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地面、大气和水体等目标的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而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实现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时发现和跟踪大气污染源,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环境的污染和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水体质量、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浮游植物等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及时预警水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遥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土壤质地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帮助农业部门科学施肥、合理种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四、遥感技术在植被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生长状态和覆盖情况对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植被覆盖度、植被生长状态、植被类型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草原退化的情况等,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五、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城市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或飞机等,通过对地球表面反射、发射和散射的电磁波进行探测、记录和解译,从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时空观测和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植被遥感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状况、生长状态和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的光谱信息、叶片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数据,实现对植被生长状态和覆盖面积的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土地利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和管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4. 生态环境灾害监测生态环境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灾害范围、灾情程度等信息,快速、准确地评估灾害影响,为灾后环境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全时空观测能力:遥感技术具有全时空观测能力,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2. 高精度数据获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球表面信息,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4. 多源数据融合:遥感技术可以将多源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多角度、多维度的监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多层次的数据支持。
三、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1.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水体叶绿素浓度、透明度等信息,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水质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森林覆盖状况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状况、植被生长状态等信息,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各种先进的技术应运而生,其中遥感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就像是一双“千里眼”,能够让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获取大量关于环境的信息,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而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它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它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气中气溶胶、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
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它们会影响大气的能见度和气候。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气溶胶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来确定其浓度和分布。
对于臭氧这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其在大气层中的垂直分布和浓度变化,帮助我们了解臭氧层的状况以及臭氧污染的趋势。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沙尘暴等天气现象,为提前预警和应对提供重要依据。
在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同样大显身手。
它可以对水体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如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透明度等。
叶绿素浓度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遥感影像的光谱分析,可以估算出叶绿素的浓度,从而了解水体的营养状况。
悬浮物浓度会影响水体的浊度和光学特性,遥感技术能够根据水体反射光谱的变化来推算悬浮物的含量。
另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域的范围、水温和水流量等,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监测河流、湖泊的水位变化时,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面积、连续的观测数据,帮助我们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防洪抗旱、水资源调配等决策提供支持。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能够对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等进行监测。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来估算植被的类型、覆盖度和生长状况。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和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它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需求出发,分别介绍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一、气候变化监测气候变化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而遥感技术具有广覆盖、实时性高和定量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了监测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通过获取卫星图像和气象数据,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要素进行监测和分析,比如温度、降水、风向和气压等指标。
而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监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资源,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是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并评估地表水、地下水和湖泊等水体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
通过获取遥感图像,可以研究水体的水质、叶绿素浓度、溶解氧含量等水质指标,以及湖泊和河流的湖岸线和河岸线的变化情况。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体中的漂浮物和水藻等生物量,为水生态环境的评估和保护提供支持。
三、土地利用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土地利用的监测和评估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用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和变化检测。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区域扩张和缩减情况。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提供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信息,为农田管理、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通过获取遥感影像,可以监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和森林状况等生态环境指标。
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监测草地退化、沙漠化和湿地变化等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面物体的电磁辐射信息,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它具有高效、快速、全面的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的光谱信息,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气候变化研究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温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情况,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实现对水质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内的水质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水资源管理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壤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的光谱信息,实现对土壤污染物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内的土壤污染情况,为土壤修复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物种分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情况,为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物种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为制定物种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对地面、水面及大气中电磁波辐射能的接收、记录和处理,获取被观测物体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特征的技术。
