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谦词有
4、重点语句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朋友约好一同出行,(他们)约好在正午动 身,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后 朋友才到。
(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朋友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 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朋友约好一同出行,(他们)约好在正午动身, 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便离开了,
才 嬉戏
去后乃至。 方: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 方: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刘义庆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目标):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
xīn
zhé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 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 xié 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 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 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 定华、王之优劣。
无信------- “期日中,过中不至”
暴躁易怒---- -粗鲁-----------无礼-----------知错能改------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
驳父亲友人的?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
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 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 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 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 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 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 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 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参考答案: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
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
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的客
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
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 全责备;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 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 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自学指导一
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圈 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字词积累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 约定 1. 与友期行 2. 太丘舍去 离开 3. 尊君在不 现在写作“否”,表示疑问 丢下,抛弃 4. 相委而去 5. 则是无信 信用 6. 下车引之 牵引,拉 回头看 7. 入门不顾
华歆:在人想搭船时,有不纳之意,后在贼人追至 时却救人救到底,反映了华歆考虑问题全面,重诺 守信的精神。
人物形象概括:
华歆:
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诺守信, 临危不惧,帮人帮到底的气概。
王朗:
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全面。
2、读完《乘船》,它给了你什么启发 性思考?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 不能轻诺寡信。
这篇文章以对比的写法,写出 华歆、王朗对逃难者的不同态度和 行为,从而表现出两个人和不同品 格和境界;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 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结尾的一句话更引人深思,让 人回味无穷。
1、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他(代词,指华歆) 1)歆辄难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的(结构助词)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 “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您都没 到,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朋友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 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就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
2)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
当时 时常
3 ) …可以为师矣 宁可以急相弃邪
可以
能够
凭
因为
2.古今异义字:
贼: 古:作乱的人, 今:有偷窃行为的人 所以: 古:…的原因, 今:表结果 耳: 古:罢了, 今:耳朵
宁:
古:难道, 今:宁可 可以: 古:是能愿动词“可”与 “以”两个词连用,“能因为” 今:“可以”两字连用,只 作能愿动词
开端:华歆﹑王朗据乘船避难 有人想要搭船
发展
华歆:为难
王朗:幸尚宽 后贼追至情况紧急 王朗:欲舍所携人
重
轻诺寡信
乘船
高潮
诺 守 信
华歆:宁可以急相 弃邪 结局: 遂携拯如初
讨论探究
1、“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认为谁“优” 谁“劣”?为什么? 王朗:有人想搭船,轻率答应,当贼人追来时,他 又欲舍所携人,反映了王朗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 全面;
疑, 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
当初 邪?” 遂携拯如初。
凭,根据 于是 救助
难道
因为
评定
助词,的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 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 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 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 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 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的请求,难道能因 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 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 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和劣
yé
zhěng
一起,都
想要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
顺便 借光 形作动 对……感到为 恰巧,幸而 难 就
代词 这件事
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同意 还
何为不可?”
倒装句,“为何”
作乱的人
抛弃
先前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
迟疑,犹豫 不决
罢了
……的原因
接受
请求
能够, 可以
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 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 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 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 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 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 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 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 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 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 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守信走遍天下 寡信寸步难行
拓展阅读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 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翻 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 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 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 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 (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 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 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 样的。
(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到了正午您没 到, 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 是不讲礼貌。”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很惭愧,下下车拉元方以示歉意,元方走进 门去,连头也没回。
6、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 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去后乃至 A、才 B、竟然 C、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 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
刘义庆:南朝宋 朝,彭城人,宋 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 文学 朝, 家。 《世说新语》 笔记小说 集 主要记载 东汉末年 到 晋朝,士大夫 阶层荒诞的闲谈轶事。也是六朝志人 小说的杰出代表。具有“语言简练、 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该书在魏、晋是当时盛行的小说集大 成之作,对后世的小说和笔记小说发 展影响很大。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教学目标(1分钟)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能够参照译文背诵课文。
3、 理解本文主旨
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两遍(3分钟)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 守信用。” “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到了正午您没到, 就是不
感到惭愧
拉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那人感到很惭愧,下 下车拉元方以示歉意,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自学指导二(8分钟)
1、陈太பைடு நூலகம்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
3、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 旨)?
1.
信是立世之本,做人应当诚 信、有礼。
当堂训练(8—10分钟)
1、通假字:尊君在不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通( 否 ) 古:约定 今:日期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古 :拉 今:引用 古:回头看 今:照顾
元方入门不顾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 谦词。 ①尊君 ② ②家君 ③ ③陛下 ① ④令尊 ⑤ ⑤寡人 ⑥ ⑥足下 ④ ⑦令郎 ⑧ ⑧老朽 ⑨ ⑨麾下 ⑦ 敬词有
之外。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 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 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 今流传。 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 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 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积累有关诚信的警句格言
君子一言 , 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
一诺千金 .
说到做到.
自己不能为,切勿轻许人.既许.就应该实践自己 的诺言.
宁可办事少许诺.不可许了诺办不了事.
