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名著阅读《红岩》讲解学习
《红岩》知识点全
![《红岩》知识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77c93d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8.png)
《红岩》知识点全《红岩》是一部以中国抗日战争背景为故事背景的小说,作者是巫宁坤。
小说通过描写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发生的一系列英雄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敌人入侵时的坚决抵抗和不屈精神。
本文将详细介绍与《红岩》相关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一、人物介绍1. 杨子荣: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是一个聪明、乐观、勇敢的青年学生。
他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最终牺牲在革命斗争中。
2. 白石头:杨子荣的好友,同样是一个有爱国情怀的学生。
他与杨子荣一起投身于抗日战斗,坚决捍卫祖国的尊严。
3. 苏小姐:杨子荣的未婚妻,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女性。
她为了抗日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幸福,选择投身于战斗中。
4. 杨母:杨子荣的母亲,她是一个坚强的妇女。
面对儿子的牺牲,她没有崩溃,而是坚定地支持抗战斗争。
二、故事情节《红岩》以杨子荣的成长为主线,描绘了他从一个懵懂的学生到一个英勇的抗日斗士的转变过程。
小说通过一系列抗战事件,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背水一战中的顽强抵抗和反抗精神。
首先,小说描写了杨子荣和白石头的大学生活。
他们在学校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从而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然后,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杨子荣和白石头决定参军入伍,为祖国抗击侵略者。
他们在军队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接下来,杨子荣和白石头分别回到了家乡四川,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
他们组织起了抵抗日军的游击队,并与当地的民众一起进行抗日斗争。
最后,在一次战斗中,杨子荣为了掩护战友的撤退,英勇牺牲。
他的牺牲激励了更多的人民加入到抗日斗争中。
三、小说的主题和意义1. 爱国主义:《红岩》通过主人公杨子荣和其他人物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小说通过展现爱国情怀,激励读者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2. 革命精神: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杨子荣、白石头还是其他角色,都拥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他们在抗战中牺牲,在革命事业中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拼搏奋斗的意志。
初中语文红岩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红岩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e52c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c.png)
初中语文红岩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红岩知识点是学生们经常接触和学习的内容之一。
红岩知识点是指《红岩》这本书中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将对初中语文红岩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红岩》的作者和背景《红岩》是巴金先生创作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讲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农村知青的成长故事。
巴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以揭示社会不公和表达人民斗争的经历为主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红岩》的主要人物《红岩》中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1. 罗红儿: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勇敢而坚强的知青,代表了中国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
2. 爹娘:罗红儿的父母,他们为了保护家人和民族利益,做出了许多牺牲和努力。
3. 林丁丁:罗红儿的好友,她乐观向上,善良友好,是红岩知青中的一员。
4. 张新民:罗红儿的同学,他在战争中守护着红色的山脉,坚定地捍卫了自己的信仰。
5. 马子龙:与罗红儿一同进行后方工作的知青,他在敌后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三、《红岩》的情节概要《红岩》的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引人入胜。
故事以罗红儿的成长历程为主线,揭示了抗日战争中许多普通人的奋斗和牺牲。
主要情节包括:1. 小说开始,罗红儿和其他知青一起来到红岩山区,开展革命工作。
2. 罗红儿看到了敌人的残忍和冷酷,决定加入抗日队伍。
3. 在战斗中,罗红儿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她坚守信念,勇敢地战斗到底。
4. 爹娘为了保护家人,勇敢地牺牲了自己。
5. 最后,罗红儿与战友们一起坚守在了红岩,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红岩》的主题和意义《红岩》揭示了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的顽强斗争和崇高精神,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朝气和奋斗精神。
主要主题和意义包括:1. 爱国主义:小说通过描写抗战年代的英勇事迹,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2. 友情和团结:罗红儿和她的战友们紧密团结,共同战斗,展现了友情和团结的力量。
3. 青年成长:小说中的罗红儿代表着中国青年一代的成长和进步,给人们树立了榜样。
《红岩》 讲义
![《红岩》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641e58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f.png)
