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运动规划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方法与技巧

工业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方法与技巧

工业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方法与技巧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自动执行各种繁重、重复的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是工业机器人实现高效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方法与技巧。

路径规划是指确定工业机器人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最佳路径。

一个有效的路径规划算法能够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和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位姿插补、分段直线插补和样条插补。

位姿插补是最基本的路径规划方法,它通过在每个关节轴上逐渐改变位姿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

位姿插补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抖动和不平滑的问题。

分段直线插补是另一种常用的路径规划方法,它将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分成若干个直线段,并在每个直线段上进行插补计算。

分段直线插补能够有效地减少机器人的振动,并提高运动的平稳性。

样条插补是一种更加精细的路径规划方法,它利用数学模型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插补计算。

样条插补能够实现连续平滑的运动轨迹,并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

除了路径规划,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也非常重要。

运动控制是指实现机器人按照路径规划结果进行准确控制的技术。

常见的运动控制方法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控制方法,它根据路径规划结果直接控制机器人的执行器进行运动。

开环控制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但它对于外界干扰和机器人自身参数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出现运动误差。

闭环控制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控制方法,它通过传感器获取机器人的实际位姿信息,并与路径规划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误差进行调整。

闭环控制能够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除了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例如,合理选择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以确保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准确感知环境。

此外,对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参数标定也非常重要,它们能够提供机器人运动控制所需的准确输入。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跟踪技术研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跟踪技术研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跟踪技术研究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工具。

它可以替代人工完成众多重复性、危险性和耗时的工作任务。

然而,要使工业机器人发挥最佳效果,需要精准的运动规划和轨迹跟踪技术。

一、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技术运动规划是指在给定的任务约束条件下,计算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移动速度。

运动轨迹是指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移动速度是指机器人的移动速度。

运动规划的问题,一般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基于机器人的工作环境,求解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基于该位置和姿态信息,求解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通常,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可由一组关节变量描述。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算法分为两类:离线规划和在线规划。

离线规划是指先在计算机中计算每个机器人的关节变量以完成指定任务,然后上传给机器人执行。

在线规划是指将规划由计算机在机器人执行任务的同时实时计算,然后即时将指令上传给机器人。

二、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技术轨迹跟踪是指机器人遵循预先规划的运动轨迹。

要精确轨迹跟踪,机器人必须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姿态和位置,以确保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遵循预定的运动轨迹。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根据预设的姿态和位置让机器人执行规划好的轨迹,无法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适用于稳定环境下的任务。

闭环控制是指机器人可以感知环境变化和自身状态信息,及时调整姿态和位置,以确保精确跟踪运动轨迹。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中,闭环控制得到广泛应用。

三、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跟踪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轨迹跟踪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规划算法的应用。

深度学习可以自主地学习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等信息,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准确的运动规划。

2. 基于先进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轨迹跟踪技术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

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

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探讨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的相关概念、方法和技术。

第一部分:概述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与优化是指在给定任务和环境条件下,确定机器人的最佳运动路径,并对路径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和工作品质。

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器人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运动,包括狭窄的空间、复杂的障碍物等;其次,机器人需要遵循约束条件,如机器人的自身结构、工作物体的形状等;最后,机器人需要充分考虑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因素,以确保运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

第二部分:运动轨迹规划的方法在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离线方法和在线方法。

离线方法是指在机器人开始工作之前,提前计算并存储好机器人的运动路径。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的环境和任务,但不能适应环境和任务的变化。

在线方法是指机器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实时的环境和任务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和优化。

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离线方法中常用的算法有A*算法、Dijkstra算法和遗传算法等。

A*算法是一种基于搜索的算法,可以在给定环境和任务条件下计算出最佳路径。

Dijkstra算法是一种基于图的算法,通过计算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来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仿自然选择的优化算法,通过遗传和突变的过程来搜索最优解。

在线方法中常用的算法有RRT算法、PRM算法和优化控制算法等。

RRT算法是一种快速概率采样算法,通过采样机器人运动空间中的随机点并进行树搜索来生成路径。

PRM算法是一种基于图的算法,通过预先构建一个机器人运动空间的图来寻找最佳路径。

优化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优化理论的方法,通过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控制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制造设备,可用于各种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它们的核心是运动规划和控制系统。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控制原理。

一、运动规划首先,运动规划是工业机器人控制的核心,主要目的是掌控机器人执行特定任务所需的位置和运动。

工业机器人通常采用9个自由度或自由度较低的机械结构,在3D空间中运动,并执行特定的任务。

在运动规划过程中,机器人必须考虑运动约束,例如工件和工具的几何形状和工作区域,以及传感器反馈和运动不确定性等因素。

因此,运动规划可以分为点到点规划和连续规划两种。

点到点运动规划是指机器人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以执行一个特定的任务。

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三个步骤:位置解算、路径规划和检测。

位置解算确定了机器人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路径规划指的是机器人运动的路径,它通常通过三维空间模型和机器人运动学解算来实现。

