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11《台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台阶》位于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线索是“小人物”,是平凡的普通人。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就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是一位普通劳动者。他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期待且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本单元的能力线索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重点的定位能力和对文章内涵意蕴的理解能力。本文是小说,那么学生就应该学会从文体的基本特征出发,学会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从文本自身来看,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方式展开叙述,亲切、自然。在娓娓道来中,展现和塑造了“父亲”这一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常常是在不经意处,在寻常的描写中见精神。在内容的勾连上,作者用“台阶”这一条有形的线索,将建造有高台阶新屋所引发的事情串联起来,形成了清晰的结构脉络。

本文设定为自读课文,目的就是要将本单元前面教读课文所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读的阅读实践中去,加以训练、巩固和提升。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父亲的形象意蕴也比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同时,七年级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往往关注的是小说的情节,而忽视了对小说中人物形

象的分析,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因此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同时,重点放在探究人物形象上面,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知人物特点。

三、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理解“台阶”的内涵。

2.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细节描写,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阐释小说主题。

四、教学重点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 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1. 理解“台阶”的内涵。

2. 阐释小说主题。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

七、教学时数: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写父亲的诗歌、散文自然引入本节课的阅读内容。

(二)出示学习任务,解读“阅读提示”

任务一

1.出示任务:阅读课后的自读提示,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信息(文章内容和阅读方法)。要求:在“提示”中标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阅读提示”,从中提取出文本的文体特征、阅读重点及阅读策略、方法。学生阅读提示,梳理标注有价值的信息。教师指名学生提炼要点。

2.反馈指导:学生展示本小组交流结果,教师调动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完善。

(1)文体特征:从阅读提示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的小说。那么,就可以从小说情节的角度梳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内容。还认识到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小说的主题是阅读的重点。

(2)阅读的策略、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文中人物的前后的言行的矛盾和变化处,这样有助于理解人物和归纳主题,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关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通过做批注的方式加以点评。这些是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任务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 出示任务:梳理故事情节

(1) 通过阅读并填写情节表格,梳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些内容,了解故事梗概。

(2) 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填空:我的父亲,要求用一个词突出你眼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2.反馈指导:

(1)情节上围绕父亲与台阶能够梳理出故事发展的脉络即可。

情节内容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解说。教师倾听学生发言,把握父亲“勤劳、坚韧”的特点。

任务三:合作探究,局部精读

1. 出示任务:

(1) 找出文中你不理解之处,结合前后文尝试理解,再把你的思考和其他同学做些交流,看理解是否合情合理。

(2) 在前面交流的基础上,你是否可以对之前你对父亲形象的认识做些补充或调整。

(3) 请从“台阶”“父亲”“脊梁”“传承”“迷失”中任选一个词作为核心词,说一段话,表达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2.反馈指导:

(1)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恰恰是文章的难点所在,如新屋开工时,父亲为什么露出尴尬的笑;“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感到处处不对劲,甚至有些

失态?教师指导学生细读相关情节中的细节描写,把握父亲的前后的言行的矛盾之处,进行批注和点评。之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成对小说主题深入、多元的开掘。

修好的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很珍惜,很重视,这是他的面子,是地位的象征,他开始自我感觉良好,得意非凡、自满,忘乎所以。但修高台阶后,到底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修台阶建新屋消磨了他的体力和精力,让他饱经风霜,身体变差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高台阶并没有给他带来他想要的地位与尊严。因而他从希望到失望。当物质上得到满足的时候,精神上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满足和慰藉。这种错位让人深思。

在故事中,我们也可以读出作者对父亲崇敬的同时,也有同情、怜悯以及含蓄的批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父亲的形象再重新审视。

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求唯一答案,只要能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父亲建高台阶的新屋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就可以了。

(三) 教师总结,板书归纳

父亲---------中国农民

教师板书、解说并出示《父亲》这幅油画作品:成长在农村的李森祥曾经说过:“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处理。在中国农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们迅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