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维修之光耦原理分类与检测方法
如何检测光耦的好坏

如何检测光耦的好坏
光耦有四脚的,六脚的,八脚的。
在发现产品故障的时候,我们如何判别光耦的好坏呢?下面我对此作了一下实验。
其中电路如下:
【我的试验1:】
在1,2两脚穿接一个LED灯并连上低压电源。
在另一端量测电阻值,有值。
断开电源后无穷大则代表光耦是好的。
否则是坏的。
【我的试验2:】
用两个万用表测量阻值,先在1,2脚一段测量并且不松开表笔,有阻值则红表笔接的是光耦1脚(二极管正极),阻值998欧。
此时再用另一万用表测量3,4脚,有值则4脚接的是红表笔。
阻值为278欧。
则光耦是好的。
【另外】
光耦的原理是在输入端导通时,内部产生强光给内部三极管(可以想象为NPN型三极管)使之导通。
注意输出端要有上拉电压才能保证信号传输。
NEC是单向传递的。
在双向传输电路中我们得注意分析信号传输方向,确保光耦安装准确。
8脚光耦原理图如下:
6脚光耦和和68脚光耦类似,只是去掉和8脚光耦光耦1脚和8脚。
使用6脚光耦代替8脚光耦时把6脚光耦1脚当2脚用,其他脚类推加一。
光耦测量方法

用两个万用表就可以测了。
光电耦合器由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封装组成。
如光电耦合器4N25,采用DIP-6封装,共六个引脚,①、②脚分别为阳、阴极,③脚为空脚,④、⑤、⑥脚分别为三极管的e、c、b极。
以往用万用表测光耦时,只分别检测判断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的好坏,对光耦的传输性能未进行判断。
这里以光耦4N25为例,介绍一种测量光耦传输特性的方法。
1.判断发光二极管好坏与极性: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二极管的正、负向电阻,正向电阻一般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反向电阻一般应为∞。
测得电阻小的那次,红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2.判断受光三极管的好坏与放大倍数:将万用表开关从电阻挡拨至三极管hFE挡,使用NPN型插座,将E孔连接④脚发射极,C孔连接⑤脚集电极,B孔连接⑥脚基极,显示值即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
一般通用型光耦hFE值为一百至几百,若显示值为零或溢出为∞,则表明三极管短路或开路,已损坏。
3.光耦传输特性的测量:测试具体接线见下图,将数字万用表开关拨至二极管挡位,黑笔接发射极,红笔接集电极,⑥脚基极悬空。
这时,表内基准电压2.8V经表内二极管挡的测量电路,加到三极管的c、e结之间。
但由于输入二极管端无光电信号而不导通,液晶显示器显示溢出符号。
当输入端②脚插入E孔,①脚插入C孔的NPN插座时,表内基准电源2.8V经表内三极管hFE挡的测量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受光三极管因光照而导通,显示值由溢出符号瞬间变到188的示值。
当断开①脚阳极与C孔的插接时,显示值瞬间从188示值又回到溢出符号。
不同的光耦,传输特性与效率也不相同,可选择示值稍小、显示值稳定不跳动的光耦应用。
由于表内多使用9V叠层电池,故给输入端二极管加电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及测量精度,可采用断续接触法测量。
817是常用的线性光藕,在各种要求比较精密的功能电路中常常被当作耦合器件,具有上下级电路完全隔离的作用,相互不产生影响。
光耦好坏的检测方法

光耦好坏的检测方法1. 引言光耦(Optocoupler)是一种能够将输入电信号和输出电信号进行隔离的电子器件。
它通常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组成,通过光的传导来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隔离。
在电子设备中,光耦广泛应用于隔离、调节、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光耦好坏的检测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判断一个光耦是否正常工作。
2. 光耦的工作原理在了解如何检测光耦好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光耦的工作原理。
一个基本的光耦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三极管(Phototransistor)组成。
当外加电压施加到LED时,LED会发出可见或红外光。
这些发出的光线会被传输到与之相连的光敏三极管中,从而控制输出端口。
具体来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当输入端口施加一个高电平时,LED会发出高能量的光线并照射到接收端口上。
接收端口中的光敏三极管会受到光线的刺激,导致电流增加,从而使输出端口输出高电平。
反之,当输入端口施加一个低电平时,LED不会发出光线,接收端口中的光敏三极管不受到刺激,导致电流减小,从而使输出端口输出低电平。
3. 光耦好坏的检测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光耦好坏检测方法。
3.1 使用万用表进行检测使用万用表可以快速检测光耦是否正常工作。
以下是具体步骤:1.将万用表调整为二极管测试模式。
2.将正极(红色探针)连接到LED的阳极,将负极(黑色探针)连接到LED的阴极。
3.如果万用表显示一个较小的电压值(通常在0.6V左右),则说明LED正常工作。
4.如果万用表显示一个无穷大或非常高的电阻值,则说明LED损坏。
3.2 使用示波器进行检测示波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光耦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以下是具体步骤:1.将示波器的探头的接地线连接到光耦的接收端口。
2.将示波器的信号线连接到光耦的输入端口。
3.施加一个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到光耦的输入端口上。
4.观察示波器上输出信号的波形。
如果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符,且幅度正常,则说明光耦正常工作。
变频器维修之驱动IC的分类和脱离主回路试机的一些办法.doc

