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基础知识

中药鉴定基础知识

(一)观察植物形态
对具有较完整植物体的中药检品,应注意对其根、 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观察,对花、果、孢子 囊、子实体等繁殖器官应特别仔细,借助放大镜或 解剖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特征,如毛茸、腺点 等的形态构造。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检品是不 完整的,通常是植物体的一段或一块器官,除对少 数特征十分突出的品种可以鉴定外,一般都要追究 其原植物,包括深入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进行 对照鉴定。
中药的杂质检查 中药中杂质的混存,直接影响药材的纯 度。这些杂质系指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 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 尘土等。检查方法可取规定量的样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 镜(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含有可筛分的杂质, 应通过适当的筛罗将杂质筛出。然后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 计算出占样品的百分比,以资确质。如药材中混存的杂质与 正品相似,难以用肉眼鉴别时,应用显微、理化鉴别试验, 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对个体大的药材,必要 时可破开,检查有无蛀虫、霉烂或变质情况。杂质检查所用 的样品量,一般按药材取样法称取。
药材的色泽,一般应在日些下觋察。色泽的描述包括表面 和断厘色泽的内容。描写色泽时应注意大部分药材的色调不 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或有的略有不同,因此可写为 “××色或××色”或“××色至××色”。一般把质量好 的色泽放在前面,二种色调组成描写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 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色泽描述避免用各地理解不同的 术语,如“青色”、“土黄色”、“粉白色”等。
第一步 取样 检品的来源包括抽检和送检两类。药材的取
样是指选取供鉴定用的药材样品。所取样品 应具有代表性、均匀性并留样保存。取样的 代表性直接影响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必须重视取样的各个环节。

中药鉴定培训讲义(详细)

中药鉴定培训讲义(详细)

中药鉴定培训讲义(详细)中药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1.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疾病的物质。

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中药:(Chineseherbolog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是指在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2.1.中药的来源及分类: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2.2.中成药及其分类:中成药(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atentPrescription)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2.3.中药材: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

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也即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

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

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中药鉴定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中药材的鉴别、性质与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材是指经过采集、加工、干燥等处理后所使用的中草药。

中药材的鉴定是检验药材真伪与质量的基础工作,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中药鉴定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的归纳。

一、中药鉴别中药的鉴别主要通过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特点、部位特点、质构特点、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

通过外观观察、组织解剖、显微镜观察、色谱鉴定等手段来进行鉴别。

1.形态特征:包括外形、颜色、大小、质地、气味等方面的特征。

2.生长环境特点:包括生长地点、生长环境、栽培特点等。

3.部位特点:不同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主要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4.质构特点:包括材质、纤维、器官、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5.化学特征: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色谱特征、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特点。

二、中药性质与质量评价中药性质与质量评价主要涉及到活性成分、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等方面的鉴定与分析。

1.活性成分鉴定:对于中草药中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的鉴定,如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挥发油等。

2.化学成分鉴定:通过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色谱指纹图谱:通过色谱分离技术得到的草药鉴别指纹图谱,用于评价中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性。

三、中药杂质检验中药杂质检验主要包括外来杂质检测、微生物检验、重金属检测等方面。

1.外来杂质检测:包括脂肪、淀粉、矿物质、蛋白质等方面的检测。

2.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方面的检测,检验中药材的卫生质量。

3.重金属检测:包括溶出物测定、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以确定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

四、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草药的药效,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效应。

中药毒理学研究中药材的毒性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1.中药药理学:包括中药的药效、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药材性状鉴定1.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态、大小等方面的特点。

2.质地鉴定:根据药材的质地,如脆性、韧性、酥性等,进行鉴别。

3.气味鉴定:根据气味的强弱、特点及气味的性质,如芳香、腥臭等,进行鉴别。

4.味道鉴定:根据药材的味道,如甘、苦、辛等,进行鉴别。

5.触感鉴定:将药材用手触摸,感受其表面光滑、粗糙、湿润等特征进行鉴别。

二、组织结构鉴定1.细胞形态学: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进行鉴别。

2.细胞壁鉴定:根据细胞壁的厚度、层数等特征,进行鉴别。

3.组织构造:包括细胞组织的排列方式、细胞间的距离等特点。

三、化学成分鉴定1.色素成分:通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草药中的色素成分。

2.酸碱度鉴定:通过浸泡药材,观察其对酸碱指示剂的影响,判断药材的酸碱性。

3.挥发油成分: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分离提取挥发油,然后进行成分分析,鉴定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

