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易降水,如夏季风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 海陆位置

因素
表现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平原利于水汽深入;
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以进入; 地形
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山脉
走向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南北纬
南美巴西、 赤道低气压 终年高温,
10°~南北 澳大利亚大 带和信风带 干、湿季明
回归线之间 陆北部和南 交替控制 显交替

北纬10°~ 北回归线之
亚洲中南半 岛、印度半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
全年气温高, 旱、雨两季 分明,雨季
间大陆东岸 岛
的季节移动 集中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影响
对农业 生产的
影响
对工业 生产的
影响
具体表现 ①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__积__温__增加, __生__长__期___延长,提高作物产量。 ②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__干__旱__的加重,造成 ___供__水_不足,使作物减产 减少_高__纬___地区供暖消耗,增加__低__纬__地区制 冷消耗;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受限;节水节能 及耐高温、耐干旱技术将获得市场
图 示
锋面雨
台风雨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迎风坡:暖
湿空气被迫
抬升,气温

大气受热膨 胀上升,水
降低,饱和
冷、暖气团 相遇,暖气
暖湿空气围
因 汽在高空冷 空气成云致 团上升,水 绕台风中心
却凝结
雨。背风坡:汽冷凝
旋转上升

地理认识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

地理认识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

地理认识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目标: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认识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导入】介绍一个惊人的数据: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的气候异常现象也越来越多。

那么,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什么原因所致呢?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索一下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奥秘。

【第一部分】全球气候概述一、气候与天气的区别通过对比气候和天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期的气象情况。

二、全球气候带的划分根据地球的纬度和高度,全球气候可分为极地气候、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

通过图片和图表展示,让学生了解各个气候带的特征。

三、气候要素及其影响介绍气候要素的概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等,并解释它们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要素的作用。

【第二部分】全球气候变化一、气候变化的原因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地球自身运动、太阳活动、人类活动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海洋、陆地和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沙漠扩张和物种灭绝等。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气候变化对地球的深远影响。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介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倡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广低碳生活方式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个人和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角色。

【第三部分】现实案例与讨论一、全球气候变化的例证通过展示全球各地的气候变化现象,如北极冰层减少、沙尘暴越来越频繁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性。

二、气候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气候变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如气温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对交通和生活的影响等。

气象学教学大纲

气象学教学大纲

气象学教学大纲一、绪论1. 课程背景气象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大气的物理性质、运动规律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为其将来从事气象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具备分析气象数据、解决气象问题的能力,熟悉常见气象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为从事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防治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章气象学概论1.1 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2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1.3 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2. 第二章气象观测与测量2.1 气象观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2 气象仪器的使用和维护2.3 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3. 第三章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3.1 高压、低压和气旋的形成3.2 冷暖空气团的生成和移动3.3 天气系统的演变和发展4. 第四章气象预报与预警4.1 天气图的解读和应用4.2 气象预报的方法和技术4.3 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5. 第五章气候与气候变化5.1 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5.2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5.3 全球气候变暖与控制6. 第六章气象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应用6.1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6.2 大气污染与治理6.3 气象条件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气象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2. 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观测、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项目,包括气象数据采样、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成绩,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期中考试设置综合性的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举行综合性的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

全球气候变化PPT课件

全球气候变化PPT课件
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 有效措施 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性波动变化 图2.28 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波动上升
图2.29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 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 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 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 通的生物燃料至少提高到10%,将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减少 20%。
课堂反馈和课外延伸
1.“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中
能发生的是:
c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2.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海水入侵
②海岸侵蚀加强
③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
④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不可
3.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是: B
A.北半球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
B.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
C.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减少
D.大部分热带沙漠将会消失
4.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发展中国家人多,应负主要责任 ②多使用清洁能源③对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不要随意扔废 旧电池!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减少二氧化碳 的排放!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地壳抬升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2.若该地区的水资源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湿地面积扩大 B.流域面积扩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水作用增强
解析 水资源如果继续减小,会导致湿地面积、流域面积减少,流水作用 减弱,干旱程度加剧。
①自然灾害减少 ②全球降水增加 ③雪线高度上升 ④北半球农耕区的
北界纬度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答案
2.造成图示变化过程的人类活动可能有
①积极兴修水利工程 ②采伐林木扩大耕地 ③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④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结合全球变暖相关知识解答。
解析 答案
B.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
C.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D.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6.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下列情况最可 能发生的是 A.①地滑雪业迅速发展 B.②岛茶树分布的海拔降低 C.③岛国旅游业蓬勃发展 D.④地沿岸更易受海潮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至少有6 000多人已经离开图瓦卢移民海外,而目前尚在图瓦卢生活
的人口只有1万人。以前人们还种一些蔬菜和庄稼,现在没人种了,海水
一过,什么都会死去。——图瓦卢总理私人秘书Kelesoma Saloa
据此完成3~4题。
3.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难民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难民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难民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重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这一问题不仅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直接威胁到了世界各地的居民生计和人权。

