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案设计
嘎达梅林教案初中音乐教案

嘎达梅林教案初中音乐教案课程名称:初中音乐课题:歌曲《嘎达梅林》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蒙古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嘎达梅林》,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2. 学会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
教学难点:1. 长音的保持。
2. 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嘎达梅林》的乐谱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族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对蒙古族音乐产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蒙古族的了解有多少?请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关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嘎达梅林》,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歌曲《嘎达梅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三、歌曲解析(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歌曲《嘎达梅林》的背景和内涵,使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嘎达梅林的故事,感受嘎达梅林的英勇精神。
四、歌曲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嘎达梅林》,注意指导学生保持长音和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2.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演唱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嘎达梅林的英雄精神。
2. 学生谈收获,表达对嘎达梅林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蒙古族音乐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2. 邀请蒙古族音乐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族音乐和文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感受到嘎达梅林的英雄气概。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嘎达梅林》欣赏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嘎达梅林》欣赏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并了解《嘎达梅林》的创作背景、作者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欣赏并分析《嘎达梅林》的音乐特点、结构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声音模拟、动作表现等方式,个性化地演绎和拓展《嘎达梅林》。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音乐知识普及及实践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通过情境创设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嘎达梅林》的音乐特点,感受其表现力。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演绎与创意拓展。
难点●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运用音乐知识分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嘎达梅林》音频资料●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音乐教室设备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嘎达梅林》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嘎达梅林》的历史背景和作者信息。
欣赏与分析1.完整播放《嘎达梅林》,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2.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3.讨论作品的结构和表现力,引导学生理解其艺术价值。
个性化演绎与创意拓展1.指导学生用声音模拟《嘎达梅林》中的不同音乐元素。
2.设计简单的动作表现,让学生以身体语言表达音乐的情感和节奏。
3.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拓展,如改编歌词、创作简单的伴奏等。
知识普及与实践活动1.普及相关的音乐知识,如民族音乐的特点、历史地位等。
2.设计实践活动,如组织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演绎成果。
小组讨论与交流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嘎达梅林》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邀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交流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与反馈1.对学生的个性化演绎和创意拓展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五、六年级相关知识铺垫与衔接知识铺垫1.回顾之前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节拍等。
音乐教案《嘎达梅林》

音乐教案《嘎达梅林》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
2. 讲解歌曲中所表现的民族特色及情感。
教学方法:1. 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背景。
2. 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
2. 讲解歌曲中所表现的民族特色及情感。
3.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章:歌曲学唱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嘎达梅林》的旋律。
2. 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嘎达梅林》的旋律。
2. 指导学生进行歌唱练习。
1. 示范教学,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2. 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教学步骤:1. 教授《嘎达梅林》的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2.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3. 对学生的歌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歌曲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嘎达梅林》的曲调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深入解析《嘎达梅林》的曲调和歌词。
2. 分析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教学方法:1. 音乐分析法,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曲调。
2. 歌词解析法,解读歌曲中的意义和情感。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聆听《嘎达梅林》,并感受歌曲的曲调。
2. 解读歌曲中的意义和情感,分析歌词的表达。