最后,检测过程会检查路径中是否有任何障碍物(如其他机器人)或运动线路的冲突,并对机器人进行调整以避免潜在的碰撞。

连续运动规划是一种更复杂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方式,它允许机器人按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以控制机器人工具在时间范围内的位置和姿态。

这种运动规划需要考虑因素更多,包括力和动力学方程、摩擦力、负载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因此也更加复杂。

二、控制原理运动控制是工业机器人控制的第二个核心部分。

在运动控制中,机器人必须通过传感器的反馈来计算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参数。

这个过程通过使用定位系统(如编码器)和传感器技术如视觉技术、激光点云技术等来实现。

根据控制系统的类型和应用程序,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开闭环两种。

在开环控制中,机器人按照预定义的路径或规则运动,不考虑传感器反馈信息。

这种控制适用于已经确定好的任务,例如重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装配操作。

相反,在闭环控制中,机器人会实时监测和调整它的姿态和位置,以保持其所需的状态。

这种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机器人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的工作环境。

工业机器人中的运动规划算法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工业机器人中的运动规划算法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工业机器人中的运动规划算法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以高效、准确和精确的方式完成各种任务。

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它决定了机器人如何在给定的环境中移动、定位和执行任务。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中常用的运动规划算法,以及几个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

一、运动规划算法概述1. RRT算法: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快速探索随机树)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机器人运动规划算法。

它通过随机扩展树的方式,快速生成一棵树来表示机器人的运动空间。

RRT 算法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避障和运动控制等领域。

2. A*算法: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可用于机器人在环境中的路径规划。

该算法通过评估各个路径的启发式代价函数来选择最佳的路径。

A*算法在机器人导航、地图制图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 DWA算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动态窗口法)是一种用于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实时算法。

DWA算法通过考虑机器人的动力学限制和环境的动态变化来生成高效、安全的轨迹。

该算法常用于机器人的导航、定位和运动控制等领域。

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 自动化仓储系统:自动化仓储系统主要由工业机器人和仓库管理系统组成,用于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储和检索。

在该系统中,机器人需要在仓库中准确地定位货物并执行搬运任务。

运动规划算法可以帮助机器人规划最佳的路径,减少运动时间,并确保机器人与其他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距离。

通过应用运动规划算法,自动化仓储系统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自动化的物流操作。

2. 车辆生产线:在车辆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通常用于自动焊接、喷涂和组装等工艺。

在执行这些任务时,机器人需要准确地控制其运动轨迹,并在与车辆和其他设备的接触中保持安全。

运动规划算法可以帮助机器人规划最佳的运动路径,确保焊接、喷涂和组装等工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技术,并探讨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

轨迹规划是工业机器人操作的重要步骤之一。

它涉及到确定机器人执行任务时的最佳运动路径,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

在轨迹规划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避障、路径平滑性、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控制等。

首先,避障是轨迹规划中的重要问题。

工业机器人常常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执行任务,避免与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发生碰撞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实现避障,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来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如使用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

通过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机器人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路径来避免障碍物,以确保安全和顺利的任务执行。

其次,路径平滑性也是轨迹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需要保持平稳的运动,以避免机械振动和冲击。

通过使用插补方法,可以将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优化为平滑的曲线,从而提高机器人的运动质量。

常见的插补方法包括线性插补、圆弧插补和样条插补等,可以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插补方法来实现路径平滑。

此外,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控制也是轨迹规划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来进行合理的控制。

过高的速度和加速度会导致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发生失控,而过低的速度和加速度则会影响机器人的生产效率。

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将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与轨迹规划相关的是运动控制技术。

运动控制技术包括位置控制、力控制和视觉控制等。

其中,位置控制是最常见的一种控制方式,通过对机器人关节进行控制,使其能够精确地达到给定的目标位置。

另一方面,力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机器人施加力的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控制研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控制研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控制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控制是实现机器人高效、精确操作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轨迹控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首先,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是指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机器人需要根据给定的工作空间、运动要求和约束条件,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和轨迹。

运动规划的目标是实现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和位置的规划,使机器人可以精确地到达所需位置,并完成所需动作。

运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学分析、驱动器选择、轴向和关节参数规划等。

运动规划的第一步是进行运动学分析,即确定机器人各个关节之间的运动学关系。

这一步需要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范围,利用逆运动学或前向运动学方法计算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置和角度。