其中,气候难民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难民问题,并就此提出解决方案。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与原因1. 全球气温上升: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多年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全球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

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和一氧化氮(N₂O)等导致的。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包括热浪、干旱、洪水和飓风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许多地区的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和破坏。

3. 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全球海平面正以不可逆转的速度上升。

这直接威胁到了沿海城市和岛屿的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二、气候难民问题的背景与影响1. 定义:气候难民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环境恶化或生态系统退化而不得不离开家乡的个人和群体。

他们常常面临着生命安全、健康、食品安全、水资源、住房和教育等多重问题。

2. 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气候难民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到2050年,预计将有数以亿计的人被迫离开家园。

3. 社会稳定与安全:大规模的气候难民流动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

流离失所的人们往往会寻求更好的生存条件,这可能导致资源争夺和紧张局势。

因此,气候难民问题不仅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安全问题。

三、解决方案1. 国际社会合作: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加强国际社会合作,签署并全面执行《巴黎协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至关重要的。

2. 加大投资力度:各国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力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

陆性气候 间大陆内部
亚寒带针 北纬 50° ~北极圈大 冬长严寒,夏短温 叶林气候 陆 暖,降水较多
苔原气候 北极圈附近沿海
冬长严寒,夏短温 射弱,气温低; 暖,降水较少 受极地气团和冰 洋气团控制
苔藓、地 衣等低等 生物
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冰原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地理位置判读气候类型。 纬度位置 如下图: 温度带 ,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降水热点。
气候类型分布
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根据气温与降水量) 步 骤 依 据 因素变化 结 论 北半球 南半球 热带气候
第一步判断南 北半球,以 “高”定球
6、7、8三个月气 最高(或最低) 温最高 气温月份 12、1、2三个月气 温最高 最冷月均>15℃
第二步判断所 属温度带,以 “温”定带
最冷(热)月 均温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大气环流 气压带
重点记住两个气压带的分布和移动时间(7月北移,1 月南移)
(1)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气流上升,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重点记住两个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时间(7月北移,1月南极) 风带 信风带和西风带 注意:风带不一定带来降水,注意是看是从海洋过来的 (湿润),还是从陆地过来的(干燥)。
第四节 全球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 考点一 全球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一、影响气候因素 (1)热带:最冷月均>15 ℃ (2)亚热带:最冷月均>0℃ (3)温带:最冷月均< 0℃(除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0℃。) (4)亚寒带:最热月均< 10℃ (5)寒带:最热月均< -5 ℃ (1)大陆东岸还是西岸,决定了所受风向和洋流 性质,决定了降水量的多少。 (2)位于沿海还是内陆,决定了偏海洋性还是偏 大陆性,决定了降水量的多少。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知识点一全球气候的变化1.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1)特点:气候有波动,总趋势在变暖。

(2)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3)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正确理解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如人类出现前的地质时期,气候也在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只是近一二百年的气温升高现象。

(3)气候变化不是百害无一利的。

如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产量增加。

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保护生态:防止森林火灾;大力植树种草。

(3)积极应对:科学预测,积极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知识拓展】(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原因分析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对农业的影响5.对工业的影响(三)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知识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1.降水均匀的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

