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前言部分1.1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单片机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在自控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单片机与外接设备的联系是通过一个串行通信接口,来实现单片机与其他计算机或外围设备的通信,所以,单片机的串行通信的实现对自控系统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数据交互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串行通信的通信效率、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

1.2串行通信的定义串行通信,就是将数据分成一个个的二进制位,然后通过一个通信信道或一条线路,按照已有的规程逐位依次进行传输,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或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交换)。

由于串行通信占用硬件资源少、可大幅度降低通信线路的成本、简化通信设备、应用灵活等诸多优点,在工业控制、电力通信、智能仪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1.3关于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上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储存器 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4]。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

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是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5]。

与此同时,掌握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及通信通常有两种,分别是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一次传送多位数据的通信方法叫并行通信,它的传输速度很快,但传输距离有限,而且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因此,现在的单片机系统一般采用串行通信,即信号一位一位地传送[6]。

2主题部分2.1串行通信的发展史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和微机分级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快速发展,通信功能越来越重要。

基于单片机技术下的串行收发数据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技术下的串行收发数据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技术下的串行收发数据系统设计单片机技术在串行收发数据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通过串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在本文中,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技术的串行收发数据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一、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串行收发数据系统的基础,它包括单片机、串口模块、外部设备和连接线等组成部分。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单片机选择: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通常选择常见的51系列或AVR系列单片机。

单片机需要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IO口数量,以支持数据的收发和处理。

2.串口模块:串口模块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选择UART串口模块。

串口模块需要具备可调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外设的通信要求。

3.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传感器、显示器、通信模块等,用于与单片机进行数据交换。

外部设备的选择需根据系统需求进行定制,保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连接线:连接线用于连接单片机、串口模块和外部设备,需要选择合适的线材和接口,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

二、软件实现软件实现是串行收发数据系统的关键,它包括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步骤。

在软件实现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初始化:在程序启动时,需要对单片机和串口模块进行初始化,包括IO口配置、时钟设置、波特率设置等。

初始化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信。

2.数据收发:数据收发是系统的核心功能,需要编写接收和发送数据的程序,以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接收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帧的组织和解析,发送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打包和发送。

3.数据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通常包括数据解析、计算和显示等。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提取有效信息,实现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4. 调试测试:在软件实现过程中,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检测程序的运行情况和数据交换是否正常。

通过调试测试可以发现并解决程序中的bug和问题,最终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方案设计书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方案设计书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设计院 (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表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工业控制、家电控制、数据采集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单片机的使用,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而单片机自带的串口功能可以实现其与其他外设MCU或PC机之间的通信,这样就使得控制系统更加的方便实用,利用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数据分析与系统综合控制功能,尤其是在数据量比较大的场合下,利用一个主机向各个从机发送控制指令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串口通信是实现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通信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设计,通过按键输入数据,单片机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另一个单片机,同时发送的数据均可在2个单片机控制的数码管上显示,以检测串口通信的准确性。

本文介绍的方法简单易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串口数据通信系统中。

关键词:单片机数据串口通信设计AbstractSummar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d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ingle chip, industrial controls, appliance control, data acquisition, an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areas, due to the use of single-chip computer, more and more systems are beginning to intelligent direction. And single tablets machine since with of serial features can achieved its and other peripherals MCU or PC machine Zhijian of communications, such on makes control system more of convenient practical, uses single tablets machine of serial communications can achieved data of remote transmission, and data analysis and system integrated control features, especially in data volume than larger of occasions Xia, uses a hosts to all from machine sent control instruction is a is good of address programme, in this process in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s is achieved single tablets machine and single tablets machine Zhijian communications of key.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seri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ingle-chip computer by pressing the input data, single-chip serial data to another microcontroller, while sending data are available at the 2 on a single-chip computer controlled digital tube display, accuracy to detect serial communication. Described i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various serial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KEY WORD: serial communication data the design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目录第一章绪言 (1)第二章串口通信基础 (2)第一节串行通信的分类 (2)第二节串口通信的参数 (2)第三章设计方案 (4)第四章系统硬件设计 (5)第一节 Protel软件的使用 (5)第二节按键输入电路 (5)第三节单片机控制电路 (6)第四节显示电路 (7)第五章系统软件设计 (9)第一节 Keil C51软件的使用 (9)第二节设计流程图 (10)第三节按键程序设计 (10)第四节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12)第五节显示程序设计 (13)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第一章绪言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2011毕业设计-单片机与计算机串行通信设计