运动学分析提供了机器人运动的基础数据,为后续的运动规划和轨迹控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运动规划的第二步是进行驱动器选择,即选取适合机器人运动的驱动器。

驱动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负载、速度、精度等因素。

常见的驱动器包括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

根据机器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器可以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和精度。

运动规划的第三步是进行轴向和关节参数规划,即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要求,确定各个关节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关节的初始位置、极限位置、速度限制等。

通过合理规划关节的参数,可以保证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与运动规划相对应的是机器人的轨迹控制,即控制机器人按照确定的路径和轨迹进行运动。

轨迹控制的目标是实现机器人在不同工作阶段的平滑过渡和准确控制。

轨迹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速度规划、加速度规划、路径跟踪等。

速度规划是指根据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确定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曲线。

速度规划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工作空间和任务需求等因素,以实现机器人的高效运动。

加速度规划是指根据机器人的运动要求,确定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规律。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控制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轨迹规划与控制是实现高效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的基本原理轨迹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在三维空间内运动的路径,使其能够准确到达目标位置,并避免碰撞障碍物。

轨迹规划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任务规划:确定工业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包括目标位置、姿态和速度等参数。

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轨迹规划方法。

2. 机器人建模:将工业机器人抽象成数学模型,包括机器人的几何结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通过建模可以精确描述机器人的运动特性。

3. 环境感知:通过传感器获取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障碍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

环境感知是轨迹规划中重要的一步,可以避免机器人碰撞障碍物。

4. 路径生成:根据机器人的起始位置、目标位置和环境信息,生成机器人的运动路径。

常用的路径生成方法包括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和样条插补等。

5. 避障算法:根据环境感知的结果,结合路径生成的路径,进行避障算法的计算。

常用的避障算法包括最近邻规划法、虚拟力法和人工势场法等。

二、工业机器人轨迹控制的基本方法轨迹控制是指根据轨迹规划生成的运动路径,使机器人能够按照期望的轨迹进行运动。

工业机器人轨迹控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控制器:根据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和期望的轨迹,设计适当的运动控制器。

常用的运动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等。

2. 传感器反馈:通过传感器获取机器人当前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进行实时调节。

传感器反馈可以提高轨迹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动态补偿:考虑工业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和摩擦等因素,进行动态补偿,使轨迹控制更加精确和稳定。

4. 跟踪控制:根据实际轨迹和期望轨迹之间的差异,设计相应的跟踪控制策略,使机器人能够按照期望轨迹进行运动。

5. 跟随误差修正:根据传感器反馈的实际位置信息,对跟随误差进行修正和调整,使机器人能够更精确地按照期望轨迹进行运动。

机器人运动规划与路径优化算法设计

机器人运动规划与路径优化算法设计

机器人运动规划与路径优化算法设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医疗护理、军事任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路径优化是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和导航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运动规划和路径优化的算法设计方法,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在给定环境中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路径和运动轨迹。

在运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运动能力、环境的约束条件以及路径的安全性等因素。

1.1 环境建模要进行机器人的运动规划,首先需要对环境进行建模。

常用的环境建模方法有栅格地图、几何地图和拓扑地图等。

栅格地图将环境分割成一系列的正方形栅格,用不同的属性表示栅格的状态(如障碍物、自由空间等)。

几何地图则利用几何体描述环境中的障碍物和可行走区域。

拓扑地图则通过拓扑结构表示环境中的关键位置和连接关系。

1.2 运动约束和路径规划在机器人运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运动约束,包括机器人的尺寸、速度、加速度、转弯半径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环境中的障碍物和约束条件,如避障、通行时间等。

路径规划是确定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最优路径,常用的路径规划方法有A*算法、Dijkstra算法、RRT算法等。

1.3 运动轨迹生成确定路径后,还需要生成机器人运动的具体轨迹。

运动轨迹生成方法包括插值法、样条曲线方法、最小化时间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机器人的位置和速度变化连续化,以保证机器人的平滑运动和避免意外碰撞。

二、路径优化算法的设计路径优化算法是对机器人的路径进行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更高效、更安全的运动路径。

路径优化算法可以分为全局搜索算法和局部优化算法两种类型。

2.1 全局搜索算法全局搜索算法是基于全局信息搜索最优路径的算法。

其中,A*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全局搜索算法,它通过启发式搜索的方式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A*算法根据启发式函数计算每个节点到终点的估计距离,并根据估计距离和实际路径长度确定最优路径。

工业机器人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优化

工业机器人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优化

工业机器人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优化工业机器人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优化是指在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完成任务。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优化算法以及应用案例三个方面对工业机器人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优化进行探讨。

一、动态运动轨迹规划动态运动轨迹规划是指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根据实时传感器数据和环境信息,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和调整,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常用的动态运动轨迹规划方法有RRT算法、遗传算法以及最优控制算法等。

