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之卫气营血辨证

合集下载

中医辩证:卫、气、营、血辩证详解

中医辩证:卫、气、营、血辩证详解

中医辩证:卫、气、营、血辩证详解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温热病:是一类由外感温热病邪所引起的热象偏重,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病症分类:叶氏应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的分布与生理功能的不同,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的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阐明温热病变发展过程中,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病理阶段:卫气营血病证,代表着温热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病理阶段。

1.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2.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为邪正斗争的亢盛期;3.营分证:为邪入营分,热灼营阴,扰神窜络,病情深重;4.血分证:邪热深入血分,血热亢盛、耗血动血,瘀热内阻,为病变的后期,病情更为严重。

传变途径:温热病邪从口鼻而人,首先犯肺,由卫及气,由气入营,由营入血,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深重。

意义:卫气营血辨证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它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完善并丰富了中医对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和内容。

卫分证定义:指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

常见于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

证候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或伴有咳嗽,咽喉肿痛。

证候分析:①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被邪热郁遏,故发热重、微恶风寒;②温热之邪上扰清窍,则头痛;③温热病初起,伤津不甚,故口干微渴;④温热在表,故舌边尖红、脉浮数。

温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⑤温热上灼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疼痛。

卫分证分类:可因感受不同类型的温邪而症状和病机不同。

(1)风热犯卫:肺卫失宣,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微汗或无汗,咳嗽,咽红或痛,鼻塞流浊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暑湿犯卫:阻遏气机,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重,胃脘部痞满,心烦,口渴,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温热病辨证,又称卫气营血辨证,它是外感温热病辨证的一种方法。

所谓温热病是指外感六淫、疫疠等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

有起病急、发热高、发展快、变化多的特点。

大体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感染性及变态和过敏性急性热病等。

温病学说渊源很早,最早见于《内经》,如“民乃疠,温病乃作”(病名),“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病因),“病温,虚甚死”(病理)。

汉代《伤寒论》中也有记载,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治疗方面提出了白虎汤、承气汤之类。

明。

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致病说,力阐与伤寒之不同,为温病学说之先导。

迨至清代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温病学的理论体系,运用卫气营血、三焦作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卫、气、营、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生理结构的一个部分;当人体患急性热病后,它们就会先后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

故在温热病的临证中用卫、气、营、血来概括不同阶段的四类证候,借以说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温热病起病一般先见恶寒、发热、脉浮的表证,此称为卫分证;进一步发展,出现高热、腹满、便秘、脉洪大等里证、热证、实证,称为气分证;再进一步发展,则出现神昏谵语或多种出血症状,称为营分病或血分病。

这是一般的传变规律,但也有不按这个规律传变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一发病就出现气或营、血的证候,或由卫分直接传至营、血,或卫、气、营、血同病。

精制银翘解毒片成份•金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薄荷脑、扑热息痛。

辅料为淀粉、薄膜包衣粉。

•金银花:甘寒Array•连翘:苦,微寒•荆芥穗:祛风解表•淡豆豉:苦辛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牛蒡子: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

可用于皮肤或粘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宜,主疼痛。

•扑热息痛: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痛经等。

温病学辨证理论

温病学辨证理论
其中以身热夜甚,时谵语,或斑疹隐隐、 舌质红绛为辨证要点。
病理特点是: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4、血分证
(1)概念:
血分证是邪热发展到血分,引起以血 热亢盛、动血耗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 证候,也属于外感热病里证范畴。
温邪深入血分,病变已属极期,亦多 昏、痉、厥、脱之变,病情较为危重。
(2)主要证候:
汗衰。
(3)病机分析: 以病邪犯阳明为例,阳明为十二经脉之海,
多气多血,抗邪力强,故邪入阳明,正邪抗争, 里热蒸迫,而见全身壮热。温邪在里不在表,故 仅有发热而不伴有恶寒。里热亢盛,迫津液外泄 而多汗,热炽津伤而口渴喜凉饮。气分热炽,舌 苔见黄燥,脉洪大而有力。
热盛阳明的病理特点是:正邪剧争,里热蒸 迫,热盛津伤。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按ESC键退出
请单击播放
一、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在《内经》及 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与病理等方面 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临床上对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把卫气营血 的概念用于对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 发展阶段性的分析,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 辨证理论。
上焦病变中邪陷心包的病变,可归属于营分证 范围,但其病机变化与营分证不完全相同:前者主 要是邪热内陷,包络机窍阻闭,心神逼乱;后者则 是营热阴伤,心神受扰。气分病变不仅限于中焦阳 明胃肠及足太阴脾,也包括上焦手太阴肺经气分的 病变,其范围较广,只要温邪不在卫表,又未深入 营血,皆可属于气分证范围。
(2)阳明热结证:
指肠道中邪热与糟粕相结,耗伤阴津,肠道 传导失司的证候,又称热结肠腑证,或阳明腑证。 主要症状:
日晡潮热,或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 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等。 辨证要点: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温病的辩证(一、卫气营血辩证)(刘景源)

