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行业旅游景区管理规范
![旅游行业旅游景区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b1fc2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c.png)
旅游行业旅游景区管理规范引言: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也是人们丰富生活、增长见识的方式之一。
旅游景区是旅游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管理规范对于提升旅游质量、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景区规划、服务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分小节阐述旅游景区的管理规范。
一、景区规划与开发1. 景区规划设计:景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文化、发展潜力等因素,合理布局各景点和设施。
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自然生态,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2. 设施建设:景区的道路、停车场、定向标识、厕所等基础设施应满足游客的需求,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
同时,设施的维修与更新应得到及时处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3. 旅游资源保护: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破坏性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
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和管理,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管理1. 游客接待:景区应建立高效的接待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票、导览、咨询等服务。
游客的投诉和建议应及时受理和回复,确保游客的权益。
2. 导游服务:景区导游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解说、指导和安全保障等服务。
导游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持有效证件。
3. 安全管理:景区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演练。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提高游客自我保护意识。
4. 清洁卫生: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内部环境的清洁管理,包括景区卫生、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
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提倡文明旅游。
三、环境保护1. 自然生态保护: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和管理办法,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遏制游客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加强环境监测,提倡游客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出行。
2. 景区景观保护: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合理安排游览线路,避免对景区景观的过度开发与商业化。
3. 文化遗产保护:景区应设立合理的文物保护区域,明确禁止游客触摸、刻画、攀爬等行为。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https://img.taocdn.com/s3/m/3bb80a236c85ec3a87c2c5bd.png)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一般规定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3.2 风景资源评价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3.4 分区、结构与布局3.5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第4章专项规划4.1 保护培育规划4.2 风景游赏规划4.3 典型景观规划4.4 游览设施规划4.5 基础工程规划4.6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4.7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4.8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4.9 分期发展规划第5章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各类风景区的规划。
第1.0.3条风景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风景区(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km2)、大型风景区(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500km2以上)。
第1.0.4条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
大型而又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
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1.0.5条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
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景区管理.3
![景区管理.3](https://img.taocdn.com/s3/m/e4850fe7f8c75fbfc77db2a6.png)
景区管理一、填空。
1.旅游景区是由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设施、服务和游客组成的人—的相关的地域单元,具有休闲、观光、娱乐、度假或其他专题旅游功能2.旅游景区管理的内容包括景区管理的战略,组织管理,投资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业务管理,环境管理。
3.在我国,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风景名胜区属国家建设部门,森林公园属国家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博物馆属于国家文化部门,水库风景区属于国家水利部门。
4.、国务院公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分为三个等级,即市县级风景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区。
5.世界遗产、国务院公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分为三个等级,即市县级风景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区。
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自然遗产,他集中了地球上文化和自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常可划分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
5.旅游资源的分类是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前提。
6.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法将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休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等6大类,69个亚类。
7.旅游环境容量主要受旅游资源的自然特性,旅游功能,旅游活动方式,以及旅游者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8.旅游资源评价一般包括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两个方面。
8.旅游资源的规模是指景观对象数量的多少、体积及占地面积的大小等。
9.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程度包括确定编制单位,开展前期准备,规划编制,中期评估,规划修编等五个步骤。
1.旅游景区规划的前提准备阶段主要从事政策法规研究,旅游资源调查,市场调查与预测等方面的工作。
2.旅游景区规划评审组一般有7-11人组成,原则上应为单数。
其中行政管理部门代表不超过1/3,本地专家不超过1/3。
3.旅游产业驱动力主要有客源市场增长率的变化,旅游消费者及其消费方式的变化,旅游的科技进步与产品更新,旅游业的竞争力。
景区方案及规划方案
