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职业危害
供电系统的职业危害及预防(幻灯片)
24
2. 职业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都可造成危害,其主要
的和特异性的损伤是在听觉系统。 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作业工人的听觉器官首
先受害,可出现暂时性听力下降(听觉疲劳),脱 离噪声环境后,可缓慢恢复。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 础上,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内耳感音器官可由功 能性改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为器质性退行性病变,听力不能完全 恢复,可进展到噪声性耳聋。
7
据报道,瑞典的科研人员发现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居民 白血病与脑瘤的发病率较高。
我国的科研人员曾对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走廊进行 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线路附近居民有明显的不愉快 效应和头晕、头痛、失眠、疲倦、乏力等症状。
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接触工频电磁场的作业人员的心 电图有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以及外周血微核率 有所增高等改变。有文献证明高压实验人员的染色体 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
5
群体 每天数小时内
10
0.1 1
19
根据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我们对广西区内变电站工 频电场的检测,110kV以下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强度均比 较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220 kV变电站中 的大部分工作地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也符合国家职业卫生 标准,只有少数作业点(如线下场地等 )的工频电场强 度超过5kV/m;而500 kV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强度相对较 高,如线下、主变压器等地点的工频电场强度都超过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控制室、继保室等处的工频电场 强度与220 kV、110 kV变电站一样,强度都比较低,符 合国家标准。
25
噪声性耳聋的基本症状是耳鸣、听力下降、头痛、 头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经分析,公司目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有毒溶剂甲苯、戊烷、苯乙烯等、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化学性烧灼伤眼、皮肤等;对此具体分析如下:1、生产性粉尘粉尘致病机理:尘粒在进入呼吸道后,根据其物理性状,在呼吸道各部位通过截留、撞击、沉降、弥散等方式沉积、贮留及最后清除;由于尘粒在呼吸道沿途沉积阻留机会和沉积后引起机体反应不同,可把粉尘分为非吸入性和可吸入性尘,后者主要指小于5μ的尘粒,小于5μ的尘粒,可以进入肺泡,因此它又可称为呼吸性尘;人体对粉尘的清除:沉积在呼吸道的可吸入性尘主要经两种方式清除:粘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人体通过各种清除功能,可使进入呼吸道的97-98%的尘粒排出体外;人体虽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和清除功能,但若长期吸入任何浓度粉尘,均可有一定量沉积在肺内,产生不良作用,只是粉尘理化性质不同,作用的严重度不同;粉尘对人体致病作用: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病变;职业性呼吸疾患:尘肺:尘肺病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弥漫纤维化性全身性疾病;我国通过近三十年的大量临床观察、X线检查、病理解剖和试验室研究,认为尘肺按其病因可分为五种:①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量较高的粉尘可引起矽肺;②吸入含有胶合二氧化硅硅酸盐可引起硅酸盐肺;③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可引起炭尘肺;④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物质的混合性粉尘可引起混合性尘肺,如电焊工尘肺;⑤吸入某些金属粉尘可引起金属尘肺,如铝肺;粉尘沉着症: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发轻微纤维性变,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呼吸系统肿瘤:有些粉尘已确诊可致癌,如放射性矿物尘、金属尘镍、铬、砷、石棉等;局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分泌大量粘液,以阻留更多的粉尘;这是保护性反应,久之形成肥大性改变,最后由于粘膜细胞营养供应不足而致萎缩,形成萎缩性改变;此外,经常接触粉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基本表现为慢性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炎症症状、慢性肺功能损害症状;因此,接尘工人的受损害程度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定期进行X光摄片等特殊的临床检查;粉尘的卫生标准:煤尘TWA6mg/m3,锅炉尘TWA2mg/m3;粉尘的防护原则:①加强工艺改革,消除尘源或强化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化和密闭化水平,减少操作工人数量并使操作工人隔离或远离尘源;②尽量采用湿式作业,减少扬尘;③加强岗位局部的密闭、通风、除尘净化措施,尽量使设备处于负压状态运行,防止粉尘外逸;④强化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接尘岗位要佩带防尘口罩,防护工作服,注意及时更换口罩和防护服,避免生产场所积尘的二次污染以及污染工作服对生活区域的污染;⑤加强对作业人员上岗前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严格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并强化执行中的督察管理;⑥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保证其浓度范围低于相关卫生标准;⑦组织措施:加强就业前职业体检及定期职业体检,杜绝患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接触相应的职业有害因素;对曾有接尘作业史但已脱离岗位的工人,仍要坚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并观察病情变化;⑧定期体检:检查期间由地方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情况决定;原则是接触情况严重的每1至2年检查一次,接触情况轻的每2至3年检查一次,有的情况可隔3至5年检查一次;职业禁忌证:①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②慢性肺疾病、严重慢性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③显着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2、锰及其化合物理化性质银灰色金属,α型在常温下稳定,质硬而脆;元素符号Mn;原子量;熔点1245℃;沸点2097℃;相对密度;易溶于稀酸,遇水缓慢生成氢氧化锰;锰蒸气在空气中氧化成灰色的一氧化锰及棕红色的四氧化三锰烟尘;侵入途径:锰尘或锰烟经呼吸道吸入,由消化道进入缓慢且不完全;能否经皮肤吸收,尚未确定;毒理学简介:大鼠经口LD50:9 