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测试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对产品实现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次工序,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整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技术部:根据客户要求和材料规格要求,编制产品检验标准。

根据客户要求,对重点检验和试验项目提供抽样计划和检验试验方法。

负责联络客户,签署产品外观质量标准(即标准样板)。

按照客户要求向品质管理部提供COA制作格式。

品质管理部:协助技术部制定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

策划与制定检验和试验计划,包括抽样计划、操作规范、检验和试验记录等。

负责原辅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监督生产组自检和过程检验。

负责最终产品的检验试验及最终合格判定。

负责新产品开发阶段的产品质量的检验和评价。

生产部:依据产品标准和生产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自检。

对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的反馈和数据提供。

仓储组:负责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验收(清点对照品名、规格、数量等)工作。

负责在库产品的巡查和记录,并就任何质量缺陷和隐患予以报告。

4.定义:检验样板原材料检验样板(标准版):由技术部与供应商确认签署的材料标样,以作为IQC在材料验收时对材料颜色进行判定的标准依据。

该样品由技术部负责签署并分发一份给品质管理部保存。

成品检验样板(标准版):顾客确认并签署的产品标准样板,以作为QC在检验过程中及后续产品生产开发时对产品颜色及其他外观质量进行合格判定的标准,该样品由技术部负责并分发一份给品质管理部保存(标准版应注明产品代码)。

缺陷样板:顾客、品质管理部或技术部根据共同确认并签署的有缺陷的产品标准样板,以作为外观质量缺陷、合格与否判定的标准,缺陷样板一般包括拒收样板和允收样板。

样板保存期限:原材料检验样板与成品检验样板的保存期限由技术开发部与顾客或供应商确定,超过保存期限按照和程序重新制作检验样板。

5.程序:6.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追溯性控制程序》《仓库管理控制程序》《采购作业控制程序》《成品周转仓出入操作规范》《清线/转线操作规范》《样品留样作业规范》《制程检验规范》《清线/转线操作规范》《逐级报告作业指导书》7.相关记录详细见输入\输出记录。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为验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经查验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投入使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进料、制程及最终成品的查验。

3 职责3.1仓库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入库及储存,并负责对来料送检以及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的半成品、成品出货前进行送检。

3.2 出产部负责在成品的出产控制、查验,出产的半成品/成品的送检。

3.3 品质部负责进料、制程、成品查验,品质稽核及品质查验尺度的制订。

3.4 技术部负责制订原材料、在成品、半成品/成品接收尺度,查验过程中的技术撑持和协助。

3.5 采购负责原材料不良时与供应商的联络与处置。

4 名词术语4.1 查验:通过不雅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 进料查验:对采购的原材料、配套件和委外加工件入厂时的查验。

4.3 制程查验:指为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对各道工序加工的产物及影响产物质量的主要工序所进行的查验。

4.4 最终查验:是指在出产全部工序结束后,对其出产的半成品或成品的查验。

4.5 特采:质量不完全符合尺度的原材料或器件,其缺陷不合错误最终产物质量发生决定性影响,经技术部和相关部分评估风险后,或征得客户定见,同意采用选别、让步接收等方法进行处置。

4.6 原材料:指出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包罗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委外加工半成品、补缀用备件、包装材料等。

4.7 在成品:从一个出产工序转给另一个出产工序继续加工的便宜半成品以及不克不及单独计算成本的便宜半成品。

4.8 半成品:指颠末必然出产过程并已查验合格,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物。

4.9 成品:指已完成全部出产过程,按规定尺度查验合格,可供发卖的产物。

4.10 紧急放行:出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发放出产部使用。

5 作业程序5.1 进料点收、送检:委外/供应厂商交货时仓管直接带供应商将货交至“暂收区〞,并需随货附送货单,仓库依本公司物料需求单之规格、数量点收,查对无误后在供应商送货单上盖本公司“暂收专用章〞交还送货供应商做暂收动作,填写来料送检单转品质部查验。

