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霍山县村级扶贫互助协会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合集下载

关注和探析: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

关注和探析: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

对社 会 组 织 的 支持 。
关注和探析 :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
山东省华鲁管理科学 院
2 年 中央 一号 文 件 首次 提 出 ,要 “ 力 01 O 着
解 决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问题 ” 。 这 里 的 “ 生 代 农 民 新
孙 录宝
作 用 , 其 相 关 组 织 类 型 有 : 各 种 民办 职 业 介 绍 中 心 、职 业 技 能 培 训 学 校 、 农 民 工 维 权 中 心 、 心理
动之用。 五 是 整 合 资 源 ,加 强 合 作 。 主 动 承 接 政 府 转 移 职 能 ,
三 是 多措 并 举 ,加 强 人 才 队伍 建 设 。 将 培 育 壮 大社 会 组 织 人 才 队伍 纳 入 当地 人 才事 业 发 展 规 划 。 大 力 培 育 发 展 新 生 代 农 民工 社 团。 建 立社 会 组 织 人 才档 案 和 数 据 库 。 开 展 多种 形 式 的业 务 培 训 和 岗 位 轮训 。 l 四是 拓 宽 资金 来 源 ,开 辟 活 动 场 地 。 设 立专 门 的社 会 组
意 义 的 关 键 性 变 革 , 从 制 度 上 重 新 建 构 了社 会 组 织 的 核 心 生 态 环 境 , 必 将 对 我 国社 会 组 织 的 发 展 带 来 不 可 估 量 的 影 响 , 同 时 也 必 然 对 现 阶 段 社 会
组织 管理机 关的监管 和服务 能力提 出巨大挑 战。
接 受 政 府 工 作 委 托 , 构 建 起 政 社 合 作 的 有 效 机 制 。 深 化 与
企 业 、 其 他 社 会 组 织 的 合 作 ,通 过 联 合 攻 关 、 项 目合 作 等
形 式 ,合 理 搭 配 组 织 之 间 的 资 源 ,做 到 取 长 补 短 , 优 势 互

探索新途径 扶贫动真情——信阳地区农发行组织实施“1+1扶贫工程”

探索新途径  扶贫动真情——信阳地区农发行组织实施“1+1扶贫工程”

探索新途径扶贫动真情——信阳地区农发行组织实施“1+1扶贫工程”杨德军;郑先富【期刊名称】《农业发展与金融》【年(卷),期】1997(000)011【摘要】信阳地区是河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区、革命老区,也是一个贫困地区。

1996年10月,农发行在全区组建了12个分支机构。

机构成立伊始,就以扶贫为己任,在全区组织实施了"1+1扶贫工程"。

近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许。

此项活动为信阳老区扶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找到了一条信贷扶贫的新路子,选择了一种好载体、好形式,这是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具体行动和措施。

信阳地区信贷扶贫工作开始于1986年,在十余年的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简单强调资金平均到户,片面理解富县工程,致使资金使用分散,论证不足,部分项目失败。

鉴于此,如何走出一条既体现国家扶贫攻坚政策要求,又不重蹈"撒胡【总页数】2页(P24-25)【作者】杨德军;郑先富【作者单位】[1]农发行河南省信阳分行;[2]农发行河南省信阳分行【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8【相关文献】1.动真情办实事——大理州实施“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见闻 [J], 黄国华;州组2.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霍山县村级扶贫互助协会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J], 项学文3.扶贫送真情攻坚动实招——行唐县“千户扶贫”活动形式新效果好 [J], 石香文;进宏;4.实施“1+1扶贫工程” [J], 刘志雄5.“扶贫先扶人,帮穷先帮志”——信阳地区银信系统开展“一帮三促”扶贫活动纪实 [J], 陈荣友;吴继前;许晓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霍山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及对策

霍山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及对策

霍山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及对策郑国奋(霍山县农业农村局,安徽霍山237200)摘要:该文介绍了霍山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经营主体;现状;问题;对策;霍山县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9)12-0018-2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拥有茶、桑、栗、竹等农业产业,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发展优势,也为全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产业支撑。

