m处取岩石鉴定磨片定名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含粉砂绢云板岩。
深度在123.20m处取水样化验PH=7.2,侵蚀性CO2为2.01,该水无侵蚀性。
)四、水文地质条件(一)水文地质条件本孔位于西江水系西南侧,属构造剥蚀切割中低山地形,钻孔标高214.97m,地表地层为砂质页岩、砂岩风化层,其浅部砂岩为强风化层。
地形构造剥蚀切割沟谷较强烈,大气降水沿沟谷渗入,地下水沿岩层裂隙低洼处风化裂隙带迳流,在沟谷低洼处排出地表,场地为地下水流场的天然补给迳流区。
经水质化验结果,地下水水质为HCO3--Na++K+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二)水文地质试验根据钻探揭露地层,钻孔岩芯编录,浅部裂隙较发育,以下岩芯较完整,裂隙不甚发育,深度在38.3m以下裂隙发育程度有所减弱,通过静止水位观测,测定静止水位标高为+211.05m(水位3.95m),岩溶裂隙发育段厚度62.1m为强含水层段。
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雨沿岩溶裂隙渗入水,依据本孔水文地质特征,特采用深井潜水泵(水泵型号:100JD1.5-134/25-2.5)为抽水试验设备,该潜水泵最大扬程180m,流量3.6m3/h,含水层类型为承压水完整井。
本孔抽水试验为三次降深,涌水量-水位降深、单位涌水量-水位降深,见抽水试验曲线图1、图2 。
单孔渗透系数(K)、影响半径(R)其计算公式如下:K=(0.366Q/MS w)×(lgR/r w )R=10S W K式中:K——钻孔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孔实测流量,Q=12.7m3/d (第一次抽水流量) r w——抽水孔出水半径,r w=0.055mS w——抽水孔水位降深,S w=126.05mH——含水层厚度,H=62.1mR——影响半径m经计算单孔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为2.747×10-3m/d,钻孔最大影响半径为37.0m。
抽水试验成果见表3。
(三)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根据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结合水文地质试验及物探测井成果,该孔裂隙在浅部垂直向上浅部发育,深度在38.30m以下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岩溶裂隙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岩石质量RQD指数增加,电测井岩溶裂隙较发育。
抽水试验成果表(表3).................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一)岩石力学性质根据湖南省工程勘察院中心实验室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报告其统计值见表4。
SSZ-6孔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表4)(二)工程地质评价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有关铁路隧道围岩分类方法,结合本工程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本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
具体围岩分级情况及围岩性质见表5、表6。
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表5)黄竹坪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表6)六、综合测井测试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综合测井工作所采用的测试方法有:电阻率、声波波速、岩石密度、井径、井温、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及扩散发水文测井。
1、SSZ-6孔测井分层和综合测井解释成果是SSZ-6孔测井曲线综合解释成果图(物探综合测井报告)。
钻孔岩性物性统计见表7。
2、资料解释:通过对SSZ-6钻孔测井各参数的综合分析,并参考岩芯鉴定结果后以为,本钻孔可划分为7个岩段,每个岩段的物性参数统计结果见《SSZ-6钻孔各岩段物性参数统计表》,其中21.3米以上为套管,21.3米以上测量数据无地质意义。
下面分别对各岩段解释如下:1.21.3~38.8米为碎石土,该段井径扩大,密度减小,电阻率、波速、密度等曲线变化大为碎石土的不均匀性造成。
值得指出的是该段从岩石波速上看,岩石波速大于3.0km/s,属于强风化、破碎的基岩,不属于碎石土,可能岩性鉴定错误。
2.38.8~45.2米为角砾状千枚岩,其电阻率、波速、密度均较高,局部密度减小,该段岩石基本完整。
3.45.2~112.5米为变质砂岩,该段电阻率较低,波速、密度曲线变化平缓,局部有井径变大的现象,整体上此段岩石基本完整,部分地段裂隙较发育。
4. 112.5~117.5米为变质砂岩,电阻率、波速、密度均较高,电阻率、密度起伏变化较大,该段岩石基本完整。
5. 117.5~124.2米为变质砂岩,其电阻率、波速、密度较高,岩石裂隙较发育。
6. 124.2~137.5米为砂岩,电阻率、波速、岩石密度较低,岩石裂隙较发育。
7.137.5~200米为砂岩,电阻率、波速、密度均较高,该段岩石完整。
SSZ-3钻孔岩性物性统计表(表7)3、隧道洞身高程范围(深度:125.0-145.0m)磨片定名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含粉砂绢云板岩,各测井曲线反映明显。
物探曲线反映在124.2-137.5m处其电阻率、波速、密度较低,岩石裂隙较发育。
其电阻率平均值:889ΩM;声波波速平均值:5.27km/s;岩石密度平均值:2.58g/cm3,自然伽玛平均值14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