温病的辩证(一、卫气营血辩证)(刘景源)

温病的辩证(⼀、卫⽓营⾎辩证)(刘景源)温病的辩证(⼀、卫⽓营⾎辩证)(转载)温病的辨证纲领,有卫⽓营⾎辨证和三焦辨证两⼤系统,它们对温病的辨证,各有各的指导意义。

⼀、卫⽓营⾎辩证卫⽓营⾎辨证是清代的温病学家叶天⼠提出来的,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它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叶天⼠说:“⼤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凡看法”,是讲规律性,也就是说,温病的辨证规律是卫分证之后才是⽓分证,营分证之后才是⾎分证。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卫与营,⽽在⽓与⾎。

也就是说,叶天⼠的卫⽓营⾎辨证,实际上是⽓⾎辨证,把温病分为⽓病与⾎病两⼤部分。

因为这两⼤部分范围太宽了、太笼统了,所以在“⽓”前⾯⼜衍⽣出“卫”,在“⾎”前⾯⼜衍⽣出“营”,从⽽把温病分为四个阶段,这样就使辨证过程更为精细、准确了。

实际上,从总体上来说他强调的是⽓⾎辨证。

为什么这么说?他的⽴论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不⽤别的名词,不⽤别的辨证,⽽特意选择了卫⽓营⾎,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的。

要讲叶天⼠为什么⽤⽓病与⾎病来辨证温病,⾸先应该复习⼀遍卫、⽓、营、⾎的⽣理概念。

1.卫⽓营⾎的⽣理概念卫、⽓、营、⾎的⽣理概念主要在⽓与⾎,⽓中包括卫,⾎中包括营。

(1)⽓要谈这个问题,⾸先要讲“⽓”。

中医学所讲的⽓,作为⼈体来讲,应该说⾸先想到是⼈体⼀⾝之⽓,这个⽓称为“真⽓”,也称“正⽓”,还有⼈称为“原⽓”、“元⽓”、“真元之⽓”从⼈体⼀⾝之⽓的⽣成来说,它有三个来源:⼀是来源于先天的⽓,是受之于⽗母,与⽣俱来的⽓。

就是说,在⼈没有降⽣之前,还没有见天⽇的胚胎时期已经存在了,所以称之为“先天之⽓”。

⼀个是来源于⾃然界的⽓,也就是呼吸的清⽓。

婴⼉⼀降⽣,⾸先就要呼吸,所吸进来的氧⽓来⾃于⾃然界,所以称之为“⾃然之⽓”。

⼀个是来源于饮⾷的⽓,⼩孩要吃奶,长⼤了以后要吃⾷物,因为⼈类维持⽣存的营养物质来⾃于饮⾷物,所以称之为“⽔⾕之⽓”。

⼈体的⼀⾝之⽓就由这三种成分所构成,这三种成分从来源上看是三个途径,但是它们在⼈体内是混在⼀起相互化⽣、密不可分的。

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
气分证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由卫人气,邪正斗争激烈,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

是外感温热病的中期,属里热实证。

气分证因病邪性质不同及侵袭脏腑的不同,可有不同证型。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着热扰胸隔,表现为心烦懊(忄农),卧起不安;若热壅于肺,表现为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若热结肠胃,表现为日哺潮热,谵语,腹满胀痛,便秘,脉沉实有力;著热郁少阳,表现为身热起伏,口苦,咽于,胸胁胀满疼痛。

病机分析:本证以温热之邪侵入气分,邪正斗争激烈为特征。

温热之邪由卫入气,由表入里,邪正斗争激烈,故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热盛迫津外泄则汗出;热盛伤津则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炽盛之象。