gm/kg;各种途径吸收的锰都主要经消化道由粪便排出,尿中排出锰量甚微;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每日需锰量估计为3~9mg;膳食摄入量为~日;大鼠的氯化锰经口致死量是500mg/kg,LD50为170mg/kg;兔静脉注射氯化锰的致死量是18mg/kg,狗的致死量是56mg/kg;大鼠的二氧化锰经口致死量大于4000mg/kg;高锰酸钾的腐蚀性致死量约5~19g;临床表现:高锰酸钾经口中毒口腔、咽喉及消化道迅速被腐蚀,口服1%高锰酸钾溶液可出现口内烧灼感、恶心、呕吐、上腹疼痛;2~3%溶液则可致口咽肿胀,说话及吞咽困难;口服4~5%溶液或用水冲服高锰酸钾结晶者,口唇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疼、呕吐、血便、休克、可死于循环衰竭;吸入大量新生的氧化锰烟尘后,引起“金属烟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寒战、高热、以及咽痛、咳嗽、气喘、数小时后热退、全身大汗、次日遗留乏力感;其发病往往在下班后数小时;其临床表现似感冒,常被误诊,应与上感、咽炎等鉴别;吸入高浓度氯化锰、高锰酸钾和硼酸锰尘,可有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接触高浓度高锰酸钾可引起灼伤;国外文献有报道锰矿工易患肺炎,且不易用抗生素控制,死亡率比一般肺炎高;处理:口服高锰酸钾中毒应立即洗胃,用温水,或加3%双氧水100ml;清洗后可口服牛奶和氢氧化铝凝胶等保护胃粘膜药物;也可服用浓的豆汁;防止胃肠道穿孔,对症处理;对锰“金属烟热”,可对症处理;往往在脱离接触后,症状自行消失;对锰矿工肺炎,对症处理;皮肤污染,用清水冲洗;如有灼伤,治疗参见<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驱锰治疗可用CaNa2-EDTA;3、噪声:噪声对人体影响:听觉系统: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后,听觉器官首先受害,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主要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听力损伤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生理性反应,后出现病理改变,生理性听力下降的特点为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而病理性的听力下降则不能完全恢复;神经系统: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质和神经中枢丘脑下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长期接触强噪声后,主诉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调查发现,接触高噪声的工作人员表现易疲倦、易激怒噪性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在噪声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趋向增高;消化系统: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噪声的强度:噪声强度大小是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强度越大,听力损伤出现的越早,损伤的越严重,受损伤的人数越多;接触时间:接触噪声的时间越长,听力损伤越严重,损伤的阳性率越高;噪声的频谱: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以高频为主的噪声比低频为主的噪声对听力危害大;个体差异;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合理规划和设计厂区与厂房;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①吸声;②消声;③隔声;④隔振;噪声的防护原则: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2合理规划和设计厂区与厂房,将有噪声源的公用设施尽量设置在厂区边缘,并保持相应的隔离带;将产生噪声的设备尽量布置在厂房的下层及车间的边上,尽量减少对车间其他岗位的影响;3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①吸声②消声③隔声④隔振等4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在作业环境噪声强度比较高或在特殊强噪声条件下工作,佩戴护耳器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5听力保护措施: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6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如实行工间休息制度,设置隔声休息室,尽量减少作业人员的接触时间;7经常检测车间噪声情况,凡有职工每工作日8小时暴露于等效声级≥85dBA 时,须按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要求,制订本单位的听力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8噪声的职业禁忌证①各种病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1000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②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③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4、高温高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但如超过一定程度,则可产生不良影响;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环境温度过高、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弱、对热未适应等都易发生中暑;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中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尚能坚持工作者;轻症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点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者;重症中暑:具先兆中暑的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热痉孪者;高温的防护原则:合理设置工艺流程,使热源尽量远离工人操作位,同时加强隔热措施和通风降温措施,尽可能设置独立、有空调的操作室、控制室;加强保健措施,对高温工人供给合理饮料及补充营养;并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