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综述
(完整版)世界电影史
![(完整版)世界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a6cb9319e009581b6ad9eb85.png)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1)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2)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3)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背景(1)从政治背景讲,战争的结束,对意大利人而言,不仅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且更突出的意味着长达20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终结。
(2)从经济上讲,美国人的援助和政府的津贴维持了影片的创作。
(3)从文化角度讲,新现实主义的源泉:“1910年一1920年间的少数几部现实主义的影片,如吉奥内的《大盗扎·拉莫》或马尔托里奥的《迷失在黑暗中》;爱德华。
德。
菲利浦的方言戏剧和维尔加的小说。
以及那种在左拉的自然主义基础之上的,以“真实主义为模式”的文学创作的传统,这便是“形成新现实主义生活观的一个有力因素”.(4)从电影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角度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各种风格、流派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新现实主义的制作者,特别是一些进步的电影工作者们,他们推崇苏联电影,同时,又受到了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
他们的电影创作紧密地贴近当时的社会现实,突出普通人的银幕形象的表现,并以最为朴实无华的风格、形式,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峰。
维斯康蒂的剪辑师马里奥·赛朗德在为《沉沦》进行剪辑的过程中,给维斯康蒂写信说:我是第一次看到了这样的影片,我称它为新现实主义的.这便是“新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第一次出现.理论先声:巴巴罗教授1943年发表在《电影》杂志上的“新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了四点纲领:1.清除“在意大利影片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那些幼稚和公式化的老调”;2.取消“不谈人类问题和人道观点的那些荒诞可笑的和生编硬造的东西";3。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https://img.taocdn.com/s3/m/4c4a066b4a7302768f993926.png)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 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
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
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
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
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
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69620216fc700abb68fc51.png)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
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
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
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
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
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64d78e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b.png)
数字剪辑和特效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影的后期制作更 加高效、灵活,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电影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叙事结构的创新
电影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叙事结构,如非线性叙事、多线叙事 等,使得电影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表演艺术的进步
演员们的表演技巧不断提高,使得角色塑造更加生动、真实,为观 众带来更强的代入感。
。
多元化发展
电影产业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包括类型、
题材、风格和文化的多样性。
电影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变化
好莱坞的霸主地位
01
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市场份额和票
房收入均占据主导地位。
新兴市场的崛起
0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逐渐崛起,成
为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
全球化市场拓展
电影市场将逐渐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球化拓展,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都能接触到 优秀的电影作品。
电影教育与人才培养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未来将有更多教育资源投 入到电影教育领域,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电影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电影营销的创新
为了吸引观众,电影营销 手段不断创新,包括社交 媒体营销、大数据分析等 。
05
电影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电影对社会的反映与影响
社会现象的镜子
电影通过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视觉效果等手段,生动地反映社会 现象,揭示社会问题,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电影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推动 社会变革,如反战、民权、环保等运动。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9a3a939c680203d8ce2f24f7.png)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概述
1911年,卡努杜(意)发表《第七艺术宣言》,首先倡导把电影看成一门艺术,即“第七艺术”。
●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1902年《月球旅行记》—最早科幻片。
四种类型片:魔术片;排演的新闻片;神话故事片;科幻探险片。
●埃德温·鲍特:第一个运用叙事的连贯性和发展原则拍摄影片的导演。
1902年《火车大劫案》:较完整叙事,时空交叉剪辑手法,开启了美国西部片的先河。
●格里菲斯:丰富了电影叙事语言。
1915.2.8《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好莱坞的统治。
1916年《党同伐异》初步确立了电影的叙事法则
→1927年《爵士歌王》:有声电影的标志
→1935年《浮华世家》:彩色影片的标志
→1977年《星球大战》:高科技(七八十年代)
●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史上写实主义传统和纪实美学的最早尝试者;被称为“世界电影之父”。
《工厂大门》。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05775c2ddd36a32d737581d0.png)
特点:侧重内心描写,试图把人的内心搬上银幕。
左岸派:居住在塞纳河左岸的一群电影作家的创作。 阿伦· 雷乃 瓦尔达 科尔皮
6.意识流电影
特征:1.剖析深入
2.内容深远
3.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化构造。
4.反对超出电影门房一般的伦理
伯格曼《野草莓》 费里尼《八部半》
四.好莱坞类型电影
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产 品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世界电影史
主讲人:
杨昌林
一、电影的诞生
视觉暂留理论 1894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西洋镜) 1895年 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
《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
梅里爱 法国 ——世界上第一位电影艺术家
1899年《德雷福斯案件》
1902年:《月球旅行记》、《鲁宾逊漂游记》、 《格利佛游记》。
前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的结束