年均温在26 ℃左右,全年皆热带雨林气候夏;降水量全年分配比较均匀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小;终年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较多2.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雨热不同期的独特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几个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水热条件不足,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 地理学的定义和特点-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地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2.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 地理坐标和地球的地理划分- 经纬度和地图上的坐标- 地球的大洲和海洋第二章:中国的地理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中国的陆上边界和海上边界2.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气候和植被3. 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地理特征- 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第三章:海洋与我国的海洋资源1. 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海洋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价值- 世界海洋资源分布情况2. 我国的海洋资源- 我国的近海渔业资源- 我国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3. 我国的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污染和海洋垃圾问题-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第四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自然灾害的分类和成因- 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2. 我国的自然灾害- 地震和火山灾害- 暴雨和洪涝灾害- 干旱和沙尘暴灾害3. 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 预防灾害和减轻灾害损失的措施- 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第五章: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1.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因素- 全球气候带的划分- 影响气候的因素2.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 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以上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的大致内容。

该提纲将有助于学生对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回顾。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球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1. 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速等)的平均状态或变率发生的持续性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 自然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自然因素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包括:2.1 太阳活动的变化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太阳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和太阳辐射的变化都会导致地球气候的长期变化。

2.2 岩石圈运动岩石圈运动(包括板块运动和火山活动)会导致地球的构造和地形的变化,进而影响大气和海洋运动,从而改变气候。

2.3 火山活动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这些物质会在大气中残留一段时间,形成气溶胶。

气溶胶会反射部分太阳光,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从而影响气候。

2.4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分为赤道气候、副热带气候、中纬度气候和极地气候。

这些环流系统的变化会导致气候带的移动和扩大,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3.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3.1 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和农业活动)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利昂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3.2 森林砍伐森林是地球最大的碳汇之一,森林的砍伐会导致大量碳释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

此外,森林的砍伐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3.3 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副产品。

工业活动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和废水,这些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污染大气和水体,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情景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的情景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的情景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第一章: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将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

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多,对环境污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变得更为显著。

本文将从气候变化的影响、情景分析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第二章:影响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社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农业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雨量不稳定、温度变化和其他气候极端事件增加,这些因素将导致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减产,影响到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2.2 水资源气候变化将加剧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现象。

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分布的改变,全球水资源的供给将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那些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这将是一场人与自然权利之间的争夺。

2.3 城市化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城市化进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幅度增加,这将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也会影响到城市的适宜度。

2.4 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这将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然食物链的稳定性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将导致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而这些物种往往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第三章:情景分析气候变化将根据未来几十年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而产生不同的情景。

根据国际气候政策网络(IPCC)的报告,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情景主要可以分为4种:高排放情景、中高排放情景、中低排放情景和低排放情景。

3.1 高排放情景在高排放情景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不断增加并达到峰值,之后缓慢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气温将会上升 2.6-4.8摄氏度,气候极端事件如飓风、干旱等将频繁发生。

3.2 中高排放情景在中高排放情景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增长。

这将导致全球气温上升2.1-3.7摄氏度,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模式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模式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模式随着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全球气候模式的研究成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气候走势的关键手段。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长期变化的结果,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不断燃烧化石燃料,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

这样的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效应,科学家们利用全球气候模式进行模拟和预测。

全球气候模式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物理数学方程组成的数值模型,通过模拟大气、海洋和陆地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阳辐射、云层形成、水循环等各种过程,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

全球气候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科学家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了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些基本规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气候模式逐渐从简单的统计模型发展为复杂的数值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地球气候系统的运行。

全球气候模式的建模过程包括确定模型的初始条件、选择适当的物理参数和方程、制定计算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来模拟和预测气候系统的各种行为。

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的对比和验证,可以评估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进行预测。

然而,全球气候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限制。

首先,模型的复杂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使得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全球气候模式的计算量巨大,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限制了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尽管如此,全球气候模式在预测气候变化和评估气候政策的效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模拟和预测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科学家们可以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全球气候模式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比如农业、水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预警等。