《红岩》讲义《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 年 12 月首版。
这部小说以解放战争时期“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残酷的狱中斗争的描写。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的统治日益黑暗和腐朽,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迫害。
重庆的歌乐山脚下,有一处被称为“中美合作所”的集中营,这里就是小说中主要的故事发生地。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
江姐,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临危不惧,在面对敌人的酷刑时,始终坚守党的秘密,展现出了无比的英勇和顽强。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她坚如磐石的信念。
许云峰,一位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和大无畏精神的革命者。
他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巧妙的周旋和英勇的斗争,为了保护同志,他毅然选择了自我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党的尊严和机密。
成岗,他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至今仍令人动容。
他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传递着革命的声音。
小萝卜头,一个在监狱中长大的孩子,他聪明、善良,却也无法逃脱黑暗势力的迫害。
这些人物的形象,不仅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和坚韧,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性中的光辉和温暖。
《红岩》中,对于狱中斗争的描写极其精彩。
敌人用尽各种酷刑,试图从革命者口中获取情报,但革命者们始终坚贞不屈。
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他们通过秘密传递纸条、在墙上刻字等方式,交流思想,组织斗争。
书中所展现的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它让我们明白,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红岩》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信仰的力量。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革命者们正是凭借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才能不屈不挠,英勇斗争。
《红岩》 讲义
![《红岩》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ec5ec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5.png)
《红岩》讲义一、作品背景《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紧密相连。
在解放战争时期,重庆作为国民党统治的重要地区,地下党组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
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生命,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亲身经历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斗争岁月,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红岩》的创作中,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二、主要人物1、江姐(江竹筠)江姐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丈夫牺牲后,毅然接替了丈夫的工作。
她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豪言壮语充分展现了她的英勇无畏。
2、许云峰许云峰是一位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地下党领导者。
他在狱中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地识破敌人的阴谋,保护了党组织和同志。
他为了掩护越狱计划,毅然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机会,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3、成岗成岗是一位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轻共产党员,他负责《挺进报》的印刷工作。
在工作中,他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责任感,即使被捕入狱,也没有泄露党的机密。
三、故事情节《红岩》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紧张和惊险。
故事开篇,地下党在重庆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警觉,他们开始疯狂地搜捕和镇压。
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依然坚守岗位,为革命事业不懈努力。
江姐被叛徒出卖后被捕入狱,在狱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她始终严守党的秘密。
许云峰在被捕前,机智地掩护了党组织的转移,自己却陷入了敌人的魔掌。
在狱中,共产党员们组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他们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他们通过绝食、抗议等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互相鼓励,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最终,在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敌人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屠杀。
红岩书籍介绍说课讲解
![红岩书籍介绍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dd0c35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0.png)