变频器维修之驱动IC的分类和脱离主回路试机的一些办法(2011/03/22 12:13)一、各类驱动IC的区别:变频器驱动电路的核心元器件是驱动IC,常用型号有TLP250、A3120、PC923、PC929、A316J等。
驱动IC实质上是光耦器件的一种,采用光耦器件的目的,一是实现对耦输入、输出侧不同供电回路的隔离,二是输出侧有一定的功率驱动能力,是兼有电气隔离和功率放大两种作用的。
普通四线端光耦器件,如PC817等,内部电路由一只输入发光二极管与输出光敏三极管构成,在输入侧有了输入电流(典型应用值5—10mA)通路后,输出侧三极管产生被激发光电子而导通。
主要有开关量信号的传输,如变频器的数字信号控制端子,多采用此类光电耦合器。
作为驱动IC的光耦器件,在结构上比PC817稍微复杂一些,输出级多由射极输出到补放大器构成,如TLP250、A3120、PC923等,输出级由V1、V2两级射极互补电路组成。
V1导通将VCC正供电电压经输出6、7脚加到IGBT的栅射结上,提供IGBT开通的驱动电流。
如果把IGBT的栅射结看作是一只电容的话,则V1导通提供了IGBT栅射结电容的充电电流,令其开通;而V2的导通,则将输出6、7脚拉为GND地电平或负供电电压,提供所驱动IGBT栅射结电容的电荷泄放通道,令其快速截止。
工作中V1、V2两管交替导通,实施对IGBT的开通与截止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对此驱动电路的供电往往采用+15V、-7.5V的正负双电源,以增强其控制能力。
作为驱动IC的光耦器件,在结构上比PC817稍微复杂一些,输出级多由射极输出到补放大器构成,如TLP250、A3120、PC923等,输出级由V1、V2两级射极互补电路组成。
V1导通将VCC正供电电压经输出6、7脚加到IGBT的栅射结上,提供IGBT开通的驱动电流。
如果把IGBT的栅射结看作是一只电容的话,则V1导通提供了IGBT栅射结电容的充电电流,令其开通;而V2的导通,则将输出6、7脚拉为GND地电平或负供电电压,提供所驱动IGBT栅射结电容的电荷泄放通道,令其快速截止。
各类光电耦合器的检修方法

各类光电耦合器的检修方法光电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光电耦合器可实现电气隔离情况下的信号传输,在工业电路板上使用甚广,可见用于门极驱动、电流电压检测、数据传输、开关电源等。
因为作为隔离器件的光耦通常有一个隔离端与高电压部分电气相联,加之光耦内的LED通电日久也存在老化现象,所以光耦是损坏率比较高的器件,在工控电路板上检修过程中是经常见到的。
工业电路板中比较常见的光耦及其测试方法:<1>非线性光耦4N25,4N35,4N26,4N36图9.6 光耦4N25此类光耦只做普通的数字信号隔离传输使用,可以在线测试好坏,方法是使用指针万用表x10Ω档给光耦内部led施加电流,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测试输出端导通情况,如果led无电流时输出不导通,led 有电流时输出导通,说明光耦是好的。
如图9.7所示。
在线测试光耦,因为光耦led端有可能并联其它元件,可能施加的电流会被其它元件分流一部分,导致输入光耦led的电流不够,造成输出端无法驱动的情况,这时候可将指针表档位换成x1Ω,此档位可以提供更大电流,如果还是不能驱动,可以设法将光耦的一个输入脚焊锡熔化翘起脱离PCB,然后再施加电流。
9.7 万用表在线测试光耦示意图有时候在线测试使用指针万用表施加电流稍显不便,可以自制一款施加电流的光耦“驱动神器”,如图9.8所示图9.8 自制光耦“驱动神器”<2>低速线性光耦PC817 PC818 PC810 PC812 PC502 LTV817 TLP521-1 TLP621-1 ON3111 OC617 PS2401-1 GIC5102图9.7 PC817、TLP521-1等光耦内部结构图此类芯片多用于低速(100K bit/s以下)的数字接口电路如PLC、变频器的输入接口,或者开关电源的反馈电路中。
光耦合器测试方法

治肝病 ( 7 ) 防治血管疾病 ( 8 ) 防治血管 栓塞 ( 9 ) 防 治心与脑血管疾病 ( 10 )
抗肿瘤 ( 11 ) 抗化学毒物 等。天然来 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 速吸收,能通过血
脑屏障,能 时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 如下功能: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
管、疏通 微循环、活化大脑及 其他脏器细胞的功 能、抗脂肪氧化、抗 衰老。
LDL)受体数 量和活性 增加、 使血清胆 固醇清除 增加、水 平降低。 他汀类药 物还可抑 制肝脏 合成载
脂蛋白 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 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 为天然化合
物(如洛伐 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 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
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 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
电流,计算是否在规定范围。 2)最大正向二级管电压测试:
用电流源测试,电流设为 IF (一般为 20mA),正极接在 PIN1,负极接在 PIN2,测试输出电压 VF:范围(不能大于 1.4V) 3)输入端反向漏电流测试
用电压源在输入端(PIN1&2)加反向电压(按该器件的标准条件),测电流,电流小于最大反向漏 电流 IR:Reverse Leakage Current(10uA) 4)输出端击穿电压测试:
高速光耦合器
逻辑输出光电耦合器
光耦合器
MOSFET 输出光电耦合器 光隔离放大器
光电二极管输出光电耦合器
晶体管输出光电耦合器
三极与 SCR 输出光电耦合器
表一:光电耦合器的分类
输 最 大 最大集 绝 入 集 电 电极/发 缘 类 极 / 发 射极饱 电 型 射 极 和电压 压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方法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方法光电耦合器——又称光耦合器或光耦,它属于较新型的电子产品,现在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音视频……各种控制电路中。
由于光耦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只是把电路前后级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转化为光的变化,二者之间没有电气连接,因此能有效隔断电路间的电位联系,实现电路之间的可靠隔离。
一、光电耦合器的检测判断光耦的好坏,可在路测量其内部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来确定。
更可靠的检测方法是以下三种。
1.比较法拆下怀疑有问题的光耦,用万用表测量其内部二极管、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用其与好的光耦对应脚的测量值进行比较,若阻值相差较大,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2.数字万用表检测法下面以PC111光耦检测为例来说明数字万用表检测的方法,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
检测时将光耦内接二极管的+端{1}脚和-端{2}脚分别插入数字万用表的Hfe的c、e插孔内,此时数字万用表应置于NPN挡;然后将光耦内接光电三极管c极{5}脚接指针式万用表的黑表笔,e极{4}脚接红表笔,并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在R×1k挡。
这样就能通过指针式万用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实际上是光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光耦的情况。
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说明光耦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即传输比越高,反之越低;若表针不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3.光电效应判断法仍以PC111光耦合器的检测为例,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
将万用表置于R×1k电阻挡,两表笔分别接在光耦的输出端{4}、{5}脚;然后用一节1.5V的电池与一只50~100Ω的电阻串接后,电池的正极端接PC111的{1}脚,负极端碰接{2}脚,或者正极端碰接{1}脚,负极端接{2}脚,这时观察接在输出端万用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如果指针摆动,说明光耦是好的,如果不摆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万用表指针摆动偏转角度越大,表明光电转换灵敏度越高。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件简介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
光耦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判定其好坏的方法