因其具有数据全面、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等特点,早已成为现代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环境监测:遥感技术通过监测地表反射率、辐射温度、植被信息等参数,实现大气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气泡粒子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预测,例如MODIS、Terra、Aqua等卫星已经成功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及气象预警等领域。
2.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的水质、水体温度、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实现。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可以获取湖泊、海洋、河流、港口等水域的海流、水深、水温、浮游植物和水体透明度等信息,从而判断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3.土地环境监测:土地环境的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的状况、土地覆盖变化等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实现。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覆盖进行定量化、时序化观测,进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信息,以及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支持。
4.噪声环境监测:随着工业、交通、建筑等人类活动的增多,噪声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等场所的噪声环境监测和分析,为噪声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生态保护中的遥感技术生态保护的核心是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的管理。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感知技术,可以提供从区域到点的、跨尺度的生态环境信息。
因此,遥感技术在生态保护中具有以下的应用:1.森林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对全球的森林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森林面积、森林结构、森林状况、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而它所提供的空间感知数据可以为基于模型、基于规则的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森林防灾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大地表面地图和卫星影像的技术,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可以提供各种环境信息,如地表测量、地理信息、空气质量数据、森林状况等,可用于了解不同地区环境状况、监控环境状况变化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地表测量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土地覆盖率、水资源分布和变化、岩石类型、植被覆盖率、溪流等参数,可以帮助农业、林业、水资源管理以及城镇规划等部门更好地了解土地、水、植被分布状态,以便做出更好的管理和决策。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建设在沙漠中的光伏发电站的合适位置,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二、地球物理学研究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地球物理学的一些数据。
例如,通过卫星的多光谱图像,可以检测水体中的氮气、磷、营养物质等污染物,分析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s,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除了水体,还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学的方式去分析油田中的油气资源、矿床类型,地震预测等等。
三、气候变化回顾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公共问题。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气候变化回顾,还可以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
可以利用该技术来跟踪海平面上升、洋流变化、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以便制定灾害防范和环保政策。
四、森林状况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健康状况、生长状态,并及时发现火灾、病虫害等情况。
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非法砍伐和采伐。
有了这些信息,可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保护,避免更多的森林破坏和环境破坏。
五、助力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可靠的决策依据,帮助城市管理者优化城市布局,减轻交通拥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就以上几个方面而言,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环保和生态平衡保护领域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有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帮助。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一、引言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或卫星器具从地面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两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大气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大气中的气溶胶、反照率和温度等参数,对大气质量进行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排放、火山喷发等事件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2. 水环境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水质进行监测,例如测量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水体中的藻华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变化。
3.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土地的不同特征(如植被、建筑等)进行监测,评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和控制城市规划、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三、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 矿产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面反射率和辐射特征,对地质结构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类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地掌握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2. 森林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植被的生长情况、覆盖面积等参数,实现对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评估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以及植被类型等因素,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农田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农田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质量等参数,评估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益。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分类和评估,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遥感技术应用的优势1. 非接触式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非接触式监测,无需对环境进行直接干预,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破坏。
2. 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能够捕捉到地表环境的细微变化,并提供多时相的数据,方便进行动态分析。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快速的监测手段来保护环境,调查和管理资源。
遥感技术就是一种能够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一、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应用1. 大气污染监测大气污染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获取大气成分和光学厚度等信息,来精确监测大气污染物,包括臭氧、二氧化氮、颗粒物、硫化物等,同时可以监视火灾烟雾和沙尘暴,及时作出预警和响应措施。