对预防中暑有重要意义;配备全面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热服、隔热面罩、手套、帽子等;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的体格检查;对患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应予调离;处理原则: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现场,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敞开衣服,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如有呼吸和循环衰竭倾向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重症中暑: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促使酸碱平衡,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5.工频电场工频高压电场是物理环境影响因素之一,经常暴露在400KV、500KV以下的变电站工作人员,有神经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性机能减退、脉搏加快、血压偏高等,并有血象的轻微变化;美国Learidini报道的几名450KV配电人员有视力减退、恶心、头晕等现象;1986年,英国、法国、意大利共同组成的科研协作组对工频电场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表明一般健康状况与暴露条件没有显着相关,即使有些生物、生理学参数的改变,亦非病理性的;工频电场导致人体某些特征改变从生理、病理和临床来看,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和遗传方面产生表现;工频高压电场对机体存在不良影响,但目前仍认为属于功能性改变;工频电场对生物因素的影响是一个较新课题,而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入;目前国内国外研究结果倾向于其生物因素影响为功能性居多;重要的是,加强防护;防护工作应提倡双重性,即:防护材料及设施;工作人员对防护的重视和实施;因为对人体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强电场而不是磁场;为了限制人员长期接触有害的高强度电场,必须规定允许的最高电场强度值和暴露时间;必须执行当电场强度超过25KV/m或需要作业时间超过标准时需穿金属丝制屏蔽服的制度;从防护角度看,个人防护是重要的一面,而另一面应呼吁对高强度电场作业人员进行追踪或职业医学监护,测定E电场和H磁场在体内形成的电流分布并研究制定一整套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的综合防护,从根本上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从事工频高压电作业场所的电场强度不应超过5kv/m;有害因素防护原则6.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防护措施:.该项目中有机溶剂作为生产工艺中的辅料,主要有甲苯、戊烷、苯乙烯等;主要防护原则如下:.加强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工人接触有害因素的机会和程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保持设备正常运转;.强通风排毒,尽量保持设备负压;.强安全防毒教育,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及防护服,以防止呼吸道吸入及皮肤吸收;.定期进行职工的健康检查,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器质性疾病、严重皮肤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作为职业禁忌证调离岗位;.抢救中毒患者时,要迅速移离现场,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和安静,应用葡萄糖醛酸等药物解毒及缓解症状;.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保证其浓度范围低于相关卫生标准;.大部分有机溶剂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皮肤粗糙、皲裂,因此,长期接触的工人应加强皮肤保护;7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的防护原则:生产设备应选用抗腐蚀材料,加强密闭、抽风、尽量保持设备负压;生产现场应配备气体报警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保持设备正常运转;加强安全防毒教育,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定期进行职工的健康检查,有明显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应作为职业禁忌证调离岗位;抢救中毒患者时,要迅速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保暖、安静,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解毒及缓解症状;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保证其浓度范围低于相关卫生标准;8.化学性烧灼伤治疗原则:1化学性结膜角膜炎和眼睑烧灼伤应积极对症处理,必要时脱离接触;2眼球烧灼伤者应立即就近冲洗,仔细检查结膜穹隆部,去除残留化学物;3预防感染;加速创面愈合,防止睑球粘连和其他并发症,严重眼睑畸形者可施行成形手术;4散瞳,以防止巩膜后粘连;早期紧急处理:1眼部冲洗:及时、充分地冲洗是减少组织损伤的最紧要的急救方法;强调现场冲洗,特别是碱性化学物质烧灼伤时;要仔细检查上下穹隆部有无隐藏的化学物颗粒;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必要时酌情延长,有机溶剂灼伤的冲洗时间可短些;冲洗液可用生理盐水、中和液、自来水或其他净水;2中和治疗:旨在中和组织内的酸性与碱性物质,但不过分强调;酸烧灼伤可用弱碱性溶液,如2%的碳酸氢钠、磺胺嘧啶钠结膜下注射PH≥9时应稀释后再注射;碱烧灼伤用弱酸性溶液,如%~1%醋酸溶液、1%乳酸溶液、2~3%硼酸溶液或2%枸橼酸溶液等进行冲洗,维生素~结膜下注射PH≤时应稀释后再注射;3前房穿刺:旨在清除房水中的化学物质,减少其对内皮细胞与内眼组织的腐蚀作用;前房穿刺宜早,穿刺切口宜小;严重烧灼伤者可一日两次引流房水;4球结膜切开:当结膜出现显着水肿,无法注射中和剂时,可施行从角膜放射状结膜切开法;同时用虹膜分离器从巩膜将水肿或缺血或频于坏死的结膜分离切除,排出结膜下毒性液体,减除住址压力,从而使水肿消退,改善循环与营养状态,角膜浑浊也因之减轻或消退;一般治疗:1维生素C;作球膜下、皮下、静脉注射及局部点眼;维持眼房水维生素含量≥15mg/dl的水平,对防止烧灼伤或角膜溃疡的发生有一定作用;2黏膜移植;3其他:可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给予胶原酶抑制剂、抗凝剂、皮质激素、自家血球结膜下注射以及血管宽长扩张剂等;1迅速脱离现场;2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服;3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在病情容许的条件下,冲洗时间不应少于20~30分钟;4如有毒物经皮肤吸收而致患者生命危险时,可行早期沾污创面切除手术,以减少毒物吸收;5部分毒物,如氰化物、氢氟酸及酚等可迅速经受损皮肤吸收而导致患者全身中毒,应特别注意;6梗阻性呼吸困难和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有低氧血症这饿,应立即做气管切开手术,并给氧或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7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经头静脉进行上腔静脉插管为佳;8镇静剂应以静脉给药为宜,常用的有:哌替啶、吗啡、冬眠药等;9给破伤风抗毒素;10抗休克治疗;11创面处理:早期用1:2000本扎溴铵或洗必泰溶液清洁创面,然后用1%磺胺嘧啶银冷霜包扎,每日或隔日一次;。
