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内容与目标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完整解析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完整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4bdc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f.png)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完整解析感觉统合训练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幼儿们能够更好地探索世界,促进整体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教案。
一、教案概述1. 目的: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他们对身体、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感知和认识能力,促进整体发展。
2. 内容: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包括平衡、空间定位、身体意识、动作控制和触觉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感知和认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作控制和空间意识能力。
4. 促进幼儿的触觉和身体感觉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1. 平衡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走独木桥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平衡感。
2. 身体意识训练: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更加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提高身体意识。
3. 触觉训练:可以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玩泥巴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多感官体验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刺激,帮助幼儿全面理解和认知身体。
2. 动作引导法: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动作训练。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活动1. 触觉游戏:设置不同的触觉体验区域,让幼儿进行触摸、感受,认知不同的触觉体验。
2. 平衡练习:设置不同的平衡训练项目,如走平衡木、跳绳等,帮助幼儿提高平衡感。
3. 身体意识游戏:通过模仿动物、模仿各种动作等游戏,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的表现。
2. 记录幼儿在训练过程中的进步和困难。
3. 定期进行感觉统合能力测试,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总结回顾:感觉统合训练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eba8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3.png)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障碍者的专门训练项目,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感觉刺激,帮助障碍者提高感觉统合能力,改善他们的感知、认知和行为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训练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感觉统合训练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训练目的:1. 提高感觉统合能力:通过多种感觉刺激,帮助训练对象提高感觉统合能力,加强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改善感觉统合障碍:针对训练对象存在的感觉统合障碍问题,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逐步改善其感觉统合功能。
3. 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训练对象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训练内容:1. 触觉训练:包括触摸、揉捏、按摩等方式的触觉刺激,以增强训练对象的触觉感知能力。
2. 压力训练:通过给予不同压力的压力物品,帮助训练对象感知和适应外界压力。
5. 运动训练:包括平衡、协调、灵敏等运动训练,以促进训练对象的运动感知和动作控制能力。
训练方法:1. 渐进式训练:根据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采用逐步增加难度的训练方法,使其逐步适应各种感觉刺激。
2. 辅助器械训练:通过使用一些辅助器械,如感觉板、手指操、振动器等,帮助训练对象更好地接受和适应感觉刺激。
3. 游戏化训练: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挑战性的训练游戏,增加训练对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生活化训练:将感觉统合训练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训练对象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感觉刺激和锻炼。
实施步骤:1. 评估和目标设定:首先对训练对象进行全面的感觉统合能力评估,确定其具体的训练目标和重点。
2. 训练方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和目标需求,设计一份详细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包括训练内容、方法、时长和频次等。
3. 训练师培训:对负责实施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技能。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办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d5598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7.png)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办法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周围环境接触所产生的感觉,在脑内进行组织、整合,进而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当儿童的感觉统合出现失调时,可能会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遇到困难。
因此,开展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包括改善儿童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方面的功能。
具体来说,训练的目标包括:1、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
2、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3、改善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
4、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提高他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5、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互动和合作。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1、个性化原则每个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状况都有所不同,因此训练活动应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定制。
