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验收标准
接触网设备零部件介绍及验收要求
套管双耳
承力 索座
定位管 支撑
支撑管卡 子
定位管
定位器
平腕臂
绝缘子
腕臂 支撑
斜腕臂
等电 位线
定位环
上底 座
跳线
下底 座
1、平、斜腕臂
平腕臂
斜腕臂
平、斜腕臂规格型号
管外径D
当支柱或吊柱侧面 限界<3.6m时 当支柱或吊柱侧面 限界≥3.6m时
零件代 号
平腕臂1
平腕臂2
参考长度L管 外径D(mm)
(四)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典型缺陷
缺副帽 螺栓紧固 时不对称, 单边过紧
腕臂弯 曲变形
腕臂底 座倾斜
承力索保护条 缺失、承力索 座铜衬垫缺失
施工中踩踏接 触线
双腕臂底座倾 斜
定位钩与 定位管开
裂
三、接触悬挂
正线:JTMH120(15kN)+CTAH150(21.75kN); 联络线: JTMH95(15kN)+CTAH120(15kN); 站线:JTMH70(15kN)+CTAH85(10kN); 供电线采用LBGLJ-185/25,回流线采用LBGLJ-185/25。
承力索的验收
(1)承力索无散股、无接头。 (2)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材在楔
形线夹外露长度为500mm,绑扎100mm。
2、接触线
接触线规格
导线类型
线型
额定张力(kN)
接触线 接触线 接触线
截面为150mm2的铜锡合 金电车线
截面为120mm2的铜锡合 金电车线
截面为85mm2的铜锡合金 电车线
单边过紧
4、支撑
支撑的规格型号
φ
2
接触网设备零部件介绍及验收要求
(四)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典型缺陷
缺副帽 螺栓紧固 时不对称, 单边过紧
腕臂弯 曲变形
腕臂底 座倾斜
承力索保护条 缺失、承力索 座铜衬垫缺失
施工中踩踏接 触线
双腕臂底座倾 斜
定位钩与 定位管开
裂
三、接触悬挂
正线:JTMH120(15kN)+CTAH150(21.75kN); 联络线: JTMH95(15kN)+CTAH120(15kN); 站线:JTMH70(15kN)+CTAH85(10kN); 供电线采用LBGLJ-185/25,回流线采用LBGLJ-185/25。
单边过紧 C、把止动垫片揋到位 ,检查开口销角度
3、承力索座
单槽承力索座
承力索
3 1
5,6,7,8 4
9 10,11 5,6,7,8
D H
2
• 1─承力索座本体;2─耳环盖板;3─鞍形支座;4─压线夹 板;5─螺栓;6─螺母;7─平垫圈;8─弹簧垫圈;9─固定 轴;10─销钉;11─开口销;
• 螺底座本体
适用范围 ø350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H型钢柱 格构式钢柱
吊柱
备注 孔外安装,预留防滑孔
预留孔
1─腕臂底座本体底座,2─旋转平双耳,3─开口销,4─螺栓销、销钉, 5─螺栓(M20)、螺母、垫圈、弹簧垫圈
腕臂底座的验收:
A、腕臂底座与支柱密贴,底座槽钢(或方刚)呈水平,顶端 管帽封堵良好。
(2)定位管吊线应顺直,任何情况下定位管吊线与另一支 接触悬挂线索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100mm。
(3)定位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在平均温度时垂直线路中 心线,温度变化是,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 致;
(4)限位定位器倾斜度与定位管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限 位间隙允许偏差为±1mm;
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与验收标准及及注意事项
高速铁路接触网
施工新技术
京沪高速铁路公司
侯日根
高速铁接
高速铁路接触网
施工新技术
一、高速接触网特性与高稳定性控制
二、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模式
三、精密测量控制网的应用
四、接触线平直度控制
五、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方法
高速铁接
高速铁路接触网
施工新技术
六、接触网工程的验收
1.验收的内涵
2. 验收的项目
3. 验收的要点
六、接触网工程的验收
2.验收的项目
静检建界安障1)静态检测报告,建筑限界和安全保障
必须满足。
2)支柱的侧面限界
3)拉出值和导高
4)补偿装置
5)锚段关节
6)咽喉区的布置及线岔
六、接触网工程的验收
2.验收的要点
1)规范是原则
2)一致是规律
3)关节是重点
4)咽喉是难点。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合武线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本标准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及《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进行编制.一、基础1.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1.2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1.3基础(含拉线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硬横跨两基础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2°.1.4同一组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硬横跨两实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且每个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1.5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低于相邻轨面200-600㎜,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面应高于站台面100㎜,允许偏差±30.拉线基础高于路肩面100㎜,施工偏差±20㎜.1.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1.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二、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进入杆2.1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2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3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小于设计值。
2.5 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2.6 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入杆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沪杭客专接触网验收标准(最新)
沪杭客专接触网验收标准 (试行)杭州供电段二○一○年七月目录一、支柱与基础…………………………………………………二、支持与定位装臵……………………………………………三、中心锚结……………………………………………………四、补偿装臵……………………………………………………五、下锚拉线……………………………………………………六、绝缘关节……………………………………………………七、线岔…………………………………………………………八、复式交分道岔………………………………………………九、六跨关节电分相……………………………………………十、分段绝缘器…………………………………………………十一、隔离开关…………………………………………………十二、避雷器……………………………………………………十三、电连接……………………………………………………十四、接触悬挂…………………………………………………十五、吊弦及弹性吊索…………………………………………十六、正馈线/供电线…………………………………………十七、电缆及电缆附件…………………………………………十八、架空地线/保护线………………………………………十九、吸上线……………………………………………………二十、接地线……………………………………………………二十一、标识牌…………………………………………………二十二、防护……………………………………………………二十三、外界影响………………………………………………二十四、安全距离问题…………………………………………二十五、其他要求………………………………………………二十六、沪杭线接触网零件紧固力矩表………………………二十七、安全距离列表…………………………………………一、支柱与基础(一)基础1、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
2、基础帽按设计规定设臵,完整无破损,支柱根部和基础周围不得有积水和杂物。
桥梁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必须做基础帽(对外露的螺栓、螺母要密封保护,含法兰盘下面的螺栓、螺母)。
接触网检验批质量验收
接触网检验批质量验收接触网检验批质量验收本用于接触网检验批的质量验收,旨在确保接触网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本将详细说明验收的流程、标准和要求,以便准确评估接触网工程的质量。
1. 验收前准备工作1.1 确定验收的范围和内容详细列出接触网工程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工程部位、施工要求、材料和设备规格等。
1.2 验收人员组成确定参预验收的人员,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监理工程师等。
1.3 验收工具和设备准备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测试设备等。
2. 验收流程2.1 材料验收按照规定的标准对接触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进行验收,包括铜导线、支架、绝缘子等。
2.2 设备验收对接触网工程所使用的设备进行验收,包括牵引变电所、集电弓等。