各行业常见危险
各行业常见危险有害因素一、轻工行业的生产特点二、轻工业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部门,包括:(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
如棉、毛、麻、丝的纺织及缝纫,皮革及其制品,纸浆及造纸,食品制造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
如日用金属、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学纤维及其织品、火柴、生活用木制品等工业。
轻工业产品大部分是生产消费品,一部分作为原料和半成品用于生产,如化学纤维、工业用布、纸张、盐等。
轻工业包括家电、塑料、皮革、五金、家具、文体日杂和二轻机械等行业。
三、 2.轻工行业的危险危害因素四、轻工行业涉及的企业范围广泛,综合起来存在的普遍的常见危险危害因素有:五、(1)噪声,纺织企业尤为突出。
六、(2)粉尘,纺织,食品加工企业较为严重;七、(3)有毒有害气体,轻工行业经常要使用各种有机溶剂,如油漆、油墨、天那水、粘胶/树脂等,这些东西多数属于有毒易燃物质,且易挥发,人体长期吸入会引起急、慢性职业病或职业性多发病。
皮革、制鞋、化纤企业此类危害较为突出,在这类企业中,要作好通风及个人防护;八、(4)机械伤害,轻工行业也有很多机加工设备,如木工刨床、锯、注塑机等,也很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九、火灾、爆炸1.各生产作业区域变电所、电气室、变压器室、电缆隧道、液压站、润滑油库及氧气站易发生火灾。
2.焦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煤及产品煤焦等物质是固体燃料,洗油、焦油是易燃液体,并且易挥发产生火灾。
3.煤气是易燃气体,苯类产品为易燃液体,并且易挥发产生蒸汽或薄雾。
4.粉尘、焦尘等是爆炸性粉尘;高炉出铁、出渣时的铁、渣遇水,高炉粉尘喷吹系统,高炉炉顶压力控制不当,炉体冷却壁破裂以及高炉煤气回收系统等都可能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爆炸。
5.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煤气加油站、煤气柜以及钢水钢渣遇水可能发生爆炸。
6.轧钢加热炉使用混合煤气,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爆炸。
7.高炉、转炉、精炼炉、连铸、轧钢加热炉等设备冷却水终端供给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论变电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
、
目前 我国变 电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状 况
变 电工程由于其具有多工种交叉作业、建设周期长、变 电站的危险 场所 多等特点 ,一旦 出现安全标注缺失或者防护措施不当 , 则很容易发 生触电 、 火灾 、高处 坠落等安全事故 ,直接影 响变 电工程 的安全运行和
管理 ,导致l T程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 其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
( 七) 其他措施。按照国家的安全标准 ,合理设置安全标志 ,涂上 安全色 ,提醒操作人员哪些场所容易发生事故 ,同时在变压器组的四周 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围栏 , 避免有施工人员失误进入带电区域 , 发生施工 ,
二 、 安 全 隐 患 的主 要 表 现
变 电站工程的现存安全隐患主要包括 : 一是变 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 中,可能出现爆炸 、 火灾 、触电、机械伤害等职业危害。二是变电站的 电缆密集 区域很有可能 因为电缆的隔热或者散热性能不好 而引发电缆燃 烧导致火灾 。三是断路器之间的接触不 良,容易造成对地短路或爆炸。 四是没有及时发现液压 系统的漏油现象 ,导致漏油遇高温或 明火发生火
【 关键词】变电工程 安全管理 现状 安全隐患 措施 中图分类号:T M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1 5 . 2 4 6 . 0 1
由于变电工程的特殊 自身特点 ,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容易存在很多安 全隐患,对工作人员与企业的安全具有不利影 响。因此 , 我们必须重视 变电工程安全管理问题 ,采用有效措施加 以改善。
措施 ,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变电工程 的安全施工和运行 。
灾事故。五是用电或移动电气设备 、电气线路等受到腐蚀 、 损坏 ,降低
职能交叉问题的发生。
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
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看似有点枯燥的主题——变电站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
听起来可能有点沉闷,但实际上,这个话题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尤其是那些在变电站工作的朋友们。
要知道,变电站可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里面的电压高得吓人,稍不留神就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
好了,别让这话题把你吓到,我们慢慢聊,搞清楚了,也能保护好自己。
2. 变电站的职业病危害2.1 常见的职业病首先,我们来看看变电站工作中可能遭遇的职业病。
这里有几样,得好好说说。
最常见的就是噪音伤害。
想象一下,整天在机器轰鸣声中工作,耳朵都快炸了。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听力可就会出问题,甚至可能需要用耳机听音乐来掩盖那些刺耳的声音。
再来就是电磁辐射。
虽然现在的设备都在不断更新,但电磁辐射这东西还是藏得挺深的。
你可能不会觉得,但是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中,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像是头疼、乏力等。
总之,别小看这些小症状,积少成多,可能会成为大问题。
2.2 其他健康隐患还有就是化学物质的危害,变电站可不仅仅是电和铁的结合,有些材料里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就不好了。
比如说绝缘材料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属,弄不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所以,咱们一定要警惕这些潜在的危险。