第5章-第4节--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响应教学提纲

第5章-第4节--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响应教学提纲

全新世晚期
4kaBP以后,全球气候发生重大调整,呈现变冷的趋势, 温度下降到与现代相当的水平,其间每个寒冷或温暖阶段分 别持续数百年,其中,在最近的 1000多年里,出现了较现代 略为温暖的中世纪暖期和比现代更为寒冷的小冰期。
2、冰盖、冰川变化
温度回升导致冰盖的消融,16kaBP以后,世界主要冰盖开 始退缩、变薄。 来自北大西洋的同位素记录显示冰盖体积的减小分为二至三 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在14~12kaBP,冰盖消融的早期 可能主要以变薄为主,至13kaBP冰盖消融已达一半,但范 围变化不大。 全新世以来冰盖体积的两次阶段性迅速退缩、减小分别发生 在10~9kaBP和8~6kaBP。
第四节 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响应
全新世是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至今的这一段时间, 因而又被称之为冰后期。
国际第四纪委员会将全新世的起点确定为距今 10000±300 a B.P.年,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实际上全新世的开始在全球并不同步,因为全新世或冰 后期是个气候期,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具有各自 的特点。
全新世中期
8.5~4kaBP的全新世中期是一个较现代更为温暖的时期, 全新世暖期的盛期可能出现在6kaBP前后,当时中高纬度 地区陆地上的温度可较现代高2~3℃以上。 全新世暖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温暖期,其间存在数次短期 变冷事件,已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5kaBP变冷事件,且有 些地区在此事件之后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冷趋势,因此也 有学者把5kaBP作为全新世暖期结束的时间。
虽然一些海岸标志分布的高程位置受新构造运动、 沉积物压实等作用影响面有所不同,但是通常认为,在 6000~4000年前的海侵时期,我国东部海平面比现代的 海平面高2.4m。
劳伦泰冰盖
北美洲劳伦泰冰盖占据地区,冰后期起始时间的由南 向北推进更为缓慢。13000a B.P.时芝加哥、克利夫兰至波 士顿(42°N)一线从冰盖下出露,开始进入冰后期。9000a B.P.时冰盖前沿撤退到了加拿大温尼伯至魁北克(47~50°N) 一线,五大湖盆地暴露出来,冰融水积聚形成长达千余公 里的大潮。在哈德逊湾及其周围地区,直到6000~5000a B.P.时冰盖才完全消退,当地进入冰后期。

中学地理教案设计: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

中学地理教案设计: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

中学地理教案设计: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一.教学背景分析气候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地区大气现象如气温、湿度、风向等多方面因素的总和。

气候是一种地球自然的现象,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均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现代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全球的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全球的范围内,气候的差异非常大。

北极、南极和高山地区是寒冷的极地性气候,赤道地区则是热带季风气候。

而中纬度的地区则分布着温带和地中海气候。

这些不同的气候类型会对当地的生态、经济和文化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习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知识对于中学生们了解世界、了解自然、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特征;2.学生了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原因;3.学生了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描述能力;2.培养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观察、感知、思考和判断的能力;3.发展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推理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1.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2.提高学生的全球观念,促进跨文化沟通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课堂讲授法、归纳总结法、实地考察法。

教学手段:课件、图片、地图、模型、实验装置和实地考察。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主题:全球气候形成的原因及特征1.创设情境教师携带不同气候环境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和描述,认识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天空、地形、植被等方面的差异性。

让学生感知气候条件和全球气候分布的多样性。

2.师生共同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全球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师通过介绍气温、降雨、海拔、纬度、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机理。

3.归纳总结通过小组讨论,以图表和文字形式总结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让学生理解各气候类型区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知识点梳理和例题解读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知识点梳理和例题解读

2.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不同地区
赤道地区
大气环流
气流_辐__合__上__升_ 为主
降水状况 全年雨__量__充__沛__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
副__热__带__高__压___或 信__风__带控制
常年干__旱__少___雨_
大陆西岸 (以亚欧大陆
为例)
地中海地区 (亚热带)
欧洲大部分 地区(温带)
方法技巧
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 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 因素,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 都要落实到气温和降水上。
误区警示
(1)全球变暖不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全球变暖是自然与人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 质时期来看,地球恰处在间冰期,气温是在上升,只不过近 百年来气温上升的幅度增加是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所 致。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程度。 (2)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在不停地变化着,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 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变化。而全球变暖仅是指全球均 温明显上升,属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表现之一。
不同时间尺度的___冷__暖__和__干__湿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时间
特点
地质历史 时期
距今1万年前
时间跨度大, 周期长
历史时期
距今1万年以来
全球气温变化 呈波动趋势
近现代 近百年_有__气__象__观__测__记__录__时期 气__温__升__高__
四、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 使海平面上升 改海变岸__线____,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_拔__较__低__的__沿__海____ 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 影响农业 (1)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积着温__增__加___,__生__长__期__延__长____,提高作 物产量。 (2)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_旱__加__重__,__供__水__不__足____,使农作物 减产。

