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第一章笔记

合集下载

2024《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详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2024《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详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会计学第一章总论(一)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概念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基本特征:①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尺度作为辅助性补充。

②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本质特征)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职能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和报告(财务报表)。

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交易事项实质、会计要素、是否列入财务报告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报告:形成财务报表监督职能: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其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目标的功能。

国家监督: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各有关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等实施的监督检查。

社会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中介机构等实施的监督活动。

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会计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达到不断提高企业事业单位乃至经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目的和要求。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外部使用者:投资人——关注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债权人——关注企业偿债能力政府管理部门——关注企业纳税情况潜在投资人/债权人——关注投资方向内部使用者:经营管理者——关注经验管理所需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知识点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知识点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知识点一、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1. 会计概念。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2. 会计职能。

- 基本职能。

- 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 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 拓展职能。

- 预测经济前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经济形势等,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 参与经济决策: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如成本效益分析等,帮助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

- 评价经营业绩:通过财务指标等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以便发现问题,改进管理。

3. 会计目标。

-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1. 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

-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笔记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笔记

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笔记一、第一章:总论1.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呢,就像是企业的大管家,管着钱啊、物啊、账啊这些东西。

它有两个基本职能,一个是核算,就是把企业发生的那些事儿都记下来,像今天卖了多少货,花了多少钱这些。

另一个是监督,就好比是一个监督者,看看前面记的那些账有没有问题,有没有人乱花钱之类的。

2.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就是会计要管的那些东西,其实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啦。

会计要素就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就是企业拥有的那些能赚钱或者有用的东西,像厂房、机器设备之类的。

负债呢,就是企业欠别人的钱,比如说欠银行的贷款。

所有者权益就是企业的老板们对企业资产享有的权益,简单说就是资产减去负债剩下的那部分。

收入就是企业卖东西或者提供服务赚的钱,费用就是为了赚钱花出去的钱,利润就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结果。

二、第二章:存货1. 存货的定义和范围存货就是企业为了卖或者生产产品而持有的东西。

像超市里那些准备卖给顾客的商品就是存货,还有工厂里的原材料,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存货。

但是要注意哦,那些为了建造固定资产而购买的材料就不是存货啦,因为它们是用来盖房子或者造机器的,不是用来卖的。

2. 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的初始计量就是刚买回来或者生产出来的时候怎么算它的值。

如果是外购的存货,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等。

要是自己生产的存货呢,成本就包括原材料、人工还有制造费用这些。

比如说一个工厂生产一个杯子,买原材料花了1元,工人加工的工资是0.5元,制造费用平摊下来是0.3元,那这个杯子的初始成本就是1 + 0.5+0.3 = 1.8元啦。

三、第三章:固定资产1.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固定资产是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比如说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这些。

确认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和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另一个是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022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2022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2022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整理版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版第一章资产2022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库存现金,一,现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使用范围、库存现金的限额和现金收支觃定。

现金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到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确定,交通不便地区可按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

现金收支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现金。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

,三,现金的清查如果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戒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为以下情冴处理:1.如为现金短缺:,1,属于应由责仸人赔偿戒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2,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

2.如为现金溢余:,1,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戒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2022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概述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债权人:应收票据,债务人:应付票据,比较: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应付票据银行汇票:其他货币资金,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

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2,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2.应收票据的转让借:材料采贩、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收票据银行存款3.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收票据贴现时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收到的金额财务费用贴现利息贷:应收票据票面价值2022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存货的内容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劢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戒商品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戒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初级会计实务自己整理全套笔记考试重点

初级会计实务自己整理全套笔记考试重点

初级会计实务⾃⼰整理全套笔记考试重点第⼀章资产1.特征3个:过去交易事项形成,拥有或控制,预期带来经济利益2.库存现⾦:盘盈—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收⼊(⽆法查明原因)盘亏—其他应收款/管理费⽤(⽆法查明原因)库存现⾦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的备⽤⾦3.其他货币资⾦:银汇,银本,信⽤卡,信⽤证,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5.应收账款:⼊账价值=主营业务收⼊+增值税+代垫费⑴确认收⼊应扣除已发⽣商业折扣,确认⼊账价值不考虑现⾦折扣。

