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瑞安市为例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瑞安市为例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瑞安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f5ed41f7ec4afe04a1df3a.png)
年份 总 人数 ( 万人) 老 人人 口数 ( 万人 ) 老 龄化 ( % ) 2 O 1 O 1 1 7 . 6 1 6 . 7
1 4 . 2
( 3 )老年人 口增长过快 ,供不应 求 以塘下为例,共有村 8 9个,建有老人公寓 4 9 家,2 O 1 O年老年人 口数为 1 7 7 8 7人,入住老人公寓 就达 1 3 1 2 8人, 占了 7 3 . 8 % ,但是 ,仍然不能满足 人 口老龄化 的形势发展要 求。各 类老 人养老 机构入
—
■钱建 伟 温
茹 。● Qi a n J i a n we i ’ We n R u
富后 老 ” , 因 而 具 有 为 建 立 和 维 持 老 年 社 会 保 障 和 服 务体 系 所 需 要 的 相 当雄 厚 的经 济 实 力 。 而 我 国 的人
【 摘 要】通过现场踏勘、民意调查和相 关资料,分析瑞安市 人 口老龄化现状 与发展趋势 ,老年 养老服务设施建 设现状 及其 存在的 问题 。对 未来养老机构床位 需求规模进行 了预 测, 并对 如何加 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
2 0 1 5 1 2 O . 6 2 O . 8
1 7 . 2
2 0 2 0 l 2 3 2 5
2 0 . 3
住率基本都达到 1 0 0 % ,入住条件从 原来 的 6 O岁不
断提高。
( 4 )违章建设,违 规操作现象严重 在 目前众多 的养老服 务机构 中,尤其是村一级 的老人公寓 ,存在着严重 的规划违 章或用地 违章建 设现象 。据调查 ,在全市 9 2家老人 公寓中,仅有
资料 来源 :数据预测来源 于作者利用公安局人 口及其 变动 情况统计年报表数据 、人 口普查数据、 统计年 鉴数 据等资料 的预测结果,在 预测 中未考虑 暂 住 人 口 与 流 动 人 口 的 迁 移 因 素 对 人 口变 动 的 影
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分析——以温州新桥头社区项目为例
![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分析——以温州新桥头社区项目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196b32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7.png)
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分析——以温州新桥头社区项目为例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30期當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建设已初具成效,老年人的各项福利、需求也能得到很好地保障。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步入老龄化愈发迅速,当前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的养老工作。
本文就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项新型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
一、我国城市人口的老龄化现状自1999年以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一直在加剧,并呈现出总量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人口普查管理办于2020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底,我国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2.5388亿,占总人口的18%。
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603亿,占总人口的12.6%。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城市人口众多,无法像北欧国家那样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仍然保持高度发达的经济,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和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法。
二、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分析所谓社区自治养老模式,指的是将老年人集中在城市基层社区开办的养老院、福利院等公益组织中养老。
截止到目前情况来看,社区自治的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为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养老机构。
如果以我国的《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为参考依据来看,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老年人托养中心,指的是安设在各个居民区内的托养老年人的公益组织;老年公寓,指的是老年人能长期定居的类似于商品公寓的家庭居室,并在这能享受到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老年人可以在老年公寓中被提供符合其身心需求的各项生活以及娱乐设施;养老院,指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体生活场所的公益组织,老年人可以居住于自己家中,却在养老院进行日常的活动。
相对与其他养老方式,其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团队;护理院,指的是主要依托于专业的护理器材以及专业医疗团队的养老机构。
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新探——以瑞安市为例
![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新探——以瑞安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0823d7af45b307e9719753.png)
随着经济生活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老年人参加越多的学习活动,就能越好融入社会生活,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有更大的帮助。
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要探究养教结合的新模式,促进老年教育和养老服务相融合,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少学者认为,实施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如王浩(2014)认为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不仅可以帮助老年群体保持身体健康,延长生命的长度,更能拓展生命的宽度,重新焕发鲜活的生命力[1];张少芳(2017)认为推行养教结合,要把老年人归纳到教育体系,其中包括高龄、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们,实现终身教育的最后一站[2];蒋文宁(2018)认为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是重视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落实广大老年人的教育文化要求,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证老年人应有尊严和应有养老权力的有效途径[3];丁晓华(2019)认为养教融合,它是把“颐养和乐学”“教育和养老”真真正正地融合起来,贯彻了老年教育普惠方针,推动了老年教育工作[4]。
因此,为了真正提高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教育体系时,养老、教育必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一、养教结合的概念养教结合,指的是在养老服务中融入老年教育,在老年教育中融入养老服务,实质上就是养老和教育之间有效结合。
养教结合的主体是指各种老年大学、社区学院(大学)、老年传媒教育机构、非正规老年教育机构[5]。
养教结合的对象是指老年群体,他们的健康程度、年龄层面和经济水平各有不同,那么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对于低龄健康的老年群体应该以教为主、以养为辅,对于高龄、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群体,应该以养为主、以教为辅。
