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指的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组织的一种方式,它强调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依赖和协作,使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价值。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于理解和研究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力、价值链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价值链是指将一系列的活动连接起来,从而创造价值的过程。

这些活动可以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主要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支持活动包括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全球化的价值链意味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分工和协作,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和协调,将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连接起来。

这种全球化的价值链更加注重资源和市场的配置效率,不再受制于地域限制,可以优化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

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我国产业链上的环节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

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和提升的机会。

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相互依赖和协作,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从中获取更高的价值。

而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准确把握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指导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路径选择。

通过研究全球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效益。

这些企业可以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榜样,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成功经验,为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范文

《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范文

《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必须寻求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

其中,价值链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正逐渐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分析其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的分析,识别和优化成本结构,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链理论: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为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

2. 成本优势理论:企业通过优化价值链中的成本结构,实现成本领先,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成本优势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3. 成本管理理论: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成本的识别、计量、分析和控制,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

三、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应用现状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应用价值链成本管理。

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优化成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企业对价值链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成本控制不力;部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等。

四、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解决方案针对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提高企业对价值链成本管理的认识:企业应加强对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作用。

2. 建立完善的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在内的完整成本管理体其实这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还有助于形成强大的战略竞争地位。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和分工逐渐向全球范围内延伸和分散的现象。

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已不再是在一个国家内完成的,而是涉及到多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全球价值链反映了各个国家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揭示了各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各国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意义。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对我国产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价值链理论揭示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的角色,而高附加值环节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掌握。

这反映了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完善,需要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提高产业竞争力。

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国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协调,提高自身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推动我国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资源,可以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

通过对全球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为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逐渐成为了产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

根据波特的定义,全球价值链是指一个商品或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整合。

在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都会为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做出贡献,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出现不仅对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国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机遇。

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在全球价值链中,一个产品可能经历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环节,其中包括原材料的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产品的组装等。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各个国家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也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大大增加。

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加关键,一旦出现全球经济波动,我国产业将受到更大的影响。

2. 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化和复杂化。

一些传统产业可能因为生产环节的分解而受到挑战,而新兴产业则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大,必须适应全球价值链的要求,通过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使得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有更强的地位。

3. 提升了我国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我国不仅可以获得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步,还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在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产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环节,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提高附加值,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国需要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拓展高端市场,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形成、动力机制、治理机制及沿价值链产业升级逐一进行阐述,展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全貌,并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全球价值链治理产业升级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全球价值链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在短短几十年内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它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科学,其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理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全球价值链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对现代化生产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提出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们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

这其中最为流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波特(porter)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

波特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把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分处于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

因为每个活动都创造价值,所以波特把这些活动称为价值创造活动。

价值创造活动被分为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联系,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即公司内的价值链。

在此基础上波特还提出,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寇伽特(Kogut,1985)在对价值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整个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而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的那个细分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确保其竞争优势。

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价值链管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关注焦点。

所谓价值链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企业的经营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活动,然后通过对这些活动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对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究。

1. 理论1.1 价值链理论的提出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企业的内部活动可以分成一系列有机联系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

根据波特的理论,价值链包括五个主要的环节: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和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企业基础设施。

这五个环节紧密相连,它们的协同作用决定了企业的绩效。

1.2 价值链管理的目的价值链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和降低成本。

在价值链中,每个环节都代表着一个创造价值的环节。

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管理,企业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益。

此外,价值链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3 价值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价值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内部活动的管理来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价值链上的每个活动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如果这些活动出现问题或者协调不当,就会导致价值链中某个环节的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企业需要对每个活动进行全面管理,从而提高整个价值链的协调性和效率。

2. 实践2.1 价值链管理的具体做法价值链管理的具体做法是把企业的内部活动细分成一系列子流程,然后对每个子流程进行评估和管理。

具体来说,价值链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1.1 采购环节管理采购环节的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管理和物流管理等。

通过有效管理采购环节,企业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确保生产线的稳定性。

2.1.2 生产制造环节管理生产制造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安排、设备维护和质量管理等。