3. 对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四章:歌曲表演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提高学生对《嘎达梅林》歌曲的演唱水平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
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和表情。
教学方法:1. 团队协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
2. 示范教学,让学生跟随老师学习歌唱技巧和表情。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表演练习。
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和表情,跟随老师学习。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2欣赏《嘎达梅林》1人教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嘎达梅林》相关的音乐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实践。学生们尝试演唱歌曲,体验长调、短调等元素。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唱实践。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效果。
5.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通过欣赏《嘎达梅林》,培养其对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辨识和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音乐表达与创作能力,学习歌曲中的音乐元素,运用到个人演唱、演奏中,展现个人音乐风格;
3.强化文化理解与认同,了解蒙古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尊重和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蒙古族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嘎达梅林》的基本概念、蒙古族音乐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承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嘎达梅林》这首蒙古族民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欣赏《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内容非常丰富。
有长调和短调之分。
长调民歌高亢悠远,与草原的环境和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既善于叙事又善于抒情。
《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统治的英雄事迹。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循序渐进的学习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简易的音乐欣赏,形成了一定的良好音乐欣赏习惯,但对音乐的文化背景等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教师对音乐知识上的教学继续加强并有针对性地引导。
教师要做到注重因材施教,利用生动活泼,赋予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提高音乐学习欣赏能力;用激励性的语言,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
三、教学目标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熟练演唱歌曲。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通过欣赏及演唱《嘎达梅林》,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四、学习重点难点马头琴《嘎达梅林》和民歌《嘎达梅林》都是本课欣赏的重点。
《嘎达梅林》有多种音乐形式,包括民歌、叙事诗、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音乐及交响诗等,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系统性,我把马头琴《嘎达梅林》和民歌《嘎达梅林》作为重点内容,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嘎达梅林》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的不同。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活动1.课前播放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光片。
2.导入新课、交流蒙古族的风俗人情:教师播放马头琴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提问:这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这是哪个名族的乐器?他的音色有什么特点?3.认识马头琴、讲马头琴的故事。
(1)认识马头琴。
(课件出示马头琴图片)。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
《嘎达梅林》-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教案

《嘎达梅林》-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嘎达梅林》人音版。
通过学习此曲,可以全面了解二胡演奏技巧、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嘎达梅林》的传统演奏技巧,并能够在接触人声版后加深理解;2.能够感受古老民族的独特韵味,体会音乐与文化的联系;3.能够通过二胡演奏,提高音乐基本技能三、教学步骤(一)探究学情1.谈话交流: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途径呈现嘎达梅林的传统演奏技巧,让学生能够理解其技艺和特色;2.呈现资源: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音响设备呈现人声版本的《嘎达梅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二胡演奏的魅力。
(二)注意点讲解1.演奏技巧:向学生介绍二胡演奏的基本技巧,例如指法、弓法等,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演奏技艺;2.调性掌握:解析歌曲的基本调性,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调,演奏更加纯正;3.情感诠释:演奏《嘎达梅林》时,应多注意情感的准确表达,让学生能够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将其融入演奏中。
(三)课堂实践1.音阶练习:通过练习音阶,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指法;2.演奏练习: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或观看人声版的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3.个性发挥: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个性,从而发现更多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要点1.学生要求耐心聆听,认真学习演奏技巧;2.学生要注重练习,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高技艺;3.学生在演奏时,要注意调性掌握,确保演奏准确;4.学生应注意情感表达,深刻领悟乐曲所表达的情感;5.学生应该良好地发挥自己,发掘并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五、教学反思我们在本次教学中,注重了对传统演奏技巧的讲解以及对人音版本的音乐欣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音阶等环节,加强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演奏水平。
个性发挥环节,则对学生音乐才华的展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过,本次教学中还需再加强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演奏中更好地表达乐曲的情感,使其让乐曲更具感染力。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欣赏嘎达梅林|人教版