![景区方案及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d125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3.png)
景区方案及规划方案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
景区作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此,对于景区的规划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景区规划设计景区规划设计是指对景区进行的空间规划、人员流线规划、功能布置、景观塑造等全过程设计。
景区规划设计应当从地理位置、文物资源、人文气息、历史文化及环境保护等全面考虑,形成人、景、产、生态四位一体的规划设计思路。
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是景区规划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景区的布局、空间组织等内容。
景区的空间需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同时各景点之间也要相互承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游览路径。
人员流线规划人员流线规划是指游客如何在景区内移动的规划设计。
游客流线的合理规划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游览体验,同时也能够减轻景区的游客压力。
功能布置功能布置是景区规划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景区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合理布置各种功能设施和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景观塑造景观塑造是指在景区内进行的景观规划设计,包括景观设计、景观建设等。
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景区的文化特色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景区方案景区方案是根据景区规划设计而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
景区方案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同时还要满足游客的需求。
景区设施建设景区设施建设是景区方案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景区设施建设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停车场等一系列功能设施的建设。
这些设施的合理建设可以带给游客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能够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
景区运营管理景区运营管理是景区方案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如何开发和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如何提高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和游客留存率,如何建立良好的景区品牌等方面。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也是景区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景区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提高景区的形象和知名度。
第三章第五节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分析
![第三章第五节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193e1ba6c30c2259019e24.png)
(4)为适应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景区内部可设计算机终端中心,进行控
制及管理。
旅游景区内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应在表3-8中选用,并以下限标准为主。
表 3-8 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
类别 简易宿点 一般旅馆 中级旅馆 高级旅馆 豪华旅馆 居 散 民 客 供电(W/床) 50—100 100—200 200—400 400—1000 1000 以上 100—500 供水(L/床·日) 50—100 100—200 200—400 400—500 500 以上 60—150 10—30 L/人·日 用地(m2/床) 50 以下 50—100 100—200 200—300 300 以上 50—150 备注 公用卫生间 六级旅馆 四五级旅馆 二三级旅馆 一级旅馆
2、用水量估算 (1)居民:居民数×单位规模[ 75—100L/(人· D)] (2)内宾:内宾数×单位规模[ 100—150L/(人· D)] (3)外宾:外宾数×单位规模[ 150—300L/(人· D)] (4)当日游客:当日游客数×1/3×单位规模[ 100—150L/
(人· D)]
(5)消防用水:每5000m3的建筑体积5L/s (6)休养所:人数×单位规模[ 150—100L/(人· D)]
一、交通设施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方面内容。应进行 各类交通流量和设施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各类交通存在的问题 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
(一) 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
旅游景区的交通由对内交通与对外交通两部分组成。 对外交通 对内交通
1、对外交通
指国际、国内远途游客进入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城镇的交通运输, 及远途客源地经过最靠近景区的城镇至接待中心的交通。对外交通设施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41eb28453610661ed9f46f.png)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
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机构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9、编制文本说明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建筑中的建筑与旅游景点的规划
![建筑中的建筑与旅游景点的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38709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b.png)
建筑中的建筑与旅游景点的规划建筑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和设计旅游景点时,建筑的布局和风格不仅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要符合游客体验的需求。
本文将从建筑中的建筑和旅游景点规划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规划。
一、建筑中的建筑规划建筑中的建筑规划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用途、形状、大小和布局等方面。
在建筑物用途的规划上,需要充分考虑到旅游景点的需求。
例如,如果一个旅游景点是以展览为主要内容,那么可以规划一些展览馆和博物馆等建筑物;如果是以休闲娱乐为主,可以规划一些游乐设施和咖啡馆等建筑物。
此外,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要显得突兀。
在建筑物布局的规划上,需要注意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和流线。
比如,可以规划一条主要的步行道路,连接各个建筑物,让游客可以方便地游览。
另外,建筑物之间可以设置一些花园和广场,为游客提供休息和拍照的场所。
同时,要合理利用空间,避免出现拥挤和混乱的情况。
二、旅游景点的规划旅游景点的规划主要包括景点的选址、景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游客流线等方面。
在景点选址上,需要考虑到周边的交通便利性和自然环境。
比如,如果一个旅游景点靠近市中心或者交通枢纽,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如果景点周边有山水资源或者自然保护区,可以规划一些生态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自然爱好者。
景点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和交通工具来实现。
例如,可以规划一条环线道路,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旅游巴士或者观光小火车等交通工具进行游览。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公共停车位和观光电梯,方便游客的出行。
为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游客流线的规划也非常重要。
在景点内部,可以设置一些指示牌和路标,指引游客前往不同的景点。
同时,要保持景点的整洁和美观,避免出现垃圾和杂物,影响游客的观感。