1920-1933:20世纪20年代末,这个流派的 每位导演分别完成了四部重要的影片。1929 , 爱森斯坦前往好莱坞学习研究声音技巧。最 后的代表作有维尔托夫的《热情》(1931) 和普多夫金的《逃兵》(1933) 衰落的主要原因,不同于德国或法国因为工 业或经济的原因,而是由于远离民众的艺术 实验和政府的政治压力——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方向的新艺术政策。
把D.W.格里菲斯引进了电影界,启用他在影片《从鹰巢中救出的 人》(1907)里当演员。鲍特自1916年以后转而从事研制电影放映机 和其他电影新技术。1929年因在股票市场上遭到失败而破产。1941 年默默无闻地死去。
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
酝酿与尝试:短片时代的格里菲斯 1:让剪辑深入到场景之内 2:情感的介入与叙述的复杂化 《陶丽历险记》《姑娘和她的忠诚》《埃德加· 爱伦· 坡》
《世界电影史综述》课件
![《世界电影史综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a0f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f.png)
电影在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电影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作为教学辅助 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还可以作为独立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科研领域,电影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家们通过电影记 录和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过程,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 证资料。同时,电影还为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 便利。
电影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电影语言
电影语言是电影制作中使用的视觉和听 觉元素,如镜头、剪辑、音效等。随着 技术的发展,电影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 创新,为电影制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表达 工具。
VS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制作带来了革命性 的变化。数字技术可以创造出更逼真的特 效、更丰富的色彩和更精细的细节,使电 影更加生动和真实。
05
电影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电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同时也塑造和影响了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电影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丰富了 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人们的文化素养。
电影对艺术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推动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新 和发展,促进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
声音进入电影
声音进入电影
1927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从此电影进 入了声音时代。声音的出现为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电影更 加真实、生动。
声音技术的突破
随着录音技术的不断突破,声音在电影中的表现越来越丰富。从单声道到立体 声,再到环绕声,声音技术不断进步,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93996cf6e009581b6bd9ebff.png)
一、人类心理生理特点
(一)视觉暂留原理:物理学家普拉托用双目失明的代价换来了人类的进步,发现了视觉暂留原理。
(二)似动现象:利用这种似动现象可以使得电影中画面的运动显得更加逼真。
(三)心理补偿机制: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会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导入其中,将断裂的部分补充完整,使叙事流畅。
二、技术进步
(一)幕布里奇(英国)的飞马奔驰
(二)马莱拍摄飞鸟的摄影枪
(三)爱迪生的电影摄影术及电影视镜
一、世界电影之父
(一)“世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大咖啡馆中首次售票公映了一系列影片,这一天被称为电影的诞生之日。
(二)代表作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代表们登陆》等。
(三)作品体现了卢米埃尔兄弟“再现生活”的创作理念,为电影艺术奠定了写实主义传统。
写实主义传统
卢米埃尔兄弟创作口号是“在线生活”。
在他们的电影众多表现的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
为电影确立了写实主义传统
二、乔治·梅里爱
(一)发现“停机再拍”的技巧
(二)建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并把化妆、剧本、布景等引入电影中。
(三)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为世界电影史确立了技术主义传统。
技术主义传统
梅里埃则认为,电影可以“改变生活”。
他的“银幕戏剧”都是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的。
他是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为电影确立了技术主义传统。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917efbc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8.png)
世界电影史第一篇:世界电影史第一章:电影艺术的发展概述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
格里菲斯1915年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最终形成,并创立了“平行剪辑”和“最后一分钟营救”,使其成为经典的叙事模式。
第二章:法国电影1法国电影的先驱者: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被称为“世界电影之父”,代表作《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后者采用了深焦点镜头,产生了今天常见的长镜头内部场面调度的效果。
梅里埃有“银幕魔术师”之称,作品《月球旅行记》。
他的“乐队指挥视点”使电影与自然界的生活完全隔离开来,银幕等同于舞台。
法国拉菲特兄弟组建的“艺术影片公司”在1908年拍摄了《吉斯公爵遇刺》2印象派和先锋派:印象派以德吕克《流浪女》为中心,包括阿贝尔·冈斯《车轮》,谢尔曼·杜拉克《微笑的布迭夫人》,让·爱浦斯坦《忠实的心》,马塞尔·莱皮埃《黄金国》等。
另外,导演路易斯·布鲁艾尔与萨尔瓦多·达利拍摄了超现实主义影片《一条安达鲁狗》。
3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先驱者是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主要导演有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尔内,叙利恩·杜维威尔。
让·雷诺阿拍摄了《母狗》《幻灭》《游戏规则》4新浪潮电影产生的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很快沦陷,德国控制法国电影,德国影片开始进入法国市场;2)二次大战后,法国的电影企业完全陷入瓦解和衰败之中,美国影片再次席卷法国市场;3)“优质电影”引起了一些青年电影工作者的不满,他们先是以批评者的身份出现但很快闯入编导和制片领域,以崭新的电影观念和革新的电影语音给法国影坛巨大的震动。
电影主张:1)电影的本提——记录本性;2)场面调度理论;3)作者电影观念。
代表有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枪击钢琴师》,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
世界电影史概况好莱坞、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印度
![世界电影史概况好莱坞、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印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5395e849649b6649d7470b.png)
《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个国家的诞生》对电影史的贡献:
电影的单位开始从“场景”变成“镜头”; 镜头开始大规模运动; 电影奠定了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基础;
《 党 同 伐 异 》
《党同伐异》:
“最后一分钟营救”(平行剪辑)
格里菲斯的这种平行蒙太奇的运用,达到了惊人 的效果,成为电影史上有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这种手法至今仍在当代电影中使用。
电影《乱世佳人》海报
好莱坞女星 费雯丽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高度格式化,崇拜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满足大众心理愿望,表达社会的各种状态 和情节,形成以“类”划分,相对固定的 系统,在情节内容、叙事方式、视觉图谱 等方面都有某种程式性和类似性。