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一样,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论它如何把生活加工、集中和 典型化,它本身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总应该被承认是生活。确切地说,应该承认它 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动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使读者,尤其是熟悉这部分生活的 人在接触到它的时候,相信这是真的,然后走了进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 艺术一切特点赖以存在的基础。《红岩》首先给了人这种印象。可以设想,倘若 《红岩》的作者象有的作者那样,把凶极恶的高级特务,写得笨头笨脑,不堪一击, 或者把我们狱中斗争的志士写得呼风唤雨、刀枪不入,将这场勇与智的决斗渲染得 光怪陆离,将胜利的取得夸张得轻而易举,那么,人物的命运、归宿,故事的发展、 结局,岂不变成作者手中的傀儡和积木,凭他随意摆布、任情差遣,落得个无实事 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那就绝不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充其量“不过是体现得 很坏的美好的企图而已”(别林斯基),实际上是一种浮夸、虚假的编造。但是 《红岩》并不走这条轻便的道路。它没有把最容易追求离奇的情节惊险化,没有把 最特殊、最尖锐的斗争一般化,没有把人物神化或丑化。它忠实于生活真实的描写, 忠实于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与环境关系的真实描写,把这作为自己作品的命意和艺术 创造的基础和出发点。根基打稳了,借以抒发的革命感情、政治思想,才不致成为 无源之水,而变为空洞抽象的叫喊。《红岩》里描写的生活和人物,原来在作者的 心里就是活生生的,因而才可能有作品里一系列的具体描写:具体的环境、具体的 人物、具体的关系与具体的矛盾。最后,用具体的斗争方式解决了集中营里具体的 (一连串的、大大小小的、此时此刻的)冲突,既不同于战场、工厂、学校,又不 同于其它时刻、其它地方的集中营。这样,我们从《红岩》里看到了一幅又一幅生 动而可信的图景。正是有了这样真切生动的描写和狱中特殊环境下悲壮巧妙的斗争 的描写,我们才如此信服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才如此地确信后来在“魔鬼的 宫殿”里真的会举行追悼会,真的会举行新年联欢。这不是一般的追悼和联欢,而 是敌人刀丛中的示威、检阅和演习。“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看这副对联写 得多切题、多有余味!简直是对景挂画,然而却不露痕迹。这不又是张《挺进报》 吗? 这一些描写,既真实,又动人。离开了现实主义具体反映的原则,那么,即 使所写的是生活中实有的事件,也会出乎作者的所料,而不为读者信服,更不为读 者激动。严肃的、具体真实的描写,显示出《红岩》作者突出的艺术特色。
专题4 4、《红岩》(自主推荐)
![专题4 4、《红岩》(自主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f58df6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7.png)
的负责人)
牺牲
逼供下,他坚贞不屈。从渣滓洞被转移到白 宫馆后,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
甫志高(沙坪书店经 意志薄弱、贪 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后因被捕不堪严刑拷打 理,银行会计主任,叛 图享乐、缺乏 而叛变,供出了许云峰、江姐等人,对地下
变的地下党员)
革命精神
党组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可爱、勇敢顽
子)
密传递信息,在监狱中被关了八年,遇害时
强
才九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专题四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8
因甫志高叛变,成岗正在印《挺进报》时被
成岗(地下党、许云峰 聪明机智,正 抓,他在临危时挂出的信号(悬挂的扫帚)保 的交通员、《挺进报》 气凛然、不畏 卫了其他同志和党,被捕后,在敌人的酷刑
下一页
专题四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6
在沙坪书店他表现出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处
许云峰 (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
理意外情况格外冷静果断。 冷静果断、聪
在监狱与狡猾特务斗争时,他沉着冷静,聪 慧过人、胆识
明巧妙地把敌人引入圈套,保护了同志和组 非凡,刚正不
织。 阿,是党的一
在潮湿阴森的地窖里,以顽强的意志用手指 位优秀领导人
挖通道,把越狱的机会留给了同志们,自己
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英勇就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专题四 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7
从小在监狱中长大,六岁时,在被关押的东
聪明伶俐、勤
宋振中(小萝卜头)(杨虎
北军军长黄以声将军的帮助下学习,非常刻
劳刻苦、活泼
城将军秘书宋绮云的孩
苦,记忆力强,尊敬老师,经常帮助大人秘
初中名著阅读《红岩》知识点及故事概括
![初中名著阅读《红岩》知识点及故事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017809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0.png)
初中名著阅读《红岩》知识点及故事概括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 《红岩》的作者是著名的中国作家巴金。
- 巴金以其深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的创作风格而著名。
- 他的作品多以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社会冲突为主。
2. 小说背景:
- 《红岩》讲述了___地下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故事。
- 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偏远山区的红岩村。
3. 主要人物:
- 白子明: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思想觉悟高、积极参与地下抗日运动的少年。
- 岳仲明:白子明的父亲,是一个勇敢的抗日战士。
- 柳玉秀:白子明的同事,是一位善良勇敢的女孩。
- 张楚岚:一个叛变者,曾经是抗日队伍中的一员。
4. 主题和议题:
- 主题:青少年的成长和独立精神,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执着
追求。
- 议题:抗日救国,革命斗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背叛,正
义与邪恶的较量。
5. 故事结构:
- 故事以描写白子明和柳玉秀参与___组织的斗争为主线。
-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刺激,充满着感人和悲壮的情感。
故事概括
《红岩》讲述了白子明和柳玉秀作为___地下党员在抗日战争
时期的故事。
他们与村民一起,在红岩村建立了___组织,秘密进
行抗日救国的活动。
故事通过描写他们的抗争和牺牲,展示了中国
