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城市蓝绿基础设施与城市生态

城市蓝绿基础设施与城市生态

城市蓝绿基础设施与城市生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建筑密度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生态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蓝绿基础设施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蓝绿基础设施是指以水体和绿地为主体,结合建筑和道路等配套设施,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

它涵盖了城市内的湖泊、河流、水库、公园、林地以及种植的绿化带等自然和人工的蓝绿空间。

这些蓝绿空间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保护水源等重要功能。

其中,水体是城市蓝绿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

城市中的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被广泛应用于供水、防洪和景观等方面。

这些水体不仅滋养了城市的生态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的污染和开发压力不断增加,导致许多水体失去了生命力。

因此,加强对水体的保护与恢复,成为城市蓝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

而绿地则是城市蓝绿基础设施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周边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绿地还能降低城市的气温、调节气候、减缓雨水径流速度等。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布局和保护绿地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城市蓝绿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绿地的增加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热岛效应,使城市更加宜居。

水体的恢复和保护可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同时,城市蓝绿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刺激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城市蓝绿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城市土地有限,需要保留足够的空间来建设蓝绿基础设施,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和平衡各种需求。

其次是人们对城市蓝绿基础设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虽然城市蓝绿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到,但仍有一些人对其价值和作用存在误解,对其建设缺乏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议题。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原因、协调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冲突原因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这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例如,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会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高速公路的修建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还会引发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这些问题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产生了冲突。

二、协调方法1. 环境评估与规划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到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划和管理。

例如,对于水电站的建设,可以通过调整水库蓄水位、减少水电站的影响范围等方式来减轻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2. 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采用环保型的交通工具和设备来减少尾气排放等。

3.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以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对于破坏了水域生态系统的水电站,可以在其他地区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工作,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未来发展方向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广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通过采用环保型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效能和可持续性,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之一,也是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向。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而基于一定规律、条件和方法所建设的物质设备。

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而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和土地环境的破坏。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大量土地被占用,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和郊区地区,大量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被转变成城市建设用地。

2.基础设施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设施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取用和污染。

例如,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对水资源的取用也在增加。

大量的水库、堤坝和引水工程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水文生态系统,导致水资源的紧张和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退化。

3.基础设施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栖息地的破坏和生态通道的切断。

例如,公路、铁路、水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会破坏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4.基础设施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例如,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活动,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导致雾霾天气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加剧。

二、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1.促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该采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生态工法、生态材料等手段,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大气环境的破坏。

2.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评估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生态环境损害,实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环境,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和作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涉及到的园林绿化、水体湿地、绿色交通等方面的设施。

它们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体等方式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促进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的生境,为城市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其次,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安静的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绿色基础设施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水质,减少水灾风险,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

二、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城市绿化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首先,城市绿化能够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降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空气污染的发生。

其次,城市绿化还能够降低城市的气温。

在炎热的夏季,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使气温降低,为人们提供凉爽的避暑场所。

此外,城市绿化还能够减少城市的噪音污染,提供安静的环境,改善人们休息和学习的条件。

三、水体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水体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水体湿地往往受到了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水体湿地的生态环境,城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首先,要加强对水体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禁止乱倒垃圾和排放污水。

同时,还要加强对周边的水源保护,防止污染物输入湿地。

其次,可以通过人工修复的方式恢复破坏的水体湿地。

例如,可以通过填筑河滩、种植湿地植物等方式,重建水体湿地的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类型以及实施方法。

一、绿色基础设施的意义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以自然为基础,通过建设和保护自然系统来提供城市所需的基础设施。

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增加绿地、湿地、树木等自然元素,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降低噪音等。

其次,绿色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管理。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湿地过滤系统等,可以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并促进地下水的补给。

此外,绿色基础设施还能够提供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促进社交交流,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二、绿色基础设施的类型绿色基础设施包括多个方面,如绿地、水体、自行车道、公共交通等。