另外,应该合理安排游客的停留时间,避免出现过长的等待时间和拥堵现象。
总之,建筑中的建筑与旅游景点的规划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的工作。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40541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a.png)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景区的品质和游客的体验感受。
本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背景是一座位于中国南方的山水旅游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包括湖泊、山脉、河流等多种自然景观。
目前,景区已经投入使用,但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道路交通不畅、景观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行规划与设计。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目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目标是优化景区的整体布局和管理,提升景区的品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景区的交通设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2.重新设计景区的景观设置,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可塑性的景点。
3.设计并实施更加智能化、科技化的观光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4.设计合理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备,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1.交通规划设计在交通规划设计方面,我们将采取多种手段来提高景区的道路交通性能。
具体措施包括:–设计合理的交通路线,将主要出入口和道路连接起来,确保游客的交通畅通。
–实施数字导游系统,在游客到达景区后就能获得景区的相关信息和导航服务。
–设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的停车,缓解景区的交通压力。
2.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将根据景区的自然特点,重新设计出更为吸引人的景点。
具体措施包括:–根据自然景观的特点,设计出符合景区特色的景点,如根据湖泊设计出水上乐园等。
–设计更多的游憩区和休息区,让游客在享受景色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多的舒适和放松。
–加强景点的互动性,鼓励游客参与其中,增加游客的游乐体验。
3.智能化管理和服务设计在智能化管理和服务设计方面,我们将引入更多的科技手段和智能设备,升级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实施数字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包括智能导游、智能购物和智能语音服务等。
旅游景区投资建设实施方案
![旅游景区投资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fdba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1.png)
旅游景区投资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
因此,投资建设旅游景区具有重要意义。
二、投资建设目标。
1. 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2.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3. 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投资建设内容。
1. 景区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形象。
2.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停车场、卫生间、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的游览环境。
3. 景区景点建设,对景区内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和修缮,打造具有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的景点。
4. 旅游设施建设,建设游乐设施、游船码头、观光电梯等,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5. 客户服务建设,培训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投资建设措施。
1.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建设,共同分享投资建设成果。
2. 政府扶持政策,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给予投资建设景区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
3. 引进专业团队,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旅游规划设计和景区建设团队,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景区宣传推广,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五、投资建设效益。
1. 经济效益,投资建设旅游景区将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3. 文化效益,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
六、总结。
投资建设旅游景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共同推动旅游景区建设取得成功。
多维视角下的景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多维视角下的景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3856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e.png)
2023年第18期现代园艺随着我国旅游体系及物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景区公园及大型风景名胜已经逐步成为推动市场经济体系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人们物质及精神娱乐需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景区规划也逐步向系统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其中,景区风景园林工程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社会生态建设及景区功能性建设需求。
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不能远离生态设计的本质,应坚持多维视角及多维理念的融合,才能全面提升景区园林工程的规划科学性。
1景区风景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理论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景区属于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景区风景园林工程包含自然类风景园林和人工类风景园林。
(1)自然类风景园林:大部分以自然保护区或原生态森林公园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景观都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未进行人工修葺或人工干预程度较少,这类景区往往保留着原始的野生特征,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部分,能够呈现出极高的生态效益以及原生美学[1]。
(2)人工类风景园林:通过人工修砌打造的园林景观工程,是建立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城市绿化率,提升景区生态效益为目的构建的风景园林,这类风景园林往往体现出更为浓厚的人文性、服务性特点,有大量人工修砌的建筑物、景观小品及人造自然生态结构。
这类景观工程更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契合性、游客的审美需求、不同区域的地域性需求及文化传承需求,是需要进行多维设计的重点内容。
但无论是何种景观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都不能远离景区本身的规划需求。
首先,要有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
其次,要与基础设施相辅相成,可构建具备人文性和生态性的小广场、公园、游步道、庭院及景观小品;要营造出审美与体验相互融合的景观园林环境,同时,构建动静分区,确保景观工程空间分布合理,以满足游客的感官和心理需求。
