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 ,精编打印版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验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11、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_重点笔记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1、“社会研究”的概念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专门的科学研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说明社会现象的表面状况,还要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并且把握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
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经验资料,而是要通过对经验资料的分析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4、我们可以将“社会研究”概念定义为: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5、社会研究的特征(多选题)(1)目的性(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认识活动,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2)经验性(经验性特征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3)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4)社会性(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4、所谓“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
5、社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社会研究的目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2)其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3)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4)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产生影响.6、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多选题)(1)社会研究主体(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2)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是其他社会单位)(3)社会研究的内容(是指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包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程序、规则和各个研究阶段上应采用的各种方法)7、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一般扮演以下几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政治组织、学术组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这类组织主要是一些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多选题)(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考研笔记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本书认为社会研究方法中包含着社会调查方法,或者社会调查只是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
2、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定义:社会调查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访问的方法,系统的、直接的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式。
特征:首先,它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程序。
这是调查活动所具有的某种内在规律性。
其次,它主要采取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或者说它主要依靠对被调查者进行特定方式的询问来收集资料。
这是社会调查在手段上、工具上区别与其他社会研究方式和传统社会调查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它指的是抽样调查,这使得它与普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区别开来,也是它区别与传统社会调查的又一特征。
第四,它要求直接从具体的调查对象那里获取信息,即直接从一个个被调查者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
第五,它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
定量资料与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也是它的一个重要标志。
最后,它是一种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又包括资料的分析工作的完整的社会研究类型。
这种全过程使它有别于那些只将其看做一种资料收集方法的认识。
这一特征是它成为独立的社会研究方式的基础。
3、社会调查的作用:描述状况:客观的、精确的、多方面的综合描述,能为进一步从多种因素、多种现象的相互关系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释原因:它能够被广泛的用来讨论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探讨某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尽管它不如实验法有说服力,但随着社会统计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预测趋势:这种预测同样要以对某现象的准确描述和正确解释为基础。
4、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与抽样调查;根据资料收集方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根据目的和作用,可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预测性调查;根据性质和应用领域,可分为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等等。
风笑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整理资料之欧阳理创编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理论与研究8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12第四章研究设计14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18第六章抽样22第七章调查研究26第八章实验研究32第九章文献研究33第十章实地研究35第十一章定量资料分析---参看统计学40第十二章定性资料分析41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44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参见P 4)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 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方法论。
风笑天教授编写的《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是该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书的精简划重点,为考研生提供一份全面而精练的复习笔记。
一、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特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进行的科学活动,用以获取、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相关信息的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操作性等。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历史分析等手段,对社会科学理论进行研究。
在考研复习中,理论研究方法的重点在于准确理解和应用各种理论。
2.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实际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测量,获得研究结论。
实证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考研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流程社会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问题的提出与设定研究问题的提出与设定是社会研究中的第一步。
考研生在准备笔记时,需要重点关注所学理论的相关问题,并为每个问题进行准确而简明的设定。
2.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研究设计是指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实证调查、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
考研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综合运用。
3.数据整理与分析数据整理与分析是社会研究的核心环节。
考研生需要熟悉和掌握常用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例如数据编码、数据清洗、统计分析等。
4.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提出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提出是社会研究中的最终目标。
考研生在复习笔记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和阐述。
四、问题定义与研究假设的构建问题定义是社会研究的基石,研究假设则是对问题进行解答的初步预期。
社会研究方法_重点笔记_串讲内容_自考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1、“社会研究”的概念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专门的科学研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说明社会现象的表面状况,还要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并且把握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
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经验资料,而是要通过对经验资料的分析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4、我们可以将“社会研究”概念定义为: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5、社会研究的4个特征(多选题)(1)目的性(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认识活动,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2)经验性(经验性特征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3)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4)社会性(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4、所谓“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
5、社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首先,社会研究的目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2)其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3)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4)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产生影响。
6、社会研究的基本4个要素:(多选题)(1)社会研究主体(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2)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是其他社会单位)(3)社会研究的内容(是指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包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程序、规则和各个研究阶段上应采用的各种方法)7、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一般扮演以下4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政治组织、企业组织、学术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这类组织主要是一些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多选题)(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风笑天+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顾书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研究(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补充)一、导论(一)社会研究中的困难:a) 人的特殊性;b)研究的干扰性;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二)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
a.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b.客观:社会环境等。
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a.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b.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③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阶段略。
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二、理论与研究(一)理论研究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
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
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
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
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
如:社会学中常见的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完整版)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完整版)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
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
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
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
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本研究工具(3)资料的收集(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第一章给我们介绍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让我们对社会学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以后深入研究奠定了一个很好地基础。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解释的过程。
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四种主要研究法: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分类:<1>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3>根据调查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其他分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统的知识。
特征: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
也就是说,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4、科学三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6、科学的性质: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科学的功能: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