首先,绿地是城市中最为常见的绿色基础设施之一。

它可以分为公园、花坛、草坪等不同类型,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水体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湖泊、河流、水渠等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调节城市气温、净化空气。

此外,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设施也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减少汽车使用量,缓解交通拥堵,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居民需求。

首先,城市规划者应该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城市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

其次,他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确定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目标和重点。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意见,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然后,城市规划者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区合作,共同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最后,城市规划者还应该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和措施。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在当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包括道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等各种交通设施,以及供水、供电、通信等公共设施。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繁荣,还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为了建设道路、铁路等交通设施,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就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还会导致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例如,在建设大型水库时,需要淹没大片的土地,这就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规划和管理。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评估,确保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其次,我们应该推广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建筑是一种以节能、环保为目标的建筑方式,它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为目标的发展方式,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推广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以“绿色”为出发点,利用系统的方法,统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低碳、生态”为目标,多种策略协同为手段,全面加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1、前言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遵循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降低对能源物质的消耗。

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城市生态能源遭到严重破坏,这对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角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时,采取适当原则能够实现城市建设力度提升的目的,确保城市向着经济、环保方向转变。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1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多项干扰因素,对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生态状况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对城市城镇开发项目、人文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措施,有效缓解城市生态保护压力。

一般来说,城市在实施绿色基础建设时,可以将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并按照市民日常生活要求进行室外景观设计,将城市绿色基础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出来。

2.2依靠生态保护基础开发生态绿地大多数城市绿化能够在侧面反映出城市现代特色,这表示在进行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建设主要表现形式,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景观布置要求,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

当然,在开展生态绿地建设时,还应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将城市历史文化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城市绿化建设成本,还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美观性。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城市运转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了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

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而且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的保护,环境的破坏将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盲目扩张,往往意味着对环境的破坏。

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交通的日益便利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等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

例如,高速公路建设、高铁项目、大型机场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和能源,而这些土地资源也通常是需要开发的生态区域。

在工业化进程中,企业为了追求高速发展,往往将生产活动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直接排放,经过长期的累积,这些废弃物已经成为了生态环境中的严重污染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居住的环境。

二、保护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策略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而言:1、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环保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案,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做细做到位。

在制定政策过程中,也应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确保环保政策落地落实并能够适应实际。

同时,在监管上要严格,对于违反环保政策的企业要进行惩罚,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的人员要严惩不贷,以此来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环保法规制定和执行通过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对那些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企业和行为加以限制和约束,以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完善和严格执行生态环保税收政策,对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企业进行惩罚,同时也促使企业正视环保问题,自觉承担环保责任。

3、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保护指标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指标,并确保其达标。

例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该通过环境影响评估,选择较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路线建设高速公路,同时通过绿化带的建设和湿地保护等手段,保障该路线沿线生态环境的稳定。

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恢复与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恢复与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恢复与环境保护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迅猛,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议题。

然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的问题。

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环境恢复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环境恢复和保护。

一、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铁路、港口、机场等各种交通设施,以及水利工程、电力工程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就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开垦和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建筑垃圾、废水和废气等,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还会改变水流、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分布,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面对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所带来的破坏,环境恢复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恢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使被破坏的环境得以修复和恢复,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重建和生态功能的恢复。

环境恢复不仅可以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还可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环境恢复的方法和措施1. 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指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补偿和修复。

这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水域生态修复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建设公路时,可以在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以恢复原有的植被覆盖和生态功能。

此外,还可以修复和保护湿地,增加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环境监测和评估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可以为环境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确保环境恢复的效果和质量。

3. 环境管理和保护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制度,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服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自然和半自然的方式来改善城市环境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设施。

它包括城市公园、绿地、城市湿地、河流和海洋自然保护区、垂直绿化、屋顶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吸纳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护水源、防洪排涝、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居民健康等。

