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悲剧

合集下载

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

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

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导语: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产生根源、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即打破传统的小说“大团圆”的结构模式,揭露“吃人”社会的现实悲剧,用悲剧的质询与控诉带来心灵的震撼与精神革命。

鲁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一座巍峨的丰碑。

他取得这样辉煌的创作成就,除了他透视社会、解剖人生的政治热情和思想深度外,还与他自觉地在小说中运用悲剧艺术有关。

鲁迅的小说正是实现了悲剧艺术的原则,从而获得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经久不衰的审美效果。

下面本人拟就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产生原因、表现特征以及深远意义诸方面谈点自己的粗略见解。

一、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产生原因第一社会根源文学是社会的反映,鲁迅的小说集中地反映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病态面貌,充分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表现了它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甚至和封建主义相勾结,阻挠革命的发展,因而这个革命最终失败了。

而以“五四”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但由于领导者年轻幼稚以及没有同广大农民结合,所以人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就是鲁迅小说反映的现实,是那个悲剧时代的真实写照。

第二思想根源1925年以前的鲁迅,还不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用来解剖人生和社会的最主要的武器是进化论和个性解放。

鲁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引申达尔文学说里辩证主义观点,因而进化论使他坚信未来。

个性解放鲁迅也不是把它作为目的,而是作为达到民族解放乃至社会解放的途径。

由于鲁迅对社会黑暗消极面看得多一些,对光明积极面看得少一些,所以他的思想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精神。

当然,鲁迅思想的悲剧精神绝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包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闪耀着理想主义的思想光辉。

第三作者的悲剧观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是对传统大团圆主义文学的有力批判。

从《孔乙已》看鲁迅的悲剧意识

从《孔乙已》看鲁迅的悲剧意识

生 。 在 作 品 中 , 作 者 并 没 有 对 孔 乙 己 的 内 心 做 过 多 的 描 目 的 , 是 为 向我 们 展 示 平 凡 人 的 生 存 境 况 有 的动 作 和 语 言 , 表 现 他 的 内心 存 状 况 ,来 烛 照 人 们 灵 魂 深 处 的 那 种 渺 小 。 鲁 迅 对 人 生 有
他 的作品更 多的带上 了一 种凄清 的、悲情 的色彩 。他的这 望寄托在 死后而不 得的人 。她对 灵魂有无 的追 问 ,就 是对
种 悲 剧 意 识 ,来 自于 他 对 庸 常 人 生 的 观 察 和 体 验 。 他 的 作 人 生 终 极 价 值 的追 问 , 而 自认 为 读 了许 多 书 的 文 化 人 — — 品 关 注 更 多 的 是 下 层 人 民 的 不 幸 , 他 并 不 是 以 一 个 局 外 人 “ ” , 却 不 能 回 答 她 这 样 一 个 简 单 的 问题 , 也 足 以见 出 我 “ ”在 这 一 问题 上 的 迷 茫 与 困 惑 。 “ ” 自责 与 忏 悔 , 我 我
得有 趣的人们看 来 ,恐怕还 要惊讶她何 以存 在,现在 总算
被 无 常 打 扫 的干 干 净 净 得 了 。魂 灵 的 有 无 , 我 不 知 道 。然
能 让 我 们 看 清 作 者 的 用 意 。 在 小 说 中 , 短 衣 帮 、 小 伙 而 在 现 在 , 则 无 聊 生 者 不 生 , 即 使 厌 见 者 不 见 , 为 人 为 计 、 酒 店 店 主 、 丁 举 人 构 成 了 一 个 小 社 会 , 构 成 了 孔 乙 己 , 都 很 不 错 。 ” 还 比如 《 事 新 编 》 中 的 许 多 历 史 上 有 故 己 的 生 活 背 景 。 作 者 通 过 不 同 的 视 觉 角 度 , 为 我 们 提 供 名 的 英 雄 人 物 , 在 完 成 大 业 以 后 , 即刻 陷 入 了无 事 可 做 的 了 一幅 原 生态 的生 活 图景 ,作 为 一个 不起 眼 的小 人物 ,

鲁迅小说悲剧色彩教学谈

鲁迅小说悲剧色彩教学谈

鲁迅小说悲剧色彩教学谈鲁迅在文坛的地位,一直以来总被人们贯以“巨匠”的称号,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一直收录着先生的作品,从事语文教研或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一致认为:鲁迅小说的教学已成为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分析小说,把住人物形象便是关键。

读,教中学鲁迅小说,比较可知,先生笔下的人物有着如下相似之处:写平常人,平常事;没有英雄,没有传奇;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近似“多余者”或“零存者”。

如:在兵、匪、官、绅重重压迫下,变得憔悴,迟钝,麻木,寄生活的希望于神灵的闰土;饱受封建制度孔孟之道愚弄、摧残,却仍眷恋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随着十九个铜钱的酒债从粉板上被抹去而被人永远遗忘的孔乙己;在因袭的重担下无可告语地辗转,终于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带着痛苦与恐怖的灵魂,在黑暗与迷惘中死去的祥林嫂;被封建统治者剥夺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姓也不配有,承受了无数人生的不幸和灾难;在他们的命运惊人麻木的心灵里蕴蓄无数人生的痛苦与辛酸,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革命党的屠刀下的阿q。

