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泌尿功能及急性肾功能不全-肾脏的泌尿功能与急性肾功能不全

合集下载

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

滤过钠排泄钠分数下降
速尿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抑制其对钠钾 2 氯复合体,从而影响肾髓质高渗状态的形成 和维持,减弱尿的浓缩功能,使钠、钾、氯和水分大量排出体外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此
外,对近曲小管电解质和水的转运也有轻微影响,还能轻度扩张血管和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步骤:
一、复制肾功能衰竭模型:实验组前一天肌注或皮下注射 1%HgCl2 0.8~1.0ml/kg,对照组
床上以肾缺血和肾毒物为常见。肾缺血与肾毒物协同作用。
3、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指由于下泌尿道,从肾盂到尿道口的堵塞引起的 ARF。常见于
结石和肿瘤压迫等。
在这三种类型肾衰中,其中肾性急性肾衰无论发病原因、发病机制都是多样、复杂的。我们
今天的实验复制的模型就是肾性急性肾衰模型,持续性肾缺血、肾毒物占其病因 75%以上,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二、24 小时后、比较动物的一般状态、活动情况与尿量。
三、称重,25%氨基甲酸乙酯 4 ml/kg 耳缘静脉注射,固定。
四、家兔心脏采血或颈总动脉采血 2 ml,30 min 后离心,取血清按实验讲义方法测血肌酐、
血钠。
五、分离右颈外静脉,用输入其它药品。
六、下腹部正中剪毛,在耻骨联合上约 1.5cm 处做切口,长约 4cm,暴露膀胱,用注射器收
为是发生急性肾衰的中心环节。
三、 分类 按病因学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肾衰
1、 肾前性肾衰:由于失血、脱水、感染等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肾血管强烈收缩,
导致肾血液灌流量和 GFR 显著降低,出现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等,但肾小管功能尚属
正常,肾脏并未发生器质性病变,故又称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泌尿系统生理ppt课件

泌尿系统生理ppt课件
49
② 肾小管萎 缩、坏死,有 管型;玻变及
硬化。
50
二、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指肾 间质发生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 增生为特征的原发性非化脓性炎症。 (一)眼观变化 白斑肾。 (二)镜下变化
三、化脓性肾炎 化脓性肾炎 (suppurative nephritis)是指 肾实质和肾盂的化脓性炎症。
(五)、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N,End-stage kidney 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通常由不同 类 型的肾炎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起病隐 匿,发现时已是晚期阶段。
41
1、病变:
(1)大体:继发性颗粒性固缩

Secondary granulo-Contracted kidney
(2)光镜:a、大部分(75%以上)肾小球
• 镜下变化 肾小球内的细胞成分明显增多。肾小 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膜细胞肿胀,增生,并 见数量不一的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由于肾 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加,肾小球体积因而增大,充 满球囊囊腔.
9
Gross10
Cortex
Medulla
Pelvis
11
glomus
Bowman's capsule
51
renal tubul1e2
13
Mesangium :Mesangial cell & Mesangial matrix
Filtering membrane
Endothelial cell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
Podocyte, foot process,
玻变(玻璃球)和硬化,呈“集中趋势”,所属 肾小管萎缩;b、病变轻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 所属肾小管扩张,有管型;c、间质纤维增生

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Renal dysfunction)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导致肾小球滤液的排泄功能减弱。

肾功能不全通常被分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两种类型。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两种情况下的病理生理学表现。

急性肾损伤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急剧恶化,通常由肾缺血、肾毒性和泌尿系统梗阻等因素引起。

在发病机制上,可以分为前肾性、肾性和后肾性三种类型。

前肾性肾损伤是由于全身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减少有效血容量进而引起肾灌注不足。

肾性AKI是由于肾小管内型肾缺血、直接肾毒性或免疫反应等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后肾性AKI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内压力升高并对肾组织造成机械损伤。

这三种类型的AKI病理生理表现不同,但最终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肾脏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肾小管功能改变。

在肾脏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方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最直接的特征,其原因可以是血管紧张素Ⅱ的释放增加,导致肾小球血流量减少;或者是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导致肾小球血流量减少。

此外,肾小管血流减少也使得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导致尿液容积减少。

在肾小管功能改变方面,钠重吸收能力下降使得尿液中的钠排出增加,导致体液容量减少。

同时,肾小管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能力也下降,尿液比重变低。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功能持续恶化的过程,通常是由于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慢性损害所致。