首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吸纳二氧化碳和净化空气。

城市中的树木和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含量。

同时,植被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净化城市的大气环境。

其次,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城市河流、湖泊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在城市规划中加入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并储存降雨水,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农业用水,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另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还能够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

城市公园和绿地可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吸收并蓄积降雨水,减少洪水的发生。

城市湿地能够吸收并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最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居民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绿色环境能够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

绿地和公园也提供了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的场所,有利于增强身体健康。

总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途径。

通过吸纳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护水源、防洪排涝、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居民健康等方面的功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生态效益分析与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生态效益分析与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生态效益分析与环境保护策略研究引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对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效益分析1.1 生态效益的概念生态效益是指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它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等方面。

1.2 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效益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能力。

例如,建设水利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交通网络可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3 生态效益的评估指标评估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效益需要确定一些评估指标,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数、碳排放减少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量化生态效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保护策略2.1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加强水资源保护,避免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破坏;在交通网络建设中,应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尾气排放。

2.2 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在基础设施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建设过程中,还应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3 生态补偿与修复对于因基础设施建设而造成的生态损失,应进行生态补偿和修复。

例如,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方式,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三、案例分析:中国高铁建设的生态效益与环境保护策略中国高铁建设是一个典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案例,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3.1 生态效益分析中国高铁建设改善了交通状况,减少了道路交通的压力,降低了尾气排放,提高了空气质量。

同时,高铁线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能力得到了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一、引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二、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能源消耗,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例如,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会导致土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而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规模建设则会导致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

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我们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果我们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将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系统崩溃,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辅相成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例如,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同时也能保护自然环境。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相辅相成。

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 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应该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点。

避免在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在工业园区的规划中,可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3.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督,确保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应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来弥补建设过程中的损失。

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于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也常常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如何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涵盖了交通、能源、通信等各个领域,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促进贸易的发展;电力的供应可以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转;通信网络的建设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为了修建高速公路,可能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为了建设水电站,可能需要淹没大片的土地,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如何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大气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

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灭绝等严重后果,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责任。

然而,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能完全停止;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可行的方案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可行的方案。

1. 绿色建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倡导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供应建筑物的能源需求;可以使用环保材料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加速,城市人口密度快速上升。

这使得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设施和服务。

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为城市提供气候调节、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净化等功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首先,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气候调节的功能。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城市面临着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干旱和高温等。

而绿色基础设施,如城市绿地和湿地,能够起到调节气温、防洪和蒸发降温的作用。

通过绿地的蒸腾作用,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提供凉爽的微气候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其次,绿色基础设施对水资源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城市水资源供给紧张和水污染是当前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绿色基础设施,如雨水花园、湖泊和湿地等,能够有效地收集、储存和处理雨水,提供可再生的水资源。

同时,通过湿地植被和土壤的过滤作用,绿色基础设施还能够净化水质,保护城市水源地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绿色基础设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而通过建设多样化的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种植植物,吸引各种野生动植物在城市中生存和繁衍。

绿色基础设施不仅提供了城市居民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还保护了许多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促进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最后,绿色基础设施对环境净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通过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如湖泊和湿地等,可以净化废气和废水,降低城市空气和水的污染程度。

绿色基础设施中的植被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还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保护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保护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保护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保护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因此,合理规划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切实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与意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城市内的绿地、湿地、森林、自然保护区等自然和人工构建的生态空间,以及与其相关的水、土壤和空气等元素。

它们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城市环境的污染程度,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有助于植被的生长和水、土壤的净化,减少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2. 改善人居环境: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还能够改善城市的微气候,调节城市气温、湿度等因素,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净化效果,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3.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社会联系和文化交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可以提供交流与互动的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交活动,增强社会联系和文化交流,形成共享、和谐、宜居的城市社区。

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与方法为了实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整体规划: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合理融入城市发展战略,确保绿色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 高效利用: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态要素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升绿地的服务功能。