光耦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判定其好坏的方法光耦是一种常见的光电耦合器件,主要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能够实现光与电的转换。
在电子电路中,光耦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可以实现隔离、解耦、传输信号等功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光耦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判定光耦的品质。
光耦的工作原理光耦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光产生的光信号照射在光敏三极管上,激发光敏三极管的导通,从而实现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隔离。
当有输入信号加到发光二极管上时,发光二极管产生光信号,光信号照射到光敏三极管上,使其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控制输出端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这种光电转换的原理可以有效地隔离输入与输出,防止电路间的相互干扰,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何判定光耦的好坏1.响应速度:光耦器件的响应速度是评判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光耦响应速度快,能够迅速传递信号,保证电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耐压能力:光耦在工作时需要经受一定的电压,耐压能力强的光耦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保护电路安全稳定。
3.耐热性:光耦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能会受到高温影响,好的光耦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确保其长时间稳定工作。
4.线性度:光耦的输出电流或电压应当与输入光信号呈线性关系,线性度高的光耦能够准确传递信号,保证信号的准确性。
5.光耦间的隔离效果:好的光耦应具有良好的电隔离效果,能够有效地隔离输入和输出电路,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通过对光耦器件的上述特性进行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光耦的品质好坏,选择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光耦器件。
总的来说,光耦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耦合器件,在电子电路中应用广泛,能够实现光与电的转换,隔离输入和输出,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理解光耦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判定其品质,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光耦器件,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1。
光电耦合器组成的开关电路及光电耦合器检测电路

光电耦合器组成的开关电路及光电耦合器检测电路光电耦合器组成的开关电路光电耦合器检测电路光电耦合器 , 检测法XC2C64A-7VQ44I其电路符号如图1. 5.1所示。
光电耦合器是把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构成的前面已介绍过,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特殊二极管,加正向电压可发光;与发光二极管相反,光电管是一种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
它包括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两大类。
光电二极管是由PN结和有聚光作用的透镜组成。
通常情况下,给PN结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产生的反向饱和电流是很小的,但如果有光照射时,半导体电阻率会显著减小(光敏性),将激发产生光生载流子(电子空穴对),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光生载流子漂移通过PN结,使PN结由反向截止转换为反向导通。
光电三极管是具有两个PN结的光电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与光咆二极管类似,只是它还利用了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因此灵敏度更高。
光电耦合器以发光二极管为输入端,光电三极管为输出端。
当输入端有电信号输入时(发光二极管加正向电压),发光二极管发光,光电三极管因受光照产生光电流,输出端就有电信号输出。
因此,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
其特点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实现了电绝缘。
使用光电耦合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参数:①隔离电阻:即发光二极管与光电三极管之间的绝缘电阻,一般在10~10Q之间。
②极间耐压:即发光二极管与光电三极管之间的耐压,一般在500V以上。
③最高工作频率:一般不超过lOOkHz。
光电耦合器主要用来实现微型计算机接口与各类控制对象之间的电气隔离,以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图1·5.2电路是用于耦合脉冲信号的应用电路。
当输入信号u,为低电平时,三极管VT截止,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发光二极管无电流通过不发光,输出端光电三极管截止,输出电压口。
为低电平;当输入信号Vi为高电平时,三极管VT饱和导通,发光二极管发光,光电三极管产生光电流,输出电压u。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方法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方法判断光耦的好坏,可在路测量其内部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来确定。
更可靠的检测方法是以下三种。
1.比较法拆下怀疑有问题的光耦,用万用表测量其内部二极管、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用其与好的光耦对应脚的测量值进行比较,若阻值相差较大,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2.数字万用表检测法下面以PC111光耦检测为例来说明数字万用表检测的方法,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
检测时将光耦内接二极管的+端{1}脚和-端{2}脚分别插入数字万用表的Hfe的c、e插孔内,此时数字万用表应置于NPN挡;然后将光耦内接光电三极管c极{5}脚接指针式万用表的黑表笔,e极{4}脚接红表笔,并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在R×1k挡。
这样就能通过指针式万用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实际上是光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光耦的情况。
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说明光耦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即传输比越高,反之越低;若表针不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3.光电效应判断法仍以PC111光耦合器的检测为例,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
将万用表置于R×1k电阻挡,两表笔分别接在光耦的输出端{4}、{5}脚;然后用一节1.5V的电池与一只50~100Ω的电阻串接后,电池的正极端接PC111的{1}脚,负极端碰接{2}脚,或者正极端碰接{1}脚,负极端接{2}脚,这时观察接在输出端万用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如果指针摆动,说明光耦是好的,如果不摆动,则说明光耦已损坏。
万用表指针摆动偏转角度越大,表明光电转换灵敏度越高。
高速光电耦合器(光耦)6N1376N137光耦合器是一款用于单通道的高速光耦合器,其内部有一个850 nm波长AlGaAs LED和一个集成检测器组成,其检测器由一个光敏二极管、高增益线性运放及一个肖特基钳位的集电极开路的三极管组成。
具有温度、电流和电压补偿功能,高的输入输出隔离,LSTTL/TTL兼容,高速(典型为10MBd),5mA的极小输入电流。
其工作原理是: 6N137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信号从脚2和脚3输入,发光二极管发光,经片内光通道传到光敏二极管,反向偏置的光敏管光照后导通,经电流-电压转换后送到与门的一个输入端,与门的另一个输入为使能端,当使能端为高时与门输出高电平,经输出三极管反向后光电隔离器输出低电平。
光藕应该怎么测量?

