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下
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5e4c6de2cc58bd63186bdac.png)
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0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第 1 -2周课程表第 3-4 周小鸟的“家”第 5-6周立纸花第 7-8 周液晶电视第 9-10周松鼠宫灯第11-12周磁悬浮列车第13-14周卡车第15-16周面具第 17-18周小熊帽饰第 19-20周猪形储蓄罐第一课《课程表》一、教学要求: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
二、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三、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四、教学时间:1 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9d42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5.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含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其价值。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常见劳动工具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扫把、拖把、剪刀等基本劳动工具。
2. 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技巧。
【教学活动】1. 展示:教师展示各种劳动工具,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
2. 讲解:教师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劳动工具的使用,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学习劳动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技巧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整理、打扫、清洗等基本劳动技巧。
2. 劳动技巧的掌握: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这些劳动技巧。
【教学活动】1. 讲解:教师讲解基本的劳动技巧,如整理、打扫、清洗等。
2.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劳动技巧,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运用所学的劳动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良好劳动习惯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1b4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a.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2. 通过实例展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作业:1. 调查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应用实例。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演示安全操作规范。
作业:1. 列举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劳动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术。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日常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理床铺、衣物。
2. 扫地、拖地。
教学活动:1. 示范讲解整理床铺、衣物的方法。
2. 分组进行扫地、拖地实践操作。
作业:1. 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整理床铺、衣物的任务。
第四章:简单的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制作简单的纸质手工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剪刀、胶水的使用方法。
2. 示范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作业:1.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尝试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第五章:植物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种植的步骤。
2. 植物的养护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植物种植的步骤。
2. 示范植物的养护方法。
作业:1. 选择一种适合在家养的植物,按照所学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护。
第六章:环保意识与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8d4b0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a.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作用。
3.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劳动与技术。
2.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动手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 示范:老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技能。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创新的意义。
2. 创新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
2.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章:提高劳动与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价值。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2. 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活动:2. 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e69c3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4.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导入: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主体:讲解不同行业的劳动特点,展示劳动成果。
总结:强调劳动光荣,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心态。
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场景。
主体:教授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总结: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 第三课时:动手实践,制作手工艺品导入:展示手工制作的视频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体:分组进行手工艺品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结:展示作品,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第四课时: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导入: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主体:教授时间管理的方法,如制定计划、设闹钟等。
5. 第五课时:团队合作,进行集体劳动导入:讲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主体:分组进行集体劳动,如校园环境美化、教室布置等。
总结: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体验劳动的乐趣。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团队协作:在集体劳动环节,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评价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制作手工艺品等环节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 劳动工具:准备相应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手工艺品材料:为学生提供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4. 视频资料:收集与劳动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fd8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03.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技术》中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生活中的简单技术原理,探索身边常见物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制作原理和步骤,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活中简单技术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实物展示、教学视频、制作材料等。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技术产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产品是如何制作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制作一个简单的纸飞机为例,讲解其制作原理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技术产品,讨论其制作原理和步骤,并动手实践。