热扰胸隔,气机不畅,影响心神,则心烦懊(忄农),卧起不安;热壅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不利,则咳喘,胸痛,咯吐黄调痰;热结肠胃,腑气壅滞,胃热熏心,则日哺潮热,谵语,腹满胀痛,便秘,脉沉实有力;
热郁少阳,正邪分争,则身热起伏,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疼痛。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与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相似,如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汗出、口渴与阳明经证相似,热结肠胃型与阳明腑证相似,但传入途径有所不同,阳明病可由太阳病传入,本证则由卫分证传入。

本证的热郁少阳型当与少阳病区别,两者临床表现可相似,但传入途径不一。

辨证注意点:抓住外感温热病里热炽盛的特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麦冬 — 清热养阴生津
玄参 — 滋阴降火解毒 银花、连翘 — 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竹叶心 — 专清心火 黄连 — 清心泻火

佐 佐使
丹参 — 清心凉血活血
(二)热入心包


证候分析:
高热 手足厥冷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安宫牛黄丸 邪热内入心包
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
舌绛 — 热伤营阴之征




证候分析: 身热夜甚 — 邪热入营,损伤营阴 心烦不寐 热入营分 或见神昏谵语 内扰心神 口干不欲饮 — 营热蒸腾,营气上升 斑疹隐隐 — 热伤血络 舌质红绛,脉细数 — 为热伤营阴之象

治法:清营透热 方药:清营汤 犀角 — 清热凉血,解毒散瘀 生地 — 凉血滋阴 君


清热平肝熄风
养阴增液,柔肝舒筋 清热化痰
茯神 — 平肝宁心安神 生甘草 — 调和诸药
(三)血热伤阴


证候分析: 低热不退,夜热早凉 虚热内盛 五心烦热,口燥咽干 神疲耳聋-肾精亏损 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内热

治法:滋补真阴 方药: 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 麦冬,阿胶,麻仁


于某,男性,24岁。病史:该患者发热已3天, 开始恶寒发热,半日后即不恶寒,头痛,口渴, 自服解热镇痛药,汗出后又复发热,热势加剧, 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宁。后渐昏睡,说胡话, 时惊搐,今晨开始昏迷不醒,抽搐,体温40º C, 颜面潮红,面垢,喉中痰鸣,牙关微紧,项强, 舌绛,苔黄厚燥。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3、 治法方药
温热病的治疗原则:

卫分证 — 辛凉解表;


气分证 — 清热生津;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weifen, qifen, yingfen and xuefen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的方法之一。

即以卫、气、营、血为纲,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病机、证候概括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4个层次和阶段,用以说明外感温热病的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及其传变规律,进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使温病学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卫、气、营、血在《内经》中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清代叶天士根据前人有关卫气营血的论述,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温热论》一书中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

证候特征卫气营血代表温热邪气侵犯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浅深、轻重不同的4个阶段,其相应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4类证候。

卫分证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是温邪从口鼻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伴有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舌苔薄白等。

不同性质的温邪入侵卫分所表现的证候各具特点,例如卫分风热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微渴、鼻塞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卫分燥热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鼻咽干燥、口渴、舌红、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卫分湿热证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身重着、胸脘痞闷、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为辨证要点,多见于湿温初起。

气分证气分病变广泛,凡邪不在卫分,又未进入营(血)分都属于气分范围。

气分证的表现随病邪性质、病变部位、证候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温热邪在气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所表现的证候特点是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多由卫分证不解,邪传入里或温热之邪直入气分而成。

病变涉及肺、胃、大肠、胆、胸膈等脏腑,临床常见邪热壅肺证、热扰胸膈证、热结腑实证、胆经郁热证等。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清代叶桂根据温病的演变规律,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结合其实践经验,发展《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卫、气、营、血的理论所创立的。

什么是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温病发展4个阶段的辨证内容及方法各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叶氏根据卫气营血四种物质不同的功能,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将外感温热病按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浅深轻重,归纳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4个阶段,用以说明外感热病病位浅深、病势轻重及其演变规律,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的内容,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

温热病邪侵袭人体,由卫分进入气分,由气分进入营分,由营分再进入血分,病邪逐步深入,病情也逐渐加重。

就病变部位而言,卫分证主表,是温热病的初期阶段,病情轻浅,病在肺与皮毛;气分证主里,是温热病的极期阶段,病在胸膈、肺、胃、肠、胆等脏腑;营分证邪热入于心营,邪热内陷阶段,病在心与心包;血分证则邪热已深入心、肝、肾,重在耗血、动血。