光藕应该怎么测量?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说明,首先我们要明白光耦的工作原理,其次才是如何测试光耦。
一、光电耦合器简介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以光为传输媒介传输电信号的电子器件,它通过其内部的“电-光-电”转换实现信号的耦合与传输。
根据光电耦合器内部输出电路的不同,光电耦合器可分为光电二极管型、光电三极管型、达林顿管型、晶闸管型、集成电路型等。
光电耦合器的特点是输入端与输出端既能传输电信号、又同时具有电的隔离性。
光电耦合器的结构:将一个发光二极管与一个光电三极管密封在一起,发光二极管是输入端,光电三极管是输出端。
输入信号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光电三极管接受光照后就产生光电流,并可在其负载电阻上得到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信号的隔离传输。
光电耦合器的用途主要是隔离传输和隔离控制。
在隔离耦合、电平转换、机电控制等方面广泛使用。
二、光电耦合器的检测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时绝缘的,所以,检测光电耦合器时应分别检测其输入端和输出端。
1、检测输入端将万用表置于电阻测量档,分别检测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正常情况下其正向电阻约为几百欧姆,反向电阻约为几十千欧。
需要说明的是,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正向管压降比普通发光二极管的低,在1.3V以下。
2、检测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输出部分有多种形式,以光电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为例,在光电耦合器输入端悬空的前提下,检测光电耦合器输出端两引脚(及内部光电三极管的c.e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应为无穷大。
3、检测光电传输性能检测时,用3V直流电源串接一个限流电阻,给光电耦合器输入端接正向电压,这时光电耦合器的输出部分光电三极管应导通,两个引脚之间的阻值很小。
当输入端正向电压去掉时,光电耦合器的输出光电三极管应截止,所测得的阻值应为无穷大。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说明光电耦合器已损坏。
4、检测绝缘性能检测时,测量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任意两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均应为无穷大。
变频器中三极管型光耦的测量与在线检测

变频器中三极管型光耦的测量与在线检测
光耦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是对光能与电能进行隔离,在方便设计的同时避
免干扰的产生。
通常来说,光耦分为三大类,每一大类拥有不同的测量与在线
检测方式。
本文就将针对其中的第一大类光耦的测量与在线检测模式进行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一看吧。
在变频器电路的分类当中,第一大类光耦为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常用于开
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采样和误差电压放大电路,也应用于变频器控制端子的
数字信号输入回路。
结构最为简单,输入侧由一只发光二极管,输出侧由一只
光敏三极管构成,主要用于对开关量信号的隔离与传输。
如PC816、PC817、4N35等。
测量与在线检测
第一类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2V,输入最大电流50mA,典型应用值为10mA;输出最大电流1A左右,因而可直接驱动小型继电器,输
出饱合压降小于0.4V。
可用于几十kHz较低频率信号和直流信号的传输。
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
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测量方法
数字表二极管档,测量输入侧正向压降为1.2V,反向无穷大。
输出侧正、反压降或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
指针表的x10k电阻档,测其1、2脚,有明显的正、反电阻差异,正向电阻约为几十kΩ,反向电阻无穷大;3、4脚正、反向电阻无穷大;
两表测量法。
用指针式万用表的x10k电阻档(能提供15V或9V、几十
μA的电流输出),正向接通1、2脚(黑笔搭1脚),用另一表的电阻档用。
变频器维修老师傅分享光耦的测试方法和神器

变频器维修老师傅分享光耦的测试方法和神器光耦是一个光电隔离器件,光耦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无处不在。
每个变频器,伺服驱动器,PLC等等上面都有好多个光耦。
按作用可以分为,逻辑光耦,驱动光耦,线性光耦。
按速度分有高速光耦和普通光耦。
一般大家在刚刚接触到光耦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判断它的好坏,所以今天我分析一下,我的光耦的测试方法。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欢迎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相互学习一下。
1.逻辑光耦。
比如常用的PC817,TLP521等等。
光耦内部的原理左边1和2脚是发光二极管,右边3,4脚接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三极管的基极受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三极管导通,反之,三极管截止。
知道它的原理了,我们做了一个使发光二极管导通的测试工具,如下图。
一个3.7v的锂电池,一个100欧姆的电阻,两个测试表笔。
当用这个测试工具红表笔接1脚,黑表笔接2脚,这样发光二极管导通,然后拿出万用表打到电阻档或者二极管档,红表笔接4脚,黑表笔接3脚,正常的测量结果是100欧姆左右的阻值或者0.100左右的电压。
如果量不任何值或者值不对了,那肯定是光耦损害。
2.驱动光耦。
驱动电路的部分,各种各样的驱动光耦,下面举个例子,举一反三,都是大同小异。
以HCPL-3120为例,它的内部也是发光二极管,三极管,MOS 管等复合组成的。
一样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三极管导通,它的Vo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不导通,三极管截止,它的Vo输出低电平。
所以给3120的5脚和8脚用可调直流电源供电,然后用我们的测试神器,红表笔接2脚,黑表笔接3脚,这样发光二极管导通,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3120的5,6脚。
应该是个高电平,就是正常的,没有高电平,光耦损害。
3120也是有工作电压标准的。
所以给5脚和8脚供电时,电压不能太低,供电不对也是没有输出的。
我一般都是加15V左右的电压。
变频器电路中的光耦器件 BB变频器电路原理图