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慢性肾脏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和肾小球的结构改变。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其对溶质的选择和通过的能力下降。

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反应等因素引起的。

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一) 治疗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
(Treatment of primary disease)
(二) 对症治疗
(Treatment according to symptoms) 严格控制入液量 处理高钾血症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控制氮质血症 透析疗法
(三) 原尿回漏
(Reflux of urine)
肾小管坏死 基底膜断裂 原尿反流至 肾间质 间质水肿 压迫肾小管 肾小管阻塞 压迫管周Cap 肾小管血供↓
少尿
(四)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细胞损伤
(Cell damage in acute renal failure)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肾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
前言
(Introduction)
肾脏的生理功能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kidneys)
泌尿功能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功能衰竭的概念
(Concept of renal failure)
儿茶酚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肾血管内凝血
(二)肾小管阻塞
(Obstruction of renal tubules )
肾缺血、肾中毒 急性肾小管坏死 脱落细胞及碎片
溶血、挤压综合征
药物结晶等 管腔沉积
Hb、Mb
肾小管阻塞 管腔内压升高 GFR↓
原尿排出受阻 少尿
衡紊乱及代谢废物蓄积的综合征。

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少尿型ARF-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增加到 400 mL/d 以上,可达 3~5 L/d

肾血流量和GFR逐渐恢复 肾小管上皮新生,但钠水重吸收功能依然低下 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 代谢产物滤出,渗透性利尿
危险: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大量失水失钠,低血压、 休克、低钾。 意义:多尿期持续时间约2周,可转入恢复期。
• 肾后性(postrenal)
肾后性
•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原因:肾灌流量急剧下降 (常见于休克早期)
特点:功能性损害 及时复灌可恢复
•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原因:肾以下的尿路梗阻 双侧输尿管结石、炎症、 肿瘤、前列腺肥大
特点:早期属功能性损伤 晚期出现器质性损害
• 肾性急性肾衰竭
原因:肾实质的损伤 特点:器质性损害
少尿型ARF-恢复期
尿量恢复到正常 非蛋白氮含量下降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
肾小管功能恢复需要数月甚至更长,少数患者 转变为慢性肾RF
• • • • 少尿不明显,1280 mL/d 左右 尿渗透压和相对密度较低 尿钠高 尿中细胞和管型少 GFR降低,出现氮质血症和代酸,部分患者 有高钾血症 肾小管损伤程度低,预后较好 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化为少尿型
指标
相对密度
尿渗透压 尿钠 尿 / 血肌酐 排钠分数(%)
功能性肾衰竭
> 1.020
> 500 mOsm/L < 20 mmol/L > 40:1 <1
器质性肾衰竭
< 1.015
< 350 mOsm/L > 40 mmol/L < 20:1 >1
肾衰指数 尿沉渣镜检
<1 基本正常

肾功能不全(zzg)

肾功能不全(zzg)