举例解释:
-歌曲旋律与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强调歌曲中特有的长调旋律和马头琴特色节奏,通过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民族风格与情感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草原元素和英雄主题,通过讲解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情感。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嘎达梅林》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整体来看,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对蒙古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觉得在讲授歌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时,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感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让学生在聆听、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嘎达梅林》的音乐特点,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音乐结构:教师可利用谱例或图表,向学生展示歌曲的结构,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起承转合。
2.教学难点
-歌曲中复杂的长调旋律: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长调旋律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反复练习。
-节奏变化与民族特色舞蹈动作的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节奏变化与舞蹈动作的配合上遇到困难。
-情感表达的深度: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歌曲中的情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适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他们聚焦讨论主题,提升讨论质量。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让学生来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听赏)嘎达梅林-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嘎达梅林-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能够通过听赏嘎达梅林来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3.学习和练习嘎达梅林的歌曲节奏;4.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且通过听赏来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
通过学习和练习嘎达梅林的歌曲节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2. 教学方法通过听赏和教学视频的方式来引入嘎达梅林这首中国传统歌曲,并且让学生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来了解其歌词和曲调。
同时,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大声唱出这首歌曲,来练习这首歌曲的歌曲节奏。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首先,教师通过播放教学视频的方式,将嘎达梅林这首中国传统歌曲带给学生们。
2. 欣赏带着问题欣赏:1.你是否听出了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曲调?2.你认为这首歌曲的歌词具有什么特点?3. 歌词和曲调的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歌曲。
4. 自由发挥教师和同学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对这首歌曲进行自己的表现和演唱。
四、教学小结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欣赏和学习嘎达梅林这首中国传统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
同时,通过练习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歌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五、教学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音乐作为一门文化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同时也需要结合传统与变革,开拓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也能掌握现代音乐的表现方式。
音乐教案《嘎达梅林》

音乐教案《嘎达梅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蒙古族短调民歌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歌曲《嘎达梅林》。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感受嘎达梅林勇敢、不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嘎达梅林》,了解蒙古族短调民歌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2. 乐谱。
3.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蒙古族音乐,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出本课歌曲《嘎达梅林》。
2. 教学歌曲:教唱歌曲《嘎达梅林》,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的把握。
3. 歌曲分析:介绍歌曲的背景,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4. 实践活动: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总结: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嘎达梅林勇敢、不屈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嘎达梅林》,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鼓励学生搜集其他蒙古族音乐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演唱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对歌曲《嘎达梅林》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家长签字确认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整。
3. 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提高。
八、拓展学习:1. 推荐学生学习其他蒙古族音乐作品,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民族音乐表演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嘎达梅林的历史背景,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九、课程资源:1. 蒙古族音乐相关书籍、乐谱。
2. 网络资源,如蒙古族音乐视频、音频资料。
3. 相关音乐软件或应用程序,辅助教学。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案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案
