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 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

《教育传播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教育传播的现状和发展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软件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年级:09级

学号: 222009321032011 姓名:刘跃飞

成绩:

二零一二年六月四日

标题:教育传播的现状和发展

姓名:刘跃飞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软件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随着新世纪的发展,社会节奏加快,教育学出现了一个分支——教育传播学。本文针对当代社会,讲述了教育传播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论述了教育传播目前面临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教育技术又当何去何从。

关键词:新世纪教育技术问题现状发展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实践范围日益扩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教育传播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其沟通和传播的思想、手段与工具亦不例外地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正在发生着改变,现代教育传播活动日益多元化和全方位化。

——转自《教育传播学教程》第一章,绪论,奚晓霞正文:

一、我国教育传播的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重媒体研究,研究的重心在于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与效能,研究方法注重对比研究,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重过程研究,研究的重心在于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研究方法注重系统研究,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传播学、系统论的结合。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重优化研究,研究的重心在于教育传播过程的优化设计,研究方法注重个案研究和评估,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过程优化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

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既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又更多地结合实际融入了中国的特点和元素。一直以来,教育传播学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技术领域,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看法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情况。教育传播学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繁荣发展随即陷入低谷,但是教育技术界一直视教育传播学理论为其基础理论,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一直以来是该专业学术界所呼吁和倡导的。

二、我国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

其一,理论体系建构相对滞后,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足,理论知道教与学的研究就更显薄弱。纵观教育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主要问题之一是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严重滞后,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强,没有形

成学科强有力的基础。

其二,教育传播学理论研究相对重视,但缺乏深入性、系统性。在我国的教育传播研究中,对教育传播的基本理论研究相对于其他研究还是颇为重视的,这也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发展前期正常的现象。但是我国的教育传播研究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没有体现出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地位和作用。

其三,传播学界对教育传播研究相对缺失,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互动和合作偏少。国内学者中以传播学作为学科背景的较少,大多属于教育技术的学科背景。传播学界对教育传播的研究相对缺失,而且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学者合作很少。

其四,教育学界专门就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较少。从期刊论文分布情况来看,教育界的一些研究较为关注大众传播领域,有跟着市场打转之嫌,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偏少。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教育技术界主要的任务是开发技术,再加上网络技术的挑战,教育技术界顾及不到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这也造成对教育传播学的忽视。而目前,研究也大都专注于技术、认知、技术哲学等领域。

其五,学者过多专注于学科的界定划分,没有凸显教育传播学的地位。就目前的教育传播学研究现状来看,很多学者过多专注学科界定划分,却略显争执不前。基于某种教学媒体的单一教育传播现象研究有所重视,而理论层面研究太少。而且缺乏研究的持久性、深入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致使我国的教育传播学研究多停留在表面,没有体现其作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地位。在广大从事教育

传播活动的一线人员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地位凸显不够。同时,再加上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教育传播史学研究的缺失,使得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大而空,显得枝叶不全、纵深度小,指导教育传播活动的较力不足。

其六,传统与现实的建构、融合缺失。一方面,许多学者呼吁构建适合我国特色的教育传播学,但是从我国传统文化汲取相关教育传播理念的研究太少,造成了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有学无史”的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更加强调大众教育、公众教育、终生教育,这些特点就要求研究者不能仅以教学媒体论中的那种眼光看待问题,大教育观念势在必行。目前,对传统大众媒体以及新媒体的教育传播功能、效果、不足等研究偏少,传统与现代的构建、融合缺失。

三、加强我国教育传播的对策

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现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又潜藏着不容忽略的危机。基于当前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推进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组建研究团队。目前,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处于弱势阶段,各高校、尤其是有教育技术和传播学专业的学校,要组织力量,由相关专家带头,组建良好的研究团队,围绕前沿性的特定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二是要整合研究资源。当前,教育传播学研究的资源分散,平台

不大,没法形成合力,必须进行整合,建议由相关政府机构、教育组织、社会组织、期刊报纸等分工协调、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共同搭建好教育传播学研究平台。

三是要加强交流合作。目前,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主要在教育技术界,传播学界和其他学界加人不多,这必然影响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各个学界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努力形成既有纵深探讨,又有广博研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研究的生活活泼、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是当前困扰着教育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学科的长足发展,所以,必须通过移植和引进等有效的方法,促进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五是要加强实践探索。一方面,是要强化教育传播学基本理论指导学科实践,充分发挥理论的作用,使学科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鼓励一线教师大胆深入开展学科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更多的成果,不断丰富教育传播学理论;而且,还要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育传播学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共同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共同进步。

四、教育传播学发展的新趋势

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涉及教育传播的系统、过程和模式、教育传播内容、教育传播媒体、教育传播效果、教育传播与教育环境的关系等多方面,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主要基于一些传播学中典型的大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