常见的类型片包括以下12种:
西部片、喜剧片、歌舞片、科幻片、 犯罪片、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 动作片、灾难片、儿童片、恐怖片
新好莱坞电影
新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一般认为,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尼 与克莱德》标志着新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邦尼和克莱德》
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
新好莱坞电影受到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 新好莱坞电影突破了戏剧化电影美学观 念的束缚。 新好莱坞电影比传统好莱坞电影更能适 应时代。
新好莱坞的导演和作品
《水浇园丁》
《火车进站》
“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册, 同时又象无意中拍摄下来的——部描写 上世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记录 片。卢米埃尔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 使观众在银幕上能够看到同自己一样的 生活,或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
——(法国)乔治·萨杜尔
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
乔治·梅里爱(1861—1938)法国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起源 :
世界电影史资料课件
![世界电影史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7214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a.png)
马丁·斯科塞斯与《出租车司机》
总结词:社会写实
详细描述:马丁·斯科塞斯是美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代表,他的 作品《出租车司机》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真实的社会背景 ,展现了纽约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困境。
大卫·芬奇与《搏击俱乐部》
总结词:心理探索
详细描述:大卫·芬奇是当代电影的心理探索者,他的作品 《搏击俱乐部》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心理剖析, 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焦虑和空虚,对现代电影产生了重 要影响。
代表作品有《大都会》、《战舰波将 金号》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 大的轰动,并对后来的电影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默片的艺术特点
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 摄影技巧、剪辑手法和表演方式,创 造出了独特的电影语言,为后来的电 影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声电影的出现
有声电影的起源
有声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技术已经可 以实现声音和影像的同步播放。
电影产业的兴起
电影产业起源于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和放映设备的进步,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新 的娱乐形式。
早期电影制作主要集中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这些国家逐渐成为电影产业的 中心。
电影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包括电影院、发行公司、制片厂等,为 电影产业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现实主义电影
总结词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力求逼真 地刻画现实生活。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电影强调对现实的客观描绘,通过细节的真实刻画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它不追求情节离奇和场面的夸 大,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和事件为题材,注重人物性 格的刻画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浪漫主义电影
总结词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16ba903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b.png)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1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2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3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1、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背景1从政治背景讲;战争的结束;对意大利人而言;不仅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且更突出的意味着长达20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终结..2从经济上讲;美国人的援助和政府的津贴维持了影片的创作..3从文化角度讲;新现实主义的源泉:“1910年一1920年间的少数几部现实主义的影片;如吉奥内的大盗扎·拉莫或马尔托里奥的迷失在黑暗中;爱德华.德.菲利浦的方言戏剧和维尔加的小说..以及那种在左拉的自然主义基础之上的;以“真实主义为模式”的文学创作的传统;这便是“形成新现实主义生活观的一个有力因素”..4从电影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角度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各种风格、流派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新现实主义的制作者;特别是一些进步的电影工作者们;他们推崇苏联电影;同时;又受到了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他们的电影创作紧密地贴近当时的社会现实;突出普通人的银幕形象的表现;并以最为朴实无华的风格、形式;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峰..维斯康蒂的剪辑师马里奥·赛朗德在为沉沦进行剪辑的过程中;给维斯康蒂写信说:我是第一次看到了这样的影片;我称它为新现实主义的..这便是“新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第一次出现..理论先声:巴巴罗教授1943年发表在电影杂志上的“新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了四点纲领:1.清除“在意大利影片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那些幼稚和公式化的老调”;2.取消“不谈人类问题和人道观点的那些荒诞可笑的和生编硬造的东西”;3.不要听腻了的故事;也不要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4.扬弃硬说所有意大利人都为“同样崇高的感情”所鼓舞的高调..创作宣言:罗伯托·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由于这部影片的出现;根本地改变了意大利电影的创作道路和思想;人们便把罗西里尼称作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而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则成为新现实主义的一部奠基之作..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罗西里尼:新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意志零年维斯康蒂:“新现实主义之父”大地在波动、沉沦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被誉为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最典型和最突出的代表作品.. 德·桑蒂斯:罗马11时西柴烈·柴伐梯尼与德·西卡合作;编写了由德·西卡拍摄的擦鞋童1946年;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1951年和温别尔托·D等所有重要影片的剧本..影片中大量地使用外景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形成了一种自由、新颖的表现风格..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新现实主义的杰作:偷自行车的人..大地在波动外部技术特征:1.完全使用真实的外景拍摄;2.影片中的渔民选用非职业演员的真正渔民..艺术特征:以近似纪录式的写实主义;以长镜头和变焦镜头的手段处理;以画面景深镜头的浓郁诗意;将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化追求..