2011毕业设计-单片机与计算机串行通信设计

摘要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是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各种接口电路都集成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单片机来对一些工业控制系统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功能,单片机则具有快速及灵活的控制特点,通过PC机的RS 232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是许多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解决方案。

因此如何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STC89C52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具体通信接口电路以及利用VB6.0的通信控件MSComm实现PC机串行通信的程序。

通过VB程序控制LED及数码管的亮灭,同时可实现对两者的参数设置,更改其亮灯次数和间隔时间。

系统经过实际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关键词:串行通行单片机VB程序proteus仿真ABSTRACTSingle-chip microcomputer(SCM) is also be called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which is integrated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memory(RAM and ROM), timer/counter and various interface circuit into a piece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of microcompu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eople have increasingly use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to some industry controlling system parameters to test and control. Personal computers(PC) have powerful functions of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CM has rapid and flexible controlling features. Through the RS-232 serial interface of PC communicate with external devices, it is an common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in many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fore, how to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icrocomputer and PC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design introduces the realization method of ser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icrocomputer(STC89C52) and PC. It gives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ircuit and the program which using VB6.0 MSComm control realize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PC. The LED and digital tube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VB program, which can set the parameters both of them and change time interval and bright light times. By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effect of system is satisfactory.Key words: serial communication microcomputer VB program proteus simulation目录一前言 (1)1.1概述 (1)1.2串行通信基本概念 (1)1.3本次设计的工作任务 (2)二总体方案设计 (3)2.1可行性分析 (3)2.2系统功能分析 (3)2.3单片机选型 (3)2.4系统硬软件的功能设计 (4)三通信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3.1串行接口的基本通信方式 (6)3.3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 (8)3.4绘制电路原理图 (10)四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13)4.1下位机(单片机)串行通信及程序设计 (13)4.2上位机(pc机)串行通信及程序设计 (14)五总结 (18)六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图书分类号:密级: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THE DESIGN OF SINGLECHIP SERIAL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学院名称信电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指导教师2010年6月3日摘要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新型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1的温度检测及报警系统。

该系统将多个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并接在控制器的一个端口上,对各个传感器温度进行循环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超出设定的上限温度时,通过ISD1420语音电路给出语音提示及报警信号。

文中给出了单根数据线上扩展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硬件原理图及软件流程图。

经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报警及时准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系统设计和布线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扩展方便,在大型仓库,工厂,智能化建筑等领域的多点温度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数字温度传感器;单总线;通信协议;DS18B20;AT89C2051;LED显示器;报警信号Abstract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one of the more typical applications, with sensors in production and life is more widely used, using a new single-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o achieve the test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more rapidl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esigned based on AT89C51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s. The system will be more than a single-bus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nd connected to a port on the controller, the temperature sensors on each loop collection, the temperature will be collected to compare with the set value, 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s the upper limit set , through the ISD1420 voice circuit gives voice prompts and alarm signal. In this paper, a single data lines extend multiple temperature sensor design methods and gives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flow diagram. The experimental tests show that this high accuracy,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larm timely and accurate, with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he system design and layout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anti-jamming capability, cost-effective to expand convenience, in large warehouses, factorie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reas of intelligent multi-poi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prospects.Key word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single bu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DS18B20 AT89C2051 LED display alarm signal目录1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温度检测与及报警系统的国内外状况 (1)1.3温度参数、温度检测和语音报警 (3)1.3.1 温度参数 (3)1.3.2 温度检测 (3)1.3.3 语音报警 (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1单片机语音温度报警系统的总体设计 (4)2.2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 (5)3 单片机温度控制和语音报警系统硬件设计 (6)3.1温度控制和报警主机 (6)3.1.1主控制单片机 (6)3.1.2 AT89S51特点 (6)3.1.3 AT89S51主要功能特性: (7)3.1.4 温度检测和报警主机硬件电路设计 (7)3.1.4单片机及复位键控制模块 (10)3.2语音电路 (12)3.2.1 ISD1420芯片简述 (12)3.2.2 芯片引脚介绍 (13)3.2.3 芯片工作原理 (12)3.2.4 芯片工作模式 (13)3.2.5语音电路设计 (14)3.3DS18B20芯片简介 (14)3.3.1温度传感器的历史及简介 (14)3.3.2 DS18B20性能特点与内部结构 (15)3.3.3 DS18B20工作时序 (19)3.3.4 DS18B20的操作协议 (21)3.3.5 DS18B20序列号编码 (23)3.3.6 DS18B20的测温原理 (24)3.3.7 DS18B20的测温流程 (25)3.3.8 DS18B20数据校验与纠错 (25)3.3.9 DS18B20在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27)3.3.10测温系统的硬件工作原理 (27)3.3.11 注意事项 (28)4 软件设计 (30)4.1设计思路 (30)4.2程序设计 (27)4.2.1 主程序 (31)4.2.2 读出温度子程序 (29)4.2.3温度转化命令子程序 (33)4.2.4计算温度子程序 (33)4.2.5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 (34)4.2.6 LED显示程序模块 (34)5 系统调试 (36)5.1硬件调试 (36)5.1.1 硬件静态的调试 (37)5.1.2 系统硬件调试 (37)5.2软件调试 (37)5.3软硬联调 (37)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附录 (41)1 绪论1.1 课题背景测量控制的作用是从生产现场中获取各种参数,运用科学计算的方法,综合各种先进技术,使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但保证了生产的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还确保了生产安全。