4、文言文比较阅读
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ào) 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搞(请假)归乡里。式谓元 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 至,元伯俱 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 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 日,巨卿果至,升堂(登上大厅)拜饮,尽欢而别。 翻译: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 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 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 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 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 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 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 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 欢而别。
4、重点语句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朋友约好一同出行,(他们)约好在正午动 身,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后 朋友才到。
(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朋友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 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朋友约好一同出行,(他们)约好在正午动身, 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便离开了,
才 嬉戏
去后乃至。 方: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 方: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刘义庆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目标):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
xīn
zhé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 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 xié 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 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 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 定华、王之优劣。
无信------- “期日中,过中不至”
暴躁易怒---- -粗鲁-----------无礼-----------知错能改------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
驳父亲友人的?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
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 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 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 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 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 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 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 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参考答案: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
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
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的客
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
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 全责备;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 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 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自学指导一
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圈 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字词积累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 约定 1. 与友期行 2. 太丘舍去 离开 3. 尊君在不 现在写作“否”,表示疑问 丢下,抛弃 4. 相委而去 5. 则是无信 信用 6. 下车引之 牵引,拉 回头看 7. 入门不顾
华歆:在人想搭船时,有不纳之意,后在贼人追至 时却救人救到底,反映了华歆考虑问题全面,重诺 守信的精神。
人物形象概括:
华歆:
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诺守信, 临危不惧,帮人帮到底的气概。
王朗:
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全面。
2、读完《乘船》,它给了你什么启发 性思考?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 不能轻诺寡信。
这篇文章以对比的写法,写出 华歆、王朗对逃难者的不同态度和 行为,从而表现出两个人和不同品 格和境界;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 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结尾的一句话更引人深思,让 人回味无穷。
1、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他(代词,指华歆) 1)歆辄难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的(结构助词)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 “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您都没 到,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朋友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 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就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
2)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
当时 时常
3 ) …可以为师矣 宁可以急相弃邪
可以
能够
凭
因为
2.古今异义字:
贼: 古:作乱的人, 今:有偷窃行为的人 所以: 古:…的原因, 今:表结果 耳: 古:罢了, 今:耳朵
宁:
古:难道, 今:宁可 可以: 古:是能愿动词“可”与 “以”两个词连用,“能因为” 今:“可以”两字连用,只 作能愿动词
开端:华歆﹑王朗据乘船避难 有人想要搭船
发展
华歆:为难
王朗:幸尚宽 后贼追至情况紧急 王朗:欲舍所携人
重
轻诺寡信
乘船
高潮
诺 守 信
华歆:宁可以急相 弃邪 结局: 遂携拯如初
讨论探究
1、“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认为谁“优” 谁“劣”?为什么? 王朗:有人想搭船,轻率答应,当贼人追来时,他 又欲舍所携人,反映了王朗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 全面;
疑, 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
当初 邪?” 遂携拯如初。
凭,根据 于是 救助
难道
因为
评定
助词,的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 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 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 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 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 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的请求,难道能因 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 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 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和劣
yé
zhěng
一起,都
想要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
顺便 借光 形作动 对……感到为 恰巧,幸而 难 就
代词 这件事
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同意 还
何为不可?”
倒装句,“为何”
作乱的人
抛弃
先前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
迟疑,犹豫 不决
罢了
……的原因
接受
请求
能够, 可以
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 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 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 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 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 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 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 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 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 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 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守信走遍天下 寡信寸步难行
拓展阅读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 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翻 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 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 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 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 (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 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 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 样的。
(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到了正午您没 到, 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 是不讲礼貌。”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很惭愧,下下车拉元方以示歉意,元方走进 门去,连头也没回。
6、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 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去后乃至 A、才 B、竟然 C、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 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
刘义庆:南朝宋 朝,彭城人,宋 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 文学 朝, 家。 《世说新语》 笔记小说 集 主要记载 东汉末年 到 晋朝,士大夫 阶层荒诞的闲谈轶事。也是六朝志人 小说的杰出代表。具有“语言简练、 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该书在魏、晋是当时盛行的小说集大 成之作,对后世的小说和笔记小说发 展影响很大。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教学目标(1分钟)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能够参照译文背诵课文。
3、 理解本文主旨
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两遍(3分钟)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 守信用。” “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到了正午您没到, 就是不
感到惭愧
拉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那人感到很惭愧,下 下车拉元方以示歉意,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自学指导二(8分钟)
1、陈太பைடு நூலகம்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
3、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 旨)?
1.
信是立世之本,做人应当诚 信、有礼。
当堂训练(8—10分钟)
1、通假字:尊君在不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通( 否 ) 古:约定 今:日期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古 :拉 今:引用 古:回头看 今:照顾
元方入门不顾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 谦词。 ①尊君 ② ②家君 ③ ③陛下 ① ④令尊 ⑤ ⑤寡人 ⑥ ⑥足下 ④ ⑦令郎 ⑧ ⑧老朽 ⑨ ⑨麾下 ⑦ 敬词有
之外。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 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 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 今流传。 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 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 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积累有关诚信的警句格言
君子一言 , 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
一诺千金 .
说到做到.
自己不能为,切勿轻许人.既许.就应该实践自己 的诺言.
宁可办事少许诺.不可许了诺办不了事.
4、文言文比较阅读
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ào) 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搞(请假)归乡里。式谓元 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 至,元伯俱 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 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 日,巨卿果至,升堂(登上大厅)拜饮,尽欢而别。 翻译: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 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 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 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 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 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 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 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 欢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