4.醇酚成分:通过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分析鉴定。

5.生物碱成分:通过色谱等方法,确定药材中的生物碱成分。

四、药理作用鉴定1.体内药效学:通过动物实验、离体器官实验等方法,观察药材对动物体内的药效作用,评价其药理作用。

2.细胞实验:通过体外的细胞实验,观察药材对细胞的作用,评价其药理作用。

3.受体结合实验:通过受体结合实验,验证药材对受体的结合作用,评价其药理作用。

4.酶活性实验:通过测定酶活性的方法,评价药材对酶的活性影响。

以上是中药鉴定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药材的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鉴定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药材的质量、药效及其合理应用。

这对于中药的制药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一、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检品登记(送检单位、产地、日期、数量等)➢取样1:登记。

2:取药原则。

3:取药量。

4:抽取平均样品量。

➢杂质检查➢真实性鉴定(基源、形状、显微、理化等方法)➢含量测定➢报告二、中药鉴定的方法1、真伪鉴定原动(植)物鉴定(确定生药正确学名)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2、纯度鉴定杂质检查水分测定灰分测定3、品质优良度鉴定➢中药变质现象1)虫蛀-2)霉变-3)变色-药材固有颜色发生变化。

4)走油-又称“泛油”。

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前者如a含脂肪油药材:柏子仁、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等;b含挥发油药材:当归、肉桂等。

后者如含糖质药材:天冬、太子参、枸杞子、麦冬等。

5)风化-矿物6)自燃-主要是富含油脂的药材,如柏子仁、紫苏子、海金沙等。

某些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自然,如菊花、红花等。

4、有害物质的检查道地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成为地道药材,有时又叫地道药材,即真资格的药材。

如:浙江: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东北:人参鹿茸关木通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东北铁线连(威灵仙)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炉贝木香熊胆天麻茯苓(云、安)猪苓(云、山)江苏:茅苍术薄荷四川:川芎川乌川黄柏厚朴黄连川贝五倍子川牛膝川木香金钱草麝香半夏大黄甘肃:当归大黄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新疆:阿魏软紫草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三、中药鉴别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常见中药药材鉴别术语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中药鉴别基本知识.ppt

中药鉴别基本知识.ppt
中药学
(六)光谱鉴定法
含义: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 围内对光的吸收度或发光强度,对中药进行定性 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用方法
➢紫外光谱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 ➢质谱鉴定法 ➢磁共振光谱鉴定法
中药学
(七)中药鉴定发展技术
指纹图谱鉴定法 生物鉴定法 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技术 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和检验方法所 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 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中药学
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
取样:
➢ 样品具有代表性 ➢ 足够的数量
2.鉴定:
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对检品的真实性、纯度、质量进行评价 和检定。
3.结果判断
填写检验报告书。
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来源鉴定-植、动、矿物类药材 性状鉴定-药材、饮片 显微鉴定-破碎药材、粉末、中成药 理化鉴定(现代仪器分析)—有效成分、成分分
析;浸出物测定;纯净程度、有害或有毒物质定 量定性检测。
中药学
来源鉴定
观察植物形态
➢ 各器官(繁殖器官) ➢ 热水浸泡软化展平 ➢ 借助放大镜或解剖镜 ➢ 借助显微镜
常规检查法
1.微量升华法
5.炽灼残渣检查法
2.荧光分析法
6.浸出物测定法
3.水分测定法
7.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4.灰分检查法
8.杂质检查法
中药学
(三)有害物质检测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黄曲霉素的检查 重金属的检查 砷盐检查
中药学Leabharlann (四)化学定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 采用某种方法使待测组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一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复习知识点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一、名词术语植物类1. 锦纹:指大黄横切面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所形成的网状纹理。

2. 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的异形维管束,其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3. 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木栓层内方至韧皮部外侧组织中,多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又称“云纹” 。