2. 土地利用和覆盖监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来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盖程度,包括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城市和工业地带等,能够更加精确地评估生态环境状况。
3. 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人类维持生命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空间范围和水深数据来监测水资源变化,包括湖泊、河流、水库和海洋等,能够对水质、水量和水流速率等进行准确监测,保障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资源调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矿产勘探和油气勘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遥感技术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勘探手段,可以通过获取卫星和航空器的图像来检测地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地物、结构等等,能够帮助矿产和油气开发商更快、更准确地预测矿产和油气的位置和储量。
2. 农业资源管理农业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而且影响着全球的粮食安全,因此如何科学和高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也变得十分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卫星和航空器的图像来评估农作物生长过程、作物种植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等,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决策种植栽培策略,提高农田利用率和产量。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并及时监测和应对各种环境问题,科学家们发展出了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对环境参数进行测量,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遥感技术介绍遥感技术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
主动遥感技术使用雷达或激光器等设备主动发送电磁波,通过测量反射或散射信号来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
被动遥感技术则是通过接收地球表面发出的辐射,如可见光、红外线等,来获取信息。
这些获取的数据可以反映地表温度、植被覆盖、水质等环境参数。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水质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传统的采样和化验方式耗时费力。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水域的水质情况,如水体的浑浊程度、营养盐浓度、藻类水华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政府和环保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土地覆盖变化监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定期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城市扩张、农田面积变化、森林砍伐等,为城市规划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还可以监测植被覆盖率、土地水分状况等参数,评估土地的持续利用能力。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分布有限,无法全面了解整个地区的污染状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空气质量数据,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这有助于及时判断污染源和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自然灾害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灾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遥感技术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期间和后期,通过获取影像数据来实时监测、评估和应对灾害。
通过对灾害区域的影像分析,可以快速了解受灾范围和程度,指导救援工作和灾后恢复。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探测、记录、解释和表示地面对象的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激光雷达遥感等多种形式,其中卫星遥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大范围、多时相、多波段的信息,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监测、自然灾害监测、资源利用监测等方面。
1. 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的反射光谱信息,判断大气中各种有毒气体的浓度、排放源、扩散情况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多种环境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测。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污染源的位置、强度和扩散方向,为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 自然灾害监测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而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各类灾害的全时空覆盖。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震前兆、火山活动、洪涝灾害等灾害的预警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预警和应急处置的重要数据支持。
3. 资源利用监测资源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的植被信息、土地利用信息、水资源分布等信息,为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水资源分布的变化等,为相关部门提供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科学依据。
四、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尽管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卫星和航空平台来获取数据,同时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的数据分辨率和时空分辨率还需要不断的提高,以满足环境监测对数据精度和覆盖范围的需求。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分析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分析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远距离观测的手段,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并对其局限性进行分析。
一、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1.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监测能力: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的环境信息,从而实现对全球范围内环境状况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森林覆盖、湿地面积、土地利用等重要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2. 获取高精度的时空数据: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空数据,使得环境监测更加准确和全面。
通过使用遥感数据,我们可以监测气候变化、水质污染、陆地退化等环境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3. 监测远程和难以到达的地区:遥感技术可以监测远程和难以到达的地区,特别是在极地、沙漠和山区等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这些地区的环境状况,了解其变化情况,并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这些特殊地区的生态环境。
4. 实现环境监测的快速响应:遥感技术可以实现环境监测的快速响应,特别是在灾害事件发生后。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迅速获取受灾地区的情况,包括洪水泛滥、森林火灾等,从而及时采取救援行动,减少灾害的损失。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局限性1. 分辨率限制:遥感技术的一个主要局限性是分辨率限制。
由于分辨率的限制,遥感数据无法提供足够细致的地表信息,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
这对于某些对细节信息要求较高的环境监测任务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依赖于天气条件:遥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天气条件。
例如,云层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对地面的观测,导致遥感技术无法及时监测相应的环境问题。
此外,恶劣的气象条件(如雨、雾等)也可能影响遥感数据的质量,从而限制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3. 数据获取的时间和频率限制:遥感技术在数据获取时间和频率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地球表面上空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从地上或者航空、卫星等高空平台获取各种光谱信息,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其中,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以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了遥感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价值。
现状分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严重,亟待解决。
传统监测方法效率低下: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时间周期较长,并且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环境状况。
遥感技术优势明显:遥感技术具有无需接触目标、高效快速获取信息、能够获取大范围数据等优势,成为解决环境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水体污染监测:利用遥感图像可以检测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水质状态、富营养化程度等指标,为水体污染源追踪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通过对不同时间段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辅助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
