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讲解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

..。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2、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危化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

危化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

危化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摘要:危险化学品是指带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化品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方面,从近年来相关火灾事故的情况来看,危化品所产生的影响不仅难于控制,而且波及面广,污染持续时间长。

因此,火灾救援应遵循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在第一时间选择优势兵力,迅速控制火场,进而消灭火灾,尽可能将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

关键词:危化品;火灾;特点;灭火;救援;1危化品火灾的特点1.1火势蔓延速度快危化品带有易燃易爆特征,各类固体、液体、气体危化品如管理不善发生泄漏,引起火灾,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燃烧和蔓延。

相对普通物体及建筑火灾,危化品燃烧速度通常是其两倍,火场温度很高,因而会造成热量的快速传递,波及周围的设备设施及可燃物,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更大范围的燃烧。

一些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管道纵横交错,布局呈立体式,当危化品燃烧时会形成立体火灾,不仅火势发展速度快,燃烧中还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施救难度增大。

另外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涉及液体原料的使用,液体危化品泄漏后会快速流淌,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使燃烧蔓延。

1.2火灾燃烧与爆炸并存危化品火灾不仅仅是出现燃烧,爆炸风险也很高。

例如化工生产中所用危险品,因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善泄漏时,随着危化品浓度的变化,火灾极易引起爆炸。

易燃物在相应浓度并遇电火花、高温等条件时,可直接引发爆炸,并带来火灾。

所以危化品火灾事故中燃烧与爆炸经常相互交织。

受生产装置形状、构造、布局等方面影响,爆炸既有独立发生也有相继发生的情况,且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都可能涉及。

危化品生产作业装置在火灾影响下,内部温度升高,也会因为压力过大而爆炸。

此外火灾也可能是由爆炸引发,例如放置在密闭型压力容器中的危化品,如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爆炸时,就会引发火灾。

1.3火灾潜在影响多危化品火灾的危害不只是严峻的火场形势和爆炸危害,还包括燃烧、爆炸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乙类
29
二氧化碳
第2.2类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类
30
NO2
二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他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3
NaOH
氢氧化钠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危险特性 有强腐蚀性,遇酸呈剧烈的中和反应,并放热,水解产生腐蚀性产物,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灼伤。对锌、铝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甲类
10
CH3F氟甲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1
CH2F2二氟甲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戊类
24
HCl
氯化氢
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戊类
25
H3PO4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分析与控制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分析与控制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分析与控制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一定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等性质的化学物质。

在工业生产、实验室操作以及运输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进行分析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分析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是指其在火灾或爆炸事件中所表现出的特定性质和行为。

了解和分析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首先,对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估是分析其火灾特性的重要环节。

燃烧性能包括燃烧速率、燃烧温度、燃烧产物等因素。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可以确定危险化学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能力以及可能产生的燃烧产物。

其次,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性质对于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至关重要。

爆炸性质包括爆炸极限浓度、最小点火能、爆速等要素。

通过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爆炸实验和模拟计算,可以确定其爆炸的极限条件和可能造成的破坏性。

最后,危险化学品的热分解特性也需要进行分析。

热分解是指危险化学品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或易燃物质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热分解温度和分解产物进行研究,可以评估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二、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控制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炸特性,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潜在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首先,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规定。

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域,采取密闭、防火和防爆设计。

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设备,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其次,建立完善的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全面的火灾炸特性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提前准备好应对突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

此外,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员工应熟悉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安全逃生知识,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火灾和爆炸事故。

主要化学品火灾危险性

主要化学品火灾危险性
LD50:636mg/kg(大鼠经口);12124mg/kg(兔经皮);LC50:49g/m3(大鼠吸入,4h);30g/m3(小鼠吸入,4h)。
18
甲醇钠
-
-
甲类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
未制定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受热分解释出高毒烟雾。遇潮时对部分金属如铝、锌等有腐蚀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无定形易流动粉末,无臭;沸点:>450℃;闪点:约24℃(甲醇溶液中);溶解性:溶于甲醇、乙醇;相对密度(空气):1.1;相对密度(水):1.3。
毒性:LD50:245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
11
氟化氢钾
-
-
戊类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未制定
不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白色结晶;熔点:238.7℃;沸点:478℃;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相对密度(水):2.37。
12
氟化氢
-
-
戊类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
易燃液体,类别3
中国MAC(mg/m3):10m[皮]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 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熔点:-61℃;蒸汽压:3.46KPa/60℃;沸点:152.8℃;闪点:58℃;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空气):2.51;相对密度(水):0.94。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1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
中国MAC(mg/m3):2(按F计)
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83.7℃;蒸汽压:53.32KPa/2.5℃;沸点:19.4℃;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醚;相对密度(空气):0.7;相对密度(水):0.988。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附灭火介绍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 附灭火介绍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甲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难燃烧物品戊非燃烧物品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全解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全解