XP-QP-15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XP-QP-15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 管制文件严禁自行影印,如需影印请洽综合办公室珠海芯烨集团程 序 文 件文件编号 XP-QP-15 版本/版次 A/0 文件名称产品检验控制程序页次1/9批 准 栏发行日期 2015-10-08 受 控 状 态批 准 审 核 编 写 实施日期 2015-10-08分发编号修 改 履 历 表修改页修改日期修 改 内 容 摘 要修改人 审核人批准人一、目的:对外购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未经检验和试验的外购产品、半成品、成品投入使用、入库和出货。

二、适用范围:凡本公司产品所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外协品)、成品均属之。

三、定义:3.1标准样品:公司生产、品质确定之标准样品或客户确认样品。

3.2不合格品:未满足要求的产品。

产品的要求一般通过质量特性来规定。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包件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为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3.3产品质量特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 安全性;b) 使用要求。

一般指使用功能(含装配功能,功能性外观)、性能指标; c) 非功能性外观。

3.4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类。

A 类:致命不合格(致命缺陷,英文缩写CR )。

是指产品的关键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

1) 安全特性不合格。

必然造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如裸露部分有锐利的边缘;安全测试不合格。

2) 关键使用要求不合格。

必然造成产品不能使用,如关键安装孔缺失。

B 类:严重不合格(严重缺陷,英文缩写MA )。

产品的普通使用要求不符合规定要求、或非功能性外观不符合规定要求。

1) 必然造成产品生产困难。

如安装孔错位;安装件严重歪斜。

2) 必然造成产品使用不正常。

如元器件虚焊;电路板短路;外观肮脏或划痕;功能丝印错误。

3) 非功能性外观、涂层或工艺严重不合格。

如外观变形严重;涂层颜色明显同其他部件不匹配;涂层有明显的划痕;非功能性丝印错误。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供应商评估、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和售后服务。

一、供应商评估:1.1 供应商资质审核: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对其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1.2 供应商质量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要求供应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1.3 供应商绩效评估: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包括对其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供应链管理。

二、原材料检验:2.1 来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2 抽样检验: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3 记录和追溯:对原材料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追溯,便于后期质量问题的排查和处理。

三、生产过程控制:3.1 工艺控制:制定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2 过程监测:通过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3.3 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

四、成品检验:4.1 外观检验:对成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成品符合外观要求。

4.2 功能检验:对成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保成品的功能正常。

4.3 可靠性检验:对成品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耐久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成品的质量可靠。

五、售后服务:5.1 售后反馈:建立售后服务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客户的质量问题反馈。

5.2 售后追踪:对售后服务进行追踪和评估,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产品功能试验控制程序

产品功能试验控制程序

1.0目的:1.1确保品质性能,依照产品的各种不同规格,制定相应试验与要求,测试产品的品质,提供改进方向等可靠度资料,作为设计改进的参考。

1.2通过化学检测,发现可能不合格产品的缺陷及症结所在,提供设制程改进的参考,使产品可靠度水准能符合品质系统及产品规格要求。

2.0范围:2.1新品开发时的验证:试作品完成时需对其进行杂质含量的确定。

2.2功能性试验:新硅石投入必须对抽取相对应的硅石样本、金属硅样本、磨粉之后的硅粉、酸洗之后的硅粉、成品多晶硅样本进行元素外委的功能性测试。

3.0定义:3.1周期性检测:周期性检测样品的抽取按照相应的控制计划执行。

4.0职责:无。

5.0流程:流程 权责单位 相关说明表单品保部委托单位 ⑴新产品由品保部提出委托试验 ⑵各单位须送外委之样品按实际需求填外部委托申请表(3)研发部之实验样品由研发部送样人员提请相关的检测委托申请表[实验检测委托申请表] [外部检测委托申请表]实验员[实验检测委托申请表] [外部检测委托申请表]实验员 确认有样品的标识、数量实验员 委托单位 [外部检测委托申请单]外委测试管理人员 由外委测试管理人员将外委测试值传递给委托者。