18 in
二、肾小管损伤
入球 小动脉 出球 小动脉
肾小管阻塞 肾小管原尿反流
囊内压 间质 增加 水肿
急性ARI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急性ARI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GFR的降低 GFR的降低
Mechanism of Tubular Damage
Hypoperfusion Anaerobic metabolism Renal ischemia
代偿期 >50 肾功能 25~ 不全期 50 肾功能 <25 衰竭期 尿毒症 <10 期
<9 9~20
<178
178~ 445 20~28 451~ 707 >28.6 >707
发病机制
一、健存肾单位学说
肾脏损伤 肾小球数量和 功能↓ 功能↓ GFR进行性降低 GFR进行性降低 残存肾单位数 量和功能超过 代偿能力 残存肾单位功 能和结构代偿
发病经过
尿毒症
临 床 表 现
无症状期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不全
25
50
75
100
内生肌酐清除率占正常值的% 内生肌酐清除率占正常值的
分期
GFR BUN Cre (ml/ (mmol/L) (umol/L) min)
临床症状
原发病外,无特殊症 状 乏力,轻度贫血,消 化道不适 贫血,代谢性酸中毒, 低钙、高磷、高氯和 低钠血症 尿毒症各种中毒症状
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 2.防止加重肾负荷的因素 3.对症治疗 4.透析疗法 5.肾移植
出现排尿反应 补液量
机体代谢变化
一、尿液:量、质 尿液: 二、内环境紊乱 1.水中毒 水中毒 2.氮质血症 氮质血症 3.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代谢紊乱 电解质代谢紊乱 低钠血症 高钾血症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临床症状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临床症状
少尿或无尿患者尿量进入500ml/d即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出现多尿,每日尿量超过2500ml/d,通常持续1~3 周,继而再恢复正常。多尿期有时由于排钾过多或使用排钾利尿剂、摄入减少等造成低血钾,如血清钾 <3mmol/L时患者可出现疲乏、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定向力障碍 及嗜睡、昏迷。心电图可见T波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肾小管重吸 收功能较肾小球滤过功能恢复迟缓且滞后,多数肾小管功能完全恢复需3个月以上,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 的肾结构和功能损伤
• 1.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 • 在体液丢失纠正之后,要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 • 每日的入液量 = 前一日的尿量 + 其他显性失水量 + 非显性失水量 • 如有发热,则T每增加10C,每日应增加入量100ml。 • 2.饮食和营养 • 尽可能地供给足够的热能和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防止内源性和外源性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等 4、急性肾血管疾病 约占4% 5、慢性肾脏疾病的急剧加重 (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见于从肾盂到尿道口的尿路梗阻,尿量突然由正常转为无尿,常见
原因有输尿管结石、肾乳头坏死组织阻塞、腹膜后肿瘤压迫、前列腺肥大和肿瘤等引起,多为 可逆性,如能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可很快恢复。
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临床症状
湖北省新华医院重症医学科 徐彬
概述
肾功能不全 (renalinsufficiency)是由多 种原因引起肾小球严重破 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 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 床综合症后群。分为急性 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 不全。预后严重,是威胁 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
一、病因 (一)肾疾患 (二)肾血管疾患 (三)尿路慢性梗阻

肾脏的泌尿功能、尿的生成及其调节

肾脏的泌尿功能、尿的生成及其调节

06
CATALOGUE
药物对泌尿功能的影响
利尿药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01
利尿药
利尿药是一类能够促进肾脏排尿功能的药物,通过增加尿量来消除体内
多余的水分和盐分,从而降低血压、减轻水肿等症状。
02 03
作用机制
利尿药主要通过作用于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钠离子的重吸收, 从而减少尿量。不同类型的利尿药可能作用于不同的部位,但最终目的 都是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
肾脏的泌尿功能、 尿的生成及其调节
目 录
•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 尿的生成过程 • 尿的调节机制 • 肾脏疾病对泌尿功能的影响 • 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 • 药物对泌尿功能的影响
01
CATALOGUE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形似蚕豆,是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
肾脏由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盂等部分 组成,其中肾皮质是过滤血液的主要 区域,肾髓质负责尿液的浓缩和排泄 ,肾盂则是尿液排出的通道。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
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增加水的重吸收,减少尿的 生成。
醛固酮
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增加钠的重吸收, 从而间接促进水的重吸收。
肾内自身调节
球-管平衡
在一定范围内,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率保持相对平 衡,以维持尿的生成和排出量相对稳定。
肾脏在泌尿系统中的作用
排泄废物
肾脏通过形成尿液,将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 物质排出体外,保持体内环境的清洁。
调节血压
肾脏通过调节钠、钾等电解质的排泄,以及 分泌肾素等激素来调节血压。
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维持体内水 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肾衰实验

肾衰实验

肾脏的泌尿功能与急性肾功能不全一、实验目的1.观察神经体液等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2.学习急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复制。

3.了解中毒家兔肾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4.观察利尿剂对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药物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㈠肾脏的功能正常的肾功能主要是泌尿,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3等物质;并使某些激素,如胃泌素、甲状旁腺激素在肾内灭活,因而又与机体许多功能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㈡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环节,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尿的生成,从而引起尿量的变化。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⑴滤过分数即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⑵有效滤过压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经常变动的因素。

⑶肾血流量的变化受肾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的调节⑴肾内自身调节①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临床上常用的利尿方式-渗透性利尿。

②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定比重吸收Na+、H2O约65%~70%,那么,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管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⑵神经因素当肾交感神经兴奋时,作用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口径缩小更为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下降,那么,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还激活RAAS,增加肾小管重吸收NaCl、H2O;直接增加近端小管、髓袢上皮细胞重吸收Na+、Cl-、H2O。

⑶体液因素①抗利尿激素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也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由于抗利尿激素主要感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因此,水的利尿效果较生理盐水好。

