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考核题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分光光度法:色度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分光光度法:色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37ae978762caaedd33d4d4.png)
(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6-0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紫外分光光度法课习题及答案
![紫外分光光度法课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72f15aa300a6c30c229f64.png)
一、选择题1、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D )。
A.0~0.2B.0.1~0.3C.0.3~1.0D.0.2~0.72、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 )无关。
A 、入射光的波长B 、液层的高度C 、液层的厚度D 、溶液的浓度3、分光光度法中,吸光系数与( )有关。
A 、光的强度B 、溶液的浓度C 、入射光的波长D 、液层的厚度4、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 )有光。
A 、液层的厚度B 、光的强度C 、溶液的浓度D 、溶质的性质5、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A. mol.L -1.cm -1B..cm.mol.L -1C.L.mol -1.cm -1D.L.cm.mol.-16、某钢样中含镍0.12%,已知某显色剂与之作用后114103.1--⋅⋅⨯=cm mol L κ,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显色,加水稀释至刻度。
取部分试液于470nm 波长处测定,比色皿为1cm ,如欲使A =0.434,应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镍的分子量为58.69)A.0.63mgB.1.63mgC.2.63mgD.3.63mg7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8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
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 和3cm 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
A 0.188/1.125B 0.108/1.105C 0.088/1.025D 0.180/1.12010、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分光光度计复习题
![分光光度计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a6c5384431b90d6c85c7e3.png)
分光光度计复习题一、判断题1. 在一定的光强照射下,光电流与射入的光量近似成正比。
( √ )2. 在分光光度计中,用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 × )3.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区辐射(光)产生的吸收光谱和Lambert-Beer定律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分析仪器。
( √ )4.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
( × )5.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仪器类别分为A类和B类。
(×)6. 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使用的光谱中性滤光片的标称值为10%、20%、30%(或40%)。
(√)7. 仪器无需预热就能检定。
(×)8.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规定,仪器透射比重复性应不大于相应投射比准确度绝对值的2倍。
(×)9. 适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常用的有钨灯和普通灯。
( × )10.杂散光的存在,会使测量结果吸光度值增加,透射比值减小。
( × )11. 分光光度计最重要的计量指标是波长的准确度和投射比正确度。
(√)12. 表征干涉滤光片特性的参数是峰值波长和半宽度。
(√)13.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要求温度在10℃以上,相对湿度不大于80%。
( × )14.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电源电压:(220±22)V,频率:(50±1)Hz。
( √ )15.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可不进行外观检查。
(×)16. 可见分光光度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当波长置于580nm处时,在样品室内应能看到绿色光斑。
(×)17. 样品室应密封良好,无漏光现象。
(√)18. 吸收池的透光面是否光洁,有无划痕和斑点都不影响检定。
(×)19.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主要是针对波长范围为360-800nm,或以次为主要谱区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89540a482fb4daa58d4bf8.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其中1~10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B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3.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D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5.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B )A. 蒸馏水 B.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B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B )A. 蒸馏水B. 试剂空白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8.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B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B. 光栅(或棱镜)+狭缝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9.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B)A. 溶液浓度B. 测定波长C.仪器型号D. 吸收池厚度10.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 )A.200~360nm B.360~800nm C.100~200nm D.200~800nm11.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可不经分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C. A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的吸收D.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的吸收12.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C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13.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A 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CD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C )A. 显色反应产物ε大的显色剂B. λmax作测定波长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14.