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轮复习:高考散文阅读汇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及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丰城的窑江子①这些年,我爱看瓷,去过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景德镇等地方看瓷,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境遇,捎带着,写了一本叫《青花帝国》的书。
②也看窑。
景德镇的古窑,福建漳州平和的克拉克瓷的古窑址,都去看过。
吉州窑呢,那是我故乡的风烟,是小时候就亲近的。
③有人说,瓷上有山水花鸟,有杯盘罐盏,有时间的刻度朝代的信息,窑么,一个废弃的隆起物而已,有啥看的呢。
可我认为,作为大地上的文化遗存,窑可能隐藏着一个地方文明和精神的密码——它是一个具有丰富信息量的文化母体,是指认一块土地气质的最好证据。
④看窑去。
⑤江西丰城是列入唐代六大青瓷名窑的洪州窑的故乡。
洪州窑,从东汉晚期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约有800年的历史。
⑥说是看窑,可先看的还是瓷。
丰城市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琳琅满目。
那是些需要绳子系住的四系方耳罐,用于陪葬的瓷俑,用于熏香的博山炉、盛酒的杯盏、寓意吉祥的鸡首壶、长颈的莲花瓶、印着暗花的碗、开片的玉壶春瓶……⑦它们的颜色是米黄色和褐色的。
它们的身上有经年的黄土印记,显示它们在泥土的黑暗里待了很久。
它们身上的纹饰有方形纹、水波纹、麻布纹等。
它们还有一道共同的美学体征,就是釉不及底——那是洪都窑这一家族的共同族徽:那釉色从瓷首瀑布一样涌向瓷底,可在途中似乎接到了一个统一的律令,猛地刹住了脚步。
仿佛是洪州窑的图腾,从这一美学特征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动与静,儒与道,喧囂与沉默,绚烂与平滨……⑧在器型上,洪州窑的瓷与景德镇的瓷初看起来并无不同。
可是,洪州窑的瓷要显得更饱满雄浑,更古朴粗犷,正与东汉到五代这一段历史的气质对应。
⑨那是比宋元明清更古的古代。
那样的古代,要比后来更删繁就简,更有天地原初之感,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
那是落日、沙漠、荒原、古井、炊烟、茅庐、旧城池、古驿道构成的古代。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禹的寂寞何向阳时隔四千年之后,已经难见当年辕关的地貌了,只剩了讲说,在往事与神话间游走,还有“古辕关”这几个清人的字,刻在关隘立壁上,写着历史。
夏禹,一半被压了纸型,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一半,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散落在如空气无形却有时又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里。
然而,真的跑了几十里地,到“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的嵩高之地登封城北约两公里万岁峰下,面对高10米、周长43米的巨大“启母石”时,才知道那个英雄是彻底地寂寞的。
早年读《史记·夏本纪》,印象中叫禹的英雄与洪水斗了一辈子,太史公用了几大段写他从这里到那里,好像走遍了天下河流,连一些不知名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河都布满他的足迹,哪里有水难,哪里就能眼见他的身影,忙碌得不知道还有别的生活。
重翻《史记》,“敏给克勤”“劳身焦思”的句子扑进来,对应“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功劳,“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辇”的做法更惹人眼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终于告功于天下,天下也终于因这个人的忙碌操劳而“太平治”。
然而行为、功绩之外,仍有一句不能舍下,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较之,我到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去了“敢”字,可能更见禹的风格。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司马迁的文人叙事中说的是责任,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
二者叠加,仍不能抹去个寂寞么?禹治水前,还有一个人因治水建功,也因治水被杀,当那个叫鲧的人用堵的方法没有最终止住而失败时,死的命运其实已等着他了,“九年治水而不息”,功用不成是小事,关键是民生之系。
《史记》中那一句让人看了心悸—“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可见当时的责任制之严明。
“舜举鯀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里面有种难以人情释解的苦痛,前赴后继才不那么浪漫,舜此举之用意今人不好揣摩,然而也让人觉出搭了性命的压力,不知尚年轻气盛的禹怎么想?反正,他是上路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解读凉州郭保林离开兰州,我乘上汽车,直奔武威——古称凉州的边塞名城。
汽车穿行在河西走廊,历史的密码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在大脑的屏幕上……两千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
在这条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
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
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君王,决心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击河西走廊。
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
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
到了唐朝初年,河西走廊先后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吐谷浑割据。
唐王朝建立后一百多年中,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进行的。
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