4. 罗盘纹:指商陆横切面呈异常维管束排成数层同心环纹。

5. 珍珠盘:银柴胡根头部密集呈疣状突起的芽孢、茎或根茎的残基。

6. 砂眼:指银柴胡表面支根痕孔穴或盘状小凹坑。

7. 钉角:草乌表面的瘤状侧根。

8. 过桥:指黄连根茎表面节间光滑如茎杆,俗称“过桥”9. 菊花心:指双子叶植物根横断面的次生构造形成的放射状结构,状似开放的菊花,如甘草、黄芪、防风。

10. 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

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11. 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12. 珍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此外还有林下山参。

13. 铁线纹:人参表面上部或中下部的环纹。

14. 猴头三七:指三七主根顶端周围有瘤状突起,形似“猴头” 。

15. 疙瘩丁:白芷表面横向突起散生的皮孔。

16. 油点或朱砂点:指黄棕色或红棕色的分泌组织,如苍术、羌活。

凹肚脐: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凹肚脐” ,故名。

17. 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如前胡、防风。

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8. 连珠状:指巴戟天根,形似串起来的珠子,故称“连珠” 。

19. 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如党参等。

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20. 油头:川木香根头黑色发黏的胶状物;又称“糊头” 。

21. 起霜:苍术断面暴露稍久,析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又称“吐脂” 。

22. 岗纹:泽泻表面多条横向凸起的环纹。

23. 金井玉栏:某些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或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状如金玉相映,如黄芪。

执业药师中药学中药鉴定汇总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中药鉴定汇总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中药鉴定汇总知识点中药鉴定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中药鉴别、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中药学中药鉴定的汇总知识点:1.中药鉴别方法:中药鉴别是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气味、口感等特征来确定其身份的方法。

常见的鉴别方法包括目视鉴定、嗅觉鉴定、触觉鉴定、望远镜观察、显微镜观察等。

2.中药品质评价:中药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药材性状评价、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等。

药材性状评价是指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气味、口感等特征来评价其品质;含量测定则是通过分析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来评价其药效;质量控制则是通过制定药材的质量标准,严格控制药材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确保药材的质量稳定。

3.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贮藏控制、加工控制、生产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贮藏控制是指在药材的储存和保存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确保药材的质量稳定;加工控制是指在药材的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加工设备等因素,保证药材的品质;生产控制是指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药典标准和制剂工艺,控制产品质量。

4.中药标准:中药标准是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的依据,它包括药材标准和制剂标准。

药材标准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含量、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制剂标准是对中药制剂的配方、用量、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

中药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对大量药材和制剂的研究和实验,结合临床应用和历史经验,确立药材和制剂的质量标准。

5.中药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是用于鉴别和评价中药质量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中药的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能够准确鉴别中药的成分和品质,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是中药学中药鉴定的汇总知识点,包括中药鉴别方法、中药品质评价、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标准和中药指纹图谱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正确判断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成分,并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鉴定的内容

中药鉴定的内容

中药鉴定的内容
中药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真实性鉴定:这是指根据中药原植物(动物、矿物)的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和理化等特征,鉴定其正确的学名和药用部位,并研究其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相关规定。

2. 纯度检查:这包括检查中药材中的杂质,如砂石、泥土、毛发、虫子等,以及检查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

3. 安全性检测:对于一些有毒的中药材,需要进行毒理鉴别,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4. 含量测定:通过测定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判断其品质和功效。

5. 生物活性检测:通过检测中药材的生物活性,可以评估其药效和品质。

6. 外观检测:这包括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如颜色、质地、气味等,以评估其品质。

7. 物理化学性质检测:这包括测定中药材的溶解度、吸湿性、挥发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以评估其品质和稳定性。

在进行中药鉴定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来源、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方法、贮藏条件等,以确保中药材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4-中药鉴定的基础知识