而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必须从多个视角出发设计景区园林景观,不能单纯将其作为生态工程,更需要具备人文性、经济性、艺术性。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
![旅游景区空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eac97800b1c59eef9c7b460.png)
1、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
环城游憩带
是指产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 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还包括位于城 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
中央游憩商务区
是指以游憩中心地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 的门槛人口和吸引范围的游客活动中心。 不 仅要有旅游资源、游憩设施、游憩活动较集中 的区位,更要求有较大的游客流量。
用地分类
旅游专项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管理与居民用地 旅游加工业与农副 业用地
游憩用地
旅游服务用地
旅游接待用地 度假疗养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其他基础设施用地 居民居住用地
旅游管理用地
旅游加工业用地
旅游农副牧渔业用地
旅游景区用地分类表
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
3.2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
二、 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
景区功能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划分为 宏观布局、中观布局和微观布局三个层次。宏 观布局是指旅游发展在空间上的总体轮廓和部 署,中观布局则主要是确定景区在地域空间内 部的配置与部署和关系,微观布局,则是在具 体分析各点的潜力和制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 点与点、点与中观布局,甚至与整体的相关性, 选择出最优化的多维网络结构。
三、旅游景区用地规划
3、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 3.1用地分类 根据旅游景区用地的实际及其功能性质,总体上可把
其分为旅游专项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管理与居 民用地和旅游加工业与农副业用地四大类,但在具体 的用地上,可以是几种类型的用地相结合。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要求,风景名胜区的 用地分类共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共十个大类,每个小类下又划分五个小类,具 体划分见分类表(3-2)。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旅游经济-12-旅游景区创新发展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旅游经济-12-旅游景区创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5f571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e.png)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旅游经济-12-旅游景区创新发展[单选题]1.修建性详细规划图件的图纸比例一般为( )。
A.1/100000~1/2000B.1/2000~1/1000C.1/2000~1/50(江南博哥)0D.1/1000~1/50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包括:①规划设计说明书;②图件,包括综合现状图、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图、道路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图、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设计图、竖向规划设计图、鸟瞰或透视等效果图等。
图纸比例一般为1/2000~1/500。
[单选题]2.下列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
A.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B.研究并确定景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C.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D.竖向规划设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②用地布局;③景观系统规划设计;④道路交通系统设计;⑤绿地系统设计;⑥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⑦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⑧竖向规划设计;⑨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B项属于总体规划的内容。
[单选题]3.下列不属于景区经营管理制度的是( )。
A.产权安排B.组织结构C.景区规划D.激励制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景区经营管理制度是以景区利益为出发点,目标在于通过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效率来增加景区竞争力,为实现景区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保障。
景区经营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三个层次:①产权安排;②组织结构;③激励制度。
[单选题]4.国家旅游局于( )年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
A.1999B.2003C.2005D.2008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为规范旅游规划设计活动,加强对旅游设计单位的管理,提高旅游规划设计质量,保障委托方和受委托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国家旅游局于2005年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三类。
景区服务与管理期末测试
![景区服务与管理期末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73d0cd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1.png)
景区服务与管理期末测试1.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有()。
(多选题) *A旅游体验对象(正确答案)B旅游资源C旅游服务设施(正确答案)D解说系统E管理服务人员(正确答案)2.旅游服务设施包括()等类型。
(多选题) *A建筑设施B基础设施(正确答案)C交通设施D接待服务设施(正确答案)E娱乐设施3.旅游景区具有()特征。
(多选题) *A地域性(正确答案)B体验性(正确答案)C吸引性D享受性E服务性(正确答案)4.景区基础设施配置的原则有()。
(多选题) *A前瞻性(正确答案)C标准性(正确答案)D准确性E舒适性5. 景区环境景观配置原则有()。
(多选题) *A优美性B悦目性C生态性(正确答案)D经济性(正确答案)E文化艺术性(正确答案)6.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多选题) * A旅游者个人特点(正确答案)B价格C社会因素(正确答案)D环境因素(正确答案)E心情7. 常用的景区促销手段有()。
(多选题) *A广告(正确答案)B人员推销(正确答案)C营业推广(正确答案)D公共关系促销(正确答案)E直接营销(正确答案)8. 景区导游提示游客注意事项包括()。
(多选题) *B.着装(正确答案)C.环境(正确答案)D.民风(正确答案)E.摄影(正确答案)9. 下列属于景区导游服务的准备工作的有()(多选题) *A.物质准备B.知识准备(正确答案)C.形象准备D.了解游客特点(正确答案)E.自身准备(正确答案)10. 观赏性娱乐包括()等类型。
(多选题) *A舞台类(正确答案)B花会队列类(正确答案)C场景模拟类(正确答案)D游艺竞技类E康体疗养类11. 景区娱乐项目设计应当遵循()原则。
(多选题) *A享受性(正确答案)B新颖性(正确答案)C刺激性(正确答案)D冒险性E对抗性(正确答案)12. 景区娱乐产品设计需考虑()四类因子。
(多选题) *A旅游资源(旅游价值)(正确答案)B与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正确答案)C旅游专用设施(正确答案)D旅游成本因子(费用、时间或距离)(正确答案)E游客13. 影响景区娱乐服务管理的因有()。
旅游度假区创建方案
![旅游度假区创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6b4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3.png)
旅游度假区创建方案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成为了许多地方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个成功的旅游度假区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体验,还能够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一个旅游度假区创建方案。
