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在现在社会,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1一、目的为了使厂对采购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使用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三、职责技术部指定所需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或要求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生产部根据技术部提出的工艺要求做小批量生产试验;副厂长负责对合格供应商名单的审批;厂长负责采购计划的审核和批准。

四、工作程序1、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应商调查表》,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供应商的档案包括:A、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B、产品的质量状况;C、价格与交货期;D、历史业绩等。

根据这些做出《合格供应商名单》。

2、对合格供应商的控制A、货检员对供应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

B、供货商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本厂《不合格品控制秩序》执行,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购员对供应商提出警告,严重时发出暂撤销供应商关系的通知。

3、采购资料对主要原辅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采购依据等报厂长批准。

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取得联系,拟制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拟制必须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采购合同》由采购部门保管。

4、采购产品的.验证采购产品的验证按《原辅料包装材料标准》的规定执行。

采购产品出现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的坚决采购有QS标志的产品,质量检验科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拒收,合格的办理手续入库。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三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三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是指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为改善食品品质、保持食品稳定性、增加食品营养价值以及为食品加工提供特定技术需要而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使用范围和限量:确定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允许添加的限量,对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明确和规范,以确保食品安全。

2.安全评估:对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安全评估,并对已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定期评估,确保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

3.注册管理: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进行注册管理,要求生产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4.标签标识:要求食品包装上清楚标注明添加剂的名称、用途、含量以及使用范围,方便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5.监督检验: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验,对市场上销售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抽检,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风险评估:对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的食品添加剂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7.信息公开: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相关信息的公开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知识水平。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二)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香味、口感、保质期等,在合理使用、达到添加剂的用途而添加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可接受性,但不恰当的使用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其原则如下:1.安全原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限量。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主要是关于食品标签和广告的规定。

该章节包括了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功能性食品标签的规定、特殊食品标签的规定、食品广告的规定等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
1. 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食品标签应包含食品的名称、原料及配料、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

标签应清晰易懂,字体字号应符合规定。

2. 功能性食品标签的规定:功能性食品标签应明确表示功能性成分及其功能、使用方法、使用对象等信息,并符合功能性食品的标签规定。

3. 特殊食品标签的规定:特殊食品(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的标签应符合特殊食品的标签规定。

同时,对于特殊人群食品(如老年人食品、儿童食品等)的标签应符合相应规定。

4. 食品广告的规定:食品广告应真实、准确、不得夸大食品功效、不得误导消费者等。

广告涉及的食品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按照规定进行审批。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食品标签和广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摘要:一、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概述二、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三、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主要内容四、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规范作用五、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实施与展望正文:一、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概述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用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等活动的一部专门法律,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是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以确保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食品安全法是在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出台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食品产业链的复杂性,食品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对于规范食品市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强化了政府监管的职责,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共六节,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的禁止行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食品生产经营的卫生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

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法的核心内容,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生产经营的禁止行为包括禁止生产经营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则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剂量和禁止使用的添加剂等。

四、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规范作用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

2.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的禁止行为和卫生要求,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食品添加剂控制与管理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食品添加剂控制与管理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食品添加剂控制与管理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食品添加剂的控制与管理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管理法律法规、管理措施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为改变食品特性、延长保质期、增加食品味道或改善食品质量稳定性的物质。

根据其作用和添加方式的不同,食品添加剂主要分为增色剂、防腐剂、甜味剂、香精香料等几大类。

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控制与管理尤为重要。

二、食品添加剂管理法律法规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

首先,我国于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追求食品的优质、安全、健康的目标。

其次,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使用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执行。

该标准对不同类别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使用限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另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三、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措施为了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控制与管理,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依法申请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获得相关审批机构的许可。

企业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性质、用途、添加量、安全评价等信息。

其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生产企业必须确保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另外,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食品添加剂使用追溯制度,确保生产环节可追溯、可溯源。

四、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

首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食品添加剂列为常态化监督抽检对象,对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定期的抽检和检验,以保障食品安全。

其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对非法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范文(5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范文(5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范文一、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1、购买必须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经公司食品安全卫生领导小组研究同意方可购买、使用。

2、采购食品添加剂只能向具备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资质,且证件齐全的经营者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和使用说明书。