毕业设计80单片机与计算机串行通行的设计

毕业设计80单片机与计算机串行通行的设计

毕业设计80单片机与计算机串行通行的设计毕业设计题目:80单片机与计算机串口通信的设计方案摘要:本篇设计旨在研究并实现一种基于80单片机与计算机串口通信的设计方案。

通过串口通信,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与控制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普遍性。

首先介绍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然后设计了硬件电路及接口电路,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与算法。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80单片机;串口通信;计算机;设计方案一、引言单片机是一种专门用来控制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微型电脑,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计算机串口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接口,具有速度快、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本设计的目标是实现80单片机与计算机串口之间的通信与控制功能。

二、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接口进行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常用的串口通信方式有RS232和RS485等协议。

RS232是一种对称信息传输方式,具有传输距离短、速度快的特点;RS485则支持长距离传输和多点通信。

通信过程中,发送方将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流,并通过串行接口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再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进行处理。

三、硬件电路设计设计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的选型与连接、串口接口电路的设计。

选取适当的单片机型号,使其具备串口通信的功能。

串口接口电路主要是将单片机的IO口与串口转换芯片连接,实现串口通信的转换与处理。

四、软件设计流程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串口初始化、发送数据与接收数据等功能。

通过编程实现串口的初始化操作,设置相关参数;然后实现发送数据与接收数据的功能函数,通过调用这些函数,实现数据的传输与控制。

五、算法设计在本设计中,可以利用循环缓冲区来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以采用校验位或CRC校验等方法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六、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可以通过搭建一套实验环境,进行相关实验。

基于单片机的通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通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通信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单片机作为一种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编程性强等优点,因此在通信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基于单片机的通信为毕业设计选题,探讨其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

二、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单片机实现两台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包括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传输。

具体来说,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2. 通过I2C总线进行控制指令传输;3. 设计简洁、易于操作的用户界面;4. 实现稳定可靠的通信连接。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择在本毕业设计中,我们选择了STC89C52RC作为单片机。

该单片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好的稳定性能,在市场上也比较容易获取到。

2. 数据传输电路数据传输电路主要由MAX232芯片和串口连接器组成。

MAX232芯片可以将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转换成RS232标准电平,从而实现串口通信。

3. 控制指令传输电路控制指令传输电路主要由PCF8574芯片和I2C总线连接器组成。

PCF8574芯片可以将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转换成I2C总线标准电平,从而实现控制指令的传输。

4. 用户界面设计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我们设计了一个简洁、易于操作的用户界面。

该界面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和4x4矩阵键盘,可以实现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控。

四、软件设计1.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串口通信程序主要包括发送函数和接收函数。

发送函数可以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出去,接收函数可以从串口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2. I2C总线通信程序设计I2C总线通信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函数、读取函数和写入函数。

初始化函数用于初始化I2C总线,读取函数用于从PCF8574芯片中读取数据,写入函数用于向PCF8574芯片中写入数据。

3. 用户界面程序设计用户界面程序主要包括显示函数和输入处理函数。

显示函数可以将需要显示的信息在LCD1602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输入处理函数可以对用户输入进行处理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设计摘要:本文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个人完成电路的设计、焊接、检查、调试,再根据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协议用汇编语言编写发射和显示程序,然后加电调试,最终达到准确无误的发射和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信号芯片编程发射机是有线接收的,得却能完成数据在不同地方的传递,也完成了我们毕业设计的要求,但他受到了很多限制。