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作者:刘洋浩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7期【摘要】:波特对“价值链”概念的提出,启迪了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价值行为的选择,国内外学者延续波特的思想,不仅对企业协同生产的价值链构建提出了设想,同时也对价值链类型、价值链驱动力和产业关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相关研究价值链的概念是1985年由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竞争优势:创造和保持卓越绩效》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波特认为价值链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活动与辅助活动的集合,企业就是一个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种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分离活动的集合体。

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增值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经历的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由(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5种基本活动和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4种辅助活动组成,这些活动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即价值链。

波特又将价值的创造过程分为了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性活动,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客户,其中基本活动包括企业生产、营销、储运及售后服务等二是辅助活动,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其为基础活动提供条件并提高基本活动的绩效水平,主要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研发及组织制度等。

在此基础上,寇伽特(1985)从国家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能力相结合角度分析,强调了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彼得·海因斯(1993)对价值流与物流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价值链即是“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海因斯所定义的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了价值链中。

斯莱沃斯基(1996)提出了“价值网络”的定义,认为价值系统包括公司的供应商和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它的下游客户和最终顾客,还包括其他有价值的关系。

服务业企业价值链研究

服务业企业价值链研究

服务业企业价值链研究服务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业也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服务业的发展中,企业价值链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自身的发展现状,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价值链的概念和特点价值链是指一系列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分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综合过程,是企业中实现产品或服务附加值的重要环节。

价值链理论是基于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的研究,将企业生产的全部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以描述企业中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

价值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过程性、综合性:价值链是由一系列有关联的过程组成的,这些过程通常是不同部门所负责的,企业通过这些过程不断创造附加值。

2. 逻辑性、周期性:价值链是一种逻辑性、周期性的流程,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的售后维护,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循环。

3. 序列性、可变性: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企业价值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序列性和可变性。

二、服务业价值链的研究内容服务业的发展对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客户需求作为企业价值链的出发点,从市场营销、产品设计、服务创新、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寻找机会,不断创造价值。

因此,服务业企业价值链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研究: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因素的研究,为企业的产品设计、服务创新提供依据。

2. 产品设计:基于客户需求,从产品设计、仿真验证、工程开发等各方面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

3. 渠道分销:策划、管理企业的渠道网络,建立与分销商、零售商等商业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增强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

4. 售后服务:服务是企业最终实现价值的环节,在售后服务方面,需要加强技术服务、远程服务、巡检服务等各项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5. 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员工培训、人才选拔、绩效管理等各种机制,激励和保留优秀人才,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摘要:价值链理论为研究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正是基于此,试图对这一新课题做初浅探讨,论文论述了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分析内容、步骤与方法,并对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及售后阶段进行了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成本控制对策与方法展开研究,使成本控制更好的运用于企业成本管理之中,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成本控制;竞争优势一、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及内容成本控制,就是按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成本形成过程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揭示偏差,及时纠正,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成本控制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对目标成本身的控制,这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密切相关;二是对目标成本完成的控制和过程的监控,这与成本计算、分析密切相关。

三是过程控制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指明方向。

(二)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概念及特征所谓价值链成本控制是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由产品价值链企业全员参与,各个作业中心全面负责,通过作业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在确保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复合型成本控制过程。

二、产品研发与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这里主要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法和目标成本管理法进行成本控制。

(一)产品生命周期对技术设计进行成本控制的原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法对技术设计进行成本控制的原理是,企业根据产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的单位利润目标不同以及客户对产品设计的外观、功能、价格和质量等的要求不同,对技术设计的投入以及所设计产品目标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销售在市场上所处的阶段——从产品进入市场到衰退和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分四个阶段: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①导入阶段,是新产品刚刚出现的阶段。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引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全球价值链(GVC)理论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揭示国际经济关系、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我国在适应全球化浪潮、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加速产业升级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化的机遇,推动我国产业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将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分工和地理位置分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象。

它是一种全球分工的产物,通过将不同环节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

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产业的发展不再是单一国家内部企业的自给自足,而是通过国际合作与协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优势互补。

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合作、竞争和协调,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机的全球生产网络。

二、全球价值链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1. 促进我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具有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能力,而且不同环节的国际分工不断发生变化。

对于我国来说,要想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就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这就需要我国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价值链向上游和高端环节的转移。

2. 塑造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对优势和特化优势。

我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必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实力,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需要根据全球价值链的要求,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

3. 扩大我国产业对外开放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各个环节和地区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我国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合作,扩大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理论分析

