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有关礼的叙述

合集下载

荀子之“礼”的哲学诠释

荀子之“礼”的哲学诠释

荀子之“礼”的哲学诠释荀子是先秦时期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涵盖了伦理、政治、教育等方面,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荀子对“礼”的思考和诠释较多,本文将从哲学角度出发,对荀子关于“礼”的哲学诠释进行探讨,并举出5个例子进行阐述。

一、荀子对“礼”的定义荀子认为,“礼”是“人心之所同也”,是人们生活中相互遵守的规范和仪式。

他认为,“礼”不仅仅是服从于某种权威,而是一种道德规范。

同时,“礼”还有着社会联结、培养人品等多种作用。

他的“礼”概念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以集体为基础的道德规范体系。

二、教化人性荀子认为,“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可以教化人性,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

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邪恶之心,人们的欲望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但人们可以通过遵循“礼”的规范来改变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从而达到人性的教化。

例如,一个人的欲望往往会带来激动的情绪,让他失去理性,做出错误的决定。

而当他遵守了“礼”的规范,不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更容易保持理智、清晰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定。

三、维护社会秩序荀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他指出,社会中的秩序是可以通过“礼”的规范来实现和维护的。

当人们遵循“礼”的规范,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例如,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尊重“礼”的规范。

当一个人尊重“礼”的规范时,会在做决策的时候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从而减少与他人的冲突。

而当他没有遵循“礼”的规范,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冲突甚至暴力。

四、优化社会结构荀子认为,“礼”可以优化社会结构,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通过遵守“礼”的规范,人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清晰和稳定,从而避免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例如,当遇到买卖、见面、招待等场合时,各种具体的礼节是需要遵循的,这些礼节包括起立行礼、问候、奉茶递烟等。

这些礼节不仅可以使场合更加庄重、庄重,社交变得更加顺畅、舒适,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误解或欠缺礼节所造成的误会,从而优化人际关系。

荀子礼论

荀子礼论
进修。


何 谓礼
鼓 管 弦等 乐器 ,陶冶喜 怒 爱憎 之情 ,这 些满足 了人们 的精神 需要 。宽敞 的房屋 、深邃 的宫室 、柔软 的席 子、 舒 适 的床 铺 、适宜 的桌子 和 坐垫等 ,使人们 的 生活 更 加 富足 和 方便 ,有 了更好 的 生存发 展基 础 ,是对 人 们
涉及神事 ;二、礼起源于人类文 明进步的需要:包括
作为 自 然人的物质需要 ,和人类的精神需要 。养 口、
养鼻 、养 目、养 耳 、养 体 ,食用 畜 肉和 细粮 ,在 满足
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以给人之 求,使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 礼之所 起 也 。 ”( 《 礼论 》 )礼 的重要 性在 于使 人们 无 争 ,追 求欲 望 的满 足是 人天 性使 然 ,因此 只 能从 外部 人 为加 以控 制 。古代 统 治者 制礼 就是 对 人群加 以等 级 区分 ,所谓 :“ 君 子 既得其养 ,又 好其别 。何谓别 ? 日:
荀子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筑了自己礼的思想苟子把礼作为人道之极认为礼是人道的最高准大厦起源上荀子认为礼起于圣人之伪摒弃了远则为了证明这一点需要追溯礼的终极依据古以降礼的祀神致福说也不同于孔子的礼仁本礼末王圣人制礼除了取法于人之外尚取象于天地效法说更抛弃了思孟的道德之礼
第2 3 卷 第 2期
、 , 0 1 .2 3 NO . 2
人们生理欲望的同时,也使人们物质上摆脱原始粗糙
的生活方式,进入更为文明健康 的发展阶段 ;室内放 置芳香 的兰草 ,衣服绣上美丽的纹饰,在厅堂演奏钟
3 2
贵 贱有等 , 长幼有 差 , 贫 富轻 重 皆有称者 也 。 ” ( 《 礼 论》 ) 礼 使人们 从等 级上有 所分 别 ,又规 定相应 的物质利 益 , “ 等贵 贱 ,分 亲疏 ,序 长 幼 ”( 《 君子》 ) ,使人 群在 观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荀子孝道思想以“性恶”为起点,以“隆礼”、“从义”为核心,以社会规范高于家庭规范为要求,以强调外在师法的他律作用和反映封建大一统社会逐渐形成趋势为特征。