再说说心理健康问题,大家可能觉得这不是个病,其实心理压力也是职业病的一种。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设备故障时的焦虑,让不少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感到无形的压力,时间一长,这种状态就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真是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3. 防护措施3.1 个人防护接下来,咱们聊聊如何防护。
这可是个重中之重。
首先,耳塞绝对是你的好朋友,特别是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耳塞能有效减轻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记得要定期检查耳塞的使用情况,确保它们的有效性,别到时候让耳朵受了伤,才想起来防护。
其次,电磁辐射防护也是不能忽视的。
很多企业会提供防护服或者其他防护设备,咱们一定要好好利用,确保自身安全。
水电站职业危害防护
电力行业生产性噪声的种类
根据声源性质分为: 机械性噪声 ;流体动力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根据生产性噪声持续时间分为: 连续噪声;间断噪声
根据噪声出现形态分为: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电力行业生产性噪声的特性
属于稳态噪声 噪声强度较大 低中频和中高频噪声占的比例大
电力行业生产性噪声作业的特点
1、SF6的生物毒性试验: 静注- 兔子 LD50: 5790 毫克/ 公斤
【毒性分级】低毒或基本无毒类
2、SF6分解产物的毒性
剧毒、破坏呼吸系统。 ①四氟化硫(SF4);②氟化硫(S2F2);③四氟化硫酰(SOF4); ④十氟化二硫(S2F10);⑤氟化亚硫酰(SOF2);⑥氟化硫酰 (SO2F2); ⑦氟化氢(HF);⑧二氟化硫(SF2):⑨二氧化硫(SO2):
④ 进行气体采样和处理一般渗漏时,要戴防毒面具并进行 通风。
(4)检测方面
① 严格按照规范对作业场所SF6及分解产物进行定期监测,工作区SF6 气体含量不得超过100µL/L。
② 对SF6新气应在到货的一个月内,对每批产品按十分之三的比例进 行抽检,其中对湿度一项的要求为:
湿度(H2O,质量分数)≤ 8×10-6 ③ 运行中SF6气体湿度的试验周期及要求(见表)
噪声源多,影响面广 粉尘、振动、高温、毒物等有害因素同时存在 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多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生理性听力损失:听觉适应 听觉疲劳 病理性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伤 噪声性耳聋
噪声对听觉外系统的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症 消化系统症状
噪声
基本控制措施:声源—传播途径—个体防护 具体技术措施:消声—隔声—吸声—隔振降噪
乙企业发生火灾,厂长组织职工、家属迅速从火场逃生, 同时电话报火警请消防队灭火,结果人员无一人受伤——厂长 免于处分。
风力发电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控 制 中 心
变 电 站 站 内 环 境
7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风 电 场 风 力 发 电 机 组
8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场 箱 式 变 电 站
9
110kV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变 电 站 二 层 监 控 室
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人员可通过控制中心监控系统对全部 风电机组进行控制和监视。
设备的运行管理采用控制室监控和现场巡视相结合的方式,在设 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劳动强度不大,体力劳动强度一般为Ⅰ级, 能够适应作业人员的体力、生理状况。
北沿风力的生产人员工作时多数时间在监控室从事视屏监视与远 程操作,由于长时间进行视频作业,可能导致视力疲劳。
北沿风力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为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由 于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人员多数时间都在室内工作,室内设有 空调系统,因此,受环境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不大。
12
三、岗位、生产制度及接害情况介绍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是变电运行人员,运行人员负 责风力发电机组管理、巡视、日常维护等工作。其工作地 点固定、现场环境变化不大。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成电能。风能推动叶轮旋 转产生动能,叶轮带动转动轴和增速机产生机械 能,增速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发电机通过输 电电缆将电能输送地面控制系统和负荷。
4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5
110kV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控 制 中 心 变 电 站
6
110kV
10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安全性评价缺陷汇总 (1)
安全性评价缺陷汇总变电一次设备1 .色谱分析未按要求开展;虽然有开展但缺少试验报告。
2,交接预防性试验报告不齐全,部分设备未按照规程要求的周期开展并且在试验报告中缺少试验仪器编号及型号,未注明试验依据标准,绝缘电阻试验未注明摇表量程,报告中缺项漏项,测量直流电阻值时未标注环境温度及单位;110kV变压器交接时绕组变形试验缺少报告。
3.巴音变1、2号固尔班2号变主有超温;小东滩1号、平地泉2号、巴音1号、固尔班2号、红旗1、2号变温度计与远方测温装置显示不一致;温度计未进行校验。
4.未开展红外线测温,且测温仪示进行及时校验。
5.平地泉3号变硅胶变色。
6.平地泉1号变有载硅胶变色。
7,设备预试未严格按照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执行。
8.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未进行测试(无引出线的变压器不做)。
9.平地泉1、2号变压器油过滤器漏油;10.变电站一次设备的交接、出厂试验报告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和图纸不全、不完整。
2012年及以后投产的110kV变压器无监造报告。
11.未开展污秽(盐密)测试工作110kV变电站未开展零值测试;12.避雷器带电测试未开展。
平地泉变电站泄漏仪进水受潮;13.平地泉变电站防雷图纸不齐全;14.未开展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15.无隐蔽工程验收影视资料;16.未设置电缆沟道排水设施;17.电容器围栏离地面太高小动物容易进入。
18.设备缺陷未分类;电气二次设备1.保护压板该投的没投,不该投的切投入;2.红旗变高低后备保护不投复压闭锁;3.花村变油温高跳高压侧、低压侧开关保护压板在投入状态;小东滩压力释放跳闸压板在退出状态;4•建立各变电站的保护压板投退记录;5.各保护压板及断路器隔离开关遥控压板没有标志。
6.变电站户外端子箱标志不清晰,没有双重名称标志。
7.固尔班变端子箱电流回路接地线线径不符合反措要求。
8.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及直流屏表计未按规定周期进行校验。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725种行业)..