卫营血辨证是对温热病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常见证候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一、辨卫分证卫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初袭肺卫,正邪交争于肌表,卫气卫外功能失调,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多见于温热病初起阶段,因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故卫分证常伴有肺经病变。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或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机制分析] 温热之邪侵犯肌表,卫为邪郁而不能布达于外,故发热,微恶风寒。

温热之邪属阳,故多为发热重而恶寒轻。

温邪犯肺,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作咳嗽;上灼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疼痛;上扰清空则头痛;伤津不重,故口干微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之邪犯肺卫之症。

本证是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①本证以外感风热,肺卫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见头痛、口渴、咳嗽、咽喉肿痛等邪伤于肺的症状。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辩证鉴别表
病位 病理
邪郁肌表 肺失宣降 邪正相争 邪正剧争 里热蒸腾 热盛津伤 营热伤阴 扰神窜络 血热亢盛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症侯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有汗 ,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 饮凉,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 力 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 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 绛,苔黄,脉细数 身热,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语,吐 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 舌质深绛,脉数
辩证要点
发热,微恶风寒, 脉浮数 壮热,不恶寒,口 渴,苔黄



身热夜甚,心烦, 谵语,舌质红绛 (脉细数) 斑疹,急性多部位 、多窍道出血,舌 质深绛

卫气营血辨证
病案举例
陈××,男,16岁,2007年3月24日住院。住院号:16439 病史:四天前因饱食赶路,汗出甚多而受风,当晚即恶 寒发热,头痛,脘胀,呕吐,寒热持续,汗出而热不退, 继又增咳嗽,胸痛。 症状:患者恶寒发热,汗少,头胀痛,左胸疼痛,咳 嗽,痰吐淡黄而粘,夹有少量铁锈色,脘部胀满,大便不 行,口干喜凉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偏红,脉浮滑数。 检查:体温41℃,脉搏115/分,白细胞计数:总数 18300/mm3, 中性91%,淋巴9%。痰培养:肺炎球菌。胸透: 左下肺可见片状模糊阴影。
卫气营血辨证
(一)热伤营阴证: 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见神昏 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病机:邪热入营,灼伤营阴。 邪热入营,耗伤营阴,故身热而夜甚;营气通 于心,营分邪热内扰心神,故见心烦不寐或神昏谵 语;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故斑疹隐隐;热入营分, 蒸腾营阴,营气上升则口干不欲饮;舌红绛,脉细 数为热伤营阴之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 温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4
卫分(初期阶段) 气分(中期) 营分(严重阶段) 血分(晚期阶段)
病位
肺卫 肺、胃、肠、胆、脾、膀胱等 心与心包 心、肝、肾
卫 气 营 血
治疗大法
辛凉解表---银翘散 清热生津---白虎汤 清营透热---清营汤 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
5
一、卫分证
血热伤阴 虚热内生
虚热内炽 阴虚阳亢,虚火上炎 阴精亏损,正气虚衰
肾精耗损 阴虚内热
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五心烦热 口燥咽干 神疲乏力 耳聋
舌红少苔,脉细数
谢谢!
相当或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种: ①多种急性传染病; ②多种感染性疾病; ③还包括某些非传染性的热性病。
3
★ 温邪包括:
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 燥热病邪、暑湿病邪、疠气、温毒等。
温病
发于冬春——风热病邪 发于夏季——暑热病邪 发于长夏——湿热病邪 发于秋季——燥热病邪
因与四时有关,故 ,便血 血色深红带紫 舌质深绛,脉细数
(二)肝热动风证
肝热动风证,是指血热灼伤肝经,肝风内动所表现出的证候。
血热亢盛
热邪亢盛 热邪灼伤津液 热邪上扰清窍 血热灼伤肝络,筋脉失养
肝经热甚
发热 口渴 头痛,眩晕 抽搐,角弓反张 舌红绛,脉弦数
(三)血热伤阴证
血热伤阴证是指血分热盛,耗伤阴液所表现出的证候
凡邪热久留必使其体内真阴耗损,故病久而累及肾,为此血 分证候是以心肝肾的病变为主。
温热之邪入血分,多由营分证不解而传入血分,或由气分直 接传入血分,此称为“气血两燔”。
(一)血热妄行证
血热妄行证,是指血分热炽,灼伤血络所表现出的证候。
热入血分, 灼伤血络

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辩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辩证总论一、温热病:是温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发热病的总称。