一、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是创建成功的基石。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备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地点作为度假区的基地。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度假区的主题和定位,例如海滨度假、山岳度假或文化体验等。
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度假区的空间布局,确保各个功能区域的互补和协调。
最后,要考虑到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规划设计中应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方面的设施和服务。
二、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完善的旅游度假区需要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
首先,交通设施是旅游度假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以方便游客的到达和流动。
其次,住宿设施是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包括酒店、度假村、民宿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建设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
三、环境保护: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首先,要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规划设计中要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其次,要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四、宣传推广:一个成功的旅游度假区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宣传渠道,包括旅游网站、社交媒体、旅行社等,通过各种方式向游客传递度假区的信息和魅力。
其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活动,吸引目标客群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要注重口碑营销,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让游客成为度假区的推广大使。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4be0e16edb6f1afe001f69.png)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老虎滩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市拙政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
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江西: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制定本条例。
旅游规划总结
![旅游规划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0c193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0.png)
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和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旅游系统的结构:(一)旅游系统的组织结构: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和保障子系统(二)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三)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旅游三要素: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四)旅游系统的层次结构:宏观层次的旅游系统、中观层次的旅游系统、微观层次的旅游系统旅游规划是指在对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条件及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客源市场需求及旅游业发展趋势,设计旅游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策划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构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旅游规划功能:1. 在市场中合理分配旅游资源2. 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3. 落实区域相关部门的协作4. 保障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的等级分类1、空间尺度分类:国家旅游规划、省级旅游规划、市级或县级规划、景区、景点规划2、时间尺度分类:长期规划(10-20年)、中期规划(3-6年)、短期规划(1-2年)3、规划的内容分类:旅游综合规划、旅游专题规划4、旅游规划的深度要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旅游投资方、区域旅游管理方、旅游开发区域所在的社区、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审批部门旅游开发: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旅游开发的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地的交通安排、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开发的原则:个性原则、市场原则、综合原则、保护原则、效益原则旅游开发的步骤: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估、制定旅游规划、具体方案实施旅游规划与开发四大板块:经济、环境、人文、规划区位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意义:1、确定旅游地市场范围2、确定旅游地等级3、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消费者行为理论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竞争力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丰富旅游规划的内涵、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ee5257b7360b4c2e3f6461.png)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
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机构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9、编制文本说明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https://img.taocdn.com/s3/m/c36bf5c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6.png)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1999)是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各类风景区的规划。
风景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
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对于大型且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
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
并应遵循以下原则:统筹兼顾,综合安排;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风景区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