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理论分析

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理论分析产业链和价值链是两个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一个产品或服务从产出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并强调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价值衍生。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对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组成的一条链状结构。

这条链状结构一般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消费者等环节。

在这条链上,每个环节都为下一环节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并从上一环节获得相应的资源或收益。

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构成了产业链。

价值链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价值在不同环节间的传递和转化。

每个环节通过添加独特的价值,将产品或服务进行加工和改进。

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最终的成品,每个环节都通过加工、设计、分销等方式为产品增值,从而提高整体价值。

通过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哪些环节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贡献更大,从而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进行优化。

产业链和价值链两个概念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过程,但它们具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产业链强调了各个环节间的依赖关系,而价值链强调了每个环节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贡献。

这些环节在实际经济中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协同作用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理论分析为企业和政府制定战略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产业链的深入研究,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角色,并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方法。

而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在不同环节中的价值贡献,进而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政府则可以通过对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为相关产业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

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演进,使得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而价值链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则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研究引言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利润增长和竞争力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而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研究则是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基础上,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降低成本,通过分析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全面掌握成本结构和成本来源,从而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本文将对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价值链理论简介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一种企业管理和战略思维的重要工具。

价值链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输入的资源转化为有利润的产品或服务。

价值链活动可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部分。

主要活动包括入库物流、生产运营、出库物流、营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而支持活动则包括公司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和采购等环节。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方法1. 成本分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方法首先需要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价值链活动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成本高低的原因和成本来源。

并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一步细化成本结构和成本组成,为后续的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降低成本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针对高成本环节和来源进行成本降低的措施。

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来实现成本的降低。

同时,也可以通过以降低成本为前提,寻找替代材料或工艺,进一步优化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

3. 创造价值除了降低成本,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方法更加注重创造价值。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售后服务和提高市场营销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确保成本控制的同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 管理供应链供应链是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方法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管理。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价值链研究(一)早期起步与借鉴国内对价值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开始主要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借鉴。

就像是在学习一门新的武功秘籍,先把人家的招式拿过来看看。

那时候学者们大量翻译和解读国外关于价值链的经典著作,像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就好比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大家看到了企业运营和竞争优势分析的新视角。

(二)结合本土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开始琢磨怎么把价值链理论用到咱自己的企业身上。

比如说,研究制造业企业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中国的制造业那可是相当庞大的,从小小的零件加工厂到大型的设备制造企业,都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压力。

学者们就通过价值链分析,给企业出谋划策,看看是该往产业链的高端攀升,增加产品附加值呢,还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继续下功夫。

这就像是给企业当军师,根据不同企业的“体质”和“战局”制定战略。

(三)创新与拓展后来,国内的价值链研究也有了自己的创新。

有学者提出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不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的价值链,还把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好比是从关注一棵树木,到关注整片森林。

而且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又有了关于数字价值链的研究。

比如说电商平台的价值链是怎么构建的,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来优化各个环节,就像给电商这个大机器找到更高效的运转方式。

二、国外价值链研究(一)理论奠基者国外价值链研究的老祖宗那得说是波特了。

他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就像一颗种子,在企业管理和战略研究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波特把企业的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就像是把一个复杂的机器拆分成不同的零件,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每个部分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

这一理论在当时的西方企业界就像一阵春风,吹醒了很多企业管理者,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企业的运营模式。

(二)全球化视角下的价值链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外学者开始研究全球价值链(GVC)。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我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探讨我国产业发展的路径,并最终得出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全球价值链在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全球价值链理论已成为研究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

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创造的过程,把握全球经济的趋势和机遇,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和机遇,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深入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全球价值链理论概述全球价值链是指跨国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创造环节分散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这种生产模式从生产、研发、销售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在不同国家进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

全球价值链的出现使得全球经济更加一体化,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利合作。

全球价值链理论主要包括价值链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分工合作理论。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一、本文研究 1、全球价值链理论20多年的形成历程2、概括全区价值链理论的动力机制、治理结构和产业升级以及引发的启示3、研究和使用全球价值链的一些启示和建议二、关键词: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 地方产业集群local industrial cluster 三、波特的价值链最为流行\不过寇伽特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却更为重要。