分光光度法中,选用λmax进行比色测定原因是(C )A. 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B. 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C. 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15.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A B C )A.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应产物的组成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1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A CD )A. 显色时间B. 入射光波长C. 显色的温度D. 显色剂的用量二、填空题1.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KMnO4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λmax) ______未变,只是____吸光度______改变了。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44483baaea998fcc220eb4.png)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
答案:0.149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
答案:80二、判断题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0.2~ 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
()答案:正确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核试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核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4e0114524de518974b7d8f.png)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考核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日期:姓名:部门:一、填空题(每空 5 分,共 55 分)1、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处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2、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3、为了满足紫外 / 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和,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4、用比色法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比色法所用的空白系指用同体积的代替对照品或供试品溶液,然后依次加入等量的相应试剂,并用同样方法处理。
5、取吸收池时,手指拿的两侧。
装盛样品溶液以池体积的为度,使用挥发性溶液时应。
6、供试品测试溶液的浓度,除各品种项下已有注明者外,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以在之间为宜,吸光度读数在此范围误差较小。
7、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在处,再测几点的吸光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位置是否正确,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二、判断题(每题 9 分,共 45 分)1、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2、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
()3、当吸光度处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部位测定时,波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故对照品和供试品的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
()4、试验中所用的量瓶,移液管均应经检定校正、洗净后使用。
()5、使用的石英吸收池必须洁净。
用于盛装样品、参比及空白溶液的吸收池,当装入同一溶剂时,在规定波长测定吸收池的透光率,如透光率相差在0.3%以下者可配对使用,否则必须加以校正。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试题答案满分: 100 分一、填空题(每空 5 分,共 55 分)1、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a536bb25727a5e9856a61a9.png)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作者:————————————————————————————————日期:7 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 B )1、一束(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D )2、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A )3、__________互为补色A、黄与蓝B、红与绿C、橙与青D、紫与青蓝( C )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色光B、橙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 C )5、某溶液的吸光度A=0.500;其百分透光度为A、 69.4B、 50.0C、 31.6D、 15.8( C )6、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 C )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C )8、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A )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A、0.188/1.125B、0.108/1.105C、0.088/1.025D、0.180/1.120( D )10、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 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C、NaHCO3—Na2CO3D、HAc—NaAc( C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 B )1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A、溶液参比;B、空白溶液;C、样品参比;D、褪色参比。
仪器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4366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c.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题参照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分/空)1、朗伯定律是阐明在一定条件下,光旳吸取与光径长度成正比;比尔定律是阐明在一定条件下,光旳吸取与溶液浓度成正比,两者合为一体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体现式为A=Kbc。
2、摩尔吸光系数旳单位是L·mol-1·cm-1,它表达物质旳浓度为1mol·L-1 ,液层厚度为1cm时,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旳吸光度,常用符号ε表达。
3、分子旳运动涉及三种,它们是电子运动、分子振动和分子转动。
其中能量最大旳是电子运动,能量最低旳是分子转动。
4、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方程组旳措施来求得各组分旳含量,这是基于吸光度旳加和性。
5、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在可见光区使用旳光源是钨灯,用旳棱镜和比色皿旳材质可以是玻璃;而在紫外光区使用旳光源是氢或氘灯,用旳棱镜和比色皿旳材质一定是石英。
6、影响有色配合物旳摩尔吸取系数旳因素是波长。