并执行严格的验收、登记制度,及时建立台帐。

没有卫生许可证编号、厂名、厂址、使用范围、使用数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3、严格加强食品添加剂的保管。

食品添加剂应由专人保管,做好入库与出库记录。

不得贮存亚硝酸盐。

4、使用添加剂必须保持和改进食品营养质量,不得破坏和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卫生安全要求。

5、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登记制度。

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添加剂时,必须经批准后,方可按需领取、使用,并做好使用登记。

6、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由两名以上炊事员在场的情况下使用。

7、使用添加剂必须严格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不得擅自加大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8、禁止使用和保存过期的食品添加剂,过期的食品添加剂,交有关部门按特殊垃圾处理二、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制度1、“五专”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做到专人彩购,专人保管、专人添加和准确计量、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食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档案,购销记录、生产记录等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资料至少保存____年以上。

2、“四上墙”根据实际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牌,将公司责任人,食品添加剂保管人,食品添加剂使用人,产品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明示在公示牌上,悬挂在公司明显位置。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使用和管理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第三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食品安全、科学合理、无欺骗消费者的原则。

第四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3篇)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3篇)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是指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命名: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食品添加剂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赋予相应的名称,便于管理和监督。

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规定了哪些食品可以使用哪些添加剂,以及添加剂的使用限量,旨在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要求: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包括生产设施、设备、人员、质量控制等方面,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4. 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要求: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应包含的信息,包括添加剂的名称、用途、使用限量等,便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并使用食品。

5. 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验: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验制度和方法,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抽样检验、定期检查以及对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的抽样检测等,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符合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总之,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质量安全,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2)是指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识、检验等方面进行管理的规定。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命名: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以及具体的命名规则。

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规定了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

3. 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标识要求,包括标签上的名称、用量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食品中添加的成分。

4. 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注册: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注册程序,确保食品添加剂经过科学评估和安全性审查后才能使用。

5.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和监督:规定了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和监督要求,包括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监控,确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九章 抗结剂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九章 抗结剂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9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九章抗结剂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食品抗结剂的作用原理;了解食品抗结剂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食品抗结剂的概念及其作用原理;熟悉并掌握国内法定使用的食品抗结剂的种类及实际应用;了解国外使用的食品抗结剂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食品抗结剂的作用原理,实际制定解决食品储运过程中发生结块问题的方案。

难点:也是掌握食品抗结剂的作用原理,实际制定解决食品储运过程中发生结块问题的方案。

四、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常规教学讲授方法和手段2、辅导手段:多媒体教学等手段3、学时分配:2学时;4、教学内容:第九章抗结剂9.1抗结剂概述颗粒状和粉末状食品在生产后的物流和储存过程中,因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以及吸附力强,常常容易吸收水分、油脂而发生结块,失去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性质,严重影响食品的品质。

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保持食品的初始颗粒或粉末状态,需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结剂。

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日前有5种:亚铁策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其中亚铁氟化钾在“绿色”标志的食品中禁用,一般食品中其加加入量限为0.01g∕kg o国外许可使用的还有硅酸铝、硅铝酸钙、硅酸钙、硬脂酸钙、碳酸镁、氧化镁、硬脂酸镁、磷酸镁、硅酸镁、高岭土、滑石粉和亚铁鼠化钠等。

抗结剂主要特点是颗粒细小(粒径为2—9U m、),表面积大(310—675m2∕g),比容高(80—465m3∕kg),呈微小多孔状。

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因此抗结剂能吸附引起结块的水分或液体油脂,从而使颗粒或粉末食品的表面保持干爽、无油腻,达到防止食品结块的目的。

通常,抗结剂微粒必须粘附在主基料颗粒的表面,才能影响主基料颗粒的物性。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摘要:一、食品安全法的概述二、食品安全法的目的和原则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四、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1.食品生产和经营的许可制度2.食品添加剂的管理3.食品标识和说明书的规定4.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5.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6.食品安全监管和法律责任五、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修订正文: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的专门法律。

全文共九章,涵盖了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

一、食品安全法的概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定义,即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二、食品安全法的目的和原则食品安全法的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风险评估、全程监管、社会共治等。

这些原则体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社会性。

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食品安全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消费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等。

四、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1.食品生产和经营的许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

2.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实行许可制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应当在食品标签上标明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用途、用量、使用范围等。