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包括5项基本性活动和4 项支持性活动,这些不同但相互联系的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条。

寇伽特: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

寇伽特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空间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克鲁格曼:在价值链条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方面,克鲁格曼曾经探讨过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

阿尔恩特和凯尔科斯:使用片断化来描述过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费因斯:就清晰地将,贸易一体化(和,生产的垂直分离(在全球经济中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四、全球价值链条的驱动力由此看出,在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该产业参与的是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条,那么以增强核心技术能力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合乎全球竞争规则的正确路径(同样,那些参与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就更应强调)销售渠道等的拓展,来获取范围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五、全球价值链的治理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和等级制分别处于价值链中行为体之间协调能力的最低和最高端。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引言全球价值链理论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分工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环节,并强调了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国际经济活动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向更加复杂和多层次的全球生产网络转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探讨其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理论起源与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格勒纳(Gary Gereffi)于1990年代初提出。

格勒纳将价值链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强调了不同国家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和合作。

随后,全球价值链理论逐渐发展和完善。

追随者们进一步拓展了该理论的范畴,提出了更具体和细致的分析框架,如《全球价值链:新的贸易和发展方式》(Global Value Chains: New Evidence)一书的出版,使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理论内容与方法全球价值链理论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强调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它充分考虑了现代生产方式中分工与合作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实际的分析方法。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晰的划分和界定生产环节:全球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方式,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

2.分工与协调的关系: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了分工与协调的相互作用。

它指出,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可以由不同的企业或国家完成,但分工的实施需要协调和合作。

这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所不同,提供了更加细致和复杂的分析框架。

3.价值链升级与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升级机制。

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保持竞争优势。

为了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数学模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链理论研究1.概念提出及解释1985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将价值链作为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在波特看来,要达到价值创造的目的,公司的各种活动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具体到某一项或多项活动是价值创造活动还是成本驱动因素,则要具体分析。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将企业价值链根据企业与相应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关系,分别向其前、后向延伸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

这种产业价值链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之上的不同企业所构成的。

对于某一产业来说,如果其内部的各个企业是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即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协作,那么该产业内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产业价值链。

这一分析框架将公司的活动分解不同的、影响公司相对成本地位、产品歧异的具体活动,这些活动的组合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从而塑造出公司的竞争优势。

从波特有关战略的观点看,这些活动本身的不同方式以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就是不同的公司战略的本质所在。

波特将公司活动分解为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是以此为标准的:不同的经济性;不同的歧异性;对成本的影响。

他将价值创造活动分为两个层次。

一种称为基本活动,它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一种称为辅助活动,它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而不直接创造价值。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图表 1 波特价值链分析图波特的基本观点是:1)任一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链,可由九类基本的价值活动类别来描述,这一价值链代表其在特定产业内的各种价值活动的组合。

企业的价值链及其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动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

2)从价值链角度,价值可理解为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

一方面,公司价值链为顾客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公司价值链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然消耗资源,表现为成本。

显然,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其拥有创造价值的价值链,而且在于拥有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价值链。

3)任一公司价值链均为某产业价值链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之间彼此关联,共同构成一个价值系统。

显然,公司价值链在价值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战略定位。

价值链分析的作用通过分析总体产品成本中每一活动成本配置情况可以估计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同竞争对手或行业标准比较在成本结构方面的不同,可以知道公司的竞争力所在或其提升潜力。

此外,公司各活动的成本及价值驱动因素主要在于公司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波特指出了十大因素:规模、产能利用、联系、相互关系、纵向一体化、定位、计时、学习、采用的政策、政府规则。

这些因素彼此影响但其相对重要性因企业而异。

解决的问题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企业的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作业,它们是企业创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

2.价值链涵义扩展向外部延伸后来,美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供应链管理学教授彼特·海因斯(Peter Hines )把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

海因斯将顾客需求和原材料供应商纳入了传统的价值链中,从而将价值链由只管理和反映企业内部信息开始向企业外延伸。

他认为企业企业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顾客需求,而不应该是利润,利润应是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同时他还将信息技术纳入企业的辅助活动,不仅推动了传统的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也为企业应用价值链提供技术支持。

虚拟价值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杰佛里·雷鲍特(Jefferey F.Rayport)和约翰·斯维奥克拉(John J. 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的观点。