二、单选题(共20分,2分/题)1、人眼能感觉到旳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畴是( A)。
A.400~780nmB.200~400nmC.200~1000nmD.400~1000nm2、物质吸取光辐射后产生紫外-可见吸取光谱,这是由于(C )。
A.分子旳振动B.分子旳转动C.原子核外层电子旳跃迁D.分子旳振动和转动3、物质旳颜色是由于选择吸取了白光中旳某些波长旳光所致。
CuSO4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取了白光中旳( C)。
A.蓝色光波B.绿色光波C.黄色光波 D.青色光波4、符合吸取定律得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取峰波长位置( D)。
A.向长波移动B.向短波移动C.不移动D.不移动,吸取峰值减少5、当吸光度A=0时,τ为(C )。
A.0B.10%C.100%D.∞6、高吸光度差示法和一般旳分光光度法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不同,前者旳参比溶液为( D )。
A.溶剂 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旳待测组分原则溶液D.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旳待测组分原则溶液7、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旳输出信号是(B)。
测试题(分光光度法)
![测试题(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a7b265a26925c52cc5bf34.png)
月度测试题一、填空(45分)1、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按物质吸收光的波长不同,可分为()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及()分光光度法。
2、光是一种()。
吸收光谱包括()吸收光谱和()吸收光谱。
3、当一束白光通过某溶液时,如果该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都没有吸收,则该溶液呈()。
当该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全部吸收时,则该溶液呈()。
如某溶液对可见光区对某种颜色的光产生了选择性的吸收,则该溶液就会显示出()。
4、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及()等部分组成。
5、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及吸收池的配套性等。
6、()是单色器的核心部分,常用的色散元件是()或()。
7、一般说来,吸光度为()时,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为此可采取()、()等方法。
8、在光度分析中,()的反应叫显色反应。
能与被测组分生成有色物质的试剂称为()。
显色反应分为两类:()反应和()反应。
二、选择题(30分)1、在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透光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增加、增加、增加B、增加、减小、增加C、减小、不变、减小D、减小、不变、增加2、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A、向短波方向移动,且吸光度值减小B、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光度值不变C、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增加3、在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B、吸光度与浓度成反比C、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D、紫外光区应使用塑料比色皿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调节入射光的强度C、调节所需要的波长D、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5、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厘米吸收池测得透光率为T,若浓度增加1倍,透光率为()A、T/2B、2TC、T2D、T1/26、摩尔吸收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入射光波长B、溶液浓度C、比色皿厚度D、吸收池材质7、下列哪一波长在可见光区()A、1cmB、0.7umC、1umD、100nm8、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A、该物质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灵敏度低9、某有色溶液在某波长下用1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420,若改用0.5cm吸收池,则吸光度为()A、0.210B、0.420C、0.840D、0.10510、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为:A甲=0.20;A乙=0.30。
分光光度法基本概念考题
![分光光度法基本概念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3400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f.png)
选择题1.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什么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A. 物质的重量B. 物质的体积C. 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D. 物质的电导率2. 在分光光度法中,什么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依据的基本原理?A. 阿伏伽德罗定律B. 朗伯比尔定律C. 亨利定律D. 理想气体定律3. 在使用分光光度法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比色皿外壁有水珠可以直接测定B. 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 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 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比色皿4. 哪种光源通常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A. 可见光光源B. 紫外光光源C. 红外光光源D. 激光光源5. 下列关于分光光度法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分光光度法通常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B. 测定时,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C. 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D. 朗伯比尔定律说明了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液层厚度成正比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得到的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是______。
2. 在分光光度法中,利用物质所特有的______来鉴别物质的存在(定性分析),或利用物质对一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物质含量(定量分析)。
3. 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光区主要包括紫外光区、______和红外光区。
4.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如果比色皿表面不清洁,可以用______涮洗或用______浸泡来清洁。
5.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与光作用具有______的特性。
简答题1. 简述分光光度法的定义及其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分光光度法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测定浓度以减少测定误差?3. 简述朗伯比尔定律在分光光度法中的作用。