4. 小组分享与交流(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技术》2. 制作原理和步骤:a. 观察生活,发现问题b. 思考解决方案,确定制作目标c. 动手实践,不断完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生活中的技术”为主题,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物品,了解其制作原理和步骤,并动手制作一个简易模型。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作业报告,内容包括:所选物品的名称、制作原理、步骤、制作过程心得体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活中简单技术的制作原理和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aa27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4.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习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劳动。
3. 学习种植植物、养护花草等田园劳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向学生介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劳动技能。
2. 采用示范法,演示劳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盆栽等。
2. 准备劳动场地,如教室、走廊、花园等。
3. 准备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
4.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2. 教学新知识:介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物品等。
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劳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劳动工具,注意卫生等。
4. 学生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劳动兴趣,尽量使劳动过程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避免发生意外。
八、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劳动的完成度、质量、速度等。
2. 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团结协作、安全意识、积极性等。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f4e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1.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烹饪简单食物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独立的品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打扫卫生1. 学习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的打扫卫生技能。
2. 培养学生自觉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
第二课时:学习整理物品1. 学习整理书桌、衣柜、书包等物品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有序整理物品的能力,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第三课时:学习烹饪简单食物1. 学习制作简单的早餐,如煎鸡蛋、煮面条等。
2. 培养学生独立烹饪食物的能力,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学习缝补衣物1. 学习基本的缝补技能,如缝补破损的衣物。
2. 培养学生自理衣物的能力,减少浪费。
第五课时:学习种植植物1. 学习基本的种植技能,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态度和价值观,鼓励积极正面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室内的打扫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2. 整理物品的收纳工具,如抽屉分隔器、挂钩等。
3. 烹饪工具,如煎锅、煮锅等。
4. 缝补衣物所需的针线、布料等。
5. 种植植物的种子、花盆、土壤等。
六、第六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1. 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编织等。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七、第七课时:学习环保知识1. 学习环保的基本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八、第八课时:学习交通安全知识1. 学习交通规则、安全标志等交通安全知识。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f11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1.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含义。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熟悉的劳动场景,引发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解释劳动与技术的含义,并强调其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等。
2.1 学习目标:2.2 教学内容: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经历,引发他们对良好劳动习惯的思考。
讲解良好劳动习惯的定义:解释良好劳动习惯的含义,并强调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分享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技巧,如制定计划、养成规律的劳动习惯等。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培养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3.2 教学内容: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基本家庭劳动技能的介绍和指导。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对家庭劳动的认识,引发他们对家庭劳动技能的兴趣。
讲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强调家庭劳动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示范和指导基本家庭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第四章:学校劳动技能培养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劳动技能。
4.2 教学内容: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基本学校劳动技能的介绍和指导。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对学校劳动的认识,引发他们对学校劳动技能的兴趣。
讲解学校劳动的重要性:强调学校劳动对学习环境维护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示范和指导基本学校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学校劳动技能,如打扫教室、整理书籍、维护校园环境等。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c11288b9d528ea81c77992.png)
《排气扇》一、教学目标: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事先做好一个排气扇、纸风车,做展示用,录音机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材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纸风车”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的呢?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干什么?2展示各种风车的图片提问:风车与电风扇有什么区别?3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
二、制作排气扇1、讲解制作步骤1) 剪下各部件2) 划线后切刻3) 粘合4) 将风叶放入箱体,并以竹棒代轴插入5) 粘上箱盖。