3. 生态优先:保护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要素,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自然生态过程。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在哪里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在哪里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在哪里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它不仅仅关乎城市的美观,更是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城市的扩张,大量的土地被硬化,自然植被被破坏,这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中的公园、绿地、湿地等,能够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

例如,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轻雾霾等污染问题。

同时,绿色植被还能调节城市的气温和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在炎热的夏季,公园和绿地中的树木能提供阴凉,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为居民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小气候。

此外,湿地可以过滤和净化雨水,减少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防止水污染,保护城市的水资源。

从居民的身心健康角度来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

而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休闲、锻炼和放松的场所。

走进公园,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自然的美景,能够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经常接触自然环境的人更容易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满意度。

而且,绿色基础设施还鼓励居民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骑行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对于儿童来说,绿色空间是他们亲近自然、探索世界的重要场所,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入驻。

一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城市,更容易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园林绿化、生态旅游等。

公园、植物园等绿色空间可以举办各类活动,如花卉展览、音乐节等,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关系,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在二者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式,以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这会导致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的增加。

此外,建设过程中的噪音、震动和排放物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大型建筑工地的施工噪音和尘埃污染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环境保护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限制。

政府和社会环保组织对环保要求逐渐提高,对大规模项目的环境评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一些敏感地区的开发甚至可能受到限制,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和能源消耗的控制,这无疑增加了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

三、协调发展的路径为了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科学规划与土地利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前,政府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土地利用评估。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开发,避免破坏生态系统。

2. 提高技术标准:政府和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投资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降低建设和运营阶段的排放物和能源消耗。

3. 强化环境监管:政府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管。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机制,确保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4. 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增加公众对环保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的氛围。

5. 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政府应当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管和经济激励。

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热岛效应、生态系统破坏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绿色基础设施并非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包括一系列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如公园、湿地、森林、绿道等,以及人工设计的绿色空间,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垂直绿化等。

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共同为城市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绿色基础设施在净化空气方面表现出色。

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能源消耗等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居民的健康。

而树木、植被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同时,它们的叶片和枝干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起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

研究表明,一片面积较大的森林能够有效降低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浓度,为居民创造一个相对清新的空气环境。

其次,绿色基础设施对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具有显著效果。

随着城市建筑和道路的不断增加,大量的硬化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量,并在夜间缓慢释放,导致城市中心的温度明显高于周边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并通过叶片蒸发到空气中,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环境的温度。

此外,绿色植被还能为城市提供遮荫,减少建筑物和道路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城市的温度。

在炎热的夏季,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往往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这正是绿色基础设施缓解热岛效应的直观体现。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绿色基础设施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传统的排水系统在应对暴雨时往往容易出现内涝等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中的雨水花园、湿地等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洪水的风险。

雨水在渗透到地下的过程中,还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维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环境挑战也日益严重。

大量的水泥建筑物、机动车辆的增多以及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都导致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加剧、水源减少、空气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自然的生态系统功能、植物、水源等资源来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种方式。

它包括城市公园、绿地、湿地、河道、屋顶花园等,旨在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通过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等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1. 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公园和绿地,可以创造出大面积的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缓解城市的压力。

在城市公园和绿地中,可以种植各种绿色植物,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微气候。

2. 湿地和河道建设湿地和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修复和保护湿地和河道,可以净化城市的水源,改善水质,同时还能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补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3. 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是利用城市空中空间来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一种方式。

通过在楼房的屋顶和立面上种植植物,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1.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吸收大量的有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从而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植物还能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2. 维护水资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保护水源和水体,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湿地和河道的建设能够过滤和净化水源,保护城市的水质,并在雨季来临时起到调节洪水的作用。

3. 调节气候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调节城市的微气候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导语:基础设施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建设与运营往往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如何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如道路、桥梁、隧道、水利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例如,开发过度的城市化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因而破坏了土地原本的生态环境,也加大了土地的承载压力。

2.污染排放导致生态失衡一些基础设施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比如公路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废水的排放等。

这些污染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产生严重的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破坏了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