4. 举例说明在分光光度法中,如何消除干扰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为什么需要加酸并加热?。
医考类分光光度法一模拟试题与答案
![医考类分光光度法一模拟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fb463b998fcc22bdd10daf.png)
分光光度法一模拟试题与答案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1. 百分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A.物质溶液的吸收度B.物质溶液的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C.物质溶液的浓度为1%(1g/100m1),厚度1cm时的吸收度D.物质溶液浓度为1mol/L,厚度为lcm时的吸收度E.物质溶液浓度一定,厚度一定时的特定吸收度答案:C2. 利用物质的荧光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是A.可见分光法B.紫外分光法C.荧光分析法D.旋光度测定法E.荧光鉴别试验答案:C3. 铬酸钾法测定Brˉ时,溶液介质的最佳pH值为A.pH8.5E.pH>9.5答案:C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判断所用波长是否正确的依据是A.应和规定的波长一致B.应和规定波长基本一致C.应和规定波长相差在±2nm内D.应和规定波长相差在±0.5nm内E.应和规定波长相差在±0.1nm内答案:C5. 可见光区的电磁波长范围是A.50~500μmB.100~200nmC.400~760nmD.200~400nmE.2.5~50μm答案:C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的作用是A.检测是否有吸收B.检测吸收强弱C.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D.将光信号转换成数据E.将光信息转换成比例关系的电信号答案:E7. 检查测定吸收度所用溶剂的吸收度时,空白应用A.水B.乙醇C.玻璃吸收池D.空气E.石英吸池收答案:D8. 分子的价电子吸收光的能量后,由低能量的基态转变为高能量的激发态的过程称为A.激发B.跃迁C.突跃D.红移E.蓝移答案:B9.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检查甲苯咪唑中低效A晶型成分的方法是A.TLC法B.HPLC法C.IR法D.TGAE.GC答案:C10. 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在低浓度范围内的荧光强度与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就是荧光分析法A.测定物质含量的依据B.检查杂质的依据C.鉴别物质的依据D.荧光分析法的依据E.与紫外分光法的区别答案:A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依据是A.A=E•CB.A=E•LC.A=ECLD.A=EE.A=E(1%,1cm)答案:C12.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配制待测溶液浓度的依据是A.测得吸收度应尽量大B.吸收度应大于0.1C.吸收度应大于0.7D.吸收度应在0.1~0.8E.吸收度应在0.3~0.7答案:E13. 为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减少测定误差,测定时应采用A.λB.λminC.λmaxD.λmin~λmaxE.λ1答案:C14. 末端吸收是指A.在图谱短波端只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B.在图谱长波端只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C.在图谱长波端只呈现强吸收,有大峰的部分D.在图谱短波端只呈现强吸收,有大峰的部分E.在图谱末端出现的强吸收峰答案:A15. 当溶液的厚度不变时,吸收系数的大小取决于A.光的波长B.溶液的浓度C.光线的强弱D.溶液的颜色E.仪器的性能答案:B16. 能产生n→σ*跃迁的结构类型是A.含C=C结构B.含C=O结构C.含C-NH2基团D.含-N=N-结构E.含C=C-C=O结构答案:C17. 能产生π→π*电子跃迁的结构类型是A.饱和烃的C-CB.孤立双键或共轭双键C.含-NO2结构D.含C=O结构E.含-X基因答案:B18. 荧光分析法中A.发射荧光的波长比原来照射的紫外光波长更短B.发射荧光的波长比原来照射的紫外光波长更长C.发射荧光的波长与原来照射的紫外光波长一样D.依据荧光强度进行鉴定物质E.样品池必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答案:B19. Lambeft--Beer定律的表述式是A.pH=lg[H+答案:D20. 产生n→π*跃迁的结构类型是A.C=SB.C-OHC.C=CD.C-CE.C-SH答案:A21. 紫外吸收光谱的纵座标应是A.溶液的浓度B.吸收度C.吸收系数D.波长E.波数答案:B22. A=ECL式中的C是A.吸收系数B.摩尔吸收系数C.百分吸收系数D.液体的浓度E.液体的厚度答案:D23. 紫外光区的电磁波长范围是A.200~400nmB.400~760nmC.100~200nmD.50~500μmE.0.76~2.5nm答案:A2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应采用A.石英管B.石英吸收池C.玻璃比色皿D.玻璃吸收池E.样品室答案:B25.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校正红外光谱仪的波长与分辩率所采用的测试样品是A.KBrB.甲苯咪唑的A型型C.聚苯乙烯薄膜(厚约0.05mm)D.硅碳棒E.液体石腊答案:C26. A=ECL式中的L是A.溶液的厚度B.溶液的百分浓度C.溶液的摩尔浓度D.百分吸收系数E.吸收度答案:A27. 在测定吸收度时,为消除溶剂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需用A.空白校正B.溶剂校正C.仪器校正D.波长校正E.对照试验答案:A28. 检测荧光的方向与透射光的方向成多少度A.30°B.60°C.90°D.0°E.45°答案:C2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属于A.电子跃迁光谱B.分子振动光谱C.发射光谱D.荧光光谱E.原子吸收光谱答案:A30. 荧光分析法测得的荧光强度是A.激发光经度B.发射光强度C.绝对荧光强度D.相对荧光强度E.激发光与发射强度的比值答案:D31. 生色团是指A.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σ→σ*跃迁的基团B.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л→л*跃迁的基团C.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n→σ*跃迁的基团D.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OH的基团E.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卤素的基团答案:B32.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比较吸收度比值可鉴别的药物是A.乙琥胺B.盐酸氯丙嗪C.贝诺酯D.两性霉素E.己烯雌酚答案:D33.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药物时采用A.吸收蜂位法B.对照品对照法C.吸收度比值法D.与《药品红外光谱集》中收载的该药品图谱比较法E.与《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该药品红外光谱比较法答案:D34. 在120℃干燥至恒重的重铬酸钾可用于A.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B.吸收度的准确性检定C.波长校正D.杂散光的检查E.吸收系数测定答案:B35. 分光光度法所用吸收池又称为A.样品池B.液池C.样品杯D.比色皿E.比色杯答案:D36. 腈基的特征吸收峰A.3750~3000cmˉ1B.3300~3000cmˉ1C.3000~2700cmˉlD.2400~2100cmˉ1E.1950~1900cmˉ1答案:D37.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应采用A.样品池B.比色皿C.玻璃比血皿D.石英管E.石英杯答案:C38. 紫外吸收光谱也可称为A.吸收曲线B.吸收图谱C.吸收描述图D.谱线图E.吸收定律答案:A39. 荧光分析法测定药物时,由样品池发射出的荧光和激发光的方向成A.180°B.90°C.45°D.30°E.60°答案:B4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是A.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数字记录与处理器B.激发光源→单色器→样品池→单色器→检济器→数据记录与处理器C.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D.