简称“温病”。

特点:发病急速,病情多变,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以发热为主,易化燥伤阴,甚则耗血动血。

病情发展规律:多起于卫分,渐次转入气分、营分、血分。

二、卫气营血辩证:是将外感温热病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用以说明其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以及各阶段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卫分证:是温病的初期阶段,为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证候。

主要特点: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

属八纲证候中的表热证。

2、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为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炽盛里证。

特点:其病变范围广泛,凡温热病邪不在卫分,又未入营血,皆属于气分范围。

以热盛阳明多见。

证候特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传入途径有二:一是从卫分传入;二是温热病邪直入气分。

(一)、气分大热定义:是指邪热入胃,胃热炽盛所表现出的候。

证候:大热,大汗,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分析:1、胃热炽盛,耗损津液,故大热,大渴,喜冷饮。

2、邪热蒸腾,迫津外出,故大汗。

3、热拢心神则心烦。

4、里热炽盛,气盛血涌,故面赤。

5、苔黄燥,脉洪大,为实热之象。

治法:清热生津代表方:白虎汤(二)、热结肠道定义:热结肠道证是指邪热入腑与糟粕互结,耗伤津液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日晡潮热,大便燥结,腹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沉实。

分析:1、肠道属阳明经,而阳明经气旺于日晡。

2、热入气分,邪热亢盛,正邪相争,故日晡潮热。

3、热结肠道,耗伤津液,肠道津亏,使肠内不润,故大便燥结。

4、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故腹满硬痛,拒按。

5、苔黄燥,脉沉实,为里实热之象。

治法:峻下热结代表方:大承气汤3、营分证:是指温热之邪,内陷心营,以实质性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

是以营热伤阴,心神被扰的病变为主,其病位在心和心包。

温病条辨卫气营血

温病条辨卫气营血

温病条辨卫、气、营、血辨证(更适用于温热病辩证)卫气看舌苔,营血看舌质。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1)卫分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温邪袭卫,卫外失司,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银翘散主之。

青翘抗病毒颗粒:忍冬藤,连翘,粉葛,青蒿,柴胡,重楼,板蓝根,川射干,蒲公英,大青叶,广藿香,紫苏叶,薄荷。

风热犯肺,肺气失宣,寒热不甚,咳重,桑菊饮主之。

夹风,如头痛,咽红肿痛,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加薄荷、牛蒡子;夹湿,如头身重痛,首如裹,苔白腻,脉濡,加芦根、滑石,芦根甘寒生津,配合滑石渗湿于热下,利尿而不伤津。

在表,可辛宣芳化,如藿香、佩兰、竹叶。

(2)气分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渴喜凉饮,溺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①邪热壅肺,肺气壅滞,失于宣降,身热咳喘,舌红苔黄,脉数,麻杏石甘汤主之。

② 汗多,热在肺胃,白虎汤主之。

③无汗,热郁在肝胆,身热,口苦,烦渴,干呕,脉弦数,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主之,加醋柴胡、山栀。

黄连黄芩汤(芩、连、郁金、香豆豉)亦主之,加玄参、芍药、甘草。

呕吐重者,加竹茹,亦可清胆,如羚羊角。

④热灼胸膈:身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凉膈散主之。

没有便秘者,可去芒硝。

⑤暑湿弥漫三焦(热重于湿):身热,耳聋眩晕,咳嗽带血,胸闷脘痞,呕恶,便溏,尿赤,苔黄腻,三石汤主之。

(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银花白通草金汁)⑥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身热,腹痛,大便溏垢,便下不爽,苔黄腻、黄浊,烦躁,胸闷痞满,舌赤,脉滑数。

附方:肺热移肠,身热咳嗽,口渴,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痛不硬满,葛根芩连汤主之。

暑湿、湿温郁蒸气分,肠道积滯:身热稽留,胸腹满闷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或滑数。