制作难点:(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要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
2、玩“排气扇”,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1、展出作品,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教学反思: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特点,每次操作比赛选几名上台表演,让多动手来促进动脑。
这种做法能激发全班学生来学劳技课。
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有位家长说:“学校现在开设的劳技课,不是我们以前学的农基课。
学习它,不仅不会影响孩子其它文化课,反而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纸盒造型》一、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1-2件废纸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3. 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包装盒。
四、教学过程:一、结合插图,揭示课题二、交流构想,按兴趣,爱好成立设计组。
1. 人们的手儿真巧,用这些被丢弃的废纸盒做出了这么精致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2. 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外型,说说自己的作品。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2451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c.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与技术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2.简单的劳动技能3.劳动安全与卫生4.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简单的劳动技能、劳动安全与卫生。
2.教学难点: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1)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2)讲解: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如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等。
(3)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劳动与技术知识。
2.第二课时:简单的劳动技能(1)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知识。
(2)讲解:介绍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扫地、擦桌子等。
(3)示范: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第三课时:劳动安全与卫生(1)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
(2)讲解:介绍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基本知识,如正确使用工具、注意环境卫生等。
(3)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安全与卫生经验。
4.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1)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2)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践活动。
(3)实践:指导学生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实践经验。
(1)回顾: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2b6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b.png)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书包、书桌、房间的方法。
2. 学习扫地、拖地、擦窗户的基本家务技能。
3. 学习折衣服、叠被子的技巧。
4. 学习如何摆放餐具、洗碗、整理厨房。
5. 学习种植花草、养护植物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劳动技能。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所学劳动技能。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并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书桌、房间等。
3.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定期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劳动技能。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制作简单的食物,如三明治、水果沙拉等。
2. 学习使用厨房电器,如微波炉、烤箱等。
3. 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如剪纸、编织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制作食物和手工艺品。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所学技能。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并示范制作三明治、水果沙拉的方法,使用微波炉、烤箱等厨房电器。
3.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f590f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a.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三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有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依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把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预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沟通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外形、制作材料等方面的状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自来做一个呢揭示课题。
二、探究讨论1、观看“金点子”中供应的四件范例作品。
讨论争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留意什么三、学学做做老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鼓舞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茶垫外形,并制作茶垫,老师巡察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将同学制作的茶垫按外形分类,然后从形状、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2.三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学目标: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激发同学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预备:每生若干纸绳、固体胶重点: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难点:自我创新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老师首先给同学放了一段海底的热带鱼的录像,接着让同学看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美丽的热带图片,同学看了之后立即就会喜爱上了。
二、老师展现作品并演示制作方法1、展现作品,比较鱼的不同2、演示制作方法三、同学实践,老师巡察指导四、同学作品展现(同学很感爱好,动手操作的欲望和学习的乐观性都很高。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178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1.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家的劳动情况。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教学活动:教授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3. 第三课时:学习制作简单的劳动工具教学活动: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4. 第四课时:学习劳动安全知识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安全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注重劳动安全。