1霍山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自2007《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以及在《霍山县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霍政办[2014]36号)的指导下,霍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截至2018年底,共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650家、家庭农场499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农民合作社78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合作社8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9家。

各类主体平均每年以20%以上速度递增,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当年可实现经营收入20亿元以上,占农业总收入70%,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军。

2霍山县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主要举措2.1采取多种措施,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氛围2.1.1不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环境每年县委、县政府均出台各类工作实施实施意见,2019年整合2000万元投入资金,其中200万元作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奖励性政策资金,激活主体发展新态势。

2.1.2规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通过加强以会代训、现场观摩、专家指导、农特产品展销方式,培养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送服务下乡,开展培训不少于200人(次),实施职业农民工技能提升。

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成效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其参与贫困扶助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一、成效问题:1. 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时,资金使用效果不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社会组织在扶贫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导致资金被浪费或不当使用。

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由于资金的限制,社会组织往往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缺乏又是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

3. 落地难:社会组织由于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不了解,导致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项目往往不能顺利地落地。

二、对策:1. 加强监督与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与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和评估机制。

政府应建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 强化合作与联动:政府应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充分发挥其在信息收集、社会资源整合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利共赢。

3. 加大培训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管理、基层调研和社会工作等,提升社会组织的扶贫实践能力。

4.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贫困地区的相关政策及最新动态,促进信息共享和项目合作。

5. 鼓励创新与合作:政府应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创新与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和方法,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成效问题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落地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监督与管理、强化合作与联动、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信息共享以及鼓励创新与合作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社会组织参与贫困扶助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扶贫工作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扶贫工作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扶贫工作中的社会组织参与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贫困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意义、方式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意义社会组织的参与,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社会组织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同时,社会组织作为一个中间力量,能够协调政府和受助群体之间的关系,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够形成多元化的扶贫模式,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帮扶方案。

二、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方式1. 数据调研与政策建议社会组织通过对贫困地区的调研,收集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制定扶贫政策提供依据。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根据实地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扶贫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2. 技术培训与产业帮扶社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产业帮扶等活动,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

例如,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展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培训,促进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升级。

3. 资金筹集与项目投资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向社会募集善款,筹集资金用于扶贫工作。

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将资金用于投资贫困地区的产业项目,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来源。

三、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影响1. 增加工作效率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有效地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社会组织通过专业的调研和分析,能够针对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同时,社会组织的灵活性和高效性,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扶贫工作的落地和实施。

2. 促进社会参与感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够激发受助群体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社会组织不仅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能够通过开展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提高受助群体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这种全方位的支持,能够增强受助群体对扶贫工作的信心,促进社会参与感的提升。

农村扶贫工作中的社会组织参与与合作

农村扶贫工作中的社会组织参与与合作

农村扶贫工作中的社会组织参与与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扶贫事业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合作变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会组织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并分析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模式。

一、社会组织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社会组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社会组织具有更灵活的机制和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贫困地区的真实需求。

其次,社会组织拥有丰富的扶贫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等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服务。

此外,社会组织还能够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促进农村扶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是推动农村扶贫事业的重要方式之一。

首先,政府可以向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资源,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制定扶贫项目和措施,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管理,以确保社会组织的合法合规运作。

三、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合作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合作也是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在扶贫工作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经验,可以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和产业扶持。

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社会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组织和协调能力,促进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四、社会组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除政府和企业外,社会组织还可以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农村扶贫工作的发展。

例如,社会组织可以与学术界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评估工作,为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与媒体机构合作,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知和支持。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扶贫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村民自治下的村级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以霍山县落儿岭村为例