不如距离太远,导线太长久汇有干扰而且有时还会很大,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很弱,甚至接收不到。

必须进行无线发射、接收的方面的研究,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就没能完成无线发射、接收的设计。

现在就介绍一下无线发射的原理和电路。

单片机无线串行接口电路由micrf102单片发射器芯片,工作在300~440 mhz ism频段;无线发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1 无线发射电路图无线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以micrf102为核心。

micrf102是micrel公司推出的一个单片uhf/ask发射器,采用sop(m)-8封装,芯片内包含有:由基准振荡器、相位检波器、分频器、带通滤波器、压控振荡器构成的合成器,发射偏置控制,rf功率放大器,天线调谐控制和变容二极管等电路,是一个真正的”数据输入-无线输出”的单片无线发射器件。

uhf合成器产生载频和正交信号输出。

输入相位信号(i)用来驱动rf功率放大器。

天线调谐正交信号(q)用来比较天线信号相位。

天线调谐控制部分检测天线通道中发射信号的相位和控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以调谐天线,实现天线自动调谐。

功率放大器输出受发射偏置控制单元控制。

ask/ook调制,提供低功耗模式,数据传输速率为20kb/s。

1、单片机串口接口at89c51(与mcs-51兼容)单片机的串行口在方式0工作状态下,使用移位寄存器芯片可以扩展多个8位并行i/o口。

在led点阵显示屏应用系统中,一般都采用数据同步移位输出方式,并使用移位寄存器芯片(如74ls595)扩展并行i/o口驱动led点阵显示。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双机串行通信

基于51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设计【摘要】串行通信是单片机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要利用单片机来完成一个系统,实现双片单片机串行通信。

通信的结果实用数码管进展显示,数码管采用查表方式显示。

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RS232进展双机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使用通信协议进展通信。

【关键字】51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一、总体设计1.设计要求:两片单片机之间进展串行通信,发送端将0~f循环发送到接收端,并在接收端显示。

2.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对于两片89C51,采用RS232进展双机通信。

发送方的数据由串行口TXD 段输出,经过电平转换芯片MAX232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输出,经过传输线将信号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方也使用MAX232芯片进展电平转换后,信号到达接收方串行口的接收端。

承受方接收后,在数码管上显示接收的信息。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还可以在输入输出端加光耦合进展光电隔离。

软件局部,通过通信协议进展发送接收,主机先送AAH给从机,当从机接收到AAH 后,向主机答复BBH。

主机收到BBH后就把数码表TAB[16]中的10个数据送给从机,并发送检验和。

从机收到16个数据并计算接收到数据的检验和,与主机发送来的检验和进展比拟,假设检验和一样那么发送00H给主机;否那么发送FFH给主机,重新承受。

从机收到16个正确数据后送到一个数码管显示。

二、硬件设计1.51单片机串行通信功能图1.AT89C51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51单片机用4个接口与外界进展数据输入与数据输出就是并行通信,并行通信的特点是传输信号的速度快,但所用的信号线较多,本钱高,传输的距离较近。

串行通信的特点是只用两条信号线〔一条信号线,再加一条地线作为信号回路〕即可完成通信,本钱低,传输的距离较远。

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是一个全双工的接口,它可以作为UART〔通用异步承受和发送器〕用,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存放器用。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讯设计报告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讯设计报告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讯设计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机之间的串行通讯设计。

该设计使用两个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通讯过程中,两台单片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并使用中断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串行口工作方式 0 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移位寄存器进行串行口扩展。

通过该设计,可以实现两台单片机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单片机,串行通讯,中断方式,移位寄存器,串行口扩展一、引言串行通讯是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单片机应用中,串行通讯也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机之间的串行通讯设计,该设计使用两个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本文还介绍了串行口工作方式 0 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移位寄存器进行串行口扩展。

通过该设计,可以实现两台单片机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原理该串行通讯设计使用两个单片机,分别为发送单片机和接收单片机。

发送单片机将数据通过串行口发送到接收单片机,接收单片机再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两台单片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并使用中断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在串行通讯中,数据是通过串行口进行传输的。