人民在战争中的顽强和勇敢。
小说通过这两个年轻人的成长和奋斗,表达了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呼唤人们对祖国的责任和热爱。
故事
中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充满斗志的台词,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
实而感人的历史时期。
名著阅读《红岩》
![名著阅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a47fce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4.png)
名著阅读《红岩》《红岩》是钱钟书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一群青年学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的故事。
小说以西南联大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群青年学生志士的生活、学习、斗争和牺牲,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小说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谈谈这部作品的意义。
首先,从思想价值来看,《红岩》是一部纪念革命烈士的作品。
小说以西南联大为背景,展现出了一批共产党人、爱国志士、进步知识分子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事业的奋斗历程。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一群理想主义者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由和独立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在当今时代,我们也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坚定信仰和勇气,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其次,从文学价值来看,《红岩》是一部杰出的现代小说。
小说使用了诗歌、散文和故事等多种文学形式,以多种角度和手法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心理以及历史背景等元素,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行文畅达,富有哲学性、历史性和现代性。
作品对于人物心灵的深入剖析、现代意识的表达以及语言表现的艺术化处理,都彰显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
最后,从情感体验来看,《红岩》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说。
作品通过对人物的精神和情感的描写,引起读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热爱。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对人民利益的深深关切,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代青年都应该肩负起改变历史的重任,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总之,《红岩》是一部意义深远、价值非凡、以人为本、富有感人情怀的优秀作品。
小说既是对历史的纪念和铭记,也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启迪,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
在阅读中,我们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经历,品味文学的魅力和厚重,同时也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和灵感,鼓舞了我们的精神和勇气,这是一部值得所有读者珍藏和传颂的名著。
2024中考名著导读之《红岩》知识点
![2024中考名著导读之《红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34f6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3.png)
2024中考名著导读之《红岩》知识点《红岩》是毛泽东亲自题名并给予极高评价的革命艺术作品。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义勇军攻打重庆时,重庆女中学校长杨靖霖为反抗日本侵略者而奋斗的故事。
下面将对这部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事件、主题等方面作出简单概括。
人物杨靖霖杨靖霖是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她是重庆女中的校长,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气概受到广泛赞誉。
在小说中,她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和家庭、孩子的幸福,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在抗战时期为保卫家园努力奋斗。
石克石克是杨靖霖的学生。
他在小说中表现为革命斗士的形象,最终与杨靖霖一起战斗到底,为祖国和家园背水一战,染上的红色也象征着他的革命精神。
四叔四叔是杨靖霖的战友,具有革命家和爱国家的荣誉称号。
他是小说中的悲剧人物,身患癌症,为了抗战和保卫家园而与敌人斗争到了最后一刻。
他的死对于其他人物和主题来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事件投石砸宁肯大桥这是小说中最为突出的事件之一,也是杨靖霖和另外一位革命战士马骏首次展开抗争的场景。
他们利用类似《水浒传》中的“水淋淋的打法”来抵抗日本侵略者,最终成功将自己和马骏的身份暴露,但也争取到了时间为更多人争取发展空间。
杨靖霖与四叔的对话小说中的这一段对话表现出杨靖霖与四叔的交往,也展现了爱国主义、家庭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在这里,杨靖霖表示尽管她很担心孩子的幸福,但她认为保卫家园更加重要,因此她决定为祖国贡献一切。
石克临终前与杨靖霖的谈话石克生前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在与杨靖霖的谈话中,他表达了对革命斗争的热爱和不畏牺牲的坚定信仰,最终感动了杨靖霖,并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主题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小说中所有人物都表现出了这一主题,反映出革命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无论是杨靖霖、石克,还是其他人物,他们都在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下,并将人类命运视为关键事项。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
七年级名著红岩知识点