偷自行车的人的艺术和美学特征:1影片叙述语调是温和的;不动声色的;但其中蕴涵着的情感冲突却是强烈的;2故事虽然是简单的;但其中包含的社会含义却是极其深刻的..3影片的结构以现实为依托;以一组组“平民化”的剧情推进;展现了一个普通劳动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4 拍摄风格上不用搭制的布景;完全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拍摄;启用非职业演员;摄影机跟随着人物而运动;没有传统的所谓场面调度的运用等3、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被巴赞称为“真实电影”..由此产生出巴赞所倡导的电影纪实美学..新现实主义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比较:1新现实主义强调贫困;而不是好莱坞影片的魅力;2强调丑陋的贫民茅棚;而不是洁净的时髦公寓;3强调表现普通人、世俗无礼的人;而不是理想、完美的绅士等等..柴伐梯尼曾为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确立了这样的定义:表现事物的真实面目;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样子;使用事实而不用虚构;描绘普通人而不是那些油头粉面的英雄;揭示每天的事件而不是例外的事件;表现人与他的真实社会关系而不是他的浪漫主义的梦幻..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形式特征:1.纪录性纪实性:密切关注现实;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般的叙事状态之中..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11时都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代表..2.实景拍摄: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摄影机跟随着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实现了电影在空间观念上的突破;使传统的场面调度场面消失;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同时;实景拍摄也避免了隶属于舞台观念的戏剧性用光;更多地采用了自然光..3.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削弱了影片的主观性..4.非职业演员的运用新现实主义将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混用;使演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结果才“必然能够获得意大利电影的绝妙的真实性”..5.线性而松散的结构形式大多以生活事件本身的线性发展来结构影片;很少运用倒叙、闪回等;这种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与影片的纪实风格追求密切相关..6.地方方言的运用是意大利民族电影追求声音效果表现力的极为突出的一种手段..二、战后法国电影一、优质电影1、特征:1依赖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致力于“高尚”电影的营造;特别重视编剧在影片创造中的作用..2常常沉迷于浪漫主义的氛围之中;以营造身处冷漠且充满恐惧感的社会环境中的男女恋人们的爱情悲剧为能事..3镜像风格上;多运用豪华的布景、特技效果、精心布置的灯光、华丽的服装等元素;来表现和强化一个个洋溢着热情与忧郁的“优雅”故事..2、代表作品:夜之门1946年编导:马赛尔·卡尔内;雅克·普佛瑞肉体的恶魔1947让·奥仁查;佩里·鲍士特编剧雷内·克雷芒执导的禁止的游戏1952编剧:让·奥仁查;佩里·鲍士特公正与命运和我们都是凶手;均是导演查尔斯·司帕克和编剧安德瑞·卡叶特合作的影片..3、对于“品质的传统”优质电影的认识和评价为了与美国片对抗;战后法国电影界特别重视制片价值..讲究高预算、大明星、精致的剧本、华丽的布景、服装和陈设;构筑成一种特殊的电影质感;号称“品质的传统”;也成为观众和票房的保证..“品质的传统”整体延续了沦陷时法国电影的古典风格;制作态度严谨;在政治、道德和艺术的理念上非常相似..但是因时代已经改变;沦陷时那些神话、寓言、梦境的逃避主义完全不被战后受美国化影响的年轻人接受了..生活不再是梦;新的年轻人希望与现实社会接触..4、新浪潮批评“品质的传统”优质电影的主要方面:1、是编剧电影而非人的电影..2、其专注于心理写实——经常太过悲观;反教权、反布尔乔亚;而非“存在”式的浪漫的自我表达..3、场面调度太雕琢片厂布景、工整的构图、复杂的打灯、古典剪接;而非自然即兴的开放形式..4、太讨好观众;仰赖类型;尤其是明星;而非靠创作者的个性..战后新老两代法国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1.老一辈导演的复出;主要指的是1920末-1930年代初进入影坛的导演..雷内·克莱尔:沉默是黄金让·雷诺阿:河、法国康康舞让·谷克多:美女与野兽、奥菲斯、奥菲斯的遗嘱2.新一代独立导演1让·皮埃尔·梅尔埃尔:大海的沉默、可怕的孩子们2布莱松: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死囚越狱..3雅克·塔蒂:假日、于洛先生的假日..二、法国新浪潮电影1、“新浪潮”电影:1958年首先出现在法国的具有新的电影创作观念与电影作品的电影运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新的电影理论主张和电影批评观念的产生;即以“作者论”为主要代表的电影主张;把影片形式与风格分析和道德批判结合;强调电影应是导演的独立创作;2以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为代表的诸多青年电影导演;第一次拍摄了自己的处女作;一大批新电影的诞生..“作者论”作为一种创作主张;它强调导演比剧作作者更重要;是制作各个环节的总指挥;而剧本、脚本只是制作的一个环节而已..而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尊崇导演的全部作品;通过系统的考察去追溯导演个人特有的主题、结构和形式的特色..”2、新浪潮产生的思想和历史背景1从历史背景上看;这个新浪潮由一群新的电影青年推动;他们攻击整个50年代的“品质传统”;要求用新的观点和看法对待电影..以反判的姿态2从思想背景上看;新浪潮电影导演深受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品质的传统”优质电影那种“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3、“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导演又可以细分为两部分人:“新浪潮”与“左岸派”1一是团结在着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周围的以弗朗索瓦·特吕弗为核心的年轻影评人;包括让-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罗尔、爱里克·罗梅尔、雅克·里维特等..这批人都是“法国电影图书馆”和巴赞主编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编辑和主要作者;因此人称“电影手册派”;“作者电影”..2二是有实践经验的专业电影工作者和小说作家;包括阿涅斯·瓦尔达、阿仑·雷乃、路易·马勒、玛格丽特·杜拉等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寄寓于塞纳河左岸;故有“左岸派”之称;又叫“作家电影”..这两部分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两派的成员虽然职业背景略有不同;但他们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手法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4、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宏大、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电影运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规模宏大:新人辈出;产量惊人..表现在从1958年到1962年的短短5年左右时间里;百余位新导演拍出了97部处女作;而且其中许多年轻导演后来成为了世界级的电影大师;这种现象在20世纪的电影史上独一无二.. 2影响广泛:是说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3意义深远:是指这场运动的思想、艺术的创新精神被公认为是最具有革命性的电影变革;因此由“新浪潮”为标志;形成了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5、新浪潮的电影艺术特色1、题材上多为现代城市题材: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2、拍摄风格上写实为主;强调个性..较强调现实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不拘泥于过分僵化的专业规则..3、结构上自由随意;不拘一格..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追求松散的因果关系、不连贯的剧情;不明确的结尾等;表现手法上不拘成规;强调自由发挥..4、具有较强的互文性..新浪潮电影的创作者常常在影片中向他们喜爱的影片和导演致敬..致敬的方式有a.在电影中直接引述片段;如如在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中直接放映一大段弗里茨·朗大都会的片段;b.在电影中以某些经典演员、影片、美学手法、对白为指涉参考;如筋疲力尽中主角不断模仿他的偶像汉佛莱·博加德鲍嘉用手指抹嘴的镜头;c.直接向好莱坞某种类型作千丝万缕的解构和致敬;如戈达尔的女人就是女人是对好莱坞歌舞片的整体致敬;片中多次提到鲍伯·福斯及金·凯利..A、非政治性的电影..在新浪潮的作品中;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世;随风在世上飘泊;又随风而离开人世..筋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电影..“新浪潮”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虚伪..