工艺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艺职业病危险因素来源1军工企业球磨车间、包装车间、筛粉车间、装药车间、压药车间TNT粉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案例分析》2制氢HS、CO、汽油、30%碳酸钾、粉尘、噪声《某厂制氢装置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后的追踪观察》3火力发电粉尘(矽尘、煤尘、电焊烟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场)、有毒物质(氨、联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盐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六氟化硫、三甲苯磷酸酯)《2个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4催化剂生产(合成氨工业、甲醇工业、制氢工业、城市煤气甲烷化全套催化剂;有机化工、石油化工所需的部分催化剂、净化剂)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氧化镁等有毒物质的粉尘;铬酸盐、氧化镍、NH3、NO2等有毒物质;噪声《某催化剂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5铜冶炼粉尘、二氧化硫、铅烟、铅尘、噪声、高温、X射线《35万吨铜熔炼扩产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6燃煤发电粉尘:煤尘、粉煤灰;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氯、盐酸、氢氧化钠、噪声、高温《300MW燃煤发电机组扩建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7造纸粉尘、生物致病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硅酸钠、工业皂、硫酸、二氧化硫脲、碳酸钙、阳离子淀粉、助留剂、噪声、高温《HACCP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8变电站变电工频电磁场、噪声、高温;六氟化硫《变电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9电镀氰化氢、铬酸、盐酸、硫酸、氨、三氯乙烯、氟化氢、氧化锌、氢氧化钠、其他粉尘、噪声《常熟市48家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0建设项目粉尘、噪声、射线、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对15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11大型钻机及海洋石油设备生产粉尘:产生于大型结构件的喷砂除锈及小型部件、管件的加工打磨。
喷砂除锈产生的粉尘主要为铁锈尘,打磨产生的粉尘主要为砂轮磨尘。
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产生于喷烘漆房喷底漆、喷面漆作业。
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策分析
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通过对电力行业各环节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以及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分析,提出了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即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关键词:电力行业;职业病;职业卫生防护目前,由于部分电力企业重视不够,使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出现了“断层”现象,有些企业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动态监测率、职业健康定期监护检查率有所下降。
为使电力行业职业卫生安全工作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法制化管理的要求,保护电力职工的健康安全,本文将从电力行业的上游到下游分析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最后从职业安全卫生治理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
一、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电力行业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其中发电有火力发电、水利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氢能发电等,本文以火力发电为例进行研究。
发电环节主要生产设备包括发电机组、升压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施。
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振动、工频电场、高频电场、六氟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
在火力发电中,煤在锅炉中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化学毒物,因锅炉设计为负压燃烧方式,烟气在正常情况下由烟囱引至高空排放,化学危害较小,粉尘危害严重。
各环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详见表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工频电场、噪声、六氟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煤尘。
[1,2]二、电力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及危害程度也不相同,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危害特性相关资料,针对主要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做出说明。
[3]1.工频电场侵入途径:机体体表。
对人体健康影响或职业性损伤:当肌体处于高压交流电场时,可使肌体的正负电荷发生迁移运动,产生100~200µA的位移电流,可影响细胞膜的物理化学效应,致使细胞膜的精细功能受到损伤。
220KV变电站职业危害告知牌
220KV变电站职业危害告知
作业场所产生电磁和电离辐射,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电磁和电离辐射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电磁和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
受照射可引起机体是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
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
胞减少。
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当心电磁和电离辐射
应急处理
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注意防护
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
2023电力行业职业危害CATALOGUE目录•电力行业职业危害概述•发电厂职业危害及其防护•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职业病危害因素•电力行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电力行业职工个人防护措施01电力行业职业危害概述电力行业职业危害是指电力从业人员在从事电力生产、建设、维修等职业活动中,接触和遭受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从而造成人体健康损害和劳动能力下降的现象。
定义电力行业职业危害可分为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生理性危害、环境性危害等多种类型。
分类定义与分类行业主要危害因素电场、磁场和电磁辐射电力生产过程中,高电压设备产生的电场、磁场和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电磁辐射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电磁辐射还可能诱发癌症。
高温、高湿、噪音高温、高湿、噪音等环境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高温可引起中暑,噪音可导致听力损伤等。
高处作业和交叉作业电力建设过程中,高处作业和交叉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对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长期接触和遭受职业有害因素的刺激,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如职业病、职业多发病等。
危害对职工的影响身体健康损害职业有害因素对从业人员身体的影响,会使其工作能力下降,如影响注意力、反应速度等。
工作能力下降某些职业有害因素会诱发特定的禁忌症,如对某些化学物质过敏等,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
职业禁忌症02发电厂职业危害及其防护噪声和振动燃煤发电厂存在高噪声和振动环境,长期接触会影响听力、引起振动综合征等。
煤尘吸入燃煤发电厂存在大量煤尘,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煤尘环境中易导致尘肺病。
高温高湿燃煤发电厂运行时产生大量热能,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易引发中暑。
燃煤发电厂职业危害水力发电厂在山区建设,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
泥石流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水力发电厂机组设备运行产生噪声和振动,长时间接触会影响听力、引起振动综合征等。
水力发电厂涉及高压电器设备,存在电磁辐射,长期接触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
监测方法与手段
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定期对电力行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等,以及 听力、视力、呼吸系统等器官的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征兆。
现场监测
在生产现场进行空气污染、噪声、振动、辐射等物理化学因素的监测,以及时了解生产环 境中有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为后续的,提高员工安 全意识,在进行电气设备检修时 必须切断电源,同时采取必要的 绝缘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概述 •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因素 •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 •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的监测与评估 •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理 •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案例分析
