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迟眼蕈蚊综述

合集下载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危害韭菜等蔬菜 ,造成叶片枯黄、腐烂,严重时会导 致全田毁灭。
影响
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不仅影响蔬菜的 产量和品质,还可能传播其他病害, 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02
防治技术的重要性与意义
保护农作物安全
保障农产品质量
通过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可以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 障消费者的健康。
避免农作物损失
韭菜迟眼蕈蚊会对韭菜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绝收。通过防治可以避免农 作物的损失,维护农民的利益。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韭菜迟眼蕈蚊概述 • 防治技术的重要性与意义 • 农业防治措施 • 物理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技术 • 化学防治策略及注意事项
01
韭菜迟眼蕈蚊概述
定义与分布
定义
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双翅目昆虫 ,主要以幼虫危害韭菜、葱、蒜 等蔬菜。
分布
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等地区,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物学特性
生长周期
幼虫形态Biblioteka 蛹的形态成虫形态韭菜迟眼蕈蚊的生长周 期包括卵、幼虫、蛹和
成虫四个阶段。
幼虫呈淡黄或淡绿色, 体长一般在1.5-4毫米之
间。
蛹为黄白色,呈圆筒形 ,体长一般在1.5-2.5毫
米之间。
成虫为小型蝇类,体长 一般在3-4毫米之间,翅
长一般不超过5毫米。
危害程度与影响
危害程度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 !生态学及其防治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 !生态学及其防治

1 鉴定与命名
韭菜迟眼蕈蚊属双翅目 长角亚目 眼蕈蚊
科 迟眼蕈蚊属 ∀ 建国前后陆近仁 !朱振声分别
调查了该虫的发生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但
结果未能发表≈ ∀ 年叶家栋描述了成 !幼
虫的形态特征 并引用日本图鉴上的图和学名
Πηορεδοντα φλαϖιπεσ
称为黄脚蕈蚊 又名
菰菌蚊≈ ∀
年版的5中国农作物病虫害6
肥 当发生蛆害时避免用粪稀和硝酸铵作追肥 ∀ 灌水法防治根蛆 春秋季幼虫发生时 连续浇水
∗ 每天淹没畦面 杀灭根蛆 ∀ 5 .2 物理防治
利用未腐熟粪肥或腐烂发霉的蒜辫 捣碎 后加入少量杀虫剂或用糖醋液来诱杀成虫 ∀ 地 面覆盖细沙和草木灰或用竹签剔开韭菜根际土 壤 造成干燥环境 降低幼虫成活率和成αδψσια οδοριπηαγα ≠ ετ 是葱蒜类蔬菜的重要害虫 尤喜食韭菜 其幼虫俗称韭蛆 是造成目前韭菜减产和农药 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 韭菜虽是我国的传 统蔬菜 对韭蛆的发生危害调查很早 但应用基 础研究匮乏 防治方法单一 ∀ 本文概述了该害 虫的生物学特征 !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旨在为该虫的 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
防治水平 为无公害韭菜生产服务 ∀
参考文献
杨集昆 张学敏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1

叶家栋 黄脚蕈蝇 农业科学通讯
潘秀美 夏玉堂 植物保护
19

何振昌主编 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沈阳 辽宁科
技出版社
丁锦华 徐雍皋 李希平 植物保护词典 南京 江苏科学
技术出版社
冯惠琴 郑方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8

翟旭 仲济学 郭大鸣 昆虫知识

韭菜迟眼蕈蚊的特征体现

韭菜迟眼蕈蚊的特征体现

韭菜迟眼蕈蚊的特征体现韭菜迟眼蕈蚊的特征体现韭菜迟眼蕈蚊(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学名Bradysta odoriphagaY.et Z.,幼虫称为韭蛆。

在我国北方各地均有产生这类害虫,重要危害韭菜,也危害洋葱、大葱、香葱、韭葱、大蒜和食用菌等。

大棚种植的韭菜常严重受害。

【形态特征】幼虫聚集在根部和鳞茎、假茎部危害。

初孵幼虫多从韭菜的根状茎或鳞茎一侧逐渐向内蛀食,受害部变褐腐烂。

幼虫也蚕食须根,使之成为“秃根”。

有时幼虫从近地面的白色的嫩茎位置蛀入,再向下至鳞茎内危害。

春秋两季因植株成长旺盛,组织幼嫩,受害严重。

每个幼茎或鳞茎常聚集十几头甚至几十头幼虫。

地上部叶子发黄、萎蔫、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危害大蒜时,还造成鳞茎裂开,蒜瓣裸露,裂口处布满幼虫分泌物结成的丝网,上沾有粪便、土粒等,受害株地上部分矮化、失绿、变软、倒伏。

1.成虫蚊子状。

雄成虫体长3-5毫米,黑褐色,头部小,复眼大。

触角丝状,长约2毫米,16节,被黑褐色毛。

胸部粗壮,隆突。

足细长,褐色,胫节端部具1对长矩及1列刺状物。

前翅长度为宽度的1-1.8倍,膜质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腹部细长,8-9节,腹端宽大,顶端弯突。

雌成虫体长4-5毫米,与雄虫基本相似,但触角短且细,腹部中段粗大,向端部渐细而尖,腹端具1对分为2节的尾须。

2.卵椭圆形,细小.乳白色,孵化前变白色透明状。

3.老熟幼虫体长7-8毫米,宽约2毫米,头、尾尖细,中间较粗,呈现纺锤形,乳白色,发亮。

头漆黑色有光泽,无足,体节显著,体表光滑无毛,半透明。

4.蛹体长3-4毫米,宽不足1毫米,长椭圆形.红褐色,近羽化时呈现暗褐色,蛹外有表面沾有土粒的茧。

【产生规律】在天津郊区和陕西关中1年产生4代,在山西大同地区1年产生4-5代,在山东寿光地区1年产生6代,均以不同龄期幼虫群集在韭墩、蒜株根际或鳞茎、假茎内越冬,越冬深度3~9厘米不等。