荀子认为,孝是遵循外在社会规范礼义的结果,也是圣王、君主教化的结果。

可见,荀子“礼义之孝”涵盖了内外两个方面。

荀子的纳孝入礼,强调将外在客观的伦理规范内化为人的理性自觉,是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大一统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一)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荀子·性恶》篇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群内部之所以存在生存争斗,是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好利、嫉妒、憎恨、贪欲之心,有喜欢声色的自然欲求。

所以,如果顺人之本性而放纵,那么就会出现争斗抢掠的暴乱。

这里,荀子以官能的欲望流弊及人的自然本能欲求来说明性恶。

荀子既主张性恶,那么善又如何可能呢?《性恶》篇接着称:“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由此可知,一切的善源于圣人、君主化性起伪的结果,是外在道德规范制约和内化的结果。

故在荀子这里,作为百善之首的“孝”亦是来源于圣人或君主制定的外在道德规范的“礼”.所以,荀子孝道思想以“隆礼”为核心,强调从礼从义,即“以礼义事亲谓之孝”.(二)以“隆礼”为核心荀子既主张性恶,那么“孝”就不由内发而需靠外在道德规范的“礼”产生;同时,通过“礼”这一外在道德规范来对“孝”引导、规制。

孝借助“礼”来表达相应的自然情感,而“礼”本身也体现出孝之德性,二者相伴而生,缺一不可。

1.孝与礼荀子“礼”的范围广大,包含外在道德规范的“礼仪”与内在精神的“礼义”.《荀子·大略》曰“: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三礼常识

三礼常识

三礼常识《荀子》认为礼的三本是“天地君亲师”。

天地是生命的本源,天在地上的代表就是天子。

亲是祖先,祖先是家族的本源。

君师是政教的本源。

儒家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称为礼治。

礼是政治制度,是宗教意识,又与人事相关。

也有伪礼,“礼教是吃人的”。

乐是礼的一部分,补助仪文的不足。

乐包括歌和舞,《荀子·乐论篇》:“人情之所必不免。

”《礼记·乐记》称音乐象征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联合起来。

乐能改善人心,移风易俗,是与政治相同的。

儒家讲礼、乐、刑、政,合为王道。

礼崩乐坏,审乐可以知政。

《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战国新声兴起,古乐废弛,汉以后胡乐大行,只求悦耳,无求乐意了。

《礼记·乐记》是抄录儒家《公孙尼子》等书而成,成书于战国。

关于礼,汉代传习三种经和无数的记。

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

《仪礼》多是当时实施的礼制,多半只是士的礼。

《周礼》原名《周官》,西汉末改称,是上古唯一一部叙述政治和经济制度。

《礼记》是西汉关于礼的论文集。

《礼记》有大小戴之别,大戴为戴德,小戴为其侄戴圣,立为仪礼博士。

《礼记》不限于二戴之作。

《大戴礼记》38篇,现通行乃《小戴礼记》49篇,容易些。

东汉末郑玄给三礼作注,始称“三礼”。

三礼中,《仪礼》最早,而且是原来的《礼经》,西汉立五经博士。

现在的次序是晋代定的,《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相传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搜集到,传为周公所作,但有战国内容。

王莽新政、西魏宇文泰、唐玄宗、王安石变法,皆标榜法《周礼》。

《周礼》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西汉重现时,《冬官》亡佚,取内容相似的《考工记》代替。

六官:天官冢宰,即太宰,为六官之首,主管朝廷及宫中事务,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和总理大臣。

荀子礼治思想解析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荀子礼治思想解析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荀子礼治思想解析及其当代启示意义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所不能丢弃的。

而礼仪又分文明礼仪和野蛮礼仪。

而荀子礼治思想便是对于文明礼仪,这种礼仪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的。

一、荀子礼治思想概述孔子在西周时代的典章制度方面曾做过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受到儒家文化中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他并没有深入到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中去,因此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看法。

而荀子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超越了孔子。

首先,他通过对古代礼乐文献的仔细考证,研究了礼的本质及其功能,认为礼乐是为了“尽其心”,以满足“明天”,使“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可见,礼乐不仅是区别贵贱的标志,而且是使天下人各得其所的手段。