常有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危险性类火灾危序号品名主要危险特征险性类别别第 2.1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甲类H2 氢气易燃气体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藏时,漏气上涨滞留屋顶不1 易排出,遇火星会惹起爆炸。

O2 氧气第 2.2 类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多半乙类2 不燃气体活性物质。

CL2 氯气第 2.2 类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多半乙类3 不燃气体活性物质。

第 2.3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能惹起焚烧乙类NH3氨气有毒气体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响。

若遇高热,4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CO 一氧化第 2.1 类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乙类5 碳易燃气体明火、高热能惹起焚烧爆炸。

第 2.1 类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响,有窒息性甲类易燃气体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焚烧时会开释出未结晶的二氧化SIH4 硅烷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惹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开释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6 形成混淆物而发生延缓性的爆炸。

AsH3 砷化第 2.3 类强复原剂。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甲类7 氢有毒气体能惹起焚烧爆炸。

PH3 磷化第 2.3 类强复原剂。

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遇明火、高热甲类8 氢有毒气体能惹起焚烧爆炸。

CH4甲烷第 2.1 类易燃,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甲类9 易燃气体烧爆炸的危险。

第 2.1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甲类CH3F 氟甲易燃气体化剂易焚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烷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10 燃。

第 2.1 类与空气混淆能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甲类CH2F2 二易燃气体化剂易焚烧爆炸。

精选危险化学品燃爆事故与安全概述

精选危险化学品燃爆事故与安全概述

4
无重大危险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1
易燃气体
2
不燃气体
3
有毒气体
易燃液体
1
低闪点液体(<-18℃)
2
中闪点液体(-18 -23)
3
高闪点液体(23-61)
易燃固体
1
易燃固体
2
自燃物品
3
遇水易燃物品
氧化剂
1
氧化剂
2
有机过氧化物
毒害品
氰化物、砷化物、农药
腐蚀品
1
酸性腐蚀品
2
碱性腐蚀品
3
其他腐蚀品
三、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特性
高度易燃
高流动扩散
受热膨胀
忌氧化剂和酸
毒性
易爆
3、易燃液体危险特性
易燃固体
氧化/分解,燃爆
与氧化剂反应燃爆
摩擦/撞击/震动燃爆
3、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危险特性
易与酸类反应
第4.1类
易燃固体
3、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危险特性
易氧化、分解,燃点低。如硫磺粉+氯酸钾。
一、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危险化学品定义
具上述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化学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危化品有3823种。
易燃
易爆
毒害
腐蚀
放射性
危化品特点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
生产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会对人、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侵害。
2)爆炸品防灭火措施
1、爆炸品安全管理与防灭火措施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物品是一些可引起人类和环境危害的物质,包括爆炸品、易燃液体、气体、自燃品、氧化剂、毒性物质以及腐蚀性物质等。

这些危险物品不仅会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对
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危险物品的燃
爆特性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化学危险物品的燃爆特性是指这些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
自燃、爆炸和火灾等现象的特性。

不同危险物品的燃爆特性不同,
但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易于燃烧:这些物质通常都具有较高的燃点和自燃点,在一
定条件下很容易燃烧,甚至能够自行燃烧。

2.易于爆炸:这些物质在受到外部能量刺激后,会迅速产生大
量的热能,从而引发爆炸或火灾等危险事件。

3.易于挥发:许多化学危险物品具有较高的挥发性,这使得它
们在空气中蒸发的速率很快,从而形成易燃的危险气体。

由于化学危险物品的危害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
预防措施来避免燃爆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应该储存在装有特殊防护措施的容器中,并置于安全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减少火源。