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为:刺激醛固酮的合成,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Na+、K+的转运;刺激近端小管重吸收NaCl;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什么病?都有哪些症状?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什么病?都有哪些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急性肾功能不全是什么病?都有哪些症状?
导语:在医学上,肾功能不全主要指的是因为各类因素导致肾脏泌尿功能严重障碍,进而身体的代谢产物以及毒性物质无法正常排出。

肾功能不全分为两种
在医学上,肾功能不全主要指的是因为各类因素导致肾脏泌尿功能严重障碍,进而身体的代谢产物以及毒性物质无法正常排出。

肾功能不全分为两种,即急性与慢性肾功能不全。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同来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这种病症。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指急骤发生的肾功能下降,肾脏代谢功能发生急剧损害,有毒物质严重蓄积引起肾脏中毒,导致肾小球坏死。

急性肾功能不全多为化学性或药物性因素多致,其中药物性肾功能不全多发生在常年服用慢性疾病治疗药物或盲目服大量服用肾毒性药物,日常生活中多见。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①消化道:厌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舌炎、口臭、糜烂及消化道出血。

②心血管:表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不齐、水肿、心包炎等。

这是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③造血系统:因红血球生成素下降,有毒物及代谢物的贮留、缺铁及叶酸和蛋白质不足而引起。

④体内中毒:化验检查可发现血色素降低、尿常规异常、尿素氮升高及低蛋白血症。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病理生理学16—肾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16—肾功能不全

Â Ã Ö Ü ° ß
ë Ç È ò ¡ Ð ¶ ¯ Â ö
Õ Ë Ê õ
ö ò ³ Ç Ð ¡ ¶ ¯ Â ö æ Õ Ê Å
ü Ç ½ ò Ï ¸ ° û
GFR↓
血压↓
CA↑、RAAS↑、BK↓ PGE2↓ 肾血管收缩
肾灌流压↓
血液流变 性质改变
肾血流减少 肾缺血
GFR↓
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①.血液粘度升高 纤维蛋白原增高可能是ARI血 液粘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②.白细胞粘附、聚集阻塞微血管 ③.微血管改变 血管口径缩小、自动调节功能丧 失、血红蛋白附壁 。 2.肾小管阻塞的损伤作用 在病理切片和微穿刺测定中发现肾小管内存在 各种管型以及近曲小管扩张,压力明显升高。 异型输血、挤压综合征 急性肾小管坏死 脱落的上皮细胞、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形成管型 阻塞肾小管 管腔内压升高,GFR↓
二、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发病经过
1.少尿期 致病因素作用 肾血管持续收缩 GFR↓ 若病因持续存在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坏死 原尿回漏 少尿或无尿 尿量100~200ml/d以下,可出现氮质血症、代酸、 高钾血症和水中毒;持续8-16天,一般到21天进入多 尿期。 2.多尿期 肾小管坏死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肾小管 上皮细胞得以再生、修复。尿量明显增多,昼夜排尿 可达到3-5L。但在多尿期的早期,因GFR仍↓,因而仍 存在氮质血症、代酸、高钾血症;在后期,因尿量明 显增多,因而可伴有脱水、低钾、低钠等。
3.水中毒 ⑴.肾排水减少 ⑵.ADH分泌增多 ⑶.体内分解代谢加强,内生水增多 水潴留 ⑷.治疗不当,如输入葡萄糖溶液过多 当水潴留超过钠潴留 稀释性低钠血症 水转移到细胞内 细胞水肿 4.高钾血症 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少尿期一周内病 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原因: ⑴.钾排出减少 ⑵.组织损伤,细胞分解代谢增强、缺氧、酸中毒、钾从 细胞内释出 ⑶.低血钠时,远曲小管钠钾交换减少 酸中毒、低血钠、高血钾在ARI形成“死亡三角”,相互 作用,特别是加重高钾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医学院实验课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王宝英助教新乡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教研室2005年11 月 10日肾脏的泌尿功能与急性肾功能不全一、实验目的1.观察神经体液等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2.学习急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复制。

3.了解中毒家兔肾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4.观察利尿剂对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药物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㈠肾脏的功能正常的肾功能主要是泌尿,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3等物质;并使某些激素,如胃泌素、甲状旁腺激素在肾内灭活,因而又与机体许多功能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㈡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环节,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尿的生成,从而引起尿量的变化。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⑴滤过分数即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⑵有效滤过压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经常变动的因素。