……他们的命运都令人颤栗。

综观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悲剧;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鲁迅小说的主体部分。

就题材而言,有中国贫苦农民的悲剧,如《故乡》,《阿q正传》;有中国劳动妇女的悲剧,如《祝福》;有中国低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如《孔乙己;》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先驱者的悲剧,如《药》;甚至还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如《狂人的日记》。

我们可以说,鲁迅小说最伟大的艺术成就就在于揭示了被东方文明、脂粉涂抹着的中国社会,乃是一个黑暗至极的吃人地狱,一个“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且介亭杂文末编——写在深夜里》)。

鲁迅先生创造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小说形式的现实主义悲剧作品,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恰恰全面,深刻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悲剧观,体现了鲁迅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强调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

对此,教师不妨先引导学生理解悲剧的含义,把“教”推给学生“学”。

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

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

论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鲁迅的《祝福》是一部揭示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短篇小说,而其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则成为了对旧社会中妇女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进行控诉的象征。

她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却因为夫权、族权和神权的迫害而最终丧命。

祥林嫂的悲剧始于她不幸的婚姻。

她的丈夫年纪比她小十岁,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病逝了。

随后,她被迫再嫁,然而再度丧夫,她的儿子还被野兽所食。

在那个时代,妇女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苦难。

然而,祥林嫂的悲剧并未就此结束。

当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时,她只希望能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取起码的生存食粮。

然而,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里,她连这个低微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鲁四老爷不准她拿祭祀的东西,鲁镇的人对她的经历是嘲笑、歧视,毫无同情怜悯可言。

这些“吃人”的人把祥林嫂逼到了绝境,让她完全丢了魂。

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的人。

她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完全是因为这个社会用封建思想杀人。

在这个社会里,封建礼教无处不在,残忍和血腥也比比皆是。

祥林嫂的反抗只限于害怕人们世俗的眼光会害死她,怕誓死不侍二夫的封建礼教会杀死她。

然而,她的反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

鲁迅通过《祝福》这部小说,表达了他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他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黑暗面,以及像祥林嫂这样的妇女所受到的不公和压迫。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也是对那些冷漠、自私的人们的批判。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推翻封建礼教,才能真正解放妇女,才能避免更多的人受到类似的悲剧。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各种问题。

其中,他以《祝福》这篇小说,通过一个女性角色祥林嫂,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本文将以此为例,探讨鲁迅笔下封建社会的女性悲剧。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角,她是一个贫穷的劳动妇女,生活在一个封建迷信的环境中。

她遭受了婆婆的虐待,丈夫的早逝,儿子的离世以及社会的冷漠,这使得她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2006年11月15日李增泓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

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

二、再寡失子的祥林嫂第二个失去儿子的寡妇是祥林嫂。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但这样一个平凡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活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把她彻底压碎了。

三、离婚的爱姑失子的寡妇命运是如此,那其他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呢?鲁迅在《伤逝》和《离婚》中塑造了子君和爱姑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五四"新女性:子君《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跟爱姑又有明显的区别,但结果又怎么样呢?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

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

《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

《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

《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

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论鲁迅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论鲁迅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论鲁迅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摘要:鲁迅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了许多迥异的女性形象:“铁屋子”里的传统女性、“五四”时期觉醒的女性、走上社会反抗的女性。

可她们最终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

本文试图分析这三类女性形象,并探讨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而由此解读鲁迅先生的女性观问题。

关键词:鲁迅悲剧女性形象女性观现代“妇女解放”的呼声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妇女解放的声浪震得无人不知。

鲁迅是最关心妇女问题和社会下层妇女命运的作家之一,提及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自然地就会想到以《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为代表的一批女性形象,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提出控诉,发出呐喊。

仔细分析这些女性的生存状况、斗争方式,就能发现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逐步发展的,鲁迅的“女性观”是不断进步的。

一鲁迅在“五四”及其退潮时期对女性寄予了深刻的关注,创作了一些以妇女生存状态与命运为内容的小说,这些女性尽管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然而她们却有着同样悲剧性的命运。

(一)“铁屋子”里的传统女性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被囚居在传统的“铁屋子”里,她们是不能自由主宰自己命运的。

从社会到家庭直到个人,从精神到物质,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和独立性。

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

[1]的确,人一旦丧失独立地位和独立品性,剩下的也许只有奴性了。

祥林嫂是不幸的女性,她是个连想做“奴隶”也不得的寡妇。

祥林嫂虽然进行了拼死的反抗,仍然没有摆脱再嫁的命运。

再回到鲁镇的祥林嫂已经被所有的人认为是“败坏风俗”的。

祥林嫂所讲的有关阿毛的悲惨故事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消遣,连她头上拼死抵抗留下的伤疤也成了人们寻开心的话题。

在这种要生不能,要死不敢的尴尬境地的煎熬中,祥林嫂开始“疑惑”了,她受尽一切苦难,丧夫失子,逆来顺受,为了赎罪,用尽了所有的积蓄,在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让千人踩万人跨,以赎去一生的罪恶。

鲁迅早逝的悲剧

鲁迅早逝的悲剧

鲁迅早逝的悲剧阅读鲁迅,了解鲁迅,知道鲁迅的一生是很伟大的。

但同时也从中体察到他的痛苦与不幸,他的早逝,就是很大的一个悲剧。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时年只有56岁。