一、电路中为什么要使用光耦器件?1、电气隔离的要求。
A与B电路之间,要进行信号的传输,但两电路之间由于供电级别过于悬殊,一路为数百伏,另一路为仅为几伏;两种差异巨大的供电系统,无法将电源共用;2、A电路与强电有联系,人体接触有触电危险,需予以隔离。
而B线路板为人体经常接触的部分,也不应该将危险高电压混入到一起。
两者之间,既要完成信号传输,又必须进行电气隔离;3、运放电路等高阻抗型器件的采用,和电路对模拟的微弱的电压信号的传输,使得对电路的抗干扰处理成为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从各个途径混入的噪声干扰,有可能反客为主,将有用信号"淹没"掉;4、除了考虑人体接触的安全,又必须考虑到电路器件的安全,当光电耦合器件输入侧受到强电压(场)冲击损坏时,因光耦的隔离作用,输出侧电路却能安全无恙。
以上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四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光耦器件的研制、开发和实际应用。
光耦的基本作用,是将输入、输出侧电路进行有效的电气上的隔离;能以光形式传输信号;有较好的抗干扰效果;输出侧电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强电压的引入和冲击。
二、光电耦合器件的一般属性:1、结构特点:输入侧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输出侧采用光敏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多种形式,对信号实施电-光-电的转换与传输。
2、输入、输出侧之间有光的传输,而无电的直接联系。
输入信号的有无和强弱控制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而输出侧接受光信号,据感光强度,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
3、输入、输出侧有较高的电气隔离度,隔离电压一般达2000V以上。
能对交、直流信号进行传输,输出侧有一定的电流输出能力,有的可直接拖动小型继电器。
特殊型光耦器件能对毫伏,甚至微伏级交、直流信富士变频器官方报价号进行线性传输。
4、因光耦的结构特性,输入、输出侧需要相互隔离的独立供电电源,即需两路无"共地"点的供电电源。
下述一、二类光耦输入侧由信号电压提供了输入电流通路,但实质上输入信号回路,也是有一个供电支路的;而线性光耦,则输入侧与输出侧一样,是直接接有两种相隔离的供电电源的。
变频器维修检测常用方法

测常用方法变频器维修检测常用方法在变频器日常维护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外围线路问题,参数设定不良或机械故障。
如果是变频器出现故障,如何去判断是哪一部分问题,在这里略作介绍。
一、静态测试1、测试整流电路找到变频器内部直流电源的P端和N端,将万用表调到电阻X10档,红表棒接到P,黑表棒分别依到R、S、T,应该有大约几十欧的阻值,且基本平衡。
相反将黑表棒接到P 端,红表棒依次接到R、S、T,有一个接近于无穷大的阻值。
将红表棒接到N端,重复以上步骤,都应得到相同结果。
如果有以下结果,可以判定电路已出现异常,A.阻值三相不平衡,可以说明整流桥故障。
B.红表棒接P端时,电阻无穷大,可以断定整流桥故障或起动电阻出现故障。
2、测试逆变电路将红表棒接到P端,黑表棒分别接U、V、W上,应该有几十欧的阻值,且各相阻值基本相同,反相应该为无穷大。
将黑表棒接到N端,重复以上步骤应得到相同结果,否则可确定逆变模块故障二、动态测试在静态测试结果正常以后,才可进行动态测试,即上电试机。
在上电前后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上电之前,须确认输入电压是否有误,将380V电源接入220V级变频器之中会出现炸机(炸电容、压敏电阻、模块等)。
2、检查变频器各接播口是否已正确连接,连接是否有松动,连接异常有时可能导致变频器出现故障,严重时会出现炸机等情况。
3、上电后检测故障显示内容,并初步断定故障及原因。
4、如未显示故障,首先检查参数是否有异常,并将参数复归后,进行空载(不接电机)情况下启动变频器,并测试U、V、W三相输出电压值。
如出现缺相、三相不平衡等情况,则模块或驱动板等有故障5、在输出电压正常(无缺相、三相平衡)的情况下,带载测试。
测试时,最好是满负载测试。
三、故障判断1、整流模块损坏一般是由于电网电压或内部短路引起。
在排除内部短路情况下,更换整流桥。
在现场处理故障时,应重点检查用户电网情况,如电网电压,有无电焊机等对电网有污染的设备等。
光耦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光耦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光耦合器(optical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
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
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
以光为媒介把输入端信号耦合到输出端的光电耦合器,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无触点,抗干扰能力强,输出和输入之间绝缘,单向传输信号等优点,在数字电路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工作原理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
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1553b耦合器线缆接头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
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优点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光耦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在变频器电路中的光耦器件的检测