在社会生活中,礼就是要把人们之间的差异缩小,把等级关系变得平等起来,这样才符合儒家的“仁”的精神。

因为,礼所要求的与仁相应,与义相应。

因此,礼本身也具有了最高的价值,成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工具。

荀子对于礼的性质及其功能作了精辟的论述:礼是与仁、义相配合的,它能够使个体内在的潜在品质外显出来,如果人人都能循着礼的规范行事,那么天下就自然太平。

在历史上,大凡治理好国家的君主,在礼治方面都是很有成绩的。

其中,周公和孔子都属于礼治的典范。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曾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意思是说,过分恭敬而无礼则有失劳苦,过分谨慎而无礼则有害羞怯,过分勇敢而无礼则会导致纷乱,坦率而无礼则会导致暴躁。

荀子正是站在礼治思想的立场上,来探讨如何保证礼的实施。

其次,荀子认为礼有三种基本原则:即“制、义、法”。

[2]他说:“夫礼者,制也,君子制也;义者,宜也,君子宜也;法者,度也,君子度也。

”[3]就是说,礼既有约定俗成的普遍形式,又有严格的程序;既要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又要讲求礼乐的法度。

这就是说,礼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荀子》礼论 的重点句子

《荀子》礼论 的重点句子

《荀子》礼论的重点句子1. “礼者,人道之极也!”你想想,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礼难道不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吗?比如说,在家庭中,孩子对长辈尊敬孝顺,这就是礼的体现。

如果孩子对长辈没大没小,那这个家还能和谐吗?2.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这话说得多在理呀!这不就跟我们饿了想要吃东西一个道理吗?在学校里,大家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不遵守纪律,不讲礼貌,怎么可能得到呢?3. “故礼者养也。

”难道你不觉得礼就像滋养我们心灵的养分吗?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家都遵守秩序,不插队,不喧哗,这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舒适和安心,这不就是礼在滋养我们吗?4.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哎呀!这就好比是裁缝做衣服,取长补短,让一切都恰到好处。

在团队合作中,有人能力强多做事,有人能力弱少做事,大家相互帮助,这不就是礼的作用吗?5.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你说要是一个人没礼,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就像开公司,没有规矩和礼仪,能做大做强吗?一个国家要是没礼,能安定繁荣吗?6. “礼以顺人心为本。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礼就应该顺应人的内心。

就好比朋友之间,真诚相待,不虚伪做作,这就是顺应彼此的心意,关系才能长久啊!7. “礼者,所以正身也。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礼是用来修正自身行为的。

像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职业道德,才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呀!8.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难道学习到了懂得礼就够了吗?当然不是!但懂礼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比如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观点,这也是一种礼呀!9.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哎呀,连生死之事都有礼来规范呢!就像葬礼上,大家怀着敬意和哀思,这就是礼的体现。

10. “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

”这不就跟建堤坝阻止洪水一样吗?礼就是阻止混乱产生的屏障。

在社会中,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就是这样的礼吗?11.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强国篇

《荀子》强国篇

《荀子》强国篇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

所以人的命运取决于上天,国家的命运取决于礼义。

作为君主,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喜欢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就会灭亡。

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

道德的威严终结于安定强盛,严酷督察的威严终结于危险衰弱,放肆妄为的威严终结于灭亡。

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那推崇贤人、使用能人,奖赏有功的,惩罚有罪的,这不单单是某一个人这样做的,那是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啊,是使人民行动一致的根本措施,是赞美善行、憎恨邪恶的反应,治国一定得遵循这一原则,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

然则得胜人之势者,其不如胜人之道远矣。

这样看来,那么得到制服别人的权势地位,远远及不上实施制服别人的制度。

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爱护人民就能安宁,喜欢士人就会荣耀,这两者一样都没有就会灭亡。

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

所以说:自身安逸却治理得好,政令简要却详尽,政事不繁杂却有成效,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

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积累微小的成果,每个月积累不如每天积累,每个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年积累不如每个季度积累。

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

此君人者之大本也。

所以做君主的,一定要慎重地对待礼义、致力于忠诚守信,然后才行。

这是做君主的最大根本。

古代礼仪诗词关于礼仪的诗句

古代礼仪诗词关于礼仪的诗句

古代礼仪诗词关于礼仪的诗句1、《荀⼦.富国》商朝: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于称轻重,⽊⼯的⿊线⽤以判曲直,圆规与直⾓尺⽤于量度⽅与圆。

2、《礼记·经解》商朝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于称轻重。

3、《荀⼦·王霸》商朝荀⼦: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于称轻重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于称轻重。