如果鲁迅能够再多活几十年,那将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然而不幸的却是他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鲁迅为什么会早逝,这与他生活道路的坎坷,屡遭不幸,使他的身心不断地受到打击和伤害是有很大关系的。

鲁迅一生多灾多难,早在年幼时期,祖父因科举考试弊案入狱,后来父亲又身患重病而殁,因而家庭陷入了天灾人祸交加的困境之中,使鲁迅从十几岁开始,就被人歧视为‚乞食者‛,同时还受到了不少的冷遇和‚白眼‛,这给他年幼的心灵,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遭受到痛苦的创伤。

因为家庭贫困,鲁迅求学的生涯,既艰苦而又曲折,不仅要去寻求不需要交学杂费的学校就读,而且读书的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

如鲁迅怀揣母亲给他仅有的八元钱来到南京求学时,因不满水师学堂的生活而辗转考入了矿路学堂。

在矿路学堂读书虽然比水师的待遇较好,但所需的零花钱仍不够用,只有将自己因成绩优秀所获得的奖章拿去卖钱,以资助零用,可见他当时读书生活是多么的拮据。

后来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期间,学习生活仍然是非常艰难的。

特别是他为了帮助正在日本求学的二弟周作人与羽太信子的恋爱与结婚,同时还为了尽儿子对母亲的孝道,他毅然中途弃学回国,另谋生路,为此作出了自己痛苦的抉择和牺牲。

鲁迅从日本回国以后,所面临的家庭困境,经济负担是很重的。

他经友人推荐,开始在杭州一所师范学校教书,每月月薪只有30多元,除负担家人的生活费用外,每月还要寄60元钱给在日本求学的二弟周作人,严重的入不敷出,只得靠变卖家产维持生计。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鲁迅的精神压力很大,心里非常苦闷,整天郁郁寡欢,很显然,这种无言的痛苦,对鲁迅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很大影响和伤害的。

后来因时、事的变迁,鲁迅的工作更换多次。

最后辗转来到北京旧教育部供职,因为家庭负担重,收入低,经济拮据,甚至有时要借钱度日。

试论鲁迅的悲剧意识

试论鲁迅的悲剧意识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表现在其思想的深刻,文笔的犀利,更主要的是他的对人生的深刻的洞察与体悟,以及他的那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对现实人生的悲悯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也是消极悲观的。

过去,我们避讳谈到这一点,深怕因为这而影响鲁迅的伟大形象。

但是无论我们从鲁迅的文章还是从别人的著述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晚年鲁迅曾经对友人说“多伤感情调,乃知识分子之常我”。

阎庆生先生从创作心里的角度,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家庭的不幸和变故,使鲁迅早年就染上忧郁的气质,使他过多的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剧性的一面。

父亲沉重的疾病,以及其疾病所带给他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阴影,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少年鲁迅。

同时家族的衰落,以及家族成员的一个个的悲剧性的结局,也使得他更多的看到了人的存在的荒诞性。

人生何为?这是不能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样的思考和追问,再加之他所看到的种种社会现象,都使他的心如灌满了铅般沉重。

这使他对人生社会感到无比的失望,甚而至于绝望。

我们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透心的悲凉,彻骨的寒冷。

这与他的这种心理气质和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有极大的关系。

他的直面现实人生,正视鲜血的淋漓,使他的作品显得异常的深刻犀利。

他总是能敏锐的捕捉到社会的神经,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异常的的冷静中,见出他思想的锋芒。

我想鲁迅所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与作家,与他的这种思想认识与创作原则不无关系。

读其作品,能激发起人们对人类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的深长的思考。

同时也使他的作品显出一种别样的格调。

鲁迅总是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在那些下层人们的生存状况上,写出他们生活上的艰辛与精神上的麻木。

平常人的生活,简单,质朴,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都是一些平常的生活小事,但是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

正是在中国乡村人们平常的生活情境中,作者把握到《风波》了时代的脉搏,捕捉到了许多一般人所难以捕捉到的时代信息。

刻画出了社会众生相。

就是典型的一例。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内容提要]人的解放的深层内涵,是构成人的本质的文体特征的转换与重构,而这,正是鲁迅思考现代中国命运和发展的根本命题。

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中,中国社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妇女在人性被极端压抑的中国社会里艰难地行走着,本文从鲁迅文学作品中妇女悲剧命运,悲剧形象入手,以典型人物为突破口,详细地分析了鲁迅笔下妇女悲剧形象的意义,深入挖掘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前途命运的艰难探索与分析,同时也在人文性的前提下探讨了鲁迅笔下悲剧女性对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和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鲁迅女性悲剧形象沉默国民的魂灵一听到鲁迅这个名字,首先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恐怕还是阿Q、狂人、孔乙己、吕伟甫、魏连殳……或许在看到这些男人们的同时偶或想起祥林嫂或子君,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分小说的主要成就还是建立在对以男性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剖析上。

二十世纪文学大家中,擅长刻划女子形象的着实不少。

张爱玲、现从文、钱钟书及较近的王安忆、苏童等都是比道高手。

鲁迅作为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对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是不遗余力,我们应如何认识鲁迅作品中的“她们”呢?在每一个社会人的想当中,都包含阗自己的伦理,道德思想,从小就倍受人间炎凉之事煎熬和摧残的鲁迅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半――女人的呢?在艰难而又痛苦的生活经历中,自身的婚姻爱情挫折,自己生活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妇女命运,无不震撼着鲁迅的心。