⑶肾血流量的变化受肾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的调节⑴肾内自身调节①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临床上常用的利尿方式-渗透性利尿。

②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定比重吸收Na+、H2O约65%~70%,那么,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管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⑵神经因素当肾交感神经兴奋时,作用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口径缩小更为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下降,那么,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还激活RAAS,增加肾小管重吸收NaCl、H2O;直接增加近端小管、髓袢上皮细胞重吸收Na+、Cl-、H2O。

⑶体液因素①抗利尿激素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也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由于抗利尿激素主要感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因此,水的利尿效果较生理盐水好。

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为:刺激醛固酮的合成,调节远曲小管、集合管Na+、K+的转运;刺激近端小管重吸收NaCl;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醛固酮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Na+,排出K+。

③心房钠尿肽作用于集合管使NaCl重吸收减少;舒张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㈢急性肾功能不全由于肾脏的泌尿功能障碍,即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有些不明显,或增多)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症。

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①肾前性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以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可导致肾灌流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如心衰、休克。

②肾性肾本身的一些器质性病变和肾毒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如肾炎、红斑狼疮、重金属盐、有机溶媒中毒。

③肾后性从肾盂到尿道的尿路急性梗阻,如结石、肿瘤。

肾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临床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两种,前者多见。

少尿型一般出现少尿甚至无尿,非少尿型尿量可大于500ml/d。

由于肾小管有器质性损伤失去了浓缩和稀释功能,尿比重可大于1.010称为等渗尿,同时也失去了重吸收钠的能力,尿钠浓度高(﹥40mmol/L),尿常规可发现血尿,镜检有多种细胞并有管型(色素管型、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

血液尿素氮(BUN:3.57-7.14mmol/L)和血浆肌酐进行性升高,肌酐与尿素从尿中排出障碍,尿肌酐/血肌酐﹤20,与功能性肾衰﹥40有明显区别。

㈣急性肾功能不全评价的病生指标主要有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肌酐/血肌酐比值、肾脏酚红排泄率、钠排泄分数等,今天实验要测定的有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肌酐/血肌酐比值。

清除率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的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具体计算清除率时需要测定三个数值:尿中某物质的浓度(U mg/100ml),每分钟尿量(V ml/min)和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P mg/100ml)。

因为尿中该物质均来自血浆,所以,U×V=P×C,亦即C= U×V/P。

测定清除率不但可以了解肾的功能,还可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和推测肾小管转运功能。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我们主要测定肾小球滤过率(F)。

如果某物质可以自由滤过,既不被重吸收,也不被分泌,那么C=F= U ×V/P;而肌酐就与这类物质接近,因此,实际工作中我们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反映肾小球及肾的功能状态。

三、实验对象家兔(体重在2Kg以上),2只/组。

四、实验器械和药品器械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1套、注射器、试管、吸量管、7230分光光度计、水浴箱、离心机等药品 1%HgCl2 、0.9%NaCl 、20%乌拉坦、1%呋塞米、 1/10000肾上腺素、20%葡萄糖、苦味酸、12.5%NaOH五、实验步骤1.复制动物模型实验前一天,取两只家兔,称重,一只皮下或肌肉注射1%HgCl2(0.9ml/Kg体重)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作为实验家兔;另一只皮下或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0.9ml/Kg体重)作为对照组兔。

24h后,即实验前,我们要比较汞中毒家兔及正常家兔的一般状态。

2.抓取→称重→麻醉(20% 乌拉坦 5ml/kg)右手抓住其颈部皮肤,轻轻提起,左手迅速托住其臀部。

按kg读数。

200/0氨基甲酸乙脂每公斤体重5ml,通过耳缘静脉注射,耳缘静脉位于耳背面外侧缘,拔去兔毛,用手轻弹或轻夹静脉使血管充盈、扩张,便于穿刺进针。

左手拇指和无名指固定兔耳远心端,食指和中指捏住近心端,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管上刻度一致,针尖以15-20度角刺入血管(尽量从远心端开始),当回抽有血或阻力小时,可推进注射器针管,注射速度不要过快,注射时注意观察深浅反射和呼吸(麻醉成功标志:夹趾反射完全消失)。