![七年级名著红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a3ac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e.png)
七年级名著红岩知识点在七年级阶段,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名著,其中《红岩》是一本较为重要的读物。
《红岩》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小说,通过讲述四川抗日武装领袖谭嗣同的革命历程,揭示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顽强抵抗和英勇斗争。
在学习《红岩》时,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知识《红岩》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获得了胜利。
学生需要了解这段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红岩》描写的主要人物包括谭嗣同、江姐、黄元寿、周道运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处境。
学生需要认真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情感状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含义。
三、情节分析《红岩》的情节十分紧凑且引人入胜。
从谭嗣同加入革命到最后被捕执行死刑的经历,小说中充满着悲壮的气息。
学生需要通过对小说情节的认真阅读和分析,掌握小说的关键情节,理解小说所揭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人民的命运。
四、文学特点《红岩》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
小说描写生动,情节紧凑,用语精练。
学生需要认真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更好地欣赏小说。
五、主题思想《红岩》的主题思想是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小说通过谭嗣同等人物的经历,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定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
学生需要认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小说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学习《红岩》是七年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认真阅读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字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学欣赏能力。
《红岩》知识点归纳
![《红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aad4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1.png)
《红岩》知识点归纳红岩知识点归纳以下是对《红岩》的知识点归纳:- 背景和故事情节:《红岩》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小说,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党员的奋斗故事。
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个红军山洞中,主人公李云龙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并成为了红军的一名战士。
背景和故事情节:《红岩》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小说,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党员的奋斗故事。
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个红军山洞中,主人公李云龙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红军的一名战士。
- 主题和意义:小说通过展现李云龙等人的奋斗历程,揭示了红军战士们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无私奉献、英勇战斗的精神。
它也强调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
主题和意义:小说通过展现李云龙等人的奋斗历程,揭示了红军战士们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无私奉献、英勇战斗的精神。
它也强调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
- 人物形象和性格: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李云龙、方四炮、九姐等。
李云龙是一个勇猛无畏、忠诚赤诚的角色,他通过不断的努力、战斗和思考,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和军人。
方四炮则展现了智勇双全的特质,他的出现使得故事更加紧凑有趣。
人物形象和性格: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李云龙、方四炮、九姐等。
李云龙是一个勇猛无畏、忠诚赤诚的角色,他通过不断的努力、战斗和思考,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和军人。
方四炮则展现了智勇双全的特质,他的出现使得故事更加紧凑有趣。
- 描写手法和艺术特色:《红岩》采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角色们的情感和思想活动。
同时,小说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让读者深入了解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的生活。
描写手法和艺术特色:《红岩》采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角色们的情感和思想活动。
同时,小说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让读者深入了解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的生活。
- 故事结构和情节推进:小说以李云龙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以一系列事件和故事情节为推进,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在抗日战争中的斗争。
完美阅读课《红岩》讲解学习
![完美阅读课《红岩》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97723cca336c1eb91a375d8f.png)