村民自治下的村级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以霍山县落儿岭村为例
导致农 村社 会 的 管理 问题 凸显 了出来 。长 期 以来 ,
落儿 岭 村 位 于 霍 山县 城 西 1 m, 面 积 1 5 5k 总 .
我 国一直采 取 “ 大政府 、 社 会 ” 小 的农 村 社会 管 理 模 k 全村 辖 区有 1 村 民组 和 一个 街 道 社 区 ,2 m, 6个 86
村 民 自治 下 的村 级社 会 管 理 的路 径 选 择
— —
以霍 山县 落儿 岭村 为 例
殷 民娥
( 安徽 省社会 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 , 合肥
205 ) 30 1

Hale Waihona Puke 要: 农村社会管理从传统社会 到转型期社会 , 其管理主体 、 性质 和功能都 发 生 了变化 ; 农村 基层管理 体制 改
即直选 ; 民主决 策 , 过村 民会 议决定 重 大事项 , 通 为 , 国古代 的乡村管 理 系统 同时具 有行 政 、 中 法治 和 举 ,
自治 三个独 立 的功 能 , 且 承 担这 三 个 功 能 的基 层 通 过村 民代 表会 议研 究 日常工 作 ; 主管理 , 并 民 即通 过
企 l . 学扳 ( 肥 竽统 社会科学版)
20 0 9年 5月 第 2 6卷 第 3期
Junl f e i nvr t( oi c ne ) ora o f i sy S c l i cs H eU ei aSe
Ma 0 9 V0. 6 No 3 y 2 0 12 .
革后, 民 自治使村级组织不再是政权组织 , 村 而是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 以霍 山县 落儿 岭村 为例分析得 出, 农村
社 会 管理 有 两 方 面途 径 : 一个 是 切 实贯 彻 村 民 自治制 度 , 化 农 村 正 式组 织 即村 党 委和 村 委 会 的 管 理 ; 一 个 是 强 另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比较优势探索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比较优势探索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比较优势探索袁君刚【摘要】精准扶贫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现有的精准扶贫政策面临政策能否“落地”、村庄能否重构以及农户能否自助等方面的挑战。

社会工作在专业性、职业性、与国家行政力量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均具有优势。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贫困治理有三种途径:一是对贫困人口所在村庄的民情进行精准把握;二是重建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三是对贫困群体的可持续生计能力进行提升。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imed at helping the poor.Currently,this policy facing the challenges that whether it can be “landed”,the village can be reconstructed and the farmers can help themselves.Social work has dominant advantages in providing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social services cooperated with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power.There are three ways for social work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At the first,knowing the situation accurately of the villages where the poor live in;at the second,reconstructing the poor's social support network;and at the last,enhancing the capacity of poor groups’ sustainable livelihoods.【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7)001【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精准扶贫;社会工作;贫困人口;贫困群体【作者】袁君刚【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6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通过联产承包、进城务工、自主创业等方式摆脱了贫困状态,但时至今日仍有7 000多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社会组织在社会扶贫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社会扶贫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社会扶贫中的作用作者:吴利平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7期摘要:新时代环境下,社会组织在社会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渐凸显,现已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凭借自身特有的专业性、灵活性及持续性特征,在今后的社会扶贫工组中也将会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社会组织在社会扶贫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并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进行探讨,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完善对策。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扶贫;作用;困境;对策一、引言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非常关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底的3.1%,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1]。

在这一奇迹的创造过程中,社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保障这一作用的持续发挥,党和政府也出台了众多政策去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扶贫工作中来。

新时代,社会扶贫工作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对扶贫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才能保证其重要作用的良好发挥。

二、社会组织扶贫概述所谓社会组织扶贫,即是我国社会力量參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属于我国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

从本质来看,社会组织扶贫表现出的特点与政府、企业等主体有着明显差异。

从我国40余年的社会扶贫工作实践来看,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的特点、重点表现在扶贫资源来源的多样化,具体来讲,社会组织用在扶贫开发中的资源不仅能够从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慈善捐助中获取,同时也能够由政府直接购买扶贫服务中获取,并且还可通过其他渠道的社会组织资源获取[2]。

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的社会组织的规模并不大,所以扶贫资源极为有限,因此,更多的是从特定范围区域内的微观扶贫着手,扶贫对象也基本上为贫困村、贫困户等,在帮助贫困村与贫困户发展中实施减贫干预。