“使不一样年龄阶层、不一样文化水平、不一样经济水平的老年朋友,完全享受到老年教育应有的权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新探*———以瑞安市为例徐凡弟(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浙江瑞安325200)[摘要]文章阐述了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要构建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可以从老年教育发展理念、经费投入力度、法律法规建设、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获取突破。
温州人口老龄化与基本养老服务研究
![温州人口老龄化与基本养老服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a584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c.png)
温州人口老龄化与基本养老服务研究徐凯赟【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养老服务成为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当前养老服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基本养老服务.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如何界定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职责边界、路径选择、模式构建等诸多方面.这方面的模糊认识将会给我们的养老服务工作造成被动不利的重大影响.基本养老服务是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一项重大的基本民生工程.深化对基本养老服务的认识,厘清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职责边界,这是当前的变革之策.构建一个保障老年人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广覆盖、保基本、有实效、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反对将基本养老服务与非基本养老服务的优先顺序颠倒,这是我们的务实之需.%The social problem brought by population aging has caused wide concern. Senior citizen care has become a vital liveli-hood project of our government. The key problem of senior citizen care is how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enior care. This problem is re-lated to how we define the boundary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s and path selection, model build-ing, and many other aspects. Vague recognition on the above problem will cause negative influence on our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 Basic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 is a basic public service and major basic livelihood project. It is a reforming strategy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basic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 and clarify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boundary of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 We should build a"wide coverage, basic protection,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basic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 system, which can protect thesenior's survival and basic development needs. We shouldn't invert the priority order of basic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 and non-ba-sic senior citizen care service;and this is our practical needs.【期刊名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5)004【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老龄化;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养老服务【作者】徐凯赟【作者单位】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浙江温州325016;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海淀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69.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
浙江省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标准
![浙江省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beed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a.png)
浙江省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标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和配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浙江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划,以提供更好的居家养老服务。
首先,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中,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建筑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功能需求,如无障碍进出、厨房、浴室等设施的合理布局,以及老年人活动、休息的空间布置。
此外,还要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和护理用品,以方便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
其次,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中,要注重社交和休闲活动的提供。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设施中应该包含社交活动场所,如多功能厅、健身房、图书馆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如娱乐室、游戏室、休闲花园等,以让老年人充分享受他们的晚年生活。
此外,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中,要注重安全和保障措施的配备。
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要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扶手、防滑地板等。
另外,还要加强保安和消防设施的配备,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和物财安全。
为了保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质量,浙江省还制定了一些标准和要求。
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施工过程应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