8、操作化: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9、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11、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社会研究泛指各种具体的、分门别类地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风笑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整理资料之欧阳歌谷创编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欧阳歌谷(2021.02.01)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参见P 4)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 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研究者也是人,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睑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IL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精编版
第一章:绪论解释的过程。
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四种主要研究法: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分类:<1>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3>根据调查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其他分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统的知识。
特征: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
也就是说,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4、科学三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6、科学的性质: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科学的功能: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
8、操作化: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9、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最新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一、二、三、九章笔记资料
第一章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方法特征:经验性(依据可感知的资料)、实证性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系统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所生存的世界的理解。
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1.研究的主题(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法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方法论: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4.社会研究着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方法论倾向:1.实证主义方法论(典型特征:定量研究)2.人文主义方法论(典特:定性研究)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问卷法、访问法、观察、量表、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特点:专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体系中各部分之间关系:不同的方法论观点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反过来,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其与之相适应、相配合的研究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研究的过程:选择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研究设计阶段(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研究的实施阶段(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阶段(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得出结果的阶段(结果的结束与报告)第二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风笑天版)精编版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第一步:选择主题•第二步:文献搜索•第三步:论证设计•第四步:文献研究•第五步:文献批评•第六步:完成综述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来源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二)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四、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3.避免判断式的表述4.利用图表化的形式第三讲:从理论假设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一)社会科学理论的特征1.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知;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完整版)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精编打印版
第一篇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更多精品资料微信搜考研通)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研究者也是人,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风笑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整理资料之欧阳学文创作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欧阳学文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理论与研究8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14第四章研究设计16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20第六章抽样25第七章调查研究29第八章实验研究36第九章文献研究37第十章实地研究39第十一章定量资料分析参看统计学45第十二章定性资料分析46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49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参见P 4)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 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全文笔记梳理(完整版)
1序言1.1社会研究是什么社会研究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目的在于探究和理解人们生活中的社会世界。
1.2方法论是什么方法论是设计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主要问题包括:①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②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③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④研究者价值和研究之间的关系⑤不同研究方式及其应用⑥不同研究方式内在逻辑社会研究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利用文献的定量研究(2)研究主要困难:①人的特殊性:主观意愿、主观情感、解释与预测不准确②研究干扰性:采取观察、调查、实验③社会现象复杂性:环境多变复杂④研究受到特定制约:政治、伦理、利益的明确界限⑤保持客观性1.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什么?区别是什么?主要差别是什么?两种研究方式有优劣之分吗?(1)定量研究:①是实证主义的最集中体现②侧重于对事务的测量和计算,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研究程序是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的④研究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2)定性研究:①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②对事物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研究程序和手段都较为灵活②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联系,探讨现象变化过程,以及现象和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所具有的意义。
1.4不同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什么联系?1.4.1研究方法体系可分为三层次:①方法论: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②研究方式:具体方式可分为定量和定性③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各种特定操作程序和技术。
1.4.2研究方法体系关系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
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紧密内在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更多精品资料微信搜考研通)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研究者也是人,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第二节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更多精品资料微信搜考研通)表1-1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构成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
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方法论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二、研究方式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
对于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应用领域较广,操作程序严格规范,对事物的分析精确性高,对信息的收集迅速及时,兼顾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可以通过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
其资料是被访者的自我报告,对行为的测量被动、简洁,难以了解社会现实中人们的真实行为过程,对思想难以深入探讨。
实地研究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适合于研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效度高,灵活性和弹性大,但概括性差,信度低,耗时长,对研究对象会产生影响。
实验研究基本目标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研究内容狭窄。
文献研究设计的资料可来源于当事人的文件以及历史文献、统计资料等,省时省力、费用低、风险小,可研究无法接触到的研究对象,可分析扩越较长历史的社会现象,但又是资料难以获得,缺乏标准化的形式,难以编码分析,文献质量、信度、效度难以保证。
表1-2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简介研究方式方法论子类型资料收集方法分析方法研究性质调查研究实证主义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统计分析定量实验研究实证主义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量表测量统计分析定量实地研究人文主义参与观察个案研究无结构式访问、无结构式观察定性分析定性文献研究实证主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统计资料分析官方统计资料、他人原始数据、文字声像文献统计分析定量三、具体的方法和技术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特点】:专门性、技术性、操作性四、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虽然它们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别,但各种方法论、研究方式与具体的方法和技术都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
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的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不同的方法论观点不仅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更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
反过来,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其与之相适应、相配合的研究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研究问题的选择。
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第三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一、方法论背景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
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研究范式:包括社会事实范式(以迪尔凯姆的方法论思想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强调对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进行研究,在社会结构层次和文化层次探讨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定义范式(以韦伯的思想和符号互动论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的主观性质,认为宏观的社会现象都是人们主观定义的,强调在微观层次研究人们如何建立社会并在社会中行动的),社会行为范式(以行为科学的方法论为代表,强调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主张用经验或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认为事实范式过于抽象,限于宏观层次,而定义范式过于主观,限于微观层次,强调对人外部行为的经验观察来认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1.从认识论角度看,二者基于不同的范式。
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接近于科学范式;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力图对社会生活的自然场景加以整体的理解和解释。
2.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价值中立,常常是对已有理论的检验;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
其逻辑方式本质上是归纳的过程,即从实地研究中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中归纳出具有理论特性的命题和阐释框架。
3.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量研究则用于理论检验;定性研究通常用于理论的建构。
4.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侧重对社会事物的精确测量和计算,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常使用调查、试验、文献研究,获得数量化的资料便于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变量的因果关联;定性研究侧重对行为主体的意义以及行为过程的描述和阐释,强调行为背景因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强调研究程序、方式、手段的灵活性和特殊性,常使用实地研究,获得具体的实例资料。
5.总的来说,定量研究在结果上具有概括性和精确性,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定性研究可以获得深入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细致的资料,但难以推及整体的社会运行状况。
这是研究过程的两种途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表1-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类别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哲学基础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科学范式自然范式逻辑过程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理论模式理论检验理论建构主要目标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文字描述主要方式实验、调查实地研究资料收集技术量表、问卷、结构观察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研究特征客观主观第四节研究的过程一、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c) 资料的收集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等。
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和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资料收集阶段略。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