那时,凉州的知名度极高,仅次于都城长安。
凉州词、凉州乐、凉州伎舞,风靡全国。
温子升描述当时凉州的繁华景象:“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这西北边塞重镇一幅歌吹喧天、文化葱茏的画面。
我知道,凡是文化名城,街巷里总是要飘曳着文化人的衣袂。
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李益……多少诗人钟情凉州,用生命和卓越才华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流韵千古的凉州词,让凉州这座边塞小城在唐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一:梳理行文思路题提升练(原卷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一:梳理行文思路题提升练(原卷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火车穿越的身与心阿来①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
②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
③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
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
④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
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
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很多地方。
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
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
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
⑤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
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
⑥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
⑦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
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构思特色题提升练(原卷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构思特色题提升练(原卷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江南水弄堂①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
但因为机缘所限,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的接触,很不过瘾。
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簇拥裹挟了他。
他也得以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
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②我此刻便是如此。
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③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
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④斜倚栏杆,缓缓地转动脖颈,目光收放之间,古运河的魅力展露无遗。
从此处到南门这段一点三公里的河道,被命名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古运河最精华的部分。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段河道就是申报项目之一。
这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古代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誉。
⑤这副精致工整的对句,并没有丝毫夸张。
古运河的魅力,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石垒砌的河岸,夹出一道宽约十几米的水流,缓缓地流淌,分明是一条水上的巷弄。
临水的房子多是两层,个别三层,一色白墙黛瓦。
房子连同蓝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荡漾,便有了明与暗、真与幻的对比,有了层次和韵律。
水边的条石栏杆上,疏朗错落地摆放着盆花绿植,增添了不少生机。
栏杆内侧,隔着窄窄的小道,便是古旧的房子,屋脊上层层叠叠的瓦片,黯淡的颜色分明是被岁月烟云熏染而成的。
屋檐下往往有一株藤萝,或是几竿竹子,藤蔓枝叶将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
目光沿着河道向前递送,远处又是一座拱形石桥,半圆形的桥洞,和水面上的倒影,恰好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
隔段时间就会有一艘游船驶过,古色古香的式样,正和此处悠悠的古意相谐适。
高考散文阅读二轮复习专题

题型二:语句含意理解题解题思路
.
1.一般说来,先说表层含义,再说深层含义 ⑴据语境确定语句基本内容或表层含义。 ⑵联系主旨,揣摩并揭示语句的深层内涵。
2.含有修辞格的语句,应先将修辞手法还原,还 原它真实的意思,再说这种手法的作用,最后说 作者的感情。 3.先说关键词语含义,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和感情
4.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分层体会。
5.用“追问法”思考(“是什么” “为什么”)
手法(修辞)+作用或效果 (内容、结构)
三. 句式: ①运用整齐的句 式(对仗句式) 2. 整散结 合 3. 长短句结合
题型三:品味一句(段) 话的表现力(表达特色)
词语运用(动词、形容词、 叠词等)
语言风格: 通俗直白、 委婉含蓄、诙 谐幽默、 粗犷豪放、大气磅礴、细 腻、清新、雅致等。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高考散文阅读 二轮复习专题
汪春华
必须解决3个问题:
01 怎样读懂一篇散文? 02 高考怎样考查散文? 03 怎样准确规范答题?
读懂一篇散文?
