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_刘乃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的发展
文物保护在我国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就已开始,经验比较丰富, 法制也比较健全,在大问 题上容易取 得共 识[2]。但是,保护古建筑却是一个新课题,目 前所取得的成效尚待时间检验,理论也还处 于探索阶段,法制更不健全。当前亟待解决的 问题是要从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保护理念。
· 43 ·
文物春秋 2008 年第 6 期
法,这就是要经常不断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不 同规模的修缮,只有经常维修,才能让古建筑 永葆健பைடு நூலகம்状态。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 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和其 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是历 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生产、再建 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1]。纵或是有条件可 以重建一个,也只是一件复制品,较之原物, 其价值就一落千丈了。因为任何一座古建筑 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产生的,所反映 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科学技术 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 修缮古建筑的目的,是要以科学的方法防止 其损毁,延长其寿命,而且还必须最大限度地 保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宫廷 府第、防御建筑、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陵墓 建筑、园囿建筑、祭祀性建筑、桥梁及水利建 筑、民居建筑、文娱建筑、宗教建筑、社交建 筑、商业建筑、生产性建筑等,每种又可细分
为若干类。分类虽繁杂,但木构建筑一直是中 国古建筑发展中的主流,亦即体现中国传统 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最大不同所在。
一、引 言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 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 是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能否将它 们保留和继承,既关乎民族文化传承,也关乎 世界文化发展,切不可等闲视之。
东方古建筑,特别是中国古建筑,从总体 上来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 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由 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 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 下有斗拱穿插,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 筑所特有的构件。斗拱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 的梁与天花板,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 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并以 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 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 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 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 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 7000 多年 前就已经形成了。
修复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也就是对古建 筑在修复过程中历史评判的过程,是不断反 思、观察和确定的过程。在评判的过程中,要 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古建筑的病害,要分 别出病害是人为的还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而 时间通常是增加病害的一个因素。要了解古
文物春秋 2008 年第 6 期
古代建筑
的修复原则和方法。这些不同的修复原则和 方法难免会产生许多有悖于古建筑修复实质 的东西,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修旧如新式 的修复,这对人类历史遗存势必会造成巨大 的损失。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相互配合,运用 各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研究,有助于达 到对古代建筑保存的科学认识。古建筑作为 一定历史文化环境的艺术品,都具有一定的 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关系到什么才是构 成它们值得保护的特别要素。它们具有的美 学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这一 过程在此被称为意义评估,针对这些价值需 要拟定不同的保护管理对策。
作为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认真 研究中国文物古建筑的损坏特点和修缮方 法,搞清石构建筑与木构建筑的基本区别。西 方的石构建筑是刚性的,东方的木构建筑是 柔性的。石构建筑用的是无机材料,木构建筑 用的是有机材料。石构建筑的损坏主要是硬 伤、风化,木构建筑的损坏则是糟朽腐烂。中 国古建筑的损坏过程和规律完全不同于西方 的石构建筑。针对木构建筑的这些特点,我国 古代早就总结出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和修缮方
修复人员还应利用一定的实用技术,包 括传统技术、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古建筑修复 介入。尽管这种介入经常要给古建筑的价值 带来某种损失,但是为了把古建筑保护到将 来,介入是对的。保护涉及各种不同规模和水 平强度的介入,这取决于被处理古建筑的物 质情况、变质原因及其将来的可能环境。必须 单个地和全面地考虑每一种情况,同时应把 各种因素考虑进去。
从物质性方面来讲,修复只是古建筑的 物质组成部分,而不是改变古建筑本身的意 义,也就是不改变古建筑所表达的历史性和 美学性,这就是修复的界限。
古建筑作为一个实际的物体,都会涉及到 材料、自然影响和人为因素等问题。必须进行 古建筑保存状况的研究,包括对其材料的研 究,保存环境的研究等,有助于得出古建筑损 坏的原因及如何使古建筑长期保存的方法。
从根本上说,文物建筑绝大多数属于纪 念型遗物,对它们的保护实际是保存,其目标 是保存实物的现状或恢复其原状。保护的手 段只限于防护加固和修整修复,迁建、重建仅 适用于极特殊的个别情况,且要履行极严格 的审批手续,而推测性重建和再创作则是绝 对不允许的。
长期以来,由于对古建筑修复的理解不 同,一直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技 术标准来予以规范、评价,修复就一直有着不 同的定义,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流派。正是这 种概念上的歧义,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对修复 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引伸,从而导致不同 · 44 ·
文物春秋 2008 年第 6 期
古代建筑
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
刘乃涛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 100009)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结构;材料 【摘 要】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目的就 是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以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工艺技术相结合,在保护古建筑本体的同 时,解决好古建筑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工艺技术等问题,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全面深入地 认知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