1. RRT算法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算法是一种基于树结构的路径规划算法。

它通过在搜索树中随机采样节点,并将新采样点与搜索树中的最近邻节点连接,逐步生成可行路径。

RRT算法的特点在于探索速度快、适用于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规划问题。

2.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

它通过使用遗传操作(选择、交叉、变异)对候选解进行迭代演化,从而找到最优解。

在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中,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在一定时间窗口内搜索到合适的轨迹。

3. 最优控制算法最优控制算法是一种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来计算最优控制信号的方法。

在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中,可以将机器人的控制信号作为优化变量,并以最小化运动误差或能耗为目标函数,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来得到最佳的运动轨迹。

二、优化算法工业机器人动态运动轨迹规划的优化算法目的是通过改进和优化规划方法,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和精度。

常用的优化算法有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以及遗传算法等。

1. 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模拟鸟群或鱼群行为的优化算法。

它通过模拟群体中个体间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逐步寻找最优解。

在机器人动态运动轨迹规划中,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用于搜索最优的轨迹以及优化路径参数。

2. 模拟退火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随机搜索算法,通过模拟金属冶炼过程中的退火过程,以概率性的方式逃离局部最优解并寻找全局最优解。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规划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规划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规划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机器人也越来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工业机器人不仅在汽车、航空、电子等现代制造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而要想实现高效、稳定的机器人控制,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运动控制和规划显得尤为关键。

一、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在执行生产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各种动作,如手臂的上下、左右移动,夹爪的张合等等。

实现这些动作的关键就在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主要涉及机器人的驱动器、传感器以及运动控制器。

其中,驱动器和传感器包括机器人的电机、减速器、编码器等部件,这些部件的效果直接会影响到机器人的动作精度和稳定性。

而运动控制器则是通过输入运动指令,控制机器人执行动作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主流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是通过将运动指令输入到机器人的电机驱动器中,使电机按照一定的转速和方向转动,从而完成机器人的运动。

该方式的控制简单,但精度较低,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闭环控制则是通过运动控制器不断地读取机器人的传感器反馈信号,比如位置、速度等信息,然后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进行调整,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加精确地执行动作。

这种方式的控制精度高,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反馈系统的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采用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以兼顾控制效果和成本要求。

二、工业机器人的规划工业机器人的规划,是指机器人在执行任务前,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制定出行动计划,包括机器人的运动路径、速度、姿态等信息。

规划的好坏关系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精度等方面。

在实际规划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点到点运动:将机器人的运动分为一系列的单一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是从一个确定的位置走到另一个确定的位置,然后完成特定的任务。

2.直线运动:机器人根据给定的路径,以固定的速度从起点运动到终点。

工业机器人动作规划算法实验报告

工业机器人动作规划算法实验报告

工业机器人动作规划算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精度,需要对其动作规划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动作规划算法的比较和分析,找到一种适合工业机器人的高效、精确的动作规划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一)实验设备1、工业机器人本体:选用了_____品牌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型号为_____。

2、控制器:采用了与机器人本体配套的控制器,型号为_____。

3、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获取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和环境信息。

4、计算机:用于运行机器人控制软件和算法程序,配置为_____。

(二)实验环境1、实验场地:在一个面积为_____平方米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场地内配备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2、工作对象:选择了一些常见的工业零部件,如螺栓、螺母、齿轮等,作为机器人的操作对象。

三、实验原理和算法(一)动作规划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动作规划是指根据给定的任务目标和约束条件,确定机器人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运动路径和动作序列。

动作规划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工作空间的限制、避障要求以及任务的时间和精度要求等因素。

(二)常见动作规划算法1、基于路径点的规划算法这种算法通过预先设定一系列的路径点,然后让机器人依次经过这些路径点来完成任务。

路径点的确定通常需要人工干预,算法的灵活性较差,但计算简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任务。

2、基于样条曲线的规划算法利用样条曲线来描述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如三次样条曲线、五次样条曲线等。

这种算法可以生成平滑的运动轨迹,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3、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规划算法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视为一个势场,目标点产生吸引力,障碍物产生排斥力,机器人在势场的作用下运动。

这种算法可以实现实时的避障规划,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4、基于随机采样的规划算法通过在工作空间中随机采样生成大量的路径点,然后从中筛选出可行的路径。

工业机器人手臂运动规划与控制

工业机器人手臂运动规划与控制

工业机器人手臂运动规划与控制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的代表之一,它可以完成很多重复性、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器人手臂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其运动控制和规划是机器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从机器人手臂的结构、运动规划和控制等方面探讨工业机器人手臂运动规划与控制问题。