将实物价值链以信息的形式反映在虚拟的信息世界所形成的信息价值链,就是企业的虚拟价值链。

在传统的价值链中,企业对信息的收集、组织和利用,只是做为一项辅助活动,来服务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转,其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

而虚拟价值链的产品本身就是信息,其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管理实物价值链,从而来创造附加价值,也可以创造价值。

虚拟价值链理论根源于物质价值链理论,但同时它又是一种为顾客“重新创造价值的活动”。

“价值网”大卫·波维特(David Bovet)、约瑟夫·马撒(Joseph Martha不IIR·柯克·克雷莫(R.Kirk Kramer) 在2002年3月发表的《价值网:打破供应链,挖掘隐利润》一书中提出的价值网理论。

价值网理论的核心部分是:顾客、供应者、竞争者和补充者,补充者是指那些能够提高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

价值网是企业对应对口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断满足的顾客需求,在专业分工的生产背景下,通过一定的价值传递机制,将处于价值链不同阶段但彼此间联系密切的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价值网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有效的联系而相互影响形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

3.理论总结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而是要重新创造价值。

在价值链系统中,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供应商、企业合作者和顾客)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而价值已不己不再受限于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

自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以后,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重点是技术发展对价值链的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因特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影响,从而提出了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等一系列相关概念。

但是,无论价值链的形式如何发展变化,其本质不变,即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而联系在一起。

此外,价值链理论分析方法很快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专门的价值链管理思想,国内外也出现了不少的相关文献。

价值链方法被认为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企业内部组织间的协调、企业间价值链联盟及竞争优势评价己成为企业寻找新的竟争策略的一大途径。

4.理论应用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仅仅重视生产是不够的,企业关心的重点应从生产领域转移到内部管理上来,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渐为企业所接受和认识。

与之相对应,我国的管理学界也开始对价值链的研究投入巨大的热情,并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价值链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确定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规模的大小由企业运作资源的多少和内部业务量的大小来确定,企业成长初期,总希望通过规模扩张,降低成本,分担风险来壮大。

许多企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大企业病”,价值链理论通过对企业的创造活动细分,经企业内部各项业务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并进行各个方面的联系,实行管理费用分摊,以确定每一业务的自身管理费用以及该活动与其他活动的交易成本。

通过比较,可以粗略的估计出企业内部各单元存在的合理性。

如果管理费用>交易成本,则此单元外包,缩小企业规模;反之,则通过实行纵向一体化,将其化为企业的一部分。

(2)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指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行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

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是顾客满意,即通过降低顾客成本,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这一点与价值链理论中的顾客价值相一致。

在这一总流程基础上,可以把企业具体活动分为生产指挥流程、计划决策流程、营销流程、信息收集与控制流程、资金筹措流程等,其中有些流程很重要,称为“基本业务流程”,其他的流程对应价值链理论,称为“辅助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重组就是通过审视企业中的价值链,从功能成本的比较分析中,确定企业在哪些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进行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改造原有的流程路径、工作环节和划分步骤,最终实现业务流程最优化。

(3)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指建立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基础上的、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具体来讲就是企业在产品、文化、管理和技术领域具有一系列特殊功能的集合体。

价值链对核心能力的贡献在于企业如何管理价值链,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部门的竞争,而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价值链的竞争。

事实上,只有某些具有特定价值的活动才具有创造价值,这些具有创造价值的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要运用价值链确定核心能力,就要求企业比起关注企业所掌握的资源状态,重点培养“关键活动”。

以往企业战略都放在基础活动上,随着市场的发展,渐渐转移到辅助活动上。

如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耐克)渐渐赢得了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1> 王玉香,南京理工大学,工业工程,2010,基于价值链理论的WXYT工程公司内部控制研究<2>章海嵩,中国地质大学,企业管理,2010,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绩效评价研究2、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

科洛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

科洛特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

3、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

格里芬等(Gere ffi and Korzeniewicz,1994)在对美国零售业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来,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 CC)分析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不同阶段,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形成一种跨国生产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

格里芬(Gereffi,1995)强调全球商品链有四个部分必须去注意:(1)投入-产出(input-output)的结构;(2)地域性(territorality);(3)治理结构(governance);(4)制度框架(institutional framewor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