十九世纪的社会变革,给鲁迅的刺激和震撼是难以形容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中国的未来,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中国农民,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就要窒息而亡了,痛苦不堪的妇女,在无可奈何地望着自己滴血的伤口痛苦呻吟,而卑鄙无耻的“正人君子”们正穿着崭新的长褂拿着长长的烟枪一个挨一个“笃笃”地敲着“他们”的头大声怒斥,要死还是要活?每个人都在心中重复着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忘却”吗?鲁迅的笔下,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形象出现了,他塑造了社会的另一个层面上艰难挣扎的生活群体――女人。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美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敏锐的文字表达能力,创作出众多令人震撼的作品。

其中,小说《祝福》无疑是一部典型的悲剧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用他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展现出深刻的悲剧美。

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

她先后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生活陷入困境。

虽然她勤劳善良,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

在世人冷漠的目光中,她最终孤独地死去。

这个情节让人深感悲剧美,使读者对祥林嫂的命运产生强烈的同情心。

鲁迅在《祝福》中刻画了众多人物,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主人公祥林嫂命运多舛,但她的坚韧和顽强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卫老婆子热心肠,但世故圆滑,她的存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这些人物形象鲜明,性格迥异,为整部小说增色不少。

鲁迅通过情节和人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在小说中,祥林嫂不断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得到一丝同情和安慰。

然而,人们却对她冷漠甚至嘲笑。

这种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悲剧美,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冷酷和社会的无情。

在《祝福》中,鲁迅运用了深情而沉痛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他深刻的情感。

他描绘出祥林嫂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使人们为她感到无尽的悲哀。

同时,鲁迅也通过这些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思。

在结尾部分,《祝福》以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方式,让人物和情节相互呼应,使整部小说的悲剧美得到完美的呈现。

祥林嫂在孤独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那些曾经对她冷漠的人也继续过着他们的生活。

这种结局让人深感无奈和悲哀,使读者对悲剧美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鲁迅的《祝福》,我们可以看到悲剧美在社会批判和人性探索中的重要地位。

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和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同时,鲁迅在描绘祥林嫂的内心世界时,也充分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鲁迅笔下的悲剧,是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

鲁迅笔下的悲剧,是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

鲁迅笔下的悲剧,是对小人物的终极关怀【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其文学作品中常描绘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人物在鲁迅笔下代表了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普通人,展现了他们的生存境遇与所受到的社会压迫与歧视。

鲁迅也揭示了小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承受力与勇气,表现出对他们的终极关怀。

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揭示,鲁迅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引发人们对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怀和怜悯,描绘了他对不公与残酷现实的震撼。

小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社会的残酷与不公,成为鲁迅文学成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小人物的描绘,鲁迅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关于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画卷。

【关键词】鲁迅,小人物,悲剧,终极关怀,生存境遇,社会压迫,歧视,承受力,勇气,启示,怜悯,社会底层,文学成就,残酷,不公。

1. 引言1.1 介绍鲁迅及其文学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江苏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者。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鲁迅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

其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

这些作品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封建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和拷问。

通过对鲁迅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常常以小人物为主角,通过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探讨了社会的扭曲和人性的悲哀。

在鲁迅笔下,小人物往往是无力的弱者,他们在社会底层挣扎求存,却往往遭受欺压和压迫。

鲁迅的作品强调了对小人物的关怀和怜悯,他通过揭示小人物的命运,呼吁人们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鲁迅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残酷,呼吁人们思考和改变现实。

他的作品激励了无数读者反思人生、社会和命运,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和认识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现状。

1.2 解释小人物在鲁迅笔下的含义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小人物是一种常见的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分析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分析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分析朱赫男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摘 要:鲁迅是我国的文学大家,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文作,每篇小说都是经典之作,如小说集《彷徨》、《呐喊》与《故事新编》等。

纵观鲁迅的诸多的小说著作,发现其在文学上的造诣是不可估量的,且通常以悲剧呈现。

悲剧是一种美的体现,主要表现为悲哀、悲谐、悲愤与悲壮,在四个表现中,悲哀是体现悲情美的最基本形式。

针对此项问题,本文就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美作者简介:朱赫男,女,汉族,吉林四平人,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67-01文学鉴赏属于一种审美行为,在审美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美学方向。

从美学角度来看,鲁迅小说主要表现为悲剧、喜剧、悲喜剧与正剧。

在鲁迅小说中,具有悲剧色彩的有《狂人日记》、《伤逝》等。

鲁迅小说作品的悲剧美并不是戏剧的悲剧与喜剧,而是艺术中的悲剧美。

悲剧美具有浓郁情感基调,且能将整个环境都浸染上悲剧色彩,这就是悲剧所具备的魅力。

一、鲁迅的悲剧观之所以鲁迅创作出一系列的悲剧作品,主要与鲁迅独特的艺术审美具有直接性的联系,且在早期,鲁迅就具备了一定的悲剧观[1]。

例如,鲁迅生前对《红楼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该名著与以往的小说不同,打破了圆满结局的惯用方式,且将生活的现实性进行了充分的表述,进一步突出了悲剧美。