理解地球上的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

理解地球上的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 使一些物种面临灭绝风险,同时可能 促进某些物种的扩散。
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热浪等 增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 种组成和相互作用,进而改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气候变化现象与趋势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工业化进程加速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 化碳(CO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土地利用变化气体的排放。
04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 策略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途径
能源转型
01
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温
室气体的排放。
工业减排
02
推广低碳、循环、绿色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交通运输减排
03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交通运输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全球 气候治理体系的完善。
政策协调
各国政府间应加强政策协调,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气候政策和措施, 形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技术转让
促进先进的气候友好型技术的研发、转让和应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 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05 未来展望与科技创新在应 对气候变化中作用
预测模型改进和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改进气候模型

高一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关注着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和演变。

在高一高二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总结。

第一章:地球的结构和构造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虽然地壳占地球体积的极小部分,但却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同时,地球还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断发生着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而火山喷发则是地球地幔中熔融岩浆上升到地壳表面的结果。

第二章: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地球地壳是由一系列板块组成的,并且这些板块相对运动。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构造边界、边缘区域和板内地震。

例如,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菲律宾海沟,并引发了菲律宾地震。

第三章:地貌与水文过程地球的地貌是地质力学、地理气候以及水文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文过程包括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蒸发和蒸散等。

例如,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形成于冰川融水和季风雨水的结合,是长时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是指地球各个地区多年平均天气的集合体。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应对内外因素的变化发生的相应调整。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引起了许多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飓风等。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共同应对。

第五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它加速了贸易与资本的流动,带来了全球资本、劳动力和知识的重新分配。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伴随着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全球合作的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总结起来,高一高二的地理学习内容涉及了地球结构、板块构造、地貌与水文过程、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
第1节气候的概念
第2节气候成因与气候类型
第3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第1节气候的概念
一、古代的气候概念
1. 我国古代(现象的综合,整体论,归纳法)
汉代《淮南子》(公元前137年)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15天为一“气”。

汉代《逸周书》中的一篇《时训解》将每气分为三“候”(5天为1候),称为候应。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黄莺)鸣,又五日鹰则为鸠;春分之日玄鸟(燕)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2. 古代希腊(机理的分析,还原论,演绎法)
气候一词是“倾斜”的意思,指由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地的倾斜角大小。

第2节气候成因与气候类型
一、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1.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和大气中一切物理过程的基本能源,通过转化为地面辐射、感热和潜热加热大气。

2.大气环流:通过输送热量和水分,调节高、低纬和海、陆之间温度的分布。

3.地表环境: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表组成、洋流、河湖水体和冰雪覆盖等。

二、气候分类与气候类型
(一)气候分类的概念:根据各地气候的相似性程度将其归并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每个类型都有其一定的分布区域。

(二)气候分类的方法
1.成因分类:根据气候形成因素分类。

2.经验分类:根据气候要素本身分类。

成因分类——大气环流
(三)柯本气候分类
主要分类依据:气温、降水量和植被分布。

1.A—热带多雨气候带
(1)气候指标
最冷月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年蒸发量
(2)分型
气候指标: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Af热带雨林气候型:各月降水量≥60mm。

Am热带季风气候型:最干月降水量<60mm,热带辐合带控制6-12个月。

Aw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型:最干月降水量<60mm,热带辐合带控制<6个月。

2.B—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带
(1)气候指标
年蒸发量>年降水量
气温无限制
(2)分型
气候指标:干旱程度
BS草原气候型:降水量>蒸发量的一半。

BW沙漠气候型:降水量<蒸发量的一半。

(3)副型气候指标
h:年平均气温>18 ℃,低纬、干热; k:年平均气温<18 ℃,中纬、干凉。

加拿大,Alberta, 49°42’N,110 °50’W,BSk
3.C—温暖气候带
(1)气候指标
最冷月均温0~18℃,最热月均温>10℃
年降水量>年蒸发量
(2)分型
气候指标: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Cs夏干温暖气候型:冬季最湿月降水量至少为夏季最干月降水量的3倍。