串行口工作方式0 是一种常见的串行口工作方式,它使用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在移位寄存器中,数据被移位到寄存器中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数据的串行传输。

三、设计实现1. 硬件设计在该设计中,发送单片机和接收单片机分别使用一个串行口进行数据传输。

发送单片机将数据通过串行口发送到接收单片机,接收单片机再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两台单片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并使用中断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两个单片机、串行口、数据线和中断控制器。

其中,两个单片机分别拥有自己的串行口,并且都能够接收和发送数据。

数据线将两台单片机连接在一起,中断控制器用于处理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

1 绪论我所做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个人完成电路的设计、焊接、检查、调试,再根据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协议用汇编语言编写发射和显示程序,然后加电调试,最终达到准确无误的发射和显示。

在这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合理的电路图扎实的焊接技术,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纠正能力,会使用基本的仪器对硬件进行调试,会熟练的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会用相关的软件对自己的程序进行翻译,并烧进芯片中,要与对方接收机统一通信协议,要耐心的反复检查、修改和调试,直到达到预期目的。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采用串行工作方式,发射并显示两位数字信息,既显示00-99,使数据能够在不同地方传递。

硬件部分主要分两大块,由AT89C51和多个按键组成的控制模块,包括时钟电路、控制信号电路,时钟采用6MHZ晶振和30pF的电容来组成部时钟方式,控制信号用手动开关来控制,P1口来控制,P2、P3口产生信号并通过共阳极数码管来显示,软件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发射程序在通信协议一致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的发射,同时显示程序对发射的数据加以显示。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基本电路设计的流程,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我做得的毕业设计注重于对单片机串行发射的理论的理解,明白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以便以后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和研制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理论,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

本课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在进一步层次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部结构和工作状态。

理解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方式,时钟方式和控制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单片机来做有效的设计。

我的毕业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硬件部分介绍: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电路的设计,单片机AT89C51的功能和其在电路的作用。

介绍了AT89C51的管脚结构和每个管脚的作用及各自的连接方法。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毕业汇报总结设计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毕业汇报总结设计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课题(设计)题目单片机与PC串行通信设计指导教师陈玉宝院系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班级电气自动化1201学号125802020120姓名吴科良二〇一五年六月二日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课题(设计)任务书(2012届)题目单片机与PC串行通信设计指导教师陈玉宝院系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班级电气自动化1201学号125802020120姓名吴科良2014年10月1日至2015 年6月3日论文(设计)方向:一、主要参考资料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06李华.MCS一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07 李朝青.PC机与单片机&DSP数据通信技术选编(1)[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12刘金伍.单片机应用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08二、课题的内容和任务要求:主要内容:该设计主要采用了AT89C51单片机与PC机的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来完成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原理。

任务要求:具体可实现由AT89C51单片机发送数据(由LCD显示),PC做接收且屏幕显示;也可由PC发送数据,由8051接收并显示至LCD三、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注:1.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下达人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接受任务的学生均应签字。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下达给学生。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课题(设计)开题报告(2012届)题目单片机与PC串行通信设计指导教师陈玉宝院系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班级电气自动化1201学号125802020120姓名吴科良二〇一五年六月二日一、选题的意义目前,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超微型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系统管理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计算机工业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集总分算系统。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间的串行通信,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

二、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将数据一个个位发送或接收的方式。

数据通过一个线路逐位发送或接收,可以减少通信所需的线路数目。

2. UART串口通信: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简称,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通信方式,通常用于单片机与计算机、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串口模块:串口模块是负责将数据转变为串行传输的硬件模块,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通过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单片机串口通信:单片机内部集成了UART串口通信接口,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5.双机串行通信:双机串行通信是通过串口将两台单片机进行连接,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端,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端,负责接收并处理发送的数据。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实验器材:两台单片机、USB转TTL模块、杜邦线若干。

2. 实验软件: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配置发送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T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发送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发送中断。

(4)循环发送指定的数据。

2.配置接收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R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接收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接收中断。

基于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

基于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

1 概述1.1 课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最近几年来,由于无线接入技术需求日益增大,以及数据交换业务(如因特网、电子邮件、数据文件传输等)不断增加,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均呈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

有力的推动力无线通信向高速通信方向发展。

然而,工业、农业、车载电子系统、家用网络、医疗传感器和伺服执行机构等无线通信还未涉足或者刚刚涉足的领域,这些领域对数据吞吐量的要求很低,功率消耗也比现有标准提供的功率消耗低。