3.食品标识和说明书的规定:食品标识和说明书应当真实、准确、科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4.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食品安全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应当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5.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食品添加剂使用及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及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及管理制度一、总则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或天然物质。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采购与管理1. 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选择具备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的合法供应商。

2. 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进行严格的索证和验收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资料。

3. 食品添加剂应由专人负责管理,设立专柜(防盗锁柜)存放,出入库要做好严格的登记。

4. 领料必须由分管的饮食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到库房按量进行领取。

5. 各添加剂使用单位必须做好使用登记,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范围等信息。

三、使用与标记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

2. 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剂量、用法和工艺进行,确保食品安全。

3. 在食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用量和用途,以便消费者了解和识别。

4. 未使用完的食品添加剂应及时退回库房,禁止使用和保存过期的食品添加剂。

四、培训与监督1.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添加剂知识的认识。

2. 定期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3. 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五、过期食品添加剂的处理1. 过期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出库房,不得继续使用或存放。

2. 过期的食品添加剂应交有关部门按特殊垃圾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六、制度的修订与解释1. 本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如有变更,应及时修订。

2.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食品添加剂管理部门所有。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以前制定的与本管理制度不一致的有关规定,一律废止。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添加剂概述 (3)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4)1.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重要性 (4)1.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4)第2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5)2.1 合法性原则 (5)2.2 安全性原则 (5)2.3 适量原则 (5)2.4 透明度原则 (5)第3章常见食品添加剂及其应用 (6)3.1 防腐剂 (6)3.1.1 定义与作用 (6)3.1.2 常见防腐剂 (6)3.1.3 应用范围 (6)3.2 色素与护色剂 (6)3.2.1 定义与作用 (6)3.2.2 常见色素与护色剂 (6)3.2.3 应用范围 (6)3.3 乳化剂与稳定剂 (6)3.3.1 定义与作用 (6)3.3.2 常见乳化剂与稳定剂 (6)3.3.3 应用范围 (6)3.4 酶制剂与发酵剂 (6)3.4.1 定义与作用 (7)3.4.2 常见酶制剂与发酵剂 (7)3.4.3 应用范围 (7)第4章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 (7)4.1 毒理学基本概念 (7)4.1.1 毒性 (7)4.1.2 剂量 (7)4.1.3 暴露途径 (7)4.1.4 毒性类型 (7)4.1.5 毒性作用机制 (8)4.2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试验方法 (8)4.2.1 急性毒性试验 (8)4.2.2 亚慢性毒性试验 (8)4.2.3 慢性毒性试验 (8)4.2.4 生殖毒性试验 (8)4.2.5 发育毒性试验 (8)4.3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8)4.3.1 数据收集与分析 (9)4.3.2 风险评估 (9)4.3.3 风险管理 (9)第5章食品添加剂的法规与管理 (9)5.1 我国食品添加剂法规体系 (9)5.2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销售管理 (10)5.3 食品添加剂的进口与出口管理 (10)第6章食品添加剂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11)6.1 食品添加剂滥用与误用 (11)6.1.1 超范围使用 (11)6.1.2 超限量使用 (11)6.1.3 混合使用 (11)6.1.4 未经充分研究使用 (11)6.2 食品添加剂的非法添加 (11)6.2.1 使用禁用添加剂 (11)6.2.2 隐瞒添加剂 (11)6.2.3 使用未批准添加剂 (11)6.3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与标识 (11)6.3.1 标签信息不完整 (12)6.3.2 标签信息不准确 (12)6.3.3 标签不符合规范 (12)6.3.4 标签缺失 (12)第7章食品添加剂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实例 (12)7.1 饮料与乳制品 (12)7.1.1 饮料 (12)7.1.2 乳制品 (12)7.2 粮油与调味品 (13)7.2.1 粮油 (13)7.2.2 调味品 (13)7.3 肉类与水产品 (13)7.3.1 肉类 (13)7.3.2 水产品 (13)7.4 罐头与速冻食品 (13)7.4.1 罐头食品 (14)7.4.2 速冻食品 (14)第8章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与监控 (14)8.1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14)8.1.1 色谱法 (14)8.1.2 光谱法 (14)8.1.3 电化学法 (14)8.1.4 免疫学方法 (14)8.2 食品添加剂的快速检测技术 (15)8.2.1 便携式检测仪 (15)8.2.2 免疫传感器 (15)8.2.3 纳米技术 (15)8.3 食品添加剂的监控与抽检 (15)8.3.1 监控体系 (15)8.3.2 抽检制度 (15)8.3.3 风险监测 (15)8.3.4 信息公开 (16)第9章食品添加剂发展趋势与展望 (16)9.1 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16)9.1.1 植物提取物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16)9.1.2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应用 (16)9.1.3 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提取、纯化与改性技术 (16)9.1.4 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 (16)9.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功能研究 (16)9.2.1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方法与安全性评估 (16)9.2.2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性研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16)9.2.3 食品添加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16)9.2.4 食品添加剂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与安全性研究 (16)9.3 食品添加剂的国际合作与发展 (16)9.3.1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与标准的研究与比较 (16)9.3.2 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6)9.3.3 食品添加剂国际合作模式与案例分析 (16)9.3.4 食品添加剂全球市场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市场机遇 (16)第10章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与消费者指导 (16)10.1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建议 (16)10.1.1 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17)10.1.2 依据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用途选用 (17)10.1.3 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17)10.1.4 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17)10.2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与教育 (17)10.2.1 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 (17)10.2.2 增强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辨识能力 (17)10.2.3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7)10.3 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健康的关系 (17)10.3.1 食品添加剂对营养的影响 (17)10.3.2 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 (17)10.3.3 特殊人群的食品添加剂使用 (18)10.4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与责任 (18)10.4.1 食品添加剂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18)10.4.2 食品添加剂生产者的责任 (18)10.4.3 食品添加剂使用者的责任 (18)第1章食品添加剂概述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和储存食品过程中,有意向食品中添加的任何物质,除了营养强化剂外。