越冬幼虫无滞育特性,只要温度合适即可活动危害,冬天仍可继续危害大棚种植的寄主植物,早春化蛹。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韭菜迟眼蕈蚊是目前威胁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害虫和病虫害,在农业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蕈蚊科昆虫,以韭菜等蓑衣科植物为食,以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对植物进行为害。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危害:韭菜迟眼蕈蚊以咬食韭菜叶片、吸食叶腋汁液为主,导致叶片损伤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2. 间接危害:韭菜迟眼蕈蚊在咬食植物的还会携带多种昆虫病毒,如矮化病毒和黄化病毒等,传播给健康植物,引起病毒病害。

3. 生态危害:韭菜迟眼蕈蚊在林地内繁殖,并大量吸食植物汁液,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

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治理。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其天敌和天敌引进的天敌,对害虫进行规模化的杀灭。

通过引入天敌,形成生物链条,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韭菜迟眼蕈蚊的天敌有赤线蜻蜓、蓑衣科的大小芸、六条金龟等,它们是韭菜迟眼蕈蚊的天敌,通过引入这些天敌对韭菜迟眼蕈蚊进行生物防治。

2. 植物保护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是通过合理采用植物抗病、促生育、调节生长等方法,以达到减轻害虫危害的目的。

韭菜迟眼蕈蚊植物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土壤调理、施肥施水、喷洒植物保护剂等。

生物农药技术是利用具有一定杀灭作用的微生物、植物和其他生物材料,以实现控制害虫的目的。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农药包括拟杆菌菌剂、黑尾延长盾娥、茶多酚等,这些生物农药能有效杀灭韭菜迟眼蕈蚊,同时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三、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随着绿色防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将朝着以下方面发展:1. 精准防控: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对韭菜迟眼蕈蚊进行精准定位和精准施药,提高防控效果,减少农药用量。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
圈 29 3 0 . 00
l 眼蕈蚊 幼虫 俗称“ 蛆 ”是为 害 韭 ,
害虫 , 近年 来在 大 中棚 韭 菜 田发 者造 成 韭 菜黄 叶倒 伏 , 重者 缺 苗
2 为害特征 。 眼蕈蚊 以幼虫 为害 韭菜 . 迟
地 下部 的鳞茎 和柔 软的假 茎基 部 ,此外 , 该 虫 还可 为 害葱 、 、 蒜 莴苣 、 、 芋 十字 花 科 蔬菜
韭 菜萌 芽前扒 开韭 根表土 翻晒 , 以晒死 部分 幼 虫。 早春 或秋 季幼 虫发生 时连 续 灌水 3 , 天 每天 早 晚各 1 , 次 淹没 垄背 , 可减 轻 该虫 的为 害。
规 律 。 菜迟 眼蕈 蚊在 山东 省东 韭
鳞 茎 内或 韭根 生 。
本刊来稿一律不退 , 请作者 自留底稿 。 作者投稿时请告之联系电话或电子邮箱 , 以便于编辑部与作者联系稿件录用和交流修 改意见 。3月内末见录 用通知 , 作者可 自行处理稿件。
特征
眼蕈蚊 的卵 呈椭 圆 形,乳 白色 ;
}期黄 白色 , 刀 后转 黄褐色 , 化前 羽
为铜 黄色 , 有光 泽 ; 虫 体细 长 , 幼
头漆 黑色 有 光 泽 , 白色 , 足 ; 体 无
! 蚊子 , 体长 2 . m , ~5 5 m 黑褐色 , 头
主 l与危 害

1 农 业 防治 。 用无 虫 韭 苗移 栽 , . 选 早春
4 % 期 本 乳 油 1 0 0 m 对 水 5 0~ 8乐 5  ̄2 0 l 0 1 0 k 灌 根 ; 虫羽 化 期 , 2 % 灭 菊 酯 00 g 成 用 0杀 3 0 倍 液 于 上午 9 1 时 喷洒 ,每 l 天喷 1 00 ~ 0 0 次 , 喷3 次 , 连 ~4 消灭羽 化成 虫 。

10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综合药效试验研究

10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综合药效试验研究

园艺园林10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综合药效试验研究张文娟(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26)早期产量的不错条件。

最后是科学定植。

因为花椒生产中定植成活率不高,所以必须加强这一环节管理。

栽植要多带土、快移栽、大水、大肥、大坑,提高成活率。

还有除草施肥,1~3年是花椒缓苗期,该阶段一定要重视杂草的清除工作。

施肥则一般选择每年7~9月份在采完果以后做一次基肥的施肥工作,每一株施50公斤有机肥、7.5公斤草木灰、1公斤过磷酸钙。

生长阶段要做两次补氮,并施加0.25公斤的尿素。

定期做好修剪,祛除枯死树枝,做好平时的防虫。

在果实为鲜红色表面呈油光色泽时可以采收。

摘要:韭菜迟眼蕈蚊作为韭菜的重点害虫,如何科学防治是韭农的关心方向。

本文主要对噻虫胺、吡虫啉、辛硫磷、氟啶脲、氟铃脲、呋虫胺、噻虫嗪、灭蝇胺、根蛆净、苏云金杆菌(BT)乳剂等10种常用害虫防治药剂进行了测评,为韭菜种植筛选出既对土壤影响小又不影响韭菜生长和产量的适合药剂。