[外部检测委托申请单]实验员相关试验记录表实验员 将测试数据填入[实验检测委托申请表]。

[实验检测委托申请表]实验员 委托单位将测试数值传递给委托者;实验员 文管中心《记录控制程序》6.0内容:6.1试验委托:依据[实验检测委托申请单]和[外部检测委托申请单]进行内委或者外委试验申请。

6.1.1资料查证:实验员依《产品功能试验控制程序》对测试品进行资料的查证,以决定委外测试或内部测试。

6.2测试品确认:样品接收人员依委托内容做测试品确认,如外观不良则判定不合格,并重新知会委托人重试 验 委 托资料查证重新取样NY试验报告委外试验试验结果通知内部试验记录保存测试品确认新取样。

6.3委外试验:6.3.1委外试验的抽样送样单位为供应中心、生产中心、技术中心,其余部门若有送样的必要,则统一经由相应部门完成取样并填写[外部检测委托申请单]。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S-QCD-01
5.2电缸模组检验规范QS-QCD-02
5.3气缸检验规范QS-QCD-03
6.0相关记录:
6.1产品制程检查表QR-QCD-003
6.2组立检验记录表(首-巡-终)QR-QCD-004
6.3线上检查表QR-QCD-002
6.4来料检测记录表QR-QCD-013
进料检验项目如下:
类别
内容
检验项目
检验频率
检验方式
抽检比率
原材料
铝制品
铁制品
压铸件
尺寸
外观
厂家检验报告
每批
抽检
2%
辅料
橡胶制品
标准件
尺寸
外观
每批
抽检
0.2%
包装辅材
PE袋
气泡膜
纸箱
尺寸
外观
每批
抽检
0.2%
4.2过程检验
4.2.1首检
各组长在批量生产前,须按照图纸要求制作首件,并对首件检查合格后,交生产主管确认OK后,交质检部进行首检。质检部按照图纸对首件检验合格后,在首件签名确认:
4.4:出货时,仓库依据业务的“发货通知单”上规定交期,应提前备料,交送货员带给客户验收。
4.5进料、过程、最终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相关要求对产品的性能进行相关测试及试验,并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交品管部主管审核保存。
4.6品管部负责每月对各工序产品质量按工厂有关规定进行统计分析,并负责保存有关记录。
5.0相关文件
4.2.3巡检
4.2.3.1零配件
质检部不定时对各工序进行巡检(每次巡检时间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并将巡检结果记录于“产品制程检查表QR-QCD-003”中。发现不合格时,检验员立即通知生产单位进行改善,生产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S-QCD-01》处理。

公司质量管理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公司质量管理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公司质量管理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产品实现的必需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标的能力和用于生产的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3.职责综合部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进行监控。

生产部负责产品特性的监控和测量。

4.工作程序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含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的监视和测量及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的监视、测量,可采用调查、了解、分析的方法,每年进行一次。

4.1.2对产品实现各过程的监视、测量,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为“焊接、组装、调试”过程进行重点监视和测量。

质检部负责制定焊接、组装、调试的技术规范、测试指标及数据记录等。

4.1.3生产过程的测量和监视a) 生产部门负责使用控制图,对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对图形数据分布进行趋势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b) 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生产部门应及时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原因、制定和实施4.2 产品的监视与测量4.2.1综合部编制检验指导书,明确检验点、控制频率、抽样方案、控制项目、监测方法、使用的计量器具设备等。

4.2.2进货验证对购进的材料,仓库管理员核对送货单,确认财产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后,置于待检区或挂上“待检品”牌予以标识和区分。