在变频器电路中的光耦器件的检测更新时间:2012-01-11 14:04:46来源: 工业360核心提示:三种光耦合器电路图四、第一类光耦器件的测量与在线检测:第一类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2V,输入最大电流50mA,典型应用值为10 mA;输出最大电流1A左右,因而可直接驱动小型继电器,输出饱合压降小于0.4V。
可用于几十kHz较低频率信号和直流信号的传输。
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
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测量方法:1.数字表二极管档,测量输入侧正向压降为1.2V,反向无穷大。
输出侧正、反压降或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2.指针表的x10k电阻档,测其1、2脚,有明显的正、反电阻差异,正向电阻约为几十k#Omega;,反向电阻无穷大;3、4脚正、反向电阻无穷大;3.两表测量法。
用指针式万用表的x10k电阻档(能提供15V 或9V、几十#mu;A的电流输出),正向接通1、2脚(黑笔搭1脚),用另一表的电阻档用x1k测量3、4脚的电阻值,当1、2脚表笔接入时,3、4脚之间呈现20k#Omega;左右的电阻值,脱开1、2脚的表笔,3、4脚间电阻为无穷大。
4.可用一个直流电源串入电阻,将输入电流限制在10mA以内。
输入电路接通时,3、4脚电阻为通路状态,输入电路开路时,3、4脚电阻值无穷大。
3、4种测量方法比较准确,如用同型号光耦器件相比较,甚至可检测出失效器件(如输出侧电阻过大)。
上述测量是新器件装机前的必要过程。
对上线不便测量的情况下,必要时也可将器件从电路中拆下,离线测量,进一步判断器件的好坏。
在实际检修中,离线电阻测量不是很便利,上电检测则较为方便和准确。
要采取措施,将输入侧电路变动一下,根据输出侧产生的相应的变化(或无变化),测量判断该器件的好坏。
即打破故障电路中的“平衡状态”,使之出现“暂态失衡”,从而将故障原因暴露出来。
变频器常用光耦

变频器常用光耦1:输入控制模块可采用普通晶体管输出的光耦对操作模块与单片机进行隔离,能有效的提高抗干扰与安全性能,晶体管输出的典型型号有EL817,EL357N,EL3H7等型号供选择。
2:IGBT逆变模块可使用IGBT驱动光耦直接对IGBT进行驱动,使得电路特别简单,可选型号有HCPL316J,HCPL3120,PC923,PC929,TLP250等。
3:检测与保护在变频器工作过程中,需要实时对电流,电压,温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监控,HCPL-7840,TLP559,6N136,6N137等高速光耦具有极快的转换速度,非常适合电压电流实时检测。
利用光耦6N137和电阻降压电路采集逆变器U、V、W三相输出对直流环节负极N的电压信号,这样三相信号都变为单极性SPWM电压脉冲,便于与单向光耦匹配。
单极性SPWM脉冲电压经小电容滤波后便成为如图所示的比较平滑的正弦半波信号,它反映了逆变器交流电压(半波)的瞬时值,然后送相应的CPU或ASIC处理,根据需要既可以得到电压的瞬时值,也可以计算出电压的有效值。
既能满足控制的需要,又可以满足显示计量的需求。
例如,日本Sanken公司研究的电压矢量控制变频器就是利用这种电路完成对交流输出电压的测量,控制效果良好。
同时,在电源缺相和接地故障检测以及过热检测电路中也有光耦的应用。
电源缺相和接地故障检测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套在主回路(输入或输出)上的电流互感线圈检测三相电流平衡程度来实现的,其原理图见上图。
正常时光耦截止输出为1。
当某相电源对地漏电或缺相时,由于三相电流不平衡检测线圈会感应出电势,光耦P512导通,发出故障信号。
功率稍大的风冷式变频器中的散热系统一般都是由多个散热器组成,并配备轴流风机。
每一块散热器上各安装一只热敏元件,如图中所示的PTH1~PTH3,有些变频器在主控板上也安装一只热敏元件,如图16中所示的PTH4。
四只热敏元件串联后接光耦元件EL817。
正常状态下,热敏元件为常闭触点,光耦导通输出信号为0;当散热片过热时热敏元件断开,光耦截止,输出信号为1,该信号经RC滤波后去关闭IGBT的驱动信号并通知CPU发出过热报警信号。
变频器驱动光耦精讲