一、工业机器人手臂的结构工业机器人手臂的结构一般包括基座、臂、肘、手腕和末端执行器五部分组成。

其结构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

串联结构的工业机器人手臂由一系列链接件组成,每个链接件只能绕一个轴旋转。

在工作时,每个链接件都参与工作,通过相对运动实现机器人手臂的空间运动。

并联结构的工业机器人手臂则是由多个可控制的自由度并联在一起,每个自由度都由驱动机构控制。

由于并联结构的机器人手臂每个自由度都是独立的,可以同时进行运动,因此在工作时具有更高的运动速度和更大的负载能力。

二、工业机器人手臂的运动规划工业机器人手臂的运动规划是指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内,通过计算手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使其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

常用的运动规划方法包括直线运动、圆弧运动和样条曲线运动等。

1、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工业机器人手臂完成工作的基本运动方式之一。

在直线运动中,机器人手臂的各个自由度按照一定的速度分别沿着直线轨迹运动。

直线运动规划的关键是要确定路径和速度。

路径可以通过三维数据点或CAD文件等手段进行定义。

而直线运动的速度需要考虑到机器人手臂的质量、摩擦力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手臂的加速度和速度,以保证运动平稳且移动速度适中。

2、圆弧运动在圆弧运动中,机器人手臂的轨迹为圆弧,这种运动方式适合完成圆弧形状的工件加工和组装等工作。

其中,圆弧的起点、终点和中间点坐标都需要确定,同时还需要确定圆弧运动的方向、角度和速度等参数。

在圆弧运动的规划中,需要保证运动的平滑和高精度,因此需要重点考虑手臂的加速度和速度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机器人手臂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等因素。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的研究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轨迹规划作为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进行研究与实现,旨在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方法。

二、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概述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是指根据机器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制定出一条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合理路径。

该路径应满足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约束,同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轨迹规划算法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核心,其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性能表现。

三、常见的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1. 直线插补法:该方法将目标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路径近似为直线,通过计算直线上的离散点来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

2. 圆弧插补法:该方法利用圆弧来逼近目标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路径,提高了轨迹的平滑性和精度。

但该方法对机器人的运动学约束考虑不足,可能导致实际运动中产生较大的误差。

3. 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通过寻找最优解来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这些算法可以充分考虑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约束,得到较为理想的轨迹。

但计算量大,实现难度较高。

四、本研究采用的轨迹规划算法本研究采用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轨迹规划方法。

该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设定合理的评价函数。

通过遗传算法在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得到机器人的最佳运动轨迹。

该方法可以充分考虑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约束,提高轨迹的精度和平滑性。

五、算法实现1. 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环境,建立精确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2. 设定评价函数: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设定合理的评价函数,包括路径长度、运动时间、能量消耗等指标。

3. 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解:采用遗传算法在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得到机器人的最佳运动轨迹。

工业机器人中的运动规划算法及其实际应用案例

工业机器人中的运动规划算法及其实际应用案例

工业机器人中的运动规划算法及其实际应用案例1.引言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装备和生产工具,在生产线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运动规划算法的优化和实际应用案例的研究对机器人的精度、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中常用的运动规划算法,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2.工业机器人的基本运动模式工业机器人的基本运动模式包括点到点运动、直线运动和圆弧运动。

在实际应用中,机器人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合理的运动规划,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3.运动规划算法的分类(1)路径规划算法:路径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路径。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有典型的A*算法、Dijkstra算法和朗格朗日乘数法等。

(2)轨迹规划算法:轨迹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在路径上的运动轨迹,即机器人在路径中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常用的轨迹规划算法有插补运动算法、Bezier曲线算法和样条曲线算法等。

(3)碰撞检测算法:碰撞检测是指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避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

常用的碰撞检测算法有AABB树算法、包围球算法和凸包算法等。

4.工业机器人中的运动规划算法(1)路径规划算法路径规划算法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需要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根据路径规划算法生成的路径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平滑过渡和准确移动。

其中,A*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将搜索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来寻找最优路径。

Dijkstra算法则利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得到机器人最短路径上的所有节点。

(2)轨迹规划算法轨迹规划算法主要应用于对机器人在路径上的运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插补运动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轨迹规划算法,可以根据机器人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参数生成平滑的运动轨迹。

Bezier曲线算法是一种基于参数曲线的轨迹规划算法,可以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同时实现较高的自由度。

样条曲线算法则通过将曲线分段进行规划,实现机器人的连续运动。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与轨迹规划研究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与轨迹规划研究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与轨迹规划研究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工业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

机器人的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是机器人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机器人操作的核心问题,因此对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和轨迹规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机器人运动学和轨迹规划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及其控制规律的学问,它为机器人控制提供了数学模型。

