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紧扣新主题 推动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新常态围绕新主题推动新发展
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在区委八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2015年1月9日)
张海波
同志们:
中共南明区委八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这次全会上,丽霞书记作了《告别棚户危房,共建美好南明,奋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排头兵‛》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一年来区委常委会工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明确了工作思路、目标和要求,完全符合中央以‚新常态‛思维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符合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符合南明发展实际。区委八届一次会议以来的三年,是南明发展质量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红利释放最多的三年,增比进位逐年提升,2013、2014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第一,全市目标综合考核连续三年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并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和‚投资潜力百强区‛。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区委坚强有力的领导,得益于各方的积极助力,得益于全
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得益于历届区领导班子、各位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事实证明,市委、市政府对南明工作的领导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开展是有力有效的,全区干部的干事能力是大幅提升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推动新发展。
全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紧扣‚告别棚户危房,共建美好南明‛主题,作出的系列部署,提出的系列举措,是加快南明经济转型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南明发展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顺应群众期盼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必要载体,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不观望、不争论、不懈怠、不畏难,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主题、紧扣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贯彻落实好区委全会精神,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聚焦会议精神。聚焦会议精神,关键是把握精神实质,领会精神要义。特别是结合新的发展定位,深刻认识通过棚户区改造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集聚发展能量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要求。抓住中央和省、市支持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大力推动、全力实施。通过完善功能板块、提升特色板块、创造主流板块,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质量、规模、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区委全会对今年的工作重点提出明确要求,全区上下要增强贯彻落实的行动自觉,积极主动把
全会的精神、区委的要求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增强围绕全局、服务全局,强化落实、狠抓执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聚力推进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着力于提高干部群众认识,加强思想引导,做到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要紧扣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抓住重点、攻坚难点,带动全局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要紧密联系群众愿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作为回应群众关切、释放发展红利、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三要聚智创新变革。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重要的是要以创新的思路、变革的举措推动工作。要不断集聚发展的正能量,自觉把全会确定的思路、举措和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落实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加快新发展的主动作为中,落实到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开足马力的干事状态中,用新视角和新思路,正确认识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锁定目标任务,找准主攻方向,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和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严守‚两条底线‛,同频共振、砥砺奋进,实现了争当贵阳发展升级版‚排头兵‛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在克难攻坚中实现新突破。一年来,我们
有效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力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奠定了南明经济发展‚量质双提‛基础。从主要指标上看,实现生产总值528.51亿元,增长15.5%,分别高于全省、全市4.9和1.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是2012年的1.5倍,占全市比重上升到21.2%,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财政总收入108.76亿元,增长18.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83亿元,增长18.7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15%以上的增速。从质量效益上来看,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收入、旅游总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规模位列全省前三名。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39.78亿元,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高到58.8%,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家,农业产业同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37元,增长10.9%,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03:1。从投资拉动来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74亿元,增长15%;新增市场主体1.12万户,总量达到6.15万户,注册资本金新增332亿元,总量达到699.93亿元。
(二)产业结构在调整转型中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0.63:22.21:77.16,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注重高端引领做强三产。突出抓好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增上限企业21个。金融业增加值实现69亿元、增长25.3%,新增金融网点12个,达到188个。对花果园新商圈进行特色产业招商,引进
1000余家企业入驻。高端商务发展迅速,投资6亿元的国贸逸天城顺利开业,从传统购物转向生活美学新概念,开创了全省商业业态新模式。多彩贵州城文化展示中心、1958创意园、黔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在第九届旅发大会精彩亮相,全区旅游收入、接待旅游人数分别达到240.54亿元、920.4万人次,增速均达到20%。坚持转型提升做大二产。二产增加值达到117.37亿元,增长16.9%。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花果园建立了南明云产业示范基地,完成呼叫中心2000坐席;贵州佰仕佳科技公司与IBM公司联合建设的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快速推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抓好工业企业的监测、服务、协调和生产调度,深入推进工业‚百千万‛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5家,增加值35.6亿元,增长22.5%,资质以上建筑业增加值71.55亿元,增长21%。立足生态禀赋做特一产。坚持以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抓手,加快推进水果、蔬菜、花卉等生态农产品基地建设,完成1.8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升级改造蔬菜保供基地6490亩,启动了永乐乡生态旅游村庄整体规划,制定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支持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措施和目标。
(三)投资拉动在项目建设中实现新突破。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落实项目建设‚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良性滚动机制,以省、市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临空经济区、‚5个100工程‛为重点,全力推动项目实施。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4.27亿元,超全年目标81个百分点,位次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