2.3 施工验收对接触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包括支柱、导线固定、接头等。
2.4 安全验收对接触网工程的安全措施进行验收,包括防护网、接地措施等。
2.5 环境验收对接触网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验收,包括噪音、振动等。
3. 验收标准和要求3.1 材料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接触网工程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2 设备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接触网工程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
3.3 施工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接触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4 安全验收标准根据相关安全规定,对接触网工程的安全措施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3.5 环境验收标准根据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对接触网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验收,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标准要求。
4. 验收结果评定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和标准要求,对接触网工程进行评定,确定其合格与否。
5. 验收报告和记录撰写详细的验收报告,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附件:1. 接触网工程施工图纸2. 接触网材料验收记录表3. 接触网设备验收记录表4. 接触网施工验收记录表5. 接触网安全验收记录表6. 接触网环境验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质量标准: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的标准。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并沟线夹、电连接线夹等作为电连接线夹时,连接处导线不得包缠 铝包带;
4.“高压危险”标志牌安装在电气设备及行人较多的支柱上,设置高 度距地面1.6—2m,牌面采用反光膜,白底黑子、黑框、红闪电
5.冷滑试验及送点开通前的准备:接触网距树木间的最小距离,水平 不应小于3.5m,垂直不应小于3m;拉出值最大不应大于400mm, 接触线线面正确,无弯曲、碰弓、脱弓现象;开通区段接触网绝缘良 好,送电后,各供电臂始、终端确保有电。
3.钢柱底部主角钢下钢垫片面积不小于50mm×100mm,片数不应 超过3片。
4.接触网支柱按设计要求接地。距离接触网带电体5m以内的金属结 构、附加导线远离铁路、行人多站台上的支柱≤30Ω;隔离开关、避 雷器、吸流变压器、架空地线、避雷线≤10Ω
5.避雷器的接地极距通信电缆不应小于3m,地形受限时,应加绝缘 保护,不应小于1m,接地引线与通信电缆无法避免交叉时,不小于 0.5m,交叉角度为90°
6.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0.6m,地面部分涂防锈漆,连接处 应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7.锚柱拉线宜设在锚支的延长线上,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 界,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60°,但 埋设深度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
四、软横跨、硬横梁、支柱装配
1.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最短吊弦处距离为400—600mm;横向 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索不得有接头
5.接触线中心锚节所在跨距内不得有接触线接头。
6.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站场和区间接触线 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 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不小于6200mm,困难时不小 于5700mm;
京九南线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京九南线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下部工程1.1 侧面限界1.1.1 区间正线支柱侧面限界不小于3.1m。
1.1.2 非站台区段有超限货物列车通过的线路腕臂柱和硬横跨柱侧面限界不小于3.1m,软横跨支柱侧面限界不小于3.3m;无超限货物列车通过的线路支柱侧面限界一般不小于2.5m。
1.1.3 牵出线处支柱侧面限界一般不小于3.5m,困难时不小于3.1m。
1.2 基础部分1.2.1 主控项目1.2.1.1 原材料品种、规格、质量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
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的规定。
1.2.1.2 混凝土强度等级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1.2.1.3 基础位置、基底距基础面距离:1.2.1.4 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垂直于车站正线的偏差:软横跨:3°,硬横跨:2°1.2.2 一般项目1.2.2.1 线路两侧及中间的基础顶面,高出路肩面100~200mm,低于相邻轨面200~600mm。
1.2.2.2 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顶面高于站台面,高于站台100mm,施工偏差±30mm。
1.2.2.3 混凝土基础表面质量: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
1.2.2.4基础外形地脚螺栓允许偏差1.2.2.4.1 螺栓外露长度:±20mm1.2.2.4.2 螺栓间距:±2mm(法兰式混凝土支柱):±1mm1.2.2.4.3 螺栓位置:±2mm法兰式混凝土支柱:±1mm1.2.2.4.4 螺栓埋深:+20mm,-0mm1.2.2.4.5 混凝土保护层:±10mm1.2.2.4.6 基础横断面尺寸:±20mm1.3 支柱1.3.1 主控项目1.3.1.1混凝土支柱外观质量:混凝土支柱运达现场应对其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电气化铁道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TB/T 2286)或《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TB/T 2287)的规定。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合武线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本标准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及《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进行编制.一、基础1.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1.2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1.3基础(含拉线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硬横跨两基础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2°.1.4同一组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硬横跨两实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且每个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1.5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低于相邻轨面200-600㎜,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面应高于站台面100㎜,允许偏差±30.拉线基础高于路肩面100㎜,施工偏差±20㎜.1.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1.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沿的距离不小于100㎜.二、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进入杆2.1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2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3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小于设计值。