并填写《送检单》交有关部门检验,具体内容见《采购控制程序》。

4.2.3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4.2.3.1对于生产和组装线上的产品,按规定要求设置质量控制点,按规定间隔依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在产品上贴上工号标签,对关键过程由检验员进行检验,在产品上贴上检验员工号标签,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如不合格则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货的全过程,并包括了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和相关要求。

二、原材料采购1. 原材料供应商评估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应对其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和稳定性2. 原材料接收检验在原材料到货后,应进行接收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外观检查- 尺寸和分量检测- 化学成份分析- 物理性能测试三、生产过程控制1. 设备校验和维护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2. 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监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温度和湿度监测- 生产速度和压力监测- 原材料投入量和混合比例监测3. 抽样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产品的质量。

抽样检验的频率和标准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要求确定。

四、成品检验1. 成品外观检查成品应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其外观符合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 功能性能测试成品应进行功能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满足产品设计和客户的要求。

3. 包装检验成品的包装应进行检验,以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符合标准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1. 质量记录所有的质量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应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原材料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监控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进行再加工或者修复- 进行退货或者报废- 进行供应商追责3. 质量报告定期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提交质量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质量检测结果统计- 不合格品处理情况- 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六、培训和改进1. 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GJB9001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GJB9001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GJB9001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1 范围为了对生产各阶段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检验和试验状态按规定方法进行标识、确保合格的产品转序和发货,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文件对采购产品(包括顾客财产、外协件)和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装交付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及状态标识的过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是公司的法规性文件。

本程序适用于进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过程检验、产品入库检验,规定了对检验印章和检测人员控制的基本要求。

2 引用文件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 职责3.1 主管质量副总经理是检验和试验工作的主管领导,负责对进厂原材料“紧急放行”的批准。

3.2 质量部是检验和试验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检验和试验人员、检验印章、产品标志章的业务管理;负责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负责编制试验计划。

3.3 各生产单位负责生产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4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检验和试验人员的培训。

3.5 检验员负责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做出判定结论并办理质量证明文件。

当出现重大检验、试验质量事故时检验员有权越级上报主管领导。

3.6 测试人员、理化分析人员负责对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及生产过程的半成品、成品进行测试、理化分析,做出判定结论并办理质量证明文件。

3.7 检验技术员负责对检验员有争议的判定或误判进行确认或重新判定;负责重大质量问题上报有关领导。

4 控制要求4.1 工作流程4.2 控制要求4.2.1 检验人员、测试人员、理化分析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4.2.2 检验和试验使用的设备应处于受控状态。

详见《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4.2.3 生产用的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半成品及成品,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4.5.1.7除外)、转下道工序或交付顾客。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一、背景
新产品试制是企业推动创新、拓展市场的重要举措,而试制过程中的控制程序和流程设计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机构分工
1.项目主管:负责项目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2.研发部门:负责设计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实施;
3.生产部门:承担试制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质量;
4.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测产品的质量;
5.采购部门:协助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

三、控制程序流程
1.项目启动阶段:
–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分配项目资源和人员。

2.研发设计阶段:
–设计产品的技术方案;
–制定试制生产计划;
–确定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

3.生产试制阶段:
–调试设备,进行试验生产;
–根据设计方案生产样品;
–检测产品质量,记录生产数据。

4.质量监督阶段:
–定期检查产品质量;
–分析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及时处理产品质量异常。

5.产品验收阶段:
–将生产样品提交验收;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根据验收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控制程序执行
1.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确保每个环节都有配套措施;
2.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及时跟踪项目进度;
3.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控制程序,提升执行效率。

五、总结
通过制定科学的控制程序,可以有效降低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完善试制流程,将有助于企业持续发展和产品创新。

产品测试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测试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测试管理控制程序4.1目的规范产品在公司实验室的测试活动,以便保证产品的质量,避免在国外进行测试不合格而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及经济损失。