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防治药剂;测评;筛选韭菜迟眼蕈蚊是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是韭菜种植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

这种害虫常常被农民称为“韭蛆”,食物种类广泛,主要生长在韭菜的鳞茎部位,通过破坏植物的表皮部位进入内部组织,造成植株的叶片泛黄,植株萎靡,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植株从根部断裂,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和质量。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对象与作物韭菜迟眼蕈蚊;韭菜。

1.2 试验试剂0.5%噻虫胺颗粒剂、2%吡虫啉颗粒剂、40%辛硫磷乳油、5%氟啶脲乳油、98.3%氟铃脲原粉、98.3%呋虫胺原粉、97.6%噻虫嗪原药、98.0%灭蝇胺原粉、根蛆净、苏云金杆菌(BT)乳剂。

1.3……试验方法管测药膜法测定药剂对韭菜中迟眼蕈蚊成虫的室内活性的影响:用丙酮将药剂原粉进行溶解,并且将溶解后的药剂原粉稀释成系列浓度。

将0.5毫升的稀释药液用移液器加入15毫米×150毫米的试管中,进行充分滚动,直到试管中的药液晾干。

晋南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晋南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晋南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摘要介绍晋南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危害情况、形态特征,分析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当地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形态特征;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晋南地区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昆虫,别名黄脚蕈蚊、韭蛆。

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台湾等地区,是葱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运城市盐湖区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蔬菜是其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支柱,无公害韭菜更是当地的优势产业。

但是,当地韭菜生产中多年重茬、连续耕作导致土壤自毒效应明显、土壤养分缺失、土壤板结,农民苗期除草不及时不科学,使得迟眼蕈蚊和葱须鳞蛾对韭菜危害十分严重,灰霉病大面积传播等,从而制约韭菜产品品质和产量[1]。

1 发生危害情况迟眼蕈蚊一直是运城市盐湖区韭菜田间的一种主要害虫,每年4—5月是幼虫和成虫防治的关键时期。

2014年4月20日在盐湖区王范乡刘村庄村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一般地块虫株率20%~30%,严重地块高达70%~80%。

据观察,迟眼蕈蚊的幼虫主要为害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咬破表皮,咬断新根,轻则植株细弱,形成黄条,使韭叶枯黄而死;重则鳞茎和顶芽被破坏而死亡,造成缺株断垄,降低韭菜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鳞茎腐烂,整墩韭菜死亡,全田毁灭无收[2-4]。

在山西南部,迟眼蕈蚊一般每年发生4~6代,多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根附近的土壤中休眠过冬,第2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羽化为成虫,这个时期是全年防治的最关键时期。

5月上旬是第1代幼虫的危害盛期,以后1个多月发生1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成虫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间歇扩散距离可以达到百米左右,甚为活跃,常栖息在韭菜根周围的土块缝隙间。

2 形态特征一是卵:椭圆形,长0.2~0.3 mm,白色,表面光滑。

韭菜迟眼蕈蚊

韭菜迟眼蕈蚊

韭菜迟眼蕈蚊韭共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

义名韭蛆。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韭菜上的重要害虫。

除为害韭菜外,还为害葱、蒜、花卉和中草药等。

幼虫生活在土壤表层,群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蛀食为害。

初孵幼虫先为害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季主要为害嫩茎,导致根茎腐烂。

受害韭菜地上部分生长细弱,叶片发黄萎蔫下垂,最后韭叶枯黄黄死亡。

夏季气温高时,幼虫向下移动,为害韭菜鳞茎,致使整个鳞茎腐烂,严重时整墩韭菜枯死。

一、形态识别1.成虫是一种小型蚊子,体长2.0―4.5毫米,翅展5毫米,黑褐色。

雄虫稍瘦小,腹面呈暗灰黄色。

头小,复眼相接,触角丝状,共16节。

前翅径脉1支,前缘脉和亚前缘脉比较粗。

足细长,基节长不到腿节的1/2,被有微毛,胫节末端内侧有刺2根。

雄虫腹部较细长,腹部末端具有一对抱握器,向内弯曲呈夹状。

雌虫腹末粗大,有一对呈分支的尾状物。

2.卵椭圆形,长0.24毫米,宽0.17毫米,乳白色。

3.幼虫体细长,6―9毫米,头部黑色具有光泽,体白色,胸腹部各节表面光滑,无足。

4.蛹是裸蛹,长7―8毫米,初为黄白色,后变黄褐色,3对足与翅芽平齐。

二、发生规律在天津、北京、肘北每年发生3―4代。

以老熟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根际周围3―4厘米深的土壤中以休眠状态越冬。

在保护地内则无越冬现象,可继续繁殖为害。

第二年春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化蛹,4月羽化为成虫,这是全年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

第一代幼虫在4月下旬至5月;第二代在6月;第三代在7月;第四代在10月至翌年4月羽化为成虫。

成虫善飞翔,扩散距离可达100米左右,畏强光,常聚集成群,多为9―11时交配,下午4时后栖集在韭菜田间的土缝中。

交配后不久产卵在韭菜周围土壤缝内或土块下面,多数成堆产,每头雌虫产卵100―300粒。

初孵的幼虫先行水平扩散,先为害韭菜叶鞘、嫩茎、芽,然后咬断茎再蛀入茎内,夏季幼虫转向鳞茎下部为害。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作者:杨龙子罗松姚勇来源:《现代园艺》2010年第05期韭菜迟眼蕈蚊属双翅目蕈蚊科,别名韭蛆、黄脚蕈蚊,除主要危害韭菜外,还可危害大蒜、茼蒿、白菜、萝卜、瓜类、芹菜等多种作物。