变频器维修之驱动IC的分类和脱离主回路试机的一些办法一、各类驱动IC的区别:变频器驱动电路的核心元器件是驱动IC,常用型号有TLP250、A3120、PC923、PC929、A316J等。
驱动IC实质上是光耦器件的一种,采用光耦器件的目的,一是实现对耦输入、输出侧不同供电回路的隔离,二是输出侧有一定的功率驱动能力,是兼有电气隔离和功率放大两种作用的。
普通四线端光耦器件,如PC817等,内部电路由一只输入发光二极管与输出光敏三极管构成,在输入侧有了输入电流(典型应用值5—10mA)通路后,输出侧三极管产生被激发光电子而导通。
主要有开关量信号的传输,如变频器的数字信号控制端子,多采用此类光耦合器。
作为驱动IC的光耦器件,在结构上比PC817稍微复杂一些,输出级多由射极输出到补放大器构成,如TLP250、A3120、PC923等,输出级由V1、V2两级射极互补电路组成。
V1导通将VCC正供电电压经输出6、7脚加到IGBT的栅射结上,提供IGBT开通的驱动电流。
如果把IGBT的栅射结看作是一只电容的话,则V1导通提供了IGBT栅射结电容的充电电流,令其开通;而V2的导通,则将输出6、7脚拉为GND地电平或负供电电压,提供所驱动IGBT栅射结电容的电荷泄放通道,令其快速截止。
工作中V1、V2两管交替导通,实施对IGBT的开通与截止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对此驱动电路的供电往往采用+15V、-7.5V的正负双电源,以增强其控制能力。
PC929则在TLP250、A3120、PC923等的电路结构基础上,又添加了IGBT保护电路,又称为IGBT导通管压降检测电路,主要承担对IGBT的过流、短路的快速保护。
大家知道,在变频器U、V、W输出回路中,已经串接了两只或三只电流互感器(由霍尔元件采集电流信号并经放大电路所处理),其输出信号经后级电路分别处理成模拟和开关量信号,送入CPU,进行电流显示、输出控制、启动和运行过程的自动调速限流控制和过载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维修之光耦原理分类与检测方法一、电路中为什么要使用光耦器件?1、电气隔离的要求。
A与B电路之间,要进行信号的传输,但两电路之间由于供电级别过于悬殊,一路为数百伏,另一路为仅为几伏;两种差异巨大的供电系统,无法将电源共用;2、A电路与强电有联系,人体接触有触电危险,需予以隔离。
而B线路板为人体经常接触的部分,也不应该将危险高电压混入到一起。
两者之间,既要完成信号传输,又必须进行电气隔离;3、运放电路等高阻抗型器件的采用,和电路对模拟的微弱的电压信号的传输,使得对电路的抗干扰处理成为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从各个途径混入的噪声干扰,有可能反客为主,将有用信号“淹没”掉;4、除了考虑人体接触的安全,又必须考虑到电路器件的安全,当光电耦合器件输入侧受到强电压(场)冲击损坏时,因光耦的隔离作用,输出侧电路却能安全无恙。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光耦器件的研制、开发和实际应用。
光耦的基本作用,是将输入、输出侧电路进行有效的电气上的隔离;能以光形式传输信号;有较好的抗干扰效果;输出侧电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强电压的引入和冲击。
二、光电耦合器件的一般属性:1、结构特点:输入侧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输出侧采用光敏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多种形式,对信号实施电-光-电的转换与传输。
2、输入、输出侧之间有光的传输,而无电的直接联系。
输入信号的有无和强弱控制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而输出侧接受光信号,据感光强度,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
3、输入、输出侧有较高的电气隔离度,隔离电压一般达2000V以上。
能对交、直流信号进行传输,输出侧有一定的电流输出能力,有的可直接拖动小型继电器。
特殊型光耦器件能对毫伏,甚至微伏级交、直流信号进行线性传输。
4、因光耦的结构特性,输入、输出侧需要相互隔离的独立供电电源,即需两路无“共地”点的供电电源。
下述一、二类光耦输入侧由信号电压提供了输入电流通路,但实质上输入信号回路,也是有一个供电支路的;而线性光耦,则输入侧与输出侧一样,是直接接有两种相隔离的供电电源的。
三、在变频器电路中,经常用到的光电耦合器件,有三种类型:1、一种为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如PC816、PC817、4N35等,常用于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采样和误差电压放大电路,也应用于变频器控制端子的数字信号输入回路。
结构最为简单,输入侧由一只发光二极管,输出侧由一只光敏三极管构成,主要用于对开关量信号的隔离与传输;2、第二种为集成电路型光电耦合器,如6N137、HCPL2601等,输入侧发光管采用了延迟效应低微的新型发光材料,输出侧为门电路和肖基特晶体管构成,使工作性能大为提高。
其频率响应速度比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大为提高,在变频器的故障检测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中也有应用;3、第三种为线性光电耦合器,如A7840。
结构与性能与前两种光耦器件大有不同。
在电路中主要用于对mV级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线性传输,在变频器电路中,往往用于输出电流的采样与放大处理、主回路直流电压的采样与放大处理。
下图为三类光耦器件的引脚、功能原理图:三种光耦合器电路图四、第一类光耦器件的测量与在线检测:第一类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2V,输入最大电流50mA,典型应用值为10mA;输出最大电流1A左右,因而可直接驱动小型继电器,输出饱合压降小于0.4V。
可用于几十kHz较低频率信号和直流信号的传输。
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
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测量方法:1、数字表二极管档,测量输入侧正向压降为1.2V,反向无穷大。
输出侧正、反压降或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2、指针表的x10k电阻档,测其1、2脚,有明显的正、反电阻差异,正向电阻约为几十kΩ,反向电阻无穷大;3、4脚正、反向电阻无穷大;3、两表测量法。
用指针式万用表的x10k电阻档(能提供15V或9V、几十μA的电流输出),正向接通1、2脚(黑笔搭1脚),用另一表的电阻档用x1k 测量3、4脚的电阻值,当1、2脚表笔接入时,3、4脚之间呈现20kΩ左右的电阻值,脱开1、2脚的表笔,3、4脚间电阻为无穷大。