⑵应收账款=扣除商业折扣的收⼊x(1+17%)⑶现⾦折扣(不考虑增值税)—收⼊x 2/10,1/20,N/30,现⾦折扣(考虑增值税)—⼊账价值x 2/10,1/20,N/30⑷收回⾦额=⼊账价值-现⾦折扣(10天2%,20天1%,30天⽆)⑸不会引起期末应收账款账⾯价值发⽣变化:应收不能收回确认坏账损失6.其他应收款:应收赔款,帮职⼯垫付款,出租包装物租⾦,存出保证⾦,差旅费,备⽤⾦7.应收账款减值:⑴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借⽅)+发⽣应收(借⽅)- 发⽣应收(贷⽅)⑵期末坏账准备=期初坏账(贷⽅)-发⽣应收(借⽅)+ 发⽣应收(贷⽅)⑶期末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x估计⽐例-期末坏账准备⑷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确认坏账—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8.交易性⾦融资产:⑴⼊账价值=公允价值已宣告尚未发放现⾦股利-应收股利,发⽣交易费⽤-投资收益单独确认⑵出售确认投资收益=出售的公允价值-初始⼊账价值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为正数,交易费⽤为负数确认投资收益=出售确认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利息-交易费⽤9.存货:⑴⼊账价值=买价+运输/装卸/保险/包装/仓储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库前挑选费不包括⼀般纳税⼈的增值税(⼩规模纳税⼈含增值税),⼊库后发⽣费⽤,⾃然灾害⑵单位实际成本=⼊账价值÷(材料公⽄-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公⽄)⑶不利于存货⽇常管理与控制的存货发出计价法——⽉末⼀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上涨则期末存货升⾼,利润增加⑷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差异额+⼊库差异额(差异额节约为负数,超⽀为正数)期初计划成本+⼊库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差异额=发出计划成本x材料成本差异率⑸包装物出租or随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计其他业务成本,出借or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计销售费⽤⑹委托加⼯物资⼊账价值:增值税:⼀般纳税⼈不计⼊,⼩规模纳税⼈计⼊消费税:收回直接销售计⼊,收回连续加⼯再销售不计⼊⑺库存商品⽑利率法:销售净额=销售收⼊-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成本=销售净额x(1-⽑利率)期末存货成本=期初成本+购⼊成本-销售成本库存商品售价⾦额法:进价率= 期初进价+⼊库进价期初售价+⼊库售价销售成本=收⼊x进价率⑻存货盘盈—管理费⽤,存货盘亏—原材料/管理费⽤/其他应收款/营业外⽀出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价值变动—已发出商品尚未确认销售收⼊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不计提)10.持有⾄到期投资:⑴⼊账价值=公允价值+交易费⽤(初始确认⾦额)⑵三种发⾏:⾯值,折价,溢价;折价和溢价发⾏会产⽣利息调整⑶⾯值≠初始确认⾦额,⾯值与初始确认⾦额差额为利息调整⑷账⾯价值(是变化的)=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初摊余成本x(1+实际年利率)- ⾯值x票⾯年利率期初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额,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x实际年利率,应收利息=⾯值x票⾯年利率⑸账⾯价值>现值,则计提减值准备,按现值x实际年利率=投资收益⑸单独计算投资收益=现⾦流⼊-现⾦流出=收回债券的本⾦利息-购⼊债券⽀付的款项(如期限3年-收回⽅持有1年=购⼊⽅持有年限2年,则利息x2)11.长期股权投资:⑴成本法:⼦公司,能够控制/不具控制,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权益法:共同控制,重⼤影响,合营,联营⑵成本法: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买价+税费成本法下,除追加投资、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余额保持不变权益法:占有额=公允价值x占股份%初始投资成本>占有额,不调整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占有额,差额计⼊营业外收⼊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买价+税费)or占有额+净利润x占股份%+资本公积增加x占股份%⑶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计⼊资产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净损益计⼊投资收益⽀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计⼊初始投资成本期末交易性⾦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额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⑷投资收益=其他权益变动(转⼊)+(售出价-买⼊价)12.可供出售⾦融资产:权益⼯具:⼊账价值=公允价值+交易费⽤除⼊账价值不同,其余与交易性⾦融资产⼀致债券投资:⼊账价值=公允价值+交易费⽤,与持有⾄到期投资⼀致13.固定资产:⑴特征:有形资产,⽣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持有,寿命超⼀个会计年度⑵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发⽣的安装费⽤应计⼊—在建⼯程固定资产改扩建取得的变价收⼊应计⼊—在建⼯程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计⼊—固定资产清理⽣产车间发⽣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应计⼊—管理费⽤⑶折旧:当⽉增加当⽉不计提,下⽉起计提;当⽉减少当⽉计提,下⽉起不计提已提⾜折旧继续使⽤,单独估价作固资⼊账⼟地—不计提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第1年折旧额=原价x 2/使⽤年限第2年折旧额=(原价-第1年折旧额)x2/使⽤年限第3年折旧额=(原价-第1年折旧额-第2年折旧额) x2/使⽤年限第4,5年={(原价-第1年折旧额-第2年折旧额--第3年折旧额)-净残值}÷2 年数总和法:第1年折旧率=尚可使⽤年限÷使⽤年限年数总和=5÷(1+2+3+4+5)第2年折旧率=尚可使⽤年限÷使⽤年限年数总和=4÷(1+2+3+4+5)第3年折旧率=尚可使⽤年限÷使⽤年限年数总和=3÷(1+2+3+4+5)第4年折旧率=尚可使⽤年限÷使⽤年限年数总和=2÷(1+2+3+4+5)第5年折旧率=尚可使⽤年限÷使⽤年限年数总和=1÷(1+2+3+4+5)折旧额=(原值-净残值)x当年折旧率⑷后续⽀出:改造后⼊账价值=原价-已提折旧+资本化⽀出-被替换部分账⾯价值⑸处置:净收益=出售收⼊-(原价-已提折旧)-清理费⽤⑹固定资产盘盈-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固定资产盘亏-营业外⽀出⑺分期付款⽅式购买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现值=⼊账价值投资者投⼊固定资产的成本,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账价值⑻购进材料⽤于机器、设备等安装的在建⼯程,其进项税允许抵扣不⽤转出购进材料⽤于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在建⼯程,其进项税不得抵扣,应转出因⾃然灾害造成的材料毁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不⽤转出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材料毁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转出⑼以经营租赁⽅式租⼊的固定资产发⽣的改良⽀出,计⼊长期待摊费⽤14.投资性房地产:⑴属于—已出租的,出租到期暂空但继续出租的以经营租⼊的商品房/⼟地使⽤权⑵采⽤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⑶采⽤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进⾏摊销采⽤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计提折旧或进⾏摊销⑷⾃⽤房地产转换为采⽤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账⾯价值,其差额计资本公积⑸净收益=出售⾦额-账⾯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转⼊其他业务收⼊/成本)处置均计其他业务收⼊/成本⑹采⽤公允价值模式or成本模式进⾏后续计量的外购投资性房地产,均按成本进⾏初始计量。