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建筑在“善”与“邪恶”的传统观念..特吕弗拍摄的朱尔和吉姆1962年就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B、摄影方法:摄影风格侧重于电影的照相性;摄影师们侧重于画面新鲜感;拒绝功能主义或学究式的画面制作..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自然主义的摄影风格出现..在“新浪潮”的作品中;既顾及电影时空的完整性以及节奏的运动感;又出现大量的长镜头、景深镜头的摄影;特别是动用了一些十分灵活的移动摄影..从那时起;跟拍、长焦、变焦、定格、延续的全景摄影;成帧调节、摄影机的震颤相继作为艺术手段而动用..C、音响处理:“新浪潮”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有时人物的对白都被淹没在音响中..那时;因为投资少;大都是同期录音、制作周期短;这是最省钱的办法..D、剪辑:蒙太奇在这里不再表达思想和解释心理的手段;而只是作为时空切割时的手段..“新浪潮”的导演们对电影的长度、节奏很感兴趣..他们实现了一种快速剪辑的方法;增加了电影的镜头数目..取消遮挡、化出化人、淡出谈人等传统手法;采用镜头之间的直接衔接;并在时空关系上进行跳接..长镜头的使用是增加影片的真实色彩..而快速剪辑法是增加视觉的节奏感..E、表演:启用了大批不知名的年轻人做演员..同时;他们还汲取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非职业演员的方式;以及詹姆斯·迪思和马龙·白兰度的“不表演的表演”的风格..同时;“新浪潮”的导演还纷纷登场;出演他们影片中的角色..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色1、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始人A、其理论文章论法国电影的倾向;成为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一个理论宣言..B、代表作品:四百下、枪击钢琴师、最后一班地铁、朱尔和吉姆C、主要创作特色:a.叙事主题较为明晰;情节结构相对完整;关注人物的命运与社会背景的历史性关联;尤其擅长揭示人的孤独情怀和悲剧性命运的刻画;彰显出特吕弗电影的思想特征与人文关怀..b.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将传统与现代的技巧融汇一体:圈出圈入的转换方式、多种镜头技法的使用、自由随意切换的剪接、写实主义或表现主义式的灯光和构图;长镜头的场面调度等;勾勒出特吕弗电影的“镜语”特征..c.刻意在影片本文中插入其他影片片断;构成戏仿或反讽;既表现出向电影史及他所崇敬的导演致敬的态度;也体现出借鉴、改造、发展的个性化追求.. 互文性2 让-吕克·戈达尔——新浪潮运动中影响力最大、生涯变化最大也最特立独行的怪杰..A、五月风暴等一连串的动荡使戈达尔转入对反映时政的艺术作品的探讨和研究..组织了“基卡·维尔托夫小组”;专门制作革命题材的影片..B、筋疲力尽是戈达尔的成名作;也是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影片故事略显无序;具有“拼贴”性;采用真实场景;拍摄手法随心所欲;剪辑自由;语言文学味道浓重..其他作品:狂人皮埃洛C.主要创作特色a. 推翻传统古典叙事;建构现代自由表达的叙事主题与疏离性为主导的叙事风格..|运用了许多美学、技术上的新观念;使观众在观影时;不断被这些手法干扰;从而保持一种观影上的“美学距离”..他的影片结构断裂粉碎;不时穿插记录现实包括海报、漫画、街头纪录片及剧情片的自由形式;创造了一种突兀、不和谐的艺术风格..b.复杂多义的文本..旁征博引各种参考架构;范围自文学、漫画、广告、政治、艺术都有可能..看电影从此无法单纯;从被动地接受剧情;到主动作各种记忆、知识联结;到阅读各种譬喻、象征等弦外之音;都使戈达尔的作品充满挑战性..这种歧义的文本尚可细分其功能:互文性:向好莱坞电影经典、电影片段、某些导演及手法致敬拼贴性:书写的文字和平面、二度空间的海报、报纸、照片等等;用以打断叙事;或作为导演主观介入的注脚..论述性:电影不仅有说故事功能;也有其他的层次和定义..戈达尔用文字及旁征博引的方式;使电影变成一种论述、一种论文;而非娱乐;或个人艺术品味的呈现..c.杂糅与辩证的艺术手法..将新闻与虚构、小说与评论、动作与静止、蒙太奇与长镜头汇流贯通、杂糅一处;形成不拘一格的影片结构特色..3 阿伦·雷乃夜与雾:记忆与遗忘作为阿伦·雷乃电影中的母题;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出现的..广岛之恋营造过去与现在、主体与客体、真实与虚幻之间既模棱两可又纠葛不清的气氛..“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作有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导演都是阿仑·雷乃..三、战后日本电影1、发展概况20世纪50年代中;日本电影走在了世界电影的最前列;是日本电影史上辉煌的“黄金时代”..主要作品:黑泽明:罗生门、活下去、七武士、乱沟口健二:西鹤一代女、雨月物语、山椒大夫小津安二郎:晚春、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衣笠贞之助:地狱门五所平之助:烟囱林立的地方2、在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富有实力的创作队伍的变化..战前派的日本导演如衣笠贞之助、沟口健二、五所平之助等以他们娴熟的技艺继续着他们的创作;而战前曾拍摄过一、二部影片;战后迅速成熟起来的一批新人如黑泽明、山本萨夫、木下惠介等则带着时代赋予他们的新的使命、新的观念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的日本电影创作..2、题材与样式的多样化..战前派导演仍然关心他们那种富于传统的题材表现;而战后崛起的新人更关心现实生活中的冲突、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因而在创作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审美氛围和局面..3、产品数量上的增强..日本这时竟以每周两部影片的速度进行制作..数量上的积累也为日本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影片打下了基础..具体体现:1首先;从主题和题材上讲;首先出现了一批反映战争痛苦和社会腐败的影片..如黑泽明的无愧于我们的青春直接展示了战争和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给普通家庭造成的伤害..2其次;一些具有鲜明社会批判意识和意识形态倾向性的电影人如山本萨夫、龟井文夫等导演和剧作家先后拍摄出裸岛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艺术性的影片;形成了日本的第一次独立制片运动和战后日本“社会现实派”电影的创作源流和倾向..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成濑已喜男等功底深厚的老一辈导演禀承战前风格;注重传统表现和影像表现的结合;标榜鲜明的个人风格;由此形成了战后日本电影“民族风格”的主流..3、主要导演及其作品1、沟口健二——“女性电影大师”擅长“时代剧”和“女性电影”.. 1936年拍摄的浪华悲歌和青楼姐妹这两部影片曾被誉为“在日本新出现的现实主义的影片”..成为日本电影的代表名作;被誉为日本女性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战后主要代表作西鹤一代女、雨月物语其电影艺术特色:A.凝重的悲凉风格B.独特的“长镜头”空间和移动摄影..以一种象征着中世纪的卷轴画的散点特征的长镜头的形式;形成了他那独具特色的电影空间观念..“一个镜头主义”长镜头的风格化表现..总是和人物同距离、同速度的横向或纵向移动;绝不会让特写镜头出现..C、“全景镜头”体现的民族美学观念..以上三个基本特点;表明了沟口健二影片中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情女性的思想情怀和独特的镜头结构特征..2、小津安二郎代表作品:晚春、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麦秋艺术特色A、以表现现代小市民阶层的家庭生活为主导的题材与主题特征..特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充满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俗..B、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的情节故事;主要是描写平凡、普通、甚至琐碎的日常生活;并借此深刻探求家庭的伦理道德;人与人的情感..散文式结构、富有诗意C、独具特色的镜头语言和镜像风格;在构图方面创造出了一种静态美和匀称美..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a、仰拍;b、固定的机位;c、人物的相似态布局;d、节奏缓慢;禁用大幅度动作;e、人物说话时总要面对观众;f、稳定的景别运用;g、无技巧剪辑..D、以“静”形“定”神为主导的东方美学观;影片风格淡雅、真实、朴素、亲切、细腻..他用仰拍的镜头、有限的语言和略显沉闷的节奏;向我们展示了他心中的那幅人生图卷..始终用谦和的态度细细抚摸、娓娓道来;并极力寻求一种东方气质的神韵..3、黑泽明处女作姿三四郎1943年战后第一部作品:无愧于我的青春罗生门、生之欲乱故事的梗概是来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七武士被誉为日本电影史上最着名的电影;是日本电影史上大型古装现代片的开山之作;也是日本电影人心目中作为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的当代电影的典范..日本影评家曾称该片为“日本的西部片”..艺术特色A.注重对特定时代中人物的民族性格和独特信念的刻画;具有人道主义的艺术情怀和叙事上阳刚风格。
世界电影史--全
![世界电影史--全](https://img.taocdn.com/s3/m/89ba0a62960590c69fc37672.png)
二、摄影术
“达盖尔照相法”产生 穆布里奇获得“拍摄活动物体的方
法及装置”专利权 马勒的摄影枪
三、放映术
爱迪生的“电影视镜”
1894年 每秒16格 供一人观看
爱迪生的“电影视镜”
卢米埃尔兄弟与“活动电影机”
电影终于诞生——
发明人:法国兄弟 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62—1954)
好莱坞的“垂直控制”策 略是指美国各大电影制片公 司通过其雄厚的经济实力, 建立自己的电影院线,专门 发行和放映自己制作的影片。