以幼虫群集于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危害,引起幼茎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

近年来受栽培条件及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韭菜迟眼蕈蚊发生危害趋于严重,常造成局部性的灾害,给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科学指导蔬菜生产,帮助菜农增收,现将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形态特征成虫是一种黑色小蚊子,体长2.0~5.5mm,黑褐色,头小,复眼相接,触角丝状,有微毛。

前翅前缘脉及亚前缘脉较粗,足细长,褐色。

腹部细长,雄蚊腹部末端具1对铗状抱握器。

卵椭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近孵化时一端有黑点。

幼虫体细长,头漆黑色有光泽,体白色,无足。

蛹为裸蛹,初期黄白色,后转黄褐色,羽化前呈灰黑色。

2生活习性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韭菜周围3~4cm表土层以休眠方式越冬。

成虫善飞行,喜在阴湿弱光环境下活动,以上午9~11时最为活跃,为交尾盛时,下午4时至夜间栖息于韭田土缝中,不活动。

有多次交尾习性,交尾后1~2天将卵产在韭株周围土缝内或土块下,大多成堆产,每雌可产卵100~300粒。

幼虫孵出后,为害韭株叶鞘基部和鳞茎的地上部分,而后蛀入地下部分,在鳞茎内为害。

老熟幼虫将要化蛹时逐渐向地表活动,多在近土表1~2cm处化蛹,少数在根茎内化蛹。

3发生规律3.1危害高峰期韭菜迟眼蕈蚊繁殖速度快,25~30天就可完成1个世代,由于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期极不整齐,使后期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江西南昌1年发生多代,危害高峰期在4月中旬~5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

3.2发生条件3.2.1雨水因素直接影响着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程度。

雨日过多或过于干旱,田间危害轻。

在江西南昌,4~5月雨水少,田间危害重。

6月份持续雨日较多,7月~8月上旬干旱明显,均不利于其发生。

韭菜迟眼蕈蚊在西甜瓜上发生与防治对策

韭菜迟眼蕈蚊在西甜瓜上发生与防治对策

韭菜迟眼蕈蚊在西甜瓜上发生与防治对策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也是西甜瓜种植中的重要病虫害之一。

本文将从外形特征、危害程度、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1.韭菜迟眼蕈蚊的外形特征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小型昆虫,身长仅为1至2毫米。

身体几乎全黑,稍微有些微光泽。

翅膀呈透明状,前半部分带黑色,像是一条黑色的线。

口吻细长,向下延伸,有尖锐的顶端。

雌雄异形,雌虫在头部两侧有一对长毛,雄虫没有。

幼虫呈淡黄色,有黑色的头部和尾部,身上还有黑色斑点。

2.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程度韭菜迟眼蕈蚊不仅吸食植物汁液,还能在叶片上产卵。

一旦卵孵化成幼虫,它们将开始在叶片内部挖食,使叶片变黄、留下不规则的透明或白色斑点。

当幼虫体积增大时,叶片上也会出现黑色的粘液,这使得叶子看起来像是真菌感染。

这样的病害会使西甜瓜受到严重的损害,影响其生长发育,进而减小产量。

3.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原因韭菜迟眼蕈蚊在潮湿的时间出现的机会较大,因此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时候,它们的数量就会增加。

此外,过度施用氮肥和腐殖质,也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其他的温度、湿度、空气、土壤氧化性、土壤pH值、缓释肥的使用,对其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4.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对策为了防止和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繁殖和危害,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施用黄板诱捕剂。

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我们可以在田间设置黄板。

韭菜迟眼蕈蚊喜欢吸黄色和绿色的花,所以选择上述颜色的黄板有利于吸引韭菜迟眼蕈蚊过来,进一步降低其数量。

(2)采用合适的肥料。

翻耕土壤前,我们需要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钾肥和磷肥。

同时,减少氮肥和腐植质的使用,因为它们很容易吸引害虫和真菌生长,进而增加害虫产卵和繁殖的风险。

(3)使用昆虫杀虫剂。

当发现韭菜迟眼蕈蚊已经在西甜瓜上产卵后,可以选择使用害虫性杀虫剂进行防治。

常见的昆虫杀虫剂有敌敌畏、毒死蜱、络合态吡喃酮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4)改善室内环境。

在小型生产中,可以使用“热、燥、洞、棚”等方法来消除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影响。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5~7d再喷 一次 ,喷后 如遇雨 天则 于雨后及时 补喷 。喷后还 闭棚 ,熏蒸一夜 ,次晨通风 ,隔7d熏一次 。口
要注 意检 查药效 ,以达到最 好的 防治效果 。要 持续用 药 ,
。 m 一