4.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程产品。

4.3.公司内产品测试时机的选择与控制4.3.1产品测试的时间由各分公司总计划控制,在产品的基本结构确定后尽早实施。

4.3.2产品测试可与产品放样同时进行。

4.3.3测试的具体时间应编制在工程总体计划中。

4.3.4在性能测试完成前不得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

4.4相关人员的职责4.4.1工程主设计师4.4.1.1负责与建筑师沟通,确定产品测试方案。

在公司内的测试应与在国外测试的方案相同。

4.4.1.2负责测试产品样件的设计。

4.4.1.3负责确定产品测试的测试标准(应高于国外测试控制标准)。

4.4.1.4负责测试样件的加工、安装过程的跟踪。

4.4.2 计划调度员4.4.2.1负责测试产品所需材料的组织。

4.4.2.2负责产品测试过程各部门间的协调。

4.4.2.3负责产品测试计划的编制及考核。

4.4.3生产部4.4.3.1负责测试样品的加工制作及安装。

4.4.3.2在测试过程中,按照设计员的意见对样件进行必要的整改。

4.4.4 质检部4.4.4.1负责测试产品及其零部件的100%检验,确保测试样件与设计图纸相符。

4.4.4.2负责跟踪、记录测试样件在加工、安装及测试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形成产品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4.4.5 各分公司总工程师4.4.5.1负责审批测试样品的图纸,测试方案及测试标准。

4.4.5.2负责审批产品测试的进度计划。

4.4.5.3负责组织召开产品测试总结会议。

4.4.6 总工程师职责4.4.6.1参加测试总结会议;4.4.6.2负责决定产品可否进行批量生产。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该程序旨在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一、程序概述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采取一系列检测控制措施的规定和流程。

该程序包括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频率、检测标准、不合格品处理等关键内容,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程序内容1. 检测方法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首先需要明确使用的检测方法。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检测方法,如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份分析、外观检查等。

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便能够准确评估产品的质量。

2. 检测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明确使用的检测设备。

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如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

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能够正确执行检测工作。

3. 检测频率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确定检测的频率。

根据产品特性、生产能力和客户要求,确定检测的频率,包括每批次、每天、每周或者每月等。

确保检测的频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

4. 检测标准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明确检测的标准。

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适合的检测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等。

确保检测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准确评估产品的合格性。

5. 不合格品处理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当产品未能通过检测时,需要明确采取的处理措施,如报废、返工、退货等。

确保不合格品的及时处理,以避免对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 检测记录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规定检测记录的要求。

对于每次检测,需要记录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等相关信息。

确保检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便能够进行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

7. 质量培训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包括质量培训的内容。

产品检验与测试控制程序

产品检验与测试控制程序
4.4 检验和试验记录
4.4.1 检验和试验记录应清楚的记录产品的型号、批号、生产日期、检测项目、检测数据,检测的结果是否合格,并经检测人员和试验人员签名确认。
4.4.2 所有记录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4.5 检验准则
4.5.1 未经经验合格的产品不准流入生产及下工序加工;未经最终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准许交付顾客使用;
6.3生产车间工艺监控记录,保存期限1年+1个日历年
6.4各种试验记录,保存期限3年+1个日历年
6.5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保存期限3年+1个日历年
6.6《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由检测部门保存,保存期限3年+1个日历年。
6、记录
4.5.2 品管人员按控制计划、检验规程或验收样件对进料及公司生产产品进行检验;
4.5.3 品管人员的印章管理由品质部统一归口管理;
4.5.4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字迹清楚可辨,记录人应在记录上签名注明记录日期。涂改处也应签名注明记录日期;
4.5.5 当顾客要求时,必须满足顾客附加的验证/标识要求。
4.6 技能要求
各品管检验岗位应选派经过适当培训、取得必要资格、具有相应技能、确可胜任的人员担任。培训可参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参考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记录控制程序》
5.3《原材料检验规程》
5.4《出货检验规范》
6、记录
6.1进货物料验证记录,保存期限3年+1个日历年
6.2 原材料检验报告 ,保存期限3年+1个日历年
4.0 内容
4.1原材料/零部件进货检验
4.1.1 IQC根据仓库的《来料登记一览表》安排物料的检测,并按照《进料检验管理规范》对进货物料需检测的化学、物理、机械特性等抽样进行检验和试验,形成相应的《进料检验报告》。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目的为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1.范围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的检验与试验控制。