中医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卫气营血辨证
下载后 可复制文字哦
中医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把温热病所表现的错综复杂的证候归纳综合,概括为卫 、气、营、血四个不同证候类型,用以说明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情轻重、 部位深浅、病势进退各阶段病理变化和疾病传变的规律,为治疗提供依据 ,是温热病辨证论治的重要纲领。 卫气营血的证候表现,反映了温热病邪侵犯部位的浅深层次,气病之轻浅 者叫“卫分”,气病之深重者叫“气分”,血病之轻浅者叫“营分”,血 病之深重者叫“血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卫分主表,主肺与皮毛;气分是温热病邪,入里入脏腑,但尚未入血;营 分指邪热入心营,心主血,营分以血热为主证;血分是血热深入肝肾,重 在耗血和动血。邪热在卫,属于表热证,病势最轻浅;邪热在气是属于里 热炽盛,病势较重;热邪深入营血,不仅营伤血耗,而且心神亦受影响, 所以病势最为深重。 此外,还反映损伤津血的程度,病在卫气时以伤津液为主,病至营血则以 伤血为主。病在卫,伤津不甚,入气则津伤较重,津伤及血,则热已入营 ,伤血之甚,则为血分。 卫气营血的病证传变,一般多从卫分开始,而传入气分,渐次深入营分、 血分,但这也不是固定的,由于邪热类别的差异,病人体质等亦不同,在 临床上也有在发病初起,即从营分或气分开始,也有邪传营血,而卫分之 邪尚在。所以在卫气营血各个证候相互转化,其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最常用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在温热病中的重 要意义是:辨别病变部位;说明发病机制;概括证候类型;区别病情轻重 ;制定治疗原则。

《温病学》之卫气营血辨证 PPT课件

《温病学》之卫气营血辨证 PPT课件

正氣不支Βιβλιοθήκη 失治誤治病變範圍:氣分證的病變範圍較廣,包括肺、胃、腸、膽 、膜原、胸膈等。
舌紅苔黃
證候與機理
營分證
涵 義:溫邪深入營分,劫灼營陰,擾神竄絡而出現的證候類型。 氣分 營分 ; 受邪途徑: 某些溫邪直犯心營
營陰素虧,肺衛 心包 某些伏邪始自營分發出
臨床表現:身熱夜甚,口幹不甚渴飲,心煩不寐,時有譫語,斑疹隱隱
口微渴
舌苔薄白
證候與機理
氣分證
涵 義:溫邪入裏,未傳入營血分,影響人體氣的生理功能的一
衛分 氣分 氣分 營分 某些溫邪徑犯氣分 某些伏邪溫病,伏邪始從氣分發出
類證候。
受邪途徑
臨床表現:壯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多,渴喜飲冷,尿
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辨證要點:壯熱,不惡寒,口渴,苔黃。 病理特點:裏熱蒸迫,熱熾津傷。 轉 歸:正氣奮起抗邪 及時正確的治療
臨床表現:身灼熱,躁擾不安,神昏譫狂,吐血,衄血,便
血,尿血,斑疹密佈,舌質深絳。
辨證要點:身灼熱,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竅道出血,舌質
深絳。
病理特點:耗血動血,瘀熱內阻。 轉 歸:救治積極正確 邪熱漸退,正氣漸複,緩解
熱毒盛極 血脈瘀阻,髒氣衰竭,失血,死亡
舌質深絳
斑疹密佈
體質
病邪
治療
傳變因 素
衛氣營血證候的相互傳變
順傳
由裏 達表
特殊 傳變
傳變方 式
衛氣營血證候的相互傳變
靈誓 發 之願 大 苦普 慈 救惻 天隱 下之 含心 ,
證候與機理 衛分證
涵 義:溫邪初犯人體肌表,邪正相爭, 引起衛氣功能失調而出現的證候類型。 受邪途徑:溫邪從口鼻而入,首先侵犯肺衛 。 臨床表現: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 少汗, 咳嗽,口微渴,舌苔薄 ,白舌邊尖紅赤,脈浮數。 辨證要點:咳嗽,微惡風寒,口微渴。 病理特點:邪鬱衛表,肺氣失宣。 轉 歸: 邪從衛分而解; 病勢發展,衛 氣 肺衛 心包