植被监测:利用遥感数据可以获取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植物生长状态等信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资源管理提供支持。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火灾、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挑战和展望数据处理与解释难度:遥感数据量庞大,处理和解释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目前仍存在一定难度。
分辨率与精度问题:遥感图像分辨率对于环境监测精度具有直接影响,当前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分辨率以提升精度。
数据共享与合作问题:不同部门和机构间存在数据共享和合作的问题,需要加强合作力度以优化环境监测效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以下方向的发展:新型传感器技术:开发更为先进、精准的遥感传感器技术,并结合无人机和高卫星分辨率等手段提升数据采集效果。
多源数据融合及智能处理:将多种遥感数据进行智能融合与处理,以提升环境监测效能,并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自动化分析与解释。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分析和解释远距离处所得到的有关地球表面事物的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全球性的、实时的、定量的和高分辨率的观测数据,使得环境监测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首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有助于监测大气污染。
通过利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获取的数据,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大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臭氧等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环境监测机构及时预警和处理空气质量问题,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其次,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获取遥感影像,可以准确估计水体的面积、深度和水位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中的藻类水华、水生植物和水体中悬浮物的浓度,并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以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河流和湖泊的流域变化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陆地生态环境的监测。
通过获取遥感影像,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植被指数和植被物候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草地退化和干旱程度等,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海洋环境的监测。
通过获取遥感影像,可以监测海洋表面的温度、盐度、氧含量等信息,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海岸线的演变、河口的泥沙输运和河流入海口的营养盐输送等,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它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环境观测数据,帮助环境监测机构及时预警和处理环境问题。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相信它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支持。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遥感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遥感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式的手段获取目标物体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遥感器从高空或远距离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有关地物的特征和状态。
在环境污染监测中,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地获取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常见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大气中污染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大气污染的监测。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气溶胶分布。
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它们会对太阳光产生散射和吸收作用,从而影响卫星传感器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
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变化,可以反演出气溶胶的浓度和分布情况,进而了解大气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气态污染物。
一些气态污染物在特定的光谱波段有明显的吸收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估算出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二氧化硫在紫外波段有较强的吸收,利用紫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其进行监测。
二、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水污染也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突出方面,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水体的富营养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改变水体的光谱特征。
通过对不同波段的反射率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体中的悬浮物质。
悬浮物质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颜色,通过遥感影像的分析,可以估算出悬浮物质的浓度和分布。
另外,对于一些污染物质的监测,如石油泄漏等,遥感技术也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到水面上的油膜,从而确定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的先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无接触式的监测和测量,获取各种地理、环境和自然信息。
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环境的背景下,遥感技术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简介遥感技术最初是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的,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它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测绘、地质勘探等各个领域。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具获取地表特征的信息,包括地形、植被、土壤、水域等等。
遥感技术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颜色红外遥感、雷达遥感、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等。
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下,选择适合的遥感技术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监测中的应用自然资源监测是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遥感手段,可以获取到土地利用情况、森林覆盖率、土壤质量、水文地理信息等多种资源数据,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自然资源供求状况,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
比如,在土地利用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变化的监测,帮助政府更好地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更好地维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林业资源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对森林面积、森林土地利用类型、生长状态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使政府和普通人更好地了解森林的生态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森林保护措施。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在荒漠化、环境污染监测方面有所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出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堆积等问题,帮助人们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在自然资源监测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等领域应用。
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贫困地区的减少。
在农业生产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土壤水分状况、气象数据等。