此外,为了促使简单方便的,可以随意使用的无线装置大量涌现,需要在未来个人活动空间内布置大量的无线接入点,因而低廉的价格将起到关键作用。

为降低元件的价格,以便这些装置批量生产,所以发展了一个关于这种网络的标准方案。

Zigbee就是在这一标准下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

对于这种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无线技术,它不仅在工业、农业、军事、环境、医疗等传统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未来应用中还可以涉及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

由于各方面的制约,这种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待时日,但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得到更广泛应用。

1.2国内外无线技术相关现状及Zigbee现状无线通信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出现才出现150MH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多为移动环境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毕业论文设计说明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毕业论文设计说明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毕业论文设计说明设计说明: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一、设计目标和背景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通常是通过串口实现的,本设计旨在实现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

串行通信可以使单片机与PC机之间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为数据监测、数据采集和控制等应用场景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

二、设计内容和方法1.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串口电路和通信线路的设计。

(1)串口电路的设计:根据通信要求,选择适当的串口芯片,并与单片机相连,实现串口的输入和输出。

(2)通信线路的设计:选择合适的通信线路,将单片机与PC机相连,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和PC端程序的编写。

(1)单片机程序设计:通过单片机程序实现串口的初始化配置、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等功能,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2)PC端程序设计:通过PC端程序实现串口的初始化配置、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等功能,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三、功能实现1.单片机发送数据给PC机:单片机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PC机,PC机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2.PC机发送数据给单片机:PC机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3.实现数据的双向交互:单片机和PC机之间实现双向数据交互,在一方发送数据的同时,另一方可以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四、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1.串口配置:在单片机和PC机端分别进行串口的初始化配置,包括波特率设置、数据位设置、校验位设置等,确保两端的串口通信参数一致。

2.数据传输机制:设计合适的数据传输机制,例如通过帧头和帧尾进行数据包的标识和校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中断处理:利用中断机制实现单片机的串口数据接收,在接收到数据时及时进行处理,提高单片机的响应速度。

4.编码和解码:设计合理的编码和解码算法,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五、预期结果和应用价值通过以上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的实现,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开题报告单片机与PC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单片机与PC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3)动态链接库文件的设计
串口通信动态链接库文件是为满足工业通信需要而设计的。目前工业领域要求上位计算机对下位机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本DLL采用windows API函数编写,实时性好。
五.预期目标
(1)运行于PC端的程序可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文件对下位机进行数据访问和传送命令;
(2)下位机串行通信模块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和改变而嵌入到其它数据采集系统中;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毕业设计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系部意见:
系主任:
年月日
注: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经导师签署意见及系部审核后生效。
【5】曹素芬.MCS51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程.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
【6】高传善.接口与通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7】李朝青.PC机及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8】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上、下位机在建立通信联系时,先利用握手信号(软握手)进行通信测试。若下位机自检出错,则在应答上位机命令时上传错误代码;若通信间隔时间超过限定时间,则此次通信数据作废;若连续多次通信数据出错则报告系统通信数据出错。微机用查询方法发送和接收,单片机采用中断方法接收和发送数据。
第4周:根据任务,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确定课题初步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写出开题报告。
第5~7周:串行通信协议的制定;
第8~11周:软件设计,下位机程序与动态链接库文件的设计;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 的设计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 的设计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学生:XXX学号:XXX专业:XXX班级:XXX指导教师:XXX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摘要:近年来,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广泛应用于无线通讯,数据交换。

本设计是以美国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共使用两片单片机为甲机和乙机。

一片用于发射数据,信号的发送由按键控制,另一片接收数据并用2位共阳极数码管显示。

同时发送数据到PC机上,在PC机界面上显示。

采用MAX232 芯片实现RS232 的EIA 电平与单片机TTL 电平的转换,通过电平转换电路把有效数据发送给PC机。

并在单片机与MAX232 芯片之间加入芯片SN75179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