1908年,因具备拍摄电影外景的多种条件,散居美 国各地的电影商人陆续集中在洛杉矶市的西北郊区, 取名好莱坞Holly wood。奇怪的是,好莱坞逐渐建设 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中心的同时,也使得美国电影 艺术迅速发展。
《火车大劫案》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片长:12分钟 年份:1903年
《火车大劫案》的艺术特征:
对不同的场景采用基本的镜头切分; 把电影的逼真再现和假定性拍摄结合; 使用外景,突破戏剧舞台的简单束缚,再现美国西
部的现实生活氛围。
第二节 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
大卫·格里菲斯 (1875-1948)
1946年
《黄金时代》是从
参战者带着战争中生 理和心理的损伤回归 和平生活的侧面来反 思战争的。它不仅丰 富了电影创作的形式, 而且引起的心理和感 情震撼,比直接描写 战争更理性、更强烈。 因而今天的好莱坞依 然喜欢模仿和抄袭之。
1952
在麦卡锡主义喧嚣
尘上的时候,拍摄 《正午》这样努力保 持人格完整、尊重自 我的荧幕形象,是需 要勇气的。导演弗莱 德·齐纳曼与影片中 的主角多恩一样,被 迫流放英国。
《世界电影史综述》课件
![《世界电影史综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e2db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6.png)
这是一份关于《世界电影史综述》的PPT课件,带您领略电影的奇妙历程,从 起源到未来,从发展到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电影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电影的起源及发展史概述
1
前电影时代
了解电影起源前的娱乐形式,如幻灯片和早期摄影技术。
2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
探索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大师们的贡献,如梅利埃兄弟和爱德生兄弟。
探讨好莱坞在国际市场上的 巨大影响力和销售策略。
欧洲电影的瑰宝与多样性
法国新浪潮
介绍法国电影运动的灵感和代表 作,如《汽车杀手》和《四百 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探索意大利电影对于战后社会现 实的批判和表达,如《自行车意 大利》和《他的故事》。
西班牙电影艺术
欣赏西班牙电影的魅力和特色, 如《天堂电影院》和《羊的黎 明》。
印度电影的创新
探索印度电影的独特风格和印度电影业对全球市场 的影响。
国际电影节对世界电影文化的影响
戛纳电影节
了解戛纳电影节的历史和对世界 电影文化的影响,如《冷山》和 《万物理论》。
柏林国际电影节
探索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独特性和 对文化多样性的承诺,如《窃听 风暴》和《百万富翁的初恋》。
威尼斯电影节
欣赏威尼斯电影节的独特魅力和 对艺术片的推崇,如《教父》和 《水形物语》。
最佳电影奖项的评选标准及历史
1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解读奥斯卡奖的评选标准 和历史,如球奖和威尼斯狮子
奖
探索金球奖和威尼斯狮子 奖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和评 选标准,如《摩天大楼》 和《小丑》。
3 戛纳金棕榈奖
了解戛纳金棕榈奖的独特 性和对艺术电影的认可, 如《泰坦尼克号》和《白 夜行》。
2
世界电影史 (完整版)
![世界电影史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21b7254b73f242336c5f6c.png)
1、卢米埃尔兄弟与“活动电影机”
卢米埃兄弟是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 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 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 卢米埃尔兄弟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 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 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的去表现和 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 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
2.3八大电影公司 一个电影制作公司拍摄了电影 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乱世 佳人》,创造出历久不衰的银幕经 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 象——猫和老鼠,发起成立了美国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 院奖(即奥斯卡) 米高梅
(米特罗——高德温——梅耶的简称 )
2.3八大电影公司 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建于1912年5 月。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派拉 蒙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 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 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 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 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 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 霸主的宝座上。作品《教父》、 《周末夜狂热》、《夺宝奇兵》 《阿甘正传》、2007年,发行了 《史莱克3》和《变形金刚》
世界 电影 史
传媒影视系
摄影摄像 肖本军
世界电 影史
第一章 世界电影的诞生
第一节
电影的起源
“电影的史前史几乎和它的历史一样长。”
——《大英百科全书· 电影史》
一、视觉滞留
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 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 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 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 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视频:1秒 等于25帧,这25帧图片连在一起有序播放就能被人眼捕捉 下来留下.1 电影先驱者
世界电影史科技发展史综述
![世界电影史科技发展史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7f66b144431b90d6c85c7f7.png)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 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 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 及电影史等领域, 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 研究。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 研究。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 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 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论 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
世界电影科技发展史综述 电影初期 20年代电影 20年代电影 50年代电影 50年代电影 80年代电影 80年代电影 现代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 (les frères Lumière,或
the brothers Lumière), 法国电影先驱路易·卢米 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 尔兄弟,电影机的发明 人。
左:奥古斯特 右:路易
1895 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 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 的画面时, 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 惊惶四散。从此, 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 (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 ) 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 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 镜头也象征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镜头也象征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电影创作中心开始从欧洲转向美国。 电影创作中心开始从欧洲转向美国。 声音、和处于实验阶段的彩色电影, 声音、和处于实验阶段的彩色电影,除了 打破默片时代的视觉艺术欣赏方式外, 打破默片时代的视觉艺术欣赏方式外,更为艺 术家探索电影丰富的表现力提供了新思路。 术家探索电影丰富的表现力提供了新思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产生于19世纪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产生于 世纪40 世纪 年代中期,前后持续了6年时间 年时间, 年代初期 年代中期,前后持续了 年时间,50年代初期 走向衰落。 走向衰落。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产生 世纪40年代中期 年时间, 于19世纪 年代中期,前后持续了 年时间, 世纪 年代中期,前后持续了6年时间 50年代初期走向衰落。 年代初期走向衰落。 年代初期走向衰落