2.5 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2.6 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入杆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合武线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本标准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及《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进行编制.一、基础1.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1.2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1.3基础(含拉线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硬横跨两基础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2°.1.4同一组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硬横跨两实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且每个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1.5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低于相邻轨面200-600㎜,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面应高于站台面100㎜,允许偏差±30.拉线基础高于路肩面100㎜,施工偏差±20㎜.1.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1.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二、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进入杆2.1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2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3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小于设计值。
2.5 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2.6 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入杆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正线刚性接触网验收标准
刚性接触网验收标准
一、总则
1.本标准适用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直流额定电压1500V的刚性架空接触网的施
工质量验收。
2.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用于配合紧固的扳手应为专用扳手,
严禁使用活口扳手。
3.接触网送电开通前,须采用兆欧表,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和导通试验。
送电开
通的前一天,应再次对各供电臂进行绝缘测试。
4.接触悬挂空气绝缘应满足下列规定:静态绝缘距离正常值150m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
115mm,动态绝缘距离不小于100mm。
二、刚性接触网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详见后续表格:。
接触网验收标准
5接触网
5.1一般规定
5.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距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5.2.11杯形基础外形尺寸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5.3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
主控项目
5.3.1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检查隧道下锚埋入杆、拉线锚栓,抽检桥钢柱和隧道定位埋入杆不少于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5.2.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7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水面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 m m。
5.2.3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3°,硬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横跨的杯形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 m m。同组硬横跨两杯形基础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50 m m。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 m m且每个杯形基础、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
5.1.8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测量应从悬挂点向跨中,偏差积累在跨中。承力索、接触线经超拉后吊弦应竖直安装,未经超拉应按计算偏差安装。
接触网工程验收方案
接触网工程验收方案一、前言接触网工程验收是指接触网施工完成后,由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的实地验收过程。
验收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接触网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安全可靠、满足运行需求,并对其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
验收的过程需要全面检验接触网的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接触网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验收方案旨在详细规定了接触网工程的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验收技术要求,并指导各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工作,确保接触网工程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最大程度上保障运营安全和运行稳定。
二、验收标准1.国家相关标准本验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包括《铁路交通信号设备接触网技术规程》(TB T2416-93)等。
2.铁路公司内部标准铁路公司应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与国家相关标准相衔接,并纳入公司工程验收体系。
三、验收程序1.接触网工程验收过程按如下程序进行:(1)准备工作a.验收工作组成员名单确定,相关资料准备齐备b.通知工程单位和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验收准备工作(2)现场验收a.工程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资质文件b.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3)验收评定a.根据现场验收情况进行评定b.填写验收报告,对接触网工程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4)整改工作a.如存在不合格情况,工程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b.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验收2.验收工作应由技术监督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协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验收技术要求1.现场检查(1)接触网的安装情况a.接触网立柱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牢固、平整b.接触网的导线应连接牢靠,无松动、脱落等情况(2)设备的完好情况接触网的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3)绝缘件的安装a.绝缘件应按要求安装,不存在损坏和安装不规范的情况b.绝缘件的压接连结应牢固,电气性能良好(4)地线的敷设地线应按要求敷设,焊接牢固,电气性能优良2.测试检测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接触网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接触网验收标准
/thread-553-1-1.html 转贴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 接触网51一般规定5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
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距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2 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3 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面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 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51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