同时,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者,要求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管理经验,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总之,浙江省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和配建标准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保障其生活质量和安全。
通过规范设施的建设、配备必要的服务和人员,可以有效提升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这不仅是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也是对城镇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优化探究余蒙蒙陈蓓蕾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优化探究余蒙蒙陈蓓蕾](https://img.taocdn.com/s3/m/d218e7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a.png)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优化探究余蒙蒙陈蓓蕾发布时间:2021-12-22T06:15:24.01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余蒙蒙陈蓓蕾[导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加剧,失能老人比例的增多浙江乾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加剧,失能老人比例的增多,社会老年供给系数逐步上升,社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等服务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需求。
因此,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养老机制,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解决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养老先进经验,同时结合平阳县自身养老特点及发展现状,建立适应平阳县发展的养老设施体系。
关键词:养老设施服务体系;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老年社区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以“先老未富”,社会养老保障不完善为前提的情况下发生的。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红利期的结束, “4-2-1”家庭结构对我国 “养儿防老”、 “家庭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人人数继续增加,护理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城市化60%时期社会矛盾集中的冰山一角,这一现象可通过政策、市场等手段加以缓解甚至解决,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层面上,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的优化及设施合理布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目前平阳县养老存在问题1、养老设施城乡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现状各乡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差距明显,东部乡镇相对较高;同时各乡镇养老设施建设规模也存在一定差距,西部乡镇床均建筑面积偏低,大部分小于15㎡/床。
2、机构养老设施标准化建设程度不高平阳县机构养老服务设施整体上存在设施功能不完善、建设档次低、养老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关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说明范文
![关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说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db23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9.png)
关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说明1. 引言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关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说明。
2.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应该从政府、社会和市场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政府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也是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
市场对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和供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 政府的角色政府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出台有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环境。
4. 社会的参与除了政府的支持外,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也是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
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来,通过各种方式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5. 市场需求市场对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和供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逐渐增加。
市场应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6. 深入理解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工程,更是社会对老年人的一种关爱和尊重。
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需要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文化娱乐活动、医疗保健等方面,做到全方位的关心和照顾。
7.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事业。
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来,市场也应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设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8. 总结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业,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多方共同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关爱老年人的社会环境。
温州瑞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刍议
![温州瑞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b3c32b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f.png)
温州瑞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刍议谢丙荣【摘要】本文通过对瑞安市“六人普”相关数据的分析,从而对瑞安市人口老龄化形势进行判断,概括瑞安人口老龄化特征,并对人口老龄化进行辩证分析和思考.【期刊名称】《统计科学与实践》【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机遇;挑战【作者】谢丙荣【作者单位】瑞安市统计局,浙江温州325200【正文语种】中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瑞安市“六人普”相关数据的分析,对瑞安市人口老龄化形势进行判断,并对人口老龄化进行辩证分析和思考。