会计实务学习笔记第一章总论

会计实务学习笔记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心中要时刻装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每一笔业务要能直接记录这两张表的对应科目,不要过于重视会计分录,而应当是确认、计量、分录和报表这一过程,一定程度上来说中级会计实务就是两张表各种科目的这一过程的讲解。

第一章第一节财务报告的目标。

有两个即决策有关性和反映受托责任人的履行情况。

基本假设有四个:一是会计主体,即不要站在所有者的立场而是站在企业的立场所以叫做企业主体,举例来说某位投资者可能投资在很多公司但一份企业会计不管他的其它公司投资情况,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营利主体比如学校医院,会计主体不一定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比如说一些分公司,会计主体界定了空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比如说分公司它不是法律主体却是会计主体,而象母子公司合在一起并不是法律主体却属于会计主体要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而母子公司两个都属于法律主体。

第二个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第三个是会计分期,第四是货币计量。

第一章第二节:财务报表的质量要求。

共八个要求。

前面四个可列为第一档次,其中三个带个可字,后面四个有两个有点特殊即实际重于形式和谨慎性,重要性和及时性则自己深有体会。

母子公司构成的主体不是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要编合并报表,注意母子公司中的两个都是法律主体,而一般说分公司则不是法律主体。

第二个假设持续经营,它界定的是时间范围,如果是破产则实行破产清算会计。

第三个是会计分期,这是人为的,季报和半年报属于中期报告,第四个是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不是事业会计的收付实现制,比如说10年10月销售商品。

可靠性:这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实际情况,是财务报告目标里第二个目标的体现。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但不一定有原始发票比如减值准备,要中立而不能作假帐。

相关性:这是决策有用性的体现,相关性体现在于有没有这个信息会引起不同的决策。

它和可靠性是财务管理决策有用性和反映受托情况目标的两个直接要求可理解性:西方社会医生律师会计是受欢迎行业,而会计的目标是向大众化资源方向发展。

《会计实务》第一章笔记

《会计实务》第一章笔记

《会计实务》第一章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课本原文: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文字分析如下:本段阐明了会计的定义及企业会计工作反映的内容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定义阐明的三个问题:1.会计的计量单位;2.会计的职能;3.会计是一项什么工作会计的计量单位:货币会计的职能: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是一项什么工作:经济管理工作企业会计工作主要内容:(反映什么监督什么)反映三方面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监督两方面经营活动、财务收支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本节包括的内容:(增加内容)一、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三、会计基础通过本节结构可以看出:本节讲述三个方面问题: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其中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财务报告目标讲述以下内容: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作用财务报告目标定位的意义财务报告目标的种类,及不同种类财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各有哪些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包括那些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的原因及意义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