世界电影史概述、电影基本元素和作用
![世界电影史概述、电影基本元素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1a7eb0be23482fb5da4ca9.png)
电影简史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1896年4月,爱迪生在纽约进行了全美首次电影商业放映,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开端.在1910年前后,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的“好莱坞”,在加里福尼加州的洛杉矶地区崛起,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称霸世界影坛。
二、1919~30年: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涉及:法、德、苏、荷、美等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立2、“意识银幕化”的初步实现3、“纪录片”的创立与发展4、“纯电影”的艺术成就5、“有声电影”开始面市三、1930~1940年代的世界电影1、“好莱坞”的发展与壮大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流派3、英、德两国的纪录片成就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四、1950~70年代:世界电影“第二次创新浪潮”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受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世界电影艺术出现了历史性变革,出现了大批“现代主义电影”——旨在展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面临的种种精神危机。
五、1980年代以来:CG技术对世界电影的深远影响1980年代以来,建构在CG技术之上的数码艺术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和极大的便利。
1、能够让编导的艺术才华和愿望得到充分施展,把许多原先无法表现的题材,能够“无中生有”地、逼真地呈现在银幕视听上,这尤其表达在的各种银幕奇观上。
2、能够极大地降低“巨片”制作的成本,同时有可能创造巨额财富。
电影基本元素及作用构成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就是影视艺术的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一、画面: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连续拍摄下来,然后在银幕上或屏幕上复原的视觉形象,它是影视艺术作品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影视造型语言的的基本视觉元素。
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
〔二〕声音:声音的类型:人声、音响、音乐人声包含:对白,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
世界电影史综述
![世界电影史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4a3b46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2.png)
代表人物:
路易.德吕克创作了《西班牙旳节目》 《流浪女》1922 刊登《上镜头性》
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旳节目》 1919 《微小旳布德夫人》1923
墙》、《烧草旳妇女们》、《摄影师》、《水浇园丁》以及《消防 员》(四部)等等。
二、家庭生活情趣旳统计:《婴儿旳午餐》、《玩纸牌》、
《下棋》、《钓鱼》、《金鱼缸》、《猫旳午餐》、《小朋友吵 架》、《家庭会餐》、《恬静旳家庭生活》等等.
三、政治、文化、新闻实录例如:《耶路萨冷教堂》、《沙皇 尼古拉二世旳加冕礼》、《日本内宅》、《代表们登陆》、《一艘 新旳船下水》等等。
代表作品: 《罗马,不设防旳城市》、《擦鞋童》、 《偷自行车旳人》、《温别尔托·D》、
《罗马11时》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旳特征:
内容上: “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个内容问题”(维斯康蒂)
创作措施上: 重新确立了纪实性美学原则;
采用实景拍摄; 大量起用非职业演员; 大量利用中、远景,摇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没有
电影创作中心开始从欧洲 转向美国。
声音、和处于试验阶段旳 彩色电影,除了打破默片时代 旳视觉艺术欣赏方式外,更为 艺术家探索电影丰富旳体现力 提供了新思绪。源自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一、好莱坞电影
1、好莱坞电影概况
(1)好莱坞旳含义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东部,1923年起美国各大
电影企业云集。
3、超现实主义电影: 试图把梦境、心理变态、无意识
或潜意识过程 ( 主要是受弗洛依德 旳影响 ) 搬上银幕 , 发明出一种存 在于艺术家内心旳、超越梦幻与现 实旳绝对现实旳电影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电影艺术萌发期
(1895-1907年)
在电影萌芽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 影倾向: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 在现实中去捕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 是人们身边的琐事;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 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的虚构的生活图画。 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片 和故事片两种片种。这两种倾向反映到故事 片摄影中来,又逐步形成两种不同的流派: 绘画派和纪实派。
4、类型电影的特征:
把握大众心理情结,创造集体梦幻; 分门别类,以模式化体系创作模式化作品; 非写实主义手法; 在模式中取胜,在创新中永生。
第四节 电影艺术曲折中发展
(1945——)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产生于19世纪40 年代中期,前后持续了6年时间,50年代初期走
2、达达主义 : 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以无政 府主义者巴枯宁的“破坏就是创 造”的政治口号作为自己的美学 信条,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 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 观进行挑战。
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雷内· 克莱尔拍摄的《幕间休息》
3、超现实主义电影: 试图把梦境、心理变态、无意识 或潜意识过程(主要是受弗洛依德 的影响)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 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 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代表作品:
《祖母的放大镜》分镜头拍摄 《望远镜中看见的景象》两极镜头 《中国教会被袭记》追赶者、被追赶者交替视点 《大兵求婚记》汽车视点、省略意识 《马丽•珍妮的灾祸》内外景相结合
法国印象学派:
二十年代的法国,先锋派的电影导演正统治着整 个法国的银幕世界。从1917——1928年的十年中,在 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了众多的电影流派,构成了一 个极为复杂的电影文化现象,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电影 美学运动。而这场电影的先锋运动是从印象主义电影 美学的探索为开始的。这一学派从1917——1928年贯 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 印象主义大师坚持以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和自然 景观为艺术本体的对象,以客观性为基础的创作方法,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创造梦境、赋于现实以诗意的 创作手段,因此,所有的客观性正是印象主义主观性 之所在。
卓别林 (Charlie Chaplin,1889 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 全名为查尔斯· 斯潘塞· 卓别林 爵士,Sir Charles Spencer Chaplin Jr,不列颠帝国勋章 佩戴者),英国电影演员,导 演,制片人。1889年4月16日 生于伦敦,1977年12月25日卒 于瑞士科西耶。
卢米埃尔兄弟 (les frè Lumiè res re,或
the brothers Lumiè re), 法国电影先驱路易· 卢米 埃尔和奥古斯特· 卢米埃 尔兄弟,电影机的发明 人。
左:奥古斯特 右:路易