一、瑞安市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判断和特征分析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瑞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显示,2010年,瑞安市常住人口为142.4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15.48万人、10.5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10.9%、7.4%,比2000年“五普”分别提高0.6和0.1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判断,瑞安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10年,瑞安市常住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4.8岁,比“五普”、“四普”分别增加6岁和9.9岁,人口年龄中位数继续上移,说明瑞安市中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
从老少比(65岁及以上/0—14岁)看,2010年瑞安市已高达50.6%,比“五普”上升13.5个百分点,远高于30%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型标准。
纵向比较,瑞安市“五普”比“四普”老少比上升17.1个百分点,“四普”比“三普”老少比上升6.5个百分点。
因此,从老少比来看瑞安市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表1 国际通用年龄结构类型标准与瑞安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单位:%资料来源:瑞安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
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创制和实践推进
![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创制和实践推进](https://img.taocdn.com/s3/m/b087f55469dc5022abea0064.png)
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创制和实践推进作者:黄元龙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3年第5期提要:浙江省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养老服务工作探索早,力度大。
特别是近几年,在体制机制上率先创新,创制了一批有示范意义的规划、规范、制度,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为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养老服务政策创制体系建设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保全体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党和政府明确的重大社会政策主张。
1987年,浙江省提前全国13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这些年,浙江省致力推进社会建设,把握社会保障发展规律,整合各类社会保障项目,提出并着力构建大社保体系,实现了老年保障项目中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走向全员全覆盖,服务保障“优先发展”的要求。
这种“优先发展”,表现在制度建设起步早,政策创新力度大,在全国引领示范作用明显。
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养老服务事业的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老年人从中获益逐步增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全省所有老人基本享受到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带来的便利,其中400多万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直接接受到居家和养老机构提供的相应服务;特别是18余万老年人由政府提供数额不等的养老服务补贴,自主选择养老服务方式。
养老机构床位达到了24.67万张,每百老人2.88张。
同时,直接创造了4万余个就业岗位,并促使年轻人后顾无忧,集中精力投身于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
一、率先进行体系设计,确立“9732”总体布局截至2012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7.69万人,占总人口的17.87%;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30.3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2%。
这两个指标均比全国要高4个百分点左右。
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比例不断提高,全省纯老家庭老年人口214.49万,占比为25.01%。
养老服务设施研究报告范文
![养老服务设施研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91b0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8.png)
养老服务设施研究报告范文养老服务设施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
本研究报告对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当前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和建议。
研究发现,目前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且分布不均衡,还存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质量,我们建议加大投资,加强监管和引入多元化的服务方式。
一、介绍养老服务设施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医疗、护理和社交活动等服务的场所或设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供给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
二、现状分析1. 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在城市地区,养老设施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老年人往往需要排长队才能进入养老院或社区。
在农村地区,很多地方甚至没有养老院或养老社区,老年人只能留在家中。
2. 养老服务设施质量不高:由于对养老服务的投入不足,很多养老院或社区的设施设备老化,服务质量不高。
3. 养老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养老设施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4. 养老服务设施管理不规范:一些养老设施存在缺乏规范化管理、不透明收费等问题,给老年人带来了不便。
三、改善措施和建议1. 加大投资: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增加养老院和养老社区的建设数量,提高设施设备水平。
2. 引入多元化的服务方式:除了传统的养老院和养老社区,还应引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方式,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3. 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的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和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收费标准的监督。
4. 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水平:养老设施管理方应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结论:养老服务设施的改善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并加强监管,确保供给质量。