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十分重要。

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这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出发点;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所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和灵魂。

初级会计实务笔记第一章第一节

初级会计实务笔记第一章第一节

初级会计实务笔记
第一章会计概述
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会计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2.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真实性(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
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
合理性(符合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目标)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三.会计目标
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委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会计分录笔记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会计分录笔记

J: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反向结转) D: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它损益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同时反向结转: J: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D:投资收益
持有期间 名称 购买 宣告发放股利/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出售
宣告利息: J:应收股利 J: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倒推) D:投资收益 股票 应收股利(已宣告未发放) 发放利息: D:银行存款 J:银行存款 D:应收股利
J:银行存款 D: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在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 同时反向结转: J: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投资收益
J: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持有至到期 -利息调整(差额) 投资 应收利息(已宣告未发放) D:银行存款
确认利息: J:应收利息(面*票面率) D;投资收益(推余成本*实 际利率) 持有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收到利息: J;银行存款 D:应收利息 (推余成本为"持有到期投 资"T型帐户下的余额)
可 供 出 售 金 融 资 产
公允价值上升: J:可供出售金融资-公允价值变动 D;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下升: J;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D:可供出售金融资-公允价值变动 发生减值: J:资产减值损失 D:可供出售金融减值准备(差额) 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反向结 转) 减值得到恢复: J: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D: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宣告利息: J:应收股利 D:投资收益 发放利息: J:银行存款 D:应收股利
发生减值: J;资产减值损失 D: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减值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J: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反向结转) D: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长 期 股 权 投 资

初级会计实务》整理笔记第一章节

初级会计实务》整理笔记第一章节

第一章资产一、资产的概念1、含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1)过去时(不是将来时)财务会计(过去时)会计管理会计(将来时)计划购买的原材料不属于资产(2)由企业拥有或控制(3)能带来经济利益(4)经济资源(不是人力资源,政治资源)例:下列属于企业资产的有( B )A阳光和空气 B 存放在第三方的原材料 C经营租赁方式租入机器 D 计划采购的物质3、分类:(1)根据有无实物形态分有形资产如库存现金及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如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2)按来源不同分自有资产外购自制租入资产经营租入(不属于资产)融资租入(属于资产)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3)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货、预付帐款、其他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待摊费用)下列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C )A应收帐款 B 预收帐款 C 交易性金融资产D以公允价值模式计价投资性房地产二、货币资金1、含义: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流动资产2、内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不包括(1)备用金(其他应收款)(2)商业汇票(可能在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3)现金等价物(三个月到期的债券投资)例:下列各项中是其他货币资金(BCD )A企业持有三个月到期的债券投资 B为购股票存出投资款C外埠存款 D 向银行申请银行汇票时的存款3、货币资金在资产负债表中汇总填列,它是流动性最强,变现能力最强,获利能力最弱。

4、库存现金(1)含义:存放在保险柜中,由出纳经管的货币资金。

(2)性质:资产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余额在借方。

(3)使用范围:企业业务一般转帐(起点以下除外),个人业务可以转帐,也可以使用现金。

会计实务第一二章知识点

会计实务第一二章知识点

会计实务第一二章知识点第一章:会计概述会计是一门记录、分析和报告经济活动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到了三个方面: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发展历程以及会计的职能。

1.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是一种记录经济活动的方法,通过记账和分类整理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还包括财务管理和预测等方面。

1.2 会计的发展历程会计起源于古代的商业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逐渐成为一门科学。

在现代,会计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包括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等多个领域。

1.3 会计的职能会计的主要职能是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为企业提供有关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同时,会计还负责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章:会计制度和会计要素2.1 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指会计核算的一套规则和程序,它包括财务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报告制度等。

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至关重要。

2.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和费用等。

这些要素被用来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3 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者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可以以货币计量。

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2.4 负债负债是企业的债务或者对外的经济责任。

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如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2.5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权利,包括股份、利润和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状况的核心指标。

2.6 成本成本是指企业获取或者生产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买成本、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等。