在路易· 卢米埃尔所拍摄的作品中,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区 分为四个方面: 一、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木匠》、《铁匠》、《拆
向衰落。
1945年,意大利导演罗西里尼的《罗马,不 设防的城市》,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 开始。 它继承了电影史上的写实主义传统,把纪 实电影美学观推向了高峰。
代表作品: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擦鞋童》、 《偷自行车的人》、《温别尔托· D》、 《罗马11时》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特征:
斯约史特洛姆的《生死恋》(1917) 莫里茨•斯蒂勒《阿尔纳的宝藏》(1919)
记录学派: 1、[美]罗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纳 努克》 2、[苏联]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 《扛着摄像机的人》 3、[英]约翰· 格里尔逊1929年导演 《飘网渔船》
第三节 有声故事片创作时期
(1927-1945年)
内容上: “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个内容问题”(维斯康蒂) 创作方法上: 重新确立了纪实性美学原则; 采用实景拍摄; 大量起用非职业演员; 大量运用中、远景,摇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没有 精心设计的场面调度和镜头处理,不主张在镜头角度 和蒙太奇手法上多下功夫; 剧作上常按时间顺序叙述,重要人物较少,注意 细节真实,采用更为开放的叙事结构。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和《党同伐异》(Intolerance)
爱森斯坦(Eisenstein,Sergey;1898~1948)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 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 士、教授。 1922年,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 表了第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 奇》,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并对整个电影艺 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 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 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 开创性的研究。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 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 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十世纪一、二十年代 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 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 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 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 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 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代表作品: 罗伯特· 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
代表人物: 路易.德吕克创作了《西班牙的节目》 《流浪女》1922 发表《上镜头性》 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 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 马塞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阿贝尔. 冈斯《车轮》1923 让.埃普斯坦《忠诚的 心》1923
艺术特色: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 作品题材选择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 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 对应,依据自然景象的瞬息变化的客观 事实给艺术家的印象。
二、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类型片
1、什么是类型电影
广义上的类型电影没有地域或时代限制,泛 指按照各种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 的影片,强调影片创作上的规范化、程式化、模 式化。 狭义上特指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占统治地位 的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与创作方法。 在具体某一类上,其人物形象、叙事结构、 主题对象、视觉图谱、社会观念是较定型的。
墙》、《烧草的妇女们》、《照相师》、《水浇园丁》以及《消防 员》(四部)等等。
二、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婴儿的午餐》、《玩纸牌》、
《下棋》、《钓鱼》、《金鱼缸》、《猫的午餐》、《儿童吵架》、 《家庭聚餐》、《恬静的家庭生活》等等. 三、政治、文化、新闻实录比如:《耶路萨冷教堂》、《沙皇 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日本内宅》、《代表们登陆》、《一艘 新的船下水》等等。 四、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出港的船》、《火车进 站》、《警察游行》、《街景》、《骑兵表演》,以及由卢米埃尔 的两个摄影师分别拍摄的两部影片《在美国拍摄的39个景象》和 《威尼斯景象》等等。
(3)好莱坞的制片 厂制度 流水线方式制作 电影,各个生产环节 专业化。
2、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创作观念
(1)戏剧化电影:以戏剧美学为基础,按照戏剧 冲突律来组织和结构情节,它的表现方法包括戏剧性 情节、戏剧性动作、戏剧性冲突、戏剧性情境等。 (2)戏剧化电影的特征: 线性结构方式 强调戏剧冲突 制造戏剧情境 注重煽情和道德训诫 人物性格结构单一 唯美倾向
梅里爱(1861~1938) 法国电影导演。 开创了戏剧记录片美学风格,重视虚构创造的艺术效果。 创作了新的样式片:幻想旅行片、神话片和喜剧片 。 自觉运用人工布景,摄影棚拍摄。 灵活运用舞台视点、停机拍摄、场面转换等拍摄技法。 开创多种电影特技,如遮幅摄影、快慢镜头、谈入淡出 等。
第二节
1925年摄制的(《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运用 蒙太奇理论的著名电影作品。其中,(“敖德萨阶梯”) 场面,被视为视觉节奏的典范。
普多夫金(1893~1953) Pudovkin,Vsevolod Illarionovich 苏联电影导演,演员 ,理论家。 开创了抒情蒙太奇风格。
主要作品: 1926年《母亲》、 1927年《圣彼得堡的末日》 1928年《成吉思汗的后代》等。
[法]谢尔曼· 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年) [西班牙]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年)
瑞典电影学派: 影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做了富有诗意的描绘,具有浓郁 的北欧风情,常常采用实景拍摄, 力求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 同时也展示了人们与邪恶的斗争。 影片自然元素成为重要的叙事元 素,而不仅是抒情元素。
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
(1908-1927年)
大卫· 格里菲斯 (英文全名为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 一般称为D.W. Griffith, 1875—1948),美国导演, 被认为是对早期电影发展作 出极大贡献的开创性人物。 他将电影从依附于戏剧的形 式中独立出来,采用文学观 念进行创作,将电影从简单 的记录层面提升到复杂的叙 事层面,使电影真正成为一 门独立的艺术。
艺术特征: 1、总体风格沉郁、灰暗、冷酷。 2、内容倾向黑暗题材表现,人物往往 具有象征含义。 3、用变形、荒诞、失真、扭曲等手法 反映现实。 4、空间安排热衷舞台化风格的封闭环 境。
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
1、“纯电影”的美学实验: :以电影的手 段进行绘画、音乐方面的创作,认为电影可 以创造活动影像和节奏,能使电影能够从自 身获得一种新的力量,以摆脱叙事逻辑和物 理现实,创造出超越现实和难以想象的视觉 幻象。 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1923年) 亨利•希美特《纯电影的5分钟》(1926年)
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 一、好莱坞电影
1、好莱坞电影概况
(1)好莱坞的含义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东部,1908年起美国各大 电影公司云集。 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引申为类型电影的创作现象和创作思潮。
(2)好莱坞的明星制度 电影创作中谁是真正的作者?导演or 明星。 演员中心制。 如何衡量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