社会和企业应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引入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瑞安市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瑞安市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ac5cdbf1a37f111f1855bb5.png)
灾 防灾 工 作 ,并 制 定 了 自然 灾 害救 助 应 急预 演 练 活 动 ;二 是 减灾 活 动贯 穿 厂 矿企 业 。 市 急 疏 散和 避 难 ;三 是必 须 有救 灾 应 急物 资储 案 、减 灾 工 作 三年 规 划 、减 灾 工 作制 度 ,实 区 内有 企 事 业 单 位 1 0 家 ,每 年担 负 城 区 0多 备 。示 范社 区建 立了救 灾 应 急物 资仓 库 ,储
书专 柜 ;二 是 必须 有 应急 避 难场 所 。将 社 区
气 象专 家 、 消防 官 兵对 社 区减 灾 志 愿者 和 居 办公 坪 院 、辖 区 内的 行政 事 业单 位机 关大 院 民代 表 进行 减 灾 知识 培 训 ,同时 ,结合 城 区 和 中小 学作 为避 难 场 所 ,并 在社 区、主 要街
先 后 投 资 2 0 万 加 强 防 灾 减灾 基 础 设 施 建 0多
设 ,使 城 区社 区 防灾 减 灾 能力 不 断提 升 ,居
在 减 灾活 动 上做 到 “ 个 贯穿 ” 。基 于 影 响干 家 万 户 ,形成 辐射 全 体市 民的全 域 宣 三 减灾 工 作 的基 层 性 、群 众 性特 点 ,津 市市 通 传 氛 围 。 过 “ 个贯 穿” 将减 灾 防 灾落 实 到社 区 。一 三 在减 灾 设施 上做 到 “ 个必 须 ” 。一 是 三 是减 灾 活 动贯 穿 干 家万 户 。 专 门印 制 了 《 致 必须 有 固定 的 宣传 阵地 。在 社 区办 公楼 外 设
( 作者单位 :湖南省津市市民政局)
2 1 年 以来 ,浙江 省瑞 安 市 深入 贯彻 落 体 系建 设 的 进展 情 况 及存 在 的 问题 ,阐 明 了 神 慰藉和 急救 服务 等五 大类服 务 。 0 1 加 强队 伍建 设 。 第 一 ,强化 教 育 培训 , 实 上 级 有 关文 件 精神 ,积 极 采取 有 效 措施 , 开 展养 老 服 务工 作 的 重要 性 、 必要 性 和 紧迫
新时代农村文化养老服务工作模式创新——以瑞安市为例
![新时代农村文化养老服务工作模式创新——以瑞安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837e49b8f67c1cfbd6b80f.png)
山西农经//2019年15期1瑞安市文化礼堂建设现状瑞安市持续5年注重文化礼堂建设,并作为重要的文化和民生项目。
市、乡镇级财政每年投入11000多万元资金建设文化礼堂,为文化礼堂设立长效机制专门经费577.5万元。
到2017年12月,瑞安市文化礼堂已有138个(农村117个,城市社区9个,企业10个,学校2个),计划到2020年,再建成100个以上,完成村(社区)覆盖率100%。
138个农村文化礼堂各具特色与魅力,展现了村史村情、村规民约和民风民俗,发掘了本地特色文化,全面保留村庄的独特记忆,搭建文化礼堂建设“瑞安模式”。
因此,以文化礼堂建设为基础,弘扬孝道文化,营造文化养老氛围,传承挖掘优秀乡村文化,推进农村文化养老服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1]。
2新时期农村文化养老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2.111“文化礼堂+孝老文化”,老有所敬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瑞安市以“传递慈孝,共创文明”为主题,通过“三建五孝”、法治教育和村规民约等培育法治文化,在全国首个系统性推进家风“十个一”。
通过文化礼堂评选“孝德之星”“最美儿媳”,发送孝亲包和集体金婚礼,让老人重拍“结婚照”,上演“敬老礼”,开展“晒家风、说村训、传礼仪”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丰富了礼堂“孝”文化的理念,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敬[2]。
2.211“文化礼堂+乐老活动”,老有所乐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独特的功能,1对增加老年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1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通过老年人熟悉的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吸引老年人集聚文化礼堂,提供精神文化服务。
②开设集体舞、声乐和电子琴等课程,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2013年,瑞安市在文化礼堂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达到5②000多次,受惠老年人19万人次。
构建以瑞安城市学院(瑞安老年大学)为总校,各类基层老年教育办学为基础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了农村老人老有所乐。
2.311“文化礼堂+用老平台”,老有所为许多老年人政治立场坚定、经验丰富、多才多艺,1他们愿意用这些优势,1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发挥余热,1为社会做出贡献,文化礼堂建设是最能体现老有所为的高效平台。
以“大建大美”为契机,提高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以“大建大美”为契机,提高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b5d96238da38376bae1faeab.png)
以“大建大美”为契机,提高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作者:陈春柳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8年第12期[收稿日期] 2018-09-12[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 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重点课题“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构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基于温州瑞安市陈岙村养老模式的调研”(编号:2018Z25)成果。
[作者简介] 陈春柳(1971-),女,浙江温州人,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问题与策略研究。
[摘要] 在快速老龄化时代,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为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温州市探索农村医养结合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历史、制度和体制因素,仍存在农村医养服务资源和老年人医养需求不对等、农村老年人的医养服务需求和支付能力不平衡、农村医养服务分离等主要问题。
进一步提高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就要以“大建大美”为契机,发挥政府主导、统筹、托底作用,创新农村医养结合资源配置,探讨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将“医养结合”纳入整体规划,理顺管理、运行机制,以切实提高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促进养老服务转型升级。
[关键词]“大建大美”;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温州市[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12-0108-06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0次提到养老,并作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要求。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
其中,“人口老龄化”“全周期健康服务”“医养结合”是 3 个关键词[1] 26。