5. 第五课时:进行劳动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如打扫教室、种植花草等。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三、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学习环保劳动教学活动:讲解环保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进行环保劳动。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环保劳动的能力。
7. 第七课时:学习服务性劳动教学活动:讲解服务性劳动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家的服务性劳动经验。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的积极性。
八、教学内容8. 第八课时:学习农作物种植教学活动:讲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知识,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种植。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学生农作物种植的实践操作能力。
9. 第九课时:学习家务劳动教学活动:讲解家务劳动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如洗衣服、做饭等。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高学生家务劳动的技能水平。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62b9a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2.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6篇】【篇1】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1、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手工工具。
知道的手工工具的名称及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量具。
2、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3、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的制作。
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
4、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样图,操作示意图。
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和制作作品。
能就作品设计和制作中的合理性,独特型及创造性作出简单评价。
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作品说明书和宣传材料。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本册书安排了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活动安排了《课程表》、《小剪刀》、《排气扇》三课学习内容。
《课程表》是学习运用抽拉技术制作活动的制玩具。
《小剪刀》、《排气扇》则是通过支点,轮轴的作用是制作的制玩具活动起来。
第二单元安排了《圆纸筒》,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立体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卷制而成。
本单元的实践活动不仅要帮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作出《小鸟的家》,还要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用圆纸筒制作其他物品,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审美情趣。
第三单元教学以“美化墙壁”为主题,安排了《立纸花》、《盛开的花》两课教学内容。
意在通过动手学习制作立纸花和纸浮雕翻船,帮助学生接触并初步了解浮雕艺术,提高手工制作技能,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6eea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4.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意义1.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定义。
分析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探讨劳动与技术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观看劳动与技术的实例视频,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总结并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学习目的: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劳动与技术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演示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练习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2.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场景和作用。
教师演示基本技能的操作,并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学意识3.1 学习目的:让学生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学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中的美学原理和法则。
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创作具有美学价值的技术作品。
3.3 教学活动:欣赏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学原理和法则。
教师展示创作技术作品的过程,并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并评价。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4.1 学习目的:让学生培养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分析劳动与技术创新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创新实践。
4.3 教学活动:观看劳动与技术创新的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总结并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实际应用5.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介绍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39a0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f.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劳动:了解劳动的种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习劳动技能:学习扫地、擦桌子、整理书包等基本劳动技能。
3. 实践劳动:分组进行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2. 示范法:演示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法:分组进行劳动实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劳动心得,分享劳动快乐。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桌椅排列整齐,准备劳动工具。
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劳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里的劳动经历,互相交流劳动的乐趣。
二、新课内容(10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的种类,如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等。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劳动场景,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
3. 学生观看示范视频,学习扫地、擦桌子、整理书包等基本劳动技能。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安排劳动任务。
2. 学生按照分工,进行劳动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交流自己的劳动心得,分享劳动快乐。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3. 学生表示回家后要帮助家长做家务,积极参与劳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家务劳动。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参与劳动的心得体会。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1da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7.png)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我们的双手2. 美丽的编织3. 有趣的木工4. 纸艺天地5. 瓶瓶罐罐变变变详细内容如下:1. 了解我们的双手:认识手的功能,学会保护双手,了解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双手特点。