在训练前,需要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2、游戏化原则儿童通常对游戏充满兴趣,将训练活动设计成有趣的游戏形式,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游戏不仅能够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训练,还能增强训练的效果。
3、循序渐进原则感觉统合训练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逐步进行。
一开始,给儿童提供相对容易完成的任务,随着他们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
4、重复性原则多次重复的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巩固所学的技能和知识。
在训练过程中,适当安排重复的练习,让儿童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感觉统合动作和技巧。
5、综合性原则感觉统合训练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感觉通道,而应综合考虑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多个方面。
通过多种感觉刺激的综合运用,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感觉统合训练的活动内容1、触觉训练活动(1)触觉刷按摩用柔软的触觉刷轻轻刷儿童的手臂、腿部、背部等部位,刺激他们的触觉感知。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6178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2.png)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程》第四章,主题为“前庭觉与本体觉的整合训练”。
详细内容包括:前庭觉的定义与功能、本体觉的概念与作用、前庭觉与本体觉的关联,以及相关的训练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前庭觉与本体觉的定义、功能及关联。
2. 掌握前庭觉与本体觉的整合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前庭觉与本体觉的关联,以及整合训练的方法。
教学重点:前庭觉、本体觉的定义与功能,以及训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前庭觉训练球、平衡木、瑜伽垫、眼罩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前庭觉训练球、眼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实践情景,引出前庭觉与本体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细节:讲述小明在体育课上,由于前庭觉与本体觉不协调,导致跑步时容易摔倒的故事。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前庭觉、本体觉的定义、功能及关联。
细节:前庭觉是人体对头部位置变动的感知,本体觉是肌肉、肌腱、关节对位置和运动的感知。
两者协同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3. 例题讲解:展示前庭觉与本体觉整合训练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细节:通过前庭觉训练球、平衡木等教具,设计一系列训练活动。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前庭觉与本体觉整合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细节: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训练,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细节: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感受,教师点评训练效果,强调前庭觉与本体觉整合训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前庭觉与本体觉的整合训练2. 内容:前庭觉:定义、功能、关联本体觉:概念、作用、关联训练活动:前庭觉训练球、平衡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前庭觉与本体觉整合训练的活动,并说明其目的和操作方法。
答案示例:活动名称:盲人走路目的:提高前庭觉与本体觉的整合能力,增强身体协调性。
操作方法:两人一组,一人佩戴眼罩,另一人引导其走过一段设有障碍物的路程。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8c18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3.png)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幼儿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感知和控制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动作规范性。
4. 增强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训练。
2. 平衡感统训练:包括前后平衡、左右平衡、协调性训练等。
3. 运动感统训练:包括跑步、跳跃、爬行、匍匐等各类运动能力训练。
4. 精细动作感统训练:包括抓握、拧转、扔接、绘画等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操纵气球、摆动摇铃等,以帮助幼儿调整身体状态。
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a. 触觉训练:分别给幼儿提供不同质地的物品,让他们用手触摸并描述感觉。
b. 视觉训练:播放不同形状、颜色的图像、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进行分类。
c.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音频,让幼儿辨别不同声音来源。
d. 嗅觉训练:给幼儿提供各种气味,让他们通过嗅闻辨别。
e. 味觉训练:给幼儿尝试不同味道的食物,并描述味道。
3. 平衡感统训练活动:a. 前后平衡:让幼儿走直线,一脚跟踩到另一脚的脚跟上,保持平衡。
b. 左右平衡:让幼儿左右脚抬高,保持平衡。
c. 协调性训练:让幼儿两手同时做相同或相反的动作。
4. 运动感统训练活动:a. 跑步:让幼儿在指定区域内自由奔跑。
b. 跳跃:让幼儿跳过障碍物或跳到指定位置。
c. 爬行:设置障碍物让幼儿爬行通过。
d. 匍匐:让幼儿在地上匍匐前进。
5. 精细动作感统训练活动:a. 抓握: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玩具,让他们练习抓握。
b. 拧转:给幼儿练习旋钮、开关等动作。
c. 扔接:让幼儿练习投掷和接住球类物品。
d. 绘画:让幼儿用画笔练习绘画。
四、教学评价:根据幼儿在各项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感觉训练的准确性、平衡感统训练的稳定性、运动感统训练的速度和灵活性,以及精细动作感统训练的精确性等方面。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2581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e.png)
感觉统合本体觉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本体觉的概念和重要性。
2、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本体觉感知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掌握本体觉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实践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本体觉能力。
2、难点(1)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训练难度和强度。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训练。
