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精美完整版)PPT课件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精美完整版)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10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1 2 3 4
精选PPT课件
*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缩略语
4
基本要求
目录
延迟符
5
操作程序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并发症处理原则
6
7
8
职业防护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基本原则
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4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 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精选PPT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三、穿刺
(一)、PVC穿刺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d) 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e)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 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 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f) 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版)全文内容解读课件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版)全文内容解读课件
目的
通过实施本标准,指导和规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提高静脉治疗整体水 平,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主要内容
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操作流程、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培训与考核、实践指 南等。
结构
本标准共分为六章,包括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以及 操作或患者本身存在高凝 状态等原因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血液循环。
感染
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避免感染的关键 ,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全身感染。
静脉治疗护理操作的质量控制
定期培训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教 育,提高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水
平和规范操作意识。
质量控制标准
应制定静脉治疗护理操作的质量 控制标准,包括无菌操作规范、 穿刺技巧、固定方法等环节。
01
引言
背景和目的
静脉治疗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 的抢救和治疗。然而,静脉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 险,如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因此,制定静脉治 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十分必要。
本次解读课件旨在帮助护理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静脉治疗护 理技术操作标准,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静脉输液技术的原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守输 液流程,确保输液安全。
静脉输液技术的步骤 和方法
详细介绍了输液前的准备、输液 方法和输液后的处理等。
特殊静脉治疗操作规范
特殊静脉治疗操作规范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特殊静脉治疗,如深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置管术等。
特殊静脉治疗操作规范的原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 准(2023版)全文内容解读 课件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课堂PPT)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课堂PPT)

需要避光的药物
一、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 硝普钠 ✓ 吡啶类药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 ✓ 维生素类:维生素B、水乐维他 ✓ 噻嗪类药物: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 ✓ 喹诺酮类药物:氢化可的松、强的松、盐酸普鲁卡因、
黄芩素、呋塞咪、 维生素A等
16
二、易氧化的药物
✓ 酚类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7. 1.2um,可以隔绝颗粒和自排气的过滤器用于脂质液体 输注或3合1肠外营养的输注。
8. 标准血液过滤器:用于去除血液成分中储存的杂质。型 号:170-260um。
9. 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输注时不需要过滤器,除非制造商 另有规定。
15
---(1standards of practice)
• CVC: 中心静脉(Central Venous Catheter) •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 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 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 PN:肠外营养(Perenteral Nutrition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2017年3月
1
2
第一部分 静脉输液治疗
3
一、静脉治疗 1.定义及缩略语 2.基本原则 3.液体配置 4.输液器使用 5.输液工具选择 6.穿刺及消毒
冲管和封管
4
助动词对程度的解释
“可”(may) :表示允许 “宜”(should) :表示推荐 “应”(shall) :表示必须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ppt课件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ppt课件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12
术语和定义:输液港(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 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13
14
PVC: 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解读:导管置入的长度是穿刺点与上腔静脉之间的距 离,左侧置 管长度大于右侧,所以置管首选右侧。
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 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解读:头皮钢针的实用范围: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 输液量少。腐蚀性药物避免使用钢针以免造成药物
32
PICC穿刺
核对确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
确认已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取舒适体位,测量置管侧的臂围和预置管长度, 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对患者在操 作过程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
33
PICC穿刺
消毒、铺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以穿刺点为中心 消毒皮肤,直径≥20cm;
解读: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消毒后自然 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
10.置管部位不应使用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 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解读:丙酮和乙醚是危险化学品,不应接触,影响消毒 效果;局部使用抗菌油膏,可促发霉菌感染和细菌耐药。
24
操作前评估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 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4.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 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静疗规范ppt课件

静疗规范ppt课件
51
6并发症处理—输液反应
•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 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
43
4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输液附加装置包括三通、延长管、肝素帽、无针接头、过 滤器等,应尽可能减少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输液附加装置宜选用螺旋接口,常规排气后与输液装置紧 密连接。 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 毒剂用力擦拭各种接口(或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15~20s。
39
3导管维护—冲管及封管
• 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 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7天更换一次。 •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 •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一定要按时 维护哦!