通过遥感数据分析,农民可以更精确地制定农业计划,避免种植期间的水分和气温波动,更好地保护农作物生长。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即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已经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高分辨率、高时效性以及对大范围地域的全面监测能力,使得遥感技术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以环境监测中常见的污染物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自然灾害预警三个方面,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污染物监测方面污染物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污染物监测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控制和应对环境污染事件。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大气遥感图像来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大气遥感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出不同区域的大气质量状况,如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
其次,遥感技术也可以通过监测水体遥感图像来实现对水体污染的监测。
通过利用不同频段的遥感数据,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等,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和扩散情况。
再次,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土壤遥感图像来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壤遥感图像可以进行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等指标的监测,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土壤质量和污染情况。
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面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而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高时效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和保护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扩张和农田利用变化的监测。
通过对城市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了解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遥感技术也可以监测农田利用的变化,如耕地面积的变化、农作物类型的变化等,为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其次,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森林破坏和植被覆盖变化。
通过对森林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评估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森林破坏的程度,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指导意见。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非接触式方法,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获取的遥感数据,为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作用1. 大气污染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大气遥感数据,如空气质量指数、PM2.5浓度等,可以帮助监测大气污染源和程度,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气象灾害预警: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气运动、云系演变等信息,用于预测和预警气象灾害,帮助减少灾害损失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作用1. 水质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水质遥感数据,包括叶绿素浓度、水色指数等,可以帮助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藻类水华等,为水质改善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水资源管理: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水域面积、水位变化等信息,帮助监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遥感技术在土地环境监测中的作用1. 土地利用与覆盖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土地利用和覆盖进行监测和分类,提供土地资源的详细信息,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遥感数据,如土壤湿度、质地等信息,帮助监测土壤污染的程度和分布情况,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四、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作用1. 植被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遥感数据,如NDVI指数等,可以帮助监测植被覆盖度、植被生长状况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信息支持。
2. 自然灾害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火灾、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提供灾害监测与评估,为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五、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作用1. 矿产资源调查: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矿产资源的信息,帮助进行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探,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成为了资源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陆地遥感和水环境遥感两方面展开,探讨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陆地遥感的应用1.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陆地遥感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数据,在土地管理、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扩张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获取农业生产区的作物分布和植被信息,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可以监测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地表温度地表温度反映了地表能量交换情况,是陆地遥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地表温度可以用来研究城市热环境、自然生态系统的温度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市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可以监测自然生态系统的生长季节和气候变化趋势,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3. 地表形变地表形变是指地表发生的不同尺度的形变现象,例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形变的数据,为地质灾害预警和地震预测等领域提供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山体滑坡的变化趋势,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可以监测地面沉降的情况,为城市地铁、桥梁等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二、水环境遥感的应用1. 水质监测水质是指水体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性。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光学特征,如水体的悬浮物、叶绿素浓度等信息,为水质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蓝藻的分布和趋势,为河流、湖泊等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可以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支持。
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遥感技术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监测台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各个方面。
本文综述了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大气监测和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遥感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及展望。
[ 关键词]遥感技术; 环境监测; 应用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Environment MonitoringAbstract: T 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with the incomparable superiorit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monitoring stations has being widely applied in pollution monitoring of atmosphere, water quality and solid waste and change of land utilization type and ecological vegetation. T he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monitoring of atmosphere, water quality and ecological vegetation.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pplication1 概述遥感是20 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1 ] ,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 不需要与探测目标直接接触, 通过记录目标物体的电磁波谱, 从而分析解释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让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成为现实; 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 实现对地物的动态监测;其数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比性和经济性。