2024-中药鉴定的基础知识
本,确定正确的学名。 注意:标本室已定学名标本必须正确可靠。
1、形状: 根类药材: 圆柱形、圆锥形、纺缍形等。 皮类药材: 卷筒状、板片状等。 种子类药材:圆球形、扁圆形等。 经验鉴别术语: 防风根头部:蚯蚓头(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
环纹)。 野生人参: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
须。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贵重药材:逐件抽样。
(4)取样量:〔三份检验的量:供实验分析、 复查、留样保存用〕。
要足够鉴定应用的需要,还要供复核及留样 保存使用。保存期至少1年。
第二节 中药的杂质检查
中药中杂质的存在,直接影响药材的纯度。 包括两类: 1、来源与规定相同的物质:其性状或部位
与规定不符。 2、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
很多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因此,描述药材 的颜色一般以复合色调描述,以后一种色调为 主。
4、表征特征: 指药材表征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
毛茸等。 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的带有根茎。 单子叶植物的根茎类药材有的具膜质鳞叶。 蕨类植物的根茎药材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 皮类药材有的有明显的皮孔、地衣斑,少数还
有钉状物。 白花前胡的根头部有叶鞘残存的纤维毛状物。
5、质地 是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
粉性等特征。 描述药材质地的名词术语很多,常见有: 松泡: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 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 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 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或有光泽。 柴性:折断面木质部非常兴旺,象木材一样。
1、观察植物形态: 对于具有较完整植物体的中药,应注意其根、
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观察。特别对繁 殖器官可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进行观察。
2、核对文献: 目的:根据观察到的形态特征等,确定检品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一、外观鉴别1.色泽:鉴别中药时首先要观察其色泽,包括整体的色泽和部分的色泽,如茯苓应为乳白色,山楂为红棕色等。

2.形态:形态主要指药材的体形大小、外形特征等,如川芎具有较大的根茎部分、肉桂具有明显的纵皱褶等。

3.构造:构造主要指药材的表面特征,如冬虫夏草的表面有茸毛等。

4.气味:气味是鉴别中药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

如肉桂具有特殊的香气,川椒具有独特的辣味等。

二、质地鉴别1.推、挤:通过对中药质地的轻轻推、挤可以观察到药材的柔软度及其含水量的多少。

如当地黄质地柔软、容易被推动时,说明其水分含量高。

2.揉、摸:通过对中药质地的揉搓、摸触可以观察到药材的黏性、油脂分泌的情况。

如蜈蚣具有明显的润滑感,其含油量较高。

三、炭烤鉴别中药材经过炭烤处理后,能够改变其形态和气味,进而帮助鉴别真伪。

炭烤的过程中,真品药材通常不会明显变形,而假品则可能会变形。

同时,在炭烤后,真品中药材的气味更加浓郁,而假品的气味可能比较淡或有异味。

四、化学鉴别1.性味鉴别:中药材的性味是鉴别中药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化学方法可以检测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如氨基酸含量、挥发油含量等,进而推测其性味。

2.化学组分鉴别:通过检测中药材的特定化学成分,可以确定其真伪。

如当归中含有特定的挥发油成分和川芎中富含的脂肪酸成分。

五、显微鉴别显微鉴别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结构来鉴别其真伪。

每种药材的细胞结构都有其独特特征,可以通过对比观察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品质。

六、鉴别工具1.镊子:用于观察、转动、翻动中药材。

2.放大镜:用于对中药材进行放大观察。

3.显微镜:用于进行显微鉴别。

4.烧杯、移液管等实验器具:用于进行化学鉴别。

鉴别中药的方法和技巧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鉴别知识和技巧,才能够准确地判断中药的真伪,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的保存和贮存,避免受潮、虫害等影响中药的质量。

中药鉴定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中药鉴定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中药鉴定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材的鉴定、鉴别和评价的学科,是中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关注中药材的真伪、质量、成分等方面的问题,为中药的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中药鉴定学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

1.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包括观察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粉末特性等方面,如外观、气味、质地、断面形态等鉴别特征。

2. 中药材的理化性质检测:通过检测中药材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挥发油含量、总生物碱含量等指标来评价其质量。

3.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鉴定:利用色谱、质谱等现代化学技术,鉴定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如单体成分、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

4. 中药材的药理活性评价:通过实验研究中药材的药理活性,了解其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及药效。

5. 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根据国家标准和药典要求,进行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包括外观质量、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6. 中药炮制工艺的了解:研究中药材的炮制过程和工艺,了解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炮制方法的优缺点。