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
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513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 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 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
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
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4 基础回填土每回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5 按设计规定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土。
514杯形基础连续浇筑一次成形。
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筑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个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
515 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承力索张力23kN接触线张力34 kN。
新建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或其他措施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
超拉完毕后方可进行悬挂安装。
516支柱装配计算用原始数据的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进行。
接触网验收标准
接触网验收原则一、在接触网工程交接旳同步,施工单位应向运行部门交付下列电子版(1、2、3项)和书面竣工资料:(1)竣工工程数量表。
(2)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
(3)接触网车站、区间平面布置竣工图。
(4)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5)工程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和确认后旳轨面原则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
(6)设备试验汇报。
(7)重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旳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阐明书;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旳器材(例如多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详细安装地点。
(8)设计变更告知书。
(9)跨越接触网旳架空线路(重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络方式等)和跨线桥(重要包括跨线桥位置、近来旳桥墩距线路中心旳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络方式等)有关资料。
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起正常旳生产秩序,制定各项原始记录和报表,并准时填报。
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应有下列技术文献和资料:(1)第一条规定旳竣工资料。
(2)承力索、接触线旳技术规格和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3)接触网零部件旳技术条件、试验措施及图册。
(4)接触网有关原则(部标和国标)。
(5)部、局颁发旳有关规章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自定旳有关制度、措施和措施。
(6)与有关单位旳设备分界协议。
(7)管内各车间、工区之间旳设备分界及设备中各工种分工旳规定。
(8)轨面原则线(俗称“红线”)测量记录。
(9)管内设备大修设计文献、设计审查意见及竣工汇报。
上述资料如有新文献下发,按新文献执行!1 一般规定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献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根据,从设计规定旳来源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
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旳-2--+1m,调整后旳跨距不得不小于设计容许最大跨距;(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旳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3)隧道口旳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旳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一样断涌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旳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 旳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旳跨距不得不小于设计容许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验收标准一、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向运营部门交付下列电子版(1、2、3项)和书面竣工资料:(1)竣工工程数量表。
(2)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
(3)接触网车站、区间平面布置竣工图。
(4)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5)工程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和确认后的轨面标准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
(6)设备试验报告。
(7)主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的器材(例如各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
(8)设计变更通知书。
(9)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主要包括跨线桥位置、最近的桥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
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制定各项原始记录和报表,并按时填报。
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应有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1)第一条规定的竣工资料(2)承力索、接触线的技术规格和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3)接触网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图册。
(4)接触网有关标准(部标和国标)。
(5)部、局颁发的有关规章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自定的有关制度、办法和措施。
(6)与相关单位的设备分界协议。
(7)管内各车间、工区之间的设备分界及设备中各工种分工的规定。
(8)轨面标准线(俗称“红线”)测量记录。
(9)管内设备大修设计文件、设计审查意见及竣工报告。
上述资料如有新文件下发,按新文件执行!1 一般规定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源点或1号、2 号道岔开始。
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3)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涌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1.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
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
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1.3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在厚大元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3)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问歇时间不宜超过2h。
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
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4)基础回填土,每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5)按设计规定装设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士。
1.4杯形基础连续浇筑,一次成形。
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筑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