3.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土地通常会大量占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这就会直接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尤其是建设在森林、湿地等生态脆弱区域的基础设施,往往会导致许多物种的栖息地丧失,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稳定。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采取绿色环保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比如,可以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在基础设施周边种植植被,修复湿地,建设雨水花园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绿色基础设施也包括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案,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的污染。

2.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是缓解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种有效方式。

生态补偿是指在基础设施建设前,对可能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然后就破坏的生态环境予以补偿,以保护和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

这种机制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提供经济激励,推动企业和政府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3.生态优先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应该采取生态优先原则,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选择对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8卷第1期2013年1月Vol.8No.1Jan.2013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成国兴,杨倩,张宜权(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苏州,215004)[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标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重要生态保护功能。

在此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苏州为例,探讨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成国兴(1955—),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

“十一五”末,苏州市率先达到了省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

“十二五”苏州市提出建设“三区三城”的宏伟目标。

“三区”是指将苏州建成“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三城”是指将苏州建成为“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成为了近期苏州市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推进“以生态环境优美为核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相协调,在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捷度、公共安全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适宜居住、工作和发展”幸福新家园建设成为苏州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

“绿色城市”,狭义是指绿化水平相当高的城市;广义是指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其本质是生态文明。

“绿色城市”的实现离不开多种策略的支持。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以“绿色”为出发点,利用系统的方法,统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低碳、生态”为目标,多种策略协同为手段,全面加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推进苏州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一)做好绿色基础建设顶层设计,协调城市发展苏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政府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全面做好古城镇保护、新区开发、人文景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减轻和缓冲城市生态压力。

目前苏州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4.5%,绿化建设根据区域不同而各具特点。

古城内绿化突出园林特色,除了古典园林外,更多的是面积不大、使用方便、更接近人们生活需要的街巷小绿地。

这些街巷小绿地充分利用街坊、街道、河道边的空地,因地制宜,建成硬质铺地与花草树木相结合的室外小绿地、小广场,还与社区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相配合,形成多功能的室外活动中心。

小绿地不仅尺度符合苏州古城的城市肌理,而且具有园林情调,注意运用本地植物材料来营造以精巧见长的苏州特色。

古城内现已建成的小广场、小游园多达三百多处,相隔不超过五百米。

(二)开发和建设生态绿地,构筑生态保护基础苏州新城区绿化则体现现代特色,运用现代造园手法,大手笔建设大型公共绿地。

工业园区以金鸡湖为中心,建成融现代理念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滨水开放空间;高新区借助自然山体规划公园;吴中区挖掘太湖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环太湖生态湿地公园。

一些尚未建设的预留地上全部种植草坪或大树,项目开工后便移植到其他地方,既节省了建设成本,又美化了城市环境。

(三)构建绿色基础设施,夯实城市生态基础在苏州,具有文化韵味的景观小品、雕塑随处可见。

中新路每隔500米就有一个街心花园,或休息的凉亭,或人文雕塑,或叠山理水;公用电话亭、公交站点等街道设施设计也体现出浓浓的文化古韵。

苏州道路景观运用古典园林空间艺术手法处理街道空间和临街建筑的关系,虚实对比,收放有致,组成了丰富变化的空间序列。

这一系列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生态细胞”的功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构建生态城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综合治理,强化监管,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一)“低碳城市”的内涵所谓“低碳城市”,就是在当今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之下,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同样可以让城市之中的能源消化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对于温室效应影响严重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上,也可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程度,这样的城市就是所谓的低碳城市。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低碳城市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需要关注自身城市和国家的能源消耗问题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不能一味地只求发展,不保环境。

现如今,低碳城市的理念正在逐渐地融入社会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低碳环保这一理念都能得到体现。

例如,在建造建筑的时候,通过对于阳光的利用以及建筑自身能源循环利用等手段来实现环保和节能减耗;通过使用太阳能加电辅助热水系统来进行供水、热水;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的应用,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等。