许建业被捕之后,他关心在志诚公司宿舍床下的 那个皮箱,里边放着党的机密文件。看守许建业的特 务叫陈远德,他以同情心骗取了许建业对他的信任。 许建业给地下党员刘德惠写了一封信,叮嘱他把皮箱 中的秘密文件销毁。此信许建业让陈远德送去。他万 没想到,口蜜腹剑的陈远德把信交到了徐远举手里。
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 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四、《红岩》主要内容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 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 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 售进步书刊。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
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 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 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最多时达三百多人 。
三、《红岩》人物介绍及原型
许建业虽是许云峰的原型,但又不等于是许云峰。 许建业坚贞不屈的感人事迹的确是非常突出的,但考虑 到许建业的过失,作者对这个人物作了较大程度的虚构, 把其他烈士的一些事迹也移植到他的身上。
2、江姐
江竹筠(1920-1949)女,四川 自贡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1940年任中共重庆新市区 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后 经组织安排考入四川大学。 1947 年,与丈夫彭咏梧一起到 万县组织下川武装起义。 1948 年1月,彭咏梧不幸牺牲,她谢 绝了党组织的照顾,坚持到 “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 6月14日,因挺进报事 件被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 后与李青林、李承林、石文钧、 唐篡陶、黄绍辉、李明辉、黄 玉清、陈继贤、雷震一起转押 渣滓洞看守所。徐远举和张界 多次对她进行拷问,使用竹筷 子夹手指酷刑,但她始终坚贞 不屈,被狱中难友称赞为“中 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红岩》知识点归纳
![《红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a4144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d.png)
《红岩》知识点归纳本文档将对《红岩》一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本经典作品。
1. 《红岩》简介《红岩》是中国作家周濂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被广大读者誉为中国革命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抗日战争中为祖国献身的中国青年员的英勇事迹。
2. 主要人物- 陶铁英: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热衷于革命事业的年轻学生。
- 杨秀芹:陶铁英的同学和革命伙伴,她勇敢坚定,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
- 崔先生:陶铁英的老师,对学生们进行革命思想教育的重要人物。
3. 主题与意义《红岩》通过讲述主人公陶铁英等人的故事,探讨了青年人在革命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通过描绘青年员为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情节,小说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决心。
4. 文化背景《红岩》所描绘的背景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时期。
小说通过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社会背景,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了那个动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5. 内容思考读者在阅读《红岩》时,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革命事业中的理想与担当有何体现?- 主人公陶铁英的个人成长和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红岩》对当代青年有何启示和教育意义?6. 结束语《红岩》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思想性的作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思考。
通过对本文所归纳的知识点的了解,相信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请注意,本文对《红岩》的归纳只是一些基本要点,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红岩》- 百度百科。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421bf9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3.png)
名著导读《红岩》名著导读《红岩》一、背景介绍《红岩》是中国革命文学和抗日战争题材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作家周扬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重庆抗日时期的烽火岁月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个学生党组织的成长和抗日斗争的艰辛,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英勇和坚定。
本篇导读将从故事梗概、主要人物介绍和背景分析三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二、故事梗概《红岩》以主人公谢晋元和其他青年学生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一群爱国青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抗争和无私奉献。
故事开始,谢晋元作为一个17岁的中学生,加入了由校长叶师谋创立的救亡促进会。
叶师谋是传统的文人之一,但他从心底深深地认识到,中国青年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拯救祖国。
谢晋元在参与了救亡促进会的活动后,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谢晋元参加了重庆试图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暴动。
而这次暴动却因为暴发在罗嗣宗的背叛而未能成功。
谢晋元被捕后继续坚持坚贞不屈的斗争,并赢得了同狱的老革命的尊敬。