01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电力行业的职业危害指的是在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 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生产设备、作业方式等因素而对从 事电力工作的职工及有关人员产生的各种危害。
物资管理
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 规范和管理。同时,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监管和调度,确保其能够在需要时能 够及时调配和使用。
06
电力行业职业危害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火电厂职业病危害事件
事件经过
某火电厂在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导 致多名工人出现尘肺病,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振动危害
电力工人长时间接触振动工具和设备,如电动工具、风动工具、发电机组等,会 引起手部和全身振动病等职业病。为预防振动危害,应尽量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 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接触振动工具。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摘要】目的摸清某500 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对变电站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
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电场强度等。
各岗位、各工种、各设备电场强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
最大噪声强度68 dB(A),最小噪声强度46dB(A),平均57dB(A)。
最大电场强度120(v/m),最小电场强度1(v/m)。
结论某变电站作业岗位或工种对场强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关键词】职业卫生;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为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摸清500 KV变电站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给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周口市某变电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检测和评价,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一般情况调查指企业的基本概况,主要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卫生防护及工作时间等。
1.2 检测项目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和电场强度,操作室微小气候。
1.3 检测方法噪声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规定进行,工频电场强度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规定进行。
1.4 分析评价依据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
1.5 采样检测仪器工频场强仪,N962型风速仪、温湿度计,HS5633数字声级计,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均经计量部门校准。
1.6 检测方法及频次根据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等因素确定检测时间和频次。
换流站主要职业病危害风险及防范措施
换流站主要职业病危害风险及防范措施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福建福州 3500113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福建福州 350011摘要:根据换流站主要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危险因素、噪声治理、触电、防火防控的原理,结合换流站建设、运维实例,提出换流站主要职业病防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换流站;职业病;风险;换流变1.引言近些年随着电力电子、光纤、计算机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换流站技术已日趋成熟。
但对于换流站所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至今却未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主要针对换流站所可能造成的伤害,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给出建议。
1.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险因素分析2.1 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对投运换流站工程资料分析,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噪声、工频超高压电场)、有毒物质(六氟化硫)等。
1.噪声。
换流站工程使用变压器、电抗器等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电晕放电噪声。
2.有毒品。
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
六氟化硫(SF6)主要用于本工程的电气系统充当绝缘介质,一般在高压断路器、GIS、高压穿墙套管中使用。
3.合成场强、工频电磁场。
电气设备,特别是高压电气设备周围的工频电场强比较大,对周边影响不大,但是作业人员在这种环境中长时间作业,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2.2 换流站主要危险因素1.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换流站内回转机械不多,机械伤害主要表现在高空坠落和不小心造成的碰撞。
换流站的电气设备有,变压器、电抗器、阀塔、直流断路器,以及电气构架等。
存在的危险因素有:现场工作时,人员安全意识差、麻痹大意,可能发生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或物体打击。
(2)机械伤害换流站机械设备不多,主要有:电机、风机等。
其危险因素有:人员违章操作或紧急情况下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现场的转动机械设备安全设施不齐全,如:防护罩或防护栏杆缺失,或者安全防护设施维护不良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作业环境不良,如地面湿滑、采光照明不足等均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电焊工职业病
电焊工职业病:眼睛上视力下降,青光眼,肺部有尘肺病,电眼炎,皮肤病,高温物质危害变电站职业病:电磁辐射。
具体如下还有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高压电网电磁对人体辐射的危害住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或者从事高压输电工作者们看一下。
长期在变电所工作也可以参考一下。
长沙万国城:两条高压线穿膛,长沙天健芙蓉盛世:据说有大功率发射塔。
国外专家提出电磁对人体的危害确实很大的,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一份写于2001年的报告。
报告指出,全英国每年有70万人出生,其中在15岁以下人群中每年发现500例白血病患儿和1000例癌症患儿。
而每年500名白血病患儿中至少有两位直接与高压电线等引起的电磁辐射有关。
这样居住在有电磁辐射下的儿童其白血病发病率为700分之一,比居住在无电磁辐射的儿童发病率(1400分之一)高出一倍。
该委员会把危险值设定在0.4微特斯拉(μT),电磁辐射强度高于该值,儿童将面临患病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斯拉是一个非常难懂的物理单位,人们往往会对离高压线的远近作为衡量是否受到辐射的标尺。
该委员会认为,达到或超过132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而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
该委员会还指出,对于成年人高压线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较小。
PS:此处注意一下:普通的高压输电线路为22万,50万,输电线路都是架空的,而且高度都是经过科学合理施工设计的,架空的由于距离关系,感觉对人体的影响不大,现在继续查中……但是其中的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应该叫电缆,把电线做过技术处理后的,比如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外护层等。
安全性比架空的要更高,所以文中的说法不可相信。
居然网上有人买房子的时候发现地下有电缆,就买34层不买一二层,可笑,可笑。
除了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瑞典国家工业与技术发展委员会也有类似观点。
变电站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变压器中有大量变压器油,变压器油中含有烷烃类、芳香烃、烯烃等类化合物,其蒸汽对神精系统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毒害作用,并对皮肤有较强的去脂作用。油蒸汽可经过皮肤、呼吸道,消化吸收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后,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并对中枢和神经末梢产生毒害作用,同时对骨髓造血机能也可产生不良影响。急性中毒时,表现症状为麻醉症状,精神恍惚、步态不稳,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吸入高浓度油蒸汽后,重者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症状;慢性中毒时,轻者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或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头晕、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情绪波动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及腱发射的减退和消失,严重出现肢体瘫软,神经—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皮肤接触油蒸汽可致干燥、皲裂,出现角化皮炎。
1.4