一、课前准备
1.安排游戏: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唱《嘎达梅林》,一个
小组做出相应的动作。
2.准备影片:播放《嘎达梅林》的音乐影片,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形式。
二、正文
1.介绍《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是由古典音乐家米尔科斯·弗雷德里希·托雷斯写的一
首古典乐曲。
它有节奏感强、特有的欢快感,深受观众喜爱。
2.游戏活动:
介绍完《嘎达梅林》后,可安排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节奏的音乐中,一边唱歌,一边随着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3.音乐欣赏:
播放《嘎达梅林》的音乐影片,让学生欣赏这首曲子的乐句的美妙和
节奏的紧凑,体会古典乐曲中强烈的欢快感。
4.反思:
学完《嘎达梅林》后,可让学生反思本课学习内容,体会和歌曲中的
欢快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
1.让学生自己从乐谱中练习演奏《嘎达梅林》,进一步提高乐器演奏技能。
2.让学生收集其它时期的古典乐曲,比如《索菲尔特》《美国》等,以便下次课时分享欣赏。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优秀4篇《嘎达梅林》音乐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过程与方法: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运用骑马动作,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由慢到快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了解嘎达梅林的英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每一次的速度,音区,音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1、随着乐曲走进教室。
2、今天赵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请大家欣赏,老师的这段蒙族舞好看吗?不知道有没有小朋友注意到音乐,有没有人能哼唱一下?一点点也行。
教师边哼唱边舞蹈。
出示简谱,一起唱一唱。
简单介绍蒙族,蒙族人居住在大草原上,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平时喜欢骑马,射箭,摔跤,有着一个传统的节日叫那达慕大会。
蒙族人非常喜欢马,人人都会骑马,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甚至乐器都跟马有关,蒙族有一样非常著名的乐器叫马头琴,介绍马头琴和马头琴的传说。
3、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蒙族,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嘎达梅林》,找一找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刚才我们唱的这段主题音乐?三次。
教师在每次出现主题音乐的时候就用不同动作来表现4、分段聆听,说一说每一段的速度,音区,音色。
次数音区音色速度形象 1 低深沉浑厚中速稍慢沉稳 2 高明亮中速高大英勇 3 中饱满中速稍快大无畏第一遍:用脚步表现,第二遍:用手部动作表现,第三遍:肩部动作表现仔细聆听第三次主题音乐,运用了什么伴奏乐器?鼓,古时候用鼓来鼓舞士兵出征打仗,这一乐段表现嘎达梅林与他的起义兵们在沙场征战。
5、听完乐曲,有没有人知道这个嘎达梅林到底是什么意思?介绍人物和生平事迹。
6.乐曲表现了嘎达梅林怎样的英雄形象?沉稳,高大英勇,大无畏7.在嘎达梅林起义的誓词中这样说道:祖先给我们留下这片草原,我们不能给后代留下沙漠。
而如今北方的沙尘天气越来越严重,起因就是草原森林的退化,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嘎达梅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8.最后请大家随着音乐,伴着动作表演。
音乐欣赏教案——交响诗《嘎达梅林》

音乐欣赏教案——交响诗《嘎达梅林》[教学内容]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授课对象]初二年级[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记住民歌的音调,感受交响乐的美妙。
2、打破狭隘的民族观,唤起学生的民族激情并热爱英雄。
[重点难点]分析作品的内容,使学生能感知嘎达梅林的事迹是如何用音乐来讲述、表达的。
[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二、师生问好三、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并回答两个问题。
①它是一种什么乐器演奏的?②它属于哪个民族特有的乐器?(幻灯片1)2、方才欣赏的一段马头琴独奏实际上是一首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
(幻灯片2)嘎达梅林是内蒙古的一位英雄。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便在民间流传开了这么一首民歌,民歌的歌词有五百多段,后来的音乐家截取了其中的几段来演唱。
那在这位英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人们会这么的怀念他?解说嘎达梅林的故事。
(幻灯片3)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
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3、教师范唱民歌《嘎达梅林》。
简单的教唱(幻灯片4)4、《嘎达梅林》,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一首优美而动人的民歌,激发了作曲家辛沪光的创作激情,(幻灯片5)她想用音乐中的一个大型形式来全面而深刻地反映这一历史事件,交响诗《嘎达梅林》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交响诗就是以这首民歌为素材而创作的。
这首简短的民歌就象一粒种子经过作曲家辛勤地耕耘播种、浇灌施肥而终于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交响诗《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嘎达梅林音乐欣赏教学设计嘎达梅林音乐是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形式,融合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具有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嘎达梅林音乐通常由马头琴、马头弦、笛子和鼓等乐器组成,以其激情澎湃、高亢激昂的表现形式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如何进行嘎达梅林音乐欣赏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音乐形式,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标:1.了解嘎达梅林音乐的起源、历史和特点,了解其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学习基本的嘎达梅林音乐乐器演奏技巧,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风格;3.感受嘎达梅林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通过参与嘎达梅林音乐的演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向学生介绍嘎达梅林音乐的起源、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讨论。
如:你们对嘎达梅林音乐有了解吗?它在蒙古族文化中有何地位?2.知识讲解:结合课堂展示,向学生介绍嘎达梅林音乐的乐器和演奏技巧,比如马头琴的构造和演奏方法、马头弦的演奏技巧等。
可以请专门的嘎达梅林音乐演奏者进行示范,并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3.乐器体验:为学生准备马头琴、马头弦、笛子等乐器,让学生亲自体验乐器的演奏和音色。
老师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嘎达梅林音乐曲目进行教学。
先教导学生基本的演奏姿势和技巧,然后引导他们尝试演奏乐曲的简单旋律。