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
、细胞免疫等。
营血
是指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 的功能,包含了血液循环 及生成、调节血液成分的
功能。
作用
卫气营血共同维持人体正 常的生理功能,抵御外邪 入侵,保持机体内环境的
稳定。
温病学说中地位与价值
地位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说的核心理论 之一,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温热病 的重要依据。
价值
通过对卫气营血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进 行辨析,可以准确判断温热病的病势 深浅、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为制定 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03
气分证治及临床表现
气分证概念与特点
气分证是温热病邪在气分阶段,以中焦阳明胃、肠,下焦少 阳胆、三焦和膀胱的病变为主,或因逆传心包所致,临床表 现以发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苔黄等热盛特征为主 要表现。
气分证以中焦阳明为病变重心,阳明为十二经脉之海、多气 多血之经,抗邪力强,邪入阳明,正邪斗争剧烈,故见热盛 的证候。
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清气泄热是气分证的治疗原则。但气分病变涉及脏腑较多,病情变化亦较复杂,故在治疗时应针对具体病位、病 情、病势制订相应的治法,如宣肺止咳平喘法,清心开窍法,清胃泻火法,清胆利湿法,通腑泄热法等。
注意事项
气分证多属实证热证,治疗以清泄为主,但亦应注意到,热邪最易伤津耗液,因此,在清泄热邪的同时,必须顾 护津液。此外,气分证热象虽盛,但亦有虚实夹杂者,如热结胃肠而津液大伤者,即属邪实正虚,此时在治疗上 又应泻热与生津并施,不可专事攻伐。
04
营分证治及临床表现
营分证概念与特点
营分证是温病邪热内陷,营阴受损,心神 被扰所表现的证候。
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 段,其病变部位在营分。
营分证的特点为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 疹隐隐,舌绛无苔,脉细数等。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

叶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温病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

在病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病理的损害部位不同,因而其证候表现也就有所差异。

温病整个病程的发展演变,就是卫气营血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具体反映。

所以叶氏以卫气营血为理论概括,借以指导温病的辨施治。

(一)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1.卫分证:多见于温病初起,其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其中以发热与恶寒并见为卫分证的基本特征。

《灵枢.本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

《素问》:“阳者,卫外而固也”。

可知卫气主要敷布于人体肌表,有温养肌肤、司汗孔启闭、抵御外邪等作用。

温病初起,邪从上受,一般多见肺卫症状。

因肺与毛相合,卫与肺气相通,肺卫失和,故见上述诸症。

邪在于表,卫气与之相争则发热,此即《内经》所说“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卫阳被邪所遏,肌肤失却温养则恶寒。

温病属温邪为患,多发热重而恶寒轻。

邪在于表,卫气被遏,皮毛开合失常,则无汗或少汗。

头为诸阳之会,温邪袭表,阳热上扰清空则头痛。

卫气被遏,肺气不宣则咳嗽。

温热之邪易伤津液,故病初即口渴,一般多渴饮不甚。

邪在于表而性偏热,则脉象浮数。

薄白苔主表,舌红为热象,苔薄白舌边尖红,为表热之征。

2.气分证:大多继卫分证后出现。

卫分之邪不解,向里传变多进入气分,由于病变所在部位不同,其证候表现也就有所区别。

其中以热盛阳明较为常见,证见身体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渴欲冷饮、脉滑数或洪大等。