2.使用: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关闭电器用具,限制烟火等。

3.处理:化学危险物品的处理必须由专业的机构进行,处理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

化学危险物品的燃爆特性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任何不当的操作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特点与扑救范文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特点与扑救范文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特点与扑救范文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特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火焰,并能迅速蔓延,引发火灾的物质。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度危险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具有极高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易于燃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具有很高的燃点和闪点,一旦接触到明火或高温源,即可迅速燃烧起来,并产生大量的热和火焰。

3. 快速蔓延: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燃烧速度快,火势蔓延迅速。

火焰可以跳跃、爆炸,形成火网。

4. 毒性较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气体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

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扑救措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扑救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下面是一些扑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基本范文:1. 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戴好防护用具,如防火服、防毒面具等。

2. 迅速切断火源:如果火灾的起因是明火或高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切断,如用灭火器喷射、用湿布或泥土覆盖等。

3. 防止蔓延:用湿毛巾封闭门缝、窗缝等燃烧处的漏洞,防止火势蔓延。

4. 切勿使用水贸然灭火:对于油类、酒精等易燃液体的火灾,切勿使用水贸然灭火,如使用水会加剧火势扩散。

可以使用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来灭火。

5. 使用灭火器:根据火灾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器,使用正确的灭火方法进行扑灭。

6. 寻找逃生通道: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寻找逃生通道,保证自己的安全。

7. 扑灭小火:对于较小火灾,如在初始阶段,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具进行扑灭。

8. 报警求援:在扑灭火灾的过程中,应及时报警求援,通知消防队进行进一步救援。

总之,在面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时,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采取正确的扑灭方法,并及时报警求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加强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安全防范意识,合理储存、运输等,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火灾危险性类别1 H2氢气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2 O2氧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3 CL2氯气第 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4 NH3氨气第 2.3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5 CO一氧化碳第 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6 SIH4硅烷第2.1类易燃气体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7 AsH3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8 PH3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9 CH4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10 CH3F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11 CH2F2二氟甲烷第 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序号品名危险性类别主要危险特性火灾危险性类别1 H2氢气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2 O2氧气第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3 CL2氯气第2.2类不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4 NH3氨气第2.3类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5 CO一氧化碳第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6 SIH4硅烷第2.1类易燃气体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

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

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

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7 AsH3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8 PH3磷化氢第2.3类有毒气体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9 CH4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10 CH3F氟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11 CH2F2二氟甲烷第2.1类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危化品基本常识

危化品基本常识
(5)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 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 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 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
危化品基本常识
肝脏:作用是净化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并在排泄前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和水溶 性的物质。然而反复接触一些物质是对 肝脏有害的,引起病变(肝硬化)和降 低肝脏的功能,例如溶剂酒精、四氯化 碳、三氯乙烯、氯仿等,也可能被误认 为病毒性肝炎,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引起 肝脏损伤的症状(黄皮肤、黄眼睛)类 似于病毒性肝炎。
在常温的空气中能发生化学、物理、 生物化学作用放出氧化热、吸附热、聚合 热、发酵热等热量的物质均可能发生自热 燃烧,如硝化棉及其制品。
受热自燃:可燃物在外部热源作用下,
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自燃点时,即可着 火燃烧,如合成橡胶的防老剂。
危化品基本常识
(4)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损失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爆炸:瞬时完成。直接的破坏作用、冲
危化品基本常识
(6)致癌: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 可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 接触这些物质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潜伏 期一般为4~40年。
(7)致畸: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 生胎儿造成危害,干扰胎儿正常发育,在 怀孕的前三个月,脑、心脏、胳膊和腿等 正在发育,从而导致胎儿畸形。
危化品基本常识
危化品基本常识
其次要检查周围环境,有无泄漏点或敞 口设备。地沟、地漏、下水井要有效封 挡。清除动火点附近的可燃物,环境空 间要进行测爆分析。
再次动火现场要有明显标志,备足适用 的消防器材。
作业完毕应认真检查现场,灭绝火种;
审批人在认真审核各项防火措施后,签 发动火证。
动火人要做到“三不动火”:没有动火 证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 火人不在现场不动火。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讲解精选全文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讲解精选全文
戊类
24
HCl
氯化氢
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戊类
25
H3PO4
磷 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腐蚀性。
甲类
48
硫、硫磺
第4。1类易燃固体
危险特性: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甲类
49
二硫化碳
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易爆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CS2液体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于130~140℃时可以自燃。
甲类
12
NO一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乙类
13
NF3三氟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14
C4F6
六氟—1,3-丁二烯
甲类
38
丙烯酸树脂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挥发的气体对人体有害.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引起回燃。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特性及其防护