4.合奏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通过指导和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合奏表演。
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嘎达梅林音乐曲目,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
5.欣赏评析: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嘎达梅林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讨论其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6.创作表演:鼓励有创作天赋的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嘎达梅林音乐作品。
可以分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提供改进意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嘎达梅林》是一首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人教版。
这首歌曲以嘎达梅林为主题,描绘了嘎达梅林的英勇形象和感人故事。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嘎达梅林的精神品质,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对于嘎达梅林的故事和精神内涵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学进行引导和渗透。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背景,理解嘎达梅林的精神品质。
2.学会演唱《嘎达梅林》,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演唱。
2.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和精神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嘎达梅林的故事背景和歌曲创作意图。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嘎达梅林精神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嘎达梅林的故事和歌曲歌词。
2.准备音乐设备,如音响、话筒等。
3.准备嘎达梅林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嘎达梅林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关注嘎达梅林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嘎达梅林》,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嘎达梅林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分组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互相观摩和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指出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嘎达梅林精神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从嘎达梅林身上学到什么,如何将嘎达梅林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嘎达梅林音乐教案

嘎达梅林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嘎达梅林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嘎达梅林音乐的起源和特点;2. 学习基本的嘎达梅林演奏技巧;3. 培养学生对嘎达梅林音乐的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教学资源:1. 嘎达梅林乐器;2. 嘎达梅林音乐录音或视频;3.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教学准备:1. 确保嘎达梅林乐器完好,并准备足够数量供学生使用;2. 下载或准备嘎达梅林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3. 准备合适的教学投影或显示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嘎达梅林音乐的起源和特点,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来展示;2. 播放一段嘎达梅林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色和节奏。
探究:1. 向学生展示嘎达梅林乐器的外观和结构,解释其演奏原理;2. 分发嘎达梅林乐器给学生,让他们亲自体验演奏,教授基本的演奏姿势和手指位置;3. 指导学生练习简单的嘎达梅林演奏技巧,如弹奏基本音阶或简单的旋律;4.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嘎达梅林音乐片段。
拓展:1. 分组让学生一起合作创作一段嘎达梅林合奏曲,鼓励他们在音色、节奏和演奏技巧上进行创新;2. 指导学生在合奏曲中分配不同角色和声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协调能力;3. 学生进行合奏曲的排练,并逐渐完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4.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嘎达梅林音乐表演,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师生观看。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嘎达梅林音乐知识和技巧;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合奏中的创作心得和体会;3. 提醒学生继续锻炼和探索嘎达梅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价学生在合奏表演中的技巧和协作能力;3. 收集学生的自主创作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关于嘎达梅林音乐的知识和技巧;2. 组织学生参加嘎达梅林音乐比赛或演出,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3.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传统音乐形式,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文化素养。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欣赏)嘎达梅林》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欣赏)嘎达梅林》
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2对比<上去高山望平川><嘎达梅林><举杯祝福>三首歌曲,说出它们在节拍、速度、节奏和情绪上的不同点3对比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深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2学情分析
六年级通过学习已经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并能够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并描述出音乐中情绪的变化及作用。
3重点难点
1对比<上去高山望平川><嘎达梅林><举杯祝福>三首歌曲,说出它们在节拍、速度、节奏和情绪上的不同点2对比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深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导入
阶段目标:感觉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
1.师:上节课,我们听赏了两首不同风格特色的民歌,今天,邢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民歌,大家一起来听听,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讲的又是什么内容
(板书课题)
*一听
生:蒙古族、嘎达梅林带领贫苦牧民反抗王爷的故事。
2.师:歌曲速度怎么样,情绪如何呢?