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本体觉训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游戏竞赛法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训练,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训练器材如平衡板、大笼球、跳绳、哑铃等。
2、场地准备选择宽敞、安全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指五官”,让学生感受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动作,引出本体觉的概念。
2、知识讲解(5 分钟)向学生讲解本体觉的定义、作用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让学生明白本体觉良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保持平衡、协调动作等。
3、热身活动(5 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全身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4、基础训练(20 分钟)(1)平衡训练让学生站在平衡板上,尝试保持平衡,双脚交替站立,逐渐增加难度,如闭上眼睛或单脚站立。
(2)力量训练学生手持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动作,或者进行深蹲练习,增强腿部力量。
(3)协调训练组织学生跳绳,先进行简单的双脚跳,逐渐过渡到双脚交替跳、单脚跳等。
5、小组合作训练(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训练。
例如,小组内成员依次传递大笼球,要求在传递过程中控制好力度和方向,不能让球掉落。
6、游戏竞赛(15 分钟)开展“接力比赛”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依次完成指定的本体觉训练动作,如跨越障碍物、在平衡木上行走等,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学习障碍的感统训练目标和内容
![学习障碍的感统训练目标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699cce00740be1e640e9a7e.png)
学习障碍的感统训练目标和内容
(一)训练目标
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主目标是:通过高位统合训练,提高各感觉通路间的统整能力,增强言语、认知、动作、感知觉间的整合性能,促进脑功能的整体化水平。
辅目标是提高动作技能精细水平和策略性解决问题的意识,改变消极自我概念,积累积极心理体验,增强抗挫败能力。
该类儿童大多可组织实施系统的训练活动,需要制定连续的训练目标,完成一系列难度递增的高统整性项目。
对于问题相对严重的儿童,其训练初期可能需要一些目标较为离散的训练活动作为过渡,确保其不抗拒训练活动,所以该时期的训练目标不一定强求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训练内容
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除进行常规的触觉功能、前庭功能、本体感觉能力训练外,应着重对儿童进行高位统合训练,提高其感知觉、动作、言语、认知等两两整合或多个方面整合的能力。
在高位统合训练中,认知、言语内容的涉及面要广泛,形式要多样,如谜语、算术、古诗词、脑筋急转弯、儿歌、绕口令、英语单词和对话等均可纳入训练项目中。
对于学龄期儿童,还可将其已学或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知识渗透于训练活动中。
可根
据儿童所在年级及现有水平,选择、提炼其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运用到训练中来。
完成高位统合训练的同时,又复习、巩固、预习了课业内容。
家长应充分和治疗师沟通,帮助训练人员了解儿童学习能力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dee59a960590c69fc3761f.png)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篇一:感觉统合训练方案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姓名: 学号专业:测评信息:小云,七岁,本体感统失调,视觉统合失调。
注意力记忆力差,身体平衡差,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动作迟缓笨挫,成绩差。
长远目标:加强平衡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培养愉悦的心情,建立自信,能够和人正常沟通。
训练主题:感统失调训练训练活动实施人:老师、父母物资准备:训练中心、家庭训练时间周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月,共三个月,每周三天训练。
训练项目:大滑板、蹦床、乌龟爬、大象爬、袋鼠跳、按摩大龙球等。
技术要素:采用游戏的方式,特定环境、特殊的器材与孩子的交互作用,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即刺激与运动相结合,达到刺激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让儿童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来玩、来学习,促进他们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反应,帮助他们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
训练难点与应对方法:儿童可能会在训练中,产生反抗哭闹的行为,老师与家长要及时安慰,积极调整儿童心态,协助其完成训练。
(一)教学计划:第一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是训练前庭和触觉,训练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乌龟爬(5圈)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抛接球(20个)第一个月小结:平衡感稍微好了点,注意力慢慢在集中。
教学计划:第二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挺高注意力和触觉,加强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走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大象爬(10圈)晃动独木桥(10)对接抛球(20个)第二个月小结:平衡感开始正常,可以独立的做早操,认真的听别人讲话。
写字姿势稍微正确。
教学计划:第三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训练平衡感,注意力记忆力。
具体训练内容:按摩大龙球(200)对接抛球(30)大陀螺(20)脚步器(20)竖抱筒蹦床(200~300)S形垂直平衡木(10)第三个月小结: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许多,动作也快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7a97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01.png)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发展特点,结合感统训练的理论,选取《幼儿园感统训练指导手册》中的第3、4、5章内容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第3章:触觉感知训练,主要包括触觉识别、触觉记忆和触觉辨别等内容。
2. 第4章:前庭觉训练,主要包括平衡木、旋转木马和摇头晃脑等活动。
3. 第5章:本体觉训练,主要包括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感知能力,促进感觉统合发展。
2.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增进同伴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
2.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平衡木、旋转木马、软垫、球类、绳子等。