本设计主要实现了单片机与PC机以及两片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关键词: AT89C51单片机;串口通信;数码管;双机通信Design of Serial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HU Xinna(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 China, 643000)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erial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 is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ata exchange.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American Atmel company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A total of two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a machine A and a machine B. One for transmitting data, the signal sent by the button control, the other one used for received data and used 2 common anode led display. At the same time to send data to the PC, in the PC interface. The transformation beween RS232 ELA level and TTL level by MAX232 chip, through the level conversion circuit to send data to PC machine. And join between MCU and MAX232 chip SN75179 to realize the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This design mainly realiz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he PC machine and ser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Key words: AT89C51 MCU;serial communication;digital tube ;digital communic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前言 .. (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2)1.3课题的研究内容 (2)1.4 应用场合和功能 (2)1.5本章小结 (3)第2章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 (4)2.1设计要求 (4)2.2 系统基本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4)2.2.1单片机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 (4)2.2.2显示器件的选择方案和论证 (4)2.2.3键盘形式的选择方案和论证 (5)2.2.4串行通信的选择方案和论证 (5)2.3 电路设计的最终方案 (5)2.4本章小结 (6)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7)3.1 单片机主控模块设计 (7)3.1.1元器件AT89C51的介绍 (8)3.1.2晶振电路设计 (11)3.1.3复位电路设计 (11)3.2键盘控制电路设计 (12)3.3甲机与乙级的串行通信设计 (13)3.3.1数据缓冲器(SBUF) (13)3.3.2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14)3.3.3输入移位寄存器 (15)3.3.4波特率发生器 (15)3.3.5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 (15)3.3.6波特率计算 (16)3.4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 (16)3.4.1 MAX232资料简介 (17)3.4.2 RS232的应用 (18)3.4.3 SN75179B (18)3.5显示模块的设计 (19)3.6本章小结 (21)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22)4.1程序设计流程图 (22)4.1.1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程序 (22)4.1.2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串行通信程序 (23)4.2系统程序设计 (24)4.3本章小结 (25)第5章结束语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附录Ⅰ:系统电路图 (29)附录Ⅱ:系统程序 (30)第1章前言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今后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化、低电压化、低噪声与高可靠性、大容量化、高性能化、小容量、低价格化、外围电路内装化和串行扩展技术。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教材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教材

桂林理工大学设计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七月六日摘要家庭网络变得无处不在,特别是自从出现了无线技术,如IEEE 802.11。

加上这,有更多的broadband-connected房屋的数量,以及许多新的服务被部署宽带供应商,比如电视和网络电话。

家庭网络是因此变得“媒体中心”的房子。

这种趋势预计还将继续,并扩张进入消费电子(CE)市场。

这意味着新设备,能够接入网络为了获取他们的数据,如无线电视机、游戏机、平板电脑等。

本文我们介绍一种通过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Zigbee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和发送数据,通过串行接口与个人计算机连接,从而可以对单片机输送数据,传输数据在显示器上显示,接收发送数据由Zigbee模块控制,多个Zigbee数据传输模块间的传输控制形成一个网络。

关键词:连接;控制;发送;接收;网络;AbstractHome networks are becoming ubiquitous, especially since the advent of wireless technologies such as IEEE 802.11. Coupled with this,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broadband-connected homes, and many new services are being deployed by broadband providers, such as TV and VoIP. The home network is thus becoming the ‘media hub’ of the house. This tre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and to expand into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 (CE) market as well. This means new devices that can tap into the network in order to get their data, such as wireless TV sets, gaming consoles, tablet PCs etc.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through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control unit, Zigbe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module can transmit and receive data, through the serial interface and personal computer connections, and can deliver data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in monitors displayed, multiple Zigbee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modules transmission control form a network.Keywords: link; Control; Send; Receiving; The network;1、课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最近几年来,由于无线接入技术需求日益增大,以及数据交换业务(如因特网、电子邮件、数据文件传输等)不断增加,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均呈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Serial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没有任何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行为,也没有侵犯任何其他人或组织的科研成果及专利。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如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作者学号:作者签名:____年___月___日摘要在通信领域内,有两种数据通信方式: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和微机分级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发展,通信的功能越来越重要。

因此串行发射应用愈来愈广泛。

串行通信是指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其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设备间交换信息,但传输速度较低。