机器人运动学主要关注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姿态等参数,并且描述机器人执行任意姿态和位置运动的运动学关系。

根据机器人的型式,运动学包括点运动学和空间运动学两种。

1. 点运动学点运动学是机器人运动学的基础,主要关注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置坐标以及它们之间的角度关系。

机器人的各关节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运动,以达到机器人整体执行特定运动任务的目的。

点运动学可以通过正解和逆解计算出来,它们分别是确定机器人执行某一给定姿态和位置时各关节的位置坐标和角度,以及确定机器人所在位置和姿态时各关节的角度。

2. 空间运动学空间运动学研究机器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变化,主要关注的是机器人在空间中的轨迹变化、姿态变化以及各关节的角度和位置变化。

空间运动学是机器人控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机器人执行三维运动的任务提供了数学模型和方法。

三、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的过程,规划的轨迹应该满足机器人所执行的特定任务的要求。

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分为直线轨迹规划和圆弧轨迹规划两种。

1. 直线轨迹规划直线轨迹规划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它的实现原理是当机器人工作范围内的轨迹要求可以用直线来表示时,就采用直线轨迹规划方法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直线轨迹规划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简单,成本低廉。

2. 圆弧轨迹规划圆弧轨迹规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方法,它需要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机器人的轨迹。

该方法的核心是将机器人的运动过程抽象为圆弧运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精确定位和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技术是保证机器人能够完成任务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的相关内容。

1. 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涉及到对机械臂关节的控制和运动学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机械臂关节的控制,可以实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空间中的精确定位和轨迹追踪。

1.1 机械臂关节控制机械臂通常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可以进行旋转或者伸缩。

在运动控制中,需要对每个关节进行控制以实现所需的运动。

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

通过给定关节的期望位置、速度或力矩,机器人可以按照这些要求来执行动作。

1.2 运动学模型建立为了更好地控制机械臂的运动,需要建立其运动学模型。

运动学模型可以描述机械臂各个关节之间的几何关系,从而实现机器人姿态的计算和控制。

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数学模型,可以实现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计算,从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2. 路径规划工业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路径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空间中的轨迹,使其能够尽快、高效地到达目标位置,并且在整个路径中避免与障碍物的碰撞。

2.1 路径规划方法常见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离散路径规划和连续路径规划。

离散路径规划是将机器人运动路径划分为多个离散的点,然后通过运动控制将机器人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

连续路径规划则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机器人的轨迹,从而实现平滑的运动。

2.2 避障路径规划在许多工业环境中,机器人执行任务时需要避开障碍物。

避障路径规划是指确定一条能够绕过障碍物的最短路径。

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搜索算法的路径规划和基于感知的路径规划。

前者通过搜索算法(如A*算法、Dijkstra算法等)来找到最短路径,后者则通过机器人的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从而规划出安全可行的路径。

3. 实际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技术

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技术

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技术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现代工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机器人数量的增加和任务复杂度的提高,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技术也日益发展。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一、运动轨迹规划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机器人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

而规划运动轨迹能够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包括速度、加速度、精度、稳定性等。

所以,一个好的运动轨迹规划方案不仅能够使机器人完成任务,而且能够保证机器人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基本运动轨迹规划方法1.位姿规划方法位姿规划方法是运动轨迹规划的最基本方法,其主要是为机器人规划出一串位置坐标点,然后机器人按照这些位置点依次移动,从而完成任务。

一般情况下,位姿规划是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的,主要是采用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方法。

2.时间规划方法时间规划方法主要是为机器人规划出一段时间内应该完成的运动,一般是确定机器人在每一个时间点的位置、方向和速度等信息。

时间规划方法是在位姿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的,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同时也能够保证机器人的精度和稳定性。

3.优化规划方法优化规划方法是一种基于最优化算法的运动轨迹规划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复杂任务中的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

尽管优化规划方法计算量大,但在大规模复杂任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轨迹规划技术的发展趋势1.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运动轨迹规划技术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深度学习带来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处理非常大的数据量,从而可以识别出更加复杂的模式,进而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2.仿真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基础设施的升级和运算能力的提高,仿真技术日趋成熟,其在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中的场景,并为机器人规划出最佳的运动轨迹,从而降低机器人的开发成本和风险。

工业机器人中的路径规划算法使用教程

工业机器人中的路径规划算法使用教程

工业机器人中的路径规划算法使用教程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高速、高精度的特点使其成为生产线上的关键角色。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是机器人控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合理的路径规划可以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和精确度。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中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并提供使用教程,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算法。

1. 机器人运动的基本概念在介绍路径规划算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机器人运动的基本概念。