最终,在敌人的屠刀下,谢晋元以悲壮牺牲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主要人物介绍1. 谢晋元谢晋元是本书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青年学生。
他在参与救亡促进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定地投身于抗日斗争。
他的牺牲和坚贞精神,成为了书中的主要形象。
2. 叶师谋叶师谋是谢晋元所在的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
他创立了救亡促进会,并为了拯救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叶师谋的形象在小说中体现了传统文人与革命解放战争的关系。
3. 罗嗣宗罗嗣宗是反面角色,他在本书的故事中起到了背叛者的作用。
他在谢晋元等人策划的暴动行动中投敌,最终导致了谢晋元的牺牲。
四、背景分析《红岩》以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为背景,展现了中国青年在战火中的成长和抗争。
小说通过描写谢晋元等青年学生加入救亡促进会、组织暴动等活动,展示了中国青年在困难的环境下,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精神。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救亡促进会等学生组织为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可以体味到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专题四:名著阅读《红岩》教学文稿
![专题四:名著阅读《红岩》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bfa8325f3186bceb19e8bbf2.png)
专题四:名著阅读《红岩》专题四:名著阅读第九讲《红岩》【考点解读】考试分值:10分左右考纲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形式:主观题、知识识记类客观题。
【精华提炼】命题规律:题型: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题型。
考点:侧重对重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考查,以及名著主题的深刻理解。
1.方法技巧:一定要熟读名著,对其基本内容、情节、人物要非常熟悉,准确记忆;另外在此基础上要横向纵向的对比阅读,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做答。
2.注意事项:许多同学要么是对作品内容不熟,要么是张冠李戴,要么答非所问,才导致在名著阅读上失分较多。
其实名著题一般都较为简单,关键是要阅读,要熟知,并且要记准。
【知识梳理】《红岩》导读作者简介罗广斌(1924年--1967年),作家。
重庆忠县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
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
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
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
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
、杨益言(1925年—)四川武胜人。
中共党员。
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机系。
早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
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
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
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
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名著阅读《红岩》专题四:名著阅读第九讲《红岩》【考点解读】考试分值:10分左右考纲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形式:主观题、知识识记类客观题。
【精华提炼】命题规律:题型: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题型。
考点:侧重对重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考查,以及名著主题的深刻理解。
1.方法技巧:一定要熟读名著,对其基本内容、情节、人物要非常熟悉,准确记忆;另外在此基础上要横向纵向的对比阅读,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做答。
2.注意事项:许多同学要么是对作品内容不熟,要么是张冠李戴,要么答非所问,才导致在名著阅读上失分较多。
其实名著题一般都较为简单,关键是要阅读,要熟知,并且要记准。
【知识梳理】《红岩》导读作者简介罗广斌(1924年--1967年),作家。
重庆忠县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
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
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
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
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
、杨益言(1925年—)四川武胜人。
中共党员。
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机系。
早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
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
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
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
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
创作背景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为了表现这种在全局上我们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局部处于暂时劣势的局面,作者将笔触从渣滓洞、白公馆伸展开去,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一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主要内容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
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
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