当然,社会组织的扶贫工作受制于项目因素,所以贫困干预存在明显的精细化特点,对于扶贫对象的具体发展与贫困实情有着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了贫困干预方案的针对性,实施的扶贫援助也就更加精细。

探索财政扶持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有效途径

探索财政扶持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有效途径

探索财政扶持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有效途径作者:朱德良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年第03期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户拥有了完全的土地生产经营自主权。

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单个农户面对强大的市场往往缺乏话语权和主导权。

广大农户深深地感受到势单力薄,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提供保护和给予依靠的定心石,这就给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土壤。

经过长期不断的尝试、摸索和发展,加之政府各种扶持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引导,新型农民合作社应运而生。

本文结合安徽省霍山县的实际情况,对财政支持新型农民合作社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霍山县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新型农民合作社是指农民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依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按社员投资额返还的原则,依据章程成立,经注册登记,进行联合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目前,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大致包括农民自发型、政府部门领办型、市场基地领办型、“龙头”企业领办型和复合型合作社五种类型。

近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在各项惠农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霍山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目前,全县共有农业合作社及协会420家,其中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26家,每年还在以70户左右的速度增长。

会员12471户(其中农民为11906户,占95.5%),占全县农户的16.7%。

基本上每村近3家合作社。

合作社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运输业和其他行业等五大类。

从霍山县的实践上看,新型农民合作社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座落在霍山县诸佛庵镇的三河茶叶专业合作社,最初由5户发起人带领38户农户,利用5个小茶叶初制厂,募集22.5万元资金组建起来,合作社会员涉及3个行政村。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目前合作社拥有会员318户(另外待申请加入的农户达650户),投入本金413万元,其中5户发起人分别投入20万元,另外313户分别投入1万元。

该合作社实行二次返利和现金分红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模式,即会员先按市场价销售生叶给合作社自身的茶叶加工厂,然后合作社按会员销售总额的10%予以现金返利,年销售额超过3000元的再奖励一袋有机肥。

2024年扶贫帮困工作计划

2024年扶贫帮困工作计划

2024年扶贫帮困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扶贫工作的全面胜利,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致富持续增收,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重点:1. 精确识别贫困户: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依托田野调查、信息采集等手段,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能够被准确识别和纳入帮扶范围。

2.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着重解决交通和通信不便的地区,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3. 发展产业扶贫: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增收能力,持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发展教育扶贫: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5. 发展就业扶贫:加大就业扶贫力度,通过就业培训、公益岗位、创业支持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实现就业和创业,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源。

6. 健康扶贫工作:加强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

7. 生态环境扶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的绿色增收。

8. 社会保障扶贫:加强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和覆盖面。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强化协调沟通,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谋划和协同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帮困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扶贫帮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一系列扶贫帮困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信贷支持、优惠券等,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困工作,形成多元化的扶贫帮困格局。

4. 加强组织动员和实施:建立健全帮扶责任制,促进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的联动行动,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形成帮扶合力,确保扶贫帮困工作的落地生根。

扶贫互助协会工作总结

扶贫互助协会工作总结

扶贫互助协会工作总结1. 引言扶贫互助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改善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

本文将对协会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包括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2. 主要工作内容在过去的一年中,扶贫互助协会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2.1 资金筹集和管理为了支持贫困地区的人们,协会积极筹集资金和物资。

我们与多家企业和个人合作,开展募捐和捐赠活动,得到了广大社会各界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笔捐款都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身上。

2.2 精准扶贫协会通过调查研究和社区走访,确定了一批贫困户,并制定了精准扶贫方案。

我们为贫困户提供了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政府扶贫政策,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2.3 普及教育教育是脱贫的关键,协会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我们组织了志愿者教师团队,前往贫困地区的学校开展支教活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辅导。

此外,我们还与一些企业合作,为优秀的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和资助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2.4 农业增收农业是贫困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协会帮助贫困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农业设施改善和市场对接等方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收入。