2. 学具:每人一个触觉板、一个球、一根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找不同”游戏,引导幼儿关注触觉感知。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触觉识别为例,讲解触觉板的用法,引导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触觉识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的训练。
六、板书设计1. 触觉识别:触觉板、球类、绳子等。
2. 前庭觉平衡:平衡木、旋转木马等。
3. 本体觉协调: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触觉识别游戏。
(2)在户外活动时,尝试进行前庭觉平衡训练。
(3)与同伴一起进行本体觉协调练习。
2. 答案:(1)触觉识别:找出触觉板上的不同物品。
(2)前庭觉平衡: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3)本体觉协调:完成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感统训练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了解。
感觉统合训练教研活动(3篇)
![感觉统合训练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1ba8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b.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器官,通过复杂而精确的协调,使个体能够有效地接收、解释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感觉统合训练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儿童和特殊需求人士改善感觉整合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适应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对感觉统合训练的认识和教学水平,我们特此开展了此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感觉统合训练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丰富教师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理论讲座-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理论的讲座,内容包括感觉统合的定义、类型、发展过程以及感觉统合障碍的表现和影响等。
- 通过案例分析,让教师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感觉统合特点和发展需求。
2. 实践操作- 组织教师参观感觉统合训练室,了解各类训练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开展分组实践活动,让教师亲身体验感觉统合训练,如平衡木、滑梯、荡秋千等,感受不同活动对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
3. 经验分享- 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活动中的成功案例和心得体会。
- 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4. 教学设计-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比赛,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符合感觉统合训练原则的教学方案。
- 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并组织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 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 邀请专家、优秀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参与活动。
- 准备感觉统合训练室、器材和教学资源。
2. 活动实施- 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 记录活动过程,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学生反应、活动效果等。
3. 总结反思- 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反思,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 收集教师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五、活动效果1. 教师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感觉统合训练内容以及目标
![感觉统合训练内容以及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386ccdb0c22590102029d9b.png)
一、感觉统合训练内容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
训练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
新设计的活动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
在指导活动目标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自动的感觉过程上,而非指导儿童如何作反应。
在一个学习活动中,涉及的感觉系统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
感觉统合训练过程几乎总是让儿童感到愉快,对儿童来说,治疗就是玩,成人也可以这样认为。
但训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为训练中有老师或训练人员的指导,儿童不可能在没有指导的游戏中取得效果。
设计一个游戏气氛不只是为了愉快,而是让儿童更愿意参与,从而他们从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为儿童获得一个肯定的成长经验而设计这样一个训练。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一般目标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或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如表所示的最后结果,如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三、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2.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3.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 训练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https://img.taocdn.com/s3/m/5a2582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2.png)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提高儿童的感觉处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感觉统合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感觉统合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感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感觉统合训练介绍视频。
2.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材料。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二部分)六章:视觉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视觉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视觉刺激,提高儿童的视觉处理能力。