“医养结合”的实质是在“就地老化”的理念下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使得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老年医疗服务[2] 2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与机制优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与机制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7496aef71fe910ef12df88a.png)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与机制优化作者:陈妍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家庭以及政府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
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集合社会各方的力量共同面对养老这一难题,但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效率低、监管不严等问题。
据此,以浙江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案例,调查研究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效率与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等。
关键词:政府;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11.048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浙江省近六年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
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仅依靠政府提供养老服务很难负荷日益加重的养老负担和养老需求。
只用通过政府与社会企业联起手来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系统中,才能不断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近年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海南、山东等地进行实践试行。
2 理论分析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指政府从财政的预算中支出经费,通过竞标或者契约的方式,鼓励不同的社会组织参与竞争,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共同为养老服务提供各类资源的合作互惠关系,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因此,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主要由生产、供给、消费三个方面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角色为供给方,将生产者生产的养老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即老年人,通过政府将企业与消费者联系起来,各司其职,各取所需。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一些地市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关于其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业在不断完善发展。
目前,国内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借鉴西方理论研究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意义并对我国现阶段各地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等。
尽管也取得了一些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成果,但是专门针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绩效评级主要从评价主体、对象、空间和时间以及指标几个方面展开。
2021届浙江省瑞安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浙江省瑞安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a8855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9.png)
2021届浙江省瑞安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也是家有高龄老人的人,他们的难点和关注点我都有切身体会。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嘉兴学院院长盛颂恩说。
他在深入调查、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的第一份提案《关于加快搭建网络大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现有的养老资源和模式不足以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和传统手段是不够的,而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调动、整合、优化配置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把全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集成到同一个大平台上来建立一种新体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养老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完善的,老人们和子女们也不会放心。
服务主体可以市场化,但公共资源和政策需要政府进行统筹配置和协调,还要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平台运营、发展、管理、监督都有规可依。
”盛颂恩表示。
材料二:(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当前,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而且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
但是,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这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角度,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也要与这种理念相适应。
树立健康管理理念,达到“未病先防、病后防变、瘥后防复”的效果,也是健康管理学科的职责所在。
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
社区层面的多学科融合能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这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专业人士要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改变,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适应变化,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心理技能的提升、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
105.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与现状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
![105.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与现状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babdbbd1f34693daef3e60.png)
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与现状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徐文娟,于一凡摘要:我国农村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功能的日渐弱化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滞后使农村养老面临巨大挑战。
基于对农村养老设施发展历程梳理和对相关规范的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指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正由单一类型向多元类型发展,而相关的研究、规范及资金投入还十分欠缺,许多养老设施在选址布局、设施建设和投入上存在不足,未来应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关注、研究和规划。