成本与资产的价值和使用寿命有关。

2.7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和租金收入等。

收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2.8 费用费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没有因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形成的支出。

初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笔记总结

初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笔记总结

第一章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第一节货币资金一、库存现金现金的清查账务处理图示如下。

(1)如为现金短缺待处理财产损溢其他应收款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应定期与其开户银行转来的“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不一致的原因除记账错误外,还因为存在未达账项。

发生未达账项的具体情况有四种:一是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二是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三是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四是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提示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提示2】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存款余额表示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数。

三、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等。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一、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概述(二)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票据账务处理图示如下:(应收的三、预付账款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12(存货成本的构成如下图所示:)、运13 (二)采用计划成本核算1.设置的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2.账务处理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

初级会计实务笔记第一章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笔记第一章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笔记•第一章资产•一、货币资金1.现金清查(1)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2)无法查明原因的溢余计入“营业外收入”;(3)无法查明原因的短缺计入“管理费用”。

2.银行存款的核对(1)未达账项(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3.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支付结算方式: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1.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取得、收回、转让、贴现〃结合收入做分录。

2.应收账款(1)内容(入账价值)包括:销售商品的价款、税款和代垫的运杂费、包装费等。

(2)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取得、收回)3.预付账款• 4.其他应收款的内容(1)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2)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3)存出保证金;(4)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5)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5.应收款项减值期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应有的贷方余额-“坏账准备”在计提前已有的贷方余额〃如果大于零〃为补提的;如果小于零〃则为转回的。

(如果计提前已有的是坏账准备借方余额〃则减去的是负数〃那么相当于加上“坏账准备”在计提前已有的借方余额)确认坏账:只要发生坏账〃就应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

已确认的坏账又收回〃做一笔或两笔分录都可以。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1.设置的科目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账科目下设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科目〃另外还要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损益类科目。

2.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核算取得时按公允价值入账〃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投资收益”〃注意〃如果支付的交易款项中有代垫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分别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3.现金股利和债券利息的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到了计息日〃作为持有方应确认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贷记投资收益。

收到时直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4.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上升或下跌〃一方面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的余额〃同时将变动的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初级会计实务第1章知识点

初级会计实务第1章知识点

初级会计实务第1章知识点会计是一门负责记录、处理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学科。

它对于一个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在学习初级会计实务的第一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

下面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是一门关于财务活动的记录和报告的学科。

它涉及到收入、支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跟踪和计算。

会计有助于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信息。

2.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稳定性、经济实体、会计周期和持续经营。

货币稳定性假设表明,货币的价值在会计记录过程中是稳定的。

经济实体假设指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其财务状况应与所有者分开考虑。

会计周期假设指出企业的财务报告应按照特定时间周期进行。

持续经营假设表明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不能突然倒闭。

3. 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构成。

会计方程式可以用以下等式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表明一个企业的资产应等于其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和。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欠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资金。

4. 会计的账户和分类会计的账户是将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记录和分类的工具。

常见的账户包括现金账户、应收账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等。

这些账户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不同的分类。

例如,按照资产和负债的分类,账户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5.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和会计持续性原则。

权责发生制指出,会计记录应与活动的发生时点相一致,而不是与现金的进出相一致。

会计持续性原则指出,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即企业将会继续运营下去。

6. 会计凭证和账簿记录会计凭证和账簿记录是会计核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会计凭证是记录和证明财务交易的文件,例如发票、收据等。

会计凭证应包括清晰的交易日期、金额、账户和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课本原文: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文字分析如下:本段阐明了会计的定义及企业会计工作反映的内容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定义阐明的三个问题:1.会计的计量单位;2.会计的职能;3.会计是一项什么工作会计的计量单位:货币会计的职能: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是一项什么工作:经济管理工作企业会计工作主要内容:(反映什么监督什么)反映三方面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监督两方面经营活动、财务收支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本节包括的内容:(增加内容)一、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三、会计基础通过本节结构可以看出:本节讲述三个方面问题: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其中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财务报告目标讲述以下内容: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作用财务报告目标定位的意义财务报告目标的种类,及不同种类财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各有哪些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包括那些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的原因及意义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

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十分重要。

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这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出发点;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所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和灵魂。

通常认为财务报告目标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

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会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显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其编制的意义。

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润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除了投资者之外,企业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

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的定义会计基本假设包括的内容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

例如,企业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二)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

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

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和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三)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孕育出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

例如,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货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就会对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带来损失。

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1)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2) 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

(3) 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会计信息以影响决策和判断的,这样的财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

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

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