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
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
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
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
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
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
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
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
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
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之一。
在他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的情况。
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
刘思扬来不及转移,又被抓起来关进另一所监狱“白公馆”。
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
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
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同时,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
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
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
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人物形象江姐(江雪琴)她知道丈夫牺牲了,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
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
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新年来临,她与大家一起绣红旗。
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并且打扮干净,亲吻了“监狱之花”。
总之,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最后为了革命事业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难友们称之为“中国的丹娘”。
几十年来,“江姐”要比烈士本名——江竹筠的知名度高得多,她身穿旗袍外罩毛线背心的服装样式也曾被人称为“江姐式”。
性格特点:聪明能干、坚毅、沉静、勤奋、感情细腻、忠诚。
许云峰这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
作为一个进行过长期地下斗争的领导人,从他一出场,就显示出他的高度的政治敏感。
他从"沙坪书店"陈松林的卧室里增添了一套盥洗用具,郑克昌抄袭的诗歌以及书店的变化,敏锐地感觉到不安和危险,当机立断撤销这处联络站,转移人员,停开区委的一个会议。
甫志高叛变,带领特务突然出现在茶园的时候,许云峰为了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挺身而出,迎着叛徒走去,表现了他顾全大局、独当危难,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
狱中斗争,突出地展示了他雷电、钢铁式的性格特点。
第一次审讯,面对矜持骄横、不可一世的徐鹏飞,他坦然冷静,看透了这种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满脑子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贪图侥幸的念头,这种人的阶级本能迫使他表现自己的愚蠢,使他急于暴露已经获得的材料。
他钢铁似的坚定和霹雳闪电式的还击,使徐鹏飞手足无措,着着被动。
许云峰把《挺进报》的领导责任和与成岗的上下级关系引向自己,引导敌人向错误的路上判断,保护着组织,也保护着同志,自己决定以最大的牺牲独担责任。
在严峻的关头,表现了一个地下党领导人的应有的作为和高尚的品格。
在敌人精心安排的酒肉宴上,从毛人凤到西南特区大小特务头子全部出动,面对独身一人赤手空拳的许云峰,敌人不仅连一张可供政治欺骗的照片也搞不到,而且给许云峰提供了一个政治讲台;毛人凤、徐鹏飞画虎不成,陷入极度的狼狈状态,他们渴望从许云峰身上榨出油水来的幻想,终成泡影。
许云峰一方面在敌人面前是霹雳闪电,锋芒毕露,另一方面,不论是在渣滓洞的单独牢房里还是在白公馆的不见天日的地牢里,他绝不进行超出整体斗争需要的个人行动,这更能体现一个领导者的品格。
他以坚强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为全监狱的难友准备了越狱的通道,但他绝不自己使用。
在地车中最后一次与徐鹏飞的交锋,对许云峰这个钢铁、雷电式的性格塑造得以完成。
与敌人在失败情绪支配下无可奈何的悲鸣成为鲜明的对比,许云峰以完成重任的胜利者的姿态,对面前的特务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这个性格闪耀出特有的光辉。
性格特点:刚正不阿,赤胆忠心,火一样热情,钢一样坚强。
)刘思扬富家公子,大学时入党,后来拒绝了家里安排的高薪工作,先是负责沙磁区的学运工作,后参与到挺进报的工作中来,负责新闻稿的收听和撰写,因叛徒出卖被捕,参与狱中争水斗争和绝食,并作为代表与所方谈判,在狱中写下诗稿《铁窗小诗》,后在和谈期间,被敌人当做“幌子”释放,实为被软禁在家,软禁期间识破了敌人红旗特务的阴谋,准备出逃时再次被捕,被押往白公馆,取得同室成岗信任后作为其助手参与狱中斗争,协助成岗发行狱中挺进报,参与对狱中看守的策反,成岗牺牲后接替成岗负责越狱准备,在越狱过程中不慎被流弹打中牺牲。
性格特点:浪漫、诚恳、正直、傲骨嶙嶙、刚中柔外。
孙明霞刘思扬的恋人,重大学生。
重大学生运动的骨干,协助刘思扬誊写新闻稿,后来与刘思扬一同被捕,在狱中鼓励刘思扬,与女室同志策划新年大联欢,思扬走后与他两地相思,识破敌人派到狱中红旗特务的阴谋,火烧渣滓洞时从狱中冲出,拾得思扬的《铁窗小诗》。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
热情、善良、活泼、直率、勇敢、乐观。
成岗厂长,协助许云峰在工厂里开展工运,负责挺进报的刻印和发行(之前负责刻写的是江姐),也因此与负责收听新闻稿的刘思扬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友情,因叛徒出卖被捕,受尽酷刑折磨,坚实不吐,被当做重犯直接关进白公馆,在白公馆发行挺进报白宫版,参与狱中斗争,领导越狱,最后与许云峰一起被杀害。
性格特点:稳重、刚毅、正值、坚强、严肃、沉着。
小萝卜头又名宋振中,最小的狱中小英雄,共和国最小的烈士。
事迹:父母都是共产党员,8个月大的时候随母亲被捕,先关押在息烽集中营,1946年息烽集中营解散后随父母一起被转押白公馆,常为难友们传递消息,最后与父母一起被杀害。
性格特点:天真活泼、嫉恶如仇、热情、可爱。
齐晓轩白公馆党组织负责人,平时学习成岗的笔迹以防万一,在胡浩被冤枉时挺身而出,领导越狱,为了掩护战友自甘成为靶子,吸引敌人火力,最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