4、《荀⼦·⼤略》商朝荀⼦: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于称轻重。

5、《群书治要·经解》商朝荀⼦: 夫礼之于国也。

犹衡之于轻重也。

绳墨之于曲直也。

⼈⽴⾝处事必须遵照执⾏的基本原则。

⼈如果失去了⽴⾝之处,就⼀定会跌倒沉沦。

礼仪是⼈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谈举⽌等⽅⾯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礼仪⽂明礼仪的古诗词静以修⾝,俭以养德。

—— 诸葛亮君⼦忧道不忧贫。

—— 孔丘贫⽽⽆谄,富⽽⽆骄。

—— ⼦贡强本⽽节⽤,则天不能贫。

—— 荀况侈⽽惰者贫,⽽⼒⽽俭者富。

—— 韩⾮夫君⼦之⾏,静以修⾝,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诸葛亮奢者狼藉俭者安,⼀凶⼀吉在眼前。

—— ⽩居易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求⽊茂,塞源⽽欲流长也。

—— 魏徵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霸祖孤⾝取⼆江,⼦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侈则多欲。

君⼦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谁善⽓迎⼈,亲如弟兄;恶⽓迎⼈,害于⼽兵。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原文及鉴赏【导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一)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一)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一)摘要]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

荀子从礼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两个方面论证了礼的合法性依据。

礼的外在形式具有缘饰人性的功能,它既可以满足人性对审美的欲求,又符合政治生活中辨异目的。

通过对礼义的学习,以及礼对人恶劣情欲的抑制,在逐渐积善和化恶中,促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理想人格得以养成。

关键词]荀子;礼的形式;缘饰;礼论“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在《荀子》一书中,有关礼的判断甚多,或从礼的功用,或从礼的意义,或从礼的目的等等不同的方面,荀子把它作为社会法度,规范、秩序,对其起源作了理性主义的理解。

在探讨礼的文质(形式与本质)关系中,他消解了道家对礼文的非难,强调了礼文对人的情感的规约作用,以及礼乐制度的度量分界作用;在礼的本质认识方面,他汲取了孔子对仁的道德情感的重视,消化了庄子对礼的形上学的追问,并将孟子的先验道德理性改造为社会交往理性。

本文着重阐发荀子的礼文思想,以此就教于方家。

正像所有论礼的人所面临的问题一样,礼的外在形式是什么?人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外在形式?对此,荀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荀子说“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

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

”1](《荀子·礼论》)无论何种礼,其实施的目的均在于饰,缘饰人们的某种情感。

《荀子·大略》也有基本相同的说法。

杨倞注为:“不可太质,故为之饰。

”《礼记·曾子问》有“君子以礼饰情。

”孔疏为“凡行吉凶之礼,必使外内相副,用外物以饰内情。

”孙希旦《礼记集解》云:“饰犹表也,有是情而后以表之,故礼以饰情。

”循此思路,当今礼学名家沈文倬以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

”2]一、礼饰人性的依据现实生活之所以要种种形态的礼来加以缘饰,这是由人的情感、人的欲望决定的。

人首先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在群居生活的世界中,人的感情与欲望才会表现出自身的意义。

荀子的礼乐思想述略

荀子的礼乐思想述略
荀子的礼乐本质
《乐论》云:“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 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 音,形于动静。 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 之变尽是矣。 ”人的生活是离不开音乐、 乐舞的,因为必须满足人们感情的需要。 在《王霸》中,对于人们感情的需要有更 全面的叙述:“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 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 此 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在《性恶》 中云:“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 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 情者也。 ”可见,这是荀子的核心思想“性 恶论”的具体体现。 如此,就要“制雅颂之 声以道之……足以感动人之善心, 使夫 邪汙之气无由得接焉”。 就是说要用向上 的音乐、 乐舞诱导人们向善, 而不能堵 塞、反对,因此,墨子的否定音乐就该受 到批评。 《乐论》充分肯定音乐的潜移默 化作用,“夫声乐之入人也深, 其化人也 速”。 “乐者……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 深,其移风易俗”。 因此,“乐中平,则民和 而 不 流 ;乐 肃 庄 ,则 民 齐 而 不 乱 ”; 反 之 ,
第一乐与情感直接相关是内心情感的外发人皆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而情感不能压抑必须表达宣泄表达宣泄则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乐既能满足人快乐情感的表达又能转化人愤怒忧伤的情绪故乐就是这样一种不可或缺的媒介
文化广场
XINWEN AIHAOZHE 2009·10(下半月)
荀子的礼乐思想述略
□常丽文
荀 子 (约 公 元 前 313~前 238)名 况 ,字 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 孙卿。 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 泽)人,汉族。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 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 陵 (今 山 东 兰 陵 )令 。 《荀 子·乐 论 》是 《荀 子》书中的一篇,战国后期儒家学派论述 音乐的专著。 《荀子》 书中论述音乐问题 的,除《乐论》全篇外,还有《富国》、《王霸》 等篇的部分文字。 这些文字的主旨在于肯 定音乐的社会作用,同时批评墨家学派否 定音乐(见《墨子·非乐》)的观点。 《荀子· 乐论》是我国先秦时期一篇系统论述音乐 理论的重要著作。 它是荀子在稷下学宫时 所作,是为齐国统治者提供“一天下”的理 论武器。 荀子站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立 场上,说明音乐对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 重要作用和意义。