在工业机器人中,通常使用笛卡尔坐标系描述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

位置由三个坐标表示,分别是机器人在水平面上的位置(X、Y坐标)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Z坐标)。

姿态由三个角度表示,分别是机器人绕X轴、Y轴和Z轴的旋转角度。

机器人通过控制关节的运动来实现位置和姿态的改变,关节角度是描述机器人姿态变化的重要参数。

2. 路径规划算法简介路径规划算法根据给定的起始点和目标点,在机器人工作空间中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

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直线运动规划、圆弧运动规划、样条曲线插补等。

- 直线运动规划:直线运动规划是最简单的路径规划方法,它将起始点和目标点之间的路径划分为若干个小线段,并通过控制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在每个小线段上做匀速运动。

直线运动规划适用于机器人在直线路径上的运动,但在复杂环境中可能存在碰撞风险。

- 圆弧运动规划:圆弧运动规划是通过定义一条圆弧路径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起始点、目标点和圆弧半径,确定圆弧曲线的参数方程,再结合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限制,实现机器人的平滑运动。

- 样条曲线插补:样条曲线插补方法通过拟合多个散点来生成一条平滑的路径。

它可以实现复杂的路径规划,例如S曲线或贝塞尔曲线。

样条曲线插补方法通常需要使用插值算法进行计算,以满足机器人的运动要求。

3. 使用教程:直线运动规划实例下面将通过一个直线运动规划的实例来介绍路径规划算法的使用。

假设机器人需要从起始点(X1, Y1, Z1)移动到目标点(X2, Y2, Z2)。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控制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控制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高效、精确地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要实现工业机器人的精准动作和高效作业,轨迹规划和控制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简单来说,就是为机器人确定一条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最优路径。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首先是工作空间的限制,机器人的运动范围是有限的,必须确保规划的轨迹在这个范围内。

其次,要考虑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关节结构和运动方式都有所不同,这会影响轨迹的规划。

此外,还需要考虑任务的要求,比如速度、精度、加速度等。

为了实现有效的轨迹规划,工程师们通常采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关节空间的规划。

在这种方法中,直接对机器人的关节角度进行规划。

通过给定起始和终止的关节角度,以及中间的一些关键点,然后使用插值算法来生成连续的关节角度轨迹。

这样可以保证机器人的运动平稳,避免出现突变。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笛卡尔空间的规划。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在三维空间中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进行规划。

这种方法更直观,更容易与任务需求相结合,但计算量相对较大。

在轨迹规划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约束条件。

比如,速度约束,以防止机器人运动过快导致不稳定;加速度约束,避免过大的冲击;还有关节角度限制、力矩限制等,以确保机器人的运动在安全范围内。

有了规划好的轨迹,接下来就是控制机器人按照这个轨迹运动。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主要分为位置控制和力控制两种方式。

位置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方式。

通过不断测量机器人的实际位置,并与规划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计算出控制量,驱动机器人向目标位置运动。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大多数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任务,比如装配、焊接等。

力控制则主要用于需要与环境进行交互、施加特定力的任务,比如打磨、抛光等。

在力控制中,通过安装力传感器来测量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接触力,然后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调整机器人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inuous path control
Point-to-Point control
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
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方式是示教-再现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如图所示。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
返回首页
7.3 机器人轨迹插值计算
直线插补
空间直线插补是在已知该直线始末两点的位置和姿态的条件 下,求各轨迹中间点(插补点)的位置和姿态。
已知直线始末两点的坐标值P0(X0,Y0,Z0)、 Pe(Xe,Ye,Ze)及姿态,其中P0、Pe是相对于 基坐标系的位置。
直线长度 L Xe X0 2 Ye Y0 2 Ze Z0 2
ts间隔内行程d = vts
插补总步数N为L/d+1的整数部分
各轴增量
X Xe X0 / N Y Ye Y0 / N Z Ze Z0 / N
1
• 把三维问题转化成二维, 找出圆弧所在平面
2
• 利用二维平面插补算法求 出插补点坐标(Xi+1, Yi+1)
3
• 把该点的坐标值转变为基 础坐标系下的值
若ZR轴与基础坐标系Z0轴的夹角为,
XR轴与基础坐标系的夹角为θ,则可完 成下述步骤:
求解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令TR表示由圆弧 坐标ORXRYRZR至基础坐标系OX0Y0Z0的转换矩 阵。
通常轨迹规划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对工作对象及作业进行描述, 用示教方法给出轨迹上的若
1
干个结点
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时, 尚需明确其路径上是否存
4
在障碍约束的组合
2
在结点之间如何进行插补
3
可以据此并根据机器人的动 态参数设计一定的控制规律
返回首页
7.2 插补方式分类
插补方式分类
连续轨迹控制(CP控制)有路径约束,因此要对路径进行设计。路 径控制与插补方式分类如表所示
定距插补
当要求以更高的精度实现运动轨迹时,可采用定距插补。
这两种插补方式的基本算法
相同,只是前者固定ts,易 于实现,后者保证轨迹插补 精度,但ts要随之变化,实
现起来比前者困难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关节空间插补
在关节空间中进行轨迹规划,需 要给定机器人在起始点、终止点 手臂的形位。对关节进行插值时, 应满足一系列约束条件,在满足 所要求的约束条件下,可以选取 不同类型的关节插值函数生成不 同的轨迹。
式中:i = 0,1,2,…,N。
各插补点坐标值
Xi1 Xi iX Yi1 Yi iY Zi1 Zi iZ
圆弧插补 平面圆弧插补
平面圆弧是指圆弧平面与基坐标系的三大平面之一重合, 以XOY平面圆弧为例。
由已知的三点P1、P2、P3决定的圆弧
圆弧插补
设v为沿圆弧运动速度;ts为插补时时间隔。类似直线插补情
①将XRYRZR的原点OR放到基础原点O上;
②绕ZR轴转θ,使X0与XR平行; ③再绕XR轴转角,使Z0与ZR平行。
故总转换矩阵应为
TR T ( XOR ,YOR , ZOR )R(Z , )R( X , )
cos
sin
0
0
sin cos cos cos
sin
0
sin cos cos sin
况计算出:(1)
(2)
由P1、P2、P3决定的圆弧半径R。
1 arccos
总的圆心角=1+2,即
2 arccos
( X2 ( X 3
X1)2

