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
2、熟练、准确地默写诗歌。
3、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及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饮酒》复习教案
复习过程:
一、诗歌以及翻译
二、理解诗歌:(一)知识提示: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人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365-427),名潜,又名元亮,世号靖
节。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二)主题与写法的理解他共写《饮酒》20 首,诗前有小序,序中说,这些诗是其闲居寡欢,“既醉之后”所作。《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三)理解诗歌: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题: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答: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前来打扰。地方并不偏僻,“而无车马喧”是说没有什么有地位的来拜访他。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题:这里富有怎样的哲理?
答:哲理是:心既然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这里自问自答,解释“而无车马喧”的原因。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问题:这里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这两句最能看出诗人高尚的情致。这里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2)问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写景的作用是什么?“悠然”用得好在哪里?答: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3)问题:
“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答:“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的情味了。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问题:这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答:这里具体描写南山景象。山间的云气到傍晚的时候显得很美,这时飞鸟也结伴归巢了。飞鸟归巢,多么像自己辞官归隐啊!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略到无限的乐趣。(从“采菊“ “日夕”可以知道,这首曲写于秋天的晚上。)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问题: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答:“真意”,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欲辨已忘言”,有人认为是留给读者一个思考和品味的余地,有人认为是一种避祸的遁词。《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思想感情:思念家乡,集中表现这种感情的诗句(点题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赏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气象开阔,遣词平实而构思精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 2 )描述画面:潮水上涨,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江面显得更加广阔;江风顺吹,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3 )“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
4 )这诗句使我们联想到旅途平安,工作和事业顺利。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赏析: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身在他乡游子思乡的情感,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
(2)描述画面: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3 )蕴含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 说明残冬中涌动着春的气息,景中出情。
4、“乡书”家信,送到诗人的故乡“洛阳”,向北方寄。尾联借景抒情,表达了思乡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复习
,、”、.、、/•. 八、I~f 一、文学常识韩愈,代文学家。字,世称。谥号“ ”,又称。与并称“韩柳”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默写
三、赏析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小雨、小草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 分)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1 分)、似有似无(1 分)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4、这首诗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用比喻句 a ”
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细小滋润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5 想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描绘的景致,并将它描写出来。要点:抓住“初春小雨细滑润
泽”及“雨后小草的朦胧景象”的特点来;表达
例一:京城长安街道上细雨蒙蒙,大地被滋润着,就像涂了一层酥油。远看嫩草绿绿,呈现出一抹极淡极淡的青绿颜色,可是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了。
例二:严冬过后,最先报道春天信息的是漫天霏霏细雨。它把无边的银网撒向大地,滋润万物。这时,春天抖动它绿色的罗裙,姗姗走向人间;每走一步,撒下一抹似有似无的浅绿。例三: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6、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 、“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3 分)
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
爱。
(答出对比手法给1 分,写出表达效果给1 分)7、诗的后两句议论,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结合诗的题目,设想一下韩愈作此诗的目的。
此诗送给张籍,是为了逗好友走出家门,感受一下早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