荀子的礼乐观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关系

荀子的礼乐观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关系

荀子的礼乐观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关系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礼乐观的阐述对于理解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荀子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他对礼乐的理解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密切联系。

首先,荀子对于礼乐的理解强调了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礼乐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可以调节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使社会和谐稳定。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礼乐的教化才能使人们追求善良的品德和行为。

他主张通过实行礼乐制度,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一定的规范和仪式,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维护和道德规范的塑造。

这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观念相契合,即通过礼仪的规范和仪式的实行来传承和弘扬道德伦理,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荀子对于礼乐的理解强调了其在个体修养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通过参与礼乐活动,个体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品德的提升。

荀子主张通过礼乐的实践,使人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道德意识,以达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修养。

他认为,通过参与礼乐活动,个体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

这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追求个体修养和自我完善的观念相吻合,即通过参与各种礼乐活动,使个体在审美、道德和精神上得到提升和满足。

此外,荀子对于礼乐的理解还强调了其在国家治理和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礼乐可以成为国家统治的工具,通过实行礼乐制度来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他主张通过礼乐的规范和仪式,使人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归属感得到加强,从而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荀子的这一观点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追求国家统一和治理的理念相一致,即通过礼仪的规范和仪式的实行来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统一性。

总结起来,荀子对于礼乐的理解与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关系密切。

他认为礼乐在社会治理、个体修养和国家统一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强调了礼乐在维护社会秩序、传承道德伦理、培养审美情趣、加强国家统一等方面的价值。

通过对荀子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观念与荀子的礼乐观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为我们理解和传承古代中国礼仪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荀子》之卷十三《礼论第十九》原文注释译文

《荀子》之卷十三《礼论第十九》原文注释译文

《荀子》之卷十三《礼论第十九》原文注释译文[题解]本篇论述了礼制的起源、内容、作用等各个方面。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争夺混乱,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于是就制定了礼来加以约束。

制定礼不但是为了用来调节与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养”),更是为了用来确立社会等级制度(“别”)。

它规定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等等都有利于等级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所以它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因此统治者必须重视实行礼。

篇中关于具体礼制的论述十分丰富,对我们了解古代的礼制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原文]19.1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1),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2),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注释](1)分(f8n 奋):名分(参见5.10 注(1)),这里作动词,表示确定名分,即划定各人的等级地位职分等等。

(2)屈(ju6 决):竭尽。

[译文]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

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

这就是礼的起源。

[原文]19.2 故礼者,养也(1)。

刍豢稻梁,五味调香(2),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3),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4),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越席,床笫、几筵(5),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注释](1)养:指 19.1 所说的“养人之欲”。

(2)刍豢,五味:见10.12 注(3)。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礼论篇荀子礼论【原文】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1〕,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2〕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注解】〔1〕度量:所以,定多少之数。

分界:所以定彼此之分。

〔2〕屈:竭尽。

【译文】礼的兴起因为什么?答:人生来就有欲望,有欲望而得不到,就不可能不去寻求;寻求而没有限度和界限,就不能不争夺;争夺就产生混乱,混乱则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

过去的圣王憎恨这种混乱的局面,所以制定礼义以区分等级界限,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人们的欲望一定不会因为物质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质也一定不会因为欲望之无穷而耗尽,欲望与物质相互制约而长久地保持协调,这就是礼的源起。