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特性及其防护

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特性及其防护一、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特性(一)爆炸化合物乙炔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雷酸盐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臭氧和过氧化物、氯酸或过氯酸化合物、氮的卤化物、硝基化合物、硝酸酯类化合物等由于含有不稳定的基团,很容易被活化,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化学键很容易断裂,从而激发爆炸反应。

(二)混合接触的危险性有不少危险化学品不仅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还存在原来单独存放无危险,而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或相互接触时发生反应,产生高热而着火、爆炸的现象。

很多化学品火灾就是因此而发生的,具有混合危险性的物质如表2-2 所示。

二、化学反应的危险性要慎重处理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和化学反应,不要马虎和蛮干,因为很多事故是由于考虑不周而引起的。

可能引起事故而又难以预测的化学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烃类及其他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被氧化时可生成过氧化物中间体或副产物,由于条件的不同,特别是有不安定混合物生成时,有可能喷料或爆炸。

2.单体聚合时产生聚合热。

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使单体聚合,可以得到有用的聚合物。

聚合反应一旦开始,温度就会上升,如果事先没有预料而又没有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控制温度,容器则可能由于温度过高而遭到破坏,物料也会喷出来,造成爆炸与火灾。

3.氧化的副反应引起的事故。

例如:在冷却到室温以下的硫酸-硝酸的混酸中,一边充分地搅拌一边滴加醇液,则生成相应的硝酸酯。

此时所产生的热,主要是硝化反应热以及由反应中生成水所引起的混酸稀释热,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并不太大。

但是,通过隔离操作,若将醇液一下子加到同样的硫硝混酸中,根据所用醇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往往会产生爆发性地喷料或爆沸,其程度也与有无搅拌有关。

4.热交换用的热介质可以用水、植物油、硅油、高沸点有机溶剂、熔融金属等。

如果所用的热介质管道上有孔隙,反应混合物与热介质即可混合而发生事故。

一般来说,这种事故的几率不大,因而人们对此往往不怎么注意。

然而,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事故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

危险化学品火灾消防危险化学品火灾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火灾类型之一,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容易蔓延且带来很大的危险性。

因此,消防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特点,有效地处理火灾事故。

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特点:1、爆炸危险性高:危险化学品火灾容易引发爆炸,会加剧火势,同时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危险。

2、烟雾易上头:危险化学品火灾烟雾中常常含有毒性物质,如果吸入过量,会导致意识模糊或者中毒的情况。

3、火势难以掌控: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含有易燃物武器、氧气和助燃物,因此火势容易扩大而很难掌控。

面对这些特点,消防救援人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控制危险化学品火灾。

1、保持冷静,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火源:危险化学品火灾需要消防人员加强掌控火源,通过喷洒冷水、泡沫等灭火作用将火势控制住。

2、封锁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实行危险区域封锁控制措施,防止火势扩大和影响周围环境,同时也可隔离毒烟和毒气的飘散。

3、及时有效救援:在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控制后,需要及时调动救援人员,通过进行第一时间的伤亡救助和相关群众人员的疏散来降低火灾对人员的影响。