2. 美丽的编织:学习编织技巧,完成简单的小作品。
3. 有趣的木工:认识木工工具,学习基本木工技能,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
4. 纸艺天地:学习折纸、剪纸、粘贴等技巧,创作有趣的纸艺作品。
5. 瓶瓶罐罐变变变:利用废旧瓶瓶罐罐进行创意制作,变废为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木工技能、纸艺技巧、瓶瓶罐罐创意制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示范作品、教学课件、木工工具、编织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废旧瓶瓶罐罐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木工工具、编织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废旧瓶瓶罐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各种劳动场景,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双手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了解我们的双手:讲解手的功能,学会保护双手。
(2)美丽的编织:教授编织技巧,学生动手实践。
(3)有趣的木工:介绍木工工具,学习基本木工技能。
(4)纸艺天地:学习折纸、剪纸、粘贴等技巧。
(5)瓶瓶罐罐变变变:利用废旧瓶瓶罐罐进行创意制作。
3. 例题讲解(1)编织:示范编织一个简单的手链。
(2)木工:示范制作一个小木船。
(3)纸艺:示范折一个纸飞机。
(4)瓶瓶罐罐创意制作:示范制作一个花瓶。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动手实践,完成相应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了解我们的双手2. 美丽的编织3. 有趣的木工4. 纸艺天地5. 瓶瓶罐罐变变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编织一个简单的手链。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f00c6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2.png)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电的来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
3、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制作多课件:城市夜景,语音教室,医院手术室,商场电梯,花卉喷灌,电子显示屏。
2、电的来源及发电方式的录像片。
3、拍摄一些家用电器照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了电将会怎样?(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经验提出各种假设)2、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课文,认识电的广泛用途及它的来源。
1、多展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
2、请学生说说点的其他用途,认识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3、观看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电的来源和发电方式。
4、了解电的来源后,针对不同的发电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并可以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方式是节约用电(比如:随手关灯,出门关掉电视机等)5、同时还可以开展爱国教育,因为我们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就很少了,节约用电就是减少资源的消耗,这也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行为。
(三)学习课文,评议学生家里的家用电器。
1、出示家用电器照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那些你会用?小组内可议一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体会,进一步认识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同时完成书上习题。
2、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统计表。
3、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填空题。
4、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给家用电器分类。
(四)因地制宜,加强现场教学。
学生议一议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电器及理由,先小组内交流,后小组内推选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学生到当地的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参观,了解家用电器的生产流程;或到专业的家用电器商场参观,要赢有关人员作介绍,边参观边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给学生分号租后让学生自己去参观,回校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整理教室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整理教室学习目标:1、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来整理教室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3、培养爱护书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教室学习难点:怎样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教具准备:抹布等学习流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谈话: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又该打扫了,让我们一齐动手来整理我们的教室吧。
二、说一说(一)打扫教室1、教室整理需要做哪些事?2、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美观?3、要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应该怎么做?4、为什么要戴上帽子和口罩?5、擦黑板、擦窗户时,应注意些什么?6、先洒水后扫地对吗?为什么?(二)摆放桌凳根据你们教室的情况,怎样摆放桌凳最合适?(三)布置教室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三、集思广益教室整理好了,还应注意保持,应该怎么做?四、动手做大家一齐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布置好。
五、评比台你们的教室整理得怎么样?小组给予评价六、课堂小节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第二课种盆花学习目标1、学会种盆花。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重点学习盆花的种植方法。
学习难点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准备1、各种花盆和花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春天到了,我们种点什么好呢?盆花,便于移动和管理,既能放在室外庭院、台阶,又能摆在室内陈列展览,所以人们都喜欢种盆花。
二、看课件学生看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盆花三、学技能(一)选盆黏土盆陶瓷盆塑料盆(要根据花卉的习性来选择不同的花盆,最好选用黏土盆。
)(二)装土可用腐叶土或人工调配的培养土。
1、花盆装土前,最好用300份水加1份福尔马林配成的药水进行消毒。
2、再用瓦片把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垫住,铺上一层粗沙作为排水层。
3、盆内所装的土要细碎、疏松,不要装的太满。
(三)播种1、盆花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2、播种前先用水把盆花浇透,水全部渗入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土上3、再撒上一层细土盖住种子(四)管理1、花盆应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2、在幼苗成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还要注意防冻保温四、讨论1、花盆装土前,为什么要进行消毒?2、盆花一般在什么时候播种?3、管理盆花,需要注意什么?六、动手做自己动手种盆花第三课做小标语牌学习目标1、学生学会做小标语牌来装点学校。
2、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3、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行。
学习重点掌握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
学习难点创新和基本的设计技巧。
材料准备硬纸板、白纸、墨汁、糨糊、细绳。
工具准备剪子、锥子、毛笔或彩色笔。
学习过程:一、播放音乐《劳动最快乐》。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我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小蜜蜂”和“小喜鹊”。
大家欢迎吗?2、“小喜鹊”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大家想听吗?(课件展示:用“小喜鹊”的语言向学生宣传关于学校要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作文明学生”的活动,要求学生争做“文明小卫士”。