【原文】故礼者,养也。

刍豢〔1〕稻粱,五味调香〔2〕,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謨〔3〕,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4〕,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5〕,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注解】〔1〕刍(chú)豢(huàn):指牛羊猪犬之类的肉类。

〔2〕香:当作"益",通"和"。

〔3〕謨(bì):芳香。

〔4〕黼黻(fǔfú):绣有各种华丽花纹的服装。

文章:错杂的色彩花纹。

〔5〕疏:通,指敞亮。

檖(suì):深远。

越席:蒲席。

笫(zǐ):竹编的床席。

几筵:古代人席地而坐,依靠的叫几,垫席叫筵。

【译文】所以,礼就是满足人的欲望的。

鱼肉五谷,美味佳肴,是用来满足人的嘴巴需求的;各种香味,是用来满足人的鼻子需求的;雕刻精美的器皿和花纹色彩美丽的衣服,是用来满足人的眼睛需求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各种乐器,是用来满足人的耳朵需求的;高屋大房,竹席几筵,是用来满足人的身体需求的。

【春秋战国】荀子的思想之礼治思想

【春秋战国】荀子的思想之礼治思想

【春秋战国】荀子的思想之礼治思想【摘要】本文通过对荀子生平的简单描述,反映出他当时生活的社会大背景以及如何提出礼治思想的背景。

以“性恶论”为礼法思想的根据,分析荀子礼学思想,了解了其思想精髓,以求进一步的阐述荀子以礼治国的思想。

他强调礼是国家权利,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把礼和法协调统一起来,通过他的礼治学说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如何重要的意义。

一、荀子的生平简介荀子,字荀,名况,因避汉代汉宣帝讳,改称孙卿。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儒学大师。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

”作为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荀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他扬弃了孔孟儒家思想,综合了道、墨、法各家的思想精髓,集百家之长,开创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儒家思想体系—荀学。

荀子一生的作品,经过西汉刘向整理校订,定为三十二篇,十二卷。

至唐代扬?作注,定为二十卷,并更名为《荀子》。

现在的《荀子》一书,就是经过刘向、扬?之手。

《荀子》一书,全面反映了荀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张觉在他的《荀子译著》说:“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及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是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

”荀子是先秦以来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的伟大之处就是他不仅继承了先前儒家大师的思想精华,更重要的是敢于对当时主流的孟子思想进行有力的批判。

在“扬弃”中集百家之长发展了独树一帜的荀学思想体系,后人称之为“荀学”。

先秦以来,人们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就没有中断过,正统儒家学派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令春秋战国时期对人性问题的探讨达到了顶峰。

二者的论战是一场思想的对话,灵魂的剖析。

虽然他们的理论看似对立矛盾,实质在逻辑上却互为补充,他们提出各自人性论的目的是在于为各自的政治蓝图寻求一个理论基石,为构建彼此的哲学体系奠定逻辑起点。

荀子礼论

荀子礼论

Xunzi's Theory for Ceremony 作者: 张欣
作者机构: 沈阳大学人文社科中心,辽宁沈阳110041
出版物刊名: 邯郸学院学报
页码: 32-3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礼;养;别;“人道之极”
摘要:苟子认为,礼为“人道之极”,是做人的头等大事。

礼是日常生活起居的习俗,标志着文明与进步;礼是构成社会等级的标准,用以区分人群的高低贵贱;礼具有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人们“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要求统治者“隆礼贵义”,因此礼从形成概念之日起,就成为人们正身与治世的原则。

荀子对礼的本质、起源、内容与作用作了异于前人的阐释,使礼的意义超出了其前孔子的仁本。

荀子对礼的阐述

荀子对礼的阐述

荀子对礼的阐述
哎呀,说到荀子对礼的阐述,我那个家伙可是跟我扯了一下午。

你说这礼啊,在荀子看来,它可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呢!
“哎呀,你这小丫头片子,懂啥叫礼啊?”我那老头子一拍大腿,就开始给我上课了。

“哎呀,妈,我这不是想学点知识嘛!”我笑眯眯地凑过去。

“这礼啊,可不是简单的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这么简单!”他拉着我,说:“你得知道,礼是国家的血脉,是社会的魂!”
我挠挠头,一脸懵:“那它具体是啥呢?”
“这礼啊,得从心里来。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你看,咱国家自古就讲究‘仁义礼智信’,这礼啊,就是要让人心中有敬畏,行为有规矩。