另外,鲁迅还认为,不管是悲剧或戏剧,都是对人生发展进程的呈现,都揭示了现实社会的运行现状。

第一,在鲁迅小说中所涉及到的悲剧人物,都是和现实生活相互对立的。

通过对这些悲剧人物角色的设定,反映出悲剧人物从不同角度来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反映自身的人生是如何被封建势力所毁灭的。

例如,《药》中的夏瑜,革命者夏瑜敢于反抗封建势力,并劝解狱卒造反,但是最终被迫害;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的经典人物祥林嫂,勤劳、质朴、善良,但是无法被人尊重,受人唾弃,不争钱权,但是饱受身心上的摧残,最终被黑暗的封建恶势力所毁灭掉。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

谈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读《呐喊》有感假期闲来无事,便去图书馆转转。

扫视着琳琅满目的书籍,终于,在看到《呐喊》的时候,我停了下来。

对于鲁迅先生,我是比较熟悉的。

因为以前的语文教材都有收录他的文章。

因为他的思想的深刻,所以即使过了那么多年,我仍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再重新看一遍,我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

《呐喊》是一部巨作,虽然它的篇幅小,文章少,但是在文中揭露的中国却是针针见血。

《狂人日记》固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但这次我想说说鲁迅笔下的几个悲剧人物。

从他们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们自身的悲剧命运,似乎也看到整个社会的病态,或许每一个人物都是中华民族人民的缩影吧。

一、《阿Q正传》里的阿Q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问自己为何如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会造人。

那时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

《阿Q 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农村小镇未庄坐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迫害的农民典型。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来维持生计。

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

在接连不断地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我安慰。

有人说阿Q这是乐观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这实在是要不得的,这根本就是驼鸟心态。

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它并不会使他变得更强,也可以说是他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于说是在封建压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

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

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鲁迅是中国近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这不仅是因为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更是因为他的小说一开始就十分成熟。

《呐喊》《彷徨》等都是十分成熟的作品。

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风格体式上,鲁迅的小说都有开创性的意义,并且影响了大部分中国近现代作家的文体风格。

纵观鲁迅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两大模式“离乡-返乡-再离乡”和“看与被看”。

“看与被看”这一模式在鲁迅的小说中更为的普遍,可以说这是基础性的,更耐人寻味的。

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小说的人物之间,叙述者与被叙述者这件,也体现在隐含作者与叙述者,被叙述者之间。

鲁迅通过这一结构模式,表现得是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小说中,任务“看”的眼光所折射出的,是人性与当时人们的思想状况。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以回忆的方式来讲述故事。

孔乙己像个笑话,酒店小伙计在单调枯燥的日子中过的压抑,唯一的乐趣就是孔乙己上门吃酒时,在大家取消他时,跟着乐。

然而孔乙己确是一个“好脾气”的书呆子,他保守、自我、死要面子、又懒又馋,可是不管如何,他却依然维护着自己读书人的尊严。

他穿长衫。

顾客们见着他就嘲笑他,“呦,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不知道他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了说也白说,还是因为读书人的清高,总之,孔乙己不理会旁人,自己下自己的单。

小孩子们围着他也来凑热闹,孔乙己会给小孩子们茴香豆吃,发现茴香豆不多了,才会捂着碗说“不多,不多。

多哉乎?不多也”孔乙己也没有什么朋友,所以他骨子里是一个寂寞,渴望交流的人。

他在与小伙计沟通时,并没有发现小伙计的内心其实也是瞧不上他的。

孔乙己是大家的“乐子”,周围的人看孔乙己,就像看动物园里的猴子,他们把他当作一个笑话,笑的时候,自己也成了一只被看的猴子,活成了一个笑话。

每个人自以为居高临下,实际上都不过是笑话。

就连我这个读者,年少时读《孔乙己》的时候,只看的见纸面上的人物,读不懂背后的悲情,也笑话孔乙己,觉得他真是个老顽固、老穷酸、怪不得这么穷困潦倒。

鲁迅悲剧的定义的理解 美学原理

鲁迅悲剧的定义的理解 美学原理

鲁迅悲剧的定义的理解美学原理如下:
鲁迅先生对悲剧的解释是: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也可以理解为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湎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

如果你只是等待,发生的事情只会是你变老了。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

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伤逝》的悲剧意义

《伤逝》的悲剧意义

《伤逝》的悲剧意义《伤逝》是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也是鲁迅小说中唯―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

它通过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一方面歌颂了他们争取婚姻自主,要求个性自由的反封建精神,一方面又批判了他们没有远大理想,反以“出走”为最终目的的短浅目光;深刻地揭示了青年男女要获得自由解放,首先必须获得社会解放的伟大真理。

“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爱情主题的作品是很多的,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在青年中是颇为流行,当时易卜生的戏剧深深地影响着青年,特别是他的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的思想。

可是鲁迅却以他那锐敏的目光,深邃的思想对这一思潮提出了质疑。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娜拉走后怎样》为题作了一次深刻的演讲。