我们还与一些企业合作,推动农产品销售,扶持农民脱贫致富。

3. 取得的成绩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扶贫互助协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资金筹集方面,我们成功募集了xx万元的资金和价值xx元的物资,用于扶助贫困户和教育支持。

•精准扶贫方面,我们帮助超过xx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其中约有xx 户实现了脱贫。

•教育支持方面,我们为xx名贫困学生提供了奖学金和资助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我们组织了xx个支教活动,受益学生达到xx人次。

•农业增收方面,我们成功培训了xx名贫困农民,帮助他们掌握了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了农产品增收。

关于修改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章程的通知(zheng)

关于修改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章程的通知(zheng)

关于修改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章程的通知(zheng)关于修改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章程的通知(zheng)〔〕霍扶办20__号关于要求修改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章程的通知各村扶贫互助协会:为贯彻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国开办发20__103号文件”和省扶贫办、财政厅“皖扶办20__51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县财政局霍财农[20__]263号文件《霍山县扶贫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办法》,我办对“《霍山县××乡镇××村扶贫互助协会章程》(草案参考文本)”进行了修改,现发给你们,请你们遵照该参考文本,适时修改各村协会章程。

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一、依法做好章程修改工作。

在乡镇扶贫协会和村两委的领导下,各村扶贫互助协会应及时召开理事会、监事会联席会议,吃透章程参考文本条款内容,对本村协会章程进行修改。

适时召开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修改的协会章程。

4月底前,将成员大会审议通过情况和新章程上报县扶贫办(县互助资金协会)、民政局各一份审查备案。

今后,各地新建村扶贫互助协会章程,以本次修改参考文本为范本。

二、认真组织学习新章程。

新章程高度结合了各级扶贫和财政部门对互助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规定,各地要认真组织学习新章程。

尤其是协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要熟知新章程条款和内容,尽快将协会行为规范到新章程中来。

今后,县管理部门对村协会开展的各种监管、检查、评估,将以新章程为准。

三、按章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在乡镇扶贫协会和村两委的领导下,对于20__年12月底前理事会、监事会任职期限届满的村协会,要按各自章程规定于20__年底前召开成员大会,及时进行换届,并将换届情况报告县扶贫办(县协会)、民政局备案。

四、严格执行收益分配制度。

县财政局《霍山县扶贫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办法》对村协会收益分配作了新规定,新章程已明确操作规程,各地要深刻理解,早作准备。

20__年村扶贫互助协会财务结算,将严格按新章程和《霍山县扶贫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办法》执行。

发展绿色产业 实现稳定脱贫——霍山县脱贫攻坚“后半篇”案例研究

发展绿色产业 实现稳定脱贫——霍山县脱贫攻坚“后半篇”案例研究

The Industrial Study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5发展绿色产业 实现稳定脱贫——霍山县脱贫攻坚“后半篇”案例研究王苗苗 邓本霞中共霍山县委党校 安徽六安 23720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短板在脱贫攻坚,为此全党上下凝心聚力、顽强作战,消除绝对贫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从霍山县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实施绿色发展,实现稳定脱贫的角度,来探索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答卷,筑牢小康基础的霍山路径。

一、相关背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道:“冲锋号已经吹响。

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的信心是坚定的,行动是坚决的。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过去的七年里,先后有9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成功脱贫。

国家扶贫工作会议此前公布,截至2019年底,95%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可以摘帽。

至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效显著。

“产业扶贫”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重点,也是全国各地区贫困县取得脱贫攻坚亮眼成绩的重要手段。

衡量脱贫攻坚成效,关键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

不论是在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这块硬骨头,还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方面,都离不开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

因而在脱贫攻坚“后半篇”中,更需要充分发展产业,才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目前,国内学者对脱贫攻坚的研究,内容上主要表现于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及指导意义这几个方面,重理论研究多于实践探讨,且基本上集中在脱贫攻坚前期,对于脱贫攻坚“后半篇”中具体实践的研究较少。