故串行通信在低速率、长距离通信上非常适用。

而串行通信发射机是串行通信中极为重要的基础。

本设计中ADC0809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送至单片机,在单片机通过编程方式来增加CRC-8(8位循环冗余码校验)校验码以加强数据可靠性,最后单片机再把采集到的数据和校验码通过一个无线发送器以串行通信的方式发送出去。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1章简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串行通信发射机做了相关介绍;第2章介绍了系统的任务分析和设计方案;第3章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电路设计及所需设备及芯片;第4章对串行通信发射机的软件部分做了详细论述,并给出软件设计流程;第5章分析了系统测试过程及结果;第6章总结了全文并对课题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单片机;CRC-8;串行通信AbstractIn the communications field,there are two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parallel communication and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mputer network Network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and computer grading system, the communications func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serial transmit more and more widely. Serial communication using a data cable, data a one followed by transfer every data occupy a fixed length of time. It only takes a few a few lines you can exchange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but the low transmission speed. Serial communication is ideal for low-rate,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Serial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er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ADC0809 analog signal acquisition to convert the digital signal sent to the microcontroller, the microcontroller programmatically to increase CRC-8 (8-bit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hecksum to enhance data reliability, the final microcontroller then collectedthe data and check code serial communication sent through a wireless transmitter.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1 briefly describ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and serial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s do; Chapter 2 describes the task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system; Chapter 3 introduces the circuit design of the system and required equipment and chips; Chapter 4, the software portion of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 in detail, and gives the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Chapter 5 analyzes the system test process and results; Chapter 6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and design during the harvest the sentiment.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CRC-8;Serial programming目录第1章选题背景和意义 (1)第2章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2)第3章电路设计 (3)3.1电路连接仿真图 (3)3.2MCS-51单片机 (3)3.3A/D转换器 (5)3.4无线发射电路设计 (6)第4章软件设计 (8)4.1ADC0809工作地址 (8)4.2A/D转换 (9)4.3CRC-8编码 (10)4.3MCS-51单片机串行口结构与数据发送 (11)4.4仿真代码 (14)第5章系统调试 (18)5.1系统软件调试 (18)5.2系统仿真调试 (19)5.3数据测试与误差分析 (20)第6章总结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1第1章选题背景和意义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今后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化、低电压化、低噪声与高可靠性、大容量化、高性能化、小容量、低价格化、外围电路内装化和串行扩展技术。

随着半导体集成工艺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将更高、体积将更小和功能将更强,应用也会更广泛。

单片机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通过单片机来实现了。

这种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对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在通信领域内,有两种数据通信方式: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和微机分级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发展,通信的功能越来越重要。

串行通信是指使用一条数据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其只需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特别使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其特点如下:传输线少、长距离传送时成本低、传输速率低.。

因此串行发射应用愈来愈广泛。

而串行通信发射机是串行通信中极为重要的基础。

此次设计注重于对单片机串行发射的理论的理解,明白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以便以后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和研制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理论,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

本课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在进一步层次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

理解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方式,时钟方式和控制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单片机来做有效的设计。

第2章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发射机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以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进行传送。

本设计中数据采集器采用的是一个8通道8位线性模-数编码器ADC0809,给数据加CRC-8校验码则是采用编程的方式来实现的,发送方式采用了以无线传输的方式来传送串行数据的方法,故还需要设计一个无线发送电路。

这个系统有如下两个部分:硬件电路部分有A/D转换器及接口电路、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数据线、无线数据发射电路。

软件部分是A/D转换器的数据采集部分,用软件对A/D0809转换成的数据进行CRC-8编码,然后将采集到的八位数据和转换好的CRC-8编码作为一帧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发送出去。

为了方便电路、程序的实时修改在本设计中全部采用仿真设计软件。

Proteus 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Proteus是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 VR、ARM、8086和MSP430等。

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

在本设计中采用Proteus来进行电路设计,采用Keil进来软件编写以及编译,最后将Keil编译出的程序文件跟Proteus进行联合仿真。

第3章电路设计3.1电路连接仿真图ADC0809跟MCS-51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并行传输方式,用MCS-51的P0口读ADC0809的数据,故只需用8条连线将P0.0~P0.7口分别与OUT1~OUT8连接即可,另外由于Proteus中没有MICRF102元件库,在本设计中就采用示波器来表示。

综合各芯片的引脚分布及功能特点,具体的电路连接图如图3.1所示。

图3.1 电路连接仿真图3.2 MCS-51单片机本系统采用MCS-51单片机,MCS是Intel公司单片机系列的符号。

Intel公司推出有MCS-48、MCS-51、MCS-96系列单片机。

其中MCS-51系列单片机典型机型包括51和52两个子系列。

在51子系列中,主要有8031、8051、875l三种机型,它们的指令系统与芯片引脚完全兼容,只是片内程序存储器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