鲁迅提出了要得到个性解放,要真正获得幸福,必须要获得经济权才行,否则幸福终归会变成泡影。

《伤逝》就反映了鲁迅的这一思想。

鲁迅在《伤逝》中塑造了涓生和子君两个人物形象,并通过他们的悲剧来表现主题。

鲁迅歌颂了子君和涓生争取婚姻自主反封建的勇敢精神。

子君是受到“五四”新思潮熏陶后,又在涓生启发下逐渐觉醒的女性。

作品通过涓生手记的形式叙述:“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子君在这些作家作品的思想影响下,斗争性更强了,她不顾叔叔和父亲的反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对涓生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每当他们在涓生的会馆前离别时,那“鲇鱼须”的“老东西”、那“加厚雪花膏”的“小东西”总是讨厌地从玻璃窗里监视他们,子君却没有一点畏色。

他们“在路上同行”,到“公园”、“寻住所”,也“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涓生一个男子却“全身有些瑟缩”,而子君“她却是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涓生在她的鼓舞下,“即刻提起”“骄傲和反抗来支持。

鲁迅的悲剧观与喜剧观

鲁迅的悲剧观与喜剧观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真、善、美会是喜剧,假、恶、丑会是悲剧。

这是常理,是我儿时的永恒真理,孩子时代的世界是真的,可能悲剧的东西也是喜剧的,因为孩子的心是未被雕琢。

然而,长久的东西永远是短暂的——每天要面对自己,身边的人,周围缤纷的世界!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恶。

我们在关注着身边的人,所以,自己世界是狭隘的,而自己与周边的世界的关系才是深刻的。

悲剧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其中,“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民意的正义、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杰出代表,就是那种既符合真、又体现善的崇高势力;“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旧势力暂时占据优势,阻止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理想的实现与追求,并使它们遭受暂时的挫折与失败,使其合理要求得不到实现。

这里,我们可以从三方面阐述一下鲁迅的悲剧的美学特征,以加深我们对悲剧范畴的理解。

第一个特征,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这就规定了悲剧主人公善的品格。

这里所说的“正面人物”,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既包括英雄人物,又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小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但是他们共同一致的品格是进步、纯洁、善良。

正面人物是多种多样的,其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有的悲剧主人公不但以美的魅力去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且以善的品质去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怜悯。

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以死殉情,用人文主义克服家族封建意识;还有的悲剧主人公内心深处充满了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结局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真制服了假,善克服了恶,美战胜了丑,然而却在这一倾刻遇到失败或毁灭。

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李尔王》中的李尔等。

论鲁迅作品中孔乙己的悲剧形象

论鲁迅作品中孔乙己的悲剧形象

论鲁迅作品中孔乙己的悲剧形象摘要《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后发表的第二篇短篇白话小说。

鲁迅先生通过篇小说,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书生,孔乙己由于受到封建思想思想的腐蚀和科举考试的荼毒,造成了他在精神上的迂腐与麻木,生活上的懒惰和窘迫,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大家的嘲弄,每天浑浑噩噩的混天熬日,最后被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吞噬残害的悲剧形象。

虽然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鲁迅先生通过小说深刻的披露了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荼毒,揭示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孔乙己的人生是悲惨的,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摧残,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封建统治阶级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他进行摧残,摧残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生存的权利,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他的灵魂,让他受到极大的侮辱与痛苦。

文章整体刻画出一个被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最终被封建社会所抛弃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以及他悲惨命运的写照,对吃人的封建社会和文化、科举制度等弊病进行了批判和揭露。

孔乙己最后在肉体被毒打、精神被摧残、心灵被折磨中孤寂的死去,但直到死,他都没有明白,到底是谁让他得到了如此悲惨的下场和结局。

整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感,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乙己;悲剧形象;批判;现实意义On the Tragic Image of Kong Yijiin Lu Xun's WorksABSTRACT"Kong Yiji" is the second short-speech novel published by Mr. Lu Xun, a modern literary master, after "The Madman's Diary". Through his novels, Mr. Lu Xun shaped a scholar who lived in a feudal society. Kong Yiji was corrupted by feudal thoughts and poisoned b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causing his spiritual pedigree and numbness, laziness and embarrassment in life. Every moment, everyone will be ridiculed, every day, every day, and finally the feudal landlord class at that time swallowed the tragic image of the murder. Although it is a short story, Mr. Lu Xun profoundly revealed the anti-drug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feudal era through the novel, and revealed the essence of the feast system "cannibalism". Kong Yiji’s life is tragic. He was deeply victimized by the poison of the feudal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 of feudal culture and became a victim of the times. The feudal ruling class not only devastated him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but also ruined his flesh, deprived him of his right to exist, and poisoned his soul spiritually, causing him great insults and suffering. The article portrays the image of the underlying intellectuals who were poisoned by feudal thoughts, mentally numb, and eventually abandoned by the feudal society. Kong Yiji, and his portrayal of tragic fate, the feudal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cannibalism,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other ills Criticized and exposed. Kong Yiji finally died in the flesh, the spirit was devastated, and the soul was tortured, but he did not understand until he died. Who made him get such a tragic end and ending. The whole novel has a strong sense of the times and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that time.KEY WORDS:Kong Yiji; tragic image; criticism; realistic meaning目录中文摘要 (Ⅱ)英文摘要 (Ⅲ)目录 (IV)一、《孔乙己》小说内容简述 (1)二、孔乙己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2)(一)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客观原因 (2)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2.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 (2)(二)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主观原因 (4)三、孔乙己悲惨形象的现实社会意义 (6)(一)封建制度和思想是对知识分子的压迫和残害 (6)(二)现实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8)结语 (10)一、《孔乙己》小说内容简述《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象鲁迅先生的短篇优秀小说,最先发表在1919年4月的刊物《新青年》第6卷、第4号[1]。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