01
02
03
懂重要句子(词语) 含意;
懂句间、段间关系 和全文结构思路;
04
05
懂全文内容主旨;
具体标准——五懂:
懂写作手法(表达 技巧);
解析 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 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必须由文内拓展 到文外,对文本有一定的归纳和概括,并 由此展开联想,展开联想时考生应根据要 求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考虑本文作者写作的 目的是什么,标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标 题和本文的中心思想有何联系等;然后在 此基础上回答问题。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即可。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林清玄散文(含解析)

散文专题训练--------林清玄散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吃饭皇帝大林清玄听说有一家披萨店,顾客一坐下来点菜,只要超过五分钟没送来,就完全免费招待。
孩子感到好奇,一直吵着去吃。
我们去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是,餐厅大客满,等了半小时才有空位。
果然,餐单印着五分钟尚未上菜免费招待,点完菜,孩子开始计时,不到四分钟就送来了,效率真是快得惊人。
但是,我立刻想到,为了赶这五分钟,我们坐了四十分钟的计程车,排队等候座位花去半小时,吃完饭还要花至少三十分钟回家。
在餐单上五分钟的快速保证,每一分钟里都有二十分钟的代价。
这是现代人为了结局快速到来,而轻忽过程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我们赶着在五分钟上菜的心情,促使速食面、速食咖啡、速食餐厅大行其道。
不仅在五分钟里做完菜,还希望不管做什么都不要超过五分钟,于是有了微波炉,尽管微波食品使做菜过程毫无乐趣,微波食品的滋味普通,我们也只好使用,为了节省另外的五分钟。
不只是吃饭的五分钟,做其他事时,我们也要维持在每一秒钟操控局面或被操控的状态,于是有了传真机、寻呼机、手机、电脑。
为使目标立即呈现,我们做了许多遥控器,谁家的客厅桌子上,现在不是摆了一堆遥控器呢?我们拼命把时间省下来,理论上时间增加了,实际上,我们在过程上所花费的时间还是惊人的。
为了结局所产生的时间压缩,不仅未能使我们有更多空间来悠然生活,反而使我们更忙碌、烦恼、烦躁与不安,在暗地里付出更大的代价犹不自知。
这些代价最大的是,由于拼命想主控外境,反而终日被外境所转,失去敏于深思反省的气质。
大部分人一整天在压缩的时间下生活,回到家立刻累倒了,哪有时间思维,做心灵更深刻的开发呢?其次,生活逐渐分成两边,一边是像吃饭这种“无用”的事物,人们甚至不肯花超过五分钟来等待,这已经不叫“吃饭”而叫“填鸭”了。
另一边则是充满快节奏的名利权位的诱引,整天奋力搏战,大部分人已经不知道放松、舒坦、从容是什么滋味了。
从一个更大的观点来看,生活中实在没有绝对必要的追求,那些在俗眼中绝不可缺的东西,在慧眼里看来都是浮沤泡沫一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通关备考宝典(2)散文的内容要点及形象

(2)散文的内容要点及形象——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通关备考宝典考点1 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高考考查较多的是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人、物、环境某一方面的特点为中心)和因果探寻题。
关键技法概括内容要点的三个方法1.摘录词句法。
从文中直接选摘关键词、中心句、结论句等来作答。
2.改写拼接法。
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语句,通过改写、拼接的方式来组织答案。
3.综合句(段、层)意法。
对相对独立、重要的句子(段落、层次)的意义进行归纳,概括出内容要点。
考点2 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散文的形象是指散文中能激发读者思想感情的生动具体的形象,一般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
高考一般考查考生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和概括分析物象特征及作用。
考向1 概括人物形象特征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所不同,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为了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个中心人物。
关键技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四个角度1.从事件入手。
即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事件一般能反映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2.从描写入手。
即要重点关注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语句入手。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4.从主题和时代背景入手。
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还需要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考向2 概括分析物象特征及作用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物象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
关键技法把握物象的特征1.外在形象: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2.内在形象:本质、精神等。
3.蕴含的情感:喜爱、憎恶、高兴、悲伤等。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间的隐喻傅菲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
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
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偃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荤——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
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
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
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
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
水生万物,千年不息。
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
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
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
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
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
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
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
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
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
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