另外,为了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火灾的发生,消防人员在平时需要加强安全的管理,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例如定期进行相关安全防护工作和设施的检查维护,避免火源和易燃物之间的接触,以及在安装危险化学品时,需要符合安全标准检验,防范火灾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火灾类型,消防救援人员需要有关火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源,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
1
危险化学品的消防主要需要注意两项:一是灭火;二是防泄漏。
① 危险物品: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贮存和保管过
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燃烧、爆
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而需要特别
防护的物品。
② 要研究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可燃(易燃)气体、
体的质量速度。 为了加快液体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效率可采用喷雾燃烧,
即通过喷嘴将液体喷成雾滴,从而扩大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油中掺水即乳化燃烧也行。
19
二.可燃液体
2.4 评价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主要技术参数
闪点、饱和蒸气压、爆炸极限,此外还有相对密度、流动扩散 性、沸点等。 ① 饱和蒸气压:单位时间内从液体蒸发出来的分子数等于回到液
气、二氧化碳等。
7
一.可燃气体
1.3 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爆炸极限
④ 初始压力:一般压力增加,分子碰撞几率增多,危险
性越大,爆炸范围扩大。 ➢反例:CO随初始压力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压力对爆炸上限影响显著,对下限影响较小。压力降到 一定值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不能爆炸。
或酮类的易燃液体着火时,可
和羧酸类不是电介质,电阻率低,一般 用雾状水、干粉等灭火剂进行 没有带电能力,静电火灾危险性小。 施救;
(3)比水重又不溶于水23的液体
三.可燃固体
指遇火、受热、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的固体物质。 燃点在573K以下的称为易燃固体,573K以上的称为可燃固体。
3.1 固体燃烧过程和分类
27
三.可燃固体
3.1 固体燃烧过程和分类
低的可燃液体,或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可燃液体的分 馏产物,讲义对流的方式加热里层液体,水便气汽 化产生大量的蒸汽,随着蒸汽压力的逐渐升高,达 到足以把上面的油层抛向上空,而向四周喷溅。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是发生频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火灾事故,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需要对危险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如下。

1.易燃物质
易燃物质是一种在空气中易于燃烧的化学物品,通常在室温下
具有低闪点和低爆炸极限。

这类物质在接触火源时,很容易引发火灾,且火势迅速蔓延,燃烧过程亦极为激烈,给人员和设备带来极
大的危险。

2.易爆炸物质
易爆炸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受到明火、静电、撞击、摩
擦等刺激,易于爆炸的化学物品。

这类物质在爆炸时,产生高温、
高压、高速等危险因素,其爆炸规模和破坏力度很大,容易造成严
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强氧化物和还原剂
强氧化物和还原剂是指能在化学反应中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
物质。

这类物质在遇到易燃物或可燃物时,很容易引起剧烈反应,
产生很高温度和压力,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4.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是指对人体或环境有毒性或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接触
这类物质往往会引发中毒、休克、呼吸困难、烧伤等危害,极易造
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5.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物质是指能发生化学反应,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腐蚀性、损害性的化学物质。

接触这类物质会导致严重的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损伤,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失明、瘢痕和永久伤残等严重危害。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要根据不同化学物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以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提前预防、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3
NaOH
氢氧化钠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危险特性 有强腐蚀性,遇酸呈剧烈的中和反应,并放热,水解产生腐蚀性产物,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灼伤。对锌、铝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甲类
7
AsH3砷化氢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8
PH3磷化氢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9
CH4甲烷
第2.1类
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戊类
24
HCl
氯化氢
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戊类
25
H3PO4
磷 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腐蚀性。
乙类
3
CL2氯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
4
NH3氨气
第2.3类有毒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
5
CO一氧化碳
第2.1类易燃气体
乙类
29
二氧化碳
第2.2类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类
30
NO2
二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他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
6
SIH4硅烷
第2.1类
易燃气体
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甲类
17
ClF3
三氟化氯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品发生具有危险性的强烈反应。遇水猛烈反应,放出氟化氢和氯气。并能与砂子以及其他含硅物品(如玻璃、石棉等)强烈反应,也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激烈反应。高毒。腐蚀性强。干燥环境
甲类
18
甲苯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1
CH4O
甲醇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22Βιβλιοθήκη C2H6O乙醇;酒精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甲类
10
CH3F氟甲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1
CH2F2二氟甲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第2.3类有毒气体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有腐蚀性的氯化氢烟气。
甲类
15
SiH2Cl2二氯二氢硅
第2.3类有毒气体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有腐蚀性的氯化氢烟气。
甲类
16
B2H6
乙硼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剧毒。在潮湿的空气中自燃。
甲类
12
NO一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乙类
13
NF3三氟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14
C4F6
六氟-1,3-丁二烯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
序号
品名
危险性类别
主要危险特性
火灾危险性类别
1
H2氢气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
2
O2氧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甲类
19
C6H12O
4-甲基-2-戉酮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0
C4H8O
2-丁酮;甲基乙基酮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戊类
26
SO2
二氧化硫
第2.3类有毒气体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危险特性: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加,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类
27
CO
一氧化碳
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和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
28
Cl2
氯气
第2.3类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