光源→样品池→单色器→检测器→数据记录器E.光源→样品池→检测器→数据记录与处理器答案:A41. 若溶液的浓度是百分浓度时,吸收系数则是A.吸收度B.百分吸收度C.百分吸收系数D.摩尔吸收系数E.物质的物理常数答案:C42. 红外吸收光谱又称A.吸收光谱B.电子跃迁光谱C.分子振动光谱D.分子转动光谱E.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答案:E43. 红外分光光度计常用的检测器为A.光电池B.光电管C.光电倍增管D.光二极管阵列E.高莱池答案:E44. 药物分析工作中常用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形式是A.对照品对照法B.百分吸收系数法C.标准曲线法D.计算分光法E.摩尔吸收系数法答案:B45. 钬玻璃可用于A.滤光片B.单色器C.吸收池D.波长校正E.吸收度准确性检定答案:D46. 检查测定吸收度所用溶剂的吸收度时,应采用A.玻璃吸收池B.石英吸收池C.空气池D.真空池E.气室答案:B47. 紫外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A.氘灯B.钨灯C.卤钨灯D.Nernst灯E.硅碳棒答案:A48.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和检定采用A.F线B.C线C.1%重铬酸钾溶液D.绘制聚苯乙烯薄膜的光谱E.KBr溶液答案:D49. A=ECL式中的E是A.电极电位B.液体浓度C.液体厚度D.吸收度E.吸收系数答案:E50. 采用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含量时,选择仪器狭缝宽度的依据是A.使吸收度不再降低B.使测得吸收度不再变化C.使吸收度不再增加D.使测得吸收度在0.3~0.7E.使测得吸收度大于0.5 答案:C。
分光光度及滴定法试题(含答案)
![分光光度及滴定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55d6e6529647d26285296.png)
光学分析练习题一、选择题1、摩尔吸光系数ε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系的量是(D)A. 比色皿厚度;B. 有色物质浓度;C. 比色皿材料;D. 入射波长2、测定纯金属钴中微量锰时,在酸性溶液中用KIO4氧化Mn2+为MnO4-后进行分光光度的测定。
若用纯金属锰标准溶液在同样工作条件下作标准曲线,则参比溶液应为(D)(提示:钴溶液呈粉红色)A.含钴的溶液;B. 含钴和KIO4的溶液;C. 蒸馏水;D. 三种溶液都可以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的下列哪种粒子吸收,然后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D)A. 原子;B. 激发态原子;C. 分子;D. 基态原子4、在火焰原子化过程中,下列哪一个化学反应是不可能发生的(C)A. 电离;B. 化合;C. 还原;D. 聚合5、待测元素能给出两倍于仪器噪声的读数时的浓度或量,称为(A)A. 检出限;B. 灵敏度;C. 特征浓度;D. 最小检出量6、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D)A. 产生紫外光;B.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C. 发射足够强度的连续波长的光;D.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7、紫外光谱的电磁波谱范围是(C)A:400~760nm B:0.75~2.5μm C:200~400nm D:2.5~25μm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主要干扰来自于(B)A:空心阴极灯B:原子化系统C:分光系统D:检测系统9. 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及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的主要区别在于(D)A:所依据的原子吸收原理不同B:所采用的光源不同C:所利用的分光系统不同D:所采用的原子化方式不同10. 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B)A: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B: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C: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D: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11、指出不同光度分析中所使用的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心阴极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钨灯或氘灯。
分光光度法试卷-答案版
![分光光度法试卷-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4ed0ff2cc58bd63186bd67.png)
第六节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6-0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分光光度法试题2
![分光光度法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4f6515ed551810a6f5248677.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A.钨灯B.卤钨灯C.氘灯D.能斯特光源2.在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增加增加增加B.减少不变减少C.减少增加增加D.增加不变减少3.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 ×10-5mol/L,在λmax=380nm时, 有透射比为50%, 用1.0cm吸收池, 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L/(mol⋅cm)]为( ) A.5.0 ×104 B.2.5 ×104 C.1.5 ×104 D.3.0 ×1044.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情况。
下列说法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5.下列有关最大吸收波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B.同一物质,浓度不同时最大吸收波长不同C.大的吸收波长有利于提高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D.分光光度法中常选用λmax作为入射光6..在310nm时, 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 A.1 B.0.1 C.0.9 D.0.057.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度为A.T2B.T/2 C.2T D.T8.A和B若此二种物质的某溶液在λ1时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0.754,在λ2时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0.240,问B的浓度是多少?()A .0.64×10-5mol/L B.0.80×10-5 mol/LC.0.64×10-4mol/L D.0.80×10-4mol/L9.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A.光源的个数B.单色器的个数C.吸收池的个数D.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10.朗伯-比耳定律表达式中的系数A.与波长大小有关,与物质性质无关B.常使用摩尔吸收系数ε,其单位是L/(g·cm)C.影响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D.系数的大小应适宜11.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其摩尔质量M(A)>M(B)。
紫外_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