7. 中药鉴定的仪器设备:了解和运用常见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进行中药材的鉴定和分析。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领域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为中药材的鉴别、质量
评价和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支持。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为中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鉴别基础知识

中药鉴别基础知识

中药鉴别基础知识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与化学分析、生物测定、DNA电泳检测等鉴别方法。

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简单的经验鉴别方法:一、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

1、看药材的表面。

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

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

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

比如海马的外形就被总结成为“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长有“通天眼”,防风长有“蚯蚓头”等。

这些特征都是鉴别道地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看颜色。

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

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3、看断面。

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

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部构造的直接体现。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

比如在防己断面上能看见明显的车轮纹理,而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等。

这些独有的断面特征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二、手摸。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

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中药鉴别基础知识

中药鉴别基础知识

国家药品标准
地方药材标准及炮制规范
各级药品标准的地位
中药材及饮片检验主要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标准及炮 制规范进行。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执行时,首 先按最新的版本执行,对于过时的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标准 所收载的品种,新版药品标准未收载,国家药品管理部门也 未宣布废止的品种,亦应按最近的药品标准版本执行。地方 标准是各省、市、自治区药品管理部门制定和批准的地方性 药品法规,在该地区的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检验部门, 必须遵照执行,对其他地区虽无约束力,可以作为参照执行 的标准,其所收载的品种和内容上如与国家药品标准有重复、 冲突或矛盾时,应按照国家药品标准执行。
《标准》规定,不得经营:
表1 42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
一级: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4种) 二级: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 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17种) 三级:川(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草)、防风、远志、 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 阿魏、连翘、羌活(21种)
4、表面
指药材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可供鉴别的特征。如光滑、 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例如: 枇杷叶的毛,辛夷表面被有光泽的灰白色长绒毛。 苍耳子的刺,黄柏的栓皮,白芷有唇形皮孔等。 紫苏子的网纹;天麻的鹦哥嘴、圆脐眼、点状环等。 白头翁根头部叶柄残基呈白毛状;羌活环节紧密似蚕; 防风的根头部有环纹,称“蚯蚓头” 。 蕨类植物的鳞片、毛(金毛狗脊表面密生金黄)
(粉末状)
团块状(泽泻)
纺锤形(麦冬)
川贝母
(怀中抱月)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一、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1.中药鉴定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确定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地理产地和鉴别特征等的过程。

2.中药鉴定的方法包括外观特征、组织结构、理化性质、微镜特征、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鉴定。

二、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1.鉴定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实用性等要求。

2.鉴定应结合多种手段、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鉴定,充分考虑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

3.鉴定应结合实际的临床应用,注重根据中药材的药效特点和疗效评价对其鉴定进行综合分析。

三、中药鉴定的主要内容1.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色泽、气味、质地和表面特征等方面的鉴定。

2.中药材的组织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和组织形态等方面的鉴定。

3.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包括水分、灰分、挥发油、酸碱度、溶解性和热性等方面的鉴定。

4.中药材的微镜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板块特征、维管束特征和细胞特征等方面的鉴定。

5.中药材的化学成分:通过色谱、质谱和光谱等技术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定。

6.中药材的生物活性:通过生物学实验和药理学实验等对中药材的药理活性和毒性进行鉴定。

四、中药质量评价1.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真伪鉴别、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化学定性定量分析、药材特色指标、生物学活性指标和毒性指标等方面的评价方法。

3.中药质量评价应参考药典标准、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五、中药标准化建设1.中药标准化建设是指制定中药鉴定和质量评价的标准规范,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效果,并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2.中药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标准规范、建立数据库、推广使用和完善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3.中药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在于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中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高中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是《中药鉴定学》的要点归纳整理版,主要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中药质量评价和中药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中药鉴定学重点知识复习