食品添加剂第9章

食品添加剂第9章

二、天然香料及制备
1、天然香料产品类型 根据天然香料产品和产品形态可大略分为辛香料、 精油、浸膏、净油、酊剂、油树脂等以及单离香 料制品。起产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辛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香调味中使用的芳香植物或干燥粉末。 人类古时就开始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芳香植物用于饮食,他们的精油 含量较高,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食品风 味,而且还有杀菌防腐功能。
苯乙醇,系统命名:2-苯基乙醇,分子式 C8H10O ,相对分子质量 122.17。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 无色液体,具有类似玫瑰香气。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中。沸点220~223℃。相对密度(25/25℃):1.017-1.020,折射率(20℃): 1.5310-1.5340。在玫瑰油、依兰油、香叶油、橙花油、茶叶、烟草中均有存在。 食品参考用量:软饮料1mg/kg;糖果12mg/kg;烘烤食品16mg/kg;口香糖 20~80mg/kg。
④吸附法:主要用于捕捉鲜花和食品中的一 些挥发性香味成分。目前,常用的吸附剂 有活性炭、氧化铝、硅酸、分子筛等。
⑤超临界萃取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 种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 于液体,而其粘度、扩散系数接近于气体, 因此其不仅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溶解能 力,还有很好的流动性和优良的传质性能, 有利于被提取物质的扩散和传递。
②酚类香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丁香酚存在于丁香油(含 80%左右),月桂叶(含80%左右)中,百里香酚存在于百里香油 (含50%左右)中,在酒类,烟熏肉类等食品中常用酚类化合物。如: 乙基麦芽酚,系统命名:3-羟基-2-乙基-4-吡喃酮,分子式 C7H8O3 ,相对分子质量140.14。化学结构:
2、合成香料的制备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权益、维护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专门法律。

全文共十章,本文主要针对第九章进行分析解读,以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法的内容和要求。

第九章围绕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食品原料的安全生产与监管: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

为此,法律规定了食品原料的种植、养殖、捕捞等环节应当遵循安全生产规范,同时加强对原料基地、农业投入品使用、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监管。

2.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与要求:为确保食品安全,法律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到成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

此外,企业还需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

3.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与应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

法律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国家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品种、范围、用量等进行。

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检查。

4.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与合规性:食品包装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法律规定,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

5.食品运输与储存的条件和要求:在食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确保食品不受污染、变质。

法律规定,食品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防尘、防潮等,运输过程中严禁混装、混载有毒有害物品。