保 土 肥
实用 技术 SHIYONG JISHU
第 2代 ,7月发 生第 3代 ,8 10.,q发 生第4~6代 。初孵幼 虫 0.2~0.3mg/L)或5%氟 铃脲乳 油 (0.5mg/L),也 可有效控
习惯 水平扩 散 ,多 分布 于离地 面2~3cm处 ,先 为害韭菜 叶 制韭菜迟 眼蕈蚊蔓延为 害。
鞘 、嫩 茎 、芽 后 ,咬断茎 再蛀入 假茎 内为 害 ,夏 季幼虫 转 2.3 农 业措施
向鳞茎 下部为 害 ,导致根 茎腐烂 。成 虫喜湿 润怕 干燥 ,喜 2.3.1 健苗栽植
欢 在 阴湿处活 动 ;幼虫喜 凉爽 、忌高 温 (40℃时死亡 ),
韭 菜收割 后 ,浓郁 的韭菜 辛香 味对韭 菜迟 眼蕈 蚊成虫 分幼虫 死亡 。也可 于割头 茬 、第 二茬 韭菜后 结合追 肥进行
有极强 的 引诱 力 ,此 时在菜 园平放 黄色 (或棕 色 、蓝色 ) 灌水 。
粘 虫板粘杀 ,每亩放置密度一般为 15~2O片 ,可显著减少韭 2-3.4 沼液防治
实 朋 技 术 SHIYONG JISHU
韭菜迟 眼蕈蚊绿 色防控技术
王 中林
(山东省潍坊 市坊 子区林业局,山东 潍坊 261200)
植 保 土 肥
韭 菜 迟 眼 蕈 蚊 , 属 双 翅 目 、 眼 蕈 蚊 科 、 迟 眼 蕈 蚊 属 控技术 ,供生产 中参考 。
昆虫 ,其 幼 虫俗 称 “韭 蛆 ” ,是 韭 菜 生产 中 的毁 灭 性 害 l 发生与为害规律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韭菜迟眼蕈蚊是农业常见的害虫,它们在生长季节里会大量繁殖,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而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采用化学农药,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迅速杀虫,但是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绿色防控技术的出现对于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态习性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小昆虫,身长约1-2毫米,体呈黑褐色,头小,嘴长而尖,可以钻入植物体内吸取汁液。

主要危害韭菜、洋葱、大蒜、小麦等作物。

繁殖期一般为3月底至7月中旬,以雌虫为主要危害种群。

雌虫产卵习性强,寄生于韭菜等作物的基部和嫩茎叶部,每个蚊虫寄生多次,每次产卵3-30枚左右。

韭菜迟眼蕈蚊寄生在植物体内,主要营养来源是植物的汁液,危害表现为被寄生部位生长停滞,区域发黄,叶片变形,若寄生部位位于韭菜、洋葱、大蒜的地下部分,则可影响肥料、水分的供应,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减产等现象,严重的可以使作物死亡。

韭菜迟眼蕈蚊个体小,繁殖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化。

传播途径包括土壤分生孢子、风传、飞行、吸汁叶片上随着风媒或昆虫媒介传播等,其中以土壤分生孢子数量多。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危害,现在绿色防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中。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植物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最为常见的是引入天敌,主要应用硬盾蚧、草履虫等天敌捕杀韭菜迟眼蕈蚊实现生物防治的目的。

硬盾蚧又称壳蚧,目前已作为天敌,生产用品出售,在韭菜场地利用人工饲养引入饲料即可。

另外,目前在科学实验室中,也有人研究和应用微生物防治,利用天然微生物或质膜固定技术研究利用微生物的杀蚊作用,进而实现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方法杀死韭菜迟眼蕈蚊,主要包括遮阳网、网室、陷阱、摇尾圈等方式,其中遮阳网和网室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遮阳网分为黑网和白网两种,白网透光性弱,遮阳效果更明显;黑网透光性好,适用于少量自然光照射的地方。

陷阱主要分为口袋和斜坡式的,口袋式陷阱负责拦截危害种群的入侵,斜坡式陷阱负责防止韭菜迟眼蕈蚊逃逸,摇尾圈和黄板纸都利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和特殊的质地给昆虫带来视觉和风味的刺激,使之受到吸引后粘贴或被捕。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在农田、菜园和果园中常见的害虫。

该害虫以韭菜、迟眼蕈和蚊为食,对这些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使其生长发育受限,产量大大降低。

为了有效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侵害,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绿色的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基于生物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利用生物资源来控制农田害虫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绿色防控技术对环境友好,安全无毒,不会产生残留问题。

以下将介绍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韭菜迟眼蕈蚊的监测与预测。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和监测,获取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态信息,包括其种群密度、分布范围和季节变化等。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其次是生物防治。

研究人员发现韭菜迟眼蕈蚊的天敌有许多种,如蚂蚁、田鳖、天牛等。

这些天敌对韭菜迟眼蕈蚊有一定的捕食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可以采取增加天敌数量的措施,例如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和食物,吸引天敌定居和繁殖。

第三是培育抗病虫害的品种。

通过选择育种材料,培育出具有韧性、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这样,即使韭菜迟眼蕈蚊的侵害发生,作物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减少产量的损失。

最后是合理的栽培管理。

合理的栽培管理是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距离,以及及时的地面杂草清除和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害虫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降低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资源进行农田害虫防治的有效方法。

通过监测与预测、生物防治、培育抗病虫害品种和合理的栽培管理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这种技术对环境友好,对生态系统没有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

韭菜迟眼蕈蚊的详细介绍.doc

韭菜迟眼蕈蚊的详细介绍.doc

韭菜迟眼蕈蚊的详细介绍
韭菜迟眼蕈蚊是危害韭菜的重要害虫,轻者造成韭菜黄叶倒伏,重者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迟眼蕈蚊以幼虫危害韭菜地下鳞茎和假茎基部,除危害韭菜外,还危害葱、蒜、莴苣、芋及十字花科蔬菜等。

初孵幼虫危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上端,春秋两季主要危害韭菜幼茎引起腐烂,造成叶片枯黄、植株枯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严重时造成鳞茎腐烂,整株死亡。

韭菜迟眼蕈蚊在东台地区露地一年发生6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韭根周围3~4厘米表土层中休眠越冬,温室大棚无越冬现象,可持续繁殖危害。