细线挂其门牙固定头部,四肢夹于兔台四个兔夹上。

3.取血,测血肌酐实验开始时,先从家兔心脏采血3~5ml(注意心脏穿刺不超过3次,否则要从颈外静脉采血),置于一干净试管中,备测血肌酐。

按下表操作步骤测定血肌酐把各试管混匀,37℃水浴30min,以510nm波长比色,空白管调零,读OD值,然后在各试管内滴加醋酸两滴,放置6min后,再测OD值。

〔Cr〕p计算:〔Cr〕p(mg%)=(OD测-OD′测)×5/OD标其中OD标为加醋酸前标准管光密度。

〔Cr〕P的正常值为0.7~0.8mg%。

4.颈外静脉插管分离一侧颈外静脉并在其上剪一小口用于输液。

注意静脉分离干净,插管要结扎牢固,静脉采血要在输液前。

5.暴露膀胱,取尿测尿肌酐下腹部正中剪毛,在耻骨联合上约1cm处做长约4cm的切口,暴露膀胱,用注射器收集3ml尿液于试管中,备测尿肌酐。

按下表操作步骤测定尿肌酐将各试管混匀,放置10min后,以530nm波长比色,空白管调零,读OD值。

〔Cr〕U计算:〔Cr〕U(mg%)=OD测×50/OD标根据公式Ccr=〔Cr〕U×尿量(ml/min)/〔Cr〕p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Cr〕U/〔Cr〕p的计算。

6.分离输尿管,进行插管在膀胱底部找出两侧输尿管并分离之。

在近膀胱端结扎输尿管,稍等片刻,待其充盈后,用眼科剪做一切口,向肾脏方向插入一细塑料管,结扎并固定,用于收集尿液。

注意首先要找准输尿管并分离干净,切口约1/3~1/2输尿管口径,最后插管动作要轻柔。

7.对照组动物做影响尿生成因素的观察⑴先记录5min的尿量作为对照,然后再开始。

⑵耳缘静脉注射37℃的生理盐水20ml,记录尿量5min。

用水浴箱加热生理盐水至37℃。

⑶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记录尿量5min。

⑷耳缘静脉注射1/万肾上腺素0.3ml,记录尿量5min。

⑸耳缘静脉注射1%呋塞米(1ml/Kg体重),记录尿量5min。

注意每次给药后稳定5min再记录尿量。

8.实验组家兔(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实验先收集5min尿量,然后耳缘静脉注射1%呋塞米(1ml/Kg体重),观察给药后5min的尿量和30min的总尿量,与给药前进行比较。

9.肾形态学观察处死家兔,取出肾脏,比较两组家兔肾脏外形;纵向剖开肾脏,观察皮髓质条纹、色泽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HgCl2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1)肾缺血 HgCl2最易损伤近曲小管、髓袢升支粗段,使NaCl的重吸收减少,那么到达远曲小管内的NaCl增加,刺激致密斑使肾素分泌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增加,从而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少尿。

(2)肾小管阻塞当HgCl2引起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时,管型、细胞碎片或细胞肿胀等阻塞肾小管,直接引起少尿;另一方面,近端肾小管阻塞,肾小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

(3)原尿回漏和肾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基膜断裂,原尿到达肾小管时便回漏到肾间质,而后进入肾血管,直接使尿量减少。

肾间质水肿和间质压增高,一方面使有效滤过压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压迫肾血管,妨碍尿液流入肾小管,压迫肾周围毛细血管,导致肾缺血,进一步引起少尿。

2.内生肌酐清除率(80~120ml/min)测定的临床意义:(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除率低到正常值的80%以下,但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仍在正常范围,故是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2)初步估价肾脏的损害程度轻度损害Ccr在70~51ml/min;中度损害在50~30ml/min;小于30ml/min为重度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若清除率在20~11ml/min为早期肾功能衰竭;10~6ml/min为晚期肾功能衰竭;小于5ml/min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3)指导治疗内生肌酐清除率为30~40ml/min,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小于30ml/min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常无效;小于10ml/min应结合临床进行透析治疗,对袢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钠)的反应也已极差。

(4)慢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参考如慢性肾炎普通型Ccr常降低,肾病型Ccr常偏高。

3.尿肌酐/血肌酐比值:功能性肾衰﹥40,器质性肾衰﹤20。

功能性肾衰(也叫肾前性肾衰)由肾的灌流不足引起,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内生肌酐在体内积聚不多;器质性肾衰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坏死引起,内生肌酐不能从尿中排出,从而使血肌酐浓度急剧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