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务实与案例》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务实与案例》读书笔记
(心茗 2013年春节)
第1章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 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的是人类。
1 梅兰妮·克莱因
* 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驱使,而更多的是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
* 自我的核心与婴儿最初的且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与母亲的关系)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比其他任何关系更能成为建构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 个体内在的生与死之间的力量斗争,最终会被投射到外在世界中去。
* 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基本状态:偏执状态、抑郁状态。
* 早期人格发展的研究来源于原始客体关系,因此克莱因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她开拓了对早期人格发展的研究。由此,克莱因推动了研究的重点由对恋母期的关注转向对前恋母期的关注,从分析婴儿满足他们的性心理驱力的方式转向分析他们建构其表象世界的方式。克莱因不仅是首倡存在早期内射的学者之一,而且她还支持内在客体世界构成人类精神的基石的观点。
2 费尔贝恩
* 原欲并非源于寻求快乐的需要,而是源于寻求客体的需要。
* 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开始于对儿童发展的描述,与“依赖”在关系中所起作用尤为相关。根据费尔贝恩的理论,每个儿童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婴儿期依赖阶段、过渡阶段、成熟的依赖阶段。
* 神经症的产生是因为个体无法或不愿意放弃婴儿般的依赖情结所引起的。
* 费尔贝恩使用“分裂”概念来描述儿童应对一个不一致的、令人不满意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应对一个不一致的、令人不满足的母亲的方式。
* 完美客体——中心自我、令人兴奋的客体——婴儿式原欲自我、拒绝性客体——反原欲自我。
* 费尔贝恩有关内在世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通过详细描述不同类型客体关系以及相关联的自我状态,详细阐述了克莱因的观点。但是,关于好的和坏的客体的性质方面,他与克莱因的观点有所不同。克莱因认为,客体的“坏”是儿童自己内在破坏力向外在客体(尤其是母亲)投射的产物。而费尔贝恩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坏”是那些确实挫败、拒绝儿童的父母被内化的层面。
* 概括言之,费尔贝恩有关婴儿心理的观点是:婴儿与母亲的互动会产生内在客体世界的分裂;这些分裂,依次又形成了婴儿自我状态的分裂的基础。
3 玛格丽特·马勒
* 玛格丽特·马勒可能是最果断地将母子互动放在发展情景中研究的客体关系学者。
* 成熟的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实现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和分离——个体化阶段。其中分离——个体化阶段由一系列的亚阶段构成。在分离——个体化阶段中,生命中最重要的冲突,即对自主的追求和要停留在与母亲的融合状态中的强烈欲望之间的冲突,表现得最为强烈。儿童解决这种冲突的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不带病态地走完一生。
* 分离——个体化阶段是最复杂的阶段,由一系列的亚阶段构成。分化亚阶段(第5、6个月——第10个月,“陌生人的焦虑”)、实践亚阶段(第10、11个月——第15、16个月,“孵”)、和解(第15-18个月——第30个月,“和解危机”)和原欲客体恒定亚阶段(大约两岁半——大约三岁,将母亲内化)。
4 奥图·肯柏格
* 母子关系的本质体现在“两极心理内在表象”里。……这些两极表象存在于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不仅影响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而且成为当前关系中所发生事情的模板。每一个两极表象都由三部分构成:自体映像、他人映像和情感色彩。各种两极表象一起被儿童“消化”,形成一个人人格的基础。
* 每个三重构造——自体映像、他人映像以及它们的情感色彩——都有助于所谓的“内化系统”的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内化系统:内射、认同、自我认同。
5 海因兹·寇哈特
* 寇哈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将自体心理学引入了精神分析领域中。
* 自体客体:父母以及儿童生命中任何其他重要客体。指的是实际的人,而不是想象中的表象。
* 儿童通过早期的自体客体关系寻求满足两种基本的自恋性需求。一种需求是要去炫耀其正在发展的能力,并且因为这些能力而受到赞赏。另一种需求是要对双亲之一,通常是母亲,形成一个完美的印象,以使自己体验到一种与其融合的感觉
* 转变内化作用:镜像自体客体、完美自体客体。
* 精神病理意味着没有能力超越幼年时期的自恋性内化。……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要解决移情问题,就需要个案把治疗师看作是积极的、健康的自体客体并与之建立关系,且进行积极的转变内化。因此精神分析被看作是能提供给个案第二次发展的机会。
6 捆绑的结
* 将重点放在作为儿童心理构成的重要发展力量的母亲身上,是与传统精神分析在强调点上的一个主要转变。
*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所说,塑造人们生活的关键事件并非发生在5岁或6岁时,而是发生在五个月或六个月大的时候!
7 客体关系理论和心理治疗
* 反移情代表心理治疗师对个案病理的体验性反应,而且是治疗程序中有价值的部分。它不仅具有诊断的功能,而且也指导了治疗师进行很多干预。
8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 客体关系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内在客体关系在产生和维持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上。在构成个案生活的各种关系中,首要的考虑应放在个案与治疗
师的关系上。这种关系不仅发生在现象学上的“此时此地”,而且它还包含了很多在个案与他人关系中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治疗师——个案的关系被看作是个案生活中病态部分的生动表达。
第2章客体关系的发展
1 分裂与个体的发展
2 第一阶段:母性分裂
* 在生命早期阶段,部分客体是与快乐和满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这种兴趣开始控制个体的人际存在,它们就可能变成物恋的对象。恋足、恋发以及对身体某个部位的强迫性迷恋代表了这样一些情形,即在这些情形下部分客体关系开始成为首选,甚至有些时候替代了整体客体关系。
* 随着人际意识的萌芽,儿童发现天堂中也有烦恼,这就是分裂。
* 凝视回避
* 那么儿童如何应对母亲是分裂的这一未解决的问题呢?那就是通过将母亲理想化。
3 第二阶段:想像分裂
* “躲猫猫”:将母亲消失。
* 想象:内部映像担当着替代物的作用,减轻了在没有替代物存在的情况下,母亲的离开可能会导致的惊慌失措之感。试图建立内在母亲的努力,包含了很多儿童试图“保存”母亲的努力。
* 过渡客体
4 第三阶段:自体分裂
* 自体出现的显著标志是儿童词汇中出现了“我”这个词。
* 自体,从它最基本的形式来说,是丰富的且正在进行的社会合并过程的语言顶峰。它不受冲突支配,它是构成人类有关他们是谁的内在感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