扶贫互助协会工作制度

扶贫互助协会工作制度

扶贫互助协会工作制度第一条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扶贫互助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组织和工作,保障协会依法履行职责,促进协会健康发展,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条协会名称、性质、宗旨(一)协会名称:扶贫互助协会。

(二)协会性质:扶贫互助协会是依法成立,由村民自愿参加,以实现互助脱贫为目标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三)协会宗旨:贯彻执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会员开展互助扶贫活动,促进会员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条协会组成(一)协会由会员组成,实行民主管理。

(二)协会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会员代表选举产生。

理事会负责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协会设立秘书处,秘书处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由理事会聘任。

第四条协会工作原则(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

(二)坚持民主办会,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注重实效,创新互助模式,提高互助效益。

第五条协会工作内容(一)宣传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提高会员的政策意识和脱贫意识。

(二)组织会员开展产业互助、就业互助、教育互助等活动,促进会员增收致富。

(三)为会员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

(四)开展扶贫公益活动,帮助贫困会员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五)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第六条会员管理(一)会员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热心扶贫事业,愿意为贫困人口提供帮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会员入会:自愿申请,经协会理事会批准,成为协会会员。

(三)会员权利:参加协会活动,选举和被选举权,享有协会提供的服务,对协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退会自由。

(四)会员义务: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参加协会活动,按期缴纳会费,为贫困人口提供帮助。

第七条组织架构(一)协会设立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会长负责协会的整体工作。

浅析霍山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浅析霍山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20222803作者简介:刘明(1975—),男,安徽霍山人,高级经济师,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21-10-10浅析霍山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刘明(霍山县但家庙镇农经站,安徽霍山237222)摘要:该文从盘活集体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发展观念等3个方面对霍山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做法;霍山县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3-0005-0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近年来,霍山县委县政府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凝聚合力、多元发展”的原则,通过“强化主体作用、坚持项目带动、增强激励力度、拓宽发展渠道”等路径,形成了“合力推动、上下联动、示范带动、区域互动”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

主要做法如下:1盘活集体资源1.1盘活自然资源霍山县白云庵村山岳相连,沟河贯通,自然景观优美,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旅游示范村。

2015年,霍山县通过招商引资,找来豫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在白云庵村开发漂流项目。

漂流项目每年带来100万人以上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在漂流项目的带动下,白云庵村依托丰富的茶叶和毛竹资源,开发采茶体验游、竹笋采挖游、农家乐、民宿、特色商店等项目,带动当地500户以上农民增收,村民得到了实惠,村集体经济也发展迅速,2020年,白云庵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万元。

霍山县三河村山林茂密、流水潺潺,是一块风光旖旎的“处女地”,可谓“久在深山人未识”,村级集体经济萎靡不振。

2019年,霍山县借鉴白云庵村成功经验,为三河村引来了梧桐枝头的金凤凰——浙江安吉沪吉漂流有限公司,盘活三河村特有自然资源,开发峡谷漂流、徒步穿越、休闲民宿等一体化旅游项目。

旅游项目建成后,三河村通过新建生态旅游停车场、开发休闲农家乐服务等,村民通过经营农家小院、销售土特产品等方式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共享发展红利。

安徽霍山县四项措施搭建农村党员创业平台

安徽霍山县四项措施搭建农村党员创业平台

安徽霍山县四项措施搭建农村党员创业平台
佚名
【期刊名称】《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一是支持“双强”党员争先创业。

要求各农村基层党组织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发展生产,鼓励和支持他们建立一批农村专业协会.发展一批产业大户,建成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辐射和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产。

【总页数】1页(P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7.2
【相关文献】
1.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 [J],
2.搭建融资平台加速经济发展--安徽金信科技担保公司创业纪实 [J], 舒城县科技局
3.搭建院校交流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首届安徽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在亳州举行 [J], 马善国;蒋祥宇
4.安徽省搭建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J],
5.为创业者搭建平台——安徽省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投资基金-中介服务-孵化基地”三位一体的科技产业发展模式 [J], 朱婷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区林业:山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安徽省霍山中荷扶贫项目社区林业子项目实施五年回眸