关键词:农村老龄化养老服务设施衢州市0引言“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13.26%。
尤其是20世纪50-70年代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较高,随着这些人口逐步步入老年,我国老龄化即将迎来高峰。
而受农业大国国情及长期户籍壁垒影响,老年人中60%以上分布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口明显高于城市,且这一老龄人口城乡倒置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会不断强化,农村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
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劳动人口的大量迁徙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程度,也削弱了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
农村流出人口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影响从2000-2005年的0.031岁/年增加到2006-2010年间的0.07岁/年,人口流动已成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力(邹湘江,吴丹,2013)。
大量青壮年的流失,一方面造成老年人照顾第三代和从事生产劳动的生活负担增加(何小勤,2013;白南生等,2007);另一方面造成留守独居老人数量增加,酿成许多事故和悲剧。
在老龄化与空心化叠加下的中国农村,老年人群的生活境况令人担忧。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及“农村支持城市”政策,政治经济发展重心集中在城市,地方经济收入不足,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落后,普遍存在养老机构、医疗保健、文化休闲等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建设落后的现象(汤玛斯·伯尼斯顿,2006)。
居家养老服务的温州模式:强社会大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的温州模式:强社会大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5135b7f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9.png)
居家养老服务的温州模式:强社会大服务董红亚【摘要】居家养老服务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起来的,和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市场化、专业化严重不足,其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远未落实。
浙江省温州市立足较早的市场取向改革获得的社会基础,强化推进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了体现市场经济取向、具有区域特色的“强社会、大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根植于经济领域的“温州模式”,并赋予了社会建设的新内涵,不仅为温州市养老服务的发展找到了路子,同时对全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推进具有启示意义。
%the home-based care service is develop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ed to institutional pen⁃sion services,Shortage of marketization、specialization.its basic position in the social endowment servi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far from implementation. Wen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earlier obtain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market orientation ofreform,strengthen the efforts in advance,actively exploreinnovation,initially formed the orienta⁃tion of market economy,with regional ch aracteristics of“strong society,big service”the home-based care service develop⁃ment model. This model“wenzhou mode”is rooted in the economic field,and gives the new connotation of socialconstruc⁃tion,not only found th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wenzhou city endowment service,At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home-based care service deepening of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期刊名称】《西北人口》【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7页(P24-30)【关键词】温州模式;市场取向;社会力量;多元服务【作者】董红亚【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社科部,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近年来,温州市积极落实国家关于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主动回应社会需求,以国家确立的在温州开展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验区、金融改革试验区、民政综合改革实验区,以及省部级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立足较早的市场取向改革获得的社会基础,加强探索创新,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区域特色的“强社会、大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于经济领域的“温州模式”①张也平、桑晋泉于1985年5月12日在《解放日报》发表的文章《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中最早提出了“温州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失禁后清理、定期洗澡等,医疗护理为辅,如打 针、康复等服务。
(3)老年人口增长过快,供不应求 以塘下为例,共有村 89 个,建有老人公寓 49 家,2010 年老年人口数为 17 787 人,入住老人公寓 就达 13 128 人,占了 73.8%,但是,仍然不能满足 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发展要求。各类老人养老机构入 住率基本都达到 100%,入住条件从原来的 60 岁不 断提高。 (4)违章建设,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在目前众多的养老服务机构中,尤其是村一级 的老人公寓,存在着严重的规划违章或用地违章建 设现象。据调查,在全市 92 家老人公寓中,仅有 10 家获得土地部门的用地许可。 (5)有特定目标人群,供给与需求的对象错位, 社会贡献率不高 现有的养老机构从数量看,已经达到 10.4 床/ 百老人,甚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4~7 床/百老人的 平均水平。从养老设施自身来看,一是现有养老机 构有特定的目标人群,虽然数量大,但带有计划特 色,与服务对象错位。尤其是老人公寓,由于其建 设是集体投入,具有浓厚的福利机构色彩,入住条 件也是按年龄依次排队,使原本真正需要入住的老 人却因“条件不符”而站在门外。 3. 需求预测 因老年人口居住地具有较大稳定性,笔者通过 瑞安现状老年人口的数量、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和 空间分布特点等对今后瑞安的养老机构的需求总量 和需求结构进行了预测 (1)需求总量预测 据估计,近年来瑞安市老年养老设施每年平均 以 4%的速度增长,2010 年底,现状城乡综合后的平 均配套水平为 10.4 床/百老人,即使今后不再增加 养老机构数量,2020 年我市的配套水平仍能达到 6.0 床/百老人,也是处于世界发展水平的前例。 考虑到目前及今后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经 济承受能力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老年人口体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速下降等因素的可 能影响,同时参考国内外养老模式经验、规范要求、 政府老龄事业发展等等,并结合瑞安实际,我们认 为全市养老服务设施总量控制在 7~8 床/百老人左 右这样一个水平比较合理,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较 高水平相当。依此标准,2020 年,我市老人总数约 25 万人,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 1.8~2.0 万床左 右,比现状增加 2 000~4 000 床。 (2)需求结构预测
