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4单元第2课水的净化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视和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行动。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引发学生思考和兴趣。
2.教师分享一个与水净化相关的实际案例,如某地区因水源污染导致疾病爆发的事件,让学生了解水净化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学生分享自己对水净化的理解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还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净化过程,掌握常见的净化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一项小组任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净化方案,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并进行实验操作。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 水的净化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的教学内容。
“水的净化”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模块下的重要内容,是“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中重要的关注对象。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以自然界的水、自来水、纯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主要围绕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展开对过滤原理、过滤操作、过滤材料替代的探究,同时介绍了活性炭吸附、硬水与软水的检验、硬水软化等内容,使学生认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净水方法,将学生认识水的视角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二、学情分析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在本课开始之前,学生对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对水污染也有一定的了解,并知道一些净化水的方法。
经过前置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本课题与生活联系紧密,能增强学习体验感。
如果将部分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利用,便可实现在生活中节水的目的。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及其应用的基础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的认识随初、高中相关主题知识(液态空气中分离氧气、水的净化、海水晒盐、粗盐中难溶性及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海带中提取碘、研穷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等)的学习逐渐丰富和完善。
本节内容可基于净水方法综合实践应用实现其所承载的系统“物质分离与提纯”思路的呈现与培养。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掌握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了解蒸馏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2.了解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认识对比思想在实验探究的重要作用,初步体会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思路和方法,巩固必备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的净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另一种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
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等。
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突出过滤以及蒸馏这两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
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水并不陌生,对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了解,对硬水和软水有初步的测定经验,但对于“水的净化”具体过程和方法、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等专业知识却并不了解,需要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实验探究达成共识,进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学会硬水与软水的简单鉴别方法,了解硬水对生活的影响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水的净化的常用方法,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原理,初步了解过滤的原理,学会过滤的操作。
(3)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缩短理论和实践间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水净化过程的参与,树立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2)能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难点:熟练掌握过滤的操作方法以及硬水的软化方法。
内容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引入新课1.你们知道哪些水?2. 这些水哪些是混合物?<讲解>天然水含有较多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所以一般不宜直接饮用,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供生活使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1.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清澈的小溪、受污染的河流、水龙头流出的浑水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水会受到污染?我们平时饮用的水是如何净化的?
2.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吗?”“我们能采取哪些方法来净化水?”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和净化的主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水的污染原因、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及其原理。
-净水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教学难点:
-净化方法原理的理解,特别是吸附和蒸馏的原理。
-净水实验操作中技巧的掌握,如何提高净化的效率。
-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及净化问题。
2.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并完成净水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利用实验演示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各种净水方法及其原理。
-设计阶梯式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净化方法。
2.针对难点内容,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教案
【总结】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五个净水过程,接下来大家翻看笔记,回忆整节课学习的内容,完成全品作业本P41页作业。
学生答:没有
学生答:不能
学生答:石头,泥沙,杂志,细菌,微生物等等
学生答:分层了,变澄清了
那怎样才能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呢?
正确,那么我们现在就弄一点水上去,出现气泡残留了用玻璃棒轻轻地把它赶出去,过滤器就制作完成了。
接下来将漏斗放在带铁圈的铁架台上,准备过滤,那么过滤的第二个操作要点,二低,哪二低呢?滤纸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可以防止液体外流;过滤的时候,滤液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吕志和漏斗中流下,起不到过滤的作用,让过滤更加充分。
接下来,要注意三靠:从上到下,烧杯口紧靠玻璃棒,防止液体飞溅;玻璃棒的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滤纸被损坏;漏斗的下端的尖口处要紧贴漏斗的内壁,防止液体飞溅,这样整个操作就完成了,等待过滤结束。
【提问】整个过滤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玻璃仪器,玻璃棒,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解答】引流,大家在教材75页中间注意的下面记录下来。
【观察】刚刚这杯水,我们在讲台上放了一段时间,大家观察有什么变化?