4、可用一个直流电源串入电阻,将输入电流限制在10mA以内。
输入电路接通时,3、4脚电阻为通路状态,输入电路开路时,3、4脚电阻值无穷大。
3、4种测量方法比较准确,如用同型号光耦器件相比较,甚至可检测出失效器件(如输出侧电阻过大)。
上述测量是新器件装机前的必要过程。
对上线不便测量的情况下,必要时也可将器件从电路中拆下,离线测量,进一步判断器件的好坏。
在实际检修中,离线电阻测量不是很便利,上电检测则较为方便和准确。
要采取措施,将输入侧电路变动一下,根据输出侧产生的相应的变化(或无变化),测量判断该器件的好坏。
即打破故障电路中的“平衡状态”,使之出现“暂态失衡”,从而将故障原因暴露出来。
光耦器件的输入、输出侧在电路中串有限流电阻,在上电检测中,可用减小(并联)电阻和加大电阻的方法(将其开路)等方法,配合输出侧的电压检测,判断光耦器件的好坏。
部分电路中,甚至可用直接短接或开路输入侧、输出侧,来检测和观察电路的动态变化,利于判断故障区域和检修工作的开展。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光耦器件的一侧可能与“强电”有直接联系,触及会有触电危险,建议维修过程中为机器提供隔离电源!下图为常见三极管光耦器件的应用电路图。
光电耦合器在线检测示意图上图中的(1)电路,为变频器控制端子电路的数字信号输入电路,当正转端子FWD与公共端子COM短接时,PC817的1、2脚之间的电压由0V变为1.2V,4脚电压由5V变为0V。
同理,当控制端子呈开路状态时,PC817的1、2脚之间电压为0V,而3、4脚之间电压为5V。
图(1)电路可以看出光耦器件的各脚电压值,故障或正常状态测量输入、输出脚电压即可得出判断。
上图(2)电路,测量1、2之间为0.7V(交流信号平均值),3、4脚之间为3V,说明光电耦合器有了输入信号,但光耦器件本身是否正常?用金属镊子短接PC817的1、2脚,测量4脚的电压由原3V上升为5V(或有明显上升),说明光耦器件是好的。
若电压不变,说明光耦损坏。
五、第二类光耦器件的测量与在线检测:第二种类型的光电耦合器(6N137),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5V左右,但输入、输出最大电流仅为mA级,只起到对较高频率信号的传输作用,电路本身不具备电流驱动能力,可用于对MHz级信号进行有效的传输。
同第一类光耦器件一样,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
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此种类型光耦器件的构成电路,同第一类光耦器件构成的电路形式相类似,但电路传输的信号频率较高。
其测量与检查方法也基本上是相似的。
如果说第一类光耦为低速和普通光耦,那么第二类光耦合器,可称之为高速光耦,二者的区别,只是对信号响应速度的不同,在电路形式上则是相同的。
在线测量,1、可用短接或开路2、3输入脚,同时测量输出6、5脚的电压变化;2、减小或加大输入脚外接电阻,测量输出脚电压有无相应变化;3、从+5V供电或其它供电串限流电阻引入到输入脚,检测输出脚电压有无相应变化。
来判断器件是否正常;六、第三类光耦器件——线性光耦:线性光耦,是光电耦合器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器件了。
1、线性光耦的特点:(1)结构特点:其输入、输出侧电路,不再像第一类光耦器件一样,只是二极管/三极管的简单电路,而是内含放大器,并有各自独立的供电回路;没有信号输入极性要求,只将输入信号幅度进行线性放大。
(2)输入侧信号输入端,不再呈现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或许我们完全可以将两个信号输入端看作是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子——输入阻抗非常高,不再吸取信号源电流;能用作微弱电压信号的输入和放大;能对差分信号有极高的放大能力,对共模信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3)输出侧电路,为差分信号输出模式,便于与后级放大器连接,将信号作进一步处理。
2、线性光耦器件A7840的引脚功能图:A7840(HCPL-7840)功能方框图A7840(HCPL-7840)的工作参数:输入侧、输出侧的供电典型值为5V,输入电阻480kΩ,最大输入电压320mV;差分信号输出方式。
内部输入电路有放大作用,且为高阻抗输入,能不失真传输mV级交、直流信号,输出信号作为后级运算放大器差分输入信号。
具有1000倍左右的电压放大倍数。
典型应用,常与后级运算放大器配合,对微弱(交、直)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2、3脚为信号输入脚,1、4脚为输入侧供电端;6、7脚为差分信号输出脚,8、5脚为输出侧供电端。
在线检测方法:可将内部电路看作是一只“整体的运算放大器”,2、3脚为同相、反相输入端,7、6脚为信号输出端。
当短接2、3脚(使输入信号为零)时,6、7脚之间输出电压也为零。
当2、3脚有mV级电压输入时,6、7脚之间有“放大了的”比例电压输出。
3、由A7840构成的电流信号检测电路:英威腾G9/P9小功率变频器的输出电流采样电路部分小功率变频器机型,对输出电流的采样,省掉了电流互感器。
在U、V 输出电路中直接串接了mΩ级的电流采样电阻,将输出电流信号由采样电阻转化为m V级电压信号,将此电阻上的电压信号经R1、R2引入到U3、U4(A7840)R 的信号输入端,由U3、U4进行光电隔离和线性传输,再经U5(TL082)进行放大(阻抗变换)后,送后级电流检测与保护电路进一步处理,再送入CPU。
U4、U3输入侧的供电是由驱动电路供电(隔离电源)再经U1、U2(L7805稳压器)稳压成5V来提供的,此电源必须是与控制电路相隔离的。
U4、U5的输出侧供电,则是由CPU主板供电的+5V电源提供的。
A7840将输入百m V级电压信号放大输出为V级表征着输出电流大小的差分电压信号,再经后级U5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出正电压信号,送后后级电流信号处理电路。
分别被处理成一定幅度的模拟信号送入CPU,用作输出电流显示及输出控制;被处理成开关量信号,用于故障报警,停机保护等。
此两路电流检测信号输出,在线路板上标注有IU、IV字样,是为检测点。
4、由A7840构成的直流回路电压信号检测电路:阿尔法ALPHA200018.5kW变频器直流回路电压检测电路阿尔法ALPHA200018.5kW变频器直流回路电压检测电路,电压采样信号直接取自直流回路的P、N端的530V直流电压,经电阻降压、分压网络,将分压所得m V级电压信号,加到小信号处理光电耦合器A7840(U14)的2、3输入脚上,经U14实施强、弱电隔离后,形成差分信号输入到LF353运算放大器的2、3脚,本级电路接成电压跟随器,输出信号由电位器中心头(线路板上厂家标注测试点VPN)输出至CPU主板与电源/驱动板的排线端子CNN1的8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