中药鉴定学重点知识复习

性状
比较半夏和水半夏的性状特征
名 称 半夏 水半夏
来 源
形 状
天南星植物半夏 的干燥块茎 呈扁圆形
为同科植物鞭檐 犁头尖的块茎
呈椭圆形,圆锥 形 茎痕稍偏斜,微 突起 下端尖而长、不 平滑 化痰止咳、无止 呕功效
表面上端 表面下端 功 效
茎痕位于中央, 凹陷 下端钝圆、光滑 化痰止咳、止呕
山药与天花粉饮片的性状异同点
表面
气味
Hale Waihona Puke 有浓香只有土腥气科属
萝蘼科植物红柳的干燥根皮
茄科植物枸杞的干燥 根皮
红花与西红花的性状区别
名称 红花 菊科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 来源 花 西红花 鸢尾科番红花柱头
上部5裂,裂片狭线形,柱 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锯 性状 头微露出,花药筒外,长 齿状,下端有残留一小 圆柱形 段黄色花状
质地 气味 质柔软 微有香气,味微苦 体轻,质松软,无油润 光泽,质脆易断 气特异,微有刺激性, 味微苦 水浸液黄色



以下中药中,药用部分是干燥根的是( )。 A. 半夏 B. 石斛 C. 麦冬 D. 黄芩 E.地黄
重点药材

根及根茎类--黄连、大黄、人参、三七、当归、白 芷、甘草 皮类杜仲、肉桂 茎木类--黄柏 花类--松花粉、西红花、辛夷 叶类--大青叶、番泻叶 果实种子类 全草类薄荷 动物类 矿物类




狮子头:指三七的外形如狮子头。
珍珠疙瘩:是人参根系上的一种疣状突起,是野山参的主要特征之一。 错入组织:指槟榔种子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切向延 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 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外胚乳较 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 乳细胞 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

中药鉴定知识点总结

中药鉴定知识点总结

中药鉴定知识点总结一、中药材外观鉴别1. 中药材的形态特征:包括中药材的外形、大小、颜色等特征,不同的中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2.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包括中药材的气味、味道、质地、断面等性状,在鉴别中药材时,可以通过这些性状来进行初步的鉴别。

二、中药材理化性质鉴别1. 中药材的水分含量:中药材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质量,也是中药材鉴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2. 中药材的灰分含量:中药材的灰分含量是指中药材在800℃下灼烧后的残渣量,是中药材纯度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

3. 中药材的溶解性鉴别:包括中药材的溶解性、酸碱度等理化性质,这些理化性质可以根据药典或标准来进行判断。

三、中药材组织结构鉴别1. 中药材的维管束:中药材的维管束结构在显微镜下可以进行观察,不同中药材的维管束结构也各有特点。

2. 中药材的细胞形态:中药材的细胞形态也是中药鉴别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细胞形态可以进一步判断中药材的品质。

四、中药材成分鉴别1. 中药材活性成分的鉴别:包括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种类鉴别。

2. 中药材毒性成分的鉴别:对于有毒的中药材,需要进行毒性成分的鉴别,以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

五、中药饮片的鉴别1. 中药饮片的外观鉴别:包括中药饮片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外观特征的鉴别。

2. 中药饮片的理化性质鉴别:包括中药饮片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理化性质的鉴别。

3. 中药饮片的成分鉴别:对中药饮片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别,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

总结:中药鉴定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进行鉴别。

只有通过系统的鉴别和分析,才能确保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篇总结的中药鉴定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1.形态特征:对于中药材来说,形态特征是最基本的鉴别方法之一、包括外形、大小、颜色、质地等方面的观察。

比如黄连的形态特征是块茎状,外表呈灰黄色;黄芩的形态特征是根茎粗壮,外表呈黄色。

2.组织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组织结构可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

不同药材的细胞形态、壁厚度、细胞排列方式等都有所不同。

比如人参的根茎中的细胞有较厚的细胞壁,细胞排列整齐。

3.化学成分:通过对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鉴定其品种和药理活性。

比如一些草药中含有特定的有效成分,如鞣质、甙类化合物等,通过检测这些成分可以确定其药理活性和功效。

4.皮毛特征:一些中药材的皮毛特征也是其鉴别的重要依据。

比如黄芩的根茎上有很多黄色的粗糙的毛状物,这是其鉴别的重要特征之一5.水分含量:中药材的水分含量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通过称取药材并在恒温烘箱中干燥并计算重量差异,可以测定药材的水分含量。