生:中速,稍慢。
情绪悲壮
师:嘎达梅林是一位蒙古族英雄,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多少年来一直传唱着这首悲壮的民歌。
这首歌曲属于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旋律流畅简洁,很容易唱。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讲授】讲授。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嘎达梅林》,感受音乐的悲壮的情绪,激起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演唱《嘎达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嘎达梅林》的情绪,了解交响诗,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民歌与马头琴的《嘎达梅林》。
【难点】对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嘎达梅林》,说出它们在民族、节拍、速度、节奏与情绪之间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嘎达梅林》,讲述XXX的故事。
师:当时的王爷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
XXX为了人民的利益多次到XXX反对开垦,被免职,甚至还被投入监牢。
XXX被救出后便组织起义,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XXX战死。
XXX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XXX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好处,而放垦对本日最大的危害是对情况的破损。
(二)初步感知1.播放民歌《嘎达梅林》的音乐视频,感受音乐的情绪老师设置问题:从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舒缓的节奏弛缓慢的速度,我们不禁感遭到了一种凄凉的情绪,好似看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我们的民族英雄XXX带领牧民对抗封建王爷,最后壮烈牺牲的画面。
2.听赏配乐诗朗诵(1)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①你听这段音乐是用一种甚么样的情绪来烘托XXX的英雄事迹的?②在这段音乐中,有没有你所熟悉的音乐?课件播放配乐诗朗诵《永远的嘎达梅林》,学生听赏并思考问题。
听赏完毕,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音乐的情绪是紧张、抒情、悠扬、开阔……同学们都很熟悉这段音乐,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也来朗读一下《嘎达梅林》,体会一下XXX的英雄形象。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嘎达梅林》,感受音乐的悲壮的情绪,激起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演唱《嘎达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嘎达梅林》的情绪,了解交响诗,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民歌与马头琴的《嘎达梅林》。
【难点】对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嘎达梅林》,说出它们在民族、节拍、速度、节奏与情绪之间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嘎达梅林》,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
师:当时的王爷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
嘎达梅林为了人民的利益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职,甚至还被投入监牢。
嘎达梅林被救出后便组织起义,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嘎达梅林战死。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
(二)初步感知1.播放民歌《嘎达梅林》的音乐视频,感受音乐的情绪老师设置问题:从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舒缓的节奏和缓慢的速度,我们不禁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好似看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我们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反抗封建王爷,最后壮烈牺牲的画面。
2.听赏配乐诗朗诵(1)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①你听这段音乐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来烘托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的?②在这段音乐中,有没有你所熟悉的音乐?课件播放配乐诗朗诵《永远的嘎达梅林》,学生听赏并思考问题。
听赏完毕,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音乐的情绪是紧张、抒情、悠扬、开阔……同学们都很熟悉这段音乐,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也来朗读一下《嘎达梅林》,体会一下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欣赏嘎达梅林(1)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欣赏嘎达梅林(1)人教版》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中“欣赏”章节的内容,聚焦于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嘎达梅林》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及其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
2.感知并学唱《嘎达梅林》的主旋律,掌握其音乐节奏、韵律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嘎达梅林》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被鼓励分享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歌曲的情感内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讨论和总结。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嘎达梅林》这首蒙古族民歌的基本概念、音乐特色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并在未来的音乐欣赏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评价。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嘎达梅林》的主旋律和节奏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对于歌曲中的特殊音乐元素,如长调和滑音,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我采用了示范、练习和分组讨论等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这些难点。从成果展示来看,这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此,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满红红2013年7月9日
一、导学提纲
1、熟悉歌曲《嘎达梅林》,了解嘎达梅林的传说。
“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歌曲中为什么演唱鸿雁?“长江”指哪个地方?
2、简单了解蒙古的民族风情。
提示:(1)搜集资料的过程是一个拓宽视野的过程,除了老师提供的导学提纲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查找和其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问题,提倡多思、多看、多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课堂上展示的时间有限,同学们一定要抓住重点,看我们所提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根据问题把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合并、概括,取其精华与大家分享,不要面面俱到,要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述。
(3)第一、二题要进行课堂小组展示,请小组长安排好发言顺序,可以搜集展示相关图片,将展示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不提倡照着资料读。
3、用口风琴视吹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
4、请用铅笔为歌曲标注旋律线。
5、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了解“中速稍慢”是一个什么速度?