2. 视觉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3. 视觉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视觉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视觉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视觉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视觉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视觉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视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视觉训练介绍视频。
2. 视觉训练游戏材料。
感统训练课程方案模板
![感统训练课程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b3a38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7.png)
一、课程名称【感统训练课程】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员的感觉统合能力,包括前庭觉、本体觉、视觉、触觉、听觉等。
2. 增强学员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提升学员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学习能力。
4. 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适用对象1.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及青少年。
2. 正常儿童,用于预防感觉统合失调。
3. 运动能力较弱,需要提高运动协调能力的儿童。
四、课程内容1. 身体感觉训练- 目标:增强身体感知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 项目:大滑板、蹦床、平衡台、按摩大龙球等。
2. 平衡训练- 目标:提升身体平衡能力,增强前庭觉。
- 项目:踩踏车、平衡木、四分之一圆等。
3. 协调训练- 目标:改善动作协调性,提高运动能力。
- 项目:抛接球、双人推球、定点推球、脚踏车拍球等。
4. 手指训练- 目标:锻炼手指灵活性,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 项目:串珠、捏塑、使用精细工具等。
5. 视觉动作游戏- 目标:增强视觉追踪能力和动作反应速度。
- 项目:拼图、手眼协调游戏、快速反应游戏等。
五、课程实施1. 教学计划- 每周安排3次课程,每次课程60分钟。
- 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调整训练方案。
2. 师资配置- 每班配备1名专业感统训练师。
- 每位学员配备1名助教,协助训练。
3. 训练环境- 确保训练场地安全、宽敞,配备必要的训练器材。
- 营造轻松、愉快的训练氛围。
六、课程评估1. 定期评估- 通过观察、测试等方式,评估学员的训练效果。
- 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
2. 家长反馈-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员在家庭中的表现。
- 收集家长反馈,不断优化训练方案。
七、课程总结1. 训练成果- 学员在感觉统合能力、身体协调性、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 学员在团队协作、自信心等方面得到锻炼。
2. 课程反馈- 收集学员、家长及教师的反馈意见,为后续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八、课程延伸1. 家庭训练- 提供家庭训练方案,帮助家长在家中继续对学员进行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3b5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6.png)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障碍的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儿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其整体发展。
感觉统合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表现为感觉信息处理能力的困难,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和社交能力。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可以获得更好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训练目标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发展和提高感觉统合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儿童的感觉觉醒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感知外界刺激;2. 培养儿童的感觉选择和筛选能力,帮助他们区分重要的感觉信息;3. 提升儿童的感觉整合能力,使其能够将多种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整体;4. 改善儿童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促进其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5. 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和材料,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训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1. 感觉刺激训练:通过提供多种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帮助儿童感知和区分不同的感觉信息。
2.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运动活动,如爬行、跳跃、平衡等,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
3. 游戏训练: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如追逐游戏、拼图游戏等,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4. 环境适应训练: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帮助儿童适应不同的感觉刺激和环境要求。
三、训练步骤感觉统合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通过观察、测评等方法,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问题。
2. 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儿童的个性化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和方法。
3. 实施训练:按照训练计划,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感觉刺激训练、运动训练、游戏训练等。
4.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儿童的训练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训练方法。