【讲授】那么,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水的第一个净化过程,沉淀,沉淀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刚刚这种,大颗粒的杂质由于重力的作用直接往下沉,但是还有一部分细小的杂质悬浮在水中间,这种物质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加入一种絮凝剂来使之沉降,常用的絮凝剂,叫明矾。
【视频播放】我们一起来看看明矾的净水过程。
【提问】那么这杯看起来澄清的水可以饮用了吗?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第二个过程,过滤,那么过滤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将里面的不溶性杂质与水进行分离。那么,过滤需要哪些装置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4.互动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问,检验学生对净化方法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净化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到的现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5.情感教育: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认识到水净化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6.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7.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收集与水净化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主动发现水的净化原理。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净化过程。
-设计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污染水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净化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内容。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堂所学,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形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作业评价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合作交流。
4.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视频资料:播放一段关于水净化的科普视频,让学生对水的净化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4.2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水的净化---过滤一、教学设计思路课题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从猜谜语引入,继而把学生引入到过滤中来,使学生对过滤的操作产生兴趣,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水净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方面运用这种较生动的学习实践形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过滤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珍惜水资源的意识”这个知识点更好地进入学生新知识构建体系。
打算采用课前微课、学生小组实验、讨论的形式,这是课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精神的一个载体。
二、教学设计课题水的净化---过滤授课人李渊学校安徽省蚌埠第六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2. 学习过滤操作步骤,分析过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步骤;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难点过滤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法。
仪器、药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明矾、胶头滴管、药匙、河水、水、多媒体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杞人忧天”,学生猜谜语?观察并说出谜底。
从身边熟悉的知识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结过滤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力。
展示:三支烧杯,一杯纯净水、一杯浑浊的淮河水、一杯加了明矾的淮河水。
学生对比,找出其中差异。
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学生分组实验,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小组讨论,提升能力: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成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方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长协助,了解家中日常用水情况,计算家庭人均日用水量,思考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将调查结果和节水措施以书面形式提交。
4.阅读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文章或新闻报道,关注我国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政策。选取一篇感兴趣的文章,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5.观看与水的净化相关的科普视频,了解先进的净水技术和方法,拓宽知识视野。将观看心得整理成文字,与同学分享。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以及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2.掌握水的净化的基本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并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并提出合理的净化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2.培养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生活、关爱社会,愿意为改善水质、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4.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2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
2.了解沉淀、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基本方法,掌握过滤实验的操作步骤,能将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视频实验和演示实验,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掌握过滤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对于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水净化的方法,过滤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过滤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策略1.通过播放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过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教学准备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
学生准备:1、分小组合作预习过滤操作。
2、分小组调查本地饮用水使用的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课件】播放日常生活中水的图片【问题】1.以上图片中的水,哪些是我们可以直接饮用的?2.请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角度来分析以上图片中的水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全班学生一起回答【课件】播放图片:从自然界中获得的一杯浑浊的水【问题】你知道这杯浑浊的水中有哪些杂质吗?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甲:有不溶性物质学生乙:有细菌观看视频,同时思考问题并做记录【归纳】有不溶性的杂质,有细菌和微生物,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我们如何将这杯浑浊的水变成我们的生活用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这个过程,看看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有哪些具体的过程?【课件】播放自来水厂净水视频【问题】自来水厂净水有哪些过程?学生回答问题: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讲解】自来水厂净化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四个过程,才能变成我们的生活用水。
在沉淀之前要加明矾,也称为絮凝剂,往水中加入明矾,会生成絮状物,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使杂质沉降;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杂质分离出来;吸附杂质需要加入活性炭;最后一步加入漂白粉或者是通入氯气来杀灭细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本课题中的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引用水的来源有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样吸附有颜色和有气味的物质。
2.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水的净化方法(过滤)难点: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操作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叙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是如何将自然界中的水转化为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的。
板书:水的净化倾听,思考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一:天然水成分的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 第一自然段,完成学案环节1的内容。
讲述:天然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众多。
其中不能为我们使用或对我们有害的统称为杂质。
我们将这些杂质分为: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
过渡:这些杂质如何除去?接下来,我们就随着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一起来看看,我们如何将这些杂质除去。
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天然水成分的分析环节二:除去杂质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水的净化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包括静置、过滤、吸附、蒸馏等。
2.教学活动设计:
a.静置:讲解静置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悬浮物在静置过程中的沉降现象。
b.过滤:介绍过滤的原理,演示过滤实验,并解释过滤介质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c.吸附:讲解吸附的原理,展示活性炭的吸附实验,让学生了解吸附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
b.讨论内容包括:净水方法的原理、优点、缺点、适用条件等。
c.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净水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活动设计:
a.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净水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适用条件等知识点。
d.蒸馏:介绍蒸馏的原理,演示蒸馏实验,并解释蒸馏在净水中的应用。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水的净化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4.教学时长:20分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讲授的新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各种净水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2.教学活动设计:
a.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种净水方法进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内心的环保情感,使其真正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脆弱。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水污染现象,引发学生对水净化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分步骤讲解,强化理解:结合实验演示,分步骤讲解各种净水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净水知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水的净化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水的净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净化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2.掌握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和净水设备的原理。
3.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水的净化方法的优缺点。
二、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
2.理解不同水的净化方法的优缺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范实验器材及化学试剂。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实验报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引出本课的话题:水的净化。
教师可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对水进行净化?水的净化对人类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2. 理论探讨(20分钟)a. 水的净化的概念及重要性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简明扼要地介绍水的净化的概念和其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对水进行净化。
b. 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介绍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过滤、沉淀)、化学方法(如加氯消毒)和生物方法(如生物滤池),并解释它们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3. 实验演示(30分钟)a. 过滤器的实验演示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展示过滤器的原理和效果。
教师可利用简易实验装置,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如砂子、活性炭、滤纸)对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
b. 加氯消毒的实验演示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加氯消毒的原理和效果。
教师可利用漂白粉溶液对一定量的水进行处理,观察和比较处理前后的水质变化。
4. 深化与展开(30分钟)a. 讨论不同净化方法的优缺点教师分组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不同的水的净化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归纳。
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各种净化方法在什么情况下比较适用?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b. 实际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净水设备的优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提问学生:为保证家庭饮用水的安全,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净水方法?五、课堂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结合课堂学习,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撰写一份学习心得。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构建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调控作业难度,确保作业既具有挑战性,又能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贡献自己的力量。
3.阅读拓展:
-阅读与水的净化相关的科普文章或书籍,了解新型水处理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观看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纪录片,增强对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4.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水的净化方法的宣传海报,要求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水质问题,分享解决经验,形成一份小组调查报告。
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2.培养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3.增强责任感,关注生活中的水质问题,积极参与改善水质行动。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共同为改善水质贡献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理论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水的净化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并解释各种方法的原理。
2.实验演示:通过现场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净化方法的操作过程,加深对净化原理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促进自我提高。这种反思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水的净化》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净化有了更高的关注。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原理,掌握简单的净化方法,并培养其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爱护水资源的好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培养学生热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情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自觉承担起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科学素养。
4.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水的重要性,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状况作出贡献。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我将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创设情景。例如,展示一些受到污染的水源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净化。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教案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过滤等操作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②通过对水的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过程,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②通过各种水的净化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②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
难点:①过滤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②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手段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主要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展示比尔盖茨喝净化水的视频,如何将污浊不堪的水变纯净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的净化。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导入新课设疑,明确本探究新知展示:一杯浑浊的水提问:这杯水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对这些杂质,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一.固体颗粒物的净化介绍:1.沉淀法如何加速沉降?明矾有何作用?经过沉淀后的水是否很干净了呢?介绍:2.过滤法你知道过滤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吗我们一起来了解过固体颗粒物,可溶性的物质,细菌等静置,过滤,加热等学生倾听、领会阅读课本P74页自己找答案看图片,通过对比了解明矾的净水作用讨论交流看课本P75页书本的插图学生仔细观看,加深印象学生交流讨论课的学习目标加深学生对明矾的印象让学生先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方法等有总体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对具课堂小结巩固练习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展示过滤操作视频,注意操作要点,组织学生讨论:为何有的小组所得到的滤液不澄清?可能是什么原因?通过沉淀和过滤,我们已经出去了不溶性的固体颗粒,现在这杯水能否饮用?为什么?如何证明其中含可溶性物质?介绍:3.吸附展示活性炭吸附的视频活性炭有什么作用?讨论,自由回答水中可能含细菌,不溶性性物质等自来水倾听了解,思考不能,要煮沸后喝体的操作有更清晰的了解,在实验操作中尽量减少错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印象了解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介绍:4.蒸馏展示图片简单了解蒸馏的原理同学们在家里用的什么水?自来水是怎样净化来的呢?观看自来水厂净化的流程图总结:水净化的一般方法自来水能否直接饮用?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里的水壶和热水瓶中有水垢?介绍:硬水与软水硬水的危害如何鉴别硬思考,产生疑惑阅读书本找到概念倾听,观察教师演示家里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锅盖上有很多小水珠思考讨论归纳小结本课的收获完成巩固练习使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使用软水”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通过对水的各种净化方水与软水如何将硬水软化在家烧饭开锅时,掀开锅盖你会看到什么?实验室中也常采用这样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蒸馏)本课小结巩固练习,加强知识的运用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水资源的现状
(2)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3)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2、导入:
问大家一个问题:洪灾过后,有些灾区自来水还没来得及恢复供应,面对污浊的河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水中有杂质、细菌,饮用后会生病。
追问: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使浑浊的水变得清澈吗?
学生回答:可以把水静置一段时间。
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纱布来过滤水。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1、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水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铜粉
C、酒精和水
D、泥沙和食盐水
2、能除去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4、自来水厂过滤池的作用是()
A、除去矿物质
B、杀菌消毒
C、除去不溶性杂质
D、除去各种杂质
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吸附
5、生活中常见的应用过滤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