2.定义3.1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3.2 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在线品质控制3.3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3.职责和权限4.1 质量管理部负责原材料、半成品(过程产品)和成品的测量和监视。

4.2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产品的放行审批。

4.程序5.1 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进货、过程、成品检测规范,明确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方法、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接受准则等要求。

5.2 进货检验和试验5.2.1物料购进后,仓库管理员须核对“送货单”,确认产品的数量、随附资料等初检验无误后,填写“物料送检通知单”交IQC报验;5.2.2 IQC接到“物料送检通知单”后,应按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或原材料检验规范、样品、图纸和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检验,如核对物料的规格、型号、名称、数量等和测量其相关特性、技术参数,并记录主要数据;5.2.3送检批检验完成,检验员在物料送检通知单上签字,并在物料外包装上贴上相应标识,具体按照《IQC检查作业规范》执行;5.2.4 IQC应按照所签订的《质量协议》中的规定来验收生产外协供方随附或提供的质量记录(资料)是否完整、齐全、与产品是否相吻合,质量记录(资料)不合格视为产品不合格,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5检验后须形成“IQC来料检查报告”;5.2.6经IQC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7紧急放行A)当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采购部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质量部在要求检验员进行必要检查后批准紧急放行,必要时需报总经理批准。

IATF16949-2016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的建⽴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对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特性进⾏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未经检验或未经验证合格的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预期使⽤、流转和发货。

2.适⽤范围适⽤于产品的进货、过程及最终监视和测量控制。

3. 职责与权限3.1制造各部:3.1.1负责填写本部门监视与测量所需使⽤的表单。

3.1.2负责⽣产制造过程中产品的⾃检,并按检验结果对产品进⾏处置、⼊库等⼯作。

3.2 品质保证部:3.2.1负责外协/外购件、⽣产过程中⾸检的确认,巡检及车间转序抽检。

3.2.2授权检验员及有权放⾏产品交付顾客的⼈员,确保所有的监视和测量按要求完成。

3.2.3负责编制监视与测量QC使⽤的表单。

3.2.4电池外部认证。

3.3供应链管理部:3.3.1负责按要求及时提供供⽅、外协⽅的材质证明及监视和测量结果的相关证据。

3.4⼯艺设备部:3.4.1负责制定试产/量产控制计划、监视和测量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图样,并明确控制⽅法及制订相关的作业指导书;3.4.2负责编制监视与测量由制造部填写的表单。

3.4.3负责制造过程能⼒评估。

3.5⼩型/动⼒电池开发部:3.5.1负责样品和样件的控制计划的制定,样品制作过程中相关表格的编制并形成记录。

3.5.2⼩型电池开发部负责⼚内IT/LEV电芯各项性能的测试,并形成报告。

3.5.3动⼒电池开发部负责⼚内动⼒电芯/电池组各项性能的测试,并形成报告。

3.6相关部门:3.6.1负责本部门监事与测量使⽤的表单。

4.术语和定义⽆5、内容5.1事前控制:5.1.1⽣产作业准备:产品在投产时必须具备⼯艺⽂件、作业指导书等技术⽂件及产品相应的检验规范;制造部根据⽣产计划到仓库领取相应物料,并检查各项所需设备及检测⼯具是否良好。