卵产在植株周围的土缝内或土块下,大多成堆,次年3月上旬开始化蛹,持续到4月底;幼虫孵化后分散危害。

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以5—7月危害严重。

成虫喜阴湿、弱光环境,上午9—11时飞翔最活跃,环境高湿、土壤过湿或过干不利于其发生。

韭菜田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

韭菜田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

韭菜田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以幼虫为害韭菜,俗称“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是韭菜田的重要害虫。

韭菜受害后,轻者引起黄叶倒伏,严重的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严重影响韭菜的生产。

一、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韭菜迟眼蕈蚊的成虫为一小型蚊子,体长约2.5~3.5㎜左右,黑褐色,头小,触角丝状,长约1~1.5㎜;翅长2~2.5㎜,宽约1㎜左右;卵长约0.25㎜左右,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细长,约6~8㎜,头漆黑色有光泽,体白色,无足;蛹为裸蛹,初期黄白色,后转黄褐色,羽化前呈黑灰色,头为铜黄色,有光泽。

二、发生与为害特点迟眼蕈蚊以幼虫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软的假茎基部为害韭菜,除为害韭菜外,还可为害葱、蒜、莴苣、芋、芹菜、十字花科蔬菜的地下部。

在韭菜田,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菜叶枯黄死亡;夏季幼虫向下蛀入鳞茎,发生严重时鳞茎腐烂,整株整墩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韭菜成片死亡。

迟眼蕈蚊在胶东地区露地1年发生6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韭根周围3~4㎝表土层休眠越冬,温室大棚无越冬现象,可持续繁殖为害。

该虫于第二年春季3月上旬上移到地表1~2㎝处开始化蛹,持续到4月底,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

全年田间为害有2个盛期,一是4~6月份春末夏初阶段,发生最为严重,二是9月中下旬~10月中旬秋季阶段。

成虫喜在阴湿、弱光环境下活动,上午9~11时飞翔最活跃。

卵产在韭株周围土缝内或土块下,大多成堆产,幼虫孵化后便分散为害。

土壤过湿、过干和气候高湿不利于其发生。

三、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移栽韭菜时要选用无虫韭苗,早春韭菜萌芽前扒开韭根表土翻晒,可晒死部分幼虫。

在早春或秋季幼虫发生为害时,可连续灌水3天,每天早晚各1次,水要淹没垄背,可减轻为害。

(二)、化学药剂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并要严格掌握药剂的间隔期。

韭菜迟眼蕈蚊在西甜瓜上发生与防治对策

韭菜迟眼蕈蚊在西甜瓜上发生与防治对策

韭菜迟眼蕈蚊在西甜瓜上发生与防治对策韭菜迟眼蕈蚊在西甜瓜上发生与防治对策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又叫韭蛆、黄脚蕈蚊。

武汉地区一年发生6~8代,春秋为害严重[1],以前主要为害韭菜、大葱、大蒜等香辛类蔬菜,为害西甜瓜鲜有报道。

近年来,随着西甜瓜大型工厂化温室育苗和早春保护地栽培增加,韭菜迟眼蕈蚊已成为西甜瓜育苗和保护地栽培生产上的主要虫害。

由于其幼虫在土中为害,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容易暴发成灾,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据调查,2003年以来武汉地区在西甜瓜育苗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为害,造成苗床死苗10%~30%,甚至毁种,在西甜瓜移栽大田后其为害也逐年加重。

1 韭菜迟眼蕈蚊发生特点韭菜迟眼蕈蚊属喜温性害虫,幼虫适宜生长温度25℃左右,超过33℃发生滞育。

幼虫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适宜湿度70%左右,干旱不利于存活。

成虫、幼虫都怕光,成虫一般在阴天或傍晚出来活动。

在西甜瓜上造成为害的是幼虫,成虫不为害瓜苗。

在苗床上主要为害工厂化生产的西甜瓜嫁接苗,断根嫁接苗受害更重,对砧木、自根苗、接穗为害很少;在大田主要为害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的西甜瓜嫁接苗,露地栽培为害较少。

成虫喜欢酸甜食和腐殖质,产卵于砧木根区、断根处或周围的基质(土壤)中,卵期3~5天。

幼虫喜欢群集为害,一般在基质(土壤)下5 cm左右的浅土层活动,主要取食嫁接瓜苗下面砧木的根,其次是茎,土壤干旱时爬到土面上取食接穗的叶片。

韭菜迟眼蕈蚊世代重叠,每代历期约30天,苗床上发生3~4代,大田上发生2~3代[2]。

2 韭菜迟眼蕈蚊为害西甜瓜症状2.1 苗床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西甜瓜嫁接苗,初期症状表现不太明显,中期表现为砧木子叶尖端发黄,或子叶部分半边萎蔫似失水状,后期子叶渐渐黄化,子叶萎蔫皱缩下垂,茎秆下部被取食成丝状,湿度大时,茎秆下部腐烂呈猝倒状;土壤干燥时,整株萎蔫呈立枯状。

拔除被害株,观察根区,仅剩主根或少量侧根。

韭菜迟眼蕈蚊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发现 缺 钾 时 直 接 向 土 中 施 硫 酸 钾 、氯 化 叶片色变谈 , 叶黄化 , 老 重 钾 、 木 灰 或 用 02 草 .%磷 酸二 氢 钾 溶 液 和 花 心 0 心 皮 的 畸 形 果 , 双 身 茄 。 实 生 长过 程 时 干枯 脱 落 , 蕾 停 止 发 育 变 黄 . 叶 变 1%草 木 灰 浸 出液 进 行 叶 面 喷肥 。 即 果 中 , 于 干 旱 而 突 然 浇 水 , 成 果 皮 生 长 小 。 过 造 主要 原 因是 土 壤 氮 索 含 量 少 ; 壤 含 土 4 缺钙、 、 缺镁 增 施 有 机 肥 和 含 钙 、
速 度 不 及 果 肉快 而引 起 裂 果 。
水量 大 , 响 了 有 效 氮 的 转 化 ; 肥 施 用 镁 的 矿 物 质 肥 料 ,注 意各 种 肥 料 的 施 用 影 氮
一 河 农
防治方法
① 加 强 温度 调 控 ,在 花 不 均 等 。 防治 方法 : 免 积 水 , 施优 质 比例 。 避 多
维普资讯
日光温 室深冬茄子 生理病 害防治

