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和美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建和美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中外很多著名教育家都提到习惯养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如“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叶圣陶)。“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英·普德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会给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带来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育,完善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只靠简单的说教效果甚微。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正在经历从感性和形象思维向理性和抽象思维的过渡,他们比成人更加需要时间来养成一个好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一个和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行动,从而把纯粹由教育工作者直接进行的活动纳入到整个的教育环境中,扩大了对学生教育、影响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处处感受到好习惯的影响和教育,进步得更快更扎实。
创建什么样的及如何创建和美校园文化,为学生习惯的养成提供土壤,是我们这个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概况
首先,围绕课题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座谈、网络收集资料等,我们把课题分解成了几个小问题:学校周边环境及学校生源调查;和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简化为“和美”:净、静、竞、景;和美的校园文化环境需要课堂内外教育、家庭和学校教育、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融合等多方面的合力;如何评价和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其次,围绕问题确定详细的研究方法。调查法:通过部分学生座谈,随机抽学生谈话,校外观察,家访等了解学校周边环境及学生生源概况。实验法:通过创造一个和美的小氛围来观察学生在其中的表现及变化,了解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文献、网络资源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同时间和不同时间其它学校在相关问题方面的实践及效果,关注有关教育专家对类似问题的论述及指导。数量研究法:通过对具有一定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的两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的表现原因、表现程度不同,进行数量上的分析、对比,得出良好习惯养成需要具备的环境要求。
最后,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分工进行研究。由班主任老师提供学生家庭背景的资料及平时观察到的隐藏在学生行为背后的成因。尽可能从“净、静、竞、景”几方面对学校环境进行美化:校园文化宣传栏,卫生保持主题黑板报,值周同学明礼要求。借助网络、书籍和杂志搜集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效,结合学校实际
选择性吸收。每月做一次问题发现和总结,安排下月重点问题的研究和实施,记录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点点滴滴,对行为习惯表现优秀班级进行公开表彰(暂不公开场合表扬个人优秀表现,我们关注的是大范围的习惯变化;对个人的进步评价在班级层面进行,或当面表扬。)每学期进行一次小结,收集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分析、提炼、总结,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学年结束做总结,完成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
(一)学校周边环境及学生生源调查。
学校位臵处于金水区东北角,毗邻管城区,附近有凤凰台、王庄、张庄几个经过改造的村子。通过查访,周边多为建材市场,来往运货车辆极多,道路状况不好,货物包装箱纸、尘土多,卫生条件比较差。综合来看,学生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交通安全,卫生保持。
班主任通过家长会、家访、校讯通、电话、师生谈话等方式了解到学生情况如下:周边村民子女占学生人数不足班级人数的10%(大多数村民子女到管城区小学就读);周边小区生源占班级人数的20%
左右;其余都为周边市场商户子女或租住在村庄的外来子弟。整体上看,学生中绝大多数属于外来务工子女,其中部分已经转为本地户口;学生在家为独生子女的数量极少;父母早起晚归忙碌较多,学生自理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通过观察、了解,有近200名左右的同学早上和中午到校比较早,
尤其是中午,这部分学生往往是拿早上带来的钱在学校附近草草吃点东西,就守在学校附近玩耍。还有近百名学生中午到附近小区的三个午托部就餐休息,得到较好照看。以上这近三百名学生从早上出家门,一直到晚上回家才会见到家人,上午托部之外的学生早上和中午的饮食卫生习惯需要关注。
(二)和美校园文化的创建背景、意义和实施。
根据学生特点,我们确定了以“和美”为主题的和美校园文化,具体提炼为四个谐音字“净、静、竞、景”。这四个字从卫生、言行、静态展示等方面概括了校园文化氛围。
1、“净”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美感,更是一种习惯,一种处事态度的体现。
坚持每周一次大扫除。校园卫生环境需要每个人都来做一些事,大扫除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活动。每次大扫除都安排侧重点:或是桌斗清理,或是玻璃擦拭,或是边角整洁。通过不同的重点要求,一学期下来,大扫除能把所有的重点情节内容都照顾到。每周一次大扫除小结,利用班会的时间使每个同学再次明了卫生打扫的细节要求。
设臵班级卫生管理员。每班除了劳动委员和卫生委员以外,另外安排一名卫生管理员,专门负责监督、清理班级临时垃圾:个别学生随手扔下的纸屑等。卫生管理员还有在校园内管理卫生的任务,负责保持卫生整洁。长期坚持下去,形成丢垃圾的同学越来越少,丢下的垃圾被清理得越来越快,主动捡拾垃圾的同学越来越多的场面,校园
内无论早晚、课上课间都保持干净。
开展“清洁你我他”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个人卫生保持方面的知识。每天早上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同学们的手、脖子、衣领等容易脏的地方,提醒注意个人卫生。对卫生状况不好的同学,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转向清洁。
通过班级评比促进“净”的实现。每周通过全体教师会进行卫生情况总结,表扬表现优异的班级,并指出具体优异的表现。“净”从一种要求,成为一种习惯,改变了学生的做事态度:一屋不扫,何以做其它。自己干净,也是环境整洁的一部分。
2、“静”是一种沉下来的氛围,去除了浮躁,体现了涵养。
进行“安静校园”活动。制定《安静校园活动方案》,从进校、课前、课堂、课间、离校五个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各班据此制定班级活动方案:低年级借助行为习惯儿歌、中高年级通过演讲和朗诵等方式让学生熟悉活动要求,明了安静的意义。在活动中,有两个时间段的表现最能体现出一个班级学生在“静”方面的习惯养成:一是课间,一是离校。课间学生活动有序、离校时路队快静齐的班级在活动中表现突出。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的经验交流,各班吸取优秀班级活动方法,抓住课间和离校两个关键点,逐渐向”安静”班级的目标靠近,最终形成校园的安静。
开展“经典诵读”。静下来的学生做什么?我们安排有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