(二)综合治理,强化监管,实现城市低碳化选择近年来,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并呈逐年好转态势。

其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在90%以上;声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保持在良好等级。

到2015年,苏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控目标;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100%;机动车尾气检测与年审的同步率达到100%;淘汰报废“黄标车”90%以上。

环境管理部门总结主要经验有两条:“综合治理,协调推进和强化监管,全过程控制”。

“只有通过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多部门合力治污,苏州的环境质量才能持续改善。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近阶段的环境问题,缩小与群众企盼存在的差距。

生态和低碳将是苏州城市建设的重要选择”。

(三)调结构,促转型,加强绿色低碳的生态城市的建设气候组织的报告认为,在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城市”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并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水平。

苏州市从“主要污染物减排、不断改善水环境、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维护区域环境安全、加强生态建设和农村环保、提升环保监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加强环境保护与监管,推进绿色低碳的生态城市的建设。

三、绿色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一)低碳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同时给我国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低于我国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推进科技的进步,推进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强调和注意的。

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就目前的中国来看,如果想达到欧美国家的经济生活水平,起码需要两个地球的资源,所以,能源和环境已经是我们进行发展,且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此外,维持中国的快速发展就GDP而言,每年发展下限是8%,而我们的资源仅能支持经济发展到4%,并且很多资源已经过度开采。

所以总结来看,如果我国想要继续发展,想要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在现阶段做出选择,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强化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势必需要进行“低碳经济”。

(二)低碳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对非常多的机遇和挑战,但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我们过去常常是忘记了要进行低碳环保,往往抛开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支撑,这样的发展不仅仅不可持续,往往只是消耗掉了眼前的可利用资源,而没有一个长久发展的计划,这样的发展只会是短时间的、没有竞争力的发展。

例如,苏州市在城市发展面前所遇到的挑战是城市化数量与质量发展的不相协调,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与数量的不相适应。

所以,我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城市财富的积累度,如何提高城乡差异的持续度,如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度等均需予以重视。

特别是搞好全面规划,加强区间合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质量与城市安全,均是保证苏州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三)低碳为苏州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从长远利益和发展需要出发,苏州市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安排了大量的备用地,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都考虑了园区长期发展的需要;建成了轻轨交通后,主要干道交叉口预留了立交建设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借鉴新加坡经验,把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和一些商业服务设施(邮政所、银行、电影院、农贸市场、餐饮酒店等)都集中在邻里中心、分中心和中心商城,实行一站式服务。

同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

此外,苏州在西部新区工业基地旁边建设了一个以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为主体的人才硅谷,在东部工业园旁建设了容纳10万人以上的研究生城,先后吸引了香港大学研究生院、英国菲利普大学研究生院、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院等十几所大学入驻。

形成了产业与人才互补,人才与社会互动的良好局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一系列的措施表明苏州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四)低碳实现了苏州保护与开发的统一从古城保护的角度考虑,苏州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的关系极为紧密。

上世纪90年代就确定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方针,先后在古城外围设立了东园和西区。

东园是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现已完成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上;西区即苏州高新区,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

两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吸引大量国际资本进入,形成了新兴外向型主导产业,同时带动古城内的企业向园区集中。

在苏州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古城的职能定位是文化、旅游、居住,新区则承担中心城市的职能,包括商务、交通、物流,而现代制造业则集中在工业园区。

新区分解了古城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减少了对古城的破坏;古城在改造中坚持原有的空间尺度不变,虽然许多街巷拓宽了,房屋更新了,依然透出历史古城的清秀。

(五)环境要素的集约提升提高了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水环境是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之一。

全市水面约3553平方公里,古城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构成了苏州水城的独特风貌。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一度“防洪安全、水环境恶化、水质型缺水”三大问题成为苏州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的瓶颈。

通过环境要素的集约提升,夯实了苏州生态保护的基础,并向生态文明城市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