40
3导管维护—敷料的更换
• 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 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6
7
1.术语和定义
• 静脉治疗 • 中心静脉导管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输液港 • 药物渗出 • 药物外渗 • 药物外溢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8
1.术语和定义
静脉治疗=静脉输 液??
9
1术语和定义—静脉治疗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血液制品) 通过静脉途径注入血液循环的一项专 业性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 输液和静脉输血。
20
2操作程序—操作前评估
在满足静脉治疗需要的情况下,优先选 择导管的原则是( )
A、较细较短的导管 B、粗且短的导管 C、较细较长的导管 D、粗且长的导管
21
2操作程序—操作前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导管(cvc)
二、术语和定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 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等)穿刺置管,导 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五、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1、基本原则 2、操作前评诂 3、穿刺 4、应用 5、静脉导管的维护 6、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7、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8、导管的拔除
五、操作程序
——基本原则
标准: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 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
敏史
解读:
(1)、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 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 码来识别患者。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前言
据权威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 脉输液治疗,我国80%住院患者接受输液治疗, 平均每人每年静脉输注8瓶液体,85%的护士 超过75%的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因此,静 脉治疗是目前临床护士最多的技术操作。
静脉治疗是突出的问题
人员资质问题:缺乏标准、要求,培训 药物配置问题:空气污染、液体污染等 职业暴露问题:针刺伤、化疗药溢出等 穿刺技术问题:神经损伤、导管异位等 输液量增加问题:核对等各种错误增加 输液并发症问题:外渗、导管相关感染 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及投诉率增加
三、缩略语
四、基本要求
标准: 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
中完成。 解读:
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的环境,应在空气中的细菌总 数≤500cfu/m3的医疗环境内进行。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层流净化台和有层流通 风设备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细菌 总数应≤10cfu/m3)
五、操作程序
——基本原则
标准:4、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
解读:
在置入中央血管通路装置时,护士应该使用一个核查清 单,来确保符合无菌的技术和操作流程。
五、操作程序
——基本原则
输液治疗不良事件的后果
投诉 纠纷 赔款
打人 免单 媒体介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13-11-14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2014-5-1实施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必要性:缺乏全国统一的输液治疗护理行 业标准。
紧迫性:新技术出现急需相关标准指导护 士实践行为
常有工具包括: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及输液辅助装置
二、术语和定义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 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ur) 完全植入人体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 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 注射座。
临床意义: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和科学化管 理水平
社会效益: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机 构法律纠纷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本要求 6、操作程序 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8、维护流程
一、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
四、基本要求
PICC技能培训:(1)PICC置管操作 (2)置管中问题分 析 (3)PICC维护流程 (4)各种并发症处理等。
4、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士应该对患者、看护者,和/或法定授权
人进行关于输液治疗和治疗计划内容的教育,包 括治疗目的、预期的结果和治疗、输液治疗目的, 与输液装置有关的护理,潜在的并发症,或与治 疗及疗法有关的不良事件,以及风险和受益。
四、基本要求
2、从事静脉治疗的护士应持有护士执业证 书,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 知识及技能培训。
3、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 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一定临床工作 经验的护士完成。(每年参加培训)
解读:PICC知识培训(1)血管解剖(2)血栓原因
(3)CRBSI预防及诊断 (4)置管风险因素评诂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
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规范性引用文件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 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 脉输液和静脉输血。
——基本原则
标准:3、操作前后应执行WS/T313规定, 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解读: (1)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 63﹪,橡胶手套 有3﹪- 52﹪的不可见渗透。(使用4-6小时后)
(2)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 (3)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 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
(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要“患 者说出姓名”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 等过敏史。
五、操作程序
——基本原则
标准:2、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 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 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 重复使用。
五、操作程序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二、术语和定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 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大于38度)、寒颤或 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 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 果的致病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