6.药材的气味:一些中药材具有特殊的气味,通过嗅觉可以鉴别其品种。

比如桂皮具有独特的香气,可以通过嗅觉来确认其品种。

7.色泽:中药材的色泽也是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比如黄连的颜色应呈现灰黄色,如果颜色过鲜艳或过暗都可能是伪品。

8.灰分含量:中药材的灰分含量可以作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将药材燃烧至灰烬,并称量灰烬的质量,可以计算出药材中的灰分含量。

9.性状鉴别:中药材的性状也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比如丹参的性状是根茎粗大、表面呈暗红色,有特殊的气味。

10.国家药典标准:国家药典中规定了许多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和质量标准,是中药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以上是中药鉴定学的一些知识点,其中涉及了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化学成分、水分含量、气味、色泽、灰分含量、性状鉴别、皮毛特征和国家药典标准等多个方面。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正确鉴别中药材的品种、质量和药理活性,从而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一、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1.中药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特征、组织构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中药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二、中药鉴定的方法和手段1.外观鉴别:对中药材的大小形状、质地、色泽、气味等进行观察和比较,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2.显微镜鉴定:借助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和细胞特征等,以确定其真实身份。

3.化学鉴定:通过化学试剂的检测和分析,判断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区分其真伪和质量。

4.药理鉴定:通过实验动物的体内反应和药理作用,评价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三、中药鉴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1.中药鉴定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药鉴定涉及到的中药材种类繁多,而每个中药材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鉴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2.中药鉴定中的真伪问题:随着市场上假冒伪劣中药的增加,如何鉴别真伪成为了中药鉴定的重要问题。

3.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关键问题:中药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成为了中药鉴定的难点。

四、中药鉴定的应用领域1.中药材生产:通过对中药材进行鉴定,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和农药残留等不符合标准的物质达到安全可靠的水平。

2.中药饮片加工:对中药饮片的真伪和质量进行鉴定,保证其药效和安全性。

3.中药制剂生产:对中药制剂进行鉴定,保证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4.中药研究和开发:通过中药鉴定,确定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从而推动中药的研究和开发。

五、中药鉴定的发展趋势1.标准化:建立科学合理的中药鉴定标准体系,为中药鉴定提供统一的依据。

2.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分子生物学、物质学、核磁共振等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国际化合作:加强与国际上中药鉴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药鉴定的水平和影响力。