我点点头,似懂非懂:“那在荀子眼里,礼是啥样子呢?”
“哎呀,这可多了去了!”他扳着指头给我数:“啥五伦、八纲、九拜,啥啥啥的,都是礼的一部分!”
“那礼和法有什么区别呢?”我好奇地问。

“这法嘛,是规矩,是硬杠杠的;而礼啊,是人心,是软绵绵的。

有了法,国家才能井井有条;有了礼,人心才能和睦相处。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咱们国家现在咋样呢?”
“哎呀,这礼啊,可是越来越淡薄了。

”他叹了口气,“现在的人,都讲究个实际,谁还管那些虚的啊!”
“那我们咋办呢?”我疑惑地问。

“这礼啊,得从娃娃抓起!”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你得多学点知识,将来才有能力传承和弘扬这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笑着点点头,心想:这礼啊,还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不过,既然是国之大典,我得好好学学,将来好把这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荀子》的礼学思想礼学是《荀子》一书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荀子》现存32篇中,除专门论礼的《礼论》外,其它各篇也几乎无不述及礼,全书提到礼的地方有300多处。

综观《荀子》一书,不难看出,礼学思想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红线,是荀子哲学思想的落脚点。

《荀子》全面论述了礼的起源、礼的内容及礼的施行等一系列的问题,使礼学至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礼的起源。

《礼论》开篇就设问“礼起于何也”,然后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展开了分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认为基于自然欲求的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予以约束,就会相互争夺,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古代君王不愿意社会出现混乱局面,就制定礼义,划分等级,调节人们欲望,满足人们要求,使物质增长和人的欲望相协调,礼就这样产生了。

在礼的起源问题上,荀子强调两点:一礼不是先天就有的,礼和人的物质需求即“欲”有着密切联系,礼是调节人类欲望的必然产物,礼是从社会客观需要中产生的。

二礼是圣人制定的。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性恶》),圣人看到人之性恶,“化性而起伪,起伪而生礼义”(同上)。

2、礼的内容。

“礼者,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

”(许慎:《说文解字》)在殷商时期主要是宗教祭祀仪式的礼,到了周代,逐渐丧失了其宗教特性而被赋予人文意义,成为社会生活中系统的礼节仪式和行为规范。

[1]荀子承继儒家衣钵,认为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统的礼节仪式。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礼论》)《礼论》篇中使用大量篇幅论及“三年之丧”。

此外,《大略》篇还介绍了天子诸侯接见之礼、服饰之礼等等。

但荀子“隆礼”的着眼点显然不在于此。

荀子之礼的核心内容还是建立在新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新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大略》)荀子认为礼和仁、义有着内在联系:“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

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

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

”(同上)行仁施义做得恰当就是礼。

所以荀子认为:“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同上),其共同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构建一个于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和谐社会。

3、礼的意义和作用。

荀子在《礼论》中分析了礼的起源之后,又论及礼的目的,荀子归之为“养”和“别”。

“养”就是“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就是通过礼的调节,满足人的各种物质需求。

“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就是确立封建等级秩序。

“养”而又“别”显然是古代理想的社会状态,因此荀子把礼置于异常重要的地位:“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

一方面,荀子认为礼是君子仁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准则。

“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

”(《修身》)他又具体分析:“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悖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因此在《劝学》篇中,荀子明确提出:“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于《礼》而止矣。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荀子把“隆礼”作为治国的根本方略。

荀子认为礼对于国家,正如衡器对于轻重,绳墨对于曲直,规矩对于方圆,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是治国的根本。

“礼者,政之輓也。

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大略》)“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

”(《议兵》)能否“隆礼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二、荀子对先秦礼学的贡献先秦礼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周公制礼、孔子复礼对礼制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到了荀子时代,礼学思想方得以系统化,礼学思想也同时达到先秦时期的最高峰。

荀子对先秦礼学的贡献主要有:1、从理论深度论述了礼的必要性,强调了建构等级和谐社会的外部努力。

礼制的核心是构建于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和谐社会。

牢牢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政局稳定的西周就是古代儒者理想的社会。

春秋战国作为社会的转型时期,“礼崩乐坏”、“名不副实”自然难免。

孔子深恶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正名”、“复礼”。

孔子的做法是“纳仁入礼”,不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对传统礼节仪式的遵守,主要强调内心的自觉和自律,“把原来的僵破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神秘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溶为一体。