5.1.2 所有参与产品制作的⼈员需培训合格后⽅可上岗(⽣产紧急时须使⽤试⽤期员⼯须进⾏充分和适宜的监督);各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本部员⼯灌输质量意识。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1.6记录
所有检验和试验记录必须按有关要求填写完整、字迹清晰、准确,并按《记录控制程序》实施管理。
4.2检验程序
4.2.1进料检验和试验
1)供货商送货到本公司时将物料或委外件随《送货单》一并交于仓管员,仓管员依照《送货单》核对物品数量、型号、检查合格后,将《收料识别表》贴于货物明显位置上,放入“待检区”内,并附上相应的供应商合格证或质保书及规定的试样等,通知IQC(来料检验员)检验。
5.3《产品标识办法》
5.4《作业指导书》
5.5《进料检验规范》
5.6《IQC(来料检验员)作业基准书》
5.7《MRB审查作业办法》
5.8《制程检验规范》
5.9《IPQC作业基准书》
5.10《OQC作业办法》
5.11《成品检验规范》
5.12《烧机试验办法》
5.13《可靠度实验作业方法》
5.14《高温实验作业指导书》
5.28《收料识别表》
5.29《完工入库单》
5.30《成品送检单》
5.31《入库单》
5.32《首件检验记录表》
5.33《自主检验记录》
7)对于检验不合格的进料物品,IQC检验员应开具《进料不合格联络单》,通知采购部进行退货或与供货商进行协商处理。
8)抽检的进料物品如检验不合格,而生产又急需时,根据制造部的意见,由采购部与厂商联系,由本公司代全检,IQC(来料检验员)填写《进料全检表》进行全检。
9)当IQC(来料检验员)检验来料不合格,但不良现象不致严重引起功能不良时,且生产紧急,可判定“特采”,依《MRB审查作业办法》申请特采。
5.15《进料检验记录》
5.16《检验日报表》
5.17《进料全检表》
5.18《紧急放行申请单》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 职责3.1 品质部来料检验组负责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品质部成品检验组负责成品的最终检验。

3.2 车间负责实施过程检验,品质部过程控制科负责监控。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可,品质部及车间配合。

3.4 仓储科负责仓储内各类物资的编号及外包装的核对,负责物料的标识及时性、完整、正确。

2 程序4.1 进货检验4.1.l 车间生产计划组将每天到货时间及数量通知采购部。

供应商送货到达后,相关仓库人员接收、核对并在“到货进仓验收单”中输入实收数量,同时通知品质部报检。

4.1.2 仓管员接收来料时,需进行以下验证:a) 产品是否有标识,外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完好。

b) 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c) 物料的编号及标识是否正确;d) 当我方有要求时,检查供方的合格证明书(质保书)或检测报告是否完整,并收集传递到来料检验组。

e)环保产品还需验证该供应商是否已列入环保合格供应商名册中。

发现有任何缺陷,都应及时向采购部报告。

4.1.3 品质部接到“到货进仓验收单”后,按“先到-先检”的原则或根据生产需要,依据原材料、检验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检验或验证。

有要求时,检验员应收集该批物料的出厂合格证明书(质保书)或检测报告,进行验证和保存。

4.1.4 检验完毕,检验员填写检验报告,判定合格的检验报告由品质部主管以上人员审批;判定为不合格的检验报告,检验员同时需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由品质部主管以上人员进行来料的不合格检验报告和“质量信息反馈单”审批。

4.1.5 仓储科仓管员负责对物料状态进行标识,填写物资标签交检验员盖章,仓管员负责确保标识与物料状态的一致性。

4.1.6 原材料检验,一般以外观、包装、色质、称重为主,可通过验证质保书来判定,必要时,可通过工艺试验进行验证。

对原材料质量有怀疑时,由品质部联系、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验。

4.1.7进货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条款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测试控制程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产品实现和测试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及开发的测试实现过程进行规范,保证产品的设计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产品,包括开发任务的下达、软件编码、硬件设计、自测、软硬件联调和试生产活动。

