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天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我国美丽的天山。
1.2教师简要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七月天山的兴趣。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认读。
4.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分析课文修辞手法5.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6.情境体验6.1教师出示天山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描绘出自己看到的景物。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对七月天山有什么样的感受?8.作业布置8.1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七月天山的短文。
8.2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四、板书设计1.七月的天山1.1高山、雪峰、森林、草原、牧群1.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分析、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七月天山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七月的天山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七月天山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天山吗?知道天山有什么特点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七月的天山的课文,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美感。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七月天山的印象。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七月天山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七月的天山如此热爱?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七月的天山》。
2.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分析a.课文中的天山与七月有什么关系?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的情感。
2.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感受到了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同学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加关注和指导。
2024年春季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设计与反馈】
1.课后作业设计:
-书写练习:要求学生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以提高书写能力和对文本的记忆。
-阅读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自然风光的文学作品,增强对自然美的感悟。
7.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来评价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学资源】
1.课文原文及配套的插图。
2.天山风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课外阅读材料,包括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学作品。
【教学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指导,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天山的美景图片,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朗读环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教师辅导朗读时,注意了语气、节奏,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通过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意思。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记忆仍然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巩固。
4.课文解析: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析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仍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5.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环节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语言组织能力仍需提高。
6.总结与拓展: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点。拓展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但部分学生的作品仍需加强指导。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听写、默写来检测。
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二、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三、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四、摘抄优美词句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正确书写生字及新词。
板书设计:
4、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水生机
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树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花繁华。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5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分析:《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还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和热爱之情。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适宜扶放结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会认“缎、涧”等8个生字,正确读记词语。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特点?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5.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2.分配好上课学生的任务.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课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那就让我们随同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去游一游吧!2.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天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再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
用大屏幕出示字词,指名认读。
3.默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地点变换的句子。
4.课文主要描写的哪些景物?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分配学习任务第一组学习骑马上天山第二组学习天山途中第三组学习天山深处2.小组交流、汇报出示:七月,骑马上天山,“我”——第一小组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四年级语文下册 4 七月的天山教案 新人教版
4﹡七月的天山编写教师:单位: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学生自由品读。
(2)品读写森林的语句:“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这句话中你认为那些词用的准确?为什么?(“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
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品读写花的语句:“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3.我们通过读优美的语句,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山的美景,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悟、美的欣赏,放声朗读全文吧!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1、看法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其特点。
2、自主阅读,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有感情地朗诵,感受天山的美妙,同时摘抄优美词句。
3、感受南国天山的美景,领悟文字感受天山的美景,并从中遭到美的熏陶。
培育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遭到美的熏陶,并学习如何依照一定的顺序把资料组织得有条不紊。
先生:让先生上网搜集新疆的资料。
教员:搜集新疆的景色图片。
一课时一、热情导入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四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确实,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需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明天,我们要学习以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画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先生自学。
〔1〕自在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迟滞。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留意以下读音。
〔3〕全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导游,带着你旅游,能看出导游线路吗?〔4〕教员指点: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阅读,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景。
2引导读通。
〔1〕结合看画面,指点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先生说说作者区分写了哪些景物。
〔2〕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问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挺拔的庞大的雪峰……〞这句,需求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3协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窗宣布看法,不了解的可以讨教教员。
4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状况,教员给予一定和鼓舞,对体会不到位的停止点拨,并结合朗诵加深体会。
5激起兴味,课外延伸。
在先生交流后,问他们能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先生在课外自在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阅读互联网上的资料,鼓舞先生多和教员、同窗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6摘抄优美语句有条件的同窗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点摘录的格式,提示先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停止这样的摘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 人教新课标
4* 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
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过程:。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版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预习内容: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记下来,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三、导学案:(一)预习交流,质疑促学1.组长带头,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小组展示3.交流质疑,互帮互助。
(二)小组合作探究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三)探究感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四)主题阅读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主题学习丛书《追寻美的足迹》中的《江山多娇》之《天山景物记》,并将你自己的收获记录在《学习笔记》上。
四、课堂检测:1.听写本课生字词。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的大海翠绿的()()的西湖新生的()()的泰山无瑕的()()的香山连绵不断的()3.花落谁家(选字填空)棉绵连()不断()被()延()花海()丝()拔拨海()()号()萝卜()款()草()河4.课文写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还要把课文背诵下来。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
1.课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完成一篇以“我眼中的家乡美景”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生词、成语和修辞手法,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字数在300-400字左右,力求文通字顺,表达清晰。