以上是对《中药鉴定学》的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中药鉴定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有无粉尘散落,断面特征。 ? 注意观察自然断面是否平坦,还是显纤维性、
颗粒性、裂片状,有无胶丝,是否层层剥离等。 ? 如根及根茎类: ? 茅苍术 易折断,断面放置“ 起霜”;白术不
易折断,断面放置 不“起霜” ; ? 甘草折断时有 粉尘散落。
? 茎类(切面): ? 鸡血藤(老茎) 断面红褐色的韧皮部与淡红
色的木质部呈半圆形相间排列; ? 大血藤 断面红棕色的韧皮部有六处嵌入黄白
色的木质部中。 ? 皮类: ? 杜仲折断时有 胶丝相连; ? 黄柏折断面显 纤维性,裂片状分层 ; ? 苦楝皮 的折断面,分为 多层薄片,层层黄白
相间;
? 牡丹皮折断面较平坦,显粉性 。 ? 对于 横切面特征 的描述,也有很多经验鉴别术
语,如: ? 大黄根茎可见“星点” 。 ? 何首乌可见“云锦花纹” 。 ? 防风 有“ 菊花心 ”、 粉防己 有“ 车轮纹 ”、
茅苍术 有“ 朱砂点 ”。
? 7、气、味: ? 气味: 有的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也是鉴
别该药材的主要依据。 ? 味道:与药材本身所含的成分有关,也是衡量
药材品质的标准之一。 ? 味道一旦改变,要考虑其品种和质量问题。 ? 有强烈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
? 粘性:含粘液质,嚼之粘牙。 ? 纤维性:富含纤维,折断时露出很多纤维。 ? 药材的质地除与其 本身特性 有关外,有时与 加
工方法 关系密切。 ? 盐附子:易吸潮变软 ; 黑顺片:质硬而脆 ? 含淀粉多的药材,如经蒸煮加工,则因 淀粉糊
化,干燥后质地坚实 。
? 6、折断面: ? 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包括:易折断或不易折
? 4、表面特征: ? 指药材表面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
毛茸等。 ? 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 顶部有的带有 根茎。 ? 单子叶植物的根茎类药材 有的具膜质鳞叶 。 ? 蕨类植物的根茎药材 常带有叶柄残基 和鳞片。 ? 皮类药材 有的有明显的 皮孔、地衣斑,少数还
有钉状物 。 ? 白花前胡的根头部有叶鞘残存的 纤维毛状物 。
? 1、形状: ? 根类药材: 圆柱形、圆锥形、纺缍形等。 ? 皮类药材: 卷筒状、板片状等。 ? 种子类药材:圆球形、扁圆形等。 ? 经验鉴别术语: ? 防风根头部: 蚯蚓头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
环纹)。 ? 野生人参: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
须。 ?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
? 2、大小: ? 指药材的长短、粗细、厚薄。 ? 表示药材的大小,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亦即范
与规定不符。 ? 2、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无机杂质,如
沙石、泥土等。
? 第三节 中药的鉴定
?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四种:
? 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 定。
? 一、来源(原植物、原动物、矿物)和品种 鉴定
? 应用植 (动)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 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知 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保证品种的准确 性。
? 目的: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 1、观察植物形态: ? 对于具有较完整植物体的中药,应注意其根、
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观察。特别对繁 殖器官可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进行观察。
? 2、核对文献: ? 目的: 根据观察到的形态特征等,确定检品
科属。
? 在核对文献时,首先应查考植物分类学著作, 其次再查阅具有鉴定中药品种方面的著作。
? 3、核对标本: ? 当已定下科属时,可到标本室核对该科属标
本,确定正确的学名。 ? 注意:标本室已定学名标本必须正确可靠。
? 二、性状鉴定: ? 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
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鉴别药材的外观性 状。 ? 具有简单、易行、迅速 的特点,也是鉴定 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 方法:观、摸、嗅、尝、水试、火试 。 ? 内容:
围) 。 ? 有些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应在放大镜下测量。
? 3、颜色: ? 各种药材的颜色是不相同的,药材的颜色一般
比较固定 。有的药材从其名称上就知道它的颜 色。 ? 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有关, 药材的颜色是 否符合要求 ,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 很多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因此,描述药材 的颜色一般以 复合色调描述,以后一种色调为 主。
心。
? 8、水试:
? 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能产生一些特殊现 象:
?
日光下
? 秦皮水浸液 ───→碧蓝色荧光。
?
加水浸泡
? 葶苈子、车前子 ─────→ 则种子粘滑、体积 膨胀。
格、 等级、包件式样等,注意是否与标签 相一致。
? (2)检验包件的完整性和清洁程度,注意有无 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异常情况,作 详细记录。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 验。
? (3)注意取样的 代表性:
? 固体:包件不同地方取样(三点取样法、五 点取样法)。
? 液体:混匀或顶、中、底取样(不易混匀 者)。
中药的鉴定
?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取样
? 1、中药鉴定的依据:三级标准 ? 中国药典: ?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药品的法律。 ? 部颁药品标准: ?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 地方药品标准: ? 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药品标
准。
? 2、中药鉴定的取样: ? 药材的取样是指选取供鉴定用的药材样品。 ? 应注意有代表性,并有足够数量。 ? 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检定结果的正确性 . ? 方法(程序): ? (1)详细记录药材的品名、产地、批号、规
? 贵重药材:逐件抽样。
? (4)取样量 :( 三份检验的量 :的需要,还要供复核及留样 保存使用。保存期至少 1年。
第二节 中药的杂质检查
? 中药中杂质的存在,直接影响药材的 纯度。 ? 包括两类: ? 1、来源与规定相同的物质: 其性状或部位
? 5、质地 ? 是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
粉性等特征。 ? 描述药材质地的名词术语很多,常见有: ? 松泡: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 ? 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 ? 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 ? 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或有光泽。 ? 柴性:折断面木质部非常发达,象木材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