开题报告审美价值和作品中的悲剧形象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对鲁迅小说“悲喜交融”的艺术特色作了详略的分析,也对鲁迅怎样创造“平凡的悲剧”及其意义作了很好的论述,是一部风格朴实的鲁迅悲剧研究论著。

有一些专著虽然不以鲁迅文学的悲剧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但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如邱紫华的《悲剧精神与人类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一书的第九章第七节中,论述了“五四”悲剧精神和悲剧艺术的美学特征,指出鲁迅笔下的魏连役、子君、涓生等悲剧人物将传统的被动承受的抗争变为积极主动的抗争和超越,将淡化的冲突变为尖锐的否定性冲突,在失败和毁灭中表现出一种九死不悔的抗争精神,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特质。

熊元义在《中国悲剧引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中第五章第一节指出,鲁迅认为的中国小说的悲剧性问题就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鲁迅的文化批判是对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种腐朽制度的人的批判,但鲁迅还描写了一种具有不屈人格的悲剧人物存在,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在文学创作中发扬了这种昂扬不屈的中国悲剧精神。

赵凯在《悲剧与人类意识》(学林出版社,2009)第四章第四节的最后提到,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团圆之趣”虽然作为传统民族心理特征的真实反映有一定的意义,但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生出“瞒和骗”的文艺,鲁迅的文学创作就是在揭露这种怯弱自欺的民族心理。

刘再复的《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中信出版社,2001)在第三辑第二节中就集中阐述了鲁迅的悲剧观,提出鲁迅悲喜剧的艺术命运是由真实率决定的,虽然鲁迅的小说创作不仅只是悲剧,还包括喜剧、正剧等,但悲剧是鲁迅创作的主干部分,就题材角度可分为中华民族、贫苦农民、劳动妇女、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悲剧,分析了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鲁迅悲剧的特征就在于揭示了悲剧人物内在的“价值”之美,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的虚伪。

在国外,关于鲁迅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以悲剧视角切入的研究则更难以看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大学毕业论文中文题目:鲁迅悲剧艺术浅谈学号:************名:**年级:2009 级系别:文法系专业:文秘完成日期:2012年6月30日指导教师:***太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浅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和写作的成果。

论文中除加以明确标注的地方外,已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完全意识到此申明的一切法律结果并愿独自承担。

特此申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2012年2月10日中文摘要浅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摘要鲁迅小说的悲剧性色彩是众所周知的文学风格,其小说的悲剧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独特性,对于中国旧社会国民性的批判有很大的揭露作用。

鲁迅小说悲剧性的创造,标志着中国文学已经开始从简单的人物事件表现形式向人物复杂的内心描写过渡,是一个很巨大的跨越。

但是鲁迅小说的悲剧性并不是完美的,他固然有他的艺术性,但也有其局限性,鲁迅的悲剧描写并未能脱离实用理性等深层文学心理的限制。

本文研究研究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本文通过对鲁迅悲剧思想的产生以及对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研究,了解鲁迅小说悲剧性艺术的意义以及认识当今文学界对鲁迅小说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艺术艺术价值思想性目录摘要 (I)中文摘要 (I)一、引言 (2)二、鲁迅悲剧情怀产生的原因 (2)(一)、家庭的悲剧带给鲁迅的影响 (2)(二)、个人经历加深鲁迅的悲剧意识 (2)(三)、时代及中国社会惨状给鲁迅留下的烙印 (3)三、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 (3)(一)、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3)(二)、鲁迅小说悲剧形象 (4)四、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深层解析 (6)(一)、小说悲剧性所表现出来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 (6)(二)、小说悲剧性表现出来的人与自身的内在冲突 (7)五、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借鉴意义 (7)(一)、小说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及影响 (7)(二)、文学界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 (8)六、结论参考文献 (9)致谢 (10)一、引言“五四”时期悲剧受到文学创作的高度重视,一度成为文学创作表现社会现实和向传统的文学创作表现形式的宣战。

胡适曾经指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观念,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表现。

”他认为,“悲剧观念是医治我们中国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灵药。

”此外,冰心、傅斯年以及很多文学家都提倡创作悲剧。

但统观中国现代文学史,真正创作出较为深邃的悲剧性作品的还是鲁迅。

他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有很多小说都极富悲剧性。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鼻祖,作为开创了做多文学创作的鲁迅,其小说的悲剧性不是偶然塑造的,而是鲁迅先生刻意去塑造了一批悲剧人物的悲剧遭遇。

这些人物,不是英雄式的悲剧,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发生的普普通通的事。

正是这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广大的落后的国民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深刻地刻画了当时国民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

他笔下的人物都能引起我们的同情与怜悯。

他们想改变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要求打破自己的不幸,“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他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或者自杀被杀,或者遭遇不幸,整个悲剧都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先生小说的悲剧性的人物,代表了鲁迅先生自己对国民性的冷静思考,其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小说大多都是以这种悲剧性方式来阐释病态社会,思考社会人生,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借以警醒国人的。

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呐喊自序》)“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那么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根源是什么,悲剧性的特征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以及鲁迅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和影响,以及当今文学界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