)3、师提问:要做文明小卫士,你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4、师:“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只靠我们一个人是不够的。
我们应当应用标语牌让大家都知道,一起作好“文明小卫士”。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标语牌。
(板书:做小标语牌)三、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1、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标语牌?2、课件展示标语牌,让学生初步感知。
3、大家喜欢吗?想自己制作一个吗?4、下面就让我们的好朋友“小蜜蜂”教你一招。
(课件展示制作小标语牌的过程。
)5、请各小组讨论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
6、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
四、生动手实践,加强师生互动。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剪子、锥子时要注意安全。
(课件出示要求。
)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展示。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进行评价。
看看谁的小标语牌既有新意又有创意。
2、挑选出各组的最好作品在全班展示评议。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3、教师总结评议。
大家用自己的劳动制作了标语牌,大家在为学校创建文明学校的方面做出了努力,大家都是“文明小卫士”。
六、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今后,你还希望制作怎样的小标语牌?七、实践、感想作业。
1、把你制作的标语牌挂在合适的地方。
2、以“我想制作这样一种标语牌”为题写一篇日记。
第四课做毽子学习目标: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学会使用剪刀等劳动工具;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
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实践—再创造的基本学习方法。
学习准备:1、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2、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毽子3、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毽子的故事或相关资料。
4、课间让学生玩一玩踢毽子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3、教师展示几种毽子,让学生认识,并相机揭示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1、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及收集所获知识,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拆一拆,仔细观察,研究做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做毽子的具体步骤及不同毽子在做法和材料上的区别。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和方法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三、探究解决1、让学生及时反馈在初步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
四、动手实践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五、竞赛巩固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六、总结评价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第五课做纸袋学习目标:1.让孩子们对坐纸袋产生兴趣。
2.学会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3.自主美化、自主设计纸袋。
4.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环保理念。
并把这种理念化作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制作纸袋的过程学生准备:8开的长方形牛皮纸一张(或纸质较厚的纸,如旧挂历、白白纸等均可)、胶棒或双面胶、粗一点的绳子、小刀、剪刀、彩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
学习过程:一.实物激趣导入本课内容,让孩子产生想要动手的愿望。
1.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做好的漂亮纸袋向同学们展示,可以让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手中的纸袋:(1)这些袋子漂亮吗?你喜欢吗?(2)你发现了没有,这个袋子是用什么做的?(3)使用纸袋有什么好处呢?2.谈话导入:“同学们,既然使用纸袋有这么多的好处,让我们一起动手学学制作方法好吗?学过这节课之后,你就能自己动手做出这样的漂亮纸袋。
说不定有的同学做的比老师的更漂亮呢!”(设计意图:让孩子对纸袋产生制作兴趣。
并让孩子知道,制作纸袋,不仅可以学会它的制作,还能上升到环保的高度。
)二.学习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1.多媒体出示制作纸袋需要准备好的东西,让孩子们自主检查是否准备齐全。
2.多媒体出示纸袋制作步骤:(1)把长方形的牛皮纸(或其他纸质较厚的纸)对折,在一端留下宽约1.5厘米的边,以便粘贴。
(2)把留下的边缘折叠,粘贴在另一端边缘上。
(3)把粘好的纸折成方盒行,上下都留下开口。
(4)顺着上图虚线把纸盒两边向内折,老师演示折后的形状。
(5)把口袋的另一端折压成老师示范的样子,再沿虚线向上折叠,折成船行。
(6)顺着老师指定的位置画虚线,然后沿虚线相对折叠,粘贴住,做纸袋的底部。
(7)在纸袋开口处两边各打两个孔,分别穿上绳子,固定好。
做纸袋的提手。
(设计意图:我采用课件出示纸袋每一步的制作过程,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清晰,一步一步按照要求做。
)三.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是否一样,并讨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是怎样克服的?1.把自己做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仔细观察究竟是谁做的不正确,修改一下。
2.小组讨论:哪一步制作较难完成,是怎样克服的。
(设计意图:让孩子做好之后自己仔细观察,是为了培养他们细心的习惯。
讨论的过程则是加深对较难完成的一部的制作过程的印象。
)四.讨论交流:用什么办法加固袋口,让提绳不容易吧袋口拉破?(设计意图:让孩子动脑筋想一想好办法。
让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也在这项设计中曾经纸袋的实用和耐用性。
)五.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纸袋。
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让纸袋漂亮、与众不同。
六.展示学生们好的创意作品,让大家来欣赏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独创性,鼓励孩子创新。
)七.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让妈妈购物使用。
并记录下妈妈使用过程中对纸袋优缺点的说明,自己想办法改进缺点,让纸袋成为代替塑料袋的购物用品。
第六课择菜、洗菜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2、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学习难点:摘掉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洗干净。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蔬菜在食用前,都要经过择和洗。
蔬菜的种类很多,我们应该学会不同的择法和洗法。
二、让生尝试,选择择菜方法1、带着问题独立看书(1)蔬菜分为哪几类?各类蔬菜的择菜方法是什么?(2)洗菜的方法有哪几种?2、指名回答问题13、四人一个小组,分工试着择菜4、师桌上分四类蔬菜及工具,每类指名上台示范边择边说方法5、师小结:可见不同种类要用不同的方法6、小结注意事项:一定要把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摘掉三、1、指名回答问题 2、每组习自己择好的菜3、请一人上台择、洗菜4、小结:择菜的注意事项四、开展“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家务劳动大比武五、师生共同说收获第七课洗茶具、餐具学习目标:1、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餐具的方法。
2、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学习洗茶具、餐具的方法。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生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等。
学习过程洗茶具一、导入,出示课题。
⒈看洗茶具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⒉让学生小结清洗茶具的主要步骤,教师板书洗茶具的主要过程:①浸泡茶具;②擦洗茶具;③冲洗茶具;④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的操作要领。
⒈分组讨论,根据洗茶具的主要过程,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