![紫外_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b71f5d0b1c59eef8c7b4dc.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760~1000nmB、400~760nmC、200~400nmD、小于400nmE、大于760nm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具有波动性B、只具有粒子性C、具有波粒二象性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A、白光B、红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E、紫色光4.测定Fe3+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光B、绿光C、紫光D、蓝光E、青光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A、200~1000nmB、400~760nmC、1000nm以上D、200~760nmE、200nm以下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A、不超过±0.1%B、1%~5%C、5%~20%D、5%~10%E、0.1%~1%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I t / I0称为A、吸光度B、透光率C、吸光系数D、光密度E、消光度8.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 t)A、越大B、越小C、保持不变D、等于0E、以上都不正确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A、溶液浓度的关系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C、波长的关系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E、溶液温度的关系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A、入射光的波长B、吸光物质的性质C、溶液的温度D、溶剂的性质E、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12.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13.不是单色器的组成部分的是A 、棱镜B 、光栅C 、准直镜D 、狭缝E 、光电管14.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A 、0~0.2B 、0~0.7C 、0.2~0.8D 、0.7~1.0E 、1.0~2.015.用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波长处进行测定.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则其透光率是A 、0.1%B 、1.0%C 、10%D 、20%E 、50%1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 时.测得透光率为T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验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e04d2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2.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760~1000nmB、400~760nmC、200~400nmD、小于 400nmE、大于 760nm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具有波动性B、只具有粒子性C、具有波粒二象性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A、白光B、红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 E 、紫色光4.测定 Fe3+含量时,加入 KSCN 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光B、绿光C、紫光D、蓝光E、青光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A、200~1000nm D、200~760nmB、400~760nmE、200nm 以下C、1000nm 以上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A、不超过±0.1%B、1%~5%C、5%~20%D、5%~10%E、0.1%~1%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即 I t / I 0称为A、吸光度B、透光率C、吸光系数D、光密度E、消光度8.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强度(I t)A、越大B、越小C、保持不变D、等于0 E、以上都不正确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A、溶液浓度的关系B、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C、波长的关系D、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E、溶液温度的关系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A、入射光的波长B、吸光物质的性质C、溶液的温度D、溶剂的性质E、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峰位不移动,峰高改变12.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B、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T13. 不是单色器的组成部分的是A 、棱镜B 、光栅C 、准直镜D 、狭缝E 、光电管14.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得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比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A 、0~0.2B 、0~0.7C 、0.2~0.8D 、0.7~1.0E 、1.0~2.015. 用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波长处进行测定,测得某溶液的吸光度为1.0,则其透光率是A 、0.1%B 、1.0%C 、10%D 、20%E 、50%16.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当其浓度为c 时,测得透光率为 T 。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89540a482fb4daa58d4bf8.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其中1~10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B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3.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D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5.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B )A. 蒸馏水 B.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B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B )A. 蒸馏水B. 试剂空白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8.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B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B. 光栅(或棱镜)+狭缝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9.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B)A. 溶液浓度B. 测定波长C.仪器型号D. 吸收池厚度10.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 )A.200~360nm B.360~800nm C.100~200nm D.200~800nm11.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可不经分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C. A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的吸收D.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的吸收12.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C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13.