铵 、 素等速效氮肥。 尿 2、 磷 茎 秆 细 长 、 维 发达 、 芽 缺 纤 花 分 化 和 结 果 期 延 长 ,叶 片 变 小 ,颜 色 变 深 。叶 脉 发 红 。主 要 原 因是 土壤 酸 性 大 ,
精。 另外 , 芽 分 化 期 , 度 过 低 , 料 过 与 不 足 会 造 成 茄 子 生 理 障 碍 ,影 响 其 正 水 , 时 中 耕 提 高 地 温 ; 时 揭 盖 草 苫 ; 花 温 肥 及 按
多 , 水 过 量 , 生 长 点 营 养 过 多 , 芽 常 生 长 。 浇 使 花 1缺氮 、 营养 过 剩 . 细胞 分 裂 过 于 旺 盛 , 造 成 多 会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类常见的绿色害虫,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针对这些害虫的防控问题,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各种防控技术,以期达到高效、低成本、环保的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微生物等自然敌害对害虫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在韭菜、迟眼、蕈蚊等害虫防治方面,普遍采用肥虫、小蜂、蚜螨等天敌、寄生生物进行防治。

例如,在韭菜的防治中,可以利用寄生蜂类生物对其进行控制,这种方法既能达到高效、长效的目的,又能保持环境的平衡,避免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

2. 降低密度、采收病虫害的遗留物在防治韭菜、迟眼等害虫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作物密度、清除田间害虫遗留物的方法,减少害虫的繁殖与生存。

比如,在韭菜的防治中,冬季可以进行清整茬田间杂草、收获遗留物的工作,以降低害虫繁殖的风险。

3. 使用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指的是环保、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采用绿色农药进行韭菜、迟眼、蕈蚊等害虫的防治是一个非常有效、可持续的方法。

当前,国内已经有很多生产商开始推广和销售绿色农药,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可以仔细查看产品的包装标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法性。

4. 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针对害虫的习性和生态背景,采取机械、物理方法的防治技术。

通过调整韭菜、迟眼、蕈蚊等害虫的生存环境和种植时机,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比如,在韭菜的防治中,可以采用轮作栽培、深翻土壤等方法,清理田间杂草和病虫害遗留物,提高韭菜的抗病虫能力,防止害虫侵害,通过调整种植密度,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总之,针对韭菜、迟眼、蕈蚊等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是多方面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技术、管理、政策、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开展全面、系统的防控工作,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目标。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绿色防控技术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常寄生在韭菜上,给韭菜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韭菜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民朋友常常遇到韭菜迟眼蕈蚊的侵害,导致韭菜的减产甚至死亡,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的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侵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本文将围绕着韭菜迟眼蕈蚊的特点和危害,介绍一些绿色防控技术,以期能够帮助农民朋友有效的控制这一害虫,减少生产损失。

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以韭菜为宿主的害虫,它主要在夏季繁殖生长,对韭菜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寄生危害:韭菜迟眼蕈蚊常寄生在韭菜的叶片上,通过吸食韭菜的汁液来获取营养。

大量的寄生会导致韭菜叶片开始发黄,生长缓慢,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韭菜的死亡。

2. 传播病害:韭菜迟眼蕈蚊还是韭菜黄化脊病和软腐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它在吸食韭菜的汁液的还会把病害传播给韭菜,加剧了韭菜的生长发育障碍。

3. 经济损失:由于韭菜迟眼蕈蚊的侵害,很多农民朋友在韭菜种植过程中常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特别是在病虫害严重的年份,韭菜的产量大大减少,严重的甚至导致无法收获。

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农民朋友在种植韭菜时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损失。

在防控韭菜迟眼蕈蚊方面,我们主张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从而保护环境,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合理施肥。

韭菜的施肥管理对于减少韭菜迟眼蕈蚊的侵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养分可以增强韭菜的抗病能力,从而减轻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