12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各类题型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2024高考二轮复习考点精准突破】2024高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II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精准突破一熟记典例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人类与机器的和谐共存,创造了奇迹。
第三步:看结构——把握散文的行文思路与作者情感◆题目呈现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写南国的风物时,用了“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等,语言的节奏感符合火车行进时的动态感。
B.作者认为车过潭江的部分是“新宁铁路中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既在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更在于工程体现了机械的诗意。
C.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花朝”“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D.“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是作者对诗的认识,也是他认为机械具有诗意的一个重要前提。
【答案】C。
“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曲解文意。
由第10段“一般人以为只有‘月夜’‘花朝’‘青山’‘绿水’爱情’一类的东西才是诗的材料,把诗人当作很sentimental(感伤的,多愁善感的)的人。
其实他们完全不懂得诗”可知,原文只是说这些人“完全不懂得诗”,并没有说其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
2.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一再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6分)【答案】①工人的雄姿、自如的神情、内心的诗意与“机械的诗”相互映衬。
②“机械的诗”需要工人的激发,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生成的条件。
【解析】文章由新宁铁路上车过潭江的见闻出发,从不同角度写“机械的诗”。
文章不仅写了轮船过江时的机械美,还分析了机械为何是有诗意的。
文章写“机械的诗”时,不是只写机械,还写工人的神态、精神等。
二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工人劳作时的神情、精神状态与“机械的诗”是相互映衬的,这是根据文章的三处内容归纳而来的,第一处是“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一:梳理行文思路题

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 化”“心理感受”“感情发展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词。
必备知识:
• 1.高考对结构思路的考查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 • 一是直接考查,梳理结构思路; • 二是间接考查, 梳理人物情感(心理)变化。 • 2.文章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
理清思路 分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
如何寻找文章线索:
(1)区分散文类别,思索不同线索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 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 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变化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把握文章的 主旨。 (2)标题显线索 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线索,或者直接显示线索)。 (3)反复出现的语句 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 散文中的“情”,通常紧扣线索,或者显示线索。
哈里 《长征:前所未闻的
森·索尔
故事
兹伯里
(节选)》
萧红 《“九一八”致弟弟书》
废名
《放猖》
王小鹰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 时候》
文类
书信体散文
叙事散文
叙事 散文 纪实 散文
书信体散文 叙事散文
文化游记散文
①就体裁看, 以叙事散文与 文化游记散文
为主。 ②就作家作品 看,多选现当 代代表性作家
作品。 ③就题材看, 选文贴近生活, 注重人文精神 和文化内涵。
散文线索类型
情感 线
时间 线
空间 线
思绪
线 行程
游踪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附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认领陈蔚文①不久前,姐夫的车钥匙不慎在小区遗失,寻找未果。
若去4S店重配钥匙要3000多元,无奈贴出公告,拾到者以500元酬谢。
拾到者收取酬金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我的第一个念头——如果是我家任何一位成员拾到,断不会收取这笔钱,这源于家风。
②父亲是军人,在我和姐姐的成长道路上,他的要求有时严苛得近于粗暴。
小至教导我们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大至仁善礼俗、道德理想,还有“与人为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当年被父亲以这些“家规”训诫时不胜其烦,然而不知不觉中,它们已于日常生活中潜入我们的血脉,化育成人生的一部分。
③说来,这些不过是些农耕文化即有的“常识”伦理,与古老祠堂张挂的家训类同,只是父亲惯以口语表达,而先人们讲究遣词造句,使得家训更有恢宏的文化气度。
如我的老家浙江兰溪诸葛村,迄今留有诸葛亮先生的《诫子书》:“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曾到过鄱阳湖畔的汪山土库,这是一座气派的清代建筑,曾经的主人是“程氏家族”,有“一门三督抚”的佳话。
据说程家三兄弟在早饭前必诵家规:“尊长敬贤,唯礼是尊;孝顺父兄,共敦友爱”“待人持物,仁义为本;自省其心,非礼莫为”……这些听上去非常古老的家规其实也很现代,因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许多家庭教育子女的理念,也是一个人立足于世且心怀坦荡的基石。
④“自省其心,非礼莫为”一句,用诗人的语言转译便是“一个人应该活得像自己并且干净”。
⑤我父亲奉行的人生信条也大抵如此。
他不仅如此训导我们,本人亦是忠实的践行者。
⑥还记得儿时,从部队回来探亲的父亲带我乘公交,有个乡下孩子晕车,吐了我一身,孩子父亲惶恐,父亲的第一反应是掏出大手绢给那孩子揩拭,并连声安慰那对父子,还请旁边的乘客给那孩子让座。
十几年前,他拾到一部九成新手机,那时手机还算贵重物品,他首先检查手机有没有电,还好,有电,于是开机等机主打来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选信息 区分主次 打好腹稿
综合 根据题干,用自己 表述 的话组织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
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题型一:局部内容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
1.明确位置: 审清题干,看清位置(开头、结尾、中间
索、点题 等。
3.考虑内容作用: 局部内容及全文主旨(或作者情感态度) 4.分要答题,且用序数标明。
有叙述,有抒情,更有议论。
小结:熔情、理、事于一炉
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铸在一起的关键在 于:
⑴抓好叙事——抓住能反 映生活本质和内心深情的举 止行为。
⑵要使情、理、事自然融 和在一起。
三、散文写作技巧
2.融情于叙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小来结:了融。情于我叙赶紧拭干了 泪⑴,把怕浓他郁的看情见感,融也于怕事件别的人叙看述
2013年第二轮复习:高考散文 阅读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 表达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 拉近与抒情对 象的距离,增强抒情性、亲切感,呼告抒情 强烈感人,便于感情交流 。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客观地展 现丰富多彩的生活,灵活自由,便于多角度 描述事物,表达感情观点。
效果: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
一、主观题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圈点勾画。 2.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3.圈定范围,筛取信息。 4.综合分析,整合重组。 5.根据赋分,分点答题。 6.打好草稿,简洁通顺。
二、主观题解题过程
审题 筛选
审清题干
定位区域
具体 步骤
分析 摘要
根据题干
重组优化 紧缩摘引
熔情理事于一炉,体现出时空的流 动,体现对社会人生宇宙自然历
史文化文明等的深刻的思考。
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 ……这 些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滚、爬、拚搏,无所畏惧的 战士,对朝鲜人民是多么体贴入微!怪不得朝鲜人 民称颂他们“这些中国孩子的心,简直是金子一般 的心,银子一般的心,水晶一般的晶莹玲珑的心!”
明确考点
1、鉴赏形象 2、语言表达 3、布局谋篇 4、方法技巧 5、情感观点态度
命题答题一般规律 1、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用文 中语句作为答题的材料;
2、遵循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 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一、散文的基本类型
1.叙事性散文——以小见大 ①小事凡事——小事见深意 ②真人真事——不靠虚构 ③片断剪影——少用单一故事 2.哲理性散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①人生生活感悟 ②小处着笔 ③点到为止 3.写景咏物散文——意蕴丰富,含意深远 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②情景交融 ③细腻描写 4.文化散文——文化意象,文化韵味
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特殊句子
作
用
首 句 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
结尾句 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 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
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 中心句 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
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转承句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见中。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
往进⑵可往来传触的坐情可人下感处,下里,重产,我生笔再的共,找眼写鸣不泪。细节着又,了来让,了人。我便
三、散文写作特点
3.形神俱备
“形” 即形象(人事物景); “神”是通过联想想象,移情于物,物我一体。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
的是茅竹。 ……有的密密麻麻,好似
埋伏在深坳里的一支奇兵;有的看来 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 番““形神神””采::生井。动冈(地山袁勾 人鹰勒民《出战青苍斗山山风翠竹貌竹海的》的剪)蓊影郁。气势。
【答题规范】作用(形式,表达效果,结 构)+内容分析
《心灵的篝火》(2012年北京卷)P263非
17.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6分)
【答案】①提供了小说故事发生和主人公 活动的严酷环境,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神 (1段)②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 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2段)③在梅 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 发了作者的思考。 ( 3段)
哲理句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说理深刻, 具有辩证气息;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头句子 中间句子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开门见山,呼应标题; 开门不见山,荡开一笔,设置悬念;故设疑问, 引发思索;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 气氛,奠定基调。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领下文;呼应开头, 为结尾做铺垫;呼应标题,深化主旨;
清单3: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2.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
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3.布局谋篇:线索、顺序(时空逻)、点题过渡
照应 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4.语言辞格: 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形象 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反问、设问——引起思考注意,突出强调 特别注意:衬托(正反)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二、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1.散文写作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2.散文阅读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言志析 理才是归宿。 ⑵对景事物的理解要归结至情志理
三、散文写作技巧
1.熔情、理、事于一炉
叙述描写时,融进自己的感动感想感情,
《耳边杜鹃啼》(2012年湖北卷)P274非
结尾句子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 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 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 思考。
《往事》(2012年安徽卷)P269非
13.“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远不止 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 性对待理想。②为后文作铺垫。启发我的思 考,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③凸显 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