社区林业:山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安徽省霍山中荷扶贫项目社区林业子项目实施五年回眸

社区林业:山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安徽省霍山中荷扶贫
项目社区林业子项目实施五年回眸
李维长;王登举;郭广荣
【期刊名称】《绿色中国:理论版》
【年(卷),期】2004(000)12M
【摘要】安徽省霍山县实施中荷扶贫项目5年来.参与式方法贯穿项目实施的全
过程。

项目内容始终体现林农在社区林业中的主体地位。

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其中9个乡镇参与社区林业子项目的16091户贫困户中已基本脱贫9746户。


献率达到37%;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悄然转变。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项目区干群
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等。

为山区脱贫致富找到了有效的途径.也为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李维长;王登举;郭广荣
【作者单位】中国林科院副研究员;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
【相关文献】
1.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财务指标分析r——以广西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暨生态扶贫项目博白林场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 [J], 赵爱面;陈振生
2.社区林业:山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安徽省霍山中荷扶贫项目社区林业子项目
实施五年回眸 [J],
3.社区林业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湖北省鹤峰县社区林业扶贫的经验 [J], 李维长;张万华;曾祥祚
4.霍山中荷扶贫社区林业项目出成效 [J], 朱读圣;彭章继
5.社区基金:一种直接帮助贫困者的有效扶贫方式——对安徽省霍山县中荷扶贫项目社区基金的调查 [J], 余茂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 资 金 。 旨在 建 立成 员 互 相 帮 助 和 自我 管理 的 自治 组 织 , 改
杈 。 占用 费收益按 1: 分配 ,即5 %用于管理 开支 ,5 % 1 0 0
互助资金使用 :1借 款用途。主要用于 对环境和社 区没 . 有影Ⅱ 的生产创 收项 目,不得用于 生活开支。2借款额度 、 向 .
面 对 当前 国家 大力推 进 基层社 会 管理体 制创 新 的大 环 境 ,培 育发 展村级扶贫互助协 会,不仅是瞿 山县在开展扶 贫
个村 ,参与 农户4 6 1 户。 1 9 5 个互助资金小组基本都是 以村 4
民小组为单位 ,资金 在一个村民组内封闭运行 ,群众借款 方 便 、管理简单。但是 ,随着 互助资金小组 的不断发展和 农民
金 管理 和使用进~步规范化 、规模 化和效 益化 ,试点村群众
高财政 扶贫 资金到户 率和使 用率 。2 0 年 ,国务 院扶贫办 06
和 财政部在全 国1 个省 1 0 4 4 个村 开展与 “ 区基金”相似 的 社 “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 ,霍山县被安徽省扶贫办 、省 财 政厅选 为全省3 个试 点县 之一 , “ 区基金 ”由此得到进 社
途 径 。项 目结 束后 ,县委 、县政 府把 这种 方式 应用 到政 府
进 一步规 范 ,有稳定 人 员、 固定办 公场所 和基 本 的办公 设
备。从运行看 ,农民入会 申请 ,自愿缴纳互助资金 ,成 立联
扶贫领 域 ,在3 个贫 困村 民组建 立 “ 区基 金 ”, 旨在 提 8 社
பைடு நூலகம்
保小组 ,会 员借款联 户担 保 ,理事会审批等手续清楚 。财 务 管理有 总账 、有 明细账、有 分户 台帐 ,手续完整规 范。8 个 协 会入 会成 员共 1 5 户 ,占所在村 民组总户 数4 % ,其 中 3 2 3 贫 困户2 4 ,占入 会成 员2 % 。互 助资金 本金总额 1 85 9户 4 8 . 万 元 ,比建会前增) 5 .%。协会运作第 一年 ,累计发放借 j 56 t ] 款2 69 万 元,使 用率1 2 6 .5 4 %。通 过成 立协会运作 使互助资
对资 金需 求的 日益增 加 ,存在 资金 规模偏 小 、管理成 本增 加 、风险增加等 问题 。为解决 这一矛盾 ,县政府多次组织相
开发过程 中的一项崭新工作 ,更是 该县在培育发展基层社 会
组织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服务新 农村 建设的一次创新和 尝
试。本 文通过 对霍山县成立村级扶贫互助协 会 ,实行 民办 、 民管、 民受 益 ,实现扶 贫到 户 ,创 新 “ 与式 ”、 “ 参 造血 式 ”扶贫开 发新模式进行研究 ,分析 了基层社会组织参与扶
协会进行扶贫 的试点和探 索。 8i "- ' 试点村扶 贫互 助协 会于2 0 年1 月开始筹建 ,2 0 08 1 09 年3 月底 陆续完成 筹备 、成 立、验 资、注册登记 、开设银 行 账户等 手续 ,4 月正式运 转。协会 建立 以后 ,互 助资金 管理
翟 山县位 于 安徽省 西部 、 大别 山北麓 ,是 集 山区 、库
贫开发对提 高农户的参与度、完善 乡村治理 结构、建立和创
关部 门对全县互助资金进行深 入调 研 ,并 出台 了 < 山县人 霍
民政府关于加强村 民互助 资金 固点扩面实施意见 >,决定在
现 有的1 9 4 个互助 资金 小组中 ,挑选8 乡镇8 个 个村内的4 个 7
新扶贫开发 可持 续发展机制方面所起 的作 用 ,并实事求是地 互助 资金小组 ,将这些互助 资金 小组以村为单位进行连片整 指 出了存在 的问题 ,提 出了下 一步工作 建议。