5. 家庭和学校支持:与家长和教师合作,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感觉统合发展。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分享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分享 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0e4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e.png)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共享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感觉统合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感觉发展,提高感知能力,促进大脑发育,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本文将共享一份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希望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有所帮助。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感知和协调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提高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1) 触觉训练:设计手部操作、触摸感知等活动,帮助幼儿感知不同的物体质地和温度等。
2) 视觉训练:进行色彩、形状、大小等视觉辨识训练,提高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3) 听觉训练:开展声音辨别、声音定位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感4) 嗅觉训练:通过气味辨别活动,促进幼儿的嗅觉感知。
5) 味觉训练:设计不同口味的食物让幼儿尝试,培养幼儿的味觉感知。
3. 教学方法1) 感觉统合游戏: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2) 感觉统合乐曲:播放优美的乐曲,让幼儿闭目倾听,提高听觉感知能力。
3) 感觉统合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如摸索盲人走路、找气味等。
4. 师幼互动1) 师幼交流:教师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感知训练情况,与幼儿进行亲密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合作游戏:设计师幼合作游戏,促进师幼互动,加深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5. 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感知训练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 活动反思:教师要定期组织活动反思,让幼儿共享感知训练的体三、教案总结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感觉能力的发展,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感统训练的详细方案
![儿童感统训练的详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2de1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c.png)
儿童感统训练的详细方案第1篇儿童感统训练的详细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
感觉统合训练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系统、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提高儿童感官协调能力,促进大脑发育。
本方案针对儿童感统训练进行详细规划,旨在为相关教育机构及家庭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感统训练指导。
二、训练目标1. 提高儿童感官协调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2. 增强儿童身体运动能力,提高肌肉力量、耐力、柔韧性及平衡能力;3. 改善儿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促进大脑发育;4. 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三、训练对象1. 3-6岁儿童;2. 感觉统合功能发育迟缓或存在问题的儿童;3. 需要提高感官协调能力和身体运动能力的儿童。
四、训练内容1. 视觉训练:(1)识别不同形状、颜色、大小、远近的物体;(2)追踪移动的物体;(3)辨别不同材质的物体;(4)注视和观察细节。
2. 听觉训练:(1)识别不同音调、音色、音量的声音;(2)理解并执行与声音相关的指令;(3)进行音乐欣赏和节奏感训练;(4)提高听觉注意力。
3. 触觉训练:(1)接触不同温度、硬度、粗糙度的物体;(2)进行皮肤按摩和抚触;(3)体验不同材质的触感;(4)提高触觉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4. 嗅觉和味觉训练:(1)识别不同气味和味道;(2)进行嗅觉和味觉的搭配游戏;(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 身体运动训练:(1)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2)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4)平衡能力训练,如单脚站立、走平衡木等。
五、训练方法1. 游戏法:以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游戏形式进行训练,提高儿童参与度和积极性;2. 循序渐进法: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能力,逐步增加训练难度,确保训练效果;3. 个性化训练:针对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4. 定期评估:定期对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功能评估,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5.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儿童感统训练,共同促进儿童成长。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c9b0b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6.png)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感统训练指导手册》第五章内容,主要围绕小班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训练。
详细内容包括:触觉感知、前庭觉训练、本体觉练习、视觉追踪和听觉辨识。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相互协作、分享快乐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感知、前庭觉训练、本体觉练习。
教学重点:视觉追踪、听觉辨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平衡木、瑜伽球、彩色球、铃铛、音乐播放器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手工材料、眼罩、耳塞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触觉感知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触摸不同的物品,猜一猜是什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触觉感知训练:使用触觉板,让幼儿在上面行走,感受不同触感,提高触觉敏感度。
3. 前庭觉训练:让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或在瑜伽球上保持平衡,锻炼前庭觉。
4. 本体觉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徒手操、拍球等游戏,加强本体觉。
5. 视觉追踪:让幼儿观察彩色球在不同方向的运动,提高视觉追踪能力。
6. 听觉辨识: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和声音,让幼儿辨识,锻炼听觉。
7. 例题讲解:以触觉为例,讲解如何通过触觉感知区分不同物品。
8.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和听觉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感知:触觉板、物品触摸游戏。