”[2]孔子对礼学的发展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因为礼的贯彻落实最终离不开人们的自觉。

但把礼的施行完全以来依赖于人们的内心自觉在社会现实中又势必会落空,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

荀子则另辟蹊径。

他一方面从理论深度论述礼的产生,礼的必要性,以唤醒上层社会对礼的重视,强化当权者“隆礼”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在“性恶论”的理论基础上,他又认为,建立理想社会仅仅沿循孟子那种由内之外的路径,仅仅只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外之内,即当政者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外在措施,教化人民。

他尤其重视“师”在“隆礼”中的作用:“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修身》)应该说,荀子的这一政治思想是比较符合社会现实的。

2、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礼的内容进行了改造。

荀子和孔子都重视礼,但二人所述的礼的内容显然有所不同。

荀子并不顽固坚持遵循传统的礼节仪式和生活规范,相反,他认为礼应当顺应社会发展而发展:“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

”(《大略》)荀子的礼不是为了维护一个垂死的旧秩序,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即将到来的新秩序,为即将到来的大一统作舆论准备:“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情所同欲也,而天子之礼制如是也”(《王霸》)。

与此相适应,他扩充了礼的范围,更新了礼的内容。

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王制》),除把传统的君臣父子关系视为礼外,把当时的士农工商关系也纳入礼的范畴。

在荀子眼中,礼不再是王公世卿的专利,“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礼)为隆正”(《王霸》)。

荀子还明确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制》)。

这是充满生机的新生力量的强烈呼声。

3、克服以往儒家对法治的偏见,把礼治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

礼治是儒家的一贯主张。

孔子明确提出了“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对于法治和礼治,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孟子更是以法治为不齿,极力反对以法治为特征的霸道,主张以礼治为特征的王道。

荀子则认识到礼治和法治各有长短,治理国家必须双管齐下。

他认为礼、法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礼是法的纲领,法是依据礼的原则并为维护礼而制定的。

因此,与以往的儒者不同,荀子也强调法的作用:于个人修身,“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深其类,然后温温然”(《修身》);于治理国家,“法者,治之端也”(《君道》)。

尤其是作为法之核心内容的刑罚,荀子并不像前期儒家那样一味反对,而说:“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正论》)。

当然荀子并非主张严刑重罚,他强调刑罪相称:“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正论》);“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成相》)》。

荀子虽既讲“隆礼”,又讲“重法”但在他眼中,礼治为本,法治为辅,是为“援法入礼”。

[3]三、荀子礼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耐人寻味的。

秦汉时期,荀子还颇受人尊重,太史公在《史记》中将孟、荀并列。

李唐以后,荀子的地位似乎日益下降,韩愈序列儒家道统,跳过荀子。

到了宋代,荀子更遭朱熹呵斥,说其“全是申韩(法家)”。

但荀子在历史中的境遇并不代表荀学的价值。

荀子在历史上未能受到当权者及其文人的吹捧,其“重法”违背儒家立场是一原因,而主要地,概为其“尚贤使能”、“无能不贵”、“无能不官”的论调使当权者感到不适甚至不安。

这从孟子也因君臣关系之论惹恼了朱元璋,亚圣的塑像被撵出孔庙可见一斑。

荀子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系统而理性地发展了儒家学说,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自不待说。

荀子礼学其实是历代执政者政治统治的事实上的哲学依据。

以儒家学说为指导,两千多年来中国政治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纲常,其核心无疑就是一个“礼”字。

“礼治的优长在于具有道德教化之功,使人自觉服从,利在长治久安”,[4]但如果没有法治的强制性为补充,礼只是一堆吓不住人的教条。

因此,历代执政者在政治实践中必然回自觉或不自觉地礼法结合,或以法助礼,于实践中推行荀子的礼学。

今天,我国正努力构建新型的和谐社会。

荀子的努力自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荀子的目的是和谐社会建立一个于森严等级基础上的和谐社会,而我们要建构的则是于人格平等、高度分工、互相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社会。

但二者并非没有相通之处,其都是在异中求同,于差别中求和谐。

因此,荀子的礼学对我们今天的建设仍不无启发。

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从古人那里直接找到答案,但古人可以引发我们反思,引导我们逐步走向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