1.4.1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为1500mm基础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3°。
1.4.2杯形基础面应与路基面平齐,不得高于路基面,杯形基础面平整,外形尺寸及限界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43杯形基础田野侧的土层不得小于600mm否则需进行边坡培土或砌石;路堑地段的基础外侧与水沟外侧的间距不得小于300mm1.5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且架线张力不应小于绕线张力。
承力索张力2-3 kN,接触线张力3-4kN。
新建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或其他措施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
超拉完毕后,方可进行悬挂安装。
1.6支柱装配计算,用原始数据的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进行。
支柱装配计算应采用《支柱装配、软横跨、吊弦预配计算》软件计算。
支柱装配的预配应在预配车间的专用预配台具上进行。
预配完毕,应进行复测,确保预配正确。
1.7整体吊弦的长度计算应采用《支柱装配、软横跨、吊弦颈配计算》软件计算。
整体吊弦的下料、测量、制作应采用整体吊弦制作综合装置,载流环应分别位于主线的两侧,压接应采用恒压力控制的接触网液压压力机。
1.8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测量应从悬挂点向跨中,偏差积累在跨中。
承力索、接触线经超拉后吊弦应竖直安装,未经超拉应按计算偏差安装。
1.9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用于配合紧固的扳手应为专用扳手,严禁使用活口扳手。
1.10先安装绝缘锚段关节的工作支部分的整体吊弦,后进行非工作支部分的调整。
非工作支调整时,在悬挂点两边采用临时铁线悬吊,再将定位装置调整到位。
中性段锚段的绝缘子串安装应从硬锚端向补偿端进行1.11接触网送电开通前,采用2500V兆欧表,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试验和导通试验。
送电开通的前一天,应按调度命令进行绝缘测试。
2基础主控项目2.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
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的规定。
2.2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n3混凝土或每个小站一组混凝土试块(每组三块)。
大于500n3的车站每100n3混凝土一组试块。
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一组混凝土试块。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数量不少于一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查阅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试验报告。
2.3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3°,硬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2.4同-组软、硬横跨的杯形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咼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mm同组硬横跨两杯形基础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士50 mm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士20mm且每个杯形基础、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
一般项目2.5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mm低于相邻轨面200--600mm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顶面应高于站台面100mm施工偏差士2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2.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3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6.1金属支柱基础面应高出地面(或站台面)100-200mm基础外露400mm以上者应培土,每边培土宽度为500mm培土边坡与水平面成45°。
2.6.2基础帽完整无破损,支柱根部和基础周围应保持整洁,不得有积水和杂物。
验收时由监理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进行验证。
2.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 2.7的规定。
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mm表2.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mr)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2.8腕臂柱环形基础杯底中心至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3。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2.9腕臂柱环形基础杯底中心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0/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卷尺测量检查。
2.10腕臂柱环形基础杯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士10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水准仪、钢卷尺测量检查。
2.11杯形基础外形尺寸应符合表2.11的规定表2.11杯形基础外形尺寸允许偏差(mr)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3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件主控项目3.1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理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全部检查隧道下锚埋入件、拉线锚栓,抽检桥钢柱和隧道定位埋入件不少于1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3.2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理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300组锚栓、埋入杆作一组试块,数量不足300作一组。
监理单位见证取取样抽取数量不少于一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试验报告。
3.3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20%检验方法:查阅出厂证明、合格证。
3.4桥锻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不小于设计筐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20%检验方法:尺量检查,进行锚栓抗拔力抽检试验。
3.5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用丁字尺、钢卷尺测量检查。
一般项目3.6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人杆无锈蚀。
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7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理入杆灌注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7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捡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表3.7桥钢柱、拉线锚栓、隧道埋入杆位置及灌注允许偏差(mr)3.8桥钢柱预留基础顶面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士5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丁字尺、钢卷尺测量。
3.9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均不大于3°。
螺栓呈竖直状态,螺栓外露长度、螺栓间距应符合表 2.7的规定。
基础螺栓预埋顶部向下300mn应采用一级热镀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3.10桥钢柱的托架与接腿、支柱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螺栓应用双螺帽并涂油防护。
4混凝土支柱主控项目4.1混凝土支柱运达现场应对其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电气化铁道横腹式杆预应力混凝土支柱》(TB/T 2286)或《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TB/T 2287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