在施肥方面,我们建议在韭菜的生长初期和中后期分别进行一次追肥,保证韭菜的养分供应。

提高田间管理水平。

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减少韭菜迟眼蕈蚊的滋生和繁殖。

比如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潮湿环境,从而减少害虫的滋生。

定期松土、疏松土壤,促进韭菜的生长发育,增强韭菜的抗病能力。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绿色健康的防控方法,它通过引进天敌或者利用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害虫对韭菜的侵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韭菜迟眼蕈蚊多以幼虫集中在土表下或韭菜根部周围越冬, 越冬时间和历期随地区变化而变化。北方露天越冬时间约为10 下旬~11月中下旬,南方约为12月中下旬。
北方地区羽化高峰为4月上旬,而南方地区为3月中旬。北方露地韭
菜迟眼蕈蚊有春、秋季两个危害高峰,4~6月,9~11月虫量最大,
危害最为严重,7~8月份降雨量增大,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变差,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四)生活习性
幼虫地下群集生活,初危害韭菜的嫩茎幼芽,继 而蛀食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可造成缺苗断垄或成片死 亡。
成虫不取食,喜欢腐殖质。雄虫较活跃善飞, 雌虫多为爬行活动。有趋光性,但喜在阴湿弱光环境 下活动。羽化后不久便开始交配,时间为10 min左右, 雄虫一生可多次交配。
雌虫于土缝等处产卵,堆产,少数散产;有时不 经交尾亦可产卵,但不能正常孵化。上午9:00~11:00 为活跃盛期,同时也是交尾高峰期,下午4:00后活动 减弱,于土缝及植株周围休憩,夜间不活动。对新鲜 韭菜植株、大蒜素及多硫化钙有很强的趋性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五)发生规律
随着纬度等地带性变化,韭菜迟眼蕈蚊年发生代数不同,且 具有严重的世代重叠现象。华北地区露天种植条件下约为4~6代, 南方地区约为9代。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一)农业防治
2.施肥应以优质腐熟的有机粪肥、饼肥或生物菌肥为主, 补施化肥为辅。施化肥时要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并适 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我国农民有收获韭菜后进行松土并撒施草木灰的传统, 这种方法可以使土壤表层干燥,减少韭蛆的为害。
3.使用抗虫品种。可推广种植“农大棚韭1号”和“豫韭 1号”等抗虫性较高的品种。
(220V 13W专用紫光节能灯)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四)物理防治
3.粘板防治。马晓丹报道黄色板效果最好,蓝板次之; 地面平铺粘虫板效果最好。赵旸研究发现,黑色粘虫板 诱虫量最多,距离地面0~20 cm放置诱杀效果最佳。
韭菜迟眼蕈蚊
姓名:李梦瑶 学号:20159130687
目录
一 韭菜迟眼蕈蚊简介 二 防治方法
三 致谢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一、韭菜迟眼蕈蚊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 俗称韭蛆,属双 翅目眼蕈蚊科 迟眼蕈蚊属。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3日卵
4日卵—1龄幼虫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幼虫
老熟幼虫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二)形态特征
蛹:裸蛹,初期黄白色,后胸部变为黄褐色,羽化
前灰黑色;腹部背面淡黄色,腹部乳白色;头铜黄色, 有光泽。
裸蛹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三)寄主及危害
韭菜迟眼蕈蚊的主要寄主是韭菜、大蒜、大葱和洋葱,主要 以幼虫取食韭菜的根茎部分,是造成韭菜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二)化学防治
2.防治成虫。主要在大田成虫羽化盛期,可在韭菜收割后, 于上午9~11时用菊酯类农药25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 油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灭成虫,可从根本上防治韭蛆为害, 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目前在韭蛆防治中研究较多的 植物源杀虫剂有苦参碱、藜芦 碱、印楝素、烟碱和除虫菊酯 等。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一)农业防治
4.新型浇水技术。利用渗灌控制灌水进行土壤栽培和沙 培生产韭菜,土壤表层干燥4 cm,沙培表层干燥6 cm,对 韭蛆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可以通过地下滴管供 应水分,使培养基质保持干燥,降低韭菜迟眼蕈蚊成虫 产卵选择。 5.避免同为韭蛆寄主作物的临近栽植。多年的韭菜田块 可进行改种或者水旱轮作。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小,细长,黑褐色,体形似蚊子,雄虫体
长2.33~2.70mm,雌虫为3.25~3.90mm;翅展约5毫米。 复眼黑色、半球形且在头顶成细“眼桥”,单眼3个。 触角丝状,16节,足细长,褐色,胫节末端有刺2根。 前翅淡烟色,缘脉及亚前缘脉较粗,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雄虫略瘦小,腹部较细长,末端有一对抱握器,雌虫腹 末粗大,有分两节的尾须。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成虫
雌成虫
雄成虫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二)形态特征
卵:初产时为椭圆形,以后逐渐膨大为近圆形,一
端略尖,乳白色,0.24毫米×0.17毫米。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二)形态特征
幼虫:共4龄。体细长,头漆黑色、坚硬,口器发
达,上胯宽短。胴部乳白色,半透明,透过胴部体壁可 其消化道。老熟时体长5~7毫米,无足。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二)化学防治
目前防治韭蛆一般采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乐斯本、 辛硫磷等,有很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农药残留期短, 对韭菜污染较小。
1.适时防治幼虫。低龄幼虫对灭幼脲最敏 感,在韭蛆发生盛期前5天左右,用20%灭 幼脲悬浮600~800 ml/667m2加水灌根,持 效期可长达90天。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四)物理防治
1.糖醋液诱杀。
用绵白糖、乙酸、无水乙醇及自来水 的比例为3:3:1:80的糖醋酒液的诱虫 效果最为显著(P <0.05)。
2.诱杀灯诱杀。
距诱杀灯 20 m以内的区域防治效果达95%以上, 40 m以内的区域防治效果达85%以上, 800m以内的区域防治效果达75%以上。
因此在此时期虫量骤减,南方地区夏季危害亦较轻,但危害高峰则
可延迟到12月上旬。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二、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在韭菜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防治方法的应用,如 合理施肥灌水、轮作倒茬、选育栽种抗虫品种等,对控 制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可起到关键的作用。 1.春耕晒土。越冬韭菜在春季开始解冻时剔开韭菜根 株周围的土壤,使韭蛆暴露在地皮之外,经低温干燥, 韭蛆便会死亡,此法可以降低韭菜被害率10%。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三)生物防治
目前我国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防治 1.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异小杆属线虫、生物天敌昆虫病原线 虫),有效防治韭蛆。 2.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 3.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蜕皮激素(利氟啶脲、灭蝇胺等)。 4.利用球孢白僵菌(荧光假单胞工程菌液)。
喷洒韭田,可以很好地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为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