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二、鲁迅悲剧情怀产生的原因鲁迅的悲剧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与他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当时社会现状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在研究鲁迅的悲剧艺术之前,必须对鲁迅悲剧思想产生的原因做一个必要的了解。

只有了解的作家的思想我们才有可能去发掘作家作品所要表达的涵义以及起深层次的内涵。

以下是对鲁迅悲剧思想形成所作的概括。

(一)家庭的悲剧带给鲁迅的影响。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

1893年,他的祖父因科场作弊案深陷囹圄。

其后,鲁迅的父亲又长期患病并于1896年病逝,家庭从此败落。

作为长子但仅有15岁的鲁迅不但在经济上、同时在心灵上经受了这个败落过程的打击,前后恭倨的世人的冷眼永久性的毁灭了这颗幼小心灵对人生的童话式的幻梦,是他感受了这个礼治之国里的人情冷暖。

这对鲁迅思想的发展和悲剧风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有谁从小康家庭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的悲剧给鲁迅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鲁迅少年时的心灵的余痛和他的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其悲剧思想形成的促生。

(二)个人经历深化鲁迅的悲剧意识。

1902年鲁迅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从此开始他的日本留学时期。

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

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解剖课的成绩得了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

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1906年,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

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从此鲁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道路,此时鲁迅的悲剧意识正在逐渐加强。

1909年鲁迅离开日本返回祖国,开始了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

回国后鲁迅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现状深深的被当时情境所震撼,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去想这种悲剧产生的原因。

回国后的经历使鲁迅的悲剧意识更加的明显,他开始拿起手中的笔用他发现的底层人的悲剧来反映整个社会的悲剧,开始了他的悲剧创作之路。

(三)时代及中国社会现状留给鲁迅的烙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一个十分动乱的时代。

清王朝的覆灭,军阀统治的开始,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切造就了一个悲剧的时代,这个噩梦般的时代及当时的社会现状给鲁迅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辛亥革命的失败更是深深的打击了鲁迅的爱国热情,以至于鲁迅一度生活在彷徨苦闷中,这更加深的鲁迅悲剧思想的形成。

鲁迅不得不用悲剧来表现整个社会的悲剧,以唤醒麻木的百姓,让他们从悲剧中逃离。

所以时代及社会现状对鲁迅悲剧思想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三点大致可以体会,鲁迅悲剧思想形成的原因,通过这三点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思想,对我们接下来探讨鲁迅的悲剧艺术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悲剧,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诗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小说的悲剧并不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也不是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而是正如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提到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是题材广泛的社会悲剧。

鲁迅先生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蕴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小说中的人物的生平、遭遇反映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现状和国民性的弱点;人物的生平遭遇都很悲惨,这种悲惨集中表现在由精神的麻木愚昧却意识不到自己的愚昧所带来的可叹经历;他们的生平遭遇能引起注意,震撼我们的精神,引起我们对他们遭遇的同情与对社会的愤慨,和对他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慨叹。

(一)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鲁迅的悲剧性冲突不是通过双方阵营的激烈争斗实现的,而是暗含的,潜藏的,缓慢的,模糊的。

这种含混和模糊正是鲁迅悲剧的第一个特色。

这就是鲁迅所倡导的“几乎无事的悲剧”。

鲁迅的这种悲剧性与他的反封建的启蒙思想相吻合,在封建价值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鲁迅希望通过一种新的价值理念来揭示这个世界的荒谬与残酷,就只能关注依然收封建价值观念支配的广大民众的悲惨命运。

这种几乎无事的日常悲剧恰恰是最常见的而又不会引起人们注意,但是又是最酷烈的悲剧。

这种悲剧的揭示有助于从根本上把封建价值观念的荒谬和残酷表现出来,有助于把读者引到自省的路上。

小说人物所呈现的具有悲哀倾向的悲剧性与作品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催人奋进的偏向于崇高的悲剧性奇特的结合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鲁迅小说悲剧性的第二个特色。

这是因为作者和悲剧人物不在同一思想层面上,作者对悲剧人物麻木、懦弱对现实缺乏斗争的精神的批判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对黑暗现实抗争的力量,于是激发起勇往之前的志气。

鲁迅正是通过这种崇高的悲剧意识来表现着哀情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使读者获得崇高的感受。

喜剧性与悲剧性相结合是鲁迅小说悲剧的第三个特色。

可以从整体上看这些悲剧人物他们是悲剧性的,但从他们个别的生活场景和局部的精神特征来看,他们又是喜剧的。

但在这喜剧性场面后面去隐藏的是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

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文学已经从中世纪单一的感情,单一的主题思想,好坏分明的人物的简单表现手法中解脱出来,正式进入处理复杂心理,复杂人物的新表现时期。

(二)鲁迅小说悲剧形象鲁迅先生的小说的悲剧性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知识分子的悲剧。

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彷徨、苦闷与求索,或者是时代的牺牲品,如吕纬甫、孔乙己;二是农民的悲剧。

他们在社会地位低下,受尽社会的压迫,精神上麻木不仁,是一种精神病态。

他们受尽欺压,却又去欺压比他们更弱小的人,如阿Q。

三是妇女的悲剧。

由于在当时妇女的地位比较特殊,因此本文将妇女作为单独的一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