食品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防止食品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6.食品召回与处理机制:当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召回机制,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法律规定,企业要制定食品召回计划,包括召回范围、方式、时间等,并报监管部门备案。

对于召回的食品,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再次流入市场。

7.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与调查溯源: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故影响。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3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3篇)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使用食品添加剂既要达到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又要达到不滥用而影响食品安全为目的。

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有关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二、食品添加剂采购渠道要正规、合法,采购必须到正规的专卖店购买,并查验或索取供货者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等资质证明,并留存购物凭证,购物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___年。

三、在加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四、正确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做到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必须用的少用,尽量做到不用。

五、存放食品添加剂要设专用橱柜,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管,并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并详细记录,做到“五专”管理,即: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六、不得使用未经批准、受污染、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七、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八、对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规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相关人员要严肃处理。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中使用的添加剂,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范。

其目的是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添加剂的分类和规定:根据添加剂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和规定,如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2. 品种和用量限制:规定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可使用品种和最高用量限制,确保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不超过规定范围。

3. 安全评估和审批程序: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安全评估和审批程序,确保其安全性和适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一、酸度调节剂
酸度调节剂(acidulating agent) 是指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这类物质通
过解离出的H+或OH-来调节食品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pH, 从而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加食欲,并具有防腐和促进 体内钙、磷物质消化吸收的作用。
我国现已批准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20余种。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2.美国 1966年又颁布了食品用化学品法典(food chemicals codex, FCC),是FDA评价食品添加剂的一项重要依据。
3.欧盟 针对食品添加剂,欧盟有两个相关法规:欧盟 “258/97/EC 法规”和欧盟“2002/46/EC 法规”。
4.日本 2004年日本实施新修订的《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 加剂要扩大使用范围,必须经过新成立的隶属内阁政府的食品 安全委员会批准。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品种齐全、价格低、使用量 少,但是毒性通常大于天然食品添加剂,容易对机 体造成伤害。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 使用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GB26687-2011)、《食品安全法》或卫生部 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二)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三)食品添加剂带入原则
在下列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带入食品中: 1.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食品配料中允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二)常用抗氧化剂 1.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我国规定BHA的使用范围有:食用油 脂、油炸食品、饼干、方便面、方便米制品、果仁罐头、腌腊肉制 品等,最大使用量为0.2g/kg。 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我国规定适用食品的最大使用量为 0.2g/kg。 3.没食子酸丙酯(PG) 我国规定PG适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 饼干、方便面、方便米制品、果仁罐头、腌腊肉制品、干水产品、 膨化食品等,最大使用量为0.1g/kg。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按生产方法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应用生物技术获得的产品 二是利用物理方法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物质 三是用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纯化学合成物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按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 两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品种少、价格较高。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二、抗氧化剂
(一)抗氧化剂(antioxidant) 是指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
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食品中因含有大量脂肪(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容
易氧化酸败。因此通常在食品工业的腌制和浸渍过程中,加 入抗氧化剂来延缓或防止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酸败。
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概述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我国2011年6月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1),其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 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营养 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 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一)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及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
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 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6. 不得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二)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1.联合国FAO/WHO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JECFA委员会建议将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四类管理: (1)第一类为GRAS物质 (2)第二类为A类 又分为A1和A2两类 (3)第三类为B类 即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又分为B1 和B2两类。 (4)第四类为C类 即原则上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又分为C1和 C2两类。
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2.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 3.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含
量不应超过由配料带入的水平。 4.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
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四)复配食品添加剂使用基本要求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第二节 各类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生产日益社会化和规模化的今天,食品添加剂对食 品生产来说已不可或缺,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提高 产品的质量。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状态、增强食品 的色香味和口感。
食品添加剂按功能用途分为很多类别,不同种类的食品添 加剂功能、用途、适用范围和限量都有不同的规定。
1.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复配食品添加剂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应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
的用量。 3.用于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2760—
2011和卫生部公告的规定,具有共同的使用范围。 4.用于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和辅料,其质量规
格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 5.复配食品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不应发生化学反应,不应产生新
的化合物。 6.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组织生
产,制定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种食品 添加剂的含量和检验方法。
第九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四、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一)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1. 制订和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法规 2.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 3. 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