Cw冬干温暖气候型:夏季最湿月降水量至少为冬季最干月降水量的10倍。

Cf常湿温暖气候型:冬、夏季降水量的比值小于Cs和Cw气候型。

(3)副型气候指标
a:有炎热的夏季,最暖月气温在22℃以上;
b:有温暖的夏季,最暖月气温在22℃以下;
c:有凉爽而短的夏季,>10℃的月份不到4个月。

4.D—冷温气候带
(1)气候指标
最冷月均温<0℃,最热月均温>10℃
年降水量>年蒸发量
(2)分型
气候指标: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Dw冬干冷温气候型:夏季为主要的降水时期。

Df常湿冷温气候型:全年降水量分配较均匀。

(3)副型气候指标
a,b,c同温暖气候带。

d:有很冷的冬季,最冷月气温在-38℃以下。

5.E—极地气候带
(1)气候指标
最热月均温<10℃
年降水量>年蒸发量
(2)分型
气候指标:最热月平均气温的差异
ET苔原气候型:最热月均温在0~10℃之间 EF冰原气候型: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6.H—高地气候带
气温比同纬度的低地要低。

蒸发量小,降水的有效性高。

第3节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一、气候系统
1.气候系统的概念
由大气、海洋、冰雪、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按照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已不仅是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的反应,而是在组成气候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复杂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整体行为。

太阳辐射及其变化是气候形成与变化的最重要的外部驱动力。

人类通过发展工业和土地利用等活动也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2.气候系统提出的意义
认识气候的特征:从静态考察到动态考察。

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从要素分析到系统综合。

进行气候变化的预测:从初始条件到边界条件。

气候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
二、气候变化
1. 概念: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

2. 空间尺度
近地面层气候变化:叶面、土面、水面
微气候变化:局地性,如气象站
地形气候变化:地方性,如山顶、谷地、山坡 中尺度气候变化:区域性,如山区、平原、城市
天气气候变化:大陆和纬度带
全球气候变化:整个或半个地球,整个陆地和海洋。

3. 时间尺度
短期气候变化:月或季节(年内变化)
中期气候变化:数年(年际变化)
长期气候变化:几十年(年代际变化)
超长期气候变化:几百年(世纪际变化)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千年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万年或更长
4.气候变化的研究手段
直接证据:气象观测资料
间接证据:史料记载、考古挖掘、树木年轮、花粉分析、冰芯、黄土、湖泊沉积、深海沉积、生物化石等。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全球冰的体积呈现出明显的周期变化,其周期长度约105a,温度变幅10℃左右,称为亚冰期和亚间冰期。

两次亚冰期之间的温度仍有振动,但不规则,每次振动的时间尺度大约是1~2×104a,温度变幅约为3~5℃。

最近一次亚冰期出现在1.5~2.0×104a以前,此后温度显著回升,至6000~7000年前升到一个峰值。

随后,温度又缓慢下降,中间有3次明显的冷期,最近1次冷期出现在15~18世纪。

19世纪末以来显著增温,至1940年达到峰值。

5.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1)相对稳定性:气候虽然是不断变化的,但总是趋向于一种近似钟摆的运动。

冰期-间冰期交替
干湿交替
(2)时空耦合性:一个地区较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通常也代表较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反之亦然。

不同时空尺度的变化常叠加在一起;
不同气候要素代表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

(3)周期性与非周期性
较严格的周期性:日周期,年周期
准周期性:冰期-间冰期周期
100万年以来:10万年
15万年以来:1-2万年
1.5万年以来:1500-2000年
非周期性:各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随机变化,掩盖了周期性变化。

(4)持续性与突变性
持续性:维持一段时间的气候相对稳定状态;属于渐变过程。

突变性:在较短时间内,气候从一种状态发展到另一种状态,且两种状态的差异很大。

如间冰期到冰期的突变,干旱期到湿润期的突变,初霜冻发生的突变,春、秋季物候现象发生的突变等
均值突变:前后两时段的均值差异显著。

方差突变:前后两时段的方差差异显著。

跷跷板突变:开始剧烈,结束和缓。

转折突变:前后两时段的趋势差异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