提示:(四——六题)组长可以在下一节音乐课之前,合理安排时间段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和评价,作为评选“音乐之星”的依据。
班长
抽查组长的完成情况,做好记录,作为评选“音乐小组之星”
的依据。
6、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是:
二、课堂教学实录(部分):
1、教学铺垫:《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律动
2、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简单预习了歌曲《嘎达梅林》,今天我们就来演唱这首歌曲(出示课题)。
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班长读一读。
(出示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演唱中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知识与能力:1、学会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能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演唱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口风琴有感情地吹奏歌曲《嘎达梅林》。
⊙过程与方法:借助于情景想象、歌曲的旋律线等方法表现歌曲。
师:首先请大家展示自主学习情况,只展示第一、二题。
哪个组来?生:(展示)我们的展示完毕,哪个组有补充?、、、、、、
师:这个组准备的非常充分,展示得很好。
嘎达梅林是蒙古民族英雄,鸿雁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大雁,蒙古人民对鸿雁非常崇敬,这是一首用鸿雁比喻英雄的歌曲。
三、学习新歌
(一)聆听二遍歌曲,思考二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聆听两遍歌曲,思考二个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
合作探究: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为什么要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来表现歌曲?
师:先听第一遍,可以重点思考第一个问题。
第二遍老师来演唱,大家思考第二个问题。
师: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有分歧的地方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也可以在小
组间交流的时候讨论。
好,开始。
生:、、、、、、
师:哪个组来展示?
生:(展示)我们组展示完毕,哪个组有什么建议或补充说明?生:、、、、、、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歌曲的情绪是悲壮的、怀念的,还有激动的,大家对音乐的体验很深刻。
第二个问题大家回答的很好,我补充一点中速稍慢的速度符合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
(二)用“u”哼唱歌曲(2遍)
师:下面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u”来哼唱歌曲。
谁来评价唱得怎么样?或者存在哪些问题?
生:、、、、、、
师:从气息方面有没有问题?悠长、连贯的。
吸气要吸到小腹部,用“u”
慢慢的送出,口腔要打开,空出来。
再来一遍。
生:、、、、、、
(三)演唱歌词(2遍)
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深情,我们加上歌词,来唱唱这首草原歌曲吧?这首歌曲原创有500多段,今天我们就来演唱其中的两段。
师:谁来点评刚才的演唱?
生:、、、、、、
师:起音比较低,气息要沉下来,用叹气的感觉来唱。
老师还要提醒一点,换气的气口要统一;要连贯的、慢慢地诉说。
再来一遍。
(三)处理歌曲
师:老师感觉感情还是不够,哪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有感情演唱?下面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请组长带领组员运用旋律线,借助寻找逻辑重音等方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生:合作探究。
找两个组展示,一个组演唱一段。
评价。
大家一起用手划着旋律线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拓展:
师:同学们,在预习作业中要求大家视吹歌曲旋律,吹下来的同学举手。
大家一起吹奏我听一听。
生:吹奏
师:有的同学吹奏地很熟练,很从容,有的同学还不行。
预习的不充分就影响发挥,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对待预习。
师:同学们,如何让我们的琴声听起来也有感情?
生:、、、、、、
师:简单一句话,怎样有感情的演唱就怎样吹奏,气息不要太强,轻轻地诉说。
一起试试吧?
师:小结。
(六)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课堂已经接近尾声,老师提议,让我们再次用深情的歌声,来歌唱蒙古英雄嘎达梅林,全体起立。
生:演唱
三、课堂小结
(一)哪位同学说说你的收获?
(二)最后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师:《嘎达梅林》有多种音乐形式,像民歌、马头琴独奏、电影音乐、交响诗等,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聆听,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来的多种音乐体验。
1、重点聆听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与民歌《嘎达梅林》对比,谈
谈给你怎样的感受?
2、了解马头琴的形状及传说故事,课堂上进行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