3职责
3.1项目负责人
按开发计划制定并下达项目任务书。

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软、硬件设计、自测。

提交测试部进行整体测试。

.
3.2项目组成员进行软、硬件设计、自测,保证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要求。

3.3测试部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执行联调测试,编写《整体测试报告》、《项目
测试分析报告》。

3.4当产品包含硬件设计或硬件改动时,总工办负责组织产品试生产、生产工具的测
试。

总工办负责提供测试部测试所需的硬件产品。

生产管理部执行产品试生产活动。

4工作流程
5工作程序
5.1项目负责人为每个项目开发人员下达“项目任务书”,规定项目的进度和每个开发
人员的任务进度等,任务书以文件的形式下达。

5.2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根据产品规范,系统分析报告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如果有其他能帮助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文档或工具,也应该提供。

5.3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人员编写完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后,由评审组人员进行评审,如果评审通过,并且测试所需的其他资源已经准备好,进入联调测试;
如果评审没有通过,测试人员修改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直至评审通
过。

5.4软件程序编码、自测
软件开发工程师按任务书的要求实现各模块,并编写“开发者指南”、“文
件列表”。

“开发者指南”——记录程序开发的环境、模块(部件)号、开发中的难
点、应该注意的问题、模块中已知的缺陷等,这些信息是为后续开发者或
维护者提供方便,所以编写者应从这个角度进行编写。

自测——开发人员根据测试部提供的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程序,测试程序提
交给项目负责人测试同意后(留下同意记录),开发人员利用测试程序进
行自测;自测发现的BUG开发人员进行修改,修改达到目的后,编写自测
报告,提交给测试部进行联调测试。

“文件列表”——是模块的源代码清单,为配置管理员检查源代码是否完整
提供依据。

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编写用户使用说明。

对于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到的测试程序,由测试部进行确认,填写《测试程序确认报告》,确认通过后,才能用来进行测试。

5.5硬件设计、自测
当产品涉及硬件设计时,由硬件工程师绘制电路原理图,绘制PCB图,测试、选型元器件,外协加工少量样品后,联合调试驱动、硬件电路,对产品硬件进行测试,发现的bug通过bug追踪系统来进行管理。

硬件工程师负责为软件模块编程人员提供测试通过的硬件样品。

5.6生产工具的测试
当开发产品中包含硬件时,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生产工具。

当编写完生产工具后,项目负责人填写《生产工具测试申请表》连同生产工具及生产工具安装、使用指导(readme文件)提交给总工办,由总工办测试,并留下测试记录,测试通过后,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用。

5.7联调测试
在测试人员进行测试之前,由测试部检查开发部进行自测的情况,
只有自测达到要求以后,测试部才开始进行联调测试。

由项目负责人在管理系统中提交测试申请,由测试人员进行整体测
试,及时发现并修改样品或软件模块中的问题。

发现的bug提交到
bug追踪系统中进行追踪管理。

软件和软件联调测试,确保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正常通讯及软硬件之
间的协调工作。

系统间联调测试,如城管管理系统,bill计费系统和用户端系统之
间的联调测试。

5.8编写《整体测试报告》、《项目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通过以后,测试人员编写《整体测试报告》、《项目测试分析报告》,评审并提交存档。

5.9当产品发生较大改动时,及时和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在测试过程中,按照产
品设计对产品提出有益性意见,并对评审后的相关文件及时修改存档。

负责跟踪、记录测试样件测试软件及硬件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形成产品测试分析报告。

5.10阶段性组织召开产品测试总结会议。

6相关文件
1)《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控制程序》
2)《产品开发策划和监控程序》
3)《配置管理程序》
7相关质量记录
1)“项目任务书”
2)“开发者指南”
3)“测试计划”
4)“文件列表”
5)“PCB图”
6)“配套明细表”
7)“整体测试报告”
8)“项目测试分析报告”
9)“测试用例”
10)“试生产单”
11)“测试程序确认报告”
12)“评审报告”
13)出厂检验不合格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