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A 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CD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C )A. 显色反应产物ε大的显色剂B. λmax作测定波长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14.分光光度法中,选用λmax进行比色测定原因是(C )A. 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B. 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C. 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15.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A B C )A.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应产物的组成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1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A CD )A. 显色时间B. 入射光波长C. 显色的温度D. 显色剂的用量二、填空题1.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KMnO4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λmax) ______未变,只是____吸光度______改变了。
分光光度法考试试题
![分光光度法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471d1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b.png)
分光光度法考试试题分光光度法考试试题一、A型题(本大题55小题.每题1.0分,共55.0分。
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第1题百分吸收系数的含义是指A 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v/,厚度为lcm时的吸收度B 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C 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厚度为lcm时的吸收度D 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v/,厚度为lcm时的吸收度E 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g/ml,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2题吸收度为0时,透光率应是A 0%B 0.0%C 10%D 50%E 100%【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第3题荧光分析法测定药物含量时,一般采用A 吸收系数法B 对照品对照法C 标准曲线法D 计算分光法E 双波长分光法【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4题当溶液的浓度是摩尔浓度时,吸收系数则称是A 摩尔吸收数B 摩尔吸收度C 摩尔常数D mol/LE 物理常数【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5题采用于432nm波长处限制吸收度不得超过0.12的方法检查地蒽酚中二羟基蒽醌的依据是A 地蒽酚在432nm波长处吸收度大B 二羟基蒽醌在432nm波长处几乎无吸收C 地蒽酚在432nm波长处几乎无吸收D 二羟基蒽醌在43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地蒽酚几乎无吸收E 两者吸收度相差很大【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第6题末端吸收是指A 在图谱短波端只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B 在图谱长波端只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
姓名:工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民的光度测定误差。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械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
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
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4.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 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
B. 非吸收光的影响
C. 非单色光的影响
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
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A.之和
B.之差
C.乘积
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示,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
A.碱性重铬酸钾
B. 酸性得铬酸钾
C. 高锰酸钾
4.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
A.选择
B.渗透
C.方向
5.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
A. 纯净蒸馏水
B. 乙醇
C. 三氯甲烷
6.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
A.愈大
B.愈小
C.大不一样
7.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应选择材质的。
()
A.石英
B.玻璃
8.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紫外光。
()
9.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
A.200~800
B.400(或380)~800(或780)
C. 400~860
10.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位有效数字。
()
A. 3
B.4
C.2
11.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与无关。
()
A.入射光的波长
B.显色溶液温度
C.测定时的取样体积
D.有色溶液的性质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分光光度法的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方法,简述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
2.简述校正分光光度计波长的方法。
3.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4.如何检查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
5.在光度分析中,如何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
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什么情况下可用溶剂作空白溶液?
7.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4个部分?
8.用光度分析中酸度对显色反应主要有哪些影响?
10.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如何选择显色剂。
10.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共存离子的干扰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已知溶液含六价铬140μg/L,用二苯碳酸酰二肼溶液显色,比色皿为20mm,在波长540mm处测得吸光度为0.220,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MCr=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