设计内容包括:对设计范围内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对防护性能进行分析,提出职业病防治对策(包括管理措施、辅助用室设置、防护设施投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等),核实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的采纳情况,并对预期防护效果进行分析。
2
2.1
2.1.1
2.1.2
③六氟化硫及其分解物
六氟化硫分解化学产物品种繁多,均为刺激性高毒气体。其中四氟化硫、十氟化二硫等的毒作用类似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光气,对肺组织有明显刺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出血,其中以十氟化二硫毒性最大;十氟化二硫等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水解生成氢氟酸和二氧化硫,对肺组织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出现头痛、头晕、咳嗽、咽痛、恶心等症状,吸入高浓度时可引起肺水肿、呼吸道出血和胸腔积液等;二氧化硫为无色、具辛辣和窒息性臭味的气体,呼吸道吸入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并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氟化氢为无色、具强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吸入高浓度时引起鼻、喉和胸骨后烧灼痛,胸部紧迫感、咳嗽、声音嘶哑等,严重时引起眼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中毒性肺水肿等。在中高压变、配电站等工作场所由于六氟化硫电器泄漏导致工作人员可能接触这些毒物。这些有毒气体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通常短时间接触后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疲劳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吸入时会出现上述中毒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急性中毒死亡等后果。我国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六氟化硫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6000mg/m³;氟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³;其它氟化物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2mg/m³。
案例分析输变电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
12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13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14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15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16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17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18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21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频电磁场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
工频电场、磁场监测》(DL/T 799.7-2010) 中规定的500μ T限值标准,其引用ICNRP1998 版的规定。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发布的 《限制时变电场和磁场曝露的导则(1Hz100kHz)》(2010版)规定,针对50Hz职业曝 露允许的磁场强度参照水平(reference levels)为1mT。 按照国际标准,上述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要求。
4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变电站的电压等级有:1000kV、750kV、500kV
、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 、6.3kV等; 按电压等级可分为超高压、高压、中压变电站 和低压变电站。电压在1kV以下的称为低压; 电压为1~10kV的称为中压;电压高于10kV低 于330kV的称为高压;电压在330kV以上的称为 超高压; 1000kV为特高压。 变电站的形式有:户内式、半户内式、户外敞 开式、地下式。
6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配电装置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
器、电容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 器、测量仪表等设备。 220kV/500kV变电站部分有GIS组合电器设备和 SF6断路器等,部分变电站无SF6设备。 具有GIS组合电器设备的220kV变电站,部分变 电站GIS组合电器设备位于室内,部分变电站 GIS组合电器设备位于室外。
东露天矿职业危害影响因素及对策
东露天矿职业危害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我国人口众多,煤炭能源消耗较大,年开采量惊人,作为煤矿开采的主力军煤矿企业实际上是属于高危行业,开采过程存在严重的职业病影响因素,工作人员患职业病风险较高。
本文通过介绍东露天矿生产过程的情况,分析其中可能造成职业危害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东露天矿职业危害的影响。
关键词:东露天矿;职业病;粉尘;噪声;一、引言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煤矿企业不断加大开采量,提高煤炭的产量,随之提高的还有开采工作者的职业病患病率。
因煤炭开采工作环境较为恶劣,长期作业会导致工作人员患职业病,这不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当前社会对煤矿行业职业病情况较为重视,煤矿企业需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意识,采取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二、东露天矿简介东露天矿是国家规划的平朔矿区三大露天煤矿之一,是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和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
该项目是平朔亿吨级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朔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露天矿田位于宁武煤田北端,行政区划隶属朔州市平鲁区,采矿权证范围48.409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0.35亿吨,项目包括露天矿、选煤厂、铁路专用线三个单项工程,概算总投资120.94亿元;露天矿设计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服务年限75年;选煤厂设计原煤处理能力200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正线长27公里,设计运输能力3250万吨/年。
该项目于2008年4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201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至2013年6月底。
2013年7月进入联合试生产阶段。
截止至2016年底项目经过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认定、防雷接地专项验收、安全设施及条件专项验收、职业卫生健康专项验收、消防专项验收、档案专项验收、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环保专项验收和项目整体竣工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职业危害
有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这里介绍比较关心的危害因素(职业危害)问题:电磁,电磁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WHO)从1998年,分别以“国际电磁场研究计划”信息发布文件(Fact Sheets)形式,以多国文字公布了不同频率电磁源对公众健康有何影响的官方意见,分别阐述了暴露于不同频率电磁源对人体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及安全限值。
电磁环境对生物系统产生的影响,决定于电磁源的波长(频率)及其能量的大小,频率越高能量越大,对人体的影响也就越大。
“离子辐射”是极高频的电磁波(X射线与γ射线),它具有足够的光子能量来断开细胞遗传物质分子中的DNA化学键,即产生电离化。
“非离子辐射”是电磁频谱中频率和能量较低频段部分的通用术语,指该频率段中光子能量太微弱,不足以断开细胞分子间的化学键。
它们包括紫外线(UV)辐射和可见光波、红外线波、射频与微波,以及极低频与静止的电场和磁场。
不论“非离子辐射”的强度有多高,都不能在生物系统中引起电离化。
输变电设施会产生工频电场、磁场、无线信号干扰和一些噪音,而引起人们恐慌的主要是电场和磁场。
当电气设备接通电源(即加上“电压”)时,其导体就带有低频的交变电荷,同时在导线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低频电场。
我国输变电工程采用的电力频率为50赫兹。
在电力或动力领域中,通常将50赫兹频率称为“工业频率”,属于极低频电场。
在输电线路或电力设施周围环境中,电场与磁场单独存在,并不类似高频电磁场那样以电磁波形式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或形成体内能量吸收。
因此,国际权威组织在极低频环境健康影响领域内,只涉及电场与磁场分析,而不使用“电磁辐射”这一笼统模糊的概念,更没有任何国际权威组织会在该领域误用“电磁辐射”这一术语。
事实上,我国对输变电电磁场的环境标准限定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
WHO推荐的国际权威组织颁布的旨在保护公众健康的工频电场强度暴露限值为5千伏/米,工频磁场强度暴露限值为0.1毫特斯拉;而我国对公众的保护限值为电场4千伏/米,磁场为0.1毫特斯拉,在实际施工中,往往还低于这些标准。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电磁场无处不在。
据测算,当我们欣赏美丽的月光时,当我们在家中打开电视时,身边的电磁场强度已远远高于输电线路。
地球本身也具有地磁场,将地球上存在的地磁场与输变电设施产生的磁场相比较,也可以得出有趣的结论:在北京观测到的地磁场数据为54微特斯拉,当磁场反转时,强度最大值约为100微特斯拉,是输变电设施电磁场的50~100倍。
这说明,人们生活在几十微特斯拉的电磁场里几乎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即使是在变电站内24小时值班的工作人员,其健康也不会受到影响。
审核人:审定人:
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