响。 二、 瑞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与 需求预测
1. 现状
截至 2010 年底,全市已建成社会福利院(敬
老院)、老人公寓和托老所等各类老人设施 144 家,
城乡各类老年人福利服务机构的总床位数达 15 131
张,共入住老人 22 655 人,占全市老人总数 15.5%,
每百老人床位达到了 10.4 床。
富后老”,因而具有为建立和维持老年社会保障和服
务体系所需要的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我国的人
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主要
依靠政府推行的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实现的,即“未
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提
前到来,增加瑞安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难度。
养老机构发展状况
机构性质
机构数 老年人床 入住老年人 量(个) 位数(床) 数(人)
社会福利院、 38
敬老院
老人公寓
92
1100 12781
955 20 450
托老所
15
1250
1 250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瑞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取得一定进展 的同时, 还存在不少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空间分布不均衡 瑞安老人设施的布局与设施的性质、土地所有 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敬老院是计划经济 的产物,由政府统一布局建设,基本上各乡镇都进 行了设置,分布比较均衡。老人公寓是村集体投资 兴建,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各村都建有规模不等的 老人公寓,服务于本村的老人。托老所为私人兴办, 必然要考虑经济收益,选择在投资少、服务对象有 较高经济承受能力的地区进行建设,会根据市场规 律自行进行调节,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 (2)规模差距大,但功能都较单一 据调查,我市养老服务机构一般规模都不大, 且绝大多数养老机构能提供的只有居所,医疗方面 最多提供每年 1~2 次体检。托老所提供的服务基本 上是以生活照料为主,主要包括喂饭、更衣、大小
3. 老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瑞安市未 来几十年时间内老年人口平均预期余寿在目前较高 基础上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现今老年人比以往 任何时期老年人的健康程度更高,受教育时间更长, 经济状况也更好,因而存活时间将更长。
4.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 国家和地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基本 完成现代化以后才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即“先
[Abstract] Through site survey, survey and related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ging of population in Ruian Ci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ld-age service facilities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Future endowment institution beds scale of demand is forecasted,an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pension service facilities are proposed in it.
■钱建伟 1 温 茹 2 ■ Qian Jianwei 1 Wen Ru 2
[摘 要] 通过现场踏勘、民意调查和相关资料, 分析瑞安市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老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养老机构床位需求规模进行了预 测,并对如何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健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服务设施 建设
[Keywords] population aging, pension servic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 21 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社会问 题之一。笔者结合瑞安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城市 经验,对瑞安市养老服务设施问题进行研究,对其 未来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并就如何加强瑞安养老服 务设施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 瑞安市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
2010 年,瑞安市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14.6 万, 占总人口的 12.7%。预计到 2020 年,瑞安市老年 人口将达到 25 万,占总人口的 20.3%。与发达国 家和地区相比,瑞安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以下几 个特点:
1. 发展速度快。在 2000~2020 年间预计瑞安 市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足 0.6%,而年均老年人 口增长率却高达 4.0%。
2010
2015
总人数(万人) 117.6
120.6
老人人口数
16.7
20.8
(万人)
老龄化(%)
14.2
17.2
2020 123 25
20.3
资料来源: 数据预测来源于作者利用公安局人
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年报表数据、人口普查数据、
统计年鉴数据等资料的预测结果, 在预测中未考虑
暂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迁移因素对人口变动的影
2. 老年人口高龄化态势明显。2000 年时瑞安 市 80 岁及以上老龄老人 1.3 万,占老年人口的 11.4 %,2020 年时 80 岁及以上老龄老人将达到 4.0 万, 占老年人口 16.0%,20 年间 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 人数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 5.8%,大大快于老年人 口 4.0%的年均增长速度。
城市建筑┃建筑论坛┃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FORUM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以瑞安市为例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Pension Service Facilities ——Taking Ruian City as an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