2.家长协助孩子收集一些关于新疆天山地区的风光图片或者风土人情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欣赏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3.选择课文中的两三个重点段落,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多次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并尝试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4.结合课堂所学,进行一次小组内的交流活动。每位同学准备一些关于课文的感受、学到的知识点或喜欢的句子,在小组内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特别是生词、成语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七月的天山》的基本内容,了解新疆天山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学生能够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形容词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能够运用到日常口语和写作中。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天山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色在哪里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新疆天山地区的了解,包括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通过学生的分享,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天山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导入课文,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024年春季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网络资源:天山风光图片、视频、相关文章等
十五、教学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风险评估: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学生可能对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掌握不足,影响仿写和创作的能力。
-课堂活动可能因为资源或时间限制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抄写和仿写作业,评价他们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
3.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十、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风光,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观察中。
2.邀请自然科学老师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天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3.开展主题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或散文,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十一、教学反馈与改进
1.教学反馈: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1.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课后作业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八、教学辅助手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1.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赞美之情。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七月的天山》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七月的天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体会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础知识,包括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顺序和表达方式等。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或旅游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天山的美景和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景点?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天山的好奇心。
2.作者及作品介绍(5分钟)(1)简要介绍作者杨朔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
(2)介绍《七月的天山》的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知识点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语句,确保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知识点。
(3)教师介绍文章的记叙顺序和结构安排,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
4.案例分析(10分钟)(1)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文章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精彩的描写段落,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5.练习与评价(15分钟)(1)教师设计适当的练习题目,如生字词认读、听写、段落理解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解答示范,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布置预习任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1.学生自读后可作一次反馈,让他们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怎样一种景象,充分让学生自由交流,并提出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2.再次阅读时,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弄清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关注每个自然段之间的过渡句子。
在此基础上分段(按三处景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3.作为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4.教师需要点拨的是,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着重品味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
品味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5.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整理,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记录一些优美的句子。
6.初读课文时,可让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片段)师: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又是充满生机的天山。
生: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师:我跟你们一样,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地方。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生:(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4* 七月的天山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掌握课文的生字词。
2、掌握天山景物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章的描述,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了解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桂林山水让我们流连忘返,金华双龙洞的景色又让我们叹为观止,那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分享学习,掌握生字1、分组学习: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和文字),初步了解天山;2、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新词,完成小练习。
新疆jiāng 戈gē壁滩炎yán暑白缎duàn山涧jiàn 峭qiào壁断崖俯fǔ视清澈chè五彩斑斓lán 鳞lín光无限xiàn生机白皑皑ái 马蹄tí溅jiàn起绵延yán绚xuàn烂矫jiǎo健马鞍ān白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离鞍飞泻无限撑开枝丫萦绕矫健幽静白皑皑洄水涡饮马溪戈壁滩五彩斑斓五彩缤纷重重叠叠萦绕:盘旋往复。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绵延:延续不断。
绚烂:灿烂。
矫健:强壮有力。
蜿蜒无尽:课文中指原始森林连绵不断。
五彩斑斓:色彩纷繁,非常好看。
五彩缤纷:色彩纷繁,艳丽好看。
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凉爽——凉快寂静——安静萦绕——缠绕五彩斑斓——五彩缤纷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凉爽——闷热高悬——低垂俯视——仰视增添——减少幽静——喧闹3、快速阅读课文2、3、4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天山的?(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再次朗读全文,思考:(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的?(提问)(2)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1、了解天山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感受课文的言语美。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育爱美、爱自然的情感。
3、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山的,并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天山美景的图片同窗们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先生自在回答〕。
之前我们欣赏了桂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感受了金华双龙洞的巧妙,明天,我们一同去旅游天山的美景。
〔出示课题,先生跟着书空。
〕〔二〕讲授新课:先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描写天山的美景的?生:天山的水、树、山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还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中央看出来的?特点是什么?生:雪峰、雪水、溪流……〔庞大的雪峰……〕,特点:白、气势庞大、清澈……师: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树的特点生:茂盛……师: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花的特点生:多、高……师:最后一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反问变陈说〕生:天山的风景真美。
〔反问变陈说〕师:请同窗们找出描写天山花的段落再读一读,想一想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生:有排比、有比喻。
师:请同窗起来读描写花的句子。
师:课外拓展,罗列描写天山的句子,请同窗们来读。
〔三〕课堂小结:总述:天山之美分述:天山:水、树、花总结:天山风景之美师:这种写作方式让我们想到上学期的那几篇课文?〔移步换景〕生:«颐和园»〔让先生学习体会本文的写作方式〕〔四〕课后作业:1.读一读主题阅读丛书61页«天山景物记»,结合文章感受天山美景,并积聚文中优美的言语。
2.仿写比喻排比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五、课时安排:1——2课时六、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主备人
成员
审核人
课题
4、七月的天山
教 学 目 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 重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教学 难点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2、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学生批注词句交流
预设: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作者想象丰富,比喻贴切。)
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盛开的白莲)
3、天山密林和野花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喜欢的句子,做批注谈体会。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备 课
1、析题导入
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这是为什么呢?随机简介天山资料。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景色宜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一睹它的风采。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024年春季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1.通读课文,了解大意。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解读课文,分析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描绘的七月天山的景色。
3.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脉络。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按照时间、空间顺序描绘了天山的景色。
4.品词析句,体会语言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十、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绘画展示等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情况。
2.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在课程中的进步和成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3.教学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同时也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二十、教学展望
1.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拓展与社区的合作,引入更多实践性强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方式,熟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体验等方式,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色。
四、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2.角色扮演:请同学们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课文中作业,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抓关键词语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河山的壮丽,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课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