Y2
Y1 2
2R2
/
2R2
X2 )2
Y3
Y2
2
2R2
/
2R2
(3) ts时间内角位移量θ=tsv/R
(4) 总插补步数(取整数) N = /θ + 1
由θi+1=θi +θ可判断是否到插补终点。若θi+1,则继续插补下
去;当 θi+1> 时,则修正最后一步的步长θ,并以 表 示,
i 故平面圆弧位置插补为
Xi1 Xi cos Yi sin
Yi1 Yi cos Xi sin
i1 i
空间圆弧插补
空间圆弧插补可分三步来处理
动要求,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轨迹规划。
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
通常将操作臂的运动看作是 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工件坐 标系{S}的一系列运动。
这种描述方法不仅符 合机器人用户考虑问 题的思路,而且有利 于描述和生成机器人
的运动轨迹
机器人将板件放入冲压机中的作业描述
点位作业的机器人的运动称为点到点运动
点击图片观 看相关视频
cos
0
X OR
YOR
ZOR
1
基础坐标与空间圆弧平面的关系
定时插补与定距插补 定时插补
每插补出一轨迹点的坐标值,就要转 换成相应的关节角度值并加到位置伺 服系统以实现这个位置,这个过程每 隔一个时间间隔ts完成一次。
由于ts仅为几毫秒,机器 人沿着要求轨迹的速度一
般不会很高故大多数工业
机器人采用定时插补方式。
对Pi+1 点的坐标, 有 Xi1 Rcos(i ) Rcosi cos Rsini sin Xi cos Yi sin
式 中: Xi=R cosθi;Yi=Rsinθi
同理有
Yi1 Rsin(i ) Rsini cos Rcosi sin Yi cos Xi sin
第七章 工业机器人运动规划
7.1 机器人轨迹规划概述 7.2 插补方式分类 7.3 机器人轨迹插值计算 7.4 机器人手部路径的轨迹规划 7.5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7.1 机器人轨迹规划概述
机器人轨迹的概念
机器人轨迹泛指工业机器 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 迹,即运动点的位移、速 度和加速度。
轨迹的生成一般是先给定轨迹上的若干个点, 将其经运动学反解映射到关节空间,对关节空 间中的相应点建立运动方程,然后按这些运动 方程对关节进行插值,从而实现作业空间的运
对于另外一些作业,如弧焊和曲面加工等的路径运动称为连续路径运动
点击图片观 看相关视频
操作臂最常用的轨迹规划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对于选定的轨 迹结点(插值点)上的位姿 、速度和加速度,给出一 组显式约束,轨迹规划器 从一类函数中选取参数化 轨迹,对结点进行插值,
并满足约束条件。
轨迹规划 的两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要求用户给 出运动路径的解析式;
轨迹规划既可在关节空 间也可在直角空间中进 行.但是所规划的轨迹 函数都必须连续和平滑, 使得操作臂的运动平稳。
轨迹的生成方式
运动轨迹的描述或生成有以下几种方式:
• 示教-再现运动
• 关节空间运动 • 空间直线运动 • 空间曲线运动
轨迹规划涉及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