1992 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并通过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各国共同接受的发展战略, 在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数百个项目中, 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2 ]。
全球《21 世纪议程》中还指出, 评价可持续发展的进度的方法是利用各种指标体系衡量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改变[2 ]。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自然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城市规划等各方面。
其应用研究涉及的领域广、类型多, 既有专题性的, 也有综合性的, 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研究、作物估产、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水土保持、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草场资源、渔业资源、环境评价和监测、城市动态变化监测、水灾和火灾监测、森林和作物病虫害研究等。
至今它仍以多空间分辨率、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和数据使人们能够分析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的时空变化规律, 推动人类和谐进步与发展。
2 遥感技术在环境各方面的应用2. 1 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分析、仿真和模拟,可以获得影响海洋理化和生物过程,如海冰运动、海流循环模式、海表面等温线分布、叶绿素浓度等相关参数。
在现代海洋渔业中,遥感已成为渔情分析和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卫星遥感可实现对海洋大范围、全天候的污染监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 2 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2.2.1. 对大气气溶胶的监测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弥补了一般地面观测难以反映气溶胶空间具体分布和变化趋向的缺陷,为全球和区域气候研究及城市污染分析提供了研究资料。
毛节泰等[1章伟伟,过仲阳,夏艳. 利用MODIS 监测沙尘暴的影响范围[J ]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 (6) ] 利用MODIS 卫星资料测量了北京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同时与地面光度计的测量结果比较,试验证明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比较接近,说明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气溶胶是一种地面遥感监测较好的替代方法,可以弥补地面遥感地面观测空间覆盖不足的缺陷。
2.2.2. 对沙尘暴的监测目前对沙尘暴的遥感监测主要是利用MODIS和NOAA/ AV HRR 数据。
章伟伟[2 范一大,王秀山. 中国北方典型沙尘暴的遥感分析[J ] . 地球科学进展,2002 (2)] 等采用EOS -Terra/ MODIS 数据通过分析沙尘暴的波谱特征和MODIS 传感器通道的特点,采取基于双通道阂值的叠加分析法对对内蒙古的沙尘暴进行了提取监测。
范一大等[3 胡顺星,胡欢陵,周军.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对流层臭氧[J ] . 激光技术,2001 (6)] 提出了利用NOAA/ AV HRR 数据提取沙尘暴信息和沙尘暴信息密度割的方法,经与气象数据对比验证,结果比较满意。
2.2.3. 对有害气体的监测人为或自然条件下产生的SO2 、氟化物等对生物机体有毒害的气体,通常采用间接解译标志监测。
植被受污染后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颜色、纹理及动态标志都不同于正常植被,利用这些特点可以间接分析污染情况。
王雪梅等将像元信息概化为土壤、植被、水体等基本信息类型的线性集合与污染气体信息的简单叠加,首次从TM 卫星数据直接定量提取珠江口地区大气污染气体累加浓度信息。
2.2.4. 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利用热红外遥感测定地物的辐射温度,推算出地物温度,进而根据热效应的差异,能有效地探测出热源。
利用光学技术或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同步实测温度,正确绘制出城市的等温线,可详细反映该城市热污染的分布情况。
马跃良等[6 ] 利用Landsat TM/ ETM+ 热红外波段数据,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定量计算了广州市城区1988 年、1995 年和2002 年的地表温度,分析了广州市热岛扩展的时空演变格局。
2. 3 土地覆盖利用变化在中的应用土地覆盖利用变化(LUCC) 研究是遥感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需要多时段、动态的遥感图像资料。
要获得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首先需要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段的图件进行LUCC 分类,这也是对土地覆盖进行动态监测的依据。
史培军等利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分析了深圳市15 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及驱动力。
此外,在环境灾害监测也能发挥作用。
/近来被应用在国家范围内发展大范围陆地覆盖图的一个方法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 I) 或绿色指标的使用。
用这种方法包括在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上遥感数据的检查对研究陆地覆盖调查精确性和可靠性可能的机制, 另外和现有地图或详细目录的比较, 结合实地考察确认。
DAV IDE. TU RN ER [18 ]以详细目录和以遥感为基础的当代绿荫面积估计与潜在的植被图显示过去土地利用变化大小和未来变化的可能性。
2. 4 在植被生态环境中的应用植被是环境的重要组成因子, 也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最好标志之一, 同时也是土壤、水文等要素的解译标志[1 ]。
对大型植被群落的调查一般受不易接近目标物的限制。
因此, 遥感对于估计大型植被和生物物理和生态学参量的关联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工具。
遥感图像的使用允许进行临时研究, 并提供周围地区全面详细的信息。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处理技术的增强, 植被特性例如种类成分, 叶面积指数, 单位面积或体积的植物数量, 光合作用辐射和吸收, 甚至化学成分都可以通过放射数据测定。
水上植被光谱特征的原理与地面植被的相同。
在叶的水平上, 叶子色素的存在和浓度决定了在可见光谱区域的响应, 叶子的形态和水容量是红外线波长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在个体水平上, 生物物理因素如叶子的分布状态, 叶子密度和倾向性和整个的遮盖结构很重要。
2. 5 在大规模工程建设环境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水电工程建设前期的区域稳定性评价及周边地区环境地质调查中具有客观、快速和高效的优势, 可为电站站址的选择和工程线路的比选提供客观依据[18 ]。
例如, 为了对电站可行性论证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资料, 我国从80 年代初开始, 先后在雅龙江二滩电站、红水龙滩电站、长江三峡电站、黄河龙羊峡电站、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溪落渡及乌东德电站库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性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 进行了区域地质背景、库岸稳定性、库岸土地利用、淹没损失、库区环境等各项调查。
/在成都平原, 利用遥感资料成功地划分出强富水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和弱富水区, 结合其他资料, 计算出了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及开采资源量; 在青海柴达木盆地, 利用遥感图像划分出了地下水的富水地段, 初步确定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埋藏深浅和地下水水质的相对好坏。
西部干早区共有冰川22591 条, 占全国冰川总数的50% 左右, 融雪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遥感技术特别是微波遥感是冰川和融雪水调查最为有效的手段。
3遥感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社会对环境的重视引起了人类对环境信息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新的兴趣。
在遥感发展的早期阶段, 环境信息的使用受限于遥感数据图像失真和低分辨率, 数据校正不准确性, 光学和热量传感器对云的不可穿透性等问题。
近期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感器种类的增多, 对整个光谱段监测的实现和数字化处理和解译可信度的提高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 雷达卫星的使用, 在观测基地地区和云覆盖的热带森林方面是个很大的进步。
/技术的障碍已不是制约遥感事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重要的是来自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的大量监测数据的存储及转化问题, 例如在19 世纪90 年代末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生态系统包括全球变化, 热带森林采伐和温室气体作用的研究信息系统和调查的EO S (地球观测系统) 卫星, 数据将以每天千兆字节的速率获取; 环境信息需求的不确定性; 从遥感的前期试验应用阶段到实用化和产业化阶段的转化; 经济支持(如获取遥感数据的成本和设备及其试验的相关成本已经足够对遥感数据的利用构成阻碍) 及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
4 对策与建议首先要以满足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业务工作需求为目标,提高环境卫星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定标精度、信噪比等技术指标和技术能力。
综合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偏振遥感和多极化SAR 等技术,发展新型环境遥感专用载荷。
重点针对水体叶绿素、悬浮物、透明度、总氮、总磷、水温、石油污染、化学污染等监测,发展多模式的多光谱(偏振) 环境成像仪、可编程高光谱水环境成像仪等水环境遥感专用载荷;针对大气SO2 、NOX 及COX 等大气污染指标的监测,发展紫外P短波红外大气吸收光谱仪、红外高光谱大气环境探测仪等大气环境遥感专用载荷,为满足业务化环境遥感监测和应急响应提供新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