规划编制前应对风景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社会、旅游发展现状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3.2总体规划第3.2.1条总体规划应明确风景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确定风景区的空间范围和分区特征,规划风景线、功能区和景点群落等,同时考虑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3.3详细规划第3.3.1条详细规划应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风景区内的各功能区、景点群落、景点、景观等进行具体规划,明确各区域的用地性质、规模和布局,制定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3.4保护规划第3.4.1条保护规划是风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风景区内的自然生态、文化遗产等进行科学保护,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对风景区的影响。
3.5管理规划第3.5.1条管理规划是风景区规划的保障和支撑,应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风景区的正常运转和管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前的景区建设过程中,其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作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门传统学科,难免会带上城市的烙印。
如何正确理解景区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如何避免盲目照抄城市化建设、如何升级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旅游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绿维创景认为,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惯性思维的苦果
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市政工程包括供水、排水、能源、交通、邮政电信、防灾六大专项,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防洪、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设计。
目前,旅游景区市政工程一般都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相关规范法规进行规划。
但是盲目照搬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以城市规划代替旅游规划,就会导致市政工程的模式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化。
模式化的市政工程没有注意到旅游景区与城市的差异化问题,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对于市政工程设施的实际需求;而城市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冲淡了旅游景区原有的景观意境,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而且由于此类规划缺乏前瞻性,不适应旅游区环境和市场发展需要,逐渐沦为障碍,造成投资的浪费。
二、丢掉惯性思维,抓住本质区别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环境不同于城市,因此不可依照惯性思维照搬城市要求,来进行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距离城市较远,地势复杂,基础建设环境无法达到城市建设所要求的“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
同时,旅游景区与城市的性质不同,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周边和当地的地理与资源条件,结合景区特点,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地判断,准确掌握规划区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立足规划目标,找到经济、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从而使整体规划设计思路更加明确、清晰、合理。
1、旅游景区的季节性不容忽视
旅游具有季节性,旺季人口聚集但常驻人口少,森林、温泉等休闲度假类旅游更为明显。
此类旅游景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在考虑需求功能、维护运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季节因素影响。
例如规划旅游区水源水库容量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居民生活习惯、景区淡旺季不同时段的用水量等具体条件测算,而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规划年用水量和水库容量。
在温泉休闲项目中进行用水量的计算,也应将游客的热水和生活冷水的消耗纳入游客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中,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水娱休闲项目与旅游季节性的变化来确定。
2、充分考虑景点的集散性
一般来说,景区内游客聚居地、建筑群等设施分布较为分散,与相对集中的城镇相比,由于距离、地形、地质等因素,不具备建立高效集中、功能齐全、联合统一的市政工程设施条件,这就需要根据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对市政工程的形式进行代替式、选择性地建设。
水的供给与处理:不同于城镇的集中供水系统,旅游景区可选择多样供水方式。
远离都市、污染少的地表水源丰富、水质稳定的旅游景区可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如溪流泉水、河流湖泊;易开采并适合饮用的地下水也可作为一种方式开采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则可将雨水处理后作为生活供水。
对于分散污水的处理,如一些山区散住户的污水不可能统一处理,则应建立单户或几户规模的简易污水处理系统,或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
旅游景区的综合管网也应按各点独立、局部统一的方式进行建设。
专项规划设计:在旅游景区的专项规划中,也应充分考虑其分散性。
例如消防规划中的消火栓,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规定“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管道……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米。
”在新建城市道路的市政
输供水管线上,一般都是按此规定执行,因为城市市政管线两侧建筑密集,然而在旅游区规划上,除了游客接待聚居区,古建保护区等集中建设区外,在输水管线两侧并没有其他设施,因此并不需要在供水管线上设置大量的消火栓。
能源利用:对于能源引入有线路较长、投资大,但负荷小的偏僻景区,可以考虑当地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能源条件,若能开发利用,则此类能源既清洁环保同时又解决了线路铺设问题。
电信设备:景点大范围分散的景区内公用电话的设置,如采用架设,则影响景区风景;如地埋铺设,崎岖的地形和地质构造使通讯线路铺设变成了一项复杂的工程,而在手机大量普及的今天,建设覆盖景区的移动基站就成较为合适的选择。
但在旅游沿途,应设置手机充电插座。
综合防灾:与城市相比,旅游景区面对更多来自大自然的各种直接灾害,如火灾、暴风雨、泥石流、地震等。
景区应根据灾害形成的条件,采取防阻结合的方式应对。
“防”,即改善自然环境,消除灾难形成条件;“阻”,即在灾害产生前,采取一定措施预防和减少灾害产生时对周围事物造成的破坏。
如在重要景点、建筑附近设置景观水池(如莲花池、喷泉池等)或人工湖,保持一定水量作为消防水池;通过植被护坡,构建生态景区,来减少滑坡及泥石流灾难发生。
三、旅游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与环境协调
景观化与生态化,是社会进步、旅游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在旅游景区的一些配套设计中,也存在一些惯性思维,如城市化的大广场、桥梁,非生态化的硬质水道、垂直驳岸等。
如果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来部分实现基础设施和景观的和谐统一,实现市政工程设施与景区特点和整体环境的更好融合,则能避免市政设施在景区内生硬另类、与景区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如景区内的一些垂钓池、人工湖、溪流等水景观,生硬地采用混凝土结构,搭配大规模的喷泉,虽达到了亲水地效果,但人工符号强烈,与景区极不相称。
而旅游者对这种非生态的大手笔也往往并无好感,丝毫没有回归自然的情趣。
事实上,这类设计只是早期城市水景的翻版,动植物无法在其中生存,水质极易变质,甚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已经日薄西山,不少城市已不惜重金改善,将其恢复成有生态护坡的驳岸。
再如景区内的厕所,其造型若与城市一般,则极大地影响景区的档次。
若将厕所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就像对待山门、楼阁亭台一般,做到外观和环境协调一致,内部清洁卫生,外部造型别致,则反响非同一般。
而对于厕所的卫生处理技术来讲,偏远无水景点可采用分集式生态环保旱厕或无动力污水处理厕所;有水源的景点可采用生态节水的厕所;水电充足时建设星级厕所等。
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做到既美观,可以成为一道风景,又环保,符合生态学原理。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