2. 前庭觉训练:平衡木、瑜伽球。
3. 本体觉练习:徒手操、拍球。
4. 视觉追踪:彩色球。
5. 听觉辨识:音乐、声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触觉感知游戏,记录下感受。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多提供感统训练的机会,如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参与户外活动等。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内容与目标
![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内容与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7c009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9.png)
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内容与目标
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其注意力和专注力。
使用小乌龟和粮食模仿游戏,让幼儿通过动作和声音的协调来刺激前庭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第一周的活动名称是推球,旨在训练幼儿注意力和手、眼、脑的协调性,同时刺激前庭。
需要用到推球器材。
第二周的活动名称是小狗走路,通过模仿狗的走路姿势和声音,刺激前庭和手、眼、身的协调能力,需要使用小狗头饰和长方形积木。
第三周的活动名称是青蛙跳,通过模仿青蛙的跳跃姿势和声音,训练双侧肢体的配合,加强平衡能力和视觉动作的协调。
需要使用青蛙头饰和用绳子调起的虫子(可用硬纸板剪制)。
第四周的活动名称是走S型平衡木,旨在训练平衡感、动作
协调性及触觉,需要使用S形平衡木和小兔头饰。
第五周至第十五周的活动名称和目标分别为:传球(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趴、躺大笼球(刺激触觉、前庭平衡和本体感觉系统)、平衡台左右摇摆(训练身
体的协调性)、蹦跳床(训练身体平衡感和协调性、触觉)、钻(趴、站)(刺激前庭和本体感,训练身体机能平衡协调能力)、滚桶(训练平衡能力、刺激前庭、注意力、触觉及身体协调性的练)、滑板爬(训练身体协调性、触觉及刺激左右脑发展)、大陀螺旋转(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对接沙包(刺激前庭、手脚协调及本体感训练)、袋鼠跳(使用滑板平衡步道、垫子、沙包等器材,发展幼儿平衡和协调能力)和小乌龟运粮食(通过幼儿快乐的游戏,发展其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其注意力和专注力)。
每周的活动都需要不同的器材。
学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
![学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1d5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8.png)
学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提高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前儿童的触觉敏感,提高触觉辨别能力;2. 提高学前儿童的视觉注意力和视觉空间认知能力;3. 训练学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4. 发展学前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5. 提升学前儿童的嘴部运动和口腔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触觉训练器材:不同纹理的材料、触摸盲人图案板等;2. 视觉训练器材:不同形状的拼图、穿珠玩具等;3. 听觉训练器材:发音卡片、音乐盒等;4. 平衡感训练器材:平衡木、蹦床等;5. 口腔感知训练器材:吹气球、吹笛子等。
三、教学过程1. 触觉训练通过让学前儿童触摸不同纹理和材质的物品,培养他们的触觉敏感和辨别能力。
可以将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在一个盒子中,让学前儿童用手触摸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粗糙的沙纸、光滑的塑料板、软绵绵的棉花等。
2. 视觉训练利用不同形状的拼图和穿珠玩具等器材,让学前儿童进行视觉空间认知和注意力训练。
可以播放音乐,引导他们按照拼图上的图案进行拼装,并通过穿珠玩具练习手眼协调能力。
例如:将不同形状的木块放在一起,让学前儿童按照图案进行拼装。
3. 听觉训练利用发音卡片和音乐盒等器材,训练学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可以播放不同的乐曲,让学前儿童辨别出它们的不同,并进行简单的舞蹈或手势表演。
例如:播放不同的乐器声音,让学前儿童说出它们的名称或模仿乐器的声音。
4. 平衡感训练利用平衡木和蹦床等器材,训练学前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可以设置简单的平衡动作,引导他们在器材上保持稳定的姿势,并进行行走或跳跃等活动。
例如:让学前儿童在平衡木上走路或蹦床上跳跃。
5. 口腔感知训练利用吹气球和吹笛子等器材,训练学前儿童的嘴部运动和口腔感知能力。
可以让他们吹气球,吹响笛子,并通过吹出不同的音调或力度来感受气流的变化。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6ee44c5901020206409c19.png)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感受统合训练打算一:感受统合训练打算患儿姓名:陈浩病因:辨不形状和字形困难,视觉经历短暂属于视知觉障碍,与本体感受失调合并导致手眼协调能力差;颜色分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有待进一步观看)训练内容:彩虹桥、平衡板、俯卧bobath球上购物病理病机:视知觉障碍导致手眼协调能力差,视觉空间认知困难,注意力不集中、颜色分辨差。
训练目标:短期内通过感统训练使小孩逐步分辨颜色与形状,促进手眼协调及空间位置进展。
提高注意力。
最后能达到独立分辨颜色、形状,及手眼协调的建立。
训练重点:利用彩虹桥的颜色来对患儿进行视觉上的刺激,教患儿分辨颜色;利用彩虹桥的拱形组成多个山洞,让患儿钻有助于躯体协调能力的提高;利用在平衡板上不同姿势的训练来训练患儿各种平衡能力的提高。
训练预备:彩虹桥、平衡板、bobath球课时安排:5-10分钟/组(彩虹桥);10-15分钟/次(bobath球)感受统合训练打算二:感受统合训练暑期教学打算一(553字)(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打算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备*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打算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躯体、多用梳子梳头感受统合训练打算三:自闭症儿童的感受统合训练打算(1692字)感受统合就是感官在输入信息时,和大脑神经细胞的接触要求灵敏和确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内容与目标
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开发潜能力,身心更协调
教育内容及目标:
1、发掘幼儿的身体潜能,增强孩子四肢肌肉发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训练幼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
3、使幼儿身体强壮敏捷,头脑反应迅速,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4、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5、开发大脑、提高感觉统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6、培养幼儿自信乐观的性格
7、防止感统失调现象的发生
8、对各种失调幼儿进行感统治疗和矫正,帮助失调幼儿重新获得身心健康
9、训练其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触觉等。
增加认知能力,改善其胆小,不爱说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