热在气分以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基本特征。

《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全身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邪在气分,正邪相争则发热加重;邪在里而不在表,故不恶寒;气分热盛则苔黄;热伤津液则口渴;里热蒸腾则汗多;脉滑数或洪大,为里热亢盛之象。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返回目录Biblioteka 一、卫分证[病理]邪郁卫表,肺失宣降;正气抗邪,邪正相 争。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 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 黄,脉浮数。常伴有头 痛,咳嗽,口微渴,无 汗或有少许汗,咽喉肿 痛。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 寒、口微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气分证
[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津,热炽津伤。 [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冷 饮、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发 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营分证
[病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 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苔黄、 脉细数。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血分证
[病理]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证候]身热、躁扰不安,神昏谵语,吐血、衄 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脉 数。
[辨证要点]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 舌质深绛。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尿血,斑疹密佈,舌質深絳。 尿血,斑疹密佈 辨證要點:身灼熱,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竅道出血,舌質 身灼熱 斑疹,急性多部位, 道出血, 深絳。
病理特點:耗血動血,瘀熱內阻。 耗血動 熱內阻 轉 歸:救治積極正確 救治積極 積極正 熱漸退 氣漸複, 邪熱漸退,正氣漸複,緩解
熱毒盛極 毒盛極 血脈瘀阻,髒氣衰竭,失血,死亡 瘀阻,髒氣衰竭,失血, 衰竭
衛 氣 營 血 辨 證
溫 病 的 辨 證
溫病的辯證 病的辯證
衛氣營血辨證 創立:清 葉天士:“ 衛之後,方言氣;營之 後,方言血。” 衛氣營血理論 衛氣 營血辨證 意義:闡明溫病病變的 淺深層次,病變過程的 先後階段,確定證型及 病變性質,指導溫病治 療。 三焦辨證 創立:清 吳鞠通 以補充衛氣營血辨證的不 足 意義:闡述三焦所屬臟腑 的病理變化,病變性質 ,症候類型;說明溫病 的發生,發展及傳變規 律,預測疾病的發展方 向,判斷溫病的預後。
心煩
斑疹
舌紅絳
證候與機理 與機理
血分證 血分證
涵 義:溫邪深入血分,引起耗血動血,瘀熱互結所出 邪深入血分,引起耗血動
血分 血分 現的證候類型 營分
受邪途徑:
衛分或氣分邪熱不解 分或氣分邪熱 伏邪自血分發 伏邪自血分發出
臨床表現:身灼熱,躁擾不安,神昏譫狂,吐血,衄血,便 身灼熱 不安,神昏譫 吐血,衄血,
舌質深絳
斑疹密佈
體質
病邪
治療
傳變因 傳變因 素
衛氣營血 候的相互傳變 衛氣營血證候的相互傳變
順傳
由裏 達表
特殊 傳變
傳變方 傳變方 式
衛氣營血 候的相互傳變 衛氣營血證候的相互傳變
靈 之 苦
誓 願 普 救 天 下 含
發 大 慈 惻 隱 之 心 ,
湘杏學 湘杏學院 中醫外科
舌紅苔黃
證候與機理 與機理
營分證
涵 義:溫邪深入營分,劫灼營陰,擾神竄絡而出現的證候類型。 邪深入營 劫灼營陰 營陰, 竄絡而出 而出現 氣分 營分 ; 受邪途徑: 某些溫邪直犯心營 某些溫邪直犯心營
營陰素 營夜甚,口幹不甚渴飲,心煩不寐,時有譫語,斑疹隱隱 夜甚, 不甚渴飲 不寐, 譫語,斑疹隱隱
證候與機理 衛分證
涵 義:溫邪初犯人體肌表,邪正相爭, : 邪初犯人體肌表,邪正相爭 引起衛氣功能失調而出現 衛氣功能失 引起衛氣功能失調而出現的證候類型。 受邪途徑:溫邪從口鼻而入,首先侵犯肺衛 : 口鼻而入,首先侵犯肺衛 。 臨床表現: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 :發熱, 惡風寒 少汗, 咳嗽,口微渴, 少汗, 咳嗽,口微渴,舌苔薄 白舌邊 ,白舌邊尖紅赤,脈浮數。 辨證要點:咳嗽,微惡風寒,口微渴。 :咳嗽, 惡風寒 口微渴。 病理特點:邪鬱衛表,肺氣失宣。 失宣。 : 鬱衛表 轉 歸: 從衛分而解 分而解; : 邪從衛分而解; 勢發展 病勢發展,衛 氣 肺衛 心包
口微渴
舌苔薄白
證候與機理 與機理
氣分證
涵 義:溫邪入裏,未傳入營血分,影響人體氣的生理功能的一 邪入裏 血分, 體氣的生理功能的一
衛分 氣分 氣分 營分 某些溫 某些溫邪徑犯氣分 某些伏邪溫 伏邪始從氣 從氣分 某些伏邪溫病,伏邪始從氣分發出
類證候 類證候。
受邪途徑
臨床表現:壯熱,不惡寒,反惡熱,汗多,渴喜飲冷,尿 壯熱, 惡熱,汗多,渴喜飲
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脈數有力。 有力 辨證要點:壯熱,不惡寒,口渴,苔黃。 壯熱, 口渴, 病理特點:裏熱蒸迫,熱熾津傷。 裏熱蒸迫 熱熾津 蒸迫, 轉 歸:正氣奮起抗邪 氣奮起抗邪 的治療 及時正確的治療
正氣不支 失治誤 失治誤治
病變範圍: 的病變範圍較廣 變範圍較廣, 病變範圍:氣分證的病變範圍較廣,包括肺、胃、腸、膽 胸膈等。 、膜原、胸膈等。
質紅絳,脈細數。 ,舌質紅絳,脈細數。
辨證要點:身熱夜甚,心煩,譫語,舌紅絳。 夜甚, 譫語, 紅絳。 病理特點:營熱陰傷,擾神竄絡。 熱陰傷, 竄絡。 轉 歸:溫邪初入營分,營陰未至大傷,猶可透熱轉氣。 邪初入營 營陰未至大 未至大傷 可透熱轉氣 熱轉氣。
深入血分,病情加重轉危。 深入血分,病情加重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