步延伸 、发展 和创 新并改称 为 “ 互助资 金 ”。 截止2 0 08
年9 ,全 县共建 立互助资金 小组 1 9 ,覆 盖1 个 乡镇6 月 4个 6 9
社团管理研究 I 9 3
I 调查研究
真正从互 助资金中得到实惠 ,发展势头 良好 。 部 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准挪 用、侵 占、私 分。3收 益 .
二、村 级扶贫互助协 会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 用于壮 大本金 ,促使互助金逐年不断壮大 ,可持续利用。
( ) 一 协会宗 旨和业务范 围 互助 资金 是 以财政 扶 贫资金 为引导 ,村 民 自愿按 一定 比例 交纳 的互助金 为依 托 ,无任何 附加 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 为补充 ,在贫 困村 建立的 民有 、民管 、民享、民用的生产 发
调查研究 l
【 文章编号16 4 2 (0 )0 — 0 9 0 1 7 —1 32 1 一 7 0 3 — 4 3 1
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 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
霍 山县村 级扶贫互助协会推进扶贫 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项 学文
( 安徽省 霍山县 民政局 ,安徽 霍 山 27 0 3 2 0)
区、老 区为一体 ,属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全县总面积
2 4 平 方公里 ,辖 1 个 乡镇 ,1 5 村 ,1 个 农村社 区 , 03 6 2个 1
1 个 城 市 社 区 ,3 7 个 村 民小 组 , 总人 口3 万 ,其 中 农 业 0 12 7
人 口3 .Z" 1 i 6 。本世纪初 ,中荷 扶贫项 目在县 内贫 困村 民组建 立 “ 区基金 ”扶贫模式 ,旨在寻找解决贫 困农 民贷款难 的 社
期限、 占用费率 。第 一次单 笔借款最 高 限额 为3 0 元 ,以 00
后单笔借款 的最 高限额不超过6 0 元 。最短 1 00 个月 ,最长 不 超 过1 个月 。正 常借 款月 占用费率6 o 8 。 2 % 一 % ,逾期借 款月 占

合 ,试点 建立村级 “ 扶贫互助协 会“。为确保资金安全和协
会 的健康 、稳步、规范发展 ,县扶贫办 、县民政局通过多次

村级扶贫互助 协会 协会 的成立背景
调研讨 论 ,积极为协会登记创造 条件 ,并在 全省率